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基础论述题精编

2021年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基础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一、2021年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基础论述题精编

1.试析现代教师应建立怎样的学生观?

【答案】首先,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同样具有人类社会成员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主观能动性,有思想情感,有个性。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并与学生真正进行情感交流,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和朋友。其次,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品德、观念、行为习惯都在形成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潜藏在发展之中,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师要帮助学生营造正面的教育环境,排除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而学生是学习者,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等方式来实施教育。

2.论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启示。

【答案】(1)人本主义理论是罗杰斯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

①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激烈抨击传统教育不能使学生适应变化的社会,导致学生知情分离等弊病。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出真正的学生,真正的学习者,创造性的科学家和学者,实践家,以及这样一种人:在现时所学到的东西和将来动态的、变化的、变幻莫测的问题及事实之间,他们能生存于一种美妙的但又是不断变化的平衡之中。”因此,学校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②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罗杰斯在描述他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的特征时,经常使用“意义学习”这个术语。他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此外,罗杰斯还用“自发的经验学习”描述他所提倡的这种学习类型。

③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罗杰斯主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改革和学习。变化是确立教育目标的根据,而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取决于学习过程,而非静态的知识。所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为了实现该目标,罗杰斯将他在心理治疗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非指导性方法直接诉诸教育情境而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教学方法——非指导性教学。它鼓励学生充分自信,从而使学生产生超越自己的思想,开发出自己的潜在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完善个性这种教育目的。其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形成理想的课堂教学气氛,与每个学生就他或她愿意从事工作的种类和数量达成协议,提供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料、仪器等,成为学生产生意义学习动机的促进者。

④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人在一生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它们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和生长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罗杰斯对这种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从而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他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和成果累累。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2)在操作上罗杰斯的方法有:由学生提问,然后根据问题内容出试卷,而学生参与评价;由全班学生讨论课程结束应达到的水平,并谈论自己已达到的程度;师生共同评定每一个分数;学生书面进行自我评价,若与教师的评价有很大差异,师生间就进行讨论、商榷,共同确定分数。

(3)启示:在传统教育理论中,能力基本上局限于认知方面,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方面。能

力培养被纳入学业活动之中。对学生学知识的要求只是上课能听懂,课后能消化,考试出成绩。使学生养成了跟着教师走的依赖心理。一旦脱离了教师走上社会,在遇到实际问题而没有所学的现成知识时,就会束手无策。此外,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部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中长大的,因此习惯于凡事都要教师说“好”、说“对”心里才踏实,离开教师的评价许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3.从我国整体来看,大体上高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普通高中,一种是综合高中,一种是职业高中。在普通高中,主要的课程为国家课程,像北京二中、北京五中,学校选修课程达到50多门。第二种学校叫综合高中,这种学校比较有特点,它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融合的学校,属于普通高中的范畴,但是在学校里面开设了职业教育专业课的内容,既培养了职业教育的人才,也为学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奠定了基础。再就是职业高中,职业高中主要面向职业教育的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培养方向是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和具备参加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当前髙中办学的看法。

【答案】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髙中办学多样化和特色化的特点。高中办学多样化、特色化体现在类型上的多样,每一类都突出特色,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要。高中办学多样化和特色化能够对社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1)高中办学多样化的意义。

①从培养目标上来看,可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有些是培养职业人才,有些是培养学术人才,有些是培养综合性人才。②满足社会上对不同类型生源的需要。有些优秀生源能够进入普通高中或者综合中学就读,有些生源学业薄弱更适合进人职业高中就读,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高中生普遍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如果有学上,社会相对就不会躁动不安,这样一来较好地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④具有职业内容,体现为职业服务的目的。不论哪种类型的高中,都传授职业教育的内容,这也符合当下择业就业、投身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

(2)高中办学特色化的意义。

①高中办学特色化能够体现高中的办学水平。任何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均能体现出高中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②高中办学特色化能让每一个髙级中学具备自己应有的个性,培养的人才也带有该高中的文化气质和类型。具体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管理的特色化、班级组织的特色化、培养人才的特色化、创建活动的特色化,等等。③高中办学特色化是我国因校制宜和因地制宜办学的重要特点,特色化和多样化相辅相成,共同把高中办学提高到高水平和高层次上。④高中办学特色化最重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或者本校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服务,办学生满意的教育。

4.联系实际分析当前我国中等教育结构问题及对策建议。

【答案】中等教育指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教育。当前,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类别单一,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联合,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当前,国家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表明了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决心,并提供了政策支持。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首先,在观念层面,肯定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地位,形成开阔的人才观;第二,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师资、为构建校企联合机制创造条件、提供职业技术学生宽泛的教育选择范围等;第三,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联合,以互补促提高。

5.试列举三种主要的德育模式并阐明其主要观点。

【答案】(1)体谅模式。英国教育家迈克菲尔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放在让学生体谅与尊重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幸福。迈克菲尔从的需要出发,以体谅为核心,注意道德情感因素,其基本思想是“少评价,多关心”,因此他所设计的德育课程模式被称为体谅模式。

(2)价值澄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拉斯,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

值观,价值观是多元的、相对的和变化的,学校德育要帮助儿童掌握价值澄清的方法,不是直接把价值观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习、分析、评价、反思,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形成适合他自己的价值体系。价值澄清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关注生活、接受现实、启发思考、培养能力。

(3)社会学习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的倡导者是班杜拉,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儿童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道德行为,所谓替代强化,就是儿童通过他人的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而进行模仿,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6.分析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并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面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7.评析下述案例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

某班有个名叫张亮的9岁小男孩,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是全班捉弄的对象?他松不开夹克衫拉链,课间休息在操场上做游戏动作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事情常使他遭到同学的取笑。每当张亮遭到嘲笑和捉弄,就会非常伤心,甚至上课时也会哭泣。

有一天,张亮没来上学。班主任华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全班学生讨论一下班级里存在的这个严重问题。学生们听到老师说这是一个“问题”时,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他们还是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华老师解释说:“有的人得过某些病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我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不了一些事情,还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华老师说话的语气不温不火,充满了关爱。

有个女孩开始说话了:“小明和小刚取笑张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小明马上应道:“我不是想伤害他呀。”

讨论继续进行着,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有些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上看问题。冬冬说:“如果有人那样取笑我,我会很生气,很难过。”丽丽提出了“公平”问题:“那不公平——就像我们做游戏时那样,故意跑得那么快,而张亮没有办法跑快,我们是在作弊。”这是一场充满感情的讨论,但华老师没有作任何总结就结束了。第二天,张亮回到学校,有好几个学生主动上前帮他拉夹克拉链。课间休息时,张亮和大家玩游戏,竟然臝了三回。日子一天天过去,取笑人的现象再没有发生。

【答案】(1)在此案例中,华老师组织了多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如:给学生讲解小儿麻痹症患者动作困难的原因,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残疾人的处境和心憒,启发学生改正取笑、捉弄残疾同伴的习惯,学会理解、同情、善待弱小。

(2)华老师配合使用了多种方法教育学生:①说理教育的方法。她向学生具体解释了张亮动作笨拙的原因,但没有直接对学生采取道德劝诫,而是循循善诱。②移情理解的方法。华老师鼓励和启发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看问题。③课堂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由交流各目的看法和感受。

(3)课堂中表现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主鼕体现在:华老师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运用权威教训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是运用了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