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篇一:《关于医闹的调查》

2015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项目申报表

附件1

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医闹”暴力事件,已成为医疗行业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2012年,发生“医闹”暴力伤医事件的医院从47%上升至67%。由于心存顾虑、心理压力大甚至害怕遭遇患者或其家属的突袭,24%的医务人员会倾向于选择自我保护性诊疗方式给患者诊疗,有20.7%的医务人员动过放弃从医的念头,有11%的医务人员表示目前的医疗执业环境让自己无法安心行医而计划转行,17%的医务人员表示自己在诊疗时对患方会心存戒备。

医院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着数以百计的患者,而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全赖于医生的职业状态,状态的好坏与医生的工作环境以及心理状态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医生,其工作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保护每一位病人的生命健康。假如医闹者不断地对医生进行骚扰、谩骂以及对其进行人身伤害。一旦医生的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就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治病救人之上。长此以往,医生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难免会出现更大的安全事故。关注医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医闹者的无耻行径,关注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当代的医学生,我们是不是要为医生做点什么来帮助医生走出医闹的怪圈,让们有个更好地条件救治病人,是他们有个更好地工作环境?

“健康中国”是近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健康中国实质上就是要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全面实施城乡大病保险制度,降低虚高药价,加快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我们要立足于这一主题为医生解决医患关系以及医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因此,我们以此为契机,我们策划了此次社会实践,通过向南宁市的各大医院的医生以及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对医闹的看法以及解决医闹问题的建议,最后整理并总结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附件2

调查内容(含行程安排)

鉴于现在医生和患者大多集中在医院中,为了让他们更快以及更好地了解

我们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让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实践队在查阅相关资料和队伍建设后,特地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医生及患者对职业医闹看法的情况。

一、调查内容如下;

了解医闹对于医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伤害了解人们对于医闹的做法以及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人们对于职业医闹这个行业的看法了解医生对自身的工作责任的对待态度

二、行程安排{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2015年6月中旬——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合理的调查问卷。

2015年6月下旬——对参与的成员相关调查培训和注意事项的说明。 3.2015年7月上旬——开展相应的调查活动。

4.2015年8月——统计汇总调查问卷、分析相关调查数据。 5.2015年9月——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

三、具体行程安排前期工作

(1)确定调查活动的整个实施方案

(2)确定好南宁市各大医院的位置,便于在医生休息时去调查(3)设计《关于对职业医闹现状以及看法的问卷》

(4)对参与调查的成员相关调查培训和注意事项的说明(5)打印1000份调查问卷

(6)向队员说明整个实践活动的总概况,明确各自分工中期工作

队员到各大医院向医生和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后期工作

(1)统计汇总调查问卷、系统分析相关调查数据(2)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

(3)后期海报、广播、网站相关宣传

附件3

可行性分析

一、实践队情况

本次社会实践主要由壮医药学院14壮医团支部组织,成员大都是有相关知识和相关经验的同学,他们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对整个社会实践过程及其宗旨、目标均十分明确,

为本次调查活动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且整个队伍的队员都是素质良好,肯吃苦耐劳、善于团结合作,从而使整个队伍具有较强的团结力、凝聚力。二、指导老师

我们学院的指导老师热心关心同学,积极帮助队员们解决在学习上和工作上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且两位指导老师曾多次带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有着丰富的带队经验,且有丰富的社会学知识,有利于调查的顺利进行。三、实践地情况

职业医闹对于医生的正常工作产生了及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医生的救助病人活动的开展。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它足够的关注度,此次活动很好地迎合了社会的需要;

南宁市是广西省的首府,是广西最繁华地区,人流量大,对于本次的调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正是人多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职业医闹这一现象的看法;

此次社会实践地点选择在南宁市内,各个成员对实践地也有所了解,便于我们开展。活动时以个人为单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活动范围广泛,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篇二:《医疗机构医患纠纷情况统计表》

医疗机构医患纠纷情况统计表

单位(盖章)

篇三:《医疗机构调处医患纠纷情况统计表》

附件2

医疗机构调处医患纠纷情况统计表

单位(盖章)赵官镇中心卫生院表一

抢等损害院方财物及医务人员财物人身安全的事件;公安介入事件包括公安部门采取出警、调查、处理等措施的事件。

表二

汇总。

篇四:《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一、内容摘要本次的社会调查,我们组是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调查地点,当我们组到达的时候,正好遇上“医闹”,当电视新闻里的场景真实出现在自己眼前,我才发现原

来我们社会的医患关系已经紧张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因此开展了本次调查,希望了解普通人民对现今医患关系的了解情况、看法以及建议等。以对现今的医患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及为作出正确解决方案的参考。

二、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纠纷医疗服务

三、正文

(一)调研的背景与概况

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下不可讳言之事实,而在医患交涉实践中,由于双方往往是直接面对,其高昂的成本更是众所周知言辞上各执一词,行动上则是各走极端,于是骂战经常有,打横幅、抬尸要挟乃至双方大打出手都不鲜见。

近年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恶性暴力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给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改善医疗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本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于当前看病难、贵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建议,希望能对改善医患关系略尽绵薄之力。

这次社会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医务工作者、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发放问卷共100份,实际回收87份。另外对部分医务人员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做了采访。

(二)内容和结论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我限定问卷调查者要在18周岁以上。经统计,年龄层次的人在本次调查中基本均有涉及。被调查者中,年龄介于18至25岁的有8人,约占1% ;26~35岁有10人,约占15%;而36~45岁有27人,约占30%;46~55岁有22人,占23%;55岁以上共20人,约占20%。

同时,由于这次调查不同于街头派发和网络调查而直接在医院进行的缘故,调查人群都很有针对性在第2题关于职业的问题中,问到有四个选项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行政人员和其他。从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占了大部分(人数有75人,约

占80%),而还有12人分别有5个是医院行政人员,其余7个为患者。

群众对当前社会关系的判断从问卷可以看到,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很好的人数竟然为0,认为现今医患关系一般的人数有55人,约占总数62%,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很差的则有32人约,占总数38%

分析据调查,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很好的竟然为零,这是让人感到很意外但又好像是在意

料之中,这就是对每一个医护人员的一个警钟,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使人们无所适从,甚至当医务人员转换身份变为患者时,都发出看病不易的感慨。同时,很好的另一个极端--很差,认为是这个选项的人却不少,达32人之多其中选此项的据观察大多为医患家属,与选很好的零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这使医护人员改善自身成了迫切的要求。总体上,本调反映出现今医患关系处于中下水平。

当前群众所看到的各种现象反射出来的问题

此分析涉及6道问题(第5题--第10题),第5题问“在以往的生活中,有没有跟医生闹矛盾的情况出现”。其中大约有1/3的人是和医护人员出现过矛盾、纠纷的。而6、7题是反映"医德"问题,第6题问“你觉得老师在学校教的“医德”在社会上存在吗”,其中有35%的人认为是“存在”的,但有更多的人认为“较少存在”(有62%),甚至有2人认为“根本不存在”;第7题问“你认为收红包、回扣的现象常有么”。其中,有62%的医患和家属以及95%的医疗行政人员选择了偶尔,甚至有近30%的医患和家属选择了总是,当然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选择很少。第8题问“就你自身及你亲戚而言,你是不是经常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其中,有调查中有54%的认为总是“看病难,看病贵”,有45%的人偶尔会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对“看病难,看病贵”觉得“很少和没感觉的”仅仅只有3人(占3%)。第9题就真真切切反映了现今医疗方面的现状,问“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有哪些”。其中选择"没有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有7人(占0%),由于这是多选题,其它大部分选项的比率落在50%左右,但“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难以沟通”这一项就有67选次(占到了77%)。第10题,如果得了较大的病,有47%的人会选择“颇富声誉的大医院”治疗,分别有2%、4%和9%会选择到“熟悉的小门诊”、“用老人的经验来治疗”和“其他”方式,值得另人注意的是有38%的人会到“有亲戚朋友工作的医院”。

分析第5题显示出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日趋普遍,范围越来越广、事件越来越多。这表示处理好医患关系已是燃眉之急。第6、7题反映普通人民百姓觉得当今医者"医德"世风日下,收取红包现象日益严重;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偷偷采访了一些医护人员和医疗行政人员,据他们所说医生是否收取红包并不会影响手术的质量,在手术台上的医生不会关心这位病人是否给与红包,但是许多的家属会主动塞红包给主刀医生甚至有时连护士都有,他们认为只有给了红包医生才会好好开刀,在医生逐渐沦为工作机器何尝不是某些患者的推波助澜呢?第8题显示,近几年常说的“看病难,看病贵”是广泛存在的,医药改革、民生保障年年在做但是收效甚微,去大医院排练一整天的队只换来医生不耐烦的5分钟看症,好不容易花了上千块买药买仪器病却迟迟不见好转,再去一次医院又是一整天,这样的看病方式亟需完善。第9题真真切切反映了现今医疗方面的现状,选择"没有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仅有7人,而选择“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难以沟通”这一项就有67选次(占到了77%)。明显强烈的对比反映出医护人员方面服务意识、医生的态度也是亟待提高啊,或许你一天内重复看了上百名患者已经很厌烦了,但请你想想那些患者排了将近一天满怀希望终于等到医生了却换来的是不耐烦、无所谓的态度。第10题中,有38%的人会到“有亲戚朋友工作的医院”显示出患者(或说群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已经大大下降了,医患关系接都远不如朋友关系了。总体上,医护人员的不合格、群众对医生的不信任、政府政策的不完善构成了医患关系恶化的恶性循环,导致医患关系日趋尖锐、医患纠纷层出不穷。

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

关于民众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的相关问题有第12、13和15三题。分别是“当您作为病人遇到不耐心诊断您的病情的医生时,您会怎样呢?”、“当您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您会怎样呢?”和“您是否了解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途径程序?”。第12题中遇到不耐烦的医生,会“很生气,甩头就走”的有50人(约占55%),会“理解他们的辛苦”的有26人(约占29%),会“无所谓”的有11人(约占16%)。第13题中,当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有45人会“自认倒霉”(占57%),另外有52的人会“向有关部门投诉”(占43%)。而15题中遇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时非常清楚的竟然只有1人(占1%),知道一些的有30人(月占35%),不怎么清楚的有46人(约占59%),完全不知道的还有10人,(约占15%)。

分析人民的生命是受到法律的保障的,当人们的生命权利受到破坏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

途径进行维权。在调查中,我们将这两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当群众作为病人遇到不耐心诊断的医生时,有55%的人会选择“甩头就走”,其中又有高达48%的人会“自认倒霉”,同样“自认倒霉”还有“理解他们的辛苦”中的高达415%的人,选择“无所谓”中882%的比率是理所当然的。也可以知道,当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自认倒霉”的超过一半。单看15题的统计数据“非常清楚”的仅仅只有1人,大部分人是处于“知道一些”和“不怎么清楚”的(有76人,占84%),甚至有10人是完全不知道的。

这表明两点

(1)、群众的法律意识低下,我们学生的法律意识还不高,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了。所以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还需提高。

(2)、政府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针对现状,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急需修正。

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在医院看来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这一问题只针对医护人员和医院

我把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分为医院认为和患者认为两部分,对于医院这一部分没有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而是采访,以下是我对几位采访者回答的一个总结。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我院定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事实上我院部分是自收自支的“半企业化”管理单位,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既然是自收自支单位,那么理所当然地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医院正常运行主要来源于医疗收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就过分依赖市场化的医疗利润来维持,导致了我院与全国医院以药养医,以医养院,甚至于以医养防(疫)现象的产生。这样,医院的管理就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医生的待遇就依赖于多开检验、检查单,开大处方来增加收入,因而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产生了看病贵现象。

(2)、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都是摸索着自己学习、自己管理、使医院缺乏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这使得在医疗活动中出现问题,发现问题难以解决,制度不

健全,或者制度执行不力,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3)、服务质量的问题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大意也容易出现医疗差错,形成医疗纠纷。虽然收受红包的现象被明令禁止,但是在某一方面,患者和家属不给红包不放心的心里也就产生了部

分医生收红包回扣现象,同时也造成了医生在大家心目中唯利是图的偏见,再加上医生工作量较大,往往疲于应付,无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和作必要的说明,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4)、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患者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正确认识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当医疗结果与期望出现偏差时容易情绪激动而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只要在医院里死了人,就被认为是发生医疗事故,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猝死病人和疾病自然死亡的病人只要在医院抢救过或治疗过,就是其家属索取赔偿的理由了,并且一定要赔到钱为止,否则就不罢休。

(5)、处理纠纷的复杂性保护弱势群体,举证倒置等医改政策,让医疗纠纷把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加大了,经过权威卫生部门医疗鉴定,法院调解判决,使患者和医院都进入了一个慢性等待期,双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医患纠纷调解过程中患方漫天的要价和医闹的介入,破坏了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有的甚至辱骂院长,推打医生,以致医院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医患纠纷,其方法又给医院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经济又带来多余负担。

是什么导致医患冲突事件(患者和家属回答)

从统计出来的数据看由大到小有“医院事故处理不及时解决程序不完善,患者及家属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73人,占89%);“医院与患者沟通不够”(59人,占68%);“患者或家属不了解医疗事故的真相,盲目行事,患者不够理性”(52人,占58%);“一些人利用医闹谋取非法利益”(40人,占46%);“正规渠道解决医疗纠纷难,医闹反而能够获得赔偿”(38人,占47%);认为“原因复杂,不好说”(28人,占32%)。

分析从数据来看,群众认为造成医患冲突事件的主要原因是1、医院制度不完善,2、沟通不够(这点在我看来医院的责任更大),3、患者对事情反应过激,4、别有用心的医闹行为(按主要性排序)。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更多的是在医方,医院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在政府和人民的监督下完善医院制度心保障患者权益。

怎样促使医患关系良好化第15题直接向调查对像进行提问。数据如下: 病人对医学知识了解更多占532%,医疗技术提高占60.92%,医务人员配备合理占607%,

篇五:《2014年最全的伤医事件》

2014年伤医事件统计情况

2014年4月24日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4月24日实施后,又发生多起蓖医事件。

篇六:《2014年“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数据统计表》

2014年“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数据统计表{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县(2014年1月1日—11月30日)

篇七:《十年医患案例纠纷例子》

中国当下的医患关系,在历史上即使不是最坏的,也是很差的阶段,而近期出现的恶性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医患矛盾的根本解决,需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维权;同时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的积弊,重建医患之间的良好互信

据卫生部统计,2006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0248件,2009年上升为16448件,2010年则升至17243件。{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2012年3月23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哈尔滨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5楼,一名患者李某某动刀行凶,将一名医生捅死,并造成3人受伤,被砍医生王浩抢救无效死亡。结果一死三伤

2011年9月15日,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9月15日被患者著名书法家王宝洺砍成重伤,血案引发业界震动。血案导火索乃是王宝洺认为徐文为其进行的喉癌手术不成功。二人之间的医患纠纷已经拖了3年,竟迟迟不能开庭审理。

2011年1月31日上午1030分左右,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发生了一起极为恶劣的严重伤害无辜医务人员的事件约20名患者家属冲进心胸外科病区,刺伤10名医护人员,其中6位医生伤情严重住院治疗。

2010年7月23日,产妇林女士在深圳凤凰医院顺产下男婴后,后来发现肛门被缝。丈夫陈生认为这可能是助产士的报复,原因在于手术前没有给红包,而助产士却称是免费为其做了痔疮手术。助产士张某将陈生及两媒体告上法庭,以名誉侵权之名,索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陈生也由原告变成被告,由受伤者成为肇事者。

2011年1月31日上午1030分左右,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发生了一起极为恶劣的严重伤害无辜医务人员的事件约20名患者家属冲进心胸外科病区,刺伤10名医护人员,其中6位医生伤情严重住院治疗。

2010年12月31日下午,即墨患者董某因严重哮喘从即墨中医院转至青岛市立医院东部分院急诊抢救。患者家属董某对院方治疗措施不满,对医生刘某进行殴打。 2011年1月1日,患者董某家属自行将患者带离医院,患者回家后死亡。 2011年1月4日,患者家属董某一行30余人以“乞灵”为名再次到市立医院滋事,举起“还我亲爹,还我公道”的白布横

幅,并在医院烧纸,董某等4人被警方抓获。

近十二年重大砍伤医务人员事件统计

2012年03月24日,风湿免疫科,因强直性脊柱炎并肺结核有用药禁忌建议先治结核,1死3伤

西安兵器工业部521医院,59岁男子砍伤9人,因与妻子冲突失控

2012年03月22日,因提出转院被妻子拒绝,导致情绪失控,遂持刀行凶,将其妻子{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及现场医院工作人员、正在看病的其他病人共计9人砍伤。

2012年02月14日,河北柏乡县人民医院(私营),因家庭矛盾,耳鼻喉科主任孟枝(死)另三医生(眼科、肛肠科)伤。

2011年11年04,广东潮州男科医院发生砍杀事件,已造成一名负责人死亡。因前列腺炎久治不愈,潮州男科医院1名负责人死亡,两人受伤

男子握碎酒瓶劫持北京协和医院护士,特警扮医生解救

2011年10月10日,协和医院西院住院部北楼二层,一名男子用破损的酒瓶作为凶器,劫持了值班室内的一名女护士。协和医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嫌疑人非病人或家属,有既往精神病史。

武汉协和医院爆严重医患冲突,网友称数十人带刀棍

2011年09月21日,入院3天的血管内科病人70岁的陈秀兰经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归罪于死前一晚的15分钟停电而爆发冲突,多人受伤。

北京同仁医院医生被砍事件调查

2011年09月17日,因喉癌术后效果不理想,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被砍伤。

南昌市第一医院疑因医患纠纷发生数百人械斗

2011年08月23日,事件起因是一名农村患者“颅脑出血”在神经内科治疗,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纠结近100人与院方50多名手腕上扎了红布、手持木棍的人员发生冲突,导致院方2人、患者家属13人不同程度受伤,家属方面3辆面包车受损。

东莞长安医院病人砍杀医生,致1人死亡1人重伤

2011年08月16日,东莞长安镇长安医院,神经内科,因为面肌痉挛未治愈,医生刘某

(死)、尹某(伤)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暴力事件

2011年6月28日,一多年血液病患者因化疗反应就诊过程中在急诊室死亡,几天后患者家属与医院引发冲突。

武汉市省级三甲医院变相绑架事件

2011年6月25日,因小孩发烧在输液室行输液治疗后发现头上打针的地方有点外渗,4名男人强行带走一个护士。

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生被医闹打断双腿,生殖器被打烂

2011年05月30日,先心病抢救无效死亡{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上海新华医院“暴力伤医”调查

2011年02月18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心脏换瓣术后人财两空归罪于走穴医生,10名医生受伤6人重伤住院。

5岁儿童输液时腹痛抢救无效死亡,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陷"挂水门"

2010年12月05日,一名5岁男童在输液治疗中突发意外,抢救无效死亡(据说是该院10天内第二次发生输液意外事件);一周后,近千人围聚医院举行祭奠活动。当地出动警力现场维持稳定,更从苏州、常州等地调遣大批的特警。

南京杀社区医生续广军凶手判无期,患"双相情感障碍"免死

2010年11月19日,年初吃药后拉肚子归罪于医生怀恨在心在前,年底因自带药水不让挂起杀心。

齐鲁医院发生连环凶杀案,医生护士接连遭毒手

2010年06月11日,齐鲁医院肿瘤科,因十年前纠纷,连续刺杀一名女医生(死)、一名护士(伤)

东莞患者捅死医生跳楼亡,花2000元病没好怀疑上当受骗

2009-07-09,厚街虹桥医疗门诊部,因看性病花钱没治好

福建医生怕被死者家属打,从五楼跳下{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2009年06月27日,因“呼吸困难原因待查”新生儿死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儿科

医生李某为躲避家属围殴从5楼跳下。

医生遭遇“黑色六月”,五起医闹事件血溅白衣

6月01日,河南省武陟县一产妇在县妇幼保健院正常生产时,因产中发生羊水栓塞,不幸身亡。

6月08日,浙江临海市白水洋国土分局局长之女金怡彤,在杭州市第一医院门诊公共场所自行坠楼。

6月11日,武汉江夏区疾控中心一名护士上班时,被一名男子在接种室内持刀割喉而死。

6月16日,北大第一医院某医生因拒绝为肾病病人开虚假证明,被病人家属连刺五刀,身陷血泊。

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一位“肾积水并尿毒症”的重症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6月26日,一名7岁男孩在医院不治身亡,其父母怀疑是医院治疗不力,纠集近百人围堵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闹事者怀疑为聘请的专业“医闹”,后经警方介入平息。

湖南株洲:围殴医护人员,医院大厅闹丧

2009年05月28日,一市民在湖南株洲市二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后不久死亡,家属方冲进病室围殴医护人员,并在医院大厅内设灵堂闹丧。与普通医闹不同的是,在这起事件里,有人发现了两名石峰区公务员的身影。

湖南衡阳:家属疑误诊,打砸医院

2009年05月21日,腰椎术后怀疑医院存在误诊,患者家属组织亲友20余人到医院疯狂打砸,一名保安受伤。

精神科医生医院内被杀

2009-03-11,北京怀柔怀北镇安佳精神病医院三区主任杨某被杀。

安徽省立医院44岁的眼科主任柯医生被砍事件

2009年02月17日,眼科主任柯根杰,因眼疾术后其眼睛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归罪于医生,被砍9刀。

山东医院女副院长被杀案,侦破凶手为该院职工

2008年04月18日(非医疗纠纷。人事矛盾)

武汉患者家属用水果刀劫持护士,公安局长夺刀救人

2008-02-22 ,武汉一家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因脑梗塞病故,不满院方的处理而作出劫持举动。

河南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代文红医生被军人捅11刀致死 2007年6月13日,耳鼻喉科,鼻中隔手术效果不理想,代文红医生被杀(特注很多链接打不开;看图片很惨)

暂无

南方周末名医被杀为何一片叫好?

2005-08-12,福建中医学院院附属的“国医堂”医院,因前列腺炎久治不愈,福建名医戴春福被杀。

(广东)何焕章在广医二院皮肤科行凶事件真相

2005-03-28,行阴囊皮脂腺囊肿剔除治疗术后,因觉睾丸肿痛发生纠纷,用消防斧头砍伤两位陈医生。

成都病人家属杀医生惊动中南海,吴仪批示依法处理

2004-09-2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晚期肝癌无创疗法效果不太理想最终死亡,普外一科主任、著名的肝病治疗专家李宁教授被砍。

——2003年8月25日9时55分,武汉市汉口区同济来福康门诊部发生了一起凶杀案,31岁的患者杨克爽持刀连杀6名医务人员后自杀死亡。其中60岁的副主任医师梅某和另一余姓医生经抢救无效死亡。杨克爽因患前列腺炎于2001年起在该院治疗多次,一直未能痊愈。2003年8月24日8时30分来门诊部以“我已治疗多次,仍未痊愈”为由,要求免费治疗。因协商未果,便起了杀心。

——河北省任县县医院内科主任、邢台市人大代表、任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徐春平医师,因医术回天无力,治疗失败,于2003年7月7日晚21时30分,被任县司法局局长耿玉海等人活活打死。

——2003年7月24日下午,67岁的金道礼在凤阳第一人民医院作前列腺摘除手术时,因麻醉意外,患者心跳骤停,医院全力抢救了一个多小时,仍回天乏力。于是本应出现在殡仪馆的花圈、纸幡等,却在凤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整整挂了3天。事发当天,患者家属将麻酉卒师进行殴打后拖进手术室,让他在死者面前默立了整整8个小时。第二天,死者的家属纠集了100多人,涌进医院,找到院长,声称不进行医学鉴定,要医院赔偿74万元。院长无法答应,就被家属连推带搡地从楼上拖到医院的大院里。五六名上前拉架的医院职工,当场被打。有4名医生受伤,儿科的主治大夫曹凤光被打得腰椎骨折。

——2002年5月11日0时30分,湖南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值班的袁小平医师接诊了一名呼吸急促、口唇青紫发绀,似诊重症肺炎并心衰的患儿,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的父亲打电话叫来约20人对袁医生进行拳打脚踢。袁医生鞋子被打掉了,打着赤脚、穿着短裤,身上白大褂尽是泥、水和血迹,眼镜不见了,一青年手持铁链,猛击袁的后颈部接着逼袁抱着尸体游街示众,边走边喊“这孩子是我一针打死的”后经查袁小平颅底骨折,颈椎间盘膨出,稍有不慎,便有致高位截瘫可能。

——2002年8月26日8时许,患者家属徐步君因不服医学鉴定,纠集30余人闯入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政楼,进行砸打,将副院长徐克宁及前来执行公务的6名民警打伤。后来,银川市公安局派出了50余名民警,当场拘留了15名歹徒,才将事态平息。

——2002年9月9日14时45分,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患者的父亲,持刀冲进内三科对正在配药房工作的护士熊福英疯狂砍杀,熊福英被砍成血人。护士长彭玲云听到呼救声,冲进配药房救熊福英时,被歹徒一刀砍中颈动脉,因大出血当场死亡。熊福英被砍40余刀。经警方调查,其杀人的动机竟然是其患有脑膜炎的儿子在该医院治愈

震惊全国的三大“医闹”事件

2016年震惊全国的三大“医闹”事件 医闹古时的千里寻名医“医闹”到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前沿新词汇了,它已经普遍深入到广大民众的心里。其实“医闹”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雏形了,只不过在那个时候医生这个行业才是真正的高社会地位的行业,人们都是“千里寻名医”,“医闹”这种事在老百姓的身边就不会那么轻易发生了。现如今医闹事件常常发生,下面我们来说一说2016年震惊全国的三大“医闹”事件最轰动医闹北医三院产妇事件事件回顾起因2015年12月28日北医三院收入院一名34岁的高龄产妇杨女士,妊娠26 周(自然受孕),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既往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胆囊结石等。2016年1月11日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经抢救无效死亡。 发展死者家属数十人聚集并滞留北医三院产科病房,在病房大声喧嚷辱骂、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北医三院正常医疗秩序,对其他孕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经上级主管部门及各级公安机关介入,患者家属离开产科病房,医疗工作秩序得以恢复。 结果1月14日,死者生前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致函北医三院,请求该院对杨某离世的原因做出公正透明详实的调查。在警方的主持调查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协助调查之下,产妇死亡事件已经进入法律程序。最嚣张

医闹医生被逼下跪事件事件回顾起因2016年3 月11日,患者王某杰(男,10月龄)因胸肺感染被送往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救治,后因病情严重转院至市儿童医院治疗,并于3月13日凌晨死亡。 发展3月14日下午3点30分,王某杰家属10余人因对医院诊疗过程有异议,在未到医院说明理由的情况下,直接在医院大厅拉横幅、烧纸钱,并到住院部强行将儿科医生胁迫到门诊大厅,其间殴打该医生、逼迫该医生下跪。经公安部门法医鉴定,被殴打儿科医生伤情为轻微伤。 结果龙岗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对12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对1名违法人员以扰乱单位秩序作出行政拘留5日处罚。最伤感医闹广东省人民医院退休主任被捅事件 事件回顾起因陈主任被砍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曾给这名行凶者做过牙槽骨截骨术矫正牙齿前突,25年后行凶者找到陈主任说牙齿变色,要求赔偿被拒绝后,放狠话说要同归于尽。 发展2016年5月5日下午,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的主任陈仲伟被人尾随回家,砍了30多刀,陈仲伟主任头部伤口被砍至板障,面部被砍烂,腹部多处长伤口可见肠子,膝关节砍烂,足后跟砍断。凶手行凶完后,直接跳楼身亡。

最新-医闹事件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精品

医闹事件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新的特点,演变成医闹。 引起医闹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是医院、患者、社会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本文在深入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医闹;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91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7—9297(2019)04—0253—03...,,400016,【】,--—.~.,——1,.,.【】,,由于目前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制不完善,行政、司法解决途径耗时又较长。 所以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往往采取和医院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 但是这种协商结果往往无法达到医患双方满意的利益均衡点,于是纠纷就很容易演变成医闹。 医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别家属或病人就某一问题不断地向医疗机构纠缠,全然不顾医院的解释。 完全拒绝法律程序,企图通过影响医院的正常秩序达到获得经济利益的目的。 另一类是一些职业医闹者借医患矛盾大做文章,怂恿患者采取暴力行为,并冒充患者的亲戚亲自策划、参与医闹,从中获利。 [112019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59.63%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的情况: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的情况;61.48%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去世后,其家属在住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灵堂等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在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发生了患者杀医生的恶性事件,如2019年各大媒体报道的福建一名患者杀死“国医堂”名医生戴某的事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医闹事件的发生呢?下面就具体分析:一、造成医闹事件增多以及难以解决的原因(一)医疗立法不完善导致医闹事件的发生目前,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通则》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但是这两个依据就非医疗事故的侵权纠纷未做具体说明。 造成患者的合法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

医患沟通综述

医患沟通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医患纠纷有增加趋势,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医患矛盾激化有多种因素,其中,长期以来医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是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对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反思,提出要与患者之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确保医疗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医患沟通现状原因对策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权和知情权日益看重,对检查治疗方案的选择权也日益重视,这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发生很多的极端事件。全国各地多家医院频繁发生轰动社会的医疗纠纷和医闹事件,全国的医疗纠纷数量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医患矛盾有明显激化的趋势。 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国内医院管理的一个难点,有些医疗纠纷甚至已经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运作。而据一份不完全的医疗投诉资料分析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这说明发部分的以了解分案件都是可以通过改善医患沟通而避免的。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是当前医院必须面对的重点问题。 1、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1社会方面的原因 1.1.1改革开放引起医患观念的冲突。随着30年的经济大发展,中国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职业行为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大部分医务人员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形成了以“利”为主导的医患观念,与此同时,患者和潜在患者仍然以“义”作为医患理念,于是当医疗事故发生时,社会总是谴责医务人员的不是,而医院方面为了早点结束此事,总是选择沉默,大事化小,使得一部分人钻了空子,明目张胆去医闹,由此导致医患沟通矛盾的凸显和医患关系的紧张。 1.1.2医疗体制改革不完善。随着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

医闹事件,统计数据

篇一:《关于医闹的调查》 2015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项目申报表 附件1 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医闹”暴力事件,已成为医疗行业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2012年,发生“医闹”暴力伤医事件的医院从47%上升至67%。由于心存顾虑、心理压力大甚至害怕遭遇患者或其家属的突袭,24%的医务人员会倾向于选择自我保护性诊疗方式给患者诊疗,有20.7%的医务人员动过放弃从医的念头,有11%的医务人员表示目前的医疗执业环境让自己无法安心行医而计划转行,17%的医务人员表示自己在诊疗时对患方会心存戒备。 医院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着数以百计的患者,而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全赖于医生的职业状态,状态的好坏与医生的工作环境以及心理状态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医生,其工作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保护每一位病人的生命健康。假如医闹者不断地对医生进行骚扰、谩骂以及对其进行人身伤害。一旦医生的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就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治病救人之上。长此以往,医生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难免会出现更大的安全事故。关注医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医闹者的无耻行径,关注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当代的医学生,我们是不是要为医生做点什么来帮助医生走出医闹的怪圈,让们有个更好地条件救治病人,是他们有个更好地工作环境? “健康中国”是近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健康中国实质上就是要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全面实施城乡大病保险制度,降低虚高药价,加快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我们要立足于这一主题为医生解决医患关系以及医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因此,我们以此为契机,我们策划了此次社会实践,通过向南宁市的各大医院的医生以及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对医闹的看法以及解决医闹问题的建议,最后整理并总结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附件2 调查内容(含行程安排) 鉴于现在医生和患者大多集中在医院中,为了让他们更快以及更好地了解

XXX县人民医院医闹事件应急预案

XXX县人民医院医闹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高效处置发生在院内的医闹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组织及职责 (一)、指挥组 组长:XXX(院长) 成员:XXX(行政后勤副院长) XXX(医疗业务副院长) XXX(常务副院长) XXX(护理业务副院长) XXX(党总支副书记) 职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决策、整体调配应急资源、整体指挥应急行动,以控制事态发展。 (二)、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常务副院长) 成员:XXX(院长助理、院办公室主任) XXX(院办公室秘书) 职责:负责指挥组、各应急小组及公安机关之间的联络,并做好上情下达工作。

(三)、协调组 组长:XXX(医疗业务副院长) 成员:XXX(护理业务副院长) XXX(医务科科长) XXX(医务科副科长) 职责:负责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做好事态发展趋向的汇报工作。 (四)、保卫组 组长:XXX(行政后勤副院长) 成员:总务科及保卫科全体人员 职责:主要负责事件现场的安保及警戒工作,疏导和维持现场秩序,并收集好第一手资料。 二、处理程序 (一)、基本原则 以平息事态、控制局面、减少损失为主要原则。围绕维护医护人员、病人和家属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这一中心,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急工作。 (二)、处理方法 1、模拟场景 (1)、患者家属在门诊大厅开设灵堂 如发现有患者家属在我院门诊大厅开设灵堂,应第一时间向总值班及保卫科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

并拉起警戒线,在门诊大厅内开设三个岗位(1号岗门诊大厅大门;2号岗急诊科入口处;3号岗电梯、楼梯间入口处),分别控制三个出入口,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患者家属在门诊综合楼五层过道(院长办公室门口)开设灵堂 如发现有患者家属在我院门诊综合楼五层过道开设灵堂,应第一时间向总值班及保卫科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案,同一时间保卫组人员出动,疏散门诊综合楼五层无关人员,并拉起警戒线,分别在两个重要入口处设岗(1号岗电梯、楼梯间入口处;2号岗楼梯间入口处),加以控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止区域。 (3)、患者家属在门诊综合楼五层小会议室开设灵堂 如发现有患者家属在我院门诊综合楼五层小会议室开设灵堂,应第一时间向总值班及保卫科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案,同一时间保卫组人员出动,疏散门诊综合楼五层无关人员,并拉起警戒线,分别在两个重要入口处设岗(1号岗电梯、楼梯间入口处;2号岗药剂科入口处),加以控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止区域。 (4)、患者家属在住院大厅开设灵堂 如发现有患者家属在我院住院大厅开设灵堂,应第一时间向总值班及保卫科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

浅谈医闹事件

浅谈医闹事件 众所周知,“医闹”是指以解决医疗纠纷为名,采用非正常处理程序,或以极端行为向所在医疗单位索要不合理或巨额赔偿,迫使医疗单位屈从其不合理或非法要求而干扰医院正常秩序得人或行为。 而近些年社会医闹事件愈演愈烈,尤其是最近发生的医闹灵堂下跪事件,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反思,那么,为什么在当今如此和谐的社会会有如此不和谐的事情呢? 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不能不令人关注。然而,谈到医患纠纷,人们在感情上无疑更多地倾向于患者,这使医院和曾经在社会中拥有崇高地位的白衣天使医生日益被妖魔化。医患纠纷的增加,给医生带来强大的心理和现实压力,迫使他们在医疗工作中采用愈加循规蹈矩的治疗手段以防止病人索赔,而这又构成临床医学进步的巨大障碍。 医疗过程中发生医患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交通出现交通事故纠纷一样。但是,医患纠纷为什么会频频升级为暴力事件呢?分析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医疗机构以及医师本身的原因。 由于目前以药养医、医疗资源市场化等不合理的医疗机制,部分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医师为了个人生存问题,不是从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了许多小病大医,甚至是本应转院的不转院,延误治疗。部分医疗机构的医师水平过低,也造成了许多误诊误治。患者与医师之间缺乏沟通,相互之间不理解也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不相信小医院,绝大多数的人在选择医院时会选择几家较大的医院,导致几家大医院人满为患,医师每天的工作量达到了极限的几倍,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必然不可避免的出现疏忽,或是医师不能很详细的向患者解释病情,引起患者的误解而出现医疗纠纷。 二、“医保”医疗自费项目增多,导致百姓对医疗质量要求提高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医疗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生存率和治愈率都有明显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单位所承担的医疗风险也在逐步增加。而医疗科技的进步远远落后于患方的期望值,一旦治疗不顺利便发生医患冲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医疗费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过去由“公费”治疗的项目改用为自费医疗。患方的经济承受力加大必然导致患方对医疗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单位在无形中实际又承担了患方心理期望值的又一重负,治疗结果不可能百分之百使患方满意,由此导致医患双方冲突。 三、社会舆论上,认为发生医疗纠纷必然是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目前公力救济失守、弱化或者无效,必然迫使私力救济发达,而私力救济途径若毫无规范、毫无约束、毫无限制,必然使得受害者在权利救济途中总是期待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同时在采取的方式上更加倾向强行交涉。这样必然导致医疗纠纷发展为“医闹”。 四、对于“医闹”者,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采取处罚措施,导致医疗纠纷预演预烈。 在出现医闹时,司法部门往往过多的照顾到死者家属的情绪,而很少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五、媒体报道失实导致“医闹”猖獗 媒体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又助长了“医闹”的猖獗行为。调查发现媒体每次

“医闹”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医闹”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通过从近年来恶性暴力伤医及“医闹”事件频发的现状入手,分析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政府引导、完善机制、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媒体理性报道、正确导向以及医患双方加强沟通、重建信任才是有效解决医患问题和有效治理医患纠纷的根本对策。 标签:医闹;医患关系;分析;对策探讨 [Abstract] Through the vicious violence in recent years,the medical and the current situa tion of “medical alarm” frequent events,analysis the cause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nervous deep-seated problems,puts forward the government guiding,perfecting the mechanism,effectively relieve people “a doctor” difficulty and high cost probl ems,media reported rational and correct guidance to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re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doctor-patient trust is effective governance fundamental countermeasures of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 Medical alarm;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Analysis;Countermeasures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然而,近几年来,围堵医院,刺死、打伤医护人员的恶性伤医及“医闹”事件频频发生,不仅影响医院正常的治疗、疗养环境,让一线的医护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身安全威胁,而且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 1 现状 2014年5月28日,甘肃省中医院创伤骨科门诊发生一起严重暴力伤医事件,这是自5月14日以来短短半个月时间内,甘肃省发生的第三起暴力伤医事件[2]。2014年8月30日,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两名护士遭到殴打。而就在此前的8月21日,因为发生在急诊科的一起伤医事件,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百名医务人员集体上访市政府。去年8月,从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开始,在短短十几天,全国多地曝出医务人员受到恐吓甚至被袭击的事件[3]…… 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2012年,发生“医闹”暴力伤医事件的医院从47.7%上升至63.7%,针对医务工作者的暴力袭击(包括口头辱骂、威胁、殴打甚至凶杀事件)每院平均数量从21起上升至27起,增幅几乎达到30%;因“医闹”暴力伤医事件造成财产损失的医院比例由58.0%上升至68.2%,损失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医院比例也由8.0%升至11.8%。另有数据显示,2014年公安机关破获涉医刑事案件1 349起,刑事拘留1 425人,移送审查起诉347人,查处涉医治安案件4 599起,及时制止发生在医院的现行违法行为8 342次[4]。

医闹论文

医闹 近年来,各地的“医闹”冷暴力索赔现象日益增多。此类事件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秩序,侵犯了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其他患者的正当权益,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便成为了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对策主要有:加大处置力度;加强法律宣传;建立健全公正、方便的纠纷处理途径,等等。 随着“医闹”事件的增多,全国各地的卫生厅和公安厅相继联合出台了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的联合通告。但是新近出现的“医闹”冷暴力行为往往不在联合通告规定的范围内,所以,公安人员到场后也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制止,只能任由“医闹”分子天复一天地闹下去,直到医院出于无奈做出让步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为止。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医闹”非暴力索赔的危害,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医闹”概念及冷暴力的表现形式 “医闹”不是一个法学概念,它是学者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通俗说法。目前学术界对“医闹”概念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医闹”是一种行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和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维权部副主任郑雪倩认为,“医闹”是一种借医疗纠纷的名义,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①另一种观点认为“医闹”是一群人,这其中又包括两种看法。一是,“医闹”是受雇于医疗纠纷患者方的人,他们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给医院施加压力,帮助患者从医院获得利益,然后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手段。②这种观点把患者及家属排除在了“医闹”范围外。二是,“医闹”是为了获得高额赔偿,以一定的医疗事项为借口,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妨害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患者方及其雇用的人。③笔者认为,“医闹”是一群人,包括患者方及其雇用的人,其中被患者方雇用并以此为生的人专指“职业医闹”。 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职业医闹”以打、砸、抢等极真个、暴力的非法手段对医院进行索赔时,非暴力分歧作的“医闹”方式开始悄然生长。“医闹”冷暴力的“冷”体现为隐形暴力而非显性暴力;冷暴力中的“暴力”体现为强行胁迫医疗机构为一些不该也不想的事情。他们不鉴定、不起诉、不调解、不打砸医院设施、不殴打威胁医务人员、不设灵堂、不烧纸钱,只是采取非暴力分歧作手法:一直纠缠医务人员并要求解决、穿着同一服装在医院走动并散布谣言、大批人员端着遗像在病房及医院大门口静坐、拦截车辆堵塞交通等。这种冷暴力索赔方式多数是由患方家属自己采取的,社会出于对患者家属的同情及对弱者的保护,往往偏向于支持患者家属,使医院处于被动地位。 “医闹”冷暴力行为的违法性分析 “医闹”冷暴力行为侵犯了医务人员的正当权益。首先,侵犯了医务人员的人身自由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在法律范围内独立行为不受他人干涉。“医闹”纠缠跟随医务人员的行为固然没有强行限制医生的活动范围,但是明显在医务人员心里形成了一种隐形胁迫,使得医务人员的自由活动受到了影响。其次,侵犯了医务人员的名誉权。在事实真相尚未查清之前,“医闹”分子便到处传播医务人员草菅人命、没有医德、医死人不负责等言语,这明显会破坏医务人员的声誉,严重侵害了医务人员的名誉权。第三,侵犯了医务人员的生活安宁权。一些“医闹”分子纠缠医生,强行随着医务人员回家;一些“医闹”分子经常给医务人员发威胁性短信,这些行为往往使得医务人员及家属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生活安宁得不到保障。《侵权责任法》规定医务人员的正当权益受法律保护,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医闹”冷暴力行为侵犯了医疗机构的正当权益。首先,侵犯了医疗机构的名誉权。“医

对医闹案件如何认定和处理

对医闹案件如何认定和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密切的,但由于一些原因,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发生一些医疗纠纷问题,对此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对此就会造成一些人们发生一些医闹问题,下面为大家讲解对医闹案件怎样认定和处理的问题。 对医闹案件如何认定和处理 什么是医闹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各种途径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并从中牟利的行为。医闹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

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医闹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每天穿梭于各大医院之间努力寻找“商机”,采取伙同患者家属扰乱医院就诊次序的方式,向医院索取高额赔偿,这就是新出现的职业“医闹一族”。 “医闹”之所以成为一种职业的直接原因,大概是缘于医患矛盾中双方博弈能力的不均等。出现争执后患者常处于非常弱势的境地:一方面是信息的不对称,患者虽感觉治疗有问题,但很难掌握证据,医院永远处于主动方;另一方面是患者面对的常常不是一个医生或一个科室。 医闹与非医闹的界定 “医闹”多是无业人员。一个医闹团体最少的有十余人,最多的有百余人,这些人大多都没有固定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城市周边的中年妇女,她们大多靠拣垃圾或做小生意为生,且大多属于一个村或一个地方的人。每次有“业务”的时候,就由一个人牵头,一个通知一个,有相识的也有不相识的,然后在一起相约到医院。有时,

医闹是某些有权有势的人在幕后操纵的。他们平时在医院门前看似在四处“闲”逛,其实他们并不“闲”,他们在各个诊室搜索,四处打听患者的各种信息,当他们从各种医疗事故中嗅到金钱的味道,就马上和患者家属联系称自己可以帮助家属向医院索要赔偿,并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打着患者家属的旗号,在医院上演要求医院承担责任的闹剧。他们会在医院门口扯上横幅,冲进医院又打又砸,围堵医生、封住诊室,要求院方赔偿。如果院方不赔偿或不迁就这种行为,他们就会在医院闹上十天半月,不拿到钱誓不罢休。他们既不是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不是患者的家属,而是悄悄滋长的另一种怪异职业“医闹”。这样的“医闹一族”往往和出现了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相互配合,或是在医院门前聚众静坐,或是在医院拉起横幅要求赔偿,严重的将死者或伤者抬到医院门诊大厅扰乱就诊秩序。在医疗纠纷当事人获得了医院的赔偿后,他们再与当事人分红。 医闹怎么处理? 很多“医闹”的行为已经构成违法用到乃至犯罪行为,完全可以依据,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医闹案例

医闹案例整理 1、 2014年3月5日中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发生一起医患纠纷。因一名患者饮酒呕吐后 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者亲友纠集数十人到医院“讨说法”,一度包围值班医生。经公安、 卫生等部门处理,5日晚医院工作已恢复正常。 2、广州护士被刺伤 2015年10月23日凌晨,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部八楼病区发生一名值班护士被患者刺伤。警方一个半小时后将犯罪嫌疑人叶某抓获。 点评:伤医必追责,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问题。涉医暴力不仅加剧了医患紧张,其后果将由整个社会埋单。希望能够陆续出台相关法律,为暴力伤医事件画上休止符,为医生撑起法律保护伞。 3、2014年2月25日,微博爆料,因为床位问题,南京口腔医院护士被官员夫妇殴打。有网友指出,打人夫妻为江苏省检察院宣传处官员董安庆与江苏省科技馆副馆长袁亚平。被打护士目前下肢瘫痪。 4、浙江温岭男子持刀杀死一名医生 2013年10月25日上午,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名医生在门诊看病时被一名男子用匕首捅伤,其中一名医生被连捅数刀,抢救无效死亡。 5、2015年9月26日22时33分,太康县城郊乡红庙村人祝某某6个月大的儿子因“发热3天,呕吐2天,哭闹不安3小时”入住太康县人民医院儿二科治疗. 27日11时40分许,患儿突发呕吐、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太康县人民医院立即实施抢救.27日13时50分,该患儿因抢救无效死亡. 而据死者的奶奶介绍,当天夜里幼儿的病情没有减轻,27日中午医护人员在幼儿头上打了一针,十分钟后幼儿出现异常,家人随即呼喊医生前来抢救,又过了半个小时,幼儿死亡.亲属认为医院应该为幼儿的死亡负责.此外,亲属还表示,孩子死亡后,医院方面存在篡改病历的行为. 视频中,河南周口太康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被逼轮流抱着一名幼儿的尸体在医院门口当街示众,幼儿家属则在一旁指责、谩骂.此举引发网友热议,纷纷表示应尽快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专家认为,解决医患纠纷不能突破法律的界限,制止侵权式维权需要重塑医患之间的信任. 6、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王云杰被捅身亡,另外两人受伤。

医闹事件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医闹事件的产生原因及解 决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新的特点,演变成医闹。引起医闹的原因很多,总的 来说是医院、患者、社会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本文在深入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医闹;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XX)04—0253—03 causes ot medical disturbanc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chen lina.deng shixiong.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medical disturbances in china increase year by year and display a new

character--chang— ing into violence.the reasons of medical violence even~are so many.but generally speaking,those medical violence events concerns with three aspects—— hospita1,patient and society.after analyzing the reasons deeply,this paper proposes som e counterm easures. 【key words】medical disturbance,cause,countermeasure 由于目前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制不完善,行政、司 法解决途径耗时又较长。所以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往往采取和医院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但是这 种协商结果往往无法达到医患双方满意的利益均衡点,于是纠纷就很容易演变成医闹。医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别家属或病人就某一问题不断地向 医疗机构纠缠,全然不顾医院的解释。完全拒绝法律程序,企图通过影响医院的正常秩序达到获得经济 利益的目的。另一类是一些职业医闹者借医患矛盾 大做文章,怂恿患者采取暴力行为,并冒充患者的亲戚亲自策划、参与医闹,从中获利。[11 20XX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

公安机关对医闹事件的处置和防范

2011年09月 学术探讨 公安机关对“医闹”事件的处置和防范 文/陈丰伟 摘 要:“医闹”是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但是逐步升级的“医闹”事件严重危害了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秩序,侵害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权,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基层公安机关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背景下,要牢固树立维护安定稳定的思想,切实进行规范处置和防范。 关键词:医闹;秩序;打击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65-01 一、“医闹”的现状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引发的事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各地大大小小的医闹事件频频见诸报端。据广东省卫生部门调查,2008年1-6月发生“医闹”事件200余起。 最近发生的上饶的“医闹”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今年15岁的上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游凯文,在上海做完手术后返回上饶。5月23日,游凯文转入上饶市人民医院。当时患者有持续高热症状经抢救于两小时后死亡,家属未有异议。5月30日,其父突然纠集近百人,用白布、花圈封堵医院大门等处。医院多人被打伤,院领导办公室被砸。 因此,如何处置和防范“医闹”、保护和谐有序的医疗秩序已经成为摆在基层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何为“医闹” 1、“医闹”的涵义。“医闹”的定义,一般来说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其他患者就医,或者采取殴打,跟随医务人员,非法聚集等以扰乱医疗机构办公秩序为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 2、“医闹”的人员构成。“职业医闹”多是无业人员,一个医闹团体多则百余人少则十余人。一旦出现医疗纠纷,他们便粉墨登场,极力怂恿患者家属讨个“说法”,甚至将尸体抬到门诊大厅扰乱就诊秩序。在家属获得了医院的赔偿后,他们再与当事人分红。有些患者家属在认为医院“对其不公”之后,甚至主动请“医闹”来“摆平”医院。 三、医闹的形成原因 1、“医闹”事件由于一些地区处理不妥当造成的模仿效应。一些地区的政府片面强调“和谐”解决“医闹”问题,过分迁“医闹”家属,没有依法追究打砸人员的刑事责任,客观上姑息纵容了犯罪分子。这些不妥当的处置造成“医闹”事件迅速被各地职业医闹效仿、复制,让后来的“医闹”们觉得有利可图,有机可趁。传统的“法不责众”的思想也在误导着患者家属,他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而且人数众多,公安机关不会拿自己“开刀”的。 2、一些地区的公安机关对医疗纠纷的“不介入”理念在作祟。对于这种严重挠乱医疗机构办公秩序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本应该严厉予以打击。然而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对这种行为甚至连采用治安处罚的手段都很少。可能是由于“不愿介入医疗纠纷”的指导思想在起作用。 3、医疗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不畅或是难以覆盖。据钟南山披露,2003年到2005年间广州地区的医疗事故纠纷中,354宗申请的医疗事故鉴定最终只有39宗被鉴定为医疗事故,所占比例只有11.02%。近九成申请鉴定的纠纷被裁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从立法层面来看,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是最符合法律程序的一种协调机制。然而,在出现医疗纠纷以后,患方为什么往往不会选择正规的司法途径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立案难。2、成本高。3、对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缺乏信心。医患纠纷通常涉及医疗事故鉴定,而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均与医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四、“医闹”事件的危害性分析 1、“医闹”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医闹”不仅干扰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给医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广大亟需医疗救助的病患带来巨大的不便,严重妨碍了社会公共秩序。所以“医闹”实际损害的是广大患者的利益,甚至无异于“谋财害命”。 2、“医闹”侵害了医院职工的身心健康权。由于医疗纠纷引发的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和冲击医疗机构的事件屡屡发生,造成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权受到严重侵害,进而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信念造成巨大影响。 3、“医闹”违反了国家对殡葬管理的有关规定。“医闹”发生时,患方家属往往会将尸体抬到医院操办丧事,借此要挟医院,迫使其就范。这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第十四条 办理丧事活动,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规定,扰乱了正常社会秩序。 五、公安机关对“医闹”的防范和处置 1、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紧密联系。公安机关作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的职能部门,应该经常和辖区医院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确保消息灵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医院内建立警务室,确保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2、建立治安预警机制。治安预警机制就是指在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捕捉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失衡、失序和失控的征兆,研究评估治安状况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据此提出防范对策等的一系列活动。建立医患纠纷治安预警机制,应及早与院方沟通、协助疏导,防范事态扩大,早期介入“医闹纠纷”的调解。辖区派出所从维护本地区治安稳定的大局出发,可以在医疗机构、卫生主管部门和患者家属均参加的情况下召开座谈见面会,让家属代表充分表达意见和不满情绪,处于中立位置但要随时注意严防事态扩大升级。 3、快速、及时取证。公安机关在辖区医院在发生医患纠纷争议时,应派员前往利用摄影、录像等方式取证,固定证据,在出现过激事件或严重职业医闹时,保护医院及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为未来打击“职业医闹”的犯罪提供有力证据。 4、打击处理职业“医闹”。针对“医闹”事件在刑事政策上应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要区别对待家属的过激行为和职业医闹的“打、砸”的暴力犯罪行为。职业医闹可能还与目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犯罪方式“地下出警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多通过实施“摆场子”、“列队形”等软暴力威胁去解决纠纷。对于出现这种苗头的,公安机关要密切监视其动态,必要时搜集证据,采用治安处理刑事打击手段予以狠狠打击,绝不手软,以儆效尤。 作者简介:陈丰伟(1977— ),男,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治安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秦立强.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中国犯罪预警与社会治安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36. [2]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5-29. [3]哈维超,周亚夫,顾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0-21. 2011.09 365

医闹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医闹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职业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的人。职业医闹与患者家属要求赔偿有很明显的区别,只要他们打听到医疗事故的消息,行动很迅速,也是有组织、有规模的... 他们平时在医院门前看似在四处“闲”逛,其实他们并不“闲”,他们在各个诊室搜索,四处打听患者的各种医疗事故信息,当他们从各种医疗事故中嗅到金钱的味道,就马上和患者家属联系称自己可以帮助家属向医院索要赔偿,并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打着患者家属的旗号,在医院上演要求医院承担责任的闹剧。 他们会在医院门口扯上横幅,冲进医院又打又砸,围堵医生、封住诊室,要求院方赔偿。如果院方不赔偿或不迁就这种行为,他们就会在医院闹上十天半月,不拿到钱誓不罢休。他们既不是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不是患者的家属,而是悄悄滋长的另一种怪异职业“医闹”。 在中国出现这一不正常的现象,说明了中国现行的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医患纠纷中,与医院相比,患者太弱小了,私了得不到完全的赔偿,打官司又没有那么多精力和金钱,如果不采取特别的办法,很难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在现今中国的医患纠纷中实际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正是这一现象滋生了职业医闹的出现和存在;再就是医院的纵容:现在医院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很多医院不愿意因为医疗纠纷到法院打官司或因“医闹”而影响了自己的口碑,医院存在花钱买平安的心理,当出现这种现象,就会情愿或不情愿地进行赔偿,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医闹”的行为;有关法规和制度的不完善:在医患纠纷中,由于医疗事故的鉴定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这主要是鉴定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得不到患者的认可和信任;在中国也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有事不愿求助于法律,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习惯。 针对我国现阶段“医闹”现象的思考 作者:高璟恒张嫄翌栏目:学术探讨添加时间:2009-12-24 14:29:36 摘要:“医闹”的产生严重扰乱了医疗执业环境,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程序,加剧 了医患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损害了患者、医生、医院三者之间的利益。针对现阶段如 此严重的“医闹”问题,通过认识和了解目前医闹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本质,提出了 健全医疗体制、加强医院管理和提高全民素质等防范对策,以缓解医患关系,消除医 闹现象,使医院和患者达到双赢。 关键词:医闹;医患关系;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 029(C)-0000-01 一、医闹的产生和发展 (一)医闹的产生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 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 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 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的人。职业医闹与患者家属

关于解决医闹问题的几点建议(精)

关于解决医闹问题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医闹问题愈演愈烈,从“有理取闹”,向“无理取闹”演变,从合理诉求向敲诈勒索发展,从单纯性医闹向职业化医闹演化,黑恶势力插手医疗纠纷也时有所闻。医闹发生的次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闹问题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并日益呈现出打砸抢等暴力化的倾向。医闹问题已演变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当下政府亟需重视和解决的一道难题。 就拿崇义县来说,近二年发生了十多起大大小小的医疗纠纷。其中比较典型的医闹事件有五六起,聚集数百人围堵医疗机构的过激医闹就发生三起。据不完全统计,全赣州市一年发生大大小小医疗纠纷每年数百起。医闹问题,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治安,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感,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被拖进医闹的泥沼弄得身心疲惫,心灰意冷。 医闹问题之所以频频发生,愈演愈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到今天几乎无法收拾的地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媒体过分渲染医疗事故所带来的后果 前些年,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建设,解决医疗单位过度医疗,医疗回扣,收受红包等行业不正之风,媒体几乎一边倒,对医疗机构大加挞伐,尤其对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总是喜欢站在患者一边有失公允过分渲染,进一步加重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对立情绪,激化了医患关系矛盾,加剧了社会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不信任感。妖魔化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后果就是,患者病没有治好,或在医院病故,家属便把怨气撒在医务人员身上,把责任一概归咎于医生不尽力和医疗差错上,只要稍微抓到一丝把柄便不依不饶揪住不放,缠闹不休。 二是政府在处理医闹问题上方法欠妥 为了防止激化矛盾,阻止事态扩大,各地政府在处理医闹问题上,大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充当和事佬。不管闹事方有理无理,总是让医疗机构赔钱了事。政府过分忍让和妥协,让闹事方更是有持无恐,得寸进尺,无形中助长了医闹现象的发生。尤其对一些明显干扰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妨碍其它患者就医,侵犯了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涉及违法犯罪的现象现场制止不力,处理偏轻,没有形成有效的威懾力,让医闹现象越演越烈,同时让职业医闹有了滋生蔓延的温床。 三是没有建立具有公信力,医患双方共同信任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处机构 原有的医疗纠纷调处机构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共同建立的,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老子鉴定儿子的作法,显失公平,得不到当事方的认可。对当事方来说,如果走司法程序耗时费力,尸体处理后,便没有谈判的筹码,担心医疗机构

医患关系学案例分析题

研究生学院2013-2014学年(1)学期班 医患关系学课程考试题 姓名:学号: 专业:成绩: 案例分析题 要求: 1、根据案例内容,从医院、医生及患者三方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阐述对该案例的观点及解析,并提出防范医疗纠纷及恶性医闹事件的措施。 2、字数:1000-2000字;A4纸双面打印;案例分析内容打印在第二页。 3、2014年1月13日前以班级为单位交至研究生管理科。 4、案例分析内容如与他人雷同者,成绩记为零分并以作弊论处!! [案例] 患者吴某系孕妇,因得急性肠炎前往广州市某医院门诊就诊,当晚住院留医观查治疗。第二天,吴某认为病情好转,便要求出院,医生为其开了处方药,胃乃安胶襄等三种药。 出院第二天,吴某服药后出现呕吐并晕倒现象,其家属便打120急救,并送到广州市另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某医院开的处方药胃乃安胶襄等三种药属于孕妇慎服药品,家属认为该医院存在过错,索赔50万元未果。根据当事人的要求,请广州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经鉴定,某医院不构成医疗事故,该医院为了妥善解决问题,主动提出给予死者家属1万元的安抚费,但死者家属不同意,认为责任在医院。 几天后,数名死者亲友来到医院大厅闹事,再次提出要求该院赔偿死者家属50万元,否则将纠集人员到该院拉横幅、静坐进行抗议,并威胁该医院,如不按死者家属的要求赔偿,将实施暴力打砸行为,让医院无法正常工作。

医患关系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发生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基础。然而,当今社会医患双方因为各自的因素误解不断加深,医患纠纷不断发生,从口角之争甚至到暴力伤医事件,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关系之一。因此,为了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作为医生的我们必须从患者、医生、医院三方面深入探索和理解医患关系不断激化的原因,并努力寻找一个能够协调三方利益关系的办法。 从法律角度来看,本案并不属于医疗事故,死者吴某的死亡也并非医院的医疗过失所致。而且吴某的死亡也经广州市医学会进行了医疗事故鉴定,并否定了医疗事故这一说法。但是彻头彻尾地分析这一案例,不管是在患者、医生还是医院方面都有过错或者失职,正是因为这些细节上的不认真和不负责,才导致了吴某死亡这一悲剧的发生,这些都应为让我们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 首先,患者吴某在就诊的第二天并没有按照医嘱留院观察,而是认为自己病情好转而自行要求出院,因为患者自己缺乏对疾病科学的认识,所以其出院后病情恶化,她自己要负首要责任。另外,本案已经经广州市医学会鉴定排除了医疗事故,患者家属就应该尊重并服从鉴定结果,而不应该在医院聚集滋事,并威胁医院要实施暴力打砸行为。从人性及道德层面上来讲,吴某的死亡是一个已经发生的悲剧,死者及家属是弱势群体,也理应得到医院及人们的同情,况且院方已经主动要提供给死者家属一万元的安抚费,所以患者家属也应该尽量控制悲愤情绪并对院方心存感激;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吴某的死亡已经经鉴定不是医疗事故,院方就没有责任和义务给患者家属安抚费及任何赔偿,而且患者家属在医院聚集滋事,已经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总体上看,患者及其家属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他们的过激行为也是不理智的。 其次,严格地按照医院诊疗规定来看,吴某的主管大夫也存在一定的过错。主管大夫应该在吴某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仔细认真地评估,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设立相应的诊疗方法。在第二天吴某要求出院时更应该仔细评估其各项生命体征及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如果依据当时病情确实不应该出院,出于人道主义跟医生的责任义务也不应当让患者出院,如果患者坚持要出院,也应就病情跟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沟通,充分遇见可能在院外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