从认知角度对隐喻现象的探讨

从认知角度对隐喻现象的探讨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一种比喻性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因为它可以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从而使抽象概念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当我们说“他是一只老鹰”时,我们可以将“老鹰”的特征,如勇敢、

坚强、敏锐等,与他的特征联系起来,从而使他的特征更加容易理解。

此外,隐喻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记住抽象概念。通过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抽象概念,因为它们可以更容易地被记忆。例如,当我们说“他是一只老鹰”时,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记住他的特征,因为我们可以将“老鹰”的特征,如勇敢、坚强、敏锐等,与他的特征联系起来,

从而使他的特征更加容易记忆。

最后,隐喻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抽象概念。通过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表达抽象概念,因为它们可以更容易地被理解。例如,当我们说“他是一只老鹰”时,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表达他的特征,因为我们可以将“老鹰”的特征,如勇敢、坚强、敏锐等,与他的特征联系起来,

从而使他的特征更加容易理解。

总之,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表达抽象概念,因为它可以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的实例联系起

来,从而使抽象概念更加容易理解、记忆和表达。因此,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 隐喻是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它不同于其他文字表达形式,因为它通常借助象征性的语言来描述和比喻现实世界的某一种概念。它同时具有精确的描述性和创造性。隐喻在日常语言当中的运用,无论从频率以及作用上来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构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模式,是我们理解和认知外部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隐喻被认为是情感化语言,因为它对各种概念具有一个描述性和引用性的表述,同时也能够直观地传递情感。它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大增加了言语的表达能力。通过隐喻,语言表达者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他们的信息传递给听众,为听众理解说话者的意思提供更多的参照系。 然而,在真正理解隐喻的意义时,我们还需要依赖认知过程,即我们解析隐喻作用时,要把接收者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联系起来,把隐喻与外部实践和社会经验联系起来,以分析出隐喻的真正含义。隐喻的理解,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涉及多个活动的参与,比如对比、比喻、概括、抽象等等,而这些活动又都牵涉到大量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 第一,对比。对比是比较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推断出一个新的含义。通过对比,人们可以把它们看作相似或有关联的事物,从而构建一个新的概念。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够依靠对比分析,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明确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意义。 第二,比喻。比喻是把不同的概念比作一个抽象的概念,从而把

一个无形的概念转化为一个有形的概念。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使原有的概念更有清晰和生动,而且也可以使不同概念之间产生联系,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三,概括和抽象。抽象是从一个概念中抽取出更广泛的概念,从而产生新的意义。概括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把它们归纳为一个更抽象的概念,从而获得更宽泛的含义。抽象和概括都是构建一个全新的概念,或者推导出一个新的概念,都是隐喻理解的重要认知过程。 总之,隐喻是一种丰富的、广泛使用的日常语言表达形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并传递信息,在社会交流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理解,涉及到多种认知,除了需要接受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也需要对比、比喻、抽象、概括等等认知动作的参与,这些认知动作是构建隐喻意义的重要因素。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是一个研究古老语言学以及语言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新兴话题。隐喻理论认为,当我们说话时,我们在更大的概念范围内通过引用和比喻的形式来传达我们的意思。因此,我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有趣而有用的语言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彼此之间的思想和表达,甚至是我们与他人之间有效沟通的关键。 隐喻理论建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语言学大师史蒂夫马斯特斯(Stephen C.Mast)提出的观点之上,他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三种:类比型,拟语型和转喻型。在他的给出的角度中,类比型表达的是实际的对象,拟语型表达的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转喻型表达的是另外一种更为抽象的概念。例如,当我们说“我看不到未来”时,我们实际上在用转喻将未来比作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而不是用类比或拟语直接表达出来。 自马斯特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来,隐喻理论便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他们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些学者认为隐喻的作用在于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些学者则认为隐喻是用来传达非话语内容,例如情绪、情感等。 隐喻理论还被用于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媒体中隐喻被用于传达对某些事件或行为的论述,它可以影响人们对事件或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话语背后所暗含的意思。 此外,隐喻理论还可以用于研究语言的同一性和变异性。具体

而言,研究者可以检查语言背景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比喻理解,从而探究隐喻理解对不同社会语言者而言有何影响。此外,研究者也可以利用隐喻理论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以指导语言学习者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 本文通过介绍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以及隐喻理论在实际社会中的应用,来探讨语言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隐喻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之间的意思,并开拓了一条通向更加有效的沟通的道路,而且还可以用于研究语言的同一性和变异性,以及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浅析隐喻的修辞功能与认知功能

浅析隐喻的修辞功能与认知功能 摘要:隐喻是用其他事物来描述某种事物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结合英汉隐喻的例子,从隐喻的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和理解途径等方面来讨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普遍性,并简要分析其产生原因,指出其认知实质。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模式。 一、简介 隐喻是用其他事物来描述某种事物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隐喻对于语言长期的发展和构建、人类巩固和延续自己的观念、人类关系以及人类认识世界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隐喻的研究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的兴趣,而且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传统的研究把隐喻认为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格,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 人们对它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这种修辞手段在语言运用上所表现出的修辞功能和审美效果上。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人们开始尝试运用语言学理论来进一步认识、研究隐喻。 二、修辞与认知概述 I. A. Richards 是较早对隐喻的分析涉及到认知领域的英国哲学家,他在《修辞哲学》 (1936) “论隐喻”一文中指出隐喻是思想间的借用,当人们使用隐喻句时就是把表示两个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现代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较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学者G. Lakoff。他的研究重点就是Richards 提出的,但未进行深入研究的“用一物来理解另一物”这种思维上的认知关系。在他和Johnson 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 以及与Turner 合著的“More Than Cool Reason” 中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说明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密切相关性及系统性,并明确指出隐喻是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Lakoff 和Johnson的理论是革命性的,他们的理论把众多的概念减少到通过隐喻来涵盖人类整个认知域的经验型基本概念。他们提出了关于人类概念系统的组织结构新的理论,即“经验主义”,该理论认为隐喻是基本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将经验和外部世界概念化的基本图式。 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仅在语言上,而且也在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是隐喻的。Lakoff 的隐喻认知观在Gibbs 的“The Poetics of Mind” 中得到了发展。他以详细的理论和实例阐述了比喻性语言的广泛性与日常思维的比喻性之间的关系。Gibbs 认为日常语言中,比喻语言的广泛性与思维的比喻性有密切联系。隐喻、换喻、反讽等辞格不仅仅是语言的手段,同时也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其中隐喻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Gibbs 把隐喻认为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法,是看待和认识事物的一个视角。这也就是说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的手段,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它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 三、隐喻的修辞功能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其特点是把本体 (tenor) 直接说成是喻体 (vehicle),而不用比喻词,其实质是一种含蓄的比较。当然,与其他所有类型的比喻一样,隐喻也是以相似性(similarity) 为基础的,不同类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类比联想,就是要有相似点,从这一点上来讲,相似性是比喻的灵魂。下面我们从修辞结构上把隐喻分成下面几种类型: 1. 名词型 (noun metaphors) 这是最常见的一类隐喻,它以某种相似性为基础,直接将甲事物说成乙事物,而比喻词通常不出现。 a. 本体 (tenor) + be + 喻体 (vehicle) 1) Time is money 2) Life is a journey b. (a/the , et c. ) + 喻体 (vehicle) + of + 本体 (tenor)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 词汇也成为当代语言学中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网络词 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 一、隐喻与转喻 隐喻和转喻是两个重要的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是指通过暗示、比较等语言手段,将 某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相提并论,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例如,常说“心如铁石”, “班门弄斧”等。转喻则是指将一个概念或者意义从本义转化为另一意义的过程,例如,“黑夜”在本义中指的是一天中光线暗淡的时间段,但是在转喻中则指的是一种阴暗、恐 惧的氛围。 二、网络词汇的隐喻属性 网络词汇的隐喻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象隐喻 网络词汇中的很多词汇都是由形象隐喻得来的,例如,“网红”一词就是由“红”代 表着被人们追捧、受欢迎的意思,再加上“网”这个词汇,形成了“网红”的新意思。类 似的还有“养眼”、“口感”等词语。 (二)比喻隐喻 网络词汇中也有很多比喻隐喻,例如,“口胡”一词,其实就是简化自己为一个“口”,来比喻说话跟牛一样东拉西扯,没有道理。类似的还有“自闭”、“膜拜”等词汇。 (三)衍生隐喻 网络词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派生出新的含义,这种现象叫做衍生隐喻。例如, “内鬼”一词,在本意中是指在同一组织中保密服务的人员,但是在网络语境中却又出现 了“内鬼”指的是替别人照看宠物、家庭的人员。 (一)夹杂转喻 夹杂转喻是指在一个词汇中同时包含了多种含义,其中一个含义通过转喻得来。例如,“稳”这个词,从原始意义出发主要表达事情很平稳、不会变动,但是在网络语境中,又 加入了对赞美物品的含义,同时存在夸大和赞扬的情感。 (二)引申转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会出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文章分析了隐喻的特点,分析了有关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的理解,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标签:隐喻;认知;理解 隐喻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在日常的对话、广告、报纸文章、科学论文、哲学文章、小说以及诗歌中都可以见到隐喻。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隐喻把词或句子作为重点,把篇章作为框架。它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和工具。隐喻是否存在以及它应该如何被解释都要取决于篇章。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理解,并讨论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1. 文献综述 隐喻,英文为“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a”, 意为“carrying across”, 即“由此及彼”的意思。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传统的解释为“两种相似的事物间的比较”[1]。 对于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隐喻最早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他指出“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他认为“隐喻是基于事物相似之处的一种比较,是附加于语言的装饰品,它的作用是使得语言变得美妙”[1]。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辞作用,主要用于文学作品。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将隐喻的研究引入认知领域,认为隐喻除了是语言现象,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体现了一个语义创新和生成的过程[2]。 国内以系统得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研究隐喻的历史是很短暂的。1994年,赵艳芳《隐喻的认知基础》和林书武的《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的发表,使得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国外隐喻的认知研究。此后束定芳(1996,2000)、胡壮麟(1996,2004)、蓝纯(1999)等发表了许多元与隐喻认知研究的论文。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隐喻作了具体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尽管零零星星也涉及到了其表现形式及其功能,可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 2. 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 隐喻是在相似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被人们广为承认。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其传统的文学批评和修辞领域扩展到众多与认知科学相关的重叠领域,如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最为重要的隐喻认知理论是“概念隐喻理”,它与

基于认知视角下的汉语空间隐喻分析

基于认知视角下的汉语空间隐喻分析 在我们日常使用汉语时,习惯将属于空间形状范畴的字词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与范畴当中,从而把握非空间的各种范畴与关系。因此,本文基于认知视角,以空间形状映射时间、范围、数量等隐喻形式为例,对汉语空间隐喻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汉语空间隐喻空间概念空间性状 前言 在认知语言学当中,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认知、经历、思维甚至行为的基础,如同《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到的,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不仅存于语言,更存于思想和行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行为与思维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来看就是隐喻方式的。 一、认知视角下的汉语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即是以空间概念范畴作为始发域,由空间域向其他目标域映射,从而获得引申与抽象意义的一个认知过程。汉语空间隐喻将一些空间性状或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性状与关系上,使抽象与位置的概念更加具体,帮助人们熟知,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其形成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将不相容的事物巧妙的建立联系。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试图了解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就是通过连续的观察、与其他人或事物交流等方式获得体验;其中最重要的体验过程就是在明晰人类在多维空间中生存躯体的体验。通过身体或器官去感受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直接认知空间性状,如前与后、里与外、上与下;时间一类的抽象概念,我们无法直接触碰,因此,通过汉语空间隐喻,更加准确的描述时间、数量、范围、状态社会关系等能够让我们对生存环境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空间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二、认知視角下汉语空间隐喻表现形式及分析 1.空间性状映射时间 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空间域的认知要早于时间与,由于空间域鲜明、具体的存在特点,人们能够直接通过身体体验就能得到准确的认知,而时间属于物质概念经历的一种形式,将空间性状映射到时间域,就能将时间概念很好的把握了。 人类思维中普遍存在一种特性,就是系统的利用空间域的概念与词汇,来帮助认知时间概念,较为常用的上与下关系,隐喻基础为:上是过去,下是将来。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 一、形式与功能 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以多义词为例,相似性是隐喻的出发点,建立这种相似性的途径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在不同事物之间辨识或创造共享特征或联系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讲,隐喻是将一种事物理解和表达为另一种事物的认知过程。从理解的角度,隐喻思维对多个义项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英语中“bank”一词,意义依次为:银行、河岸、赌本、道路拐角处的护堤。“银行”作为该词的基本义,含义是“安全之处”,由此引申发展,体现了隐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新词汇的创造过程也离不开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本质在词汇的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

翻译研究:谈隐喻的隐喻意象与认知性质及其翻译

谈隐喻的隐喻意象与认知性质及其翻译 1. 引言 在传统的研究中,隐喻只是一个文学工具和修辞方式,即打比方,只被广义地用于指代形象化表达。结构主义语言学更是将隐喻视为一种边缘现象。在后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中,隐喻成为一个核心部分。隐喻不再被当作对语言能力的选择规则的违反,而是变成了通过更基本、简单和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复杂和抽象事物的一个非常基本的方式。隐喻不再是一个多余的装饰品。在任何语言中,隐喻本身即是一部分意义。若将其转述必然会损失意义。这种属性决定了隐喻意义翻译的必要性。自从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理解为一种基本的认知过程和结构,隐喻就开始成为语言的普遍原则,也是建构经验的基本模式。这一认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对隐喻意象的理解和翻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 隐喻翻译 正因为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认知语言学家才认为它们是赖以生存的东西。在纽马克看来,文本翻译的中心问题是翻译方法的选择,而其中最重要的具体问题是隐喻的翻译。由此可以看出隐喻翻译的重要性。 2.1隐喻的可译性 隐喻带有高度的文化特性和美学效果。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读者感到惊讶。翻译隐喻时,如果不能保留出人意料的效果,或某些文化因

素阻碍了效果的传达,那么该隐喻翻译是不成功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源语和目的语在认知过程的相似及重合程度决定了隐喻的可译性。隐喻传达的信息量越小,结构越简单,源语和目的语的映射一致时,该隐喻就越容易翻译。反之亦然。 2.2隐喻翻译的分类 隐喻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名词或成语式短语在汉语隐喻里最为常见,而很少为动词。在英语中,最常用的隐喻表达形式仍然是名词。但动词表达的隐喻却常见的多。按照活性和强度,隐喻可分为死隐喻,创新隐喻和处于两者之间的库存隐喻。这三类是最易于辨别的,也被认为是在"翻译分析方面仍然最实用和最全面的描述"。下面将集中于隐喻翻译这一方面逐一分析这三类隐喻。 2.2.1死隐喻翻译 死隐喻是失去了意象的隐喻,通常不会被人们注意。例如"抓住机会","打破僵局",这两个短语都是用具体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抽象的思维活动,但几乎不会有人联想到有关的身体行为。死隐喻已经被词汇化了,其意义相当确定,通常被列入词典定义。 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来看,死隐喻其实就是基本的概念隐喻。它们是从直观具体的感知到抽象概念域的映射。如英语中的"the legs of a table"、"let's ge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汉语中的"脸面"、"圈套"、"把握"、"衰败"等。死隐喻的活力已基本消亡,不会构成任何翻译问题。然而,当一个死隐喻重新"复活",被注入了一些新的生机和活力,其隐喻意象突显出来,就成为翻译中应该考虑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认知文体学研究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认知 文体学研究 摘要: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诗坛上极具代表性的女性诗人,她的自然诗作品深受诗歌爱好者的喜爱,其中隐喻的运用是她作品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认知文体学理论,以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认知及其形式表现特征为核心,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论述了认知文体学对诗歌研究的重要作用,然后详细阐述了自然隐喻在狄金森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蕴含的意义,并分析了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形式、表现及运用策略的变化和发展。最后,进一步探讨了隐喻与意象、隐喻的语言表达和诗意传达等方面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狄金森诗歌的艺术创作特点,增加诗歌理解和鉴赏的层次。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隐喻;认知文体学;形式表现 一、引言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的一位女性诗人,她是美国文学史 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狄金森的诗作为人们研究美国文学和女性文学以及现代主义诗歌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自然诗是狄金森最突出的艺术特征之一。在她的自然作品中,隐喻是运用最为广泛和深刻的修辞手法之一。这些隐喻再现的自

然现象可能起源于常见的事物,例如鸟、草等。但通过隐喻的表现,狄金森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层的情感和思想。本文基于认知文体学理论,对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认知及其形式表现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她的诗歌创作特点,同时增加诗歌理解和鉴赏的层次。 二、认知文体学理论分析 认知文体学是一个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提出的跨学科文体学理论。该学理论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文本和参与者之间的认知交互过程。在诗歌研究领域,认知文体学强调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作品,更是读者和诗歌之间的认知交互过程。它通过对读者所采用的认知战略进行分析,揭示了诗歌中信息的加工和储存方式,进而揭示了诗歌中的语言、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认知文体学理论的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狄金森的诗歌创作,特别是她的隐喻的选择、表现和诗意传达。 三、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形式表现 1、自然隐喻表现典型形式 自然隐喻体现了自然现象中的非本意意义和象征意义,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整个文章。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常常利用生命体验中的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例如,狄金森在《莺鸟》中所使用的隐喻“鲜花的脸”表达对莺鸟惊人美丽的赞叹。这个隐喻中,鲜花的脸描绘了鸟儿的美丽,同时也把美

隐喻的认知解读

隐喻的认知解读 摘要:现代隐喻研究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发现隐喻并非一种可有可无的修辞现象,而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形象思维”,是表达人类本性和欲望的隐喻产生的重要原因。即使在纯粹的修辞用法之中,隐喻也隐含了一 种特殊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也就是所谓的认知功能。 关键词:隐喻;认知;功能;语言;社会 1 概述 隐喻研究的角度,从20世纪初就已经从传统的修辞学转向语言学;20世纪70年代后,人 们又从认知心理学、语用学、符号学、阐释学等不同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立体的综合研究,其 中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解释是隐喻研究上一个很大的突破。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它 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隐喻同时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我们也可以在语 言发展的规律中发现隐喻的作用。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社会原因也是隐喻使用的一个重 要因素。我们把隐喻的产生原因分为三大类:认知原因、心理原因和语言原因。 2 隐喻产生的认知原因 “思维贫困假说”与根隐喻所谓“思维贫困假说”,就是认为隐喻的最初使用者因为思维能力的 局限(贫困),把某两种实际上不一样的事物当作了同一种事件,因而产生了隐喻。这样的 隐喻主要产生于语言的初创期间。这个时期其实也是人类思维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的时期。我 们知道,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初期,词语并非用来代表独特的概念明确的事物,而是用来代表 对某一整个场景的模糊指代。 3 隐喻产生的认知功能 3.1 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根隐喻(root metaphor)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 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 3.2 隐喻作为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 隐喻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认知另一领域的经验。这样,就为人们利用相对熟悉或相对容易 把握的经验领域,来组织相对不熟悉或较难把握的领域的经验,形成某种态度,并采取相应 的行动提供了可能。人类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基础上。“本体隐喻”中又可分出“实体和物质的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和“容 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等。“实体和物质隐喻”即通过物体和物质来理解我们的有关经验,这就使得我们能把一部分经历作为一种同类的、可分离的物质来看待。 3.3 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 隐喻是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谈论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过程。美国前总统卡特曾把能源危机 比作一场战争。这一战争隐喻产生了许多相关的蕴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有关政策的制定。例如,因为是战争,就有了一个enemy(敌人),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威胁国家安全),因此需要setting goals(确定目标),establishing a new chain of command(建立新的 指挥系列),plotting new strategy(设计新的战略),gathering intelligence(收集情报),marshalling forces(调动部队),等等。对心理学文本中的隐喻研究表明,对主题隐喻的选择一般与当时的新技术有关。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主要成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折射出纷繁的社会生活影像。汉语成语中大量的空间隐喻,体现出空间概念与民族语言文化的完美融合,有着深刻的认知动因。 标签:成语空间隐喻认知 隐喻是指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映射,前者称为始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本文所要论述的空间隐喻,是指由“上下”“高低”“前后”“里(中\内)外”等空间概念构成的隐喻。当这种空间隐喻被巧妙地用来构成成语时,所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地位、状态、等次、品质等方面就被赋予了空间性特征。 一、汉语成语空间隐喻的类型 空间隐喻,是指以空间域为始源域来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汉语的空间词汇系统,为空间隐喻的构建提供了语言素材,从而产生了大量由空间隐喻构成的成语。 (一)“上”“下”构成的隐喻 空间概念的“上”“下”表示空间位置的高低,但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便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掺入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上”往往表示地位高、质地好、等次高、势头好等好的方面,“下”往往表示地位低、质地差、等次低、势头差等不好的方面。例如: (1)上善若水: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龙驭上宾:皇帝之死的隐讳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3)上根大器:佛家语,指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4)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文章。 (5)目无下尘: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6)下愚不移: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在前3个例句中,“上”指的是境界、地位、等次方面的优越;后3个例句中,“下”指的是质地、地位、等次方面的低劣。类似的还有“巴高望上、上篇上论、后来居上、蒸蒸日上”以及“墙高基下、不愧下学、折节下士、世风日下”等。

认知视野下的概念隐喻-2019年文档

认知视野下的概念隐喻 一、隐喻的定义 韦伯斯特(Noah Webster)词典把隐喻定义为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排比、双关、借代、反讽等一样属于修辞学范畴,这是一种狭义的界定;从广义上而言,隐喻是语言学、语言哲学、逻辑学和认知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被界定为一种认知手段及思维方式,是人类构造概念系统,更好了解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 二、隐喻的本质特性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1980:5)。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 隐喻具有普遍性、相似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的特点。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体现于语言,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及行动”(Lakoff & Jonhson,1980),这是隐喻的普遍性特征。隐喻还具有相似性特性,人类认识两种不同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相似联想,进而解释、评价、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所以这种相似性其实是认知的结果。“隐喻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第六感知,这种感知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完形感知,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能够将表示截然不同语义概念的词放在一起而创造和理解隐喻”(赵艳芳,2001)。如“IDEAS ARE FOOD”中,“ideas”与“food” 相关联,我

们感知两者的相似性在于都可以被吞咽、消化、吸收,给我们提供营养。另外,隐喻不是孤立的,具有系统性和协调一致性。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曾强调:“隐喻与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隐喻概念系统及一个相应的协调一致的隐 喻表达体系。”如英语中存在“Ideas are food”的概念隐喻,围绕这一概念隐喻的众多英语表达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如:“What he said left a bad taste in my mouth. All that paper has in it are raw facts, half-baked ideas. That argument smells fishy. I just can’t swallow that claim.”最后,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具有不对称性,是将源域的容易理解的框架单向投射到比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上,构成跨域映射这一隐喻的内在结构。 三、隐喻的分类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空间(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三种类型。 结构隐喻是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概念,用结构较为清晰、界定较为分明的熟悉概念去建构结构和定义相对模糊或缺乏内部结构的不熟悉概念,两个概念结构的认知域不同,但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Lakoff &Johnson,1980)。例如“时间就是金钱”,人们可以花费、浪费钱,也可以计划、安排、分配甚至偷窃钱,隐喻将“金钱”的结构投射到“人生”

[语言学,角度]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 现如今有很多人喜欢使用隐喻来反映情绪,有很多学者也对隐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研究,学者从很多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为翻译界带来了提供了翻译的新途径。因为隐喻的作用在翻译中已经凸显出来,再加之,学者的研究越加深入,人们对隐喻的翻译希望;了解更多。 一、隐喻的认知性 上世纪80年代,有关学者对隐喻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从而确立了其在认知领域中的地位。有关学者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一种十分明显的认知情况,从中可以反映出人类特有的思维,也正是隐喻的存在,人类可以将相对难以理解的思维变为可以理解的形象。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的域。前者往往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后者是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的域上,目的域从而得到理解。隐喻是中介,它帮助人们在源于自己切身经历和体验形成的概念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理解和经历新事物。隐喻的基础就是概念,人们常用隐喻将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或者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许多重要的概念来源于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人们使用隐喻,一是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二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人们选择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 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关学者认为,翻译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最为贴切与自然的语言将其语义以及语体完全的表达出来。单纯地从翻译的角度来说,翻译者应该注重的是对等语,而不是所谓的同一语。上述读者已经对隐喻有了十分清楚的了解,基于此,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对等措施 尽管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每个国家也有很多民族,每个民族经过长期漫长演变,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因为人类在所处的环境并没有过大的差异,因此对很多客观事物的认知都有相同之处,同时对认知理解也相类似,正是各个民族之间的语言能够进行隐喻的关键所在。在翻译隐喻时,翻译人员可以选择使用对等的方式来进行映射,利用一致的概念来进行映射,这样译文读者才能够有与原有读者产生共鸣,出现相同的反应。通常情况下,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比较适合使用对等。对等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反映出原始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进而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感受到源语言中的文化色彩以及语言特色。 2、转换对策 有些语言采用对等对策,并不能完全的表达出英语的隐喻,这时可以选择使用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隐喻来进行转换,这样就能够将英语中所隐藏的含义完全的反映出来,即所谓的转换对策。一般而言,有两种情形下,可以应用转换策略: 一方面,将英语隐喻以及汉语隐喻都进行改变,将其中的形象映射到与之相对应的目的

从认知学角度看广告中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学角度看广告中的概念隐喻 摘要: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无孔不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人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普遍性思维方式,渗透到了各类广告中。基于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本文探讨了英汉语广告隐喻现象,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及实体隐喻,旨在回答广告隐喻的认知建构。 关键词:广告:概念隐喻:认知分析 一、引言 “广告”一词源自拉丁语“advertere”意指“转向”,是尽力引起我们注意的语篇(AngelaGoddard)。广告语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从语用学、修辞、功能语法的角度对广告词进行过研究,本文试图从认知学的角度来分析广告中的隐喻。 二、概念隐喻的定义 英语中的隐喻“metaphor”一词直接起源于古法语的“metaphore”和拉丁语的“metaphora”,可最终追溯到希腊语的“metapherein”,意思是转义(transference)。1980年Lakoff,G.&M.Johnson在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首次提出语言中的比喻现象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应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概念化过程,比喻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建立投射的过程,即把源域中的内容成分向目标域投射的过程,这种投射实际上就是一种映射关系。 三、概念隐喻的分类 莱考夫(1980)把概念隐喻分为以下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域不同,但他们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比如ARGUMENT Is WAR,“战争”和“争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武力斗争,一个是口头辩论,但是他们各自的特征可以相互对应。 方位隐喻是指同一概念系统的内部,由内外,上下,前后,中心一边缘等之类的空间方位组织起来的。比如高兴是上,I’am in high spirits.难过是下,I’m feeling down today.有意识是上Wake up.无意识是下,She sank into a coma. 实体隐喻是指我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情感,思想,心理活动,状态,事件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甚至是人体本身。如Inflation islowering our standards of living.通货膨胀本来是一个不容易理解和量化的概念,但是在本句中,我们将物价上涨的经验处理为实体,从而形成的Inflation is an entity的实体隐喻。

从认知角度探析天气隐喻

从认知角度探析天气隐喻 隐喻作为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总会用熟悉的经验来去理解新的抽象事物.本文以Indurkhya 的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各种天气现象词语的隐喻使用及其特点,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标签:天气词;隐喻;投射 一、引言 根据认知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Metaphor We Live By 一书中的观点表明,隐喻在人类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知、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它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周围已知的具体事物来理解、思考、谈论较为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事物。由此,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便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链接的隐喻认知方式和隐喻语言。隐喻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隐喻有两个概念领域,通过其中一个来理解另一个领域。当我们用天气的基本范畴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天气隐喻。天气隐喻使得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鲜明而生动,它对人类的生活交际有着不可替代的普遍性意义。 二、根据Indurkhya的观点探析隐喻的分类及其认知功能 隐喻演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投射过程,它是借助媒介概念网络和已知的经验对目的域赋予新的特征,这样隐喻就通过投射在媒介和本体之间形成一种认知关系。而英德伽(Indurkhya,B)对于隐喻的分类及认知功能进行了阐述,他把隐喻分成三类: 1.非扩展性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建立的隐喻,对象域的常规描写(对象)概念被用来作为媒介网络投向对象域的中介依据。如:Arnold was really snowed under with work,这里作为气候状况的对象域有各种常规性的描写。要将媒介概念在对象域中得到实现,我们要寻找那种状况的描写与媒介概念网络“snow”相似。这样,“snow”成为明显的选择,媒介概念网络也得以实现。当然,一旦媒介一组概念网络得以实现,另外的一些概念也可以得以实现,但不与对象域概念网络相关(不是常规描写),这句话可以被译成阿诺德的工作实在多得使他难以应付,这当然不是工作多得难以应付的常规描写,这足以证明以相似性味基础的隐喻可以是开放式的。 2.一旦非扩展性隐喻形成,媒介概念网络中的另外一些概念在对象域中得以实现,它就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以相似性为基础的封闭性,这种扩展可以不再考虑对象概念网络。这时候,非扩展性隐喻就变为扩展性隐喻。在上例中,媒介概念网络“snowed”中厚重覆盖现象让人难以离开所在地去其它地方这个概念用于对象

从认知角度对比汉德植物隐喻-2019年精选文档

从认知角度对比汉德植物隐喻 、引言 自美国学者G. Lakoff 和M. Johnson 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问世以来,各个学者开始把隐喻研究的目光从修辞学转移到了认知学角度上,这两位学者在后续著作中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更是为后续学者对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根据概念隐喻理论,隐喻的主要机制是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所以映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源域,目标域和映射。[1] 根据该映射结构,本文基于搜集的一定语料基础上,对于汉德植物隐喻的研究和分析也从三方面展开。 二、从源域角度对比汉德植物隐喻 根据汉德熟语中植物隐喻的语料统计分析,源域最主要的植物概念和植物种类为: 汉德主要植物概念 花,草,树,木,根,枝,叶 汉德主要植物种类 汉语:兰,松,竹,瓜,桃李,豆,麦,米,桑 德语:豆,燕麦,白菜,苹果,灌木,玫瑰,土豆,月桂 对于该结果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认知角度来说,根据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以上植物概念和种类都归属 于“植物”概念的基本层次下或是“植物”概念和 花”“树”概念下的原型代表。根据这两大理论,这类概念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会被率先识别,有研究表明孩子在认知过程中对“花”这个基本层次概念的认知先与“植物”这个上层概念。 [2] 所以,这些植物的基本层次概念和原型概念在人类创造植物隐喻的过程中被使用的最多,其创造隐喻意义的能力也更活跃。

其次,从植物隐喻中植物种类的分布来说,汉德植物种类差别巨大,原因归于中德两国的地理气候等客观原因造成。德国大多数地区受潮湿的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3] 其纬度高于中国,气温普遍低于中国。而中国因幅员辽阔,横跨了多个气候带,植物带的分布也因此多种多样。因此德国的主食多为抗寒类的蔬菜如豆,燕麦,小麦,甜菜,土豆。而中国文化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其种植主要作物为大米,粟,豆,小麦,稷等五谷。 这种影响也直观的反应在了汉德植物隐喻中。 除此之外,根据汉德植物隐喻对于源域植物描写的内容来看,汉语植物隐喻多偏向于对植物客观特点的描述,包括植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触感,生长规律等,具体植物隐喻如:树大招风;姜还是老的辣;松柏后凋;兰薰桂馥。这类隐喻在所有汉语植物隐喻中占到了60%以上。而在德语植物隐喻中,这一 情况正好相反,隐喻多是从人主观行为出发来描写植物,人与植 物的关系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类隐喻的数量占到了63%,具 体植物隐喻如:Holz in den Wald tragen (做无用的,多余的 通过机智的问答事);[bei jmdm.] auf den Busch klopfen 诱使某人说出某事);Lorbeeren pfl u cken (取得成功)。从这样的隐喻来源可以看出汉德两个民族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古代中国人多以农业为生,农业的发展非常依赖于自然气候等客观因素,因此古代人对于自然产生了一种敬畏感,演变出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观,人需要尊重自然,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4] ,正是这种自然观导致相关植物的隐喻多集中于对自然的客观描述。而在西方世界,人们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对立体,人是作为一个主体对自然抱有一种征服,改造的态度,也正是在这种态度的驱使下有了利用技术去改变自然的工业革命。在德语的植物隐喻中,植物作为被动客体的现象也是西方这种主客二分的自然观的有力证明。 三、从目标域角度对比汉德植物隐喻 目标域即隐喻所描述的真正对象,在语言表层的表现就是隐喻意义。通过对汉德植物隐喻意义的分类研究,发现在两种语言中,约68%隐喻的描写的目标域为人,包括人的行为,品性,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