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鱼塘春季管理技术

精养鱼塘春季管理技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鱼塘管理事

关全年丰收大计。对精养鱼塘来说,春季管理应主要抓住

以下六个方面:

一、做好生产计划

开春后,养殖户应首先做一个详细周全的生产计划,如:养殖模式、投放计划、饲料用量、预计产量等;然后,根据生产计划做好全年的资金准备和物资采购工作。包括联系购买鱼种、饲料、药物和渔用机械等。

二、抓好清塘消毒

冬季未来得及进行清淤修整的鱼塘,开春后应抓紧时间放干池水,清除淤泥,平整塘底,加固塘埂,铲除杂

草,堵塞漏洞。之后,尽可能让阳光暴晒池底和边坡7〜

10天,然后注水并施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

三、抓好鱼种投放

鱼种投放是开春后的头件大事,同时也是整个养殖过程的基础,关系到全年生产的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

1 、要确定主养品种。

正常情况下,精养鱼塘一般以主养鲤鱼为主。当然,

若当地肥源充足,可主养鲢、鳙等肥水性鱼类。

2、投放量要根据水源条件、增氧设备、鱼种大小、养殖技术和往年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

一般为每亩投放1000〜1500尾,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实行多品种合理混养。

3、应做到投放时间宜早不宜迟、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投放水温宜低不宜高、操作运输宜快不宜慢,且同池鱼种应力求规格一致,体质应力求健壮。

四、抓好饲料投喂凡主养鲤鱼的精养鱼塘,为夺取高

产丰收,一般

实行以投喂颗粒全价饲料为主。鱼种投放2〜3 天后,刚开始水温较低时,可每隔2〜3 天投料1 次,投饵量按鱼体重的1%计算。当鱼塘表层水温升到10 C且天气晴好时,需每天投料1 次,一般在下午2〜3 点进行,并开始进行投料驯化,使鱼种养成上水面摄食的习惯。当水温达到15C以上时,每天投饵的次数可增至2次, 时间分别在上午9 〜 1 0点和下午3〜4点,此时投饵量约占鱼体重的2% 〜3% 。总之,饲料的投喂量除随水温变化需作相应增减外,还要依据天气、水质、鱼的活动等情况作适当调整。

五、抓好疾病预防

春季随水温的回升,鱼类生长加快,但同时病菌繁衍

也在加快,所以春季也是鱼类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尤其谷雨时节更是鱼类易发病的季节,如防控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会导致鱼类发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春季防病要实行“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措施主要是:

1、鱼种放养前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

2、所有鱼种下塘时,要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消毒

的药物有食盐水、高锰酸钾等。

3、每隔20〜30天交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药物全池泼洒一次。

4、对于虫害发生较多的池塘,春季可用杀虫剂全塘泼洒1〜2 次,以杀灭越冬虫卵和幼虫,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5、一旦发病,要及时诊断,对症治疗,切勿拖延。

六、抓好日常管理

1、适时提高水温早春水温较低,鱼种个体小,活动较少,吃食量不大,鱼塘内水位应控制较浅,以使水温能较快提升;其后,当水温达到10C时,鱼类开始活动摄食,应及时加深水位,让鱼群在更广阔的水域中健康成长。再加注新水时,每次不可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如遇连续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2、定期调节水质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孳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cm深的新水,并每亩水面用20〜30kg生石灰全程泼洒。水质清瘦时,适当施腐熟有机肥,以保持中等肥度水质,水质透明度为30〜40c为宣。

3、常施草木灰鱼塘内经常施用草木灰,能提高水体

中钾、磷、

钙、镁等元素的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生长提供足够的天然饵料。同时草木灰又具有杀菌作用,能有效杀灭鱼体上各种病原体,既可为鱼塘消毒,又能净化水质,促进鱼类生长。

具体使用方法是:从锅灶内取出草木灰,在桶或缸中泡4〜6 小时,用浸出液全池泼洒,切勿用草木灰直接撒施。在施用草木灰时,不可同时施用人畜粪肥。

4、加强巡塘、做好记录每天坚持早、中、晚各巡塘

一次,注意观察池塘

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等变化,并做好记录。还要及时清除残饵、捞除死鱼,防止污染水质。保持水体鲜、活、嫩、爽,保障鱼类健康成长。

春季养好鱼的八项措施

春季养好鱼的八项措施 农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放养鱼种苗季节已到,要想夺取高产,实现增产增收,实施八项措施是关键。 一、清塘消毒 春天正是冬闲鱼塘消毒的大好时机,应及时抓好此项工作,为夺取全年成鱼高产丰收增效打好物质基础。 水源充足的池塘可以先干塘放水,挖去多余的淤泥肥禾肥菜肥草,保持10―15公分淤泥即可,铲除塘边四周杂草,睹塞漏洞,加高加固塘基,修整环山沟、防洪渠,改小塘为大塘(5―10亩/口),改浅水为深水,(2―3米),增加蓄水量,扩大鱼种投放数量,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养殖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清了塘注回水的和不能放水的池塘要用药物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常用的药物是生石灰、漂白粉和茶饼等。生石灰亩放125公斤,漂白粉20公斤,茶饼60―75公斤。生石灰的作用是改良底质和水质、中和酸性,提高ph 值,释放营养素;漂白粉杀灭病原体,减弱过量的浮游生物,也有改良水质的作用;而茶饼则清除野杂鱼,培育水质,药性过后,茶饼也是鱼种苗喜吃的营养饵料。 二、培肥水质 当水温上升到100℃以上时(增城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水温超过10℃以上),立即亩施放发过酵腐熟透了的有机禽畜粪肥400公斤,促进池塘浮游生物的繁列,为刚落塘的鱼种苗提供充足的饵料,以后根据水质变化情况,

每10天施一次200公斤有机肥,或者亩施尿素5斤,磷肥10斤,保持良好的水质。 三、合理确立主养和混养品种 根据池塘的地理环境(排灌水源是否方便,塘口大小、深浅、肥瘦等)、市场需求、鱼种来源、饲料情况及渔场的资金,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来合理确定主养品种,搭配品种及各品种投放的数量规格的比例(因为鱼类之间存在一条共生互利制约的食物链)。一般是:中低水平的鱼塘以鲢、鳙鱼为主要品种,搭配草鱼、鲤鱼、鲫鱼(有的搭配奥尼鱼,就不放鲤、鲫等底层鱼,放了鲤、鲫就不搭配奥尼鱼);如果渔场的青饲料很丰富,即可以养殖以草鱼为主,鲂鱼次之,再配以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调节水质,最后亩配养几百尾土鲮鱼种(底层鱼)。如果是村边肥水塘或塘头配套猪禽场的肥水塘,可以主养精养以奥尼鱼为主,适当合理搭配放养滤食性鲢鳙鱼作为调节水质(比例是80:20)作用。上面的各类鱼塘在放鱼种苗一个月后,再亩放养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如桂花鱼10―20尾,在不增加投饲的情况下以达到清除野杂鱼,实现增产增收。如果1―2亩的小塘饲料较充足,技术条件比较好的话,可以主养精养土塘虱、山斑鱼或革胡子鲶,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严格掌握鱼种投放技术 投放鱼种的规格越大越好,越能提早上市。建议几个主养的品种最小规格如下:青、草、鲢、鳙鱼种尾长15厘米,鲤、鲫尾长5―8厘米,称斤鲮每公斤40尾,罗非(奥尼)

春季水产养殖生产技术要点

春季水产养殖生产技术要点 一、抓好池塘整治彻底清池 池塘是各类水产养殖动物繁衍生息的场所,因此池塘条件必须满足水产养殖品种的需求。据测查,精养池塘每年积泥厚度在10厘米左右,淤泥过厚(超过20厘米以上),会对水产养殖生产带来很大危害;所以,在春放生产前应排干池水露洒池塘,清除塘内过多的淤泥,整治塘底,修筑塘基,加固池堤,蔬通排灌沟渠;并用生石灰或氯制剂消毒池底,根据新老池塘实况,每亩用生石灰50—100公斤毒底,若用氯制剂毒底,每亩用量5公斤左右,从而达到整治与彻底清池。 二、做好投产用水管理 清池工作完毕后,投产前十天做好投产用水准备,经洗池后注入投产用水,池水经安全浓度消毒,然后进行培养水色,在放苗前期营造一个平衡藻相的水环境,起到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和防病的作用。若使用有机肥(如鸡粪等),要经消毒发酵5天后定点放入池塘中,每亩施放有机肥量50—75公斤。更可以应用光合细菌和水产系列肥料培育基础生物,达到肥水和改良池塘水质环境。此外,放养前要测定池水主要水质指标,如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是否超标,以便及时调节降解,达到放养水质条件。 三、把好种苗质量 放养种苗,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背部肥厚、鳞片完整、鳍条无损、体表光滑、色泽鲜明、跳动有力、趋光性与逆水性强等。同时,要注重放养品种纯正的良种。 四、实施鱼苗放养前消毒入池 针对养殖鱼类,鱼种放养入池前,应实施鱼种消毒,通常可用1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分钟;也可用3%左右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分钟,或聚维酮碘溶液

10ppm浸洗5分钟左右;优质鱼类还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溶液浸洗消毒杀菌等,此外,作为草鱼放养提倡落实疫苗注射免疫。 五、优化养殖模式 合理优化养殖模式,是科学渔业重要一环,养殖模式的确定,应根据池塘生产条件、所处水域、池水实况、饲料品种和质量确定主养品种和配养品种,如淡水养殖肥水池塘,要以杂食性鱼类为主养品种,虾类为配养品种;若瘦水池应以虾类、草食性鱼类为主,杂食性鱼类为配养品种;如半咸淡水养殖业,可以实施对虾养殖为主,配养底层优质鱼类。 六、春放生产早期管理 春季放养生产早期,要重视日常管理,一旦骤冷,应及时加高水位,减缓水温差 下降;当气候条件稳定后,水温逐渐回升时,可适当少许投些精料,促其早开食,早生长。投产放苗后,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活动与摄食情况,随着气温升高,水温回升,应注意池塘水质变化情况。此阶段,老化池塘容易发生细菌性病害,应提早消毒池水,消毒剂为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等,交替使用;也可采用活水素或改良剂等非药物改良池水维持水质正常状态,防止细菌性病害发生。

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

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

一、苗种和养殖生产 (一)鱼类 1.亲本培育:要着重加强营养,根据不同品种的亲本营养和繁育需求,投喂相应的饲料,适当添加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要注意预防亲本饲料霉变,开封的饲料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池塘水温、水质和水位。 2.苗种繁育:要注意温度变化,春季常见时冷时热,直接影响鱼卵孵化率和导致疾病发生,要注意保温,根据天气预报规划养殖生产,适时开展鱼苗繁育。鱼苗孵化时用水要经过过滤或消毒,避免引入疫病病原。 3.苗种放养: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放干塘水,清除底部淤泥至厚度15cm~30cm。清整鱼塘后,池底留4cm~6cm的水深,用含氯石灰(水产用)清塘消毒。然后经5~6天曝晒后回水1m左右,注水时经60网目筛绢网袋过滤除杂。进水后,再次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池塘消毒3天后,可对水体进行肥水操作,培养浮游生物等饵料生物,使池水呈淡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约30cm。应根据不同鱼种的生物学和环境适应特性,在水温适宜时进行苗种放养,苗种要数量充足、规格大小合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符合养殖要求;放苗密度要控制,避免因密度过高引发胁迫性疾病。 4.水质调控: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要不断加水,提高水位。春季水温处于相对较低阶段,为让阳光更好照射以使水温尽快上升,初始水位不应过高,一般苗种放养时水位在80cm~100cm,然后逐步

加注新水,每次加新水约10cm,直至1.5m~2m水深为止,且最好选择有阳光时加水。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应适当施用生物肥料,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理状态,供鱼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中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改良水质。要科学使用药物,每隔20天左右定期调节水质。 5.饲养管理:选择优质人工配合饲料,观察鱼类摄食情况,根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饲料投喂量。由于越冬期间大多数鱼类没有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差,要早启动投喂,温度合适时可逐渐增加投喂量。同时,可适当投喂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饲料,并适当提高投喂频率。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初期投喂鲮鱼苗、团头鲂鱼苗作为开口饵料鱼,要注意对饵料鱼的消毒。随着春季的到来,水温将随气温逐渐升高,鱼的摄食量会增加。当水温达到适宜生长温度时,鱼的摄食量可以恢复到正常摄食量的70%左右,这时按正常投喂量的一半投喂,既可以满足鱼的摄食,又不会造成投料过多的浪费和污染。 (二)虾蟹类 1.苗种选择:建议选择无特定病原(SPF)苗种用于养殖,不可使用检测到阳性的苗种。 2.水质调控:要关注天气变化,在温度剧变、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前后应及时调控养殖水体。对于开放的池塘养殖模式,天气变化

3月份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3月份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3月份,气温上升,万物复苏,鱼儿欢跃。抓好春季鱼塘管理,创造良好的水体环境,能有效促进塘鱼儿提早摄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延长生长期,对促进全年渔业生产,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清塘消毒。干塘后清除杂草和池底淤泥,修整并加固塘埂。然后用75~100?K/亩的生石灰加水调配成溶液后全池泼洒。排水困难的鱼塘,可带水清塘,水深为20~30厘米时,用100~150公斤/亩的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 2、培育浮游生物。向养殖池塘投施经发酵腐熟了的鸡粪,用量为250~350公斤/亩,或施尿素2.5公斤/亩、过鳞酸钙5公斤/亩,培育浮游生物,为塘鱼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3、鱼种要求和消毒。俗话说“种好半塘鱼”,这话的深刻含意是说明鱼种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是要规格整齐、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逆水力强、无病无虫。放养前对鱼种进行消毒。采用药液浸洗法(药浴法)。使用消毒药物有:高锰酸钾、食盐等,使用量0.3~0.5%。 4、放养模式及放养量。根据水源条件、增氧设施、鱼种大小、养殖经验等综合考虑,采用80:20养殖技术和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一般精养鱼塘主养品种投放量为1600尾/亩左右;生态养殖为800~1000尾/亩。 5、放养时间。鱼种放养应选择在晴天气温高时进行,切忌阴雨、刮风天气放养。放养地点应选择在下风口,鱼种自行游入养殖池塘内。 6、及时投喂。开春后,养殖鱼塘若发现水底到池面出现多

处小面积浑浊,鱼儿游动频繁,说明塘鱼处于饥饿状态,应当及时喂食。刚开始,要在食场周围进行大范围的引食驯化,撒入少量饵料进行诱食,以后逐步缩小训食范围,直至将驯食范围转移至食场。一般来说,当池塘水温达到10℃以上时,需隔天投饵1次,投饵量为塘鱼体重的1%左右;当鱼塘水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正常投喂,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各投饵1次,投饵量为塘鱼体重的3%~5%。 7、病害防治。随着气温回升,各类致病菌、寄生虫等开始大量繁衍,遇病害时,要进行科学治疗。一是正确选药。首先要分析病因,然后对照症状,选择正规药厂生产的鱼药。二是科学用药。根据病情确定有效的给药办法;根据药物的量效关系确定药物的剂量;根据药物使用说明确定用药疗程;根据具体的药物、养殖品种的特性、环境条件等确定用药时间,一般应选择在晴天上午9-11时或下午3-5时给药。

春季养鱼管理要点

春季养鱼管理要点 开春后,水温逐渐上升,鱼类开始摄食并逐渐进入生长期。此期间的饲养管理,对夺取全年渔丰收,增收有重要意义,因此注意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1、基础准备(物质、人工繁殖、常用药物) 鱼池的清塘消毒工作:在放养鱼种前7-10天,按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公斤化开趁热泼洒,或将鱼塘水位降至10-20厘米深度,每亩用生石灰60-80公斤泼洒,这样可杀死各种病菌及野杂鱼、预防鱼病,又能补钙,有利鱼类生长。 2、鱼苗、鱼种的投放 精养鱼塘每亩放养1500-2000尾,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放养500-1000尾,当水温升至8℃时投入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模整齐,体重在250克以上,用盐3%-5%浸泡20-30秒。 3、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是为人工繁殖打好基础。 4、施肥(放养前要施卟基肥、以培育水中浮游生物) 一般每亩施粪肥150-200公斤。如施化肥,应以氮肥和磷肥为主配合施些钾肥,比例为1:1:0.5为宜,一般5-7天施肥2次保持水色是褐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5、投饵 开春时以投入水草和精饲料为主,以后水草和绿草各半,每次投喂都要定点定时。上下午各一次,精料的投喂量为鱼体重 1.5-2.5%,青料的投喂量以投喂后4-6小时内吃完为宜。 6、调水 池塘水位由浅到深。换池水1/2,以后每15天注水一次,每次提

高水位10-15厘米,到4月份保持池塘水位1米左右,加吕时要装好拦鱼设备,防止野杂鱼混入。 7、鱼病防治 春季常见鱼病有水霉病、烂鳃病、小瓜虫病。 鱼病应以早防为主,要防止污水流入鱼池,不要投喂变质饲料,并经常进行药物预防,一般每隔15-20天左右鱼池泼洒1PPM的漂白粉或0.7PPM硫酸铜1次,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对症治疗。

春季鱼塘管理

春季鱼塘管理 一、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塘水位应控制在O.6一O.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水,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二、调节水质。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O公分深的新水,并每亩用2O一3O千克生石灰全池泼酒。水质清瘦时,适当施腐熟有机肥,以保持中等肥度水质。透明度以3O一4O公分为宜。一般每亩每次可施鲜猪、牛粪2OO一3OO千克,每l5一2O天施一次。也可施化肥,如每亩施磷酸氢氨、钙镁磷肥各2.5千克,或尿素l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加水2O一3O倍全池泼酒。 三、及时开食。当表层水温上升到lO摄氏度左右时,鱼类开始少量摄食,有时食量还较大,若发现水底到池面出现多处小面积混浊,鱼类活动频繁,则说明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当表层水温在3摄氏度时每周投饵1次。晴暖天气当表层水温升到lO摄氏度时需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每次投饵量为夏秋季的l/6左右,或以3一5小时吃完为

宜。与此同时,可进行引食驯化,方法是:先用3一5天时间撒入少量细料于食台的池边进行引诱,以后逐步缩小范围,直到定点投喂于食台上,这样可提高饵料利用率。 四、提早防病。鱼类如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生长停滞,疾病增多,因此,加强前期饲养管理是增强鱼类抗病力的有效途径。 1、竖鳞病:症状为鱼的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时即有液体流出。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给池塘中注新水,放养鱼种时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l5分钟。

春季的鱼塘管理注意事项

春季的鱼塘管理注意事项 一、放养前准备 1.池塘修整消毒。春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季节,因此,要及时做好鱼塘的修整消毒工作,以控制鱼病的发生,保证池鱼的健康生长,为夺取全年养殖生产的全面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干塘后清除四周杂草、杂物和池底淤泥,整不池底,加固塘埂。对配备的投饵机、增氧机、抽水泵等机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采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法清塘。池底经冬冻或暴晒15~20天后,采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75~90公斤/亩,方法是将生石灰放入小坑内加水化浆后趁热均匀全池泼洒,次日用长柄泥耙翻动塘泥,以充分发挥消毒作用,提高清塘效果;二是带水清塘。对排水困难的鱼塘,可采用生石灰带水清塘。当水深为10~30厘米时,用量为100~120公斤/亩;当水深为1.0米时,用量为150公斤/亩左右。方法是将生石灰放入船或桶中加水溶化后立即趁热全池泼洒。使用生石灰清塘不仅可以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而且还能改良底质,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保证有机物质的良性循环,还能补充塘鱼发育生长对钙质的需求。 2.追施肥料。鱼池追施肥料的作用是:增加池塘营养物质,培育、繁殖浮游生物、附着藻类、底栖动物等天然饵料,为鲢、鳙等肥水性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资源,为下塘后的鱼种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向池内投施用生石灰、磷肥混合堆沤发酵后的畜禽粪肥(最好是鸡粪),投施量为250~350公斤∕亩。也可投施尿素和过鳞酸钙,用量分别为2.5公斤/亩和5公斤/亩。 二、鱼种放养 1.鱼种选择。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养殖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有针对性确定放养模式,选择主放养鱼种,搭配放养鱼种,以求取得较高的养殖产量和较好的养殖效益。 2.鱼种质量。鱼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年养殖的成败,因此,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肌肉丰满、体色鲜明、皮肤光洁、鳞片完整、无病无伤、游动活泼、逆水性强。另外,放养鱼种的规格易大,选择大规格的鱼种放养,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出塘的规格也大,能保证有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3.鱼种消毒。养殖实践证明,不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会将病菌带入池塘,一遇合适条件,病菌就会迅速繁殖,从而引起塘鱼发病。所以在鱼种入池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切断病原传染途径,控制塘鱼病害发生。鱼种消毒通常采用药液浸浴室法(药浴法)。常用的消毒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食盐等。消毒时应注意三点:一是药物要现配现用;二是药物剂量配制要准确,避免药量不足或用药量过大;三是浸洗时间要适当,发现鱼种有忍耐不住现象时,应立即加水稀释或放入池内。 4.鱼种放养。可根据当地池塘自身条件优势,选择放养模式。若水草丰盛,可选择主养草鱼、鳊鱼;若肥源充分,可选择主养鲢鱼、鳙鱼、鲫鱼;在螺、蚬多的池塘,可选择主养青鱼、鲤鱼。一般来讲,在一定范围放养密度与鱼产量呈正相关;与出池规格呈负相关。当放养密度超过该范围时,鱼产量和出池规格都下降。投放量要根据水源条件、饲料质量、增氧设施、鱼种大小、养殖技术和往年养殖经验等综合考虑,一般精养鱼塘放养密度为2000~2500尾/亩,粗养鱼塘放养密度为1000~1200尾/亩。为提高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应采取多品种、多规格鱼种合理套养。鱼种放养应选择在晴天气温高时进行,切忌阴雨、刮风天气放养。放养地点应选择在避风朝阳处,将盛鱼种器具(盆、桶等)放入水中,使其慢慢倾斜,让鱼种自行游入养殖池塘内。 三、病害防治 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各类致病菌、寄生虫等开始大量繁衍,而鱼种经越冬、分塘、运输等操作后,体质普遍较差,对致病因子抵抗能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鱼病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及早采用生态、药物、免疫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杀虫灭菌。要定期做好水体杀虫灭菌工作,预防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按照先

精养鱼塘的管理措施

精养鱼塘的管理措施 一、坚持每天巡塘,观察池鱼的动态 巡塘主要是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活动情况。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如浮头严重应及时加注新水;日间结合投喂和测量水温,检查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黄昏时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观察有无浮头预兆。夏天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傍晚池中小虾和野杂鱼附在塘边靠近水面处是缺氧的标志,必须在半夜加强巡塘,以便及时控制养殖鱼类的浮头,防止泛池发生;有增氧机的要及时开增氧机,没有增氧机的应及时向鱼塘补充新水;浮头严重时可使用增氧药物补氧,从而缓解缺氧状况。 二、随时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 鱼类的生长既要池塘水质较肥,以保证滤食性鱼类的需要,又要较为清新,含氧量较高,以利于鱼类的摄食和生长。但是如果池塘污泥过多,池边杂草丛生,也为病原体的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除了必须根据施肥情况和水质变化,经常适量加注水调节水质和水量外,还要随时捞除水中污物、残渣,割去池边杂草等,以免污染水质,影响水中的溶氧量。盛夏高温季节每半月使用微生物制剂或亩施生石灰15~20千克调节水质,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 三、掌握池水注排,保持适当水量 春季水温偏低,池中鱼的密度相对较小,可适当降低水

位,有利于水温升高,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利于鱼类生长。随着鱼体的生长,结合调节水质,适时增加池塘水量,到盛夏高温季节将池水调到最高水位,既能相应增大鱼的生活空间,又能相对控制水温。根据情况,十天或半个月注新水一次,一般注入20厘米左右的水量以补充蒸发消耗,稀释池水,保持水位。如发现水色转为浓绿、蓝绿或黑褐色,应及时换水1/3。雨季还要注意防涝和防逃工作。 四、及时防除病害 投放鱼种前,池塘要消毒。鱼种投放时要严格消毒,防止带入病原体。每天巡塘时要检查注、排水口,看是否有敌害生物侵入,如有要及时去除。鱼病高发季节要定期进行工具、食场和池塘的消毒,并根据情况投喂药饵。 五、定期检查鱼体,做好塘口日志 一般20天左右检查鱼体生长情况,据此判断前阶段饲养情况的效果,结合其它情况,及时调整下阶段的技术措施,如增减投饵量、施肥量;改进投喂方法;调节水质、水量等。如果发现有鱼病,应及时治疗。认真做好塘口日志。把塘口消毒情况,鱼种投放数量、规格,投放时间,每天巡塘情况如投喂量、天气,水质调节情况如水色变化、注排水情况、开增氧机时间和使用时数,鱼体检查情况如生长速度、健康状况,池鱼动态包括吃食、活动、浮头、鱼病发生及防治措施等一一记录在案。据此分析当年的养殖情况,总结经验,为下一年度改进技术,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精养池塘养殖技术

精养池塘养殖技术 摘要从池塘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措施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精养池塘养殖技术,对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池塘养殖;生产条件;技术措施 养鱼池塘条件优劣、养殖技术水平高低、饲养管理精细与否,都直接关系着池塘养鱼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根据在皖河农场水产养殖场的水产工作实践,对精养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介绍如下。 1池塘生产条件 池塘是养殖鱼栖息、生长、繁殖的环境,许多增产措施都是通过池塘水环境作用于鱼类,因此池塘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鱼产量的高低。精养鱼池的条件包括池塘位置、面积、水源和水质、水深、土质以及周围环境等。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采取措施改造和修整池塘,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 1.1池塘的位置和面积 池塘呈长方形,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建造鱼池。这样既有利于池塘的进、出水,又有利于鱼种、饲料和成鱼的运输和销售。根据目前养鱼的饲养管理水平,一般每口池塘面积为0.67~1.00hm2较合适。 1.2水源和水质 池塘应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以便于经常加注新水。由于池塘内鱼类饲养密度大,其投饵施肥量大,池水溶氧量往往供不应求,水质易恶化,容易产生鱼类严重浮头,而导致大批死亡。虽然用增氧机可防止鱼类浮头,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水质,长期下去不利于鱼类生长。池塘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湖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鱼类生长。 1.3水深 养殖渔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产量。池水较深,蓄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对鱼类生长有利。因此,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

池塘精养草鱼高产养殖管理技术_池塘养殖草鱼方法介绍

池塘精养草鱼高产养殖管理技术_池塘养殖草鱼方法 介绍 池塘精养草鱼高产养殖管理技术_池塘养殖草鱼方法介绍 池塘养殖草鱼,成本低,费工少,生长快,易管理,而且鲜美厚实的肉质逐步成为消费热点。因此,利用池塘进行草鱼的养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之路。现将草鱼的养殖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一、池塘条件 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粘土次之,砂土最差。鱼搪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可为2-4:1,东西边长,南北边宽,宽的一边最好不超过50米,这样的池塘,可接受较多的阳光和风力,也便于操作和管理。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在鱼塘周围不宜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以免遮光、挡风和妨碍操作。池水总硬度是5—8,总硬度是碱土金属中钙、镁与弱酸、强酸结合的量。硬度较高的水,能促进鱼体骨骼的正常生长,增强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池水pH值为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3—7mg/升,高温生长季节池水透明度在20—30cm。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鱼塘都应当有独立的注、排水道,才能做到及时注水和排水,以便调节和控制水质,促进鱼类生长和保证鱼类安全。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还可实行流水养殖,以增加单位放养量,达到高产稳定的目的。 二、放养前的准备 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因此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 1、清塘消毒

⑴冰冻暴晒法:入冬后,将池水排干出鱼,铲除污泥、杀草,让其在阳光下暴晒、冰冻,减少有害物及利用空中紫外线杀菌。 ⑵药物清塘消毒法: ①生石灰消毒: 干池消毒每亩用量80-100斤,选晴天进行,排干池水,留积水5-6寸,全池泼洒石灰浆,并用木耙擂动,使石灰分布均匀,消毒彻底,7天左右药性消失。 ②漂白粉消毒: 干池消毒,每亩用量15-20斤,带水消毒1米水深每亩用量26斤,溶水全池拔洒,5天左右药性消失。漂白粉极易挥发和受潮分解,要注意密封保存,且具有很大的腐蚀性,在使用时要用木桶溶解,不要接触皮肤和衣物。 三、苗种选择与放养 一般以草鱼为主的池塘,搭配15-20%鲢、鳙鱼种; 1、苗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重100克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鱼种一般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鱼种100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 四、饲养管理 “三分养,七分管”,饲料管理是成鱼稳产高产的根本保证。 1、多途径解决养鱼饲料。 ⑴广种青饲料:充分利用旱土、屋边、塘边、池埂的一切空坪隙地,种植青饲料,既扩大青饲料

春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春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正文: ---------------------------------------------------------------------------------------------------------------------------------------------------- 春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春季水产养殖生产和市场销售供应带来严重影响、为加强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确保疫情期间各地养殖稳定和市场供应充足,现根据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存塘水产品管理 由于受经济、市场等多因素影响,我省水产品存塘量较往年增加,疫情更是加大压力。 (一)积极组织存塘水产品出售。 对已达到上市规格的存塘水产品,要尽可能及早起捕上市。当前国务院和省政府陆续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供运输相关政策,广大养殖业者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及时了解主要水产品供求信息,运用好政策,积极有序组织,尽力增加销售量,疏通存塘量,保障民生需求。 (二)科学管理存塘水产品。 对暂时未能出售的水产品,重点要加强水质管理,预防病害发生和“倒春寒”影响,确保生产安全。 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池塘2月份要继续保持较高水位,待天气晴朗水温升高后,再适当添换新水,每20天左右使用一次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确保池塘水生态稳定。对养殖密度偏高的池塘、要定时开启增氧机。 适量投喂饲料。要适量投喂优质饲料,同时搭配添加保肝护肠产品、免疫增强剂等,加快肝肠功能恢

复,提高免疫和抗应激能力。饲料紧缺的养殖户,可适当减少投喂量,或每周对鱼类实行1-2天的饥饿管理,在不影响鱼类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下,减少饲料投入和成本开支,还能一定程度改善鱼体体型、提高鱼体肌肉品质。 加强病害防控。3月以后存塘水产品较易受真菌、细菌等感染,鱼类易发水霉病、肠炎病、烂鳃病。预防措施主要是调控好水质,使用优质饲料、添加免疫多糖和中草药,每隔20天可用15kg生石灰或含氯、含碘制剂进行全池消毒预防。 二、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 我省是水产苗种生产大省,疫情的到来,做好苗种生产计划调整和苗种生产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适当调整生产计划。由于目前省际道路交通受阻或不畅,苗种生产企业要立足本地需求合理调整苗种生产经营计划。 强化亲本培育。根据不同品种的亲本强化营养需求,投喂相应的饲料,适当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特别要预防亲本饲料霉变,开封的饲料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环境调控方面需要注意水温、水质和水位。 做好苗种繁殖。根据春季水温等环境条件变化情况,制定精准的鱼类亲本“水温+流水+营养”综合促熟措施,诱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或利用激素诱导产卵。繁殖季节要注意温度变化,春季常见时冷时热,容易鱼卵冻死或发生水霉疾病,要注意保温,依天气预报,开展鱼苗繁育。鱼苗孵化时用水定要经过70-80目的尼龙筛绢过滤。 科学投放苗种。可适当延后放苗时间;正确选购品种纯正、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活性强、健康无病的苗种;科学投放,苗种在入池前要进行消毒处理,投放时操作小心,动作轻快,选择晴天的上午和池塘的上风口操作;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模式和管理水平等,科学确定放养密度。 合理安排小龙虾苗种生产。疫情对小龙虾苗种生产影响较大,广大生产者要合理安排小龙虾生产,一是扩大虾稻繁养分离种养模式,后期消耗部分大规格苗种;二是在虾稻繁养一体化种养中推迟小龙虾上市时间,早期以肥水为主,并加深水位,有效控制青苔,中期科学投喂颗粒饲料,有条件的安装增氧设备,提高单位面积小龙虾的承载量,在疫情稳定或结束后,达大规格优质虾上市。 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广大养殖业者一定要有服务大局意识,要坚决服从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积极协助属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生产过程佩戴口罩和手套,尽量减少露天作业时间和人员聚集,做到勤消毒、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场区卫生和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确保人生安全。 合理调整养殖结构。养殖户要根据苗种供应和产品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品种结构和养殖模式,改养属地

春季鱼塘清整消毒技术

春季鱼塘清整消毒技术 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池塘环境是否清洁,直接影响到鱼虾等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故清塘消毒是水产养殖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须高度重视。 一、干塘清塘,加固塘基 有经验的养殖户,在冬季捕鱼后,将塘水排干,挖去一层污泥,然后让阳光曝晒,可达到清除虫害的目的。若因生产需要养过冬鱼虾,未能做到冬季捕完鱼后干塘,可用排污机将塘底污泥抽提-部分,或用竹篓将污泥捞取,用小艇运到岸上,作植物基肥,-举两得,减少塘底的污泥量,有利于减少病原体的滋生繁殖。同时,还应清除塘堤埂坡上的杂草,以减少昆虫等产卵的场所。同时加固塘基,预防渗漏。 二、药剂清塘 l生石灰清塘:在鱼虾池修整后,选择晴天进行生石灰清塘,每亩用生石灰50~l00千克,将干粉均匀干撒到塘底或池底及塘基上,再放入4~6公分清水,次日用长柄耙将池底淤泥和石灰浆调匀,发挥生石灰的杀毒作用。 有些鱼虾池塘,若清塘清池前无法排水,或原池水排出后又无法补入新水,可以进行带水清塘。每亩水面(l米水深)可用l20~l50千克生石灰,装入小艇,加水后变成石灰浆,趁热全塘泼撒。

2茶籽饼清塘:使用时,先将茶饼捣碎,在桶中用热水浸泡过夜后即可使用,一般每亩用40~50千克(l米水深),浸泡好的茶籽饼加入大量池水后,全池均匀泼酒。最好选择气温高的晴天使用,效果更佳。茶籽饼有施肥作用,但防病效果不如生石灰好。因此,施用茶籽饼后,再用鱼用强力消毒剂或强氯精等消毒药,按每苗水面(l米水深)用0.5~l千克的剂量,溶于水后,全池泼酒,以杀灭病毒、细菌。 3漂白粉、强氯精、鱼用强力消毒剂清塘:漂白粉、强氯精、鱼用强力消毒剂等均为含氯消毒剂,具有高效、快速、杀菌力强等特点。但漂白粉欠稳定,现生产上趋向于用较稳定的强氯精和鱼用强力消毒剂。漂白粉一般按每亩平均水深l米用量为l3.5~20.0千克施用,将其溶化后全池均匀泼酒。强氯精和鱼用强力消毒剂,带水清塘一般每亩(l米水深)用1~2千克施用,溶水后全池泼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