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贫困理论学科化的依据、价值与实现路径

我国反贫困理论学科化的依据、价值与实现路径

向亚雯;罗正茂

【期刊名称】《理论建设》

【年(卷),期】2022(38)3

【摘要】后扶贫时代,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亟须进行学科化建设。将走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建立一门以减贫为导向,以贫困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贫困生成规律,最终实现减贫目的的新学科。目前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具有良好的知识、组织和制度基础,为其学科化发展提供了依据。反贫困理论学科化不仅可以促

进知识专门化和系统化,而且可以培养高层次减贫专门人才和指导减贫实践,解决贫

困理论研究与减贫实践创新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推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学科化建设,需要遵循“由外而内”“内外兼修”的学科发展路径;建立学科范式,界定学科边界;开展跨学科研究,克服学科边界带来的障碍。

【总页数】11页(P95-105)

【作者】向亚雯;罗正茂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经济伦理特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实现

2.马克思贫困理论及对新时代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实践价值

3.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的历史依据、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

4.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化的反贫困道路及其

当代价值5.反贫困理论背景下工会参与乡村振兴的遵循原则和实现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 反贫困理论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预防或最大限度地消除贫困的理论和政策。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由于贫穷及其相关的问题,如子女受教育、人群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参与问题,引起了政府和专家们的强烈关注。为此,越来越多的反贫困理论和政策应运而生,以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反贫困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它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为基础,将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公平和措施的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降低或消除贫困的目的。反贫困理论的核心理论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贫困的消除,这些措施需要从国家层面给予支持,通过国家财政投入、个人投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等手段来确保贫困人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分享发展成果。 反贫困理论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经济发展,即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创造条件来促进贫困人口的社会化和财富化;二是政治改革,通过政治参与来推动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社会权利;三是社会参与,即在一个尊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公民社会中,确保贫困人口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 反贫困理论常被用作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政策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支持国家财政投入,而且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社会政策,以支持贫困人口获得足够的权利和自由。反贫困理论认为,政策必须突出建设发展型公民社会,提供培养公民参与的机会,提升社会的受教育程度,

促进经济的发展,支持贫困人口获得参与经济活动和受教育的机会,从而逐步消除贫困。 反贫困理论的实施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包括减少贫困收入收入差距,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等,而长期目标则是在贫困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提高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改善家庭收入,提高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还有提高就业机会、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等。 在反贫困理论的实施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发挥其责任,把贫困纳入其发展战略,积极推行反贫困政策。政府保持共同发展的理念,建立公平的社会环境,通过政府财政投入,下调贫困线,拨款贫困地区,实施贫困脱贫政策,制定适宜的政策来支持贫困人口,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反贫困政策的落实,促进贫困人口实现幸福发展。 综上所述,反贫困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它将多方面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以解决贫困问题。政府有责任积极推行反贫困政策,实施短期和长期的贫困消除措施,提供社会参与机会,促进贫困人口实现幸福发展,最终实现贫困消除的目标。

2021届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复习:实践探究题及答题技巧

《思想品德》实践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思想品德学科实践探究题以实践和活动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的识记、分析、理解、运用等多种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因而成为中考中的常见题型。思想品德学科实践探究题可分为解读社会现象类、设计活动方案类、参与实践活动类、应用文体写作类、行为举措评析类和情境分析类等类型。 一、解读社会现象类 这类试题常常选取一些社会热点和某些社会现象作为背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进行归纳、分析、理解和说明。 [典型试题](2014年河北省中考试题)权威发布近十几年来,旅游已成为国人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出境游人数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游人数已达8300万人次,2013年增至近9000万人次。 探究一:据“权威发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陋习扫描──我国一些游客出境游不雅行为剪影 探究二:综合“权威发布”和“陋习扫描”,分析归纳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怎样的不协调。 [解题方法指导] 要解答好此类试题,考生就必须在平时多关心社会热点,勤于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如果考生平

时对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的关注度不够,对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缺乏了解、思考、分析和理解,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解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出材料所讲的要点,然后回归教材,寻找知识支撑,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参考答案]探究一: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探究二:我国一些公民的文明素质与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不协调。 二、设计活动方案类 这类试题一般会给出具体的情境,让考生按照要求设计某项活动(如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主题班会等)的主题、形式、目的、程序等。 [典型试题](2014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试题)中考结束,我们将迎来又一个暑假,但同学们的安全教育不能“放假”。假如你和同学们将进入社区(村庄)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方案。 [解题方法指导] 要答好此类试题,考生平时应多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熟悉各种活动的要求及程序。有了这样的生活积累,解答此类时才能游刃有余。 如果试题要求设计某项活动的整体方案,就可从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对象、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考虑。活动的过程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和实现路径研究

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和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大爱、无私、忠诚、勤劳、质朴等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雷锋精神自产生之时就固有的“钉子精神”“奉献精神” “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鼓舞和激励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伟大的雷锋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为指导的重要环节,按照“给与指导,获取回应,深化归属,凝聚力量”的方式,塑造青少年理想成才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教育力量,增强教育对象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引导大中小学校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长志气、强骨气、增底气。 关键词:雷锋精神大中小学校一体化建设 (一)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为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深入学习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突出关键地位、强化统筹实施、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四项工作原则,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开展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推进各年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雷锋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来源,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大爱、无私、忠诚、勤劳、质朴等传统美德的具

高职院校服务武陵山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 基本理论与对策

高职院校服务武陵山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理论与对策 作者:陈芳 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05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武陵山片区地处湘、鄂、渝、黔交界处,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数约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3。教育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阵地和关键领域,作为国家扶贫大格局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经历了从协同到独立,再到成为治本之策的发展阶段,也存在偏重管理人才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过于功利、资源浪费等问题。现今,如何实现精准施策,有效实现教育扶贫、贫困代际传递阻断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三大目标,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1 高职院校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理论 西方很早就将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各国对于职教扶贫具体途径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关于教育与扶贫关系研究。以斯坦因伯格、刘易斯为代表的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认为贫困的代际传递是一种劣势累积,需要加强教育扶贫的效力。二是关于职业教育与扶贫关系的研究。Wallenbom M指出职业教育是扶贫重要途径之一,是贫困人口“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的有效方式。英国巴洛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三是关于职业教育服务扶贫的研究。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做了具体规定。英国的 BTEC 课程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典范,成立专门农业培训局,建立了高效社会职业培训系统。美国农村职业教育以“社区学院”和“赠地学院”闻名,包括将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3个层次。 十八大以来,扶贫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投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并确定了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职业教育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关于职业教育扶贫必要性研究。王嘉毅认为贫困家庭学子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学到一技之长,增强致富本领,摆脱贫困代际相传。高树平认为贫困的深层原因在于能力贫困,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者知识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有效手段,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职业教育扶贫的困境研究。徐敏指出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扶贫产业对接机制分离、职业教育目标与扶贫产业对接方向错位、职业教育与产业扶贫的融合实践效能低下。吴光明提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建设显露出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扶贫动力机制薄弱、扶贫协同机制不健全、扶贫监督机制滞后等问题。三是职业教育扶贫的策略研究。谢盈盈指出要遵循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扶贫的机理,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畅通渠道、深化项目对接使后脱贫攻坚时代推进产教协同扶贫工作有序

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

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 经济是国之大计,经济学需要研究的学科和范围都非常广,鉴于此,很多经济学的毕业生在写作论文时,都不知道如何选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_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2、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 3、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 4、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 5、产业集群论 6、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作模式研究 7、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效应研究 8、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9、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10、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11、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研究 12、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3、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14、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15、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 16、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 17、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 18、促进中部崛起研究 19、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20、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 22、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 23、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

24、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 25、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研究 26、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27、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 28、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 29、甘肃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 30、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31、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 32、高速公路经济论 33、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 34、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 35、国际能源合作的稳定性研究 36、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37、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 38、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39、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 40、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 4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42、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43、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44、基于B2C的网络团购模式研究 45、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46、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 47、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48、基于技术差距的中国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研究 49、基于金融因素的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研究 50、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中国实践及经验 2、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证券分析师预测效果影响研究

多学科融合的理念和实践价值

多学科融合的理念和实践价值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众所周知,各学科之间的分工协作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多学科融合则是更深层次的交叉和融合。多学科融合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理念、方法和技术相互交织和互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学科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各学科之间可以进行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补充和扩充自身的知识和理论,从而实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学科融合的实践价值与理念不可分割,而在社会发展和实践应用中,多学科融合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多学科融合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使不同学科在协作中得到更全面和深入的发展。例如,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交叉,不仅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生物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多种新兴应用的衍生和发展。多学科融合能够开拓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解决跨学科和复杂问题。例如,神经科学领域涉及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这种学科交叉和融合为神经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多个新的研究领域和理论框架,也有助于解决神经科学问题所面对的跨学科性和复杂性。多学科融合可以推进科技创新和经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发展。例如,物理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已经促进了现代光电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带动和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多学科融合也可以提高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拓展性研究和新技术的出现打下基础。

多学科融合的理念已经成为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尤其是在等尖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更加需要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对于技术而言,涉及到了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学科,在这些学科领域中进行交叉和融合,可以使得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在医学应用领域,技术可以利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处理大量的医学数据,并构建疾病预测和诊断模型,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临床应用。又如,在工业化生产、智能交通等领域,与工程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有利于构建更加智能化的系统和应用。这些例子都表明,多学科融合是实现科技发展、推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和方向。 在多学科融合的实践中,我们也将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协调不同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如何将各学科的思维和方法结合成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如何共同解决复杂的科学和社会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但同时,多学科融合也将带来更多更为丰富的机会和潜在价值。这些机会和价值不仅是为了单纯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改进社会和经济现实。 多学科融是在不同学科之间交互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新学科、新领域和新应用的过程。多学科融合的原则和实践价值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进多学科融合的实践和应用,

读穷人经济学有感【穷人经济学】

读穷人经济学有感【穷人经济学】 光阴荏苒,中国改革开放已步入三十周年。回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从一个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羸弱贫国跃升为国富民强、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所焕发的勃勃生机令世人赞叹。但是,以效率为基本准则的市场机制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当前日益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越来越多的“穷人”与极少数处于金字塔尖的“富人”之间的矛盾对立,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格格不入,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已到了无法回避的时刻。要掌握穷人经济学解决贫富分化现象,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将经济学解释为“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公开声明是以谋求无产阶级即大多数人利益为目的的经济理论体系。在当前我国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基尼系数已接近0.5的两极分化临界线,广大农村还存在上亿绝对贫困人口的严峻局面下,我国经济学研究更要时刻关心穷人,把解决贫困和两极分化作为研究的终极目标。以邻为鉴,可以知进退。印度是一个与我国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都具有极大相似性的邻国,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应

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为此,我着意搜索了有关印度经济学者的研究成果。近期拜读了《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一书,获益匪浅,从一个以哲学的角度研究经济学的贫困问题,使哲学的“良知”与经济学的“理性”有机融合的全新视角,对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和两极分化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索。阿马蒂亚·森于1933年11月出生于印度,早年求学于加尔各答大学总统学院,随后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先后在印度、英国、美国有关学院和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位,并发表许多著作。他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跨越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各个领域。他采用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公共选择、不平等、贫困与饥荒、自由与发展等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享有“经济学界的良心”之称。独创的研究路径《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一书,对阿马蒂亚·森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可以看出,森教授的研究有别于其他经济学家的最大特色在于,他能够不囿于经济学单一的视野,而是结合哲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从解决贫困的“良知”角度出发,借用经济学理性分析方法,研究贫困和公民福利问题,探索解决贫困和两极分化之道,开辟出独创性的研究路径。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批判了传统以GDP为衡量指标的狭隘发展观。森教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之二.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 之二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七期刊发的《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一文,介绍了国际社会和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经典解释或权威定义。如果对这些经典释义作进一步抽象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关于贫困概念的定义至少包括三组基本要素(或称三维要素):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 例如,斯密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对贫富概念的定义是:“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在这句话中,“一个人”是主体;“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是客体;“什么程度”是尺度。 再例如,朗特里将贫困概念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在这一定义中,“家庭”是贫困主体;“收入”是贫困客体;“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是贫困尺度。 还例如,英国社会学家皮特?汤森将贫困定义为:一个人缺乏参与社会惯例或社会所广泛认同的活动和享受普通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资源。在这一定义中,“一个人”是贫困主体;“资源”是贫困客体;“社会惯例、社会广泛认同、普通生活水平”是贫困尺度。 本文认为,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是构成贫困概念必不可少的三维基本要素,是贫困理论研究的三个基本范畴。下面,先对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的涵义进行分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探讨贫困概念的一般涵义。 一、贫困主体 (一)贫困主体的涵义 "主体”一词是从哲学范畴引用而来,它是指有意识、意志和实践能力的人。社会是由有意识、有意志、有自已目的的人组成的。因此,具有一定地域空间和一定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也是主体。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存在。既然是社会现象或社会存在,那么就必然与人有关。因此,谈到贫困,不可能没有主体。不难理解,所谓贫困,实际上是指人的贫困或由人组成的社会实体的贫困。如穷人、贫困家庭、贫困群体、贫困阶层、贫困乡村、贫困地区、贫穷国家等等,这些都属于贫困概念中的主体要素。本文对贫困主体的涵义表述如下:贫困主体是指处于贫穷状态中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实体。 (二)贫困主体的类型 从人与社会的层次角度来看,贫困主体可分为两大类、六个层次(参见表1)。

学科化

学科化 作者:梁树发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02期 [摘要】科学的社会工程学的建构具有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实践的指导,可以是世界观、方法论的宏观意义上的,也可以是具体化的,表现在社会实践的中观和微观层面。但是,不同层面的指导的实现形式是有所变化的。社会工程学可以被理解为关于这一指导的中观或微观层面的实现形式的探索。这一探索的成熟是它的学科化。而这种学科化就其性质来说,既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又具有科学发展的意义。这两个方面正是在各自的学科化的过程中实现着互动,实现着各自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学科化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2-0003-03 社会工程学是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学科。关于这个概念和学科,目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有的甚至把它看作一种利用受害人的心理弱点进行欺骗,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手段。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工程学是一种基于工程思维的关于社会宏观和微观改造、建设的方式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工程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工程学。被这样理解的社会工程学,既不会降低社会工程学的科学意义,也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泛化。它的建构反映了现实实践的要求,也反映了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两方面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由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从事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研究这样两方面的学者共同参与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工程”的研讨,不是偶然的。正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工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一种逻辑的力量,把我们两方面的学者聚拢在一起。为了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工程(或社会工程学)的联系,我选取了学科化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我把它看作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 一、学科化与科学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什么是学科化?所谓学科化,就是科学发展中某一方向、领域的研究成熟之后的体制化推进。学科化是一个过程。首先,它表现为在一定研究基础上的一定研究方向和领域的确定;其次,继续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基础上,而形成科学发展中的一定学科,并且这一学科在科学领域获得共识,得到认可;第三,成熟起来的

共同富裕视角下社会保障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研究

共同富裕视角下社会保障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研究 作者:李志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51期 [摘要]推动社会保障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志向、理想信念和人文素养。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专业领域基本事实,回顾我国社会保障取得伟大成就的艰辛历程;提供学科历史和国际比较视野,阐明社会保障政策制度的演进逻辑;介绍国内外学术发展前沿,理解社会保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与功能。教学方法拓展实地调研,认知感受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全过程。最终让学生通过自身思维过程主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思维塑造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因病致贫的治理效果与对策研究”(19CRK003);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面向公共部门胜任力的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C-a/2020/01/10) [作者简介]李志鹏(1984—),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经济学博士,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保障与反贫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51-0165-04 [收稿日期] 2022-09-24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最广泛的人民群众谋求福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以及公共政策制定与实现民生治理目标的重要载体,有序推动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更要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才能使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落在实处,以更有效的举措不断推进共同富裕,也必然是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实践体现。因此,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是践行共同富裕治理理念和改革完善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1],唯有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性教育理念,推动社会保障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才是培养未来专业人才的应有之义。 一、课程思政融入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重要意义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职业教育育训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形成机理与支持条件

职业教育育训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形成机理与支持条件 作者:李少兰吴南中 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21年第12期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发展、技能更新周期縮短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对接产业需求,而采用育训并举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但是,在其落地过程中,依然存在轻职业培训重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科学性不足、利益相关部门缺乏合作、学习空间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文章试图通过梳理职业教育育训并举的意涵和改革隐喻,厘清育训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机理和支持条件,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发展,使职业教育真正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育训并举;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形成机理 [作者简介]李少兰(1998- ),女,广西南宁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读硕士。(江西南昌 330036)吴南中(1984- ),男,湖南新化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授,博士。(重庆400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南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反贫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A16027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3-0027-08 经济转型发展、劳动力流动、失业率上升等成为影响职业教育体系变革的重要因素,从职业发展来看,向学生提供培训是促进其专业能力发展的关键,亟须探索发展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学历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工作岗位对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锐化,将“做什么”和“怎么做”转化为具体行动存在巨大的困境,脱离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模式导致人才供需脱节。站在为就业做准备和推动劳动力持续发展的立场,将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实践相整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依托,是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原则,不应孤立地看待由学校提供的职业学历教育和围绕工作场所展开的职业培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要求将学校教育和工作场所的经验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整合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从而高效率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有必要厘清职业教育育训并举的意涵及其改革隐喻,明晰育训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机理和支持条件。 一、职业教育育训并举的意涵及其改革隐喻 (一)育训并举的意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现路径探析——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现路径探析——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郭彦雯李志鑫 【摘要】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之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的桥梁,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观察、体验、思考所得,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实现由外在被动接受向内在主动认可的顺利转化。本文从社会实践的价值逻辑、实现路径和开展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以实现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接,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不同具体事物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各种信念、信心和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它决定了个人的价值心态和价值追求,支配、调节和管理社会中的一切事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反映了当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他们自身的行为选择,影响了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心态和行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速变革和转型时期,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相互冲突、碰撞,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是十分显著的。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在实践过程中内化知识、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中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吸收、内化,指引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 一、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逻辑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我国社会的走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果。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锻炼中不断的学习、践行和反思。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通过实践的环节才能使其真正实现内化。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强于记忆、善于接受的优势,紧密结合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理论研读、政治宣讲等方式是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但在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中,难免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宣教形式单一的问题。此外,“‘90 后’大学生的特点表明了单一的灌输培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需要①。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路径,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中学课程(5)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中学 课程(5)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书在我国有两种获得形式:一是参加国家统考,二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中学课程(5),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中学课程(5)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拓展型课程的是( ) A.文学修养 B.环境保护 C.艺术鉴赏 D.大学英语 2.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 ) A.1918年出版的《课程》 B.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1918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3.某校教师在做自我介绍时说,自己从事人文社会类的课程教学,这类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导课程,能够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他所教的这类课程我们叫作( )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相关课程 4.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活动课程所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 A.过程的实践性 B.组织的严密性

C.内容的开发性 D.形式的多样性 5.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6.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的课程,属于( )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7.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8.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9.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10.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检测试 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的过程中,不能提供的服务是: A.提供心理支持 B.是供低保金 C.进行低保对象识别 D.开展能力建设 【答案】 B 2、关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在结案阶段解除专业服务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与案主解除先前确定的专业服务关系后,不能存在其他关系 B.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下次见面时,社会工作者应主动询问案主的近况 C.如果案主需要其他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转介服务 D.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不能再有接触 【答案】 C 3、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了解服务对象的生存及成长环境,了解他们不同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形式,从而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特点。 A.不均衡性 B.个体差异性 C.阶段性 D.分化与互补性

4、为响应政府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号召,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在绿村开展扶贫工作,为此,机构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来绿村进行需求评估,该机构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绿村的()需求。 A.感觉性 B.规范性 C.表达性 D.比较性 【答案】 B 5、关于在学校开展个案工作的做法,正确的是()。 A.学校个案工作也就是学校的德育工作 B.心理咨询可以替代学校个案工作 C.学校个案工作适用对象不包括家长 D.学校个案工作以学生为主要对象 【答案】 D 6、小亮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在制定目标和目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认真询问了小亮的愿望,并与小亮分享对目的与目标的期望,遇到双方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认真进行讨论与协商,直到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体现了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A.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B.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C.计划要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合 D.详细和具体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71.《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内容提要: 一、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包括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三、创新之处:包括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四、预期成果:包括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 五、研究基础:包括申请人前期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核心观点。 六、参考文献:包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选题依据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在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培训策略等方面。例如,一些学者认为,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需要承担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评估者等多重角色,并需要具备数字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在线学习支持能力等多项能力。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策略和方法,如在线培训、工作坊、社区实践等。 在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能力要求、发展路径等方面。例如,一些学者认为,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 过程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并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线教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多项能力。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教师的发展路径和策略,如校本研修、跨学科合作、项目式学习等。 二、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具有以下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 深化教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理解:本课题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有助于深化教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自身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和定位。 2. 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本课题将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趋势和实际需求,提出针对性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