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理论

跨文化传播理论

最有影响的四个跨文化理论提出了区分文化差异的方法和维度,对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特定群体的文化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六大价值取向理论(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

最早提出跨文化理论的美国人类学家。Kluckhohn &Strodtbeck

Kluckhohn ,哈佛大学的教授,参与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战争情报处组建的专家队伍,研究不同文化的价值、民心与士气。

对日本民族心理的研究和价值观的分析、对美国德克萨斯州不同文化与种族的社区共存的大规模研究

成果:《价值取向的变奏》——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对人性的看法。

美国认为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又可能改变;美国强调制度,尽可能考虑人性恶带来的坏行为。很难改变。“三岁看、老”

中国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制度比较稀松。

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

中国人讲求风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美国人更强调通过改变自然环境去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目标。人主导环境。

东南亚海啸事件:美国人认为是人类预测不准备;中国及亚洲国家认为是人破坏自然带来的灾难。

3、人们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看法。

中国:集体主义

西方:个体主义

4、人的活动导向

美国“强调行动的社会,人必须不断的做事,不断的处于在动之中才有意义,才创造价值。不仅要动,还要快。快餐文化,

亚洲社会。静态取向,安然耐心被视为美德,强调“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强调无为而治。

当美国人发现问题总是倾向于立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实施;而东方人有时会选择静观,什么也不做,让时间与外界环境自然成熟,再抓时机去把问题解决掉。

5、人的空间观念

中国人倾向于把空间看做公共的东西,没有太多隐私而言;

美国人、德国人倾向于把空间看做个人的私密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进。

6、人的时间观念

一是关于时间的导向,即一个民族和国家注重过去、现在和还是未来。

一是针对时间的利用。即时间是线性的,应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还是时间是非线性的,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做很多事。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而较少注重未来;美国文化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于现在和未来,这种导向在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稍见端倪。美国、德国文化,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意大利、中东人,同时做多件事。

该理论没有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什么不同国家和民族在这六大价值取向上会如此不同。

二、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塔德)

文化维度理论是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实际调查的产物。起初并无理论框架。20世界70年代初,对分布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IBM员工的文化价值观的调查。

成果:《文化的后果》四个价值维度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

2、权利距离(人们对于社会或组织中权利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

20世界80年代,重复研究,不仅证实前面四大维度,还发现一个新的维度: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放眼于未来)发表于《文化与组织》书中。

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蔡安迪斯)

霍式理论认为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同一维度上的两级,即一种文化如果在个体主义上得分高,就意味着在集体主义上得分低;反之亦然。一种文化不可能既很个体又很个体。

蔡认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也不是两个维度的概念,二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并将这个概念降到个体层面,用它来描述个体的文化导向而非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导向。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及基本理论的引进与介绍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时代语境,研究首先在国外兴起其知识内涵和理论框架涵盖多学科知识。翻译在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取向、思维框架、主要理论以及基本理念等,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代表性论著有:刘双、于文秀著《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郭镇之主编的《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麻争旗等翻译的萨默瓦所著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等,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论、社会文化背景、跨文化互动的主要方式、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改进等国外的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范畴和概念都有广泛涉及,并对国外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视角、方法论、理论模式、学科前沿和现实关切、理论思想源源进行梳理介绍。 二、跨文化新闻传播基本理念的探讨与建构 与传播学的发展轨迹一样,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面临着本土化、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关切、现实旨趣和学术关怀的课题。一些学者从文化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等视角,对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和建构。如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认为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精神交往现象,不是县时代特有的景象。”它是文化同协商、沟通、理解的基础上的全球新闻传播,它肯定文化经验的多样性、文化的无边界性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的无限可更新性。“跨文化新闻传播应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又信守全球新闻自由原则,推行文化间的非垄断化市场原则、传播技术均衡原则、新闻报道平衡原则。”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研究与现实关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性质、内涵、目标进行描述,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是解决显得性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人类文化共同体内部调适文化差距与冲突、达成对话与理解的解决方案。它的目标有: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更好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与分野的过程。” 三、全球化文化经济发展趋势与跨文化传播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单向的不平等的传播扩张。互联网和跨国公司的结合,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全球化”空间,不仅使全球化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而且进一步打破了有关国家、民族、种族、性别等传统的意识形态,带来跨国、或跨文化传播的新问题。一些学者把目光投向全球化文化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冲突、融合和互动现象展开研究。如尹鸿与李彬主编的《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陈卫星主编《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段京肃《跨文化传播中的“逆差“现象》》,刘卫东《全球化:华夏文明传播的新机遇》、刘建明《媒介全球化的价值宝库》、汤清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新闻》、李强《经济全球化与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探讨了全球化为中国大众传媒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造成的跨文化传播的不平等和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与传播霸权、西方文化观念与文化产业对中国大众文化及传媒的冲击、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与传播策略、跨文化交流的国际秩序、全球文化与区域文化国际和地区冲突中的传播活动评估,认为在传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四讲语言与非语言符号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四讲语言与非语言符号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四讲语言与非语言符号本讲内容引子一、符号与符号学二、符号学研究的思想基础三、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四、交往中的非语言符号引子传播的最小单元是符号――信息是传播的材料,信息也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符号学与人类传播(human communication)有着密切的关联。符号交往是人类特有的交往方式,人类符号互动的能力和范围,表征着人类传播的本质特征。符号学家霍克斯(Terence Hawkcs):符号学应包括在容量更大的传播学科之内。概念一:语言符号系统,包括口语和文字的语言符号。人类创造出的一种最为先进、完善的符号体系,在一切符号形式中占据着基础地位。概念二:非语言符号系统表情、手势、姿态、沉默、时间、空间、颜色等。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共建交往的内容和意义。第二讲之一:符号与符号学人类所处的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人类的思维、语言和传播都离不开符号。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符号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变化直接相关。符号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通过符号创造了文化,符号使自然世界成为文化世界。符号的定义符号(symbol):用来在某些方面代表其他东西的任何物象,是常用的一种传达或负载信息的基元,可用以表示人、物、集团或概念等复杂事物。符号的基本内涵: 施拉姆的说明: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单独存在于传播关系的参加者之间――这些要素 在一方的思想中代表某个意思,如果被另一方接受,也就在另一方的思想中代表了这个意思。贝塔朗菲(Ludwig v on Bertalanffy): “包围人的是符号的世界”,“从作为文化的前提的语言开始,到他与同伴的符号的关系、社会地位、法

跨文化传播资料

PART 1 跨文化传播概论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定义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行为。 ●来自不同语境(context)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的信息编码和译码过程。 ●来自不同符号(sign)系统的个体与群体的符号交换过程。 二、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五个时代:口文印电数】 ●口语时代 猿人进化时期的呼唤、尖叫以及身体姿态等,用以表明各种意图; 口语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巨大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和小范围内进行。“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文字时代 文字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进步历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成就之一,拓展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人类跨文化传播的时代真正来临; 文字的使用突破了语言在时空上的局限,使其具有规范、便携和能够长期保存等优点,所承载的信息量也由简单变得复杂和繁多; 以文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促进了不同人群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印刷时代 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科学的启蒙和社会的进步。在欧洲,它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诞生。 ●电子时代 电子传播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推动了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加速积累,也使人们跨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以广播和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体,使人类跨文化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数字时代 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人类传播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观念以及媒介运作。 三、跨文化传播的类型【四个类型:三跨(种族群)一国】 ●跨种族传播(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传播者与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种族。比如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传播,阿拉伯人与印度人之间的传播等; 但是完全法国化的华裔与法国人之间的传播则不属于跨文化传播。 ●跨族群传播(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属于同一人种但是分属不同族群的人们之间的传播。如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传播,中国人与韩国人之间的传播。 多民族国家内的跨族群传播。如汉族人与回族人之间的跨文化传播。 ●跨群体传播(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国家文化或者民族文化通常都不是同质的(homogeneous),一般都有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与共生文化(co-culture); 主导性文化又称为主流文化,是指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系列文化要素。认同并且实践主导性文化的群体被称之为主流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在整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如男性文化、美国的白人文化等)。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现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现 一、引言 跨文化传播是当今社会中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中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跨文化传播并不是简单地把某种文化植入另一个文化中,而是一种涉及到语言、习俗、价值观和信仰等多个层面的交流。 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的意义、难点和发展现状出发,分为三个部分详细探讨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现。 二、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中,更体现在世界和平与人性交流的层面。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交流中能够获取到其他文化、其他民族的知识、技能和资讯,并将其应用于社会中实现多元化和相互融合。跨文化传播可以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缩小距离和加强交流,从而达到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跨文化传播的难点 1. 语言难题 语言是跨文化传播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同的语言、词汇和语法结构会对译者的智力和翻

译技巧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不同地区所使用的语言也存在差异,而且可能会因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影响,因此译者在实际工作时需要不断地掌握和更新不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满足跨文化翻译和传播的需求。 2. 文化差异 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中,还深刻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人际关系观念等各方面。不同、复杂的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传播中最耗时间和精力的问题之一。译者必须尽可能熟悉不同文化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且尝试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和规律,才能进行跨文化传播工作。 3. 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 译者在从事跨文化传播工作时,需要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这对译者的专业性和深度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译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传播手段和方法,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广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四、跨文化传播的发展现状 1. 认知思维领域的探索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众多分支中,认知思维领域的探索可能是最具有前景和开发潜力的。通过对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人们的认知和

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影的声音也在海外逐渐扩大。然而,要 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传播,不仅是单纯的将中国电影带到海外,更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以及如何符合海外受众的需求。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1.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现状和困境 中国电影在海外推广一直面临着许多困境。首先,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国 电影的主题、表现方式以及文化内涵难以被外国观众完全理解。其次,海外电影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好莱坞巨头垄断,中国电影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跟。最后,由于中国电影在技术上和传统电影品牌上的局限,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影响力和竞争力。 2.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手段 为了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舞台,需要制定合适的跨文化传播策略。首先,要适 应不同的海外市场,了解当地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喜好,制定出符合当地市场的电影题材和制作风格。其次,需要把握好传媒和社交媒体等渠道,通过网络宣传、海报和短片等手段来吸引观众的关注。同时,加强电影节的宣传和推广,积极参加国际影展,并与海外电影公司和制片人合作,以确保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发行,同时也要加强在国内的品牌建设,提高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伦理和文化问题 在推广中国电影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首先,中国电影需要尽可能地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让观众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文学。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当地文化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对当地文化的冒犯。最后,需要关注电影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观和

伦理问题,尽可能地根据国际社会的价值观制作电影,避免对跨文化传播造成负面影响。 结论 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加强理论研究,优化传播策略和手段。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跨文化传播不仅仅是单向的,也需要我们了解海外电影市场的背景和需求,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只有通过这些努力,中国电影才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信任,真正成为世界电影的一部分。

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

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 跨文化传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领域,研究跨越国界、文化、语言和民族之间的交流现象和其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在跨文化传播学 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专业术语,以下将会对其中一些关键术语进行解读。 1.文化认知 文化认知是跨文化传播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人们 在跨越不同地域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时,需要对其他文化进行深入了 解的过程。通过文化认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所代表的价 值观念、传统习俗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 2.文化错位 文化错位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即由于文化 差异的存在,导致双方的交流出现偏差或误解。这种现象可能会产生 误解、误判、误导等问题,严重影响交流的效果。因此,在跨文化传 播中,文化错位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3.文化转移 文化转移是指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元素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 种文化的过程。在跨文化传播中,有些文化元素可能因为其吸引力而 被接受和转移到其他文化中,同时还存在一些文化元素可能因为其冲 突性而被拒绝。因此,在文化转移中需要考虑文化元素的适应性和接 受度。 4.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在文化品牌中,除了产品的品质、价格和服务等因素外,还包括文化元素的体现。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通过在文化品牌中灵活运用文化元素,可以为 品牌赋予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5.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指对文化多元性和文化差异的认知和体验。在跨文化 传播中,文化意识是促进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增强文化意识,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的发生。

文化与传播: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释读-精品文档资料

文化与传播: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释读 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被认为是跨文化传播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奠基人。20世纪50年代,他曾应邀到美国国务院外事服务所(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为外交官和援外技术人员提供文化培训,这使得他对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其《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一书被公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奠基之作。霍尔认为文化是人外化的一种筛子、屏障和桎梏,“无论他生在何方,赋予人特性的是他的文化,包括他的语调、行为、姿态,他处理时间、空间的方式,……”[1]他以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关注他们非语言的、隐蔽的文化传播模式,使我们意识到文化因素对人际行为的影响。文章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着重梳理和阐释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以及理解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具有启示意义。 一、人的延伸――在人际行为中定位文化 对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者而言,文化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尽管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早在1871年就给文化下了定义:“人们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和其他能力及习惯的复杂综合。”[2]如今,这个概念看起来仍缺乏明确的界定。霍尔在美国外事服务所工作期间,他发现,学员们对人类学家专注研究的文化问题不感兴趣,

他们认为传统的文化理论在其交流实践中毫无用处,他们需要了解的是如何与不同文化的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传播。霍尔摒弃人类学家单一的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互动行为。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人类传播的过程必定要走向表征(symbolization),在涉及交谈手段时(如姿态),文化决定着人们注意某一些事情,忽略另一些事情,因此“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3]这一路径提供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方向,文化可以看作知觉和交流的辩证互动,一方面,人作为社会化的个体,他们的交流方式和行为深受其文化身份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又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创造并推动文化的演变。 在此基础上,霍尔和特雷格(George Trager)通过观察美国人对待时间的方式,提出文化三分法理论:显形文化、隐形文化、技术性文化。他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际行为中非语言传播的文化领域,如语调、手势、时间等,试图将这些隐性的文化提升到人们自觉意识的高度。这种思考是他与华盛顿学派精神病学的专家密切合作的结果,也是当时的人们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傲慢与偏见进行普遍反思的映现。需要说明的是,霍尔所谈及的文化,不是强加于人的抽象的东西,而是有关人本身的东西。他指出,人借助延伸而实现高级的进化,“一切人造物都可被视为我们身体的延伸,或肢体特殊部分的延伸”。[4]霍尔的这个观点影响了麦克卢汉关注不同的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麦克卢汉曾用延伸的概念来阐述人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他认为媒介承载的

浅析“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运用

浅析“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运用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作为中国推出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不仅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在这一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运用成为了必不可少 的一环。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跨文化传播进行浅析。 首先,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文献中主要有“文化冲击论”、“文化适应论”和 “文化交融论”等。其中,“文化冲击论”主张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冲突和隔阂;“文化适应论”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应该主动去适应别人的文化;而“文化交融论”强调 的是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和跨文化协商。在“一带一路”的实践中,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使得后者的理论运用更加合适,实践上也更有可操作性。 其次,对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的跨文化传播,从传播目的出发,可以将其分为 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方面的跨文化传播,因为这是“一带 一路”合作倡议的核心目标。在这个层面上,如何利用文化优势来促进经济合作成为了关 键问题。例如,中国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如传统汉字、茶文化、中医等,在合作国家 中推广中国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营造对中国产品的认同感。同时,合作国家也可以借 鉴中国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理念,在中西方文化间进行自我适应和跨文化交流。 第三,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差异的认知、尊重与包容。在“一带 一路”合作倡议中,各合作国家之间文化背景、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因此,了 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弄清对方的文化禁忌和敏感问题,尊重和认可对方的文化传统,可以 有效降低文化冲突的风险,增强彼此的交流。同时,也应该积极发掘各种文化间的相同点,以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例如,郑和下西洋时,将中国传统礼仪带到了海外,体现了中华 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运用,需要以“文化交融论” 为理论基础,在传播目的、实践过程中注重文化差异的认知、尊重与包容,以促进各国间 的经济互利合作和文化融合。

跨文化传播复习

跨文化传播复习: 1、跨文化传播概念 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 2、我国跨文化传播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课件) 3、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和创造的一种代代相传的习得行为,能够促动个体和社会的生存、适应和发展。 第二,文化是特定群体和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接受和共享的,往往以民族的形式出现: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其所有成员都会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 第三,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在一般意义上,人类各种文化都具有保持内部稳定的文化结构,包括相对稳定的规范和观念,可以在面临外部文化冲击时通过吸收、变动等机制来保持自身结构的稳定和平衡。同时,文化是一个活性系统,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而是发展变化的。当然,文化表层结构的变化,从速度和质的方面,都远远超过深层结构的变化。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文化的变迁是绵延不绝的。事实上,文化从来都是一个开放、变化、发展的动态结构,既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统一,也是纵向传承与横向吸收的辩证统一。 第四,文化是各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整合体系(integrated system,体系的各部分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功能上互相依存。(爱德华•霍尔就曾利用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按照人类活动的领域把文化分成了十大“信息系统” :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和利用,每个系统既为其他文化系统所反映,自身也反映其他系统。) 4、索绪尔对符号学的基础贡献。(P48) 第一,把语言作为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来看待。语言符号的意义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系统的作用。 第二,把语言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能指是用来表达意思的字、词、句,是符号中具有物质形式的部分;所指则是这些语言要素指向的意义、概念和思想,基本上是比较固定和约定俗成的。 第三,把不同的语言形式分为语言和言语,大致可对应于汉语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整体,遵循一定的分类原则;言语是对语言进行的有目的的实际运用,是运用语言的成果。 (19世纪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也为现代符号学的诞生作出了基础性贡献。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该书预言:将有一门专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出现,“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是受什么规律支配的。”) 5、文化时间。(P76)(爱德华•霍尔) 文化时间是指人类的社会时间,针对的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态度以及

最新 基于新媒体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精品

基于新媒体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早在现代西方业出现前,跨传播就作为一种精神交往现象而存在了,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20世纪中叶,伴随全球化与媒介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卫星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制造出“人体延伸”的景观,使得跨文化传播成为根植于人的物质生活生产与精神交往需要之中的历史现象。总的来看,起源于西方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我们与他者如何交流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误解如何形成的问题以及交流如何跨越性别、国籍、种族、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鸿沟问题。这些问题显然不只是意味着纯粹的学术兴趣,而是同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东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性别主义、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群体间语言偏见等人类处境有着极其深刻而广泛的联系。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终极关怀是要实现文化融合,从而达致和谐的最高价值理念。 近年来,伴随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跨文化传播研究出现了新的议题,如:探讨不同的价值观、传播模式和不同的语言对在线跨文化交流的支配与排斥作用;数字化世界是如何建立跨越文化边界的体验,建立全球虚拟团队;虚拟化身在网上合作情景中的作用和意义;新媒体与文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等。可以说,数字新技术的采用使得世界视域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全新的时代背景:全球信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电子网络社区形成、全球和区域经济组织与跨国公司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民族国家、信息技术对冲突的控制能力增强、大规模的移民、急速推进的城市化、网络技术和自然语言的结合、全球文化市场扩张、国际品牌的形象认同等各类现象交替显现,彼此渗透和扩散,共同交织成异彩纷呈、但又令人困惑的跨文化传播图景。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试图揭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理论脉络。 一、新媒体的界定、历史发展与权力格局 新媒体特指数字新媒体,它们均采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术,新媒体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而且,伴随数字技术的不断革命,新技术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态仍将动态发展。对新闻传播业而言,新技术不仅带来了诸多形态的数字新媒体,更带来了媒体间融合的全新形态。那么,新媒体与文化、传播业、跨文化传播间的历史纠葛从何时开始?又生成了怎样的历史图景呢? 20世纪前半期,伴随复杂系统工程、高科技控制系统的出现,一些学者,如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①开始乐观地将信息理论与传播理论进行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信息理论的普及使得信号传输过程移植到了拥有社会基础的语义内容交换中,即进入有意义的文化王国里②。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后工业理论被广泛接收,同时,伴随西方社会发展中现代产业内部的工作重组、国际劳动分工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文化观念也经历了一次次复杂的修正过程。和经济的精英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的战略重要性,更重要的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 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但整体特色不会轻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共享性 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和遵循的。个别人的怪癖和偏好不为社会承认,不会成为文化。 (3)。流动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他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传递下去,从而出现文化流动。流动有两种形式: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同时每一代人在继承中舍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部分,同时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因而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横向流动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2.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3.不同文化应对人际冲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种取向: 第一;回避。许多文化认为,冲突是应当尽量回避的,回避冲突的能力是成熟的表现,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别的话题已转换对方的注意,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避开锋芒。如西班牙人。 第二;调节。这种取向侧重于发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不是突出自己的需要,以避免冲突。如津巴布韦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希望知道对方想听什么,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分歧,并可以依靠对方的想法来调节自己的观点。 第三;竞争。这种取向是把冲突视为生活的必然,将竞争看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品质,认为其能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必受对方需要的左右。比较典型的就是希腊和以色列文化,公开辩论,口角争执是希腊人的生方式,以色列人直接鼓励对抗。——很多研究认为,这种取向可能是对二战前犹太人的调节取向的一种反叛。 第四;妥协。这种取向期望以妥协换取折中的结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乃至双方的愿望。美国人比较会运用这种方式,即我得到了想要的,同时你也会觉得不是无功而返。而俄罗斯人认为这则是软弱的表现。 第五;合作。这种取向认为,每个人的目标和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而合作以协商和平等的方式解决冲突的理想方式,因为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双赢的目的。 4.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行动者;社会目标;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社会接触。 5.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体现为_(从众性_)__________,通常,个体乐于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或民族群体的影响,进而满足从事社会活动的诸多社会和心理需要。 6.库利将自我定义为:——镜中之我。 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和衡量其他事物一样。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这即是认同。 7.人际传播学者莎拉·特伦霍姆等将人际交往中的感知划分为四个步骤: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既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主要关联到两个层次的传播:第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来自 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融合、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等等;第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基于文化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跨越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是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经由跨文化传播,维系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把不同区域、族群、国家的人群“连结”在一起,促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没有跨越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 人类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 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就有了针对在国外购买奴婢的规定。公元前1750年,古埃及就有了埃及人与亚洲人交往的记载。距今2 000多年前,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表达了人类对异族产生恶意倾向的评价:“人们总是急于责怪异族。”中国历史上的周穆王西征、徐福东渡、张骞通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等等,亦是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具体表现,繁盛一时的丝绸之路,川流不息的遣隋使、遣唐使,更堪称人类历史中跨文化传播的典型范例。距今600年前,郑和船队7次跨越南中国海和印度洋,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西方探险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足迹从欧洲延伸到世界各地,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伟大时代,

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

第二章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 本章在一定意义上涉及跨文化传播学的学术合法性问题。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理由,至少要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对特定对象特殊的研究角度或方法,要有本学科特殊的学科范畴和理论体系。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实事求是地说还处于建设之中,因此在这些方面只能是初具轮廓,不少问题我们都还不能十分肯定。特别是对于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的建设,我们认为还处于形成阶段,我们将在后面有关章节再予具体讨论。 第一节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一、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学 什么是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一词来源于英文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由于intercultural突出不同文化之间,Cross-cultural突出超越、跨越不同文化,所以后者使用较为少见。其中communication虽然在汉语中翻译为“传播”,但与汉语传播一词倾向于信息的单向传递有所不同,英文中这个词有交流、沟通、交通和交际等语义,因此跨文化传播也有人翻译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或者“跨文化传通”等,都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沟通活动。 对一般人来说,跨文化传播可能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跨文化传播活动古已有之。随着人类的成长,部落、族群、民族的迁徙和不同部落、族群、民族之间通商、战争等各种接触,都自然发生跨文化传播。如《尚书·舜典》: 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生产民时,必须不违农时,安抚远方的臣民,爱护近处的臣民,亲厚有德的人,信任善良的人,拒绝邪佞的人,能够这样,边远的外族都会服从你 们。见江灏、钱宗武《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页) 又如《尚书·旅獒》 “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氐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其物。”(武王胜商,便开辟道路到四周各个民族国家。西方旅国来献大犬,太保召公写了《旅獒》,来开导、劝谏武王。召公说:“啊!圣明的君王敬慎德行,所以天下归顺。不论远近,全部敬献的物产,只是些穿的吃的用的而已。明君于是昭示这些贡物分赐给异姓诸候,使他们不要荒废职事; 又分赐宝玉给同姓的邦国,用这个方法展示亲情。人们不改变的事物,只有德才是那种事物。见同上,第249 页。) 表明上古时期跨文化传播就十分普遍。我国历史上的胡服骑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 跨文化传播学是指,研究和利用文化与信息传播的关系,对各种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不同文化之间信息的沟通、理解和意义建构的结构与机制的科学。 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已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远人”即化外之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异文化族群。孔子的这种跨文化传播策略很有点以软实力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意味了。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并第一次提出“跨文化传播”的概念的是爱德华·霍尔。

跨文化传播意识作用影响及认同策略论文

跨文化传播意识作用影响及认同策略论文6篇 第1篇:浅谈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外的动画电影相继进入我国电影市场,给我国传统的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窘境,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实现动画电影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一、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1.缺乏明确的受众定位。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一部电影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受众,因此,实现明确的受众定位非常重要。以《功夫熊猫》这部美国电影为例,其在上映的第一周就成为了票房周末冠军,与此同时,在进入我国市场后,该部电影也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取得骄人的成绩。与美国相比,我国动画电影在受众的定位上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位,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将成人和小孩全部纳入受众范围内,导致影片上映后,成人觉得幼稚,儿童觉得太过深奥,看过之后,不知道讲述了什么内容。 2.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深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深受我们喜爱的外国动画电影大多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包装的。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花木兰》都充分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而我国在这方面则还不成熟,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在动画制作上,一味的模仿外国电影,忽视了动画电影的内涵,导致难以走出国门,没有实现创新。 3.动画技术水平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动画电影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人物造型比较粗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不仅如此,动画电影画面质感较差,缺乏必要的立体感。笔者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动画电影的部分内容太过平面,忽视了动画制作中色彩的应用,略显僵硬,对画面的内容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难以给受众以震撼的效果。 4.缺乏动画制作的创新意识。不论是哪一个行业,只有树立了创新意识,才能够实现进步,实现发展,动画电影也不例外。从题材上来看,我国动画电影主题不突出,缺乏特色,难以给受众呈现梅干。从语言上来说,语句过于冗杂,与时代发展不相契合。从艺术风格角度来看,缺乏文化因素一拖,画面过于老套,与国际社会相脱节。 二、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 1.实现对受众的精准定位。笔者认为,动画制作企业有必要对自己的目标受众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实现有的放矢。无论是从国内角度,还是从国外的角度来看,动画制作企业都应当明确受众的文化环境和兴趣爱好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了解国外受众对动画电影需求的侧重点,并结合我国动画电影受众的喜好划分受众的年龄和职业以及收入水平等等,这样可以使动画电影更具有针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