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鱼池春季管理三注意

成鱼池春季管理三注意

春季水温渐渐回升,鱼的食欲渐趋旺盛。做好成鱼池的春季管理,是夺取全年成鱼高产的重要环节。

一、留意投饵施肥。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开头摄食,

摄食量随着水温的上升渐渐增大。依据鱼的生理特点,春季成鱼池

的投饵应把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投喂的方法是先投喂精饲料,以后

渐渐投喂人工栽培的青料和鲜嫩青草。饲料要投喂在固定的食台上,每天上午投喂1次或上、下午各投喂1次。日投量依据天气、水温

柔鱼的摄食状况而定,一般为放养吃食鱼重的4%左右。草料投喂量

以投喂后45小时吃完为度。

当成鱼池水温上升到5℃以上时,开头施肥,最好施一些人粪

尿或化肥。施肥量和施肥次数依据水质肥瘦和肥料而定,总的原则

是早春大量少次,晚春少量多次,使水色呈褐绿色、油绿色或红褐色,透亮度在30厘米左右。若水质清淡,呈淡黄色或淡

绿色,透亮度高,就要准时追肥,一般每亩可泼人粪尿50100公斤或湿畜粪100200公斤。假如水质过浓,则要冲水增氧。

二、留意掌握水深。春季成鱼池应适当掌握水深,实行分期注水,即池塘不要一次灌满,应由浅渐深,以利提高水温。一般1015

天加水1次。早春水深掌握在1.52.0米,以后逐步加至正常水位。

三、留意防治鱼病。春天成鱼池易发生的鱼病有水霉病、斜管

虫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等。水霉病的防治:用食盐、小苏打

合剂全池泼洒,使池水食盐和小苏打的浓度分别达到400ppm,或每

亩用草蒲5公斤捣烂,食盐1公斤,加入1020公斤人尿全池泼洒。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1、用1ppm漂白粉分池泼洒。2、每50公斤吃食鱼,用100克灭菌散,拌入3公斤精料中,加温水制团,投撒石场,每天一次,连用3天。肠炎病的防治:1、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2、每50公斤吃食鱼,用肠炎灵250克直接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斜管虫病的防治:1、用8ppm的硫酸铜浸洗病鱼2030分钟。2、用0.7ppm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

北方地区鱼类养殖的季节管理

北方地区鱼类养殖的季节管理 北方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其气候不同于我国南方气候,养殖周期短,因此在养殖过程中的管理也不同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了加快养殖鱼类的生产进程,缩短养殖周期,加强鱼池的季节管理也就至关重要。 1春季管理 1.1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北方地区池塘中的冰快逐步融化,鱼类的活动也逐渐增强,此时经过长期越冬的鱼体体质有待于恢复,这时水质的好坏会严重影响鱼类摄食。由于经过越冬的池水严重老化,水体pH值较高,往往达到9.0以上,严重的超过lO.0,极不利于鱼类早摄食,所以为了让鱼早一天摄食,在冰雪消融后必须加强水质的调节,首先把越冬池的老水放掉四分之三,然后再加注新水四分之一,保持原来水量的一半,这样不但水质得到调节,还有利于水温的快速回升,促进鱼类早摄食,切不加到原来水位,否则水质变化过大对鱼造成应激反应。为了避免换水而导致水质偏瘦而缺氧,这时应该补充一些有机肥来繁殖水中的浮游植物,使水体保持“肥”、“活”、“嫩”、“爽”,同时也为滤食性鱼类提供良好的生物饵料。 1.2 进入春季,水温升高,各种病原体开始大量繁殖,尤其是细菌的繁殖更快,此期易爆发性出血病和赤皮病,所以这时在加强水质调节的同时应重视疾病的预防,不能顾此失彼。为了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开春后应及时用药,但此时水温还不高,水质还不肥,应选用低温季节杀菌效果好的且不伤水的药物,可用强力碘(聚维酮碘)、菌毒清(二氧化氯)或者海因宝进行全池泼洒以杀灭水中的细菌。若鱼体表有寄生虫,则应先用一次菌虫双杀或强力混杀精(每瓶用于3~5

亩)进行杀虫,然后再用上面的杀菌药。 1.3 若有暴发性出血病或者赤皮病发生,可采用外泼内服的治疗方法,外泼药有强力碘(每瓶用于2亩)、菌毒清(每瓶用于1亩),视病情隔天1次,连用2~3次。内服药,可用百菌消每袋拌饲料12.5 kg 或菌毒克星散每袋拌饲料10kg投喂,连喂3~5天。 2夏季管理 2.1 随着夏季的来临,水温也趋于达到鱼类生长的最佳水温,鱼类的活动能力强,鱼类的摄食强度大大增加,这时鱼类开始快速生长,鱼类排泄量增加,水体的负荷也相应增加,为了给鱼提供一个更大的生存空间和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随着鱼类的生长每隔一周或十天加注一次新水,使原有的水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从而使水质一直保持“肥”、“活”、“嫩”、“爽”的良好状态。在气温达到最高值时,池塘的水位应达到正常水位。 2.2 夏季气温高,各种病原比较活跃,疾病发生率高,同时夏季又是一年四季中的主汛期,长时间的阴雨及低气压天气,往往会导致水体缺氧而造成鱼类的浮头,同时鱼池内氨氮及亚硝酸盐也会产生,易对鱼类造成毒害,轻者鱼类食欲不振,重者鱼类拒食,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所以在夏季应加强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 2.3 在整个夏季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水质状况进行选择药物,若水质瘦可选用强力碘、菌毒清或者海因宝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若水质过肥,可用漂白粉、强氯精、水体消毒灵或二氯海因进行水体消毒,既可杀灭细菌等病原,又可杀灭一些浮游植物,改良水质,防止水质过于肥浓;若水体的pH值低于8.0,可用生石灰每亩用量15~20kg 进行改良,但这时水体中不能有氨氮,以免增加其毒性给鱼造成毒害,为了防止氨氮及亚硝酸盐对鱼类造成毒害,可以把池塘中的水排出一

春季畜禽安全防疫技术要点

春季畜禽安全防疫技术要点 春季是畜禽养殖中非常重要的时节,同时也是疫情高发的时期,因此做好畜禽安全防 疫工作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畜禽的健康安全,提高养殖效益,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春季畜禽 安全防疫技术要点。 一、清洁消毒 春季气候湿热,是各类病原菌滋生繁殖的最佳条件,因此要做好畜禽舍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畜禽舍内的各类污物,及时更换垫料,定期对饮水器、饲料 槽进行清洗消毒,保持畜禽舍内空气流通。对养殖设施进行定期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如过氧化氢、双氧水等,对畜禽舍内进行全面消毒。 二、饲料管理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畜禽的饲料管理需要格外注意。要注意饲料的保存,防止发霉变质,避免因饲料问题引发畜禽疾病。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畜禽的生长发育阶段 和生理特点,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畜禽的营养需求。 三、疫病防控 春季是畜禽疫病高发的季节,要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定期接种疫苗,建立健全的免 疫制度,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及时发现疫情,要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避免疫情传播。 定期对畜禽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处理。 四、畜禽营养管理 春季是畜禽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的营养管理对畜禽的健康生长尤为重要。要根 据不同畜禽的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畜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要 关注饲料中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避免对畜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五、环境控制 春季气温多变,要做好畜禽舍内的环境控制工作,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做好保暖工作,保证畜禽舍内的温度适宜;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畜禽窒息;控制湿度,避 免畜禽舍内潮湿引发疾病。 六、科学喂养 春季畜禽安全防疫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清洁消毒、饲料管理、疫病防控、营养管理、环境控制和科学喂养等工作,确保畜禽的健康安全,提高养殖效益。希望广大畜禽养殖从

春季池塘八项管理措施

春季池塘八项管理措施 作者:张斌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23期 周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张斌 中原地区四季分明,开春后气温逐渐回升,鱼类活动量增加,抓好春季池塘管理,不仅能 促进鱼类提前摄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还能延长生长期,提高生产质量。当前时节,渔户应做好以下池塘管理工作。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一、池塘消毒 首先应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平整池底,加固池埂,疏通进、排水口后,一般用生石灰或漂 白粉进行清塘消毒,用量分别为75~100kg/667m2和5kg/667m2。购买生石灰时(最好购买块灰),通常选择消毒效果较好的生石灰,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虫原体及野杂鱼,还 能起到调节酸碱度、改良底质的作用,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能增加养殖水 体中钙离子的含量,充分满足鱼类生长对钙物质的需求,还能释放营养素,保证有机物质的良 性循环,增加水的肥度有利于鱼的生长。 二、施肥肥水 待消毒药性过后,在投放鱼种前7~10d投放基肥,将用畜禽粪(最好用鸡粪)与生石灰混 合堆沤发酵而成的有机粪肥施入池底,一般投施量为200~300kg/667m2,然后向池内注水 0.8~1.0m(进水口应设孔径为0.613mm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入),培育水中浮 游生物,3~4d后再追施EM菌、单细胞藻类激活素等,增强培水、净水效果。7d后,可见鱼池 水体中有大量浮游生物繁殖起来。 三、鱼种投放 鱼种应选择整齐、发育良好、色泽光亮、体质壮、游动活泼,逆水力强且体表磷片完整无 损的同龄鱼。早春气温低,鱼苗活动较少,在运输投放过程中不易受伤,鱼苗成活率高,一般 在2—4月份投放最佳。注意苗种运输时间,苗种运输要选择晴朗、无雪雨霜冻、无大风、温差不超过10℃的天气。同时运输的密度不能过大,并配备相应的增氧设施。还需注意苗种的初步 检疫,苗种检疫尤为重要,这是切断病原微生物体传播的有效办法之一。 四、放养模式 坚持突出主养、科学配养的原则,一般主养鱼占70%~80%,配养鱼占20%~30%,确定主养鱼后,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搭配混养鱼种。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以 提高单产面积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效益,因此搭配鱼种应视主养鱼而定,通常以滤食性的鲢鱼、鳙鱼为搭配混养对象,而鲤鱼、鲫鱼、草鱼等则为次养品种,其他搭配鱼种也应视对主养鱼影 响大小而定。食性相近或相同的鱼种,应尽量少搭配或不搭配混养,要增加大规格鱼种的放养 比例,从而缩短鱼的生长期,提早上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水质管理 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8~1.0m之间,水温能较快升高,以有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的摄食,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于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应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随着春季的气温和水温逐渐提高,一些冬眠的藻类,开始逐

鱼类养殖管理技巧

鱼类养殖管理技巧 在现代养殖业中,鱼类养殖被广泛应用。无论是作为食物来源,还 是作为观赏鱼养殖,正确的管理技巧对于保持鱼类的生长健康和提高 产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鱼类养殖管理技巧,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养殖业务。 一、水质管理 鱼类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有效的水质管理是鱼类养殖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管理技巧: 1.监测水质: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水温、pH值、溶解氧和氨氮含 量等,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水质。 2.保持水质稳定:鱼类对稳定的水质更为适应,因此应注意避免剧 烈的水质变化。定期更换部分水体,并加入适量的水质调节剂来维持 水质的稳定。 3.防止污染:控制饲料和肥料的投放量,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喂养,防止饲料残渣和鱼类排泄物引起的水质污染。 二、合理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确保鱼类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以下是一 些饲养管理技巧: 1.合理饲料选择:根据鱼类的种类、生长阶段和养殖目的,选择适 宜的饲料,并根据鱼类的需求定期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2.科学饲养计划: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包括每日饲喂次数、饲料投放量和饲喂时间等,并逐渐适应预定的饲养计划。 3.饲料管理:定期清理饲料残渣,避免过度喂养和浪费,并确保饲料的新鲜和质量。 三、疾病预防和控制 疾病是影响鱼类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是保持鱼类养殖业务健康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技巧: 1.定期体检:定期观察和检查鱼类的行为、食欲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环境:良好的水质和环境是预防疾病的基础,通过保持水质清洁、鱼缸或鱼池的清洁以及适宜的环境条件来减少疾病的发生。 3.合理使用药物:如果发生疾病,及时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兽医的建议正确使用。 四、定期记录和数据分析 定期记录和数据分析是鱼类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记录养殖业务的关键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以下是一些记录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摘要:溪鱼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本文将介绍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合理的饲养方式,可以提高溪鱼的养殖效益,保证其健康成长。 正文: 溪鱼养殖是指在溪流或河道等天然水域中养殖鱼类。由于水质清新,富含营养物质,以及具备自然的生态环境特性,溪鱼养殖备受青睐。下面将详细介绍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址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成功开展溪鱼养殖的首要条件。养殖场地应选在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水流缓慢的溪流或河段。同时,要确保养殖场地具有丰富的水生态资源,以提供充足的饵料和避风的环境。 二、鱼种选择 在溪鱼的养殖中,要根据本地水域的环境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鱼种进行养殖。常见的溪鱼品种包括草鱼、鲫鱼、鳜鱼等。这些鱼类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且容易养殖。 三、季节管理 溪鱼的养殖要根据其繁殖特点合理安排养殖季节。一般来说,春季和夏季是溪鱼繁殖的旺盛期,可以选择此时进行养殖,利用溪水的丰富营养让幼鱼快速生长。秋季则是收获的季节。 四、养殖设施建设

溪鱼养殖需要建设适当的养殖设施,包括网箱和鱼池等。网箱是将溪鱼圈养在 河道或溪流中的一种设施,具有较高的养殖效益。鱼池则适用于较小规模的溪鱼养殖,可根据需要进行挖掘或建设。 五、水质管理 水质是溪鱼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应保持清新、富含氧气的水质。可以利用氧 气增氧装置、净化器等设备来改善水质。同时,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 六、饲养管理 溪鱼的饲养要合理选择饵料和喂养方式。一般来说,溪鱼以浮游生物、水生植物、昆虫等为食,可选择合适的人工饵料进行饲养。喂食量要控制得当,过量喂食会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生长不良。 七、疾病防治 在溪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鱼类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定期检 查鱼类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发现有病害,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影响养殖效益。 八、收获和销售 溪鱼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在收获前,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周期 合理规划。在溪鱼成熟后,可以进行集中捕捞,并采取冷链运输等方式,保证其新鲜度,从而获取更好的销售价格。 总结: 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和经济效益。通过选址、 鱼种选择、季节管理、设施建设、水质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以及收获和销售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和管理,可以实现溪鱼养殖的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要环保、科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合规经营,共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春季河蟹池塘养殖管理的七个技术措施

春季河蟹池塘养殖管理的七个技术措施 一、控制池塘水位 为了促使河蟹早摄食、早生长,晴朗的天气应将池水降到60厘米左右,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较快升高,以利于河蟹摄食生长;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止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二、池塘水体解毒。 由于冬季池塘干塘清塘,池塘里各种藻类生长受到清塘药物的伤害,水体中有各种药物的残留,对河蟹苗种产生危害,不能正常发育生长,放养前全池必须使用使用护水解毒剂,对养殖水体进行解毒,降解池塘里清塘药物的毒性,使池塘蟹苗、藻类健康生长。 三、投放一些有机肥。 由于早春池塘是经过冬季清塘、消毒、冻晒,水体里什么都没有,为了保持池塘里浮游植物得到很好的繁殖生长,促进池塘水体生产力得到恢复,同时控制青苔繁殖生长,水体保持一定的肥度是必须的,因此,池塘需要投放一定的有机肥。施肥可以降低池塘里氨氮、亚硝酸盐,消除有毒氨,保持水体的清爽,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促进水草的生长。 四、适时投饵商品蟹苗饲料。 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河蟹自身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身体很虚弱,为了做好春季河蟹第一次蜕壳,及时投喂是关键措施,这样可以迅速

恢复河蟹体质,提高河蟹第一次蜕壳成活率。当温度达到10℃以上时就可少量投喂一些精料。精料以含量40蛋白为好。投喂地点在向阳坡处投喂。投喂注重投喂的时间,以下午2-3点为好。 五、加强水草栽种、管理。 水草是河蟹养殖成功有否的关键。栽种水草主要为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在池塘水体中形成至少3种以上水草群,力争水草面积占全池面积的40%左右。对缺少水草的塘口要进行补种,水草过多的塘口要做好人工删除,水草种植应按“条式”或“井式”方式,形成几条规则的“水道”,以促进水体的流动,确保通风、通气。 六、加快鲜活螺蛳投放。 清明节前,一次性每亩投放螺蛳200公斤左右,为河蟹提供适口的天然动物性饵料,同时过滤水中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提高水体净化的作用。 七、早期病害防治 由于大部分养殖水体,连年养蟹后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逐年增多。特别是对河蟹影响较大的纤毛虫、黑鳃、肠炎等有害病菌,必须加以杀灭控制。依照无公害养殖要求,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确保商品蟹的质量。一是蟹种下塘第一次脱壳后,全面使用一次杀虫药并消毒。二是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杀菌药物,防止病菌大量滋生。三是河蟹脱壳前后,可泼洒蜕壳剂,促进河蟹的第一次脱壳。四是进入5月份,河蟹吃食开始旺盛,可投喂内服中草药药物进行预防。

池塘管理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放,多收少收在于管”、“三分放,七分管”。因此,养鱼需要科学精细的管理,促进鱼的快速生长,有效预防鱼病发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养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做到“四早、四定、四看、四讲究、四勤、四防”。 “四早” 早清塘早放养早管理:早开食:早管理: “四定”定位:定时定量:定质: “四看”看品种:看水色:看季节:看天气: “四讲究” 讲究适时注水:讲究清晨注水:讲究科学注水讲究适量注水:“四勤” 勤巡塘、勤检查:勤清理:勤分析: “四防” 防敌害:防鱼病:防鱼逃:防浮头: “四早” 1、早清塘:秋冬池鱼起捕后,及时排干水,曝晒数日,清除淤泥,加固堤埂,堵好漏洞,平整池底,铲除杂草及拾出砖瓦和石块等杂物,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强氯精等药物彻底消毒。 2、早放养:清塘消毒15天以后即可放养鱼种,大力提倡冬季放养鱼种(苗),水温较低,鱼种活动力弱,减少运输和拉网中的伤亡,利于鱼种早适应环境,开春即快速生长。放养时要选择生活力强的鱼种,严格消毒,合理搭配,细心放养。 3、早开食:鱼种放养后,翌年开春气温达10℃以上即可投喂少量精饲料诱食,水深调节到1.2-1.5m左右,以延长池鱼的生长期。 4、早管理:管理人员要制定各自的岗位管理制度,制定每月的管理要点和防病流程,较早地住到饲养棚,加强鱼池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定” 5、定位:在鱼池中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喂,饲料台采用竹杆扎成三角框固定,在三角架食台下挂漂白粉篓或硫酸铜及晶体敌百虫挂袋。便于检查鱼的吃食活动情况,防止饵料浪费,有利于防治鱼病和清除食物。 6、定时:应早开食,晚停食,以延长鱼类生长期,一般每天上午8-9时,下午15-16时两次投喂,必要时可在中午加投喂一次,每次投饵时间15-20分钟。气温好水质优,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水温低、水质差,可减少投喂次数。 7、定量:总的原则是少量多次,以每次投喂吃饱为度,一般按存塘鱼体重的5-8%,确定饲养用量。投喂青饲料,应在黎明前吃完,日投饲料率为30%左右;投精料,以1.5小时吃完为度。投饵时,如发现饵料台上的饵料被鱼吃完,鱼不离开则可适当增加投饵量,相反减少。切忌时投时停,过饱过饥,确保池鱼吃匀、吃饱、吃好。 8、定质:饲料营养全面,结构合理,搭配多样,科学加工调制,适口性好。

黄鳝养殖之鱼池管理方法

黄鳝养殖之鱼池管理方法 养殖黄鳝的方法方式很多,而鱼池养黄鳝是其中的一个很好方法,它可以提高农村鱼塘水产业的经济效益。关于黄鳝养殖之鱼池管理方法,我们具体将介绍如下: 1、在鱼苗放养前进行鱼池消毒 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以前的10天左右,因过晚可能鱼池留 有残毒,过早易重新滋生细菌。在消毒时池水保持5~6公分高,用90克/平方米~120/平方米的生石灰消毒。 消毒后的第二天最好用耙把泥和石灰乳搅合-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消毒时每隔1天~2天入放新水,排出旧水。 2、鱼苗的消毒和放养要点

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5公分~10公分的鳙 鱼或鲢鱼苗按2尾/平方米~3尾/平方米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 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食盐3%~5%浓度浸洗10分钟~15分钟,或2ppm~5ppm的高锰酸钾,可消除部分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 病力。 消毒时最好在阴凉处进行,时间可视鳝鱼苗的体质适当增减,以看苗是否出现不正常情况来判定,消毒后改放入清水中暂养以备放养,放养时要按规格大小分池,以免相互残杀。 还要注意暂养池的水温应和大鱼池(即放养池)的水温相当,两者温差以不大于3°C为宜,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水质管理

一周左右开始加入部分新水,以后隔2天~3天加水1次,每次以3公分~5公分为宜,使水位保持在25公分左右。 夏天天热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以每次放排3公分~5公分为宜,以免造成温差过大。 4、要每天坚持巡池 发现生病的鳝鱼及时捞出分析病因(病鱼一般不进洞、游浮在水面)。坚持精养,投喂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平时疾病预防可用1ppm漂白粉或敌百虫0、2ppm全池泼酒(90%晶体型),防病药物应多备几个品种,经常更换,以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垂钓鱼塘饲养管理要点

垂钓鱼塘饲养管理要点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5期 在水产养殖场设置垂钓鱼塘,可以提高养殖场知名度,增加人气,提高经济效益,发展鱼 塘垂钓是水产养殖场提高效益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垂钓鱼塘的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与常规 养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要掌握以下重点: 一、完善配套设施 对适合垂钓的养殖池塘进行改造修整,完善垂钓配套设施,建设垂钓遮阳棚或垂钓长廊、 钓鱼平台和防护栏等。在适合游钓的区域设置游钓园区,配置游钓船、钓具、救助船只及器材、消防、通讯等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在醒目位置设置指示牌、警示牌、科普展板、钓鱼须知、 应急预案等。垂钓区域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以防发生漏电触电等事故。 二、放养品种齐全 垂钓鱼塘往往只放养一些容易上钩且规格较整齐的常规品种,如尾重250g的鲫鱼、500g 左右的鳊鱼等。这样的品种结构有两个弊端:一是水体得不到充分利用,产量和载鱼量小;二 是品种单一,规格一致,缺少名贵鱼类和特种鱼类,影响垂钓者的兴趣。为了克服这些弊端, 垂钓鱼塘放养的鱼要做到品种、规格多样化,既要考虑容易上钩,又要考虑充分利用水体。一 般垂钓鱼塘要放养在水体上、中、下层栖息的多种鱼类,包括草鱼、鲫鱼、青鱼、鲤、鲢、鳙 等种类。鲢、鳙鱼可以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起到利用上层水体、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可 放养一些黄颡鱼、鲶鱼、鳜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和较大规格的常规品种,用它们来消灭或压 制水体中争食、争氧的低值野杂鱼,还可提高垂钓者的兴趣。 三、合理投喂饵料 养殖经营者片面认为垂钓鱼塘饵料投喂足,鱼不容易上钩,因此就少投或不投饵料,这样 往往造成鱼体落膘,失重较大,导致鱼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对垂钓鱼塘要正常投饵,不 仅要保证鱼体不失重,还要使其增重。一般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占池鱼体重的3%~5%,以下午4-5时投喂为主,使鱼保持七八成饱,经过一夜的消化,次日鱼处于半饥饿状态,不会影响垂钓上钩。 四、加强饲养管理 垂钓鱼塘往往鱼的密度较高,必须要有充足的溶氧,有条件最好配置增氧机,每天中午开 机增氧2~3h,并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也可使用光合细菌或移植水花生、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以改善和调节水质。要坚持早、中、晚巡塘制度,搞好清洁卫生和工具的消毒工作,发现异常 现象及时采取对策。同时,要掌握塘鱼的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水面载鱼量500kg以内。 五、重视鱼病预防 垂钓鱼塘里的鱼有部分因脱钩而受伤,经常补充外购鱼也容易带进病原体,所以要高度重 视鱼病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垂钓池塘每年都要清淤、晒塘,并用生石灰、敌百虫等药 物彻底消毒,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放养;外购鱼一定要经严格检疫和鱼体消毒,确保不带入病原体,捕捞、分拣、运输等操作要熟练、细致和谨慎,以免使鱼体受伤。发现鱼病尽量使用绿色 环保渔药治疗,如生物制剂、中草药、食盐、大蒜素等。

锦鲤池的春季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浅谈

锦鲤池的春季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浅谈 1.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池养锦鲤逐渐从冬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当水温达 到8--10℃时,锦鲤开始活动摄食,进入正常的生长发育阶段。然而,经过一冬的停止摄食,锦鲤的体质在此时达到最虚弱的状态,但同时由于阴天梅雨等天气在此季节经常出现,光照不足,气压较低,且越冬后的鱼池水质一般呈老化状态,水体的下层(尤其是深度较大的鲤池)往往积聚了过多的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水质较差。 a)同时每年3月至4月是一年中天气变化较为激烈的时期,正值冬季转为 春季,气温明显回升,降水量也明显增多。由于冷暖空气都较为活跃, 因而气温起伏变化较大,常有寒潮和强冷空气影响,也常产生低温连续 阴雨及春寒天气,乍寒乍暖天气较多,容易造成池养锦鲤应激反应增强, 鱼病也逐渐增多。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般每年的3月下旬鱼病发 生的第一个高峰期就要到来。 b)因此,春季做好锦鲤的饲养和管理工作,保持鲤池的良好水质环境,是 促进冬眠锦鲤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延长生长期、提高增强抗病能力和 成活率的关键时期。 c)鲤池是锦鲤的栖息之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鲤池的水环境是否清 洁和优良,直接影响到越冬锦鲤的健康。春季,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

升,鱼池内的各种生物繁殖加快,开始大量滋生,各种代谢物不断增多,危害锦鲤的病菌、寄生虫将逐渐活跃。所以春季进行鲤池消毒是全年的 锦鲤养殖工作的重要一环,须高度重视。 d)在此,要特别提醒广大锦鲤同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水质调节: 在开春后,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或以上时,就应对越冬的鲤塘加注适量的新水,这样既可补充鱼塘水量,淡化毒物,增加溶解氧,又能提高水温,促进池养锦鲤早活动、早摄食、早生长。早春水温低,锦鲤活动少,吃食少,池水不宜过深,但新建鱼池或需春季放养种鱼的鲤塘,应加足水量。随着水温升高锦鲤吃食增多,可逐渐加深水位,一般每7~10天注入新水一次,到4月份可逐步提高水位至1米以上。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最好大换水一次,及时加深水位。在加注新水时,每次不可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 如需分池饲养,应在水温8℃左右时进行,此时锦鲤的活动力弱,鳞片紧,捕捞或运输时锦鲤不易受伤,加之水温较低,感染发病的机会也较少。 3.2、提高水温 a)在适温范围内,锦鲤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量,加快生长。因此, 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米~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促使锦鲤 提早开食。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中水温变 化幅度过大。 4.3、尽早投饵。

垂钓鱼塘的经营与管理

垂钓鱼塘(de)经营与管理 休闲垂钓是人们劳逸结合(de)渔业活动方式.近些年来,休闲垂钓业发展很快.由于其多在环境优美(de)风景区,优雅(de)环境,恬静(de)氛围,且适合于不同年龄段(de)人们,作为一种修身养性(de)方式,其越来越受人们(de)欢迎.目前,休闲垂钓正逐渐发展成为集体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与渔业有机结合与一体(de)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渔业(de)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形成一种新兴产业.所以,对于经营者,如何确保垂钓业(de)健康有效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适宜(de)池塘条件 1、水深2~3m; 2、水源充足无污染; 3、水质良好; 4、水底要保水且不渗、不漏、无污泥; 5、四周无杂草,池埂最好用砖或水泥板护坡; 6、池塘边无高压线等高大障碍物穿越; 二、合理(de)人员配置 1、垂钓池边必须配置2个工作人员负责垂钓池(de)水质调节、设施 设备管理、池塘卫生清洁、巡查、鱼食投喂等工作并及时处理出 现(de)问题,同时为垂钓者提供服务; 2、在垂钓池(de)入口处设置一个岗亭并安排一个工作人员对前来 垂钓(de)人员进行登记并办理垂钓手续,同时对已结束垂钓(de)

人员进行记录、收费并回收本馆垂钓工具等; 三、完善(de)配备设施 1、池埂上要搭建为垂钓者提供遮阳避雨(de)亭台(如搭建遮阳伞或蘑 菇型草屋); 2、池塘要配备增氧机、投饵机、小型发电机(以便池塘日常管理); 3、条件允许(de)话可在池塘边,根据地势布置小木屋或草屋(方便垂 钓者或家属休息娱乐); 四、科学规范(de)经营管理 (一)品种放养要科学 放养时间要根据钓捕(de)起捕量适时补放鱼; (二)养殖管理要跟上 由于垂钓鱼塘放养密度过高,高温闷热天气很容易缺氧而发生浮头,影响上钩率和垂钓,因此要加强几个方面(de)管理; ⑴水质调节 当水质变浓时,要适时放掉老水注入新水,保持水池透明度,换水时注意温差不要太大; ⑵及时巡塘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鱼类摄食及有无浮头等情况,特别是早上、夏季闷热天气、阴雨天等要认真观察,并处理出现(de)异常情况; ⑶保持池塘清洁 要搞好池塘(de)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捞出垂钓者丢弃(de)

[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鱼塘管理制度

[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鱼塘管理制度[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鱼塘管理制度篇一 : 鱼塘管理制度 对于鱼塘养鱼来说除了良好的养殖技术之外,鱼塘的管理也非常的重要,鱼塘管理制度可以很多好的规范鱼池的管理,确保操作规范,从而获取最大的养殖利益,本文总结分析了一些鱼塘管理制度,以供各大养殖户参考。 鱼塘管理制度 一、换水操作流程: 1、换水的频率: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而定,每次换水间隔控制在1周至2周之间。 2、换水的操作:同时打开进水阀和出水阀,并通过观察浮球的水位高低调整大小。水没过浮球时,证明进水过快,应将进水阀调小;水位低于浮球,证明出水过快,应将出水阀调小。 3、换水过程的时间:可根据换水速度适当调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4、完成换水后应加入一包“净水剂”、适量硝化细菌和适量粗盐,起到净水灭菌的作用。 5、换水注意事项:秋冬季节换水时,需实时观察水温高低,确保水温温度达到25?以上,水温过低可导致鱼的不适。 二、鱼的喂养: 1、喂养原则:少量多餐,防止污染。 2、具体方法:根据鱼池里鱼的数量,每天分两次投食,投食量以鱼每次能马上吃完为准,因为吃剩的鱼食可导致水质的污染。 三、鱼池的清洁: 1、日常清洁:根据实际情况,每3至5天对鱼池的过滤棉进行彻底清洗。

2、大型清洁:根据实际情况,每隔若干个月请水族馆专业人士对鱼池进行彻底清洁。 四、对生病鱼的治疗: 1、请专业人士查看病因,并根据其要求进行治疗。 五、鱼池设备的检查: 1、检查进水阀、出水阀、水泵流速阀是否正常,有无松动现象。 2、检查加热棒是否加热正常。 3、检查延时器是否工作正常。 4、检查水泵开关是否开启,保证供氧。 鱼塘管理办法 养殖周围环境管理 1.控制和杀死病原菌。根据季节发病情况,在鱼塘闲置或鱼病暴发前期进行清塘或消毒。清塘在鱼塘闲置情况下清除鱼塘内和池边 的杂草,将池底整平,或使用药物。药物使用一般为生石灰,生石灰的使用量要足,使用中要分清是带水清塘还是干法清塘,不能使用粉末状或少量的块状清塘或消毒。其次,不能单一使用一种药物消毒,以免病原菌产生抗体。 2.清除鱼塘内的大型敌害生物。在青海地区4月下旬至5月是蛙类大量繁殖和产卵的季节,蛙类多选择鱼塘进行繁殖产卵,这个时期也是鱼塘下苗和正直开塘养殖鱼类大量开食的时候。因此,在鱼塘进、排水口要设置密眼网并随时捞除蛙卵等大型敌害生物。 3.鱼塘的维护。平时检查池埂坚固性、鱼塘渗漏水情况,做好防逃工作。垂钓鱼塘挂牌给垂钓者做警示不乱丢弃塑料袋等污染水体和环境的杂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