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既具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它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图样,而图样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掌握和运用好这样的特殊语言,对于机械类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前期准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源于我国工科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其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机电类专业一直是我校的骨干专业。学校各级教学组织历来都十分重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从事机械制图教学的教师均能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因而,机械制图的教学在我院一直保持良好的教学质量。

早期的《机械制图》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沿袭老的制图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尤其注重图解方法和二维图形的表达。机械制图教学采取既重视学科基本理论教学,又注重手工仪器绘图技能的培养训练。所配备的学时比较多,学生的制图基本功也比较扎实。

9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自动绘图逐渐由过去的梦想变为现实,《机械制图》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逐渐影响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也使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受到强烈的冲击。旧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体系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因而,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引入课堂不仅是急社会之需要,而且也是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了教育技术的深刻变革,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导致绘图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革的要求,我校从 2005年开始面向机械类专业开展计算机绘图教学,计算机绘图教学正式铺开。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不断升级,对计算机的综合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促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技术,并自觉地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

绘图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深刻变革引发了工程制图教学的变革,也将影响到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方法和体系的深刻变革。这将涉及制图师资的重新培训、教材的编写以及新一轮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等等,因此还有更多的制图课程建设任务要我们去完成。

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

第二章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立体的表面交线

第四章组合体

第五章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第六章标准件与常用件

第七章零件图

第八章装配图

2、组织方式

课堂教学

绘图训练

制图测绘

3、教学效果

通过到实习培训工厂现场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演示或观看相关录象等教学,效果很好。

4.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

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条件是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客观条件。目前使用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在当前,我校要进一步扩建和装备1~2个计算机房、增加国内有较大影响力、拥有二维绘图/三维造型/数控加工等功能、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AXA正式版本软件等,继续适当增加专门的绘图教室并配齐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训练创造更加优良的条件。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重视制图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制图教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通俗地讲,就是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看图能力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要靠平日较长时间对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积累而逐渐形成。万丈大厦,始于砖瓦。因此,要依据形象思维的规律和发展过程安排组织教学,重视重视制图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打好基础,一步一个台阶,使教学落到实处。要加强对投影规律及投影视图特征总结、综合、概括能力,强化培养,建立更多的基本形体的投影表象,为思维储备更多材料,为后阶段的学习夯实根基。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依据人们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的思维特点和规律设计教学。依据人们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从感知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立体模型、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和实践教学(模型测绘、部件测绘等),增加用投影视图所表达物体的正向思维训练的强度 ,有利于物体投影空间概念的建立.

3.针对学生读图难,加强读图教学与练习,教会他们读图的方法与思路;多方位开展加强读图能力培养,注重读图思维方法引导和读图规律的概括总结,使学生尽快入门,少走弯路。加强思维训练,培养课程综合创造能力。

4.对于跟后续课程相关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则采用通过到实习培训工厂现场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演示或观看相关录象等加以解决。效果很好。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正常教学实践环节中的手工仪器绘图、草图训练和形体构思训练等教学内容,并安排零、部件测绘一周。

对于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我们认为:

(1)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且实践环节对课程的学习掌握及运用能力形成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

(2)根据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工科学生的手工仪器制图、徒手画图和计算机绘图都必须训练,只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后两种能力的训练比重将逐步增大,但手工仪器制图在课程中不能没有。

(3)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参观,目的在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相关职业的认识和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贯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和观念 ,把思维教学与思维训练渗透于制图教学之中,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和素质,提高教育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注意遵循教育理论 , 根据当代高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注意运用启发式和可接受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各类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日趋普遍开展。我们也在制图课程教学中较为普遍地使用了多媒体。显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寻求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提高学习质量。另外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立体模型、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和实践教学模型测绘,部件测绘等,以画促读。增加用投影视图所表达物体的正向思维训练的强度 , 有利于物体投影空间概念的建立

6.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 采用模块教学体系 , 与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对机械制图的教学要求,精选整合教学内容 , 选用适应且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材《机械制图》。

2. 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指导制图教学,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

3. 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实行双证制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成功开展,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上岗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机械类专业毕业生扎实的制图基本技能在就业岗位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教学辅助资源建设思考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教学辅助资源建设思考摘要: 针对在《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教学辅助资源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克服难题所采取的三个 措施,总结了教学辅助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的作用,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教学辅助资源、机械仿真、虚拟现实、3d 打印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辅助资源(以下简称教辅资源)建设包括配置挂图、3d 建模与打印、典型零部件实物、2d/3d 动画、PPT、交互式多媒体课件、CAD 绘图、机械仿真、微课视频、虚拟现实技术、教学资源平台、专用计算机网络机房等等的确定、购置、安装、设计、创新。教学辅助资源是教学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制图课程建设过程伴随着教辅资源的建设和更新。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机械制图》课程已建设成为初具规模、内容较为完善的课程,基本符合中职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建设取得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困难:首先,课程项目内容没有跟随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最新前沿动态。《机械制图》本是一门较为完备成熟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实训条件和新的工艺不断地出现,且发展迅速;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与时俱进,更新课程资源内容,引入更多形式的、更新的、更适合的技术,开发更多的优质资源,保障课程实施提高质量,上新高度。其次,以前由于条件限制,数字化的教辅资源没有完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没有发挥其最大的用度。如今,随着云技术平台的应用普及,为教辅资源的线上推出平铺了道路。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快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尽早建立教学共享资源库。常规的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辅以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构成立体化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平台,基于这种平台,教学过程、空间得以延续和扩展。 针对上面教辅资源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机械制图》课程的资源建设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既具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它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图样,而图样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掌握和运用好这样的特殊语言,对于机械类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前期准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源于我国工科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其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机电类专业一直是我校的骨干专业。学校各级教学组织历来都十分重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从事机械制图教学的教师均能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因而,机械制图的教学在我院一直保持良好的教学质量。 早期的《机械制图》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沿袭老的制图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尤其注重图解方法和二维图形的表达。机械制图教学采取既重视学科基本理论教学,又注重手工仪器绘图技能的培养训练。所配备的学时比较多,学生的制图基本功也比较扎实。 9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自动绘图逐渐由过去的梦想变为现实,《机械制图》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逐渐影响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也使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受到强烈的冲击。旧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体系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因而,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引入课堂不仅是急社会之需要,而且也是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了教育技术的深刻变革,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导致绘图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革的要求,我校从 2005年开始面向机械类专业开展计算机绘图教学,计算机绘图教学正式铺开。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方案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 方案

一、课程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针对职业院校旨在提高学生应用技能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XX公司根据此类课程的性质以及多年类似课程的研发经验,制定《机械制图》课程的建设思路,主要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教学动画及实训视频进行设计、创新。 1.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突出教学的功能性 ?教材内容的组织不但注重突出“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而且更加强调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不但体现学科 知识的体系结构,而且更加突出教学的功能结构。 ?教材作为内容载体的同时,融入认知工具和方法。 ?教学功能模块: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 2.创新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及结构模式,提供可“便捷化”应用 的“剧本式”教学活动 ?将教学内容分级细化至知识点,并以具体设计的教学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以浮躁的“追新”、“出奇”为目标,而

是以“适合的就是最佳的”为理念,由课程开发专家团队 精心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认知特性以及教学环境等 因素出发,设计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具体、细化、全面,详细指出了课程相关资源的应用时机和应用方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供教师 “便捷化”应用,大大节约教师备课的时间。 3.革新教学 PPT 的内容结构及表现形式 ?摒弃以往“教材搬家”的形式化做法,树立教学 PPT 的两大功能定位:一是作为各类教学资源的集成媒介,二是作 为教学活动实施的引领性线索。 4.教学动画真实体现抽象知识,辅助课堂教学 ?经过拟物、3D形式进行过程动态演示,画面简洁清晰;同时教学过程中配合解释说明。部分动画过程节点控制,可 随意演示任一环节,支持个性化学习。 5.实训视频贯彻“五大专”思想,呈现专业性操作 ?实训视频全程车间录制,高级技师指导,过程规范,操作过程清晰展示,特写镜头突出关键环节,方便学生模拟练 习。 ?整个录制过程遵循专家制定、专业步骤、专人操作、专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4)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课程概述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和工程图纸设计能力。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常用工具和方法,并提升学生的绘图技能。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工程图纸的绘制;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 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制图的目的和作用 –制图的基本原理和规范 –制图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工程图纸的绘制 –图纸的种类和用途 –图纸的尺寸和比例 –图纸的标注和注释 3.CAD绘图软件的使用 –CAD软件的界面和工具介绍 –2D图形的绘制和编辑 –三维建模和装配图的制作4.工程图纸的布局和设计 –图纸的标准布局

–图纸元素的选择和组织 –图纸的美观和清晰度要求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授课方式,向学生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实践操作,绘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工程图纸; 3.课堂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制图问题; 4.实验实训:开设机械制图实验课程,提供实验操作和实际工程图纸设计的机会; 5.团队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估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验报告:对实验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3.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与机械制图相关的论文,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 4.期末考试:对学生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六、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经典的机械制图教材,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案例; 2.CAD软件:提供学生使用的CAD绘图软件,例如AutoCAD、SolidWorks等; 3.实验设备:提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际工程图纸设计的实验室设备; 4.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机械制图相关的网上参考资料和学习视频。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目前已经成为了工科类专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机械制图在工程设计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进行CAD绘图和仿真所必需的技能,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安排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已经开始逐步改革,使得任务更为严谨规范,逐渐达到企业实战所需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目标 我们的机械制图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巧,能够进行毫米级精度的图纸绘制;理解绘图符号和图形的含义,并能合理运用于实际设计中;能够对机械产品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准确的表示和表达。 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使其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和技能,有能力进行实际设计和制图绘制的实操能力。 实现对各领域、各种类型的机械制图研究和应用掌握,为各行业的发展所需。 三、课程体系 前置知识普及,为认知奠定基础。学生在进行机械制图之前,必须要对物理、力学等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复杂的机械设计。 软件技术学习,建立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CAD)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使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绘图练习,积累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软件技术建设的构建内容不仅包括三维建模、动画渲染等主流技术,还应该注重开发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D 软件系统。 常用图形符号解读,了解机械知识的构成。机械制图中各种图形符号的理解和掌握,是进行机械制图绘制的前提基础,也是进行机械设计的必需条件。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案例和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对各种图形符号的认知能力。 现代设计原理和方法,建立创新意识。讲述设计理念和方法,并结合工程中常见的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教学、课例分享等,充分展示机械制图知识的完整体系和实际应用场景,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知识汲取途径。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例练习和项目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制图的各项知识点,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综合素质。 问答互动法。充分利用课堂互动和在线教育工具,设置问题和答疑环节,积极引导学生深层思考,解决实际难题。 五、资源保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 工作基础 一、领导的重视,健全的制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之一。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走出了一条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特色之路。 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我院向教育界展示特色教学及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一个窗口,多年来学院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建立健全了各项有关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见《管理文件汇编》),教学质量常抓不懈。 在学院以教学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下,成立了院、系两级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以提供政策及物质支持,指导课程建设走向;各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任教师组成,完成具体教学任务;网络管理中心成立专门的精品课程技术支持小组以完成网络教学的技术支持;学院教学督导组由专家组成,对各精品课建设全程监督、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 院、系将精品课程建设列入年度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院、系主管领导不定期地召开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请精品课程负责人介绍经验,各建设课程找出差距、提出问题,以便建设成为成熟的精品课程,为我院的特色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学院于2000年3月下达了本课程的建设任务书之后,课程组全体成员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分析、求证、

实践等工作,课程组积极努力的工作,得到了院系各级领导、院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务处及有关职能部门对本课程建设所给予的充分的重视、关怀、指导与帮助,才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成为院级优秀课程。 二、重要的作用,深远的影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机类和近机类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是机类(含机电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既是学生学习其它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进行工程设计的基础,又包含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课程设计----工程设计的雏形,是架构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之间的桥梁,是为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它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的传授包括三个途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其中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验教学为辅,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又以课程设计为目的,为课程设计服务。课程设计不仅是该课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而且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第一次较完整的工程设计,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要用到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及热处理、公差、机械原理、金属工艺学等各门先修课程和本课程的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设计的雏形,能真正地体现工程设计的思路和机械工程学科的特点,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的能力、查阅图表资料的能力、绘制工程图的能力和编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所属专业(教研室):数控专业 制定人: 合作人:机械制图教学团队 制定时间: 2019年10月 聊城市技师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一)学生所在专业面向的岗位(群) 初次就业岗:设备操作工、维修工、安装与调试工、设备销售员; 二次晋升岗:车间技术员、车间调度员、班组长、质检员; 未来发展岗:车间主任、售后员、销售经理、项目经理。 (二)本课程项目设计时选择的(典型)背景实践岗位工作流程图:产品订单 产品图纸编制加工工艺按工艺分类加工(读懂图纸并加工) 零部件检测产品组装(读懂装配图并按图组装)产品质量整体检测产品交付。 (三)本课程与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中同类课程的区别 1.在中职教育中主要面向机械加工操作一线操作工作岗位,培养学生能够识读零件图,培养学生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具备使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二维图纸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和处理一般简单零件的图纸技术问题的能力。 2.在高职教育中主要面向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车间技术员岗位,能根据零部件图纸,会用计算机绘制较复杂的零件图纸;合理分配下达生产计划、制定加工工艺过程、编制装配工艺规程、处理车间一般技术生产中遇到的图纸技术问题;指导实际生产,具有分析和解决图纸上下游生产制造工艺系统问题的能力。

3.在普通本科主要面向机设设计工程师岗位、技术工艺工程师岗位,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合理设计产品总方案,熟悉运用计算机绘制复杂零部件的产品造型,熟悉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表达能力,具有编制产品综合工艺方案的能力,具有设计创新能力和独立设计较复杂机器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面向初次就业岗位,兼顾二次晋升岗位和未来发展岗位,从机械加工操作、装配员的典型工作中分析归纳出这些工作所需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总体目标: 掌握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能够运用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绘制、识读机械零部件图样。 能力目标: 1.能够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能够正确使用测绘工具进行机械零部件测绘。 3.能够选择合理的表达方法绘制零件图。 4.通过查阅机械手册,能够正确选用和更换标准件和常用件,具有一定的查阅资料的能力。 5.能读懂装配图,表达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6.通过总结汇报,培养学生进行总结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机械图样在生产中的用途。 2.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如图幅、比例、字体、图线等)。 3.理解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4.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表达方法。 5.掌握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6.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读图方法。 素质目标: 1.通过学习并遵守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培养学生的规范、标准化意识。

省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规划书.doc

XX县职业中专学校 省级精品课程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 根据湘教发〔〕号文件精神和湘教通〔〕号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将《机械制图》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确保该课程按期达到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特制定本建设规划. 第一部分项目建设基础 一、项目建设现状 对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现就我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现状作如下自评. 、建设措施.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于年月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有现场专家参与的专门的工作班子,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和一系列工作制度、奖惩制度,并对精品课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确定将《机械制图》、《》、《服装》作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拟将《机械制图》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校设立了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每年万元,两年共万元.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和该课程所涉及专业的职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我们确定了如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能绘制机械零部件图纸,并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参加测绘员和设计员资格认证考试,优秀学生还可以参加美国公司的认证考试,获得全球通用的工程师证书. 、课程内容和结构。为了使该课程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标准要求,多年来,我们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遴选,添置了一批课程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与此同时,我们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将《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为如下模块:⑴读图识图模块。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及基本要求,基本几何体的作图、轴测图、组合体视图、图样的常用表达方式.⑵手工绘图模块.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手工绘制、零件图的手工绘制、简单装配图的手工绘制。⑶绘图模块.基本图形的计算机绘制、零件图的计算机绘制、装配图的计算机绘制。⑷(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要求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简单零部件的设计。 、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对“读图与识图模块",主要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形成教学课件系列,并公布在精品课程网页上;“手工绘图模块"主要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主要教学方法,进行学生优秀作品评选并公布在网页上;“绘图模块”主要是采用案例教学、

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初步设计方案

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初步设计方案 机械基础实验室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 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是 大学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供了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初步设计方案,旨在满足 教学需要,提升实验室的效率和实用性。 一、实验室概况 机械基础实验室采用面积为200平方米的独立房间,采用现代化的实验室标准设计, 并配备了齐全的实验设备和高级计算机工作站。本实验室分为机械制图实验区、机械加工 实验区、机械力学实验区和机械工艺实验区,每个区域配备了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工具。 二、设计理念 机械基础实验室的设计理念是“注重实践、提高效率”。实验室内部的设备和工具都 是为了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机械制造过程而设计的。实验设计注重实用性,注重跟实际 工厂制造过程的结合,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工艺的主要流程和关键点。同时,实验室 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学生的实验完成时间更短,更有动力。 三、实验室区域设计 1.机械制图实验区 本区域为机械制图实验室,配备了全自动计算机制图仪器,以及其他制图工具和软件。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CAD、UG、Pro/E等常用制图软件的操作技巧,了解机械制图和工程图的一些基本规范和方法,实践机械零件制图设计和生产工艺规划。本区域还配置了一些教 学模型小椅和黑板,进行讲解和演示。 本区域为机械加工实验室,提供了各种大型和小型机械加工中心,并安装了数控系统。这个区域是机械制造的核心区域,主要用于机械零件生产的加工制造。学生可以在这里学 习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技巧,使用CAD/CAM系统进行工件的设计和加工,同时还可以进行 机械加工模拟实战演练和教学。 本区域为机械力学实验室,提供了静态和动态力学实验设备和测量仪器。学生可以在 这里学习与力学原理和力学性能分析相关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技巧。实验设备包括载荷试验机、拉伸试验机、压缩试验机、弯曲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振动测试系统等,能够满足大 多数力学实验的实验要求。 本区域为机械工艺实验室,配备了精益生产自动化流程工艺实验台、装配自动化工艺 实验台等工艺设备,以及各种不锈钢材质的实验台和实验手工具。这个区域是专门为机械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一、摘要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是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中主要注重实际应用和技能的培养,较少涉及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的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现就《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这一课程,运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惠州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的区域经济需求,根据现代制造企业对机械类学生的需求分析,确定《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好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实现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考核机制,开展《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的工作。 二、解决的问题 1.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思政改革目标不明确 由于对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知识缺少学习,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导致专业教师不能把思政育人和专业教学统一起来,找不到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课程思政改革存在阻力。 2.缺乏思政育人渠道和手段,“三全育人”氛围不够 目前高职课程教学主要是在课堂线下教学,专业教师只能局限在课堂时间内传授知识,这与“三全育人”理念相差较远。传统教学过程,较少借助信息化教学方法开展,没有将线上和线下 教学有机结合,没有引入有效的考核机制,没有完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目标。 3.课程思政意识淡漠,参与改革积极性低 目前高职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是从专业课中挖掘几个“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授课过程中提出来,就算是“课程思政”了;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较多,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故教学过程根本不知道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还是照旧,没有实现“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总之目前“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好。 三、问题解决策略(思路、过程和做法等) (一)问题解决的思路 我们在深入学习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知识、调查研究惠州、东莞两地四所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课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规划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以《“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十四五”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为建设依据,以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为目标,顺应专业形势发展,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制图》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行规划。 二、课程建设基础 (一)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属于校级达标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既有理论又重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专业制图、识图和测绘基本技能准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职业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它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和贯彻始终的作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机械制图》课程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国家职业能力等级证书、“1+X证书”标准、行业领先的证书标准,体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二)课程师资团队 拥有多媒体教室,制图模型,有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且应用效果好。开发原创短视频、微课等资源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建设类型、形式多样、能学辅教的教学资源。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 (四)课程内容与考核 本课程主要讲述有关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表达能力、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实际技能,采用“教、学、做”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课程内容附表

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引导其全面发展。 (五)课程教材 《机械制图》课程使用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机械制图(多学时)》第2版。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在2010年出版的第1版的基础上,结合一线教学反馈,吸收新知识、新规范修订而成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表达与零件图识读、装配体表达与装配图识读、常用零部件的测绘、第三角画法、专用图样等。每章均有导言、小结和适量思考题。配套习题册。本书配套动画、三维模型等多种数字化资源,在书中以二维码形式呈现,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享受立体化阅读体验。 三、课程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1.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建立全员育人的协同体系。 我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紧紧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筹安排行政和教学等部门工作,协调各方资源做好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构建了全员参与的育人体系。首先,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机械制图》课程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教师团队共同参与改革;其次,搭建专业部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便于专业课教师进一步了解专业目标和内容,为专业融入当下的新技术、新技能提供建议;最后,专业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以及1+X证书考核,以赛促教,形成赛教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作为突破口,让学生有参与度,让学生有成就感,让学生真正对理论和实操要求较高的《机械制图》课程做到弄通弄透。 (二)不足 2.《机械制图》教学师资人才缺乏。 当前,我校本专业师资队伍中,仍缺乏擅长机械制图课程开发的专业教师。由于本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均要开设《机械制图》课程,涉及的班级和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的任务较为繁重,针对本课程教学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同时,老教师逐渐退休,而新进教师的专业领域不擅长机械制图课程的开发,影响机械制图教学专业化队伍的建设。 3.《机械制图》课程网络资源不完善。 《机械制图》是一门兼理论和实操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需要学生同时掌握制图、识图、互换性与测量和机械基础等内容,国家标准规范较多,理论较难。根据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性,教学思路及过程应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对教材进行剖析,细化教学知识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过程需要时间较长,互联

机械制图实训室建设方案

机械制图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机械制图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新世纪合格的电工人才,学校现有的机械制图实训室条件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教育计划大纲,职业教育的特点,机械制图实训室要采用多层教学方式,多用途特点的维修电工实验台。而学校现有的机械制图实训室实训条件落后,需要整合扩建。 2、机电专业社会服务的全面开展,急切需要一个适合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场所。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目前企业缺少机械人才,该实训室的建设能够实现了与这一职业岗位的对接。 2、机电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备丰富的实训室建设、专业教育教学经验,为机械制图实训室及实训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学校成立了实训建设领导小组,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设立了实训室建设专项经费,能确保建设所需的费用按时足额到位。 二、建设目标 建成1个软硬件设施完善、能容纳60人、理实一体教学的焊接工艺实训室,实现如下功能: 1、满足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进行基本的识图、绘图能力; 三、建设内容及标准 (一)实训室面积及分区 实训室总面积不小于160平米,室内分教学区、操作区、资料查阅区,教学区配备教学用多媒体设备和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计算机;资料区内提供焊接操作指南、机械制图等方面的书籍。 各分区间用隔档或线条标识进行明显区别,设置功能区的标志和必要的警示 (二)实训室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室名称:钳工工艺实训室属于:(整合扩建)完成

年份:2017建设负责教师: 1.教材建设

落实《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建设,配套完成机械制图实训教材的开发。 2、管理制度建设 制订《机械制图实训室管理制度》、《机械制图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实训室“6S”管理制度》、《实训室财产损失赔偿制度》。 3、企业文化氛围建设行业岗位典型规范张贴;行业企业经典标识张贴。 (四)实训室布局 教 学 区 四、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018年3月,实训室建设调研、论证(已完成),责任人: 2018年5月,机械制图实训室建设方案制定,责任人: 2018年9月,标书制订、设备招投标,责任人: 2018年10月,设备安装、调试与验收,责任人: 2018年11月,新设备使用培训,实训室文化建设,责任人: 2018年12月,实验室正式用于教学、实训,责任人: 五、保障机制 I、成立实训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宏观指导,整体规划、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渠道的拓展,对经费的使用和分配实施组织、管理和协调等工作。 2、成立机械制图实训室建设工作小组,直接负责建设方案的论证制订和项目的实施。 3、积极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建立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项目责任、目标奖励、定期汇报、阶段验收等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4、严格执行示范校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相关制度,确保建设经费足额到位。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标准(课程思政)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标准(课程思政) 1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称为图样。图样是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在工程技术中,机械设计制造、建筑施工等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图样。设计者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思想和要求,制造者依据图样进行加工生产,使用者借助图样了解结构、性能、使用及维护方法。可见图样不仅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而且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图样的绘制和阅读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为了保证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机械类专业特点和用人企业的要求,将本课程进行优选重组、整合,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贯彻“基础理论教育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和能力培养,使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 2.课程任务 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基本上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绘图、读图技能并具备相应的空间想象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

2、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的方法。 3、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点、线、面的投影作图。 4、掌握基本立体、组合体的投影作图。 5、掌握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掌握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和画法。 7、掌握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8、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 9、掌握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方法。 10、初步了解有关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具备查阅标准和手册的初步能力。 2、具备用仪器、徒手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3、培养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学生空间构思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问题的图解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学能力。 6、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育人目标 1、本课程是大一新生最先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有着育人的先导性。讲授绪论课时结合本专业以及“制造业强国战略”等国家政策,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等相关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职高专大学生。 2、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大国工匠和安全生产事例等课程思政素材,引导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对待图纸,严格执行国标规定的习惯,培养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和生产规范化的习惯。 3、在绘图技能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以及认真负责、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4、在解题过程中,通过难点的分析和解决,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资源建设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资 源建设 一、概述 在当代社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需要构建有效的教学资源体系,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提供全面而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本文将探讨有效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资源建设。 二、课程设计 1.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包括机械基础、机械结构、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建议通过与企业合作,将课程设计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供真实案例以及实际的机械制造经验。 2. 实践性课程强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增加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如实验课、设计课、工程实践等。学生通过实践课程,能够加深对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实验室建设 1. 基础实验室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需要配备基础实验室,如机械制图实验室、机械加工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应该具备齐全的设备和先进的机械制造与设计软件,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2. 创新实验室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议建设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场所,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师资建设 1. 教师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最新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教师能够掌握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2. 行业专家的引进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来担任兼职教师或提供讲座。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增加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五、实践机会提供 1. 实习实训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制图任务; 2.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机械制图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机械制图新技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包括投影法、剖视法、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等; 2.机械制图的规范与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3.机械制图软件的应用:包括AutoCAD、SolidWorks等; 4.机械制图的实践:包括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工艺流程图等。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授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机械图纸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软件的使用;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机械制图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对机械制图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实践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成果来评价对机械制图软件的应用能力; 3.项目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机械制图项目来评价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 1.招聘具有机械制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2.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 六、教学资源建设

1.教室配备投影仪和电脑等教学设备; 2.实验室配备机械制图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设备; 3.图书馆购置与机械制图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以上是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AutoCAD》课程建设方案

《AutoCAD》课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确立课程标准,按项目组织整合课程内容;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工程图绘制及识读方法和计算机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引入制图员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少讲多练,以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案例教学为途径,倾力打造 AutoCAD 制图人员的课程。主要思路有:加强实践案例教学,充分利用校内计算机实训室,加大实践课时,进行教师现场辅导,师生互动交流;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上机训练、为就业拓宽一条路子。 二、建设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视图、绘图技巧,熟练绘制工程图纸。具备独立运用 AutoCAD 设计和制作工程图的能力。启迪思维模式,建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生活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向前,培养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开启并完善全国大学生制图大赛赛项建设,以赛促教,全方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利用暑假进行培训和下企业实践;组织专业老师利用暑假进行技能大赛指导培训,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加紧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丰富线上线下教学形式,完善内部实训条件建设,着手开展自主课程建设,在此基础上将本课程打造成学院校级优质课程。 三、建设内容 1.教师队伍建设

现状:目前专任教师2名,实训指导教师均由专任老师兼任。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较重,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以培养年轻教师为主,以省培、国培为契机,着力培养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精心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应达到70%以上。搞好校企合作,引进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逐步达到符合课程性质与教学实施要求的比例。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操作能力与指导能力。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对接,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并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程设计了三大项目十几种加工工序工作任务,共56学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详见下表。 表 2 教学组织安排表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太重煤机有限公司、长治液压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的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 一、专业建设基础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2004年山西省确立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2011年列入山西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在校生957人,专业教学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双师型”教师8名,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1名。3名教师被选拨为山西省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联系的高级专家,2名教师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其中1名是副主任委员)。 本专业建设有校内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场所10个,与“山西易通环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厂中校”模式的生产型机械制造实训中心,拥有机械加工设备近50台套,价值487万元。建立了校外“科研、实习、就业”双向合作基地28家。 本专业较早推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教学改革,促进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机械CAD/CAM》是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

《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等3门课程是院级精品课程。近五年来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6部,申报山西省教育技术规划课题4项,生源充足、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专业建设目前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训设备台套数量不够、品种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规模扩大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是年轻教师偏多,双师素质和服务社会能力亟待提高;三是课程建设滞后,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行业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山西省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时期,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和长治市推进工业新型化建设的强劲势头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专门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地域优势和氛围。我院是“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有深厚的机电行业背景,近三年来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大同齿轮集团有限公司”、“太重煤机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通过双向选择选拔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就业,每年都在30人以上,建立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就业市场,专业发展呈现进出两旺的良好态势。 (二)专业发展目标 本专业对接装备制造业,发展定位是:建成在山西装备制造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领域发挥示范作用的“四个基地、三个中心、一个窗口”,即成为在本省起示范和引领作用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装备制造业在职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基地、机械制造类职教师资素质提升基地、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技能竞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机电工程系机械教研室 一、专业建设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编程能力,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操作通用机械设备和数控加工设备的能力。根据威海华东数控、威海量具、文登曲轴等本地知名机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高 速加工中心等先进加工设备的使用能力。在引进Pro/E、Cimatron等国际认证证书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数控加工及逆向工程的能力,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设备的生产、维护调试和管理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主动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依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建设原则,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本地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形成适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需要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提 升“双师”素质水平为主要建设内容,培养能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技术大师,优化师资队伍;突出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充分利用生产性教学工厂,积极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点建设,使该专业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的领航舰。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目标绩效的可考核性和可监测性,现列出课程 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及毕业生能力等三方面的建设基础与预期目标,具体见表1。 表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基础与预期目标对照表

2.1课程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进行科 学的课程设置,动态管理。紧跟企业岗位能力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 课程内容。通过网络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 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网络课程建设到2007年9月,完成《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 械制造工艺与装备》、《Auto CAD、《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液压与气 动》等6门网络课程。 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到2007年9月,将《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到2008年9 月,将《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带动本专业其它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到2007年9月,将《液压与气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到2008年9月,将《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2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将《液压与气动》培植成省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将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培植成国家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 2.2教材建设 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易教、 易学、符合岗位实际需要的原则,把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固 化到教材中,开发适合本专业教学的特色教材。到2007年9月,出版《机械制图》 教材1部,到2008年9月,出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Auto CAD》教材2 部。 2.3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标准研制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改革教学体系,将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证书、 中(高)级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机加工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数控中(高) 级操作工和Pro/E设计工程师、Cimatron等全球认证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融入到 现行课程体系,经过重组整合,构建 包括机械设计、加工编程、CAD/CA和加工工艺4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每个模块均 含有生产性实训课程。其中,机械设计模块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 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uto CAD、《液压与气动》、《机械设计生产性实训》 等课程;加工编程模块主要包括《数控机床及应用》、《数控编程实训》、《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