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9174506.html,

解析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现象

作者:刘佳

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2期

摘要:动物词歇后语以其独特的构成形式和语义建构方式,成为汉语语汇中极具特色的成员,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增加了汉语的表达效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语义构成有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使用隐喻理论解释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语义构建过程,希望可以从新的角度为汉语俗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动物词歇后语隐喻相似性语音隐喻语音隐喻

一、隐喻和动物隐喻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而语言正是人类基于自身经验的认知结果,人类的认知顺序决定了早期人类的一种典型的思维特点就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类最早认识自己周围立体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包括人体本身及其器官,借助于这些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就形成了“万物是人”的隐喻概念系统;同时,人类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周围的事物来认识自己,形成了一个与周围物质世界互动的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了“人是万物”的隐喻概念系统。人们用熟悉的动物来表达对自身的认识和对世界的理解,于是语言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动物隐喻现象。

二、动物词歇后语的界定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喻形式的口头用语[1]。动物词歇后语是指谜面部分以动物为表述对象,借用动物的形象或者动作行为表达隐含意义的歇后语。用隐喻的有关知识解读汉语动物词歇后语隐含之意的构建过程,将为汉语俗语的研究打开新的视野。

三、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构建

歇后语的语义表达的重点在注语部分,从注语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歇后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注语的字面意思就是歇后语要表达的意思;另一类是注语的字面义并非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而是通过谐音、比喻、双关等手段产生了转义,而转义才是歇后语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在对动物俗语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动物歇后语已经在具体的使用中脱离了字面意思而成为一种隐喻的表达。正是因为人类思维具有隐喻性,才使得歇后语的含义由各个具体概念域一向抽象领域延伸,也使得歇后语获得了超出具体情境的常规含义。由此可见,隐喻是歇后语语义构建的一种重要手段。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意的对比分析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意的对比分析 周健安 引言 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语言要素。母语是英语的中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时,会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方式的迥异产生对汉语学习动物词汇隐喻意走入误区。所谓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本文将举例说明英汉动物词汇隐喻意的不同并给予一定的分析,使以母语为英语的中国留学生更容易融入汉语语境中学习中文。 一、英汉动物词汇具有不同的隐喻意 这类动物词汇无论在英语还是中文里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然而它们各自的丰富内涵都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拿“龙”和“狗”作为例子。 1、龙 中国古代的“龙”是有鳞有须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封建 社会“龙”是帝王和贵族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

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着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中国人对“龙”的偏爱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图腾时代,在整个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龙”已经超越了“图腾”和“法力”的实体词汇意义,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凡是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词,下面是汉语中与龙有关的词一些成语: (1)望子成龙:to wish one’s son have bright future (2)龙子龙孙:to sons and grandson of dragon,which are usually used to call oneself by Chinese people (3)龙肝凤胆:rare delicious (4)龙马精神:the sprite of a dragon horse ,usu. Said in praise of a vigorous old age 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关龙的传说截然不同。西方中世纪dragon是守护地狱之门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象征恶魔与邪恶。在基督教里,龙被看作是一种不祥的动物。Dragon一次基本含贬义,喻指“凶暴之人”,如: (1)She is a real dragon and you had better keep away from her. 她非常凶,你最好远离她。 (2)She is a bit of a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 她是这里很嚣张的人。 2、狗 与龙的隐喻意恰恰相反,狗在中文里一般是贬义的,而英文

解析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9174506.html, 解析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现象 作者:刘佳 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2期 摘要:动物词歇后语以其独特的构成形式和语义建构方式,成为汉语语汇中极具特色的成员,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增加了汉语的表达效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语义构成有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使用隐喻理论解释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语义构建过程,希望可以从新的角度为汉语俗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动物词歇后语隐喻相似性语音隐喻语音隐喻 一、隐喻和动物隐喻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而语言正是人类基于自身经验的认知结果,人类的认知顺序决定了早期人类的一种典型的思维特点就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类最早认识自己周围立体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包括人体本身及其器官,借助于这些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就形成了“万物是人”的隐喻概念系统;同时,人类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周围的事物来认识自己,形成了一个与周围物质世界互动的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了“人是万物”的隐喻概念系统。人们用熟悉的动物来表达对自身的认识和对世界的理解,于是语言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动物隐喻现象。 二、动物词歇后语的界定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喻形式的口头用语[1]。动物词歇后语是指谜面部分以动物为表述对象,借用动物的形象或者动作行为表达隐含意义的歇后语。用隐喻的有关知识解读汉语动物词歇后语隐含之意的构建过程,将为汉语俗语的研究打开新的视野。 三、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构建 歇后语的语义表达的重点在注语部分,从注语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歇后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注语的字面意思就是歇后语要表达的意思;另一类是注语的字面义并非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而是通过谐音、比喻、双关等手段产生了转义,而转义才是歇后语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在对动物俗语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动物歇后语已经在具体的使用中脱离了字面意思而成为一种隐喻的表达。正是因为人类思维具有隐喻性,才使得歇后语的含义由各个具体概念域一向抽象领域延伸,也使得歇后语获得了超出具体情境的常规含义。由此可见,隐喻是歇后语语义构建的一种重要手段。

描写动物的歇后语100个

描写动物的歇后语100个 歇后语一般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动物歇后语,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动物歇后语篇1 1、老母猪打架——动口不动手 2、蚂蚁碰上鸡——活该 3、霉蛇的牙齿马蜂针——最毒 4、亡羊补卒——为期不晚(比喻在事情失败之后,想办法去补救) 5、德州扒鸡——窝着脖子别着腿 6、老鼠跳到钢琴上——乱谈(弹) 7、老牛筋——难啃 8、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 9、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比喻自找倒霉) 10、炸蠕斗公鸡——玩命 11、头上插鸡毛——算哪一国的王子 12、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13、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羊)相 14、驴子拉磨牛耕田——各行其是(事) 15、坐马打电话——奇(骑)闻 16、疯狗吃太阳——不晓得夭高地厚 17、猫钻狗洞——容易通过 18、铁公鸡下蛋——莫想 19、山中的野猪——嘴巴厉害 20、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21、花花猫主了个灰老鼠——歪种 22、十月里的鸡冠花——老来红 23、胡萝卜拴牛——跟着跑 24、杀猪不褪毛——先吹起来看

25、花被盖鸡笼——外面好看累头空 26、叫化子打狗——边打边走 27、窝里的马蜂——不是好惹的 28、冬天的蟒蛇——有气无力 29、灶前老虎——屋里凶 30、孙猴子坐天下——有点不象 31、打狗不赢咬鸡——怯大欺小 32、马路边上的痰盂——人人啤 33、小鸡站在门坎上——里外叼食(比喻里外倒腾) 34、街头的狗——谁有吃就跟谁走 35、骑马嫌摇晃——有福不会享 动物歇后语篇2 1、火灰上画马——说空话 2、火鸡比天鹅——差得远;差远了 3、老虎的仔子——谁敢侮之 4、老虎吃青草——寅吃卯粮 5、大龙不吃小干鱼——看不上眼 6、鸡刨房子——勤快的不是地方 7、老虎嘴里夺食——顾吃不顾命 8、踩着草绳当是蛇——不敢翻身 9、兔子拉犁——不讲套数;寸步难行;心有余而力不足 10、菩萨心肠豪猪嘴——心软嘴巴硬 11、羊胡子疮——光在嘴上打饥荒 12、和孙猴子比跟斗——差着十万八千里 13、腊月里的绵羊——各顾各 14、牛抄田基——各好;角好 15、在羊身上剪毛——现成 16、小鸡钻牛角——不宽绰 17、关西人画马——驴一样;驴一般 18、黄牛踩泥路——越踩越糟糕

含动物语素词语的隐喻研究

含动物语素词语的隐喻研究 含动物语素词语的隐喻研究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我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本文试从隐喻的角度来认识汉语中存在的大量含有动物语素的词语,从而更深入了解这些词语的使用范围和隐喻运行机制。 关键词:动物;隐喻;源域 一、引言 含动物语素的词语,即以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作为构词语素而组成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如虎背熊腰、铁公鸡等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角度来认知这些词语。隐喻就是将对某一事物的熟悉和了解用来表达另一事物,从而实现不同领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在丰富多彩的隐喻现象中,含动物语素词语的隐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隐喻现象。在此隐喻中,以动物名称为喻体,以表征和表达的人或事物为本体,以此来构成一个完整的隐喻。本文就动物隐喻这种常见的现象,全面分析其在语言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物隐喻形成的源域。 二、动物隐喻的多域投射 本文收集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及百度百科中212条含动物语素的词语作为语料,大概归纳出动物域词语在不同领域的投射,并分析其原因。 通过对以上表格的分析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动物域的词语已经广泛映射到多个语义领域,如人类域、饮食域、植物域等。但每一领域中动物词语所占比例并不相同,其中人类域所占比例最高达43.4%,其次是植物域和饮食域各占9.0%和7.1% 。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种原因: 1、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开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开展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事件、现象、新生事物等会进入人类的认知系统,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开展,各种网络程序、网络病毒层出不穷,语言系统中的现有词语已无法满足其表达的需要。因此人们就利用某些动物的特征与其要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动物域词语投射到计算机域。 2、目标域与动物域之间的不同关系 ⑴与植物域、疾病域等多种领域相比,人与动物的关系是最密切的,人的生存和开展都与动物息息相关。人类在与动物的长期相处中建立了密切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使人类将动物的某些特征充分地投射到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多个方面。Kovecsea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理解。①因此在人类域中,含动物语素词语的隐喻要远远高于其他领域。 ⑴植物的命名经常取象于动物,植物学家经常以动物为原型,取其某些特征,通过相似性来为植物命名。据统计,我国共有22个植物科、209个植物属以及3768个植物种在命名中使用了十二生肖动物。② ⑴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美食王国"之称。长期与动物的相处,使得很多动物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因此,在给食物命名时,动物的形象自然成为人们首要的考虑对象,所

隐喻视角下的歇后语研究

隐喻视角下的歇后语研究 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它通过巧妙地结合形象比喻和简洁的语言,传递着丰富的含义和情感。在隐喻视角下研究歇后语,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歇后语的本质和特点,进一步探索语言与文化、历史之间的。 隐喻视角下的歇后语研究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其本质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隐喻。它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或概念进行巧妙地结合,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寓意。歇后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歇后语通常以自然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形式出现,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这个歇后语,就以水仙花和蒜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故作谦虚,装糊涂”的含义。 歇后语在句子结构上通常以并列、对偶的方式出现,具有节奏感强、韵律优美、易记易懂的特点。例如,“墙内开花墙外香——好事传千里”,这个歇后语以花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好的事情、名声等远扬四海”的含义。 隐喻在歇后语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通过将一

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事物。在歇后语中,隐喻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们更容易记住和传播。例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个歇后语,将“打水”这个概念映射到“吊桶”这个具体事物上,形象地表达了“心情不安、焦急”的含义。 歇后语与文化、历史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歇后语往往反映了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例如,“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这个歇后语,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族、亲情的重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则反映了人们对老鼠这一动物的厌恶和贬低,以及追求正义和公平的社会心态。 歇后语作为民间语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从隐喻视角研究歇后语,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歇后语的本质和魅力。通过分析歇后语与文化、历史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历史之间的和互动。 歇后语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民间语言文化的发 展和演变,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民间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歇后语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以及歇后语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和应用等方面。

动物词汇的应用及其隐喻性研究

动物词汇的应用及其隐喻性研究 【摘要】动物的不同行为特征,可以类比至人类行为特征。文化环境 的不同,动物词汇的应用会在不同语境下显示出很强的差异性,在差异性 对比中,分析动物词汇的认知机制以及文化背景,可以促进语言和文化的 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动物词汇隐喻性文化 一、引言 动物作为人类的伙伴,行为上具有很强的类似关联性。将基于类似形 体特点、行为特点,将动物的某些属性,用来描述人类类似的行为,这种 过程是动物词汇的应用。在对人类动物词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更深 层次地理区域发展、文化背景的发展,从而帮助我们对人类自身理解,促 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基于典型的十二生肖中的五种动物出发,比 较不同语境下中英文动物词汇的应用,并从认知机制和文化背景的角度, 对动物词汇的隐喻性进行相关探究。 二、动物词汇的应用 1.基于鼠的动物词汇的应用。十二生肖中有十二种动物,关于它们的 这些词汇在中文英文中都有不同含义。本文分析前五种动物(鼠、牛、虎、兔、龙),它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意思通常不是单纯的贬义或褒义,可 见动物词汇的应用一般是混合型的应用。 鼠在汉语词汇中,通常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作为贬义词出现。鼠的 所有词汇都是基于老鼠的形象,进行演化、借用出现的。老鼠生活的环境 是比较阴暗的地方,外表通常呈现黑色、肮脏的状态,且会侵犯人类的食 物利益,人们对它的形象一般不是很好。在汉语中,就有许多关于鼠的词

语、成语、歇后语等词语。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表现了人 们对它极为厌恶的态度;词语“鼠辈”就是用来表示对某人的鄙夷态度; 成语“贼眉鼠眼”,意为某人行为的猥琐、胆小之态。鼠(“rat”和“mouse”)在英语词汇中也是大多是贬义的使用,直接单个词汇的使用 意义不大,通常在俚语口语中结合其他词汇使用较为灵活广泛。口语中“Yourdirtyrat!”形容一个人的立场改变的背叛行为;俚语中“ratpack”用来形容喜好捕风捉影的新闻记者;“theratrace”用来表 示老鼠一般的性格,形容极度贪婪;“mouseandman”意为人和老鼠一般 生物的众生。 汉语和英文中的鼠也不单纯用来表示一种贬义的,在某些语境中,鼠 是作为一中性词甚至是褒义词出现的。“鼠到福来”是作为新春贺喜词出 现的,而“罗雀掘鼠,相鼠有皮”用来表示遵从礼义态度或者是表示窘急 筹集的状态。英文动物卡通中“MickeyMouse”是非常受小孩喜爱的角色,且在某些情况中老鼠还可以表示一种飞快的特点。 2.基于牛的动物词汇的应用。鼠通常作为一种贬义形象出现,而某些 动物比如牛和龙,在中国文化里是勤奋、尊严的象征,多用来形容力气大、厉害的人。 “孺子牛”用来对勤奋之人的称赞;“老黄牛”表示一种踏实肯干的人;“力大如牛”用来形容人的力气大;“庖丁解牛”表示通过反复摸索,找到事物客观规律;壮族中“牛王节”更是用来庆祝,作为一种收获的节日;“做牛做马”表示一种忠诚;“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某些年轻人的 勇毅。但是牛在英文单词中是“bull”或者“cattle”,又通常表示一种 性情暴躁、挑衅行为、健壮。“Weallseethroughallthatbull”表示圈套 识破,其中bull作为一种贬义理解(意为胡扯或捏造);

成语中的动物隐喻

成语中的动物隐喻 在汉语成语中,动物的形象被巧妙地运用,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传达出丰富的含义。这些动物成语不仅富有生动有趣的形象,还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动物成语及其背后的寓意。 一、龙与凤:权力和吉祥的象征 龙和凤是两种极具象征意义的动物,在成语中被广泛运用。如“龙飞凤舞”形容姿态优美、气势非凡,常用于赞扬书法或舞蹈之美。又如“龙凤呈祥”寓意吉祥如意,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二、虎与狮:力量与勇气的象征 虎和狮均以其威猛、力量著称,相关的成语也寓意着勇敢和力量。如“虎背熊腰”形容身强力壮、气势威猛的男性。而“狮心王”则用来形容勇敢无畏、勇往直前的人。 三、犬与马:忠诚与速度的象征 在成语中,犬和马常被寓指为忠诚和迅速。如“犬马之劳”表示甘愿效劳,表达忠诚之志。而“走马观花”则形容快速略过,或指对事物了解不深、观察不透。

四、鸡与兔:胆小与敏捷的象征 鸡和兔在成语中往往代表着胆小和敏捷。如“鸡飞狗跳”形容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的样子。而“兔起鹘落”则形容动作敏捷,也寓含着机会转瞬即逝的含义。 五、鱼与蛇:诱惑与诡计的象征 鱼和蛇在成语中常被象征为诱惑和诡计。如“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鱼龙混杂。又如“打草惊蛇”形容行动失误,露出了自己的意图,给予对方警惕。 综上所述,成语中的动物隐喻丰富多样,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式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动物形象不仅具有生动有趣的特征,还富有人文内涵。通过对这些动物成语的了解和运用,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趣味性,更能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 在俄语成语谚语中,动物经常被用作比喻,以表达各种不同的寓意。这些寓意有时涉及到品质、特征、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对于理解俄罗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俄语成语谚语中,马通常被赋予勇敢、忠诚和自由的寓意。例如,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一、引言 汉语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歇后语通常是由两个或多个句子组成,前一部分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或描述,后一部分则是解释或揭示其含义,因此,歇后语也被视为一种认知语言现象。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歇后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歇后语的认知过程 歇后语的认知过程是指人们在理解歇后语时大脑进行的一系列心理 活动。通过分析歇后语的构成和语境,我们可以将歇后语的认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接收信息:人们首先通过听觉或视觉接收到歇后语的前一部分信息。 2、联想:接收到信息后,人们会根据前一部分的信息进行联想,试 图寻找与其相关的概念或经验。

3、组合:联想完成后,人们会将前一部分的信息与后一部分的信息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或表述。 4、理解:组合完成后,人们会对歇后语的含义进行理解和解读,这通常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和语境信息。 三、歇后语认知的影响因素 歇后语的认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年龄等。 1、文化背景:歇后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人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会影响对歇后语的理解和认知。 2、语言水平:歇后语的认知过程需要一定的语言水平和思维能力,因此,人们的语言水平会直接影响对歇后语的理解和运用。 3、年龄:人们的认知能力和经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因此,年龄也是影响歇后语认知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结论 汉语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其认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歇后语认知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们对歇

中国生肖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及其翻译

论文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 十二生肖在我国是最神秘、最普及、最悠久的文化现象。生肖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生肖动物词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们常借用生肖动物词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由于文化差异,英汉语中生肖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当注意对这些动物词汇的正确处理。论文关键词:生肖动物词汇,文化内涵,象征含义,翻译策略 几千年来,十二生肖已成为中华民族所熟知的民间常识,同时也成为我们所喜爱的记岁方法和排辈分的符号体系。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还要受文化的制约。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的成语、谚语、俗语等数量众多,流传广泛,是广大群众所创造并喜闻乐见的、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的语言表达形式,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像这样的中国生肖语言在它生存发展的历史中已积淀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但由于英汉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本文结合实例从中国生肖动物词的文化背景及其产生的基础、生肖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的文化内

涵等方面分析比较英汉文化的异同,并分析了汉英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汉中生肖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的对比 1.鼠。“鼠”虽然居于十二生肖之首,但是在中国文化人们对鼠的印象并不好,汉语中,与鼠有关的词语大都带有贬义:胆小如鼠、抱头鼠窜等成语就是针对卑微的老鼠而言的。英语中,由于老鼠个体很小,动作敏捷,又喜欢夜间活动,被认为是死的灵魂的化身,因此常被看作不祥之物(anominouscreature)。它能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因而警告人们灾难和死亡的即将来临。 2.牛。在中国人的心中,牛的形象是体格健壮、埋头苦干、甘愿奉献的典型代表。牛受到人们的普遍赞颂:“健壮如牛、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西方人对bull的看法和中国人却相差甚远,bull给人的显著印象是横冲直撞,性情暴烈并且好斗健壮。英语中bull也常用来喻指“粗壮的人”。 3.虎。汉语中“虎”为百兽之王,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是“勇猛、凶恶、强大、威武”的那类人或事物。“虎符”象征“权力”;比喻“勇猛威武”,如“生龙活虎”;“虎”还引申作“危险之地”,如“虎口”、“虎穴”等;同时,虎也几乎成了“凶恶”的代名词,“谈虎色变”,还有“母老虎”、“苛政猛于虎”等都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虎的强大和凶猛,为此,人

汉语言文学论文:探析歇后语中的隐喻

探析歇后语中的隐喻 一、简介 (一)隐喻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1980 年Lakoff 和Johnson 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途径。认知语言学家就把隐喻定义为:它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投射”的认知方式。“来源域”一般来说是可以被直接理解的经验,对说话者或听话者来说要比“目标域”更为熟悉,更为熟悉的具体事物的意义被投射到抽象的事物上,可以帮助认识抽象事物的意义。 (二)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中对歇后语的定义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 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

故事、剧目。(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栓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对歇后语的定义和分类做出严格划分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分析歇后语对隐喻的运用,我们暂从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及解析。 二、歇后语中的隐喻 (一)从歇后语的分类看待隐喻 歇后语中最常见的是谐音歇后语,这种歇后语是利用汉语中相同的拼音可以指代不同词的这一特有现象,把源域中的一种现象投射到目标域中,利用源域和目标域中的谐音字来表达在目标域中的意思。 如: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十月的北方已经进入冬季,储藏不好的萝卜心会被冻坏而出现孔洞,有的地方叫“糠”了,这只是一种生活现象。而生活中一人对另一人产生某种情愫时,说谁对谁动心了,用的就是“冻”和“动”的谐音。这个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表层意思,而歇后的部分就是隐喻所在。其他例子也是如此。 歇后语中另一类比属于逻辑推理类,歇后部分是从前面部分推理的结果,这个果从源域投射到目标域中,就作为另一种比喻义存在,如: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下雨天打麦子---难收场;井底的青蛙---见识少。第一例中,一肚子加减乘除的

关于动物词汇的认知意义浅析

关于动物词汇的认知意义浅析 摘要: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动物词语文化意义的产生源自人类的认知机制。在与动物的频繁接触中,人类认知了动物的不同种属特性,这些特性因为与其他事物或概念有关联性或相似性而联系起来,通过隐喻或转喻模型,映射到其他事物的种属特性中,使动物词语转指、表达其他事物或概念。因为长期频繁的联系,这些表达意义得以习惯化、概念化、词汇化,从而产生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关键词:动物词汇;意义;认知 一、认知隐喻及其意义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动物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一方面,动物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另一方面,它们被赋予神性,视为图腾,顶礼膜拜。因此,动物相关概念的形成和词汇的使用必然打上深深的人类社会文化的印记,许多动物词汇都具有超越其概念意义的联想意义。人在与动物的频繁接触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由于与人、其他事物或概念有相似性而被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思维映射到人、其他事物的特性上,从而产生出认知隐喻意义。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的联想。按照人类社会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类最初认识的事物往往是有形的、具体的事物。当认知进入高级阶段,它就获得了参照已知的、具体事物的概念认识和经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的能力,于是借

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语言。隐喻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是人的有限记忆机制的必然产物,仅以命名来说,如果所有事物都要给予一个名称的话,那将不胜其烦。 传统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哲学行为,是一种润饰词藻、是一种修辞手段。1980年,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隐喻的研究真正纳入了认知科学领域。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这一活动通常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始发域、目标域、经验基础和映射。始发域和目标域是概念隐喻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要素,通常始发域较具体、较熟悉,目标域较抽象、较陌生;同时,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隐喻意义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的结果,即始发域(源域)概念向目标域概念映射的结果。隐喻意义的推断主要根据两个概念领域的相似性。 二、动物词汇的认知隐喻意义 人在与动物的频繁密切接触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由于与人、其他事物或概念有相似性而被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思维映射到人或其他事物的特性上,从而实现了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意义转移,使动物词汇概念系统或部分意义映射到其他对象的意义域,给其他对象一个新的认知角度,从而使动物词汇概念具有了超越其概念意义的联想意义。这种认知联想一定是以本身具有的某种相似性或经启

汉语动物词语的文化意蕴

汉语动物词语的文化意蕴 世间万物, 芸芸众生, 人类同动物相依共存,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为感知、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 人类习惯于把对事物的认识投射到动物身上,因此, 人类语言中充满了动物词汇。动物词汇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沉淀并记载着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体现着说话者的情感态度, 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本文从动物词语的产生、动物词语的联想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 体会其文化意蕴。 一、从动物词的产生看其文化意蕴 1. 生产劳动方式 劳动创造了世界, 也创造了语言。在远古畜牧、农耕时代, 中华民族就开始以牛为运输工具(牛车)、以牛耕地,因此,牛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语中, 以牛为喻体的习语多不胜数。“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是牛的典型特点, 用“孺子牛”、“老黄牛”等比喻终日劳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牛,脾气倔强,力气大, 用“九牛二虎之力”、“牛脾气”等词语描绘人的力气和执拗的性格;割牛用的牛刀比较大, 所以“牛刀”就成了“大材器”、“大本领”的代名词, 形成了“牛刀小试”、“杀鸡焉用牛刀”等生动形象的文化词语。汉语中关于牛的词语较多如:你真牛、牛角尖、吹牛(比喻说大话)等。 2. 自然环境

古代汉民族在农业文化中生长, 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和谐统合的整体, 人们通过仰望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感知、理解自然生机, 产生情感、经验、意志与思想,汉语词义中的象征与意象生动地记录了汉语喜用动物比喻事物的习俗, 汉语中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些形象化 的语言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如:兔死狐悲,比喻哀伤同类的死亡;守株待兔,喻指守旧规矩而不知变通之人终将招致失败;兔子尾巴一一长不了;猪往前拱,鸡往后扒一一各有各的门道。可见, 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的朦胧认识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神话传说中, “龙”与“凤” 的记载与神话传说, 可谓丰富多彩, 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始祖皇帝乘龙上天的神话传说, 使“龙”成为皇权的象征, 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 , 所用之物被称为“龙椅”、“龙袍”等; “凤”又称“凤凰”被汉民族视为吉祥的神鸟, 古人认为如果出现凤, 就是时代呈祥、国家将兴的吉兆, 同时凤又是高贵的象征, 在中国封建社会, 凤代表皇后, 与皇帝相配则是龙凤呈祥, 喻指幸福, 因而“龙凤飞舞”、“龙凤呈祥”的形象在古建筑中很常见。 4. 文化习俗特定语言文化中的动物词汇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 义, 具有相 对固定的隐喻意义, 反映在语言中, 显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 猫头鹰俗称“夜猫子” , 由于它样子古怪, 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声, 故在汉语中人们常将其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 并认为它是一种不祥之鸟, 俗语有“夜猫子进宅, 好事不来” , 意味着厄运将至,是不祥之兆。而“喜鹊” 在汉语中却是吉祥鸟, 代表吉祥喜庆, 预示着有贵客到

汉语动物词语的文化意蕴

汉语动物词语的文化意蕴 动物词语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语言生色的同时,开拓了人类对词语本身的思维想象力,传递着说话者的某种情感态度,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本文从动物词语产生、联想和使用等方面,解析这些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标签:汉语;动物词语;文化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人类同动物相依共存,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为感知、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人类习惯于把对事物的认识投射到动物身上,因此,人类语言中充满了动物词汇。动物词汇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沉淀并记载着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现着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本文从动物词语的产生、动物词语的联想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体会其文化意蕴。 一、从动物词的产生看其文化意蕴 1.生产劳动方式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语言。在远古畜牧、农耕时代,中华民族就开始以牛为运输工具(牛车)、以牛耕地,因此,牛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语中,以牛为喻体的习语多不胜数。“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是牛的典型特点,用“孺子牛”、“老黄牛”等比喻终日劳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牛,脾气倔强,力气大,用“九牛二虎之力”、“牛脾气”等词语描绘人的力气和执拗的性格;割牛用的牛刀比较大,所以“牛刀”就成了“大材器”、“大本领”的代名词,形成了“牛刀小试”、“杀鸡焉用牛刀”等生动形象的文化词语。汉语中关于牛的词语较多,如:你真牛、牛角尖、吹牛(比喻说大话)等。 2.自然环境 古代汉民族在农业文化中生长,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和谐统合的整体,人们通过仰望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感知、理解自然生机,产生情感、经验、意志与思想,汉语词义中的象征与意象生动地记录了汉语喜用动物比喻事物的习俗,汉语中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些形象化的语言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如:兔死狐悲,比喻哀伤同类的死亡;守株待兔,喻指守旧规矩而不知变通之人终将招致失败;兔子尾巴——长不了;猪往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门道。可见,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的朦胧认识及人们对美好生

【动物隐喻人造词特征浅探】隐喻的特征

【动物隐喻人造词特征浅探】隐喻的特征 比喻造词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造词法,“它是着重于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关系,借彼喻此,以他物状此物,形象地反映所指称的客观对象的一种创制新词的方法”。比如,“雪白”“笔直”“火红”这些词就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造出来的词。隐喻造词法属于比喻造词法的一小类。人们常常利用动物的某些特征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达到对人的各种关系和品性等的认识,从而造出一批有特色的动物隐喻词或语。本文主要就是对这些隐喻词或语在造词过程中各自运用了哪些特征隐喻做一个简要的归纳和探析。 一、声音隐喻 就像人的声音有音高、音色、音质等等特点一样,动物也因为拥有这样的特征而拥有着各自非常有特色的叫声,比如狗的“汪汪”声,牛的“哞哞”声,喜鹊的“喳喳”声等,其中有些动物的叫声和人说话的声音、唱歌的声音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所以人们常常根据声音的相似点造出新词来形容人的声音。 “海豚音”是指一些像海豚一样发出的在人类听频范围外的高音调超声波,但人是无法发出超声波的,所以,海豚音用

来泛指人类发出的极高的音调。在音乐界,“海豚音”于是被用来指那些音域很高,能发出极高音调的歌手的声音。比如2005年的超级女声张靓颖让观众见识到了这种新颖而华丽的唱法,也使她有了“海豚公主”的美誉,她的歌声也被冠以“海豚音”的美称。继“海豚音”之后,又出现“绵羊音”了。它首先是被用来形容快乐女声曾轶可的声音特色,而后就慢慢流传开来,成为网络流行语。绵羊的“咩咩”声很细,给人一种淡淡的,有柔若无骨的感觉,所以当人唱歌或者说话的时候给人一种柔柔的,如绵羊的叫声一般的感觉的时候,往往会被冠上“绵羊音”的标签。 “海豚音”和“绵羊音”都是根据人在声音上的这种和海豚、绵羊的相似特征通过声音隐喻造出来的,固定成词后专门用来形容人的这种有特色的歌声或者声音。 二、外貌隐喻 外貌隐喻一般分为整体外貌隐喻和部分外貌隐喻,整体外貌隐喻指的是用动物的整体形象来隐喻人的整体形象或者局部身体特征,部分外貌隐喻就是用动物的局部身体部位来隐喻人的外貌或者某些局部身体特征,如“背、腰、眼、牙、嘴、腮、脸”等等。 马的外形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形象。马身形高大,人高大就经常用“马”来做比喻,因而人们就创造出“人高马大”这

汉语歇后语的理解

汉语歇后语的理解 汉语歇后语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歇后语通常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方,后半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深刻的道理。本文将从理解歇后语的关键概念、分类、深层次内涵和使用探究等方面,全面阐述汉语歇后语的文化魅力。 一、歇后语关键词的理解 歇后语的两个部分缺一不可,前半部分通常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而后半部分则是意义的解释。因此,要理解歇后语,必须同时理解其形象比喻和意义解释两个方面的内涵。此外,歇后语的使用通常受到文化、地域、时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歇后语的分类 歇后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字面意义和引申义的不同,歇后语可以分为直接比喻和间接比喻两类。直接比喻是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所要表达的含义,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间接 比喻则是指用间接、抽象的方式表达所要表达的含义,如“外甥打灯

笼——照旧(舅)”。此外,还可以根据歇后语的来源、使用场景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类。 三、歇后语的深层次内涵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形式,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每个歇后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例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神仙信仰和世 俗智慧的融合;“竹篮打水——一场空”则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 付出与收获往往并不成正比。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歇后语也是汉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汉语的韵律、修辞和民间智慧等特点。歇后语通常具有口语化、韵律和谐、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歇后语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歇后语的使用探究 歇后语在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口语和民间文学中。例如,在电视剧和电影中,导演常常运用歇后语来丰富人物形象和情节,使故事更具有表现力和观赏性。如“蒙在鼓里——有苦说不出”在描绘人物的无奈和苦涩心理时显得格外生动贴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