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案设计

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案设计
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案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职业规划书范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职业规划书范文 一、前言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和一个完整的人生规划,在这个竞争压机如此巨大的社会中我们注定将会是社会的淘汰品。 每一秒我们都在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机遇和挑战无处不在,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只有树立一个正确方向我们才能勇敢向前,向成功,向梦想靠近。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规划,帮助我发掘自我潜能,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二、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我主修专业。其次,我也深深地为能够进入这个专业而感到荣幸。同时,这也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新起的热门专业,它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的职业兴趣是做一名优秀的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 2、职业能力 我相信,只要有信心、有热情、肯投入,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身为理科毕业的我,拥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我的学习能力较强,细心、坚韧、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

修取了具有专业知识的各总证书,我可以作为管理和专业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也为我实现自己的规划而打下一定的基础。 3、个人特质 我比较喜欢团队合作。因为我擅长篮球,篮球是一个团队意识比较强的运动,所以我认为在团队合作的过程当中我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了解别人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同时也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团队合作能够激发我的工作的热情、鞭策自己努力前进。同时,我能试图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顾全大局,喜欢有激情的工作。我相信优秀的人组成的团队会更加优秀。 4、职业价值观 我会考虑这份工作对实现我自身理想有多大帮助,对实现我的目标有多大的铺垫作用。我看重职业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有没有从中不断学习提高我个人能力的机会。当然,工资收入也占有很大的重量。在我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将会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几年。能否积累一定的经验和知识让自己更加优秀是非常重要的。 5、自我小结 我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同时拥有坚韧,细心,内敛,优秀的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人。 首先,我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在以后的生活中我都会以此目标前行,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负责任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师。其次,在未来的1 年—3年期间,我会获得很多的生活阅历以及广大的人脉关系,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及更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目录 第一章综述 (3)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3) 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3) 2.2 线网空间形态与构架问题研究 (5) 2.3 关于地铁线网与城市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 (8) 第三章地铁站站址规划 (9) 3.1车站开挖对地标建筑物的影响 (9) 3.2车站开挖对地下建筑物的影响 (10) 3.3车站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11) 3.4车站开挖对地面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12) 3.5地铁车站开挖方法受多因素影响时的选择 (13) 3.6小结 (13) 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13)

第一章综述 近年来,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勃发之机,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加速地铁建设, 一些百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大城市如西安等也在积极筹划和兴建地铁, 无疑,这是我国城市交通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好兆头。 地铁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在组成结构及外部运行环境都是决定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因素。地铁网络总体布局规划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它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其它子系统(如道路及地面常规公共客运等)的协调关系,乃至与城市形态和土地使用布局的协调关系。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地铁线网的总体布局规划作为线路建设的依据,将来形成的地铁系统很难保证有较理想的运行效能。在地铁线网规划中如何确定线网合理规模、线网空间构架形态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是线网规划理论中尚待探讨的问题, 同时也是涉及规划方法的问题。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线网规模(线网营运总里程)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换言之,一个城市地铁线网的总体规模无疑应当与上述客观条件相匹配,否则无法保证线网运营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编制线网总体布局规划时,往往只注意线网覆盖面及线网的具体构架,而不作合理规模的论证,这是当前我国城市地铁网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从国外的情况看,伦敦、巴黎、东京以及莫斯科等

上海轨道交通各站点站名

上海轨道交通各站点站名 上海地铁一号线 莘庄站外环路站莲花路站锦江乐园站上海南站站 漕宝路站上海体育馆站徐家汇站衡山路站常熟路站 陕西南路站黄陂南路站人民广场站新闸路站汉中路站 上海火车站站中山北路站延长路站上海马戏城站汶水路站 彭浦新村站共康路站通河新村站呼兰路站共富新村站 上海地铁二号线 张江高科站龙阳路站世纪公园站上海科技馆站世纪大道站 东昌路站陆家嘴站南京东路站人民广场站南京西路站 静安寺站江苏路站中山公园站娄山关路站威宁路站 北新泾站淞虹路站 上海地铁三号线 上海南站站石龙路站龙漕路站漕溪路站宜山路站 虹桥路站延安西路站中山公园站金沙江路站曹杨路站 镇坪路站中潭路站上海站站宝山路站东宝兴路站 虹口足球场站赤峰路站大柏树站江湾镇站殷高西路站 长江南路站淞发路站张华浜路站松滨路站水产路站 宝杨路站友谊路站铁力路站江杨北路站 上海地铁四号线 大木桥路站东安路站上海体育场站上海体育馆站宜山路站 虹桥路站延安西路站中山公园站金沙江路站曹杨路站 镇坪路站中潭路站上海站站宝山路站海伦路站 临平路站大连路站杨树浦路站浦东大道站世纪大道站 浦电路站蓝村路站 上海地铁五号线 莘庄站春申路站银都路站颛桥站北桥站 剑川路站东川路站金平路站华宁路站文井路站 闵行开发区站 上海地铁六号线 港城路站外高桥保税区北站航津路站外高桥保税区南站洲海路站五洲大道站东靖路站巨峰路站五莲路站博兴路站

金桥路站云山路站德平路站北洋泾路站民生路站 源深体育中心站世纪大道站浦电路站蓝村路站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站临沂新村站高科西路站东明路站高青路站华夏西路站 上南路站灵岩南路站 上海地铁八号线 市光路站嫩江路站翔殷路站黄兴公园站延吉中路站 黄兴路站江浦路站鞍山新村站四平路站曲阳路站 虹口足球场站西藏北路站中兴路站曲阜路站人民广场站 大世界站老西门站陆家浜路站西藏南路站耀华路站 上海地铁九号线 桂林路站漕河泾开发区站合川路站星中路站七宝站 中春路站九亭站泗泾站佘山站洞泾站 松江大学城站松江新城站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2d7466979.html,/raiders/List_24.html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首都北京现有地

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 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在浦东塘桥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才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市区“乘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1983年初,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市计委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7月,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8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成立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石礼安兼任指挥。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概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是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是 大众化、大运量、独立专用轨道的城市客运系统。同时又是城市的大 型基础工程,所以它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 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一项城市总 体规划的专项(专业)规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我 国对线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受理论体系的制约,进行现代意义 上的线网规划却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自 1996年以来,有幸为广州、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城市主编“线 网规划”,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和方 法体系,并得到国内城市交通学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可。为了进一 步完善线网规划的方法,本文一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线网规划学术发 展概况,另一方面对其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 的深入思考,推动该领域规划工作的发展。 2.线网规划发展 2.1线网规划的历史 自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 交通建设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已有43个国家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 道交通,其中115座城市修建了地铁,有一些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 完善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市快速轨道交 通线网总长达到100km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5个,最长的巴黎线网, 整体规模已经超过550km。在这些城市线网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认识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受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强调短期性、实效性和可实施性、因此忽视长远规划的意义。同时受建设投资体制的影响,基本上是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研究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截止2016年12月,我国内地30个城市已开通运营12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城市开始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由于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可达性较低,而良好的轨道交通接驳有助于解决该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发挥轨道交通作用、提高轨道交通吸引力。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在我国喷井式发展,这给城市轨道交通站 点接驳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行为特性。主要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行为,总结了九种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的接驳特性,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为出行者个人属性、出行特性、接驳交通方式特性以及轨道交通站点特性四类进行了探讨。 其次,运用RP调查法制定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调查方案。在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出行信息两个部分。根据调查方案对南京市进行实地调查,对调查得到的各接驳方式占比及服务距离,接驳距离、接驳花费分布情况,出行者个人属性信息分布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然后,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巢式Logit(Nested Logit,NL)模型。将步行、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常规公交、网约车、出租车、私家车七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划分为绿色接驳方式和非绿色接驳方式两个子集进 行模型构建。结合南京市实地调查进行实例研究,用STATA软件进行模型参数的标定和模型验证。 根据模型回归结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绿色接驳方式选择特性进行分析。接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基本材料

线路基本认识材料 一.线路专业背景及相关问题 地铁、轻轨交通、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它具有大运量、快捷、准时、舒适、低污染的特点,对解决城市地面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和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铁线路专业的选线工作是地铁设计的“龙头”,是地铁建设的基础,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具有牵涉面广、复杂性强、劳动强度大、责任重大等特点。随着近年来国内地铁建设的新兴,地铁线路工作的重要性也被大家所认可,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地铁设计质量及工程造价的高低。 线路设计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部门集体协调、研究的系列工程。如何组织实施则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要全面研究有关的线路资料,彻底了解所设计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走向、换乘关系、功能定位、站点分布;分析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其次,对现场进行踏勘核对工作,掌握沿线道路、建筑物、交通、地下管线情况。落实规划线位的可实施性,找出控制线位的控制点,综合协调线位与站位的匹配。 最终提出优化线位、站位的可能性,拟定车站和区间的施工工法及结构类型。线路初步方案拟定后,经业主同意后,广泛与市规划、环保、交通管理、文物、园林、重要建筑物业主征求意见,进行协调。并根据协调意见对线路进行调整,以最终稳定线位及站位。当然以上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多次踏勘、多次协调后才能最终达到线路方案的稳定。 一个地铁工程的设计年限应分为初期、中期、远期三期。初期按建成通车后第3年要求进行,近期按第10年要求进行,远期按第25年要求设计。这里的要求主要是指客流的需要,也就是说必须满足规定年的客流运输任务。 二.认识线路 地铁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应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1 正线 正线是指主要供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 2 辅助线(有些地方又叫配线) 是为列车提供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作业的线路。辅助线的分类: (1)折返线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全线各区段客流分布一般不均匀,通常需要列车根据要 求,在中途的车站改变列车运行方向。(也就是我们坐公交车时遇到的区间车, 它只在一个区间运行)。因此在这些车站需要设置折返线。折返线是供列车改变 运行线路的,除此之外,折返线还可以起到临时停放列车的作用。 (2)渡线 渡线也可满足列车改变行进方向或列车线路的需要。但一般是用于设置临时的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因此,不可避免的给城市带来了拥堵、噪音、尾气等污染。而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方便快捷、乘坐舒适、安全准时、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因此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了各个国家应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首选措施。木文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优化为课题,旨在为轨道交通站点选取及线路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使得选择的方案能够在最短的路径上服务更多的区域、节省更多的费用成本,真正符合“以人为本、按需设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基 木理念。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优化;站间距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使用车辆固定在轨道上运行且主要用于城市客运交通的系统。主要以电力为牵引动力,路权形式为基本隔离。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其技术特性、运量以及服务区域可分为地铁、轻轨以及市域快线。 1.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1站点分布对相关因素的影响 1.1.1对吸引客流影响 根据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乘客出行调查反馈的抽样问询调查表可以看出:从出发点到地铁站的乘客中,步行到站乘客占60.71%,骑自行车到站的乘客占20.41%,乘公交到站乘客占16.31%,乘坐出租车到站乘客占2.57%,乘客下车后到达目的地情况与之类似。 1.1.2对乘客出行时间影响 乘坐轨道交通完成一次出行的总时间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乘客从出发地到达轨道交通站厅时间以及乘客到站下车后达到目的地的时间;车站候车时间;乘车时间; (1)站点分布对候车时间影响。对乘客而言,在站候车时间主要与其到达车站的时刻有关,若到达时刚好有一列车发出,则候车时间最长,为一个发车间隔时间。由于乘客到达具有一定随机性,因此平均候车时间一般为发车间隔的一半。对轨道交通来说,其发车间隔一般都很短,一般都是3—8分钟不等。因此站点分布对候车时间影响不大。 (2)站点分布对乘车时间的影响。若采用大站间距,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列车性能提高列车旅行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站点密度,还能避免因列车频繁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研究资料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轨道交通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此表由学生根据《任务书》完成,交指导老师审核, 通过后开始论文写作) 设计(论文)题目: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研究 系部:轨道交通工程系 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移动电话: QQ号码: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6年10 月16 日

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执行。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标准格式(可从教务 网上下载)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凡签名处均应本人签名,不得打印或盖章。 3.任务书内有关“系部”、“专业”、“班级”等名称的填写,应 写规范的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与学 生证书上的相同),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4.“文献摘要”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相 应的栏目内。文献摘要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后“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2005《文 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5.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2005《数 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 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日”或“2004-04-02”。 8.表格内文字输入格式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A4页面,双面打印,并请注意保持表格的整体美观。 9.本《开题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学生,一份指导教师留存,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交所在系部存档。 轨道交通工程系

轨道交通接驳设施设计技术指南

ICS03.220.20 R 8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236—2015 轨道交通接驳设施设计技术指南 Rail transit interchange facilities design guideline 2015-09-23发布2016-04-0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总体设计要求 (2) 3.1 一般规定 (2) 3.2 设施组成 (3) 3.3 设施规模预测 (3) 3.4 交通组织 (3) 3.5 技术路线 (4) 4 行人接驳设施 (4) 4.1 一般规定 (4) 4.2 站前广场 (4) 4.3 行人过街设施 (6) 5 非机动车接驳设施 (6) 5.1 一般规定 (6) 5.2 非机动车停车场 (6) 6 公交接驳设施 (8) 6.1 一般规定 (8) 6.2 公交车停靠站 (8) 6.3 公交场站 (9) 7 出租汽车接驳设施 (10) 7.1 一般规定 (10) 7.2 出租汽车停靠站 (10) 7.3 出租汽车调度站 (11) 8 小汽车接驳设施 (12) 8.1 一般规定 (12) 8.2 小汽车驻车换乘停车场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轨道交通接驳设施方案设计编制要求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非机动车接驳设施需求预测方法 (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非机动车车辆停放形式及停车场设计标准 (19) 附录D(资料性附录)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型式 (20) 附录E(资料性附录)小汽车驻车换乘停车场车辆停放方式 (21) 参考文献 (23)

轨道交通公交接驳

轨道交通公交接驳 公司所辖范围内全线或部分线路因突发事件造成地铁长时间运营延误,须调用公交进行支援时,总调度所各专业调度员参照本方案进行现场处置。 一、风险分析 1、事件发生的区域、地点地铁运营线路区间及车站。 2 、事件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地铁运营过程中,因人员操作、设施设备、外部环境等因素造成运营时段部分线路或全线长时间运营延误长达30 分钟以上,而必须调用其它公交进行支援时采取的一种临时服务措施,其危害程度较大,容易造成以下影响: (1)乘客出行受阻:运营长时间延误会导致乘客无法乘坐轨道交通按既有线路到达指定目的地,导致乘客出行时间延误,容易造成乘客投诉。 (2)运营组织不畅:运营长时间延误打乱原有的运营组织方式,采取小交路折返或部分区段“拉风箱”运行,会对行车组织、乘务组织、客运组织造成严重影响。 (3)社会负面影响: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准点”的特点,且市民出行高度依赖轨道交通,社会媒体对轨道交通关注度较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容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反响,损害轨道交通企业形象。 3、事件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重要行车设备故障、线路异常、供电系统故障、运营线路发生运营事件。 4、事件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客运服务水平降低,大量乘客滞留车站造成踩踏事件。 二、现场应急处置机构及职责 1、现场应急处置机构 总调度所现场应急处置机构包括:主任调度、行车调度、电力环控调度。 2、现场应急处置机构职责 主任调度:进行突发事件先期处置指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拟定运营调整方案,并监督行车调度执行,经上级领导同意后启用公交接驳,与外单位加强

联系,跟进公交接驳启动及实施进度;监督抢险队及设备的投入情况。 行调:视事件性质向维修调度发布抢修令;根据主任调度指令调整列车运行;请示得到同意后执行公交接驳程序,及时根据现场情况填写《应急需求说明书》并传真至公交集团,同时向相关交通部门汇报;及时掌握现场处置情况向主任调度汇报。 电力环控调度:加强设备监控,根据抢修及停运要求进行电力环控系统操作;并按主任调度要求迅速、正确地进行供电系统的调度指挥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供电系统持续运行,确保相关设备能正常运行,协助抢险救灾工作。 三、应急处置 (1)发生突发事件导致需启动公交接驳预案时,向上级领导请示后,下达启动公交接驳预案。 (2)通知相关车站做好启动公交接驳预案准备。 (3)向公交集团申请公交接驳,传真《应急需求书》书面申请。 (4)向市交运局总值班室报备。 (5)通知各车站做好乘客引导及接驳车的接发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统计。 岗位职责及现场处置措施 主任调度 (1)发生突发事件需启动公交接驳时,电话向上级领导请示。 (2)按公司《运营信息管理办法》要求发布信息。 (3)分管运营副总经理批准同意启动“公交应急接驳”申请后,主任调度应及时向市交运局总值班室提出启动“与公交应急接驳”申请,详细说明地铁线路、车站名称、运行区段、增派公交车数量。 (4)向公交集团申请公交接驳,将《应急需求说明书》书面传真至公交集团。(5)向行调下达启动“公交接驳预案”命令。 (6)向市交运局总值班室报备:需公交接驳各车站的疏散地点、车站接车标志。(7)根据运营调整计划的实施,负责向市交运局总值班室提出增援、暂缓或停止实施“公交应急接驳”申请。 (8)公交应急接驳结束后,应及时收集公交接驳实施情况数据(派车单位、开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大容量、高效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设施。而城际轨道交通具有这些优势,可以满足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旅客运输要求,所以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存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规划超前,投资浪费问题。作为我国交通体系中的新生事物,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应该引以为戒,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合理规划,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规划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加快了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城市群朝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区域内产业格局、城镇人口、生产力布局都产生了一系列变化。随着经济~体化格局的初步形成,区域内客货运量增加,导致公路运输能力紧张。环渤海的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客流的主要源头,历 史上铁路是这些地区城际间客运市场的主力。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客流被高速公路分流,铁路在这些地区的客运主力地位受到严峻挑战。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我国人口将大量集中在城镇,城际间客运需求将继续增加。以规模经济带为主线形成的城市带,主要分布在重要的交通沿线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迅速膨胀,城际间客流量大幅度增加。城际交通结构单一,旅客出行可选的交通方式较少,本应作为城际客货运输主要方式的铁路交通,其运输能力十分紧张,尚不适应现有运输需求,更无法满足今后客货运输数量增长和运输质量提高的要求。大都市连绵区和城镇群的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种大容量、高效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设施。城际轨道交通具有大能力、便捷、安全、可靠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技术比较优势,可以满足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旅客运输要求。 城际轨道交通,在国外又称区域性轨道交通系统(Regional Rail System),是指在大都市圈中(或城市群)之中、各城市间中便捷、快速、大运量、衔接合理的客运轨道交通系统。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为例,作为高度有序的、开放的城市交通中心,墨尔本拥有4600 km城际轨道交通网,这一覆盖墨尔本市和维多利亚省的发达的交通网,可持续服务于2l世纪该地区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2000年2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区域中心周围的快速轨道交通》(Fast Rail to Regional)指出,根据美国、日本以及欧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区域性的城际轨道交通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能使土地增值,增强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吸引力,促使商业、工业、建筑业、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总之,区域性的城际轨道交通有利于提升经济区域的整体实力,使其在世界级的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ll。 对于我国总体的城市化进程来说,建设城际轨道交通具有一定的迫切性,但修建的城际轨道交通是否一定能得到充分利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昵?这是值得怀疑的。只有选择具有建设必要性的区域,根据实际需求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布局,合理规划,才能使城际轨道交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脱离实际的过分修建只能造成资源和运能的浪费,这一点,在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足以体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城市考虑修建轨道交通系统的历史还很短,大多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开始进行策划。而我国城市的交通规划在此之前是很少包含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国内对于轨道交通的研究多集中在工程技术、资金筹措、发展政策等方面,而对于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又多集中在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对城际轨道交通的研究较少,认识也比较模糊。

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布局

轨道交通站点空间布局模式探讨 轨道交通作为大都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伴随着轨道交通的延伸,轨道交通站点的价值日益突显,而如何通过站点的规划布局,提升轨道交通的价值,这是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新课题。下面,我们结合国外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就轨道交通站点的空间布局模式做相应的探讨。 国外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布局模式: 一、经典(TOD)模式——同心圆模式 TOD模式概念图 这种站点模式的特点是采取同心圆模式,即站点,公共商业区,游憩广场等构成站点核心区,站点的核心区外围才是居住区。 由于这种模式下站点与周边居住区的联系方式以步行为主,按步行舒适度极限半径600米(2000英尺)考虑,围绕站点的适宜用地范围为π r2 =3.14*600*600=113万平方米左右,考虑到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用地面积,则总的可用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左右,按照容积率1计算,则总建筑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左右。这也是国内很多房地产大盘的规模。 如果更人性化一些,适当继续缩小步行范围,按按照400米半径考虑,则总建筑面积大约为50万平方米,这也是目前很多大多数郊区楼盘的规模尺度。 这种模式有其独到的优点:1、交通便利,社区居民步行最远600米即可到 达站点,通过轨道交通再到城市的各个功能区,非常便利;2、能够有效纾解城 市中心区居住人口,缓解中心城区居住压力。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其缺点:1、仅有交通的便利,社区游憩空间与站点太近,社区私密感缺乏,社区归属感较差;2、站点辐射范围太小,站点的交通优 势仅仅体现在本社区与城市中心的联系方便,由于公共功能空间小,不能有效纾解城市中心功能,因此该模式仍是强化市中心的模式,这样的社区仍然是卧城的体现。 根据以上分析,同心圆式轨道交通站点更适合于如下的社区模式: 1、所在城市主要以纾解居住人口到郊区为主; 2、该轨道线为城市的放射型轨道线,用以连接城市功能区与城市郊区居住 区为主; 3、强调交通便利的优势,适用于以步行到站点为主的社区;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试题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8年5月15日8:00—6月15日18:00。 试题: 一、上海市在城市轨道运作中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其核心内容是组建上海申通集团公司,负责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融资,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四部分内容分别转交给四个不同的主体负责。由政府每年向申通公司拨款20亿元。申通公司以控股方的身份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的建设承包商和运营承包商。而申通公司则负责项目的全盘操控及现有资产的盘活任务。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撰文谈一谈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中的PPP模式。(75分) 二、某市中心区的面积为68.1km2,全市远景的总面积为555km2。按一般线网指标计算,线网规划长度是多少, 相应全市线网平均密度如何?(25分)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 一、上海市在城市轨道运作中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其核心内容是组建上海申通集团公司,负责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融资,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四部分内容分别转交给四个不同的主体负责。由政府每年向申通公司拨款20亿元。申通公司以控股方的身份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的建设承包商和运营承包商。而申通公司则负责项目的全盘操控及现有资产的盘活任务。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撰文谈一谈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中的PPP模式。(75分) 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交通的支柱,其具有节能、省地、无污染、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近几年货币紧缩,城市轨道建设融资难度变大。由伦敦地铁、荷兰高铁以及北京地铁四号建设中采用PPP融资模式获取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在城市交通轨道建设中,适当地引入社会资本,可以缓解轨道建设的资金压力,为城市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环境。 一、PPP融资模式 PPP融资指的是政府与私营之间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城市设施建设中,通过对私营机构进行补偿,对私营机构进行授权,在城市所建设的设施的使用中收取相应的费用,从而完成资金回笼,获取利润。PPP融资机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主要有政府投资,私人在设施建设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几项或者一项任务,这被称作外包类PPP项目。二是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全部都由私营机构负责,项目的风险由私人承担,同时私人也具有项目的所有权,这一类被称作私有化PPP项目。三是基础建设过程中,私人参与到项目,需要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项目的风险由私人与公共部门相互合作,共同承担,同时也共同享受项目所享受项目所带来的收益,这一类被称作特许经营类PPP项目。 二、分析PPP融资模式优点 城市轨道交通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其在性质上比较特殊。依据现代福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来看,私人产品应当通过市场与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提供则应当由政府提供,但是准公共产品则可以在由私人部门和政府的补助下共同完成。PPP融资模式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也正是在其属于准公共产品的基础下开展的。PPP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PPP融资模式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比较稳定的投资回报。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流动性过剩都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这是一种浪费。民营资本投资目标具有较为明确的回报目的,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应用PPP融资模式,政府可以给民营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从而提高民营企业参与PPP融资项目的热情。例如,担保贷款、税务优惠。城市轨道交通由政府的支持,在后期“经营”过程中能够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采用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我国的民间资本投资渠

245-轨道站点用地调整及交通接驳实施策略和措施研究

轨道站点用地调整及交通接驳实施策略和措施研究 张协铭 杨宇星 李桂波 齐远 【摘要】轨道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根据TOD发展模式引导,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具体实践。针对国内大部分城市开展此类项目一般着眼于微观层面,交通接驳设施仅从用地落实角度进行规划布局的局限性,本文结合深圳与南宁的轨道交通衔接规划设计项目实践,提出了基于TOD理念的轨道交通接驳规划设计层次体系,系统性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轨道沿线的用地进行调整,并对交通网络及设施布局进行整合规划设计,望能为其他城市开展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站点;用地调整;交通接驳;实施策略和措施 0、引言 我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时期,资料显示,至2015年我国25个城市将拥有共2500多公里的地铁线路,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前期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轨道交通站点用地调整与交通接驳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前需重点开展的两方面工作,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开展此类项目都着眼于微观层面,局限于站点周边小范围具体的土地利用调整措施和接驳设施的简单落地,缺乏对整个城市发展格局的思考,这通常使得项目成果与城市规划缺乏有层次的衔接,难以发挥轨道交通的最大化效益。本文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站点用地调整和交通接驳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做到目标成果与城市整体规划的有效结合。 1、站点用地调整和交通接驳总体思路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性地对轨道沿线土地利用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交通网络及设施进行整合规划与一体化设计,实现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建立以轨道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 用地规划调整方面:宏观层面明确轨道沿线城市人口岗位聚集目标;中观层面结合轨道站点优化调整轨道走廊沿线的用地功能布局,建立以轨道为核心的城市布局形态;微观层面提高轨道站点500米范围用地开发强度与功能混合比例,围绕轨道站点形成高密度、混合的紧凑型建设模式[1]。 交通接驳方面:宏观层面明确站点的功能分类及分段划分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公交、小汽车衔接分析,梳理轨道两侧干线道路功能,落实公交、小汽车接驳场站;中观层面对路网进行功能划分,识别小汽车、公交、自行车及步行等优先通道,针对不同功能的道路开展片区交通网络整合;微观层面,在上层次路网整合的基础上紧密围绕轨道站点进行交通设施布局,开展人性化、一体化的交通接驳设施详细设计[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 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基本形式(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服务于城市的市内和郊区,在固定轨道上运行,通常以电力为动力的客运交通系统。 构成:车站建筑、结构工程、线路、车辆、车辆段、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环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基本形式:地铁、轻轨、单轨系统、市郊铁路、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线性地铁、磁悬浮系统。 (1)地铁: ①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以上。 ②了解其优缺点; ③掌握地铁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2)轻轨(LRT): ①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单方向输送能力在1.5万~3万人次/h。 ②掌握轻轨系统(LRT)的技术经济参数。 (3)单轨系统(独轨系统): ①由电气牵引、具有特殊导向和转折装置、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轨道梁上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②分为悬挂式、跨坐式。 ③掌握单轨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4)市郊铁路: ①由电气或内燃机车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城市中心与市郊、市郊与市郊、市郊与新建城镇间,以地面专用铁路为主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②所有权归属铁路部门。 (5)有轨电车: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单车或两辆编组运行在城市路面线路上的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6)自动导向系统(AGT系统): ①掌握AGT的技术经济指标; (7)线性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 ①掌握线性地铁的技术经济指标; (8)磁悬浮系统(了解)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与作用(次重点) 1、掌握其优势; 2、了解其地位; 3、了解其作用。 1.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2、了解国外发展概况; 3、了解国内发展概况; 4、当前世界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线网规划方法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线网规划方法 摘要:城市迈入轨道交通时代后,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将决定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整体吸引力的提升,传统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已不适用,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应着眼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喂给,通过促进轨道交通骨干作用的发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运转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公交接驳线网的规划思路与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根据轨道与公交接驳站功能来确定公交接驳线网规划模式的思路,并实际应用于深圳轨道交通罗宝线公交接驳线网规划中,为深圳市公交接驳线网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接驳线网轨道站功能系统效率 1公交接驳线网规划目标与思路 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影响着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整体系统效率的发挥,对积极推动轨道交通骨干运输能力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处理好轨道线路与既有公交线路的空间关系,降低轨道交通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资源使用效率和方式竞争力。 1.1公交接驳线网规划目标 当城市迈入轨道交通时代,理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功能定位,将为公交接驳现网规划提供依据,具体为:轨道基本确立骨干运输功能;常规公交为基础,常规公交主要承担中、短距离运输和轨道接驳任务;构建轨道与公交一体化换乘体系,区域常规公交、轨道客流有望实现同步增长。因此在公交接驳线网规划中要具体考虑以下几点: 1)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优化交通结构,引导城市结构调整。 2)以城市交通政策为导向,加强地铁与常规公交协作配合,建立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一体化的公交体系。 3)改善地铁的交通衔接条件,以人为本,合理、有序、高效组织站点集散客流的空间转移。 1.2规划思路 1)促进轨道交通骨干作用的发挥,提升公交系统整体竞争力。以轨道车站为依托,加强公交接驳线网建设,提高地铁覆盖范围,实现周边片区与地铁的紧密联系;改善市民公交出行条件,降低常规公交与地铁的竞争,提高公交系统整体运输效率。 2)进一步完善主要公交走廊的公交服务。接驳线网规划需改善主要公交走廊

轨道交通站点选址模型及实例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站点选址模型 学院:公路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工程 姓名:曹旭东 学号:2014221073 指导教师:王永岗 完成时间:2015年3月24日 二〇一五年三月

轨道交通站点选址模型 1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不堪、汽车尾气污染、噪音污染、能源浪费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难题。而轨道交通作为一种能够有效疏散客流量、运量大、方便快捷、乘坐舒适、安全准时、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的交通运输体系,现已为国内外许多城市所认同,而且有利于解决交通拥堵、优化交通结构,所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很多大中城市出行难问题的必经之路。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公共客运体系的骨干,既能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又能促进大城市发展、引导大城市布局调整。而发挥其客流集散功能首先是通过站点实现的。绝大多数出行者是把到达轨道交通站点的方便性作为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首要因素。也就是说,轨道交通站点的布设方案将会对乘客的吸引范围、服务水平、系统的运营效率甚至城市的形态布局、路网结构等产生影响。 虽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高潮时期,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掌握了一些技术水平。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与轨道交通建设相配套的规划设计、科研开发、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体系。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有些城市把线路规划放在线网规划之前,这忽略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布局、土地利用的适配关系,不利于处理轨道交通与其他方式间的关系。 2、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体系、规划方法等缺乏深入研究。通常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主要采用了“四阶段法”,而此方法主要用于道路交通规划,因此并未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体系。 3、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一些研究并不到位,且大多数时候采用定性分析居多,而忽略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一些参数标定如:吸引区域、站点选址、站间距合理范围、线路比选等缺乏理论支撑,大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深。 4、对线路中站点布局方法及线路方案的选择过于简单化,对线路指标的评价研究不深,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给站点布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2 研究意义 针对以上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将关注点放在轨道交通站点的选址上。因为,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区间线路之间的连接点,将线路与线路之间有效的连接起来,其在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将站点设置合理了,才能有效的疏散客流,优化城市的交通结构,发挥一个轨道交通系统所应该具有的作用,从而增加城市居民的满意程度,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