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少数民族民歌

一、目标呈现

1.聆听蒙古,藏族,维吾尔族,侗族的传统民歌,从曲调,节奏,节拍语言腔调方面感受

到“长调”“囊玛”“爱情歌曲”“大歌”等少数民族民歌独特体裁的独特特征和民族风格。

2.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民歌的聆听感受以及对其音乐文化的探究了解,能在参与实践表现

的过程中,学会少数民族传统民歌中的节奏以及独特的歌舞形式。

3.理解形成其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懂得少数民族民歌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情绪,认识、理解其独特的音乐体裁。

教学难点:探究民族音乐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法

情景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五、学法

观察、讨论、思考、记录、理解、记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汉族民歌,这节课学习少数民族民歌,你们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蒙古族,新疆维吾尔族,藏族,苗族等)

(二)新课教学

1、欣赏《辽阔的草原》

(1)我们本节课先学习蒙古族,说到蒙古族大家首先联想到的是什么?(草原,)

(2)聆听《辽阔的草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的速度、节奏、旋律有何特征。(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3)我们刚刚听的这首作品是由宝音德力格尔演唱的(出示课件:宝音德力格尔介绍)(4)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蒙古族民歌体裁众多,其中“长调”和“短调”最具代表性。(出示课件)

(5)那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种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6)欣赏《嘎达梅林》判断是长调还是短调。(短调)

2、欣赏藏族民歌《宗巴郎松》

(1)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藏族音乐。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囊玛是藏族的一种传统歌舞,主要流传于拉萨、日喀则等地。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具有典型囊玛音调的歌曲《宗巴朗松》。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具有怎么样的风格特征.(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典雅,细腻抒情。)

(2)藏族有什么乐器呢?(札木聂)

(3)欣赏歌曲《在哪东山上》这是一首和《青藏高原》并称姐妹篇的歌曲。

3、欣赏《牡丹汗》

(1)接下来大家听完这首歌,猜一猜我们要讲的是哪个民族。(新疆维吾尔族)

(2)维吾尔族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地区的传统,吸收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元素,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你们觉得这首歌是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呢?(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节奏具有律动感。

(3)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器乐曲和包括歌,舞,乐的大曲《木卡姆》五大类。从体裁上可分为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习俗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属于那种歌曲呢?(爱情歌曲)

(4)大家了解维吾尔族哪些乐器呢?(热瓦普,手鼓)

(5)了解非遗十二木卡姆(出示课件)

(6)欣赏《青春舞曲》

4、欣赏《蝉之歌》

(1)思考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独特之处?(纯人声演唱)

八、教学总结:

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这些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对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少数民族民歌 一、目标呈现 1.聆听蒙古,藏族,维吾尔族,侗族的传统民歌,从曲调,节奏,节拍语言腔调方面感受 到“长调”“囊玛”“爱情歌曲”“大歌”等少数民族民歌独特体裁的独特特征和民族风格。 2.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民歌的聆听感受以及对其音乐文化的探究了解,能在参与实践表现 的过程中,学会少数民族传统民歌中的节奏以及独特的歌舞形式。 3.理解形成其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懂得少数民族民歌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情绪,认识、理解其独特的音乐体裁。 教学难点:探究民族音乐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法 情景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五、学法 观察、讨论、思考、记录、理解、记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汉族民歌,这节课学习少数民族民歌,你们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蒙古族,新疆维吾尔族,藏族,苗族等) (二)新课教学 1、欣赏《辽阔的草原》 (1)我们本节课先学习蒙古族,说到蒙古族大家首先联想到的是什么?(草原,) (2)聆听《辽阔的草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的速度、节奏、旋律有何特征。(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3)我们刚刚听的这首作品是由宝音德力格尔演唱的(出示课件:宝音德力格尔介绍)(4)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蒙古族民歌体裁众多,其中“长调”和“短调”最具代表性。(出示课件)

(5)那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种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6)欣赏《嘎达梅林》判断是长调还是短调。(短调) 2、欣赏藏族民歌《宗巴郎松》 (1)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藏族音乐。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囊玛是藏族的一种传统歌舞,主要流传于拉萨、日喀则等地。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具有典型囊玛音调的歌曲《宗巴朗松》。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具有怎么样的风格特征.(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典雅,细腻抒情。) (2)藏族有什么乐器呢?(札木聂) (3)欣赏歌曲《在哪东山上》这是一首和《青藏高原》并称姐妹篇的歌曲。 3、欣赏《牡丹汗》 (1)接下来大家听完这首歌,猜一猜我们要讲的是哪个民族。(新疆维吾尔族) (2)维吾尔族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地区的传统,吸收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元素,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你们觉得这首歌是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呢?(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节奏具有律动感。 (3)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器乐曲和包括歌,舞,乐的大曲《木卡姆》五大类。从体裁上可分为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习俗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属于那种歌曲呢?(爱情歌曲) (4)大家了解维吾尔族哪些乐器呢?(热瓦普,手鼓) (5)了解非遗十二木卡姆(出示课件) (6)欣赏《青春舞曲》 4、欣赏《蝉之歌》 (1)思考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独特之处?(纯人声演唱) 八、教学总结: 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这些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对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设计 年级:高中一年级 执教: 授课内容:独特的民族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认识“囊玛”、“长调”、“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 3、过程和方法: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课前各组收集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做适当的探究。教学重点: 聆听《宗巴朗松》、《蒙古长调》、《大坂城的姑娘》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

的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导入 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提问:歌名是?演唱者是谁?(师)歌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的,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支歌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民族吗? 生:略 师补充:还有哈尼族、布朗族、塔塔尔族等,一听到这些美的名字,我们都想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那么今天我们就乘坐西去的列车一起走进西藏(师唱)去看神奇的布达拉宫。 二、播放西藏民歌《宗巴朗松》 师:这是藏族舞蹈“囊玛”中的一首歌曲,欣赏完这首歌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藏族的风俗:吃风干牛肉,喝酥油茶、青稞酒,信仰宗教,给尊贵的客人献哈达,通行天葬等。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藏族民歌和藏族歌手呢?

生答(略) 请会唱的学生演唱几段藏族歌曲,如《青藏高原》、《天路》、《高原红》。 师补充……唱跳《翻身农奴把歌唱》。 展示藏族服饰。 刚才我们在西藏民歌中领略了高原、雪山的美丽,接下来,我们骑上骏马,飞奔到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 三、请欣赏民歌《蒙古长调》,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在旋律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歌曲中具有蒙古族特殊的演唱方法叫什么? 生答:(宽广悠长、节奏自由),(呼麦)。 教师范唱《嘎达梅林》,(短调)。与长调对比 师:内蒙长调歌曲的特点:旋律开阔悠长,绵延起伏,气息宽广,颇具草原特色。 短调: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简单灵活,易于演唱。 穿蒙古服装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蒙古族的民俗民风: 洁白的蒙古包、草原那达慕、喝马奶酒、吃手扒肉、有成吉思汗陵、给客人献哈达、过着游牧生活,被称为“马背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教学目标】 1.在赏析《一杯美酒》这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时,结合聆听及表现活动,进一步体会和寻找固定节奏音型、相似旋律语汇的不断发展与演变等音乐形式要素所勾勒出的、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年轻姑娘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通过模唱、视唱、表现《一杯美酒》,感受旋律的情绪变化;能够根据敲击麦西热普固定节奏型的基本形态。 3.能够在了解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发展手法、节奏、旋律特点的基础上,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真聆听《一杯美酒》,感受旋律的情绪变化,分析作品所采用的音乐要素。 【教学难点】视唱《一杯美酒》的旋律,掌握维吾尔族典型的麦西热普节奏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什么是音乐? 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中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音乐,也离不开音乐,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音乐吗? 二、音乐知识 1、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PPT归纳总结。 (1)概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具有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物理属性

(2)音乐要素: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调式、音阶、和声、曲式、织体、音色等。 (3)音乐语言:凭借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三、作品鉴赏 1.教师介绍《一杯美酒》。 这首歌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奔放的情绪、浓郁的感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师生共同聆听歌曲《一杯美酒》并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敲击节奏,找出其多次出现的节奏 (1)思考: 作品分为几部分? 作品的节奏特点、语言特点是什么? ①欣赏完歌曲后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师】作品分为几部分?【生】...... 【师】乐段结构:三个部分,主歌、副歌、尾声,每部分有四个乐句。 请同学跟着音乐模唱主歌部分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彝族民歌》教案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彝族民歌》教案 一、课程背景 《彝族民歌》是一门以彝族音乐为主题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通过研究彝族民歌的表演形式、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彝族民歌的起源、历史地位和传承方式; 2. 掌握彝族民歌的基本演唱技巧; 3. 理解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4. 培养学生对彝族民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5. 引导学生关心和尊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认同和包容。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1. 彝族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 研究彝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 了解彝族民歌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彝族生活中的地位; - 进行集体讨论和小组研究,分享彝族民歌的相关信息。 2. 彝族民歌的表演形式与演唱技巧 - 研究彝族民歌的表演形式,包括独唱、合唱、对唱等; - 掌握基本的民歌演唱技巧,如声乐训练、发音技巧等; - 进行课堂演练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与表现手法 - 分析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如调式、节奏、曲式结构等; - 研究彝族民歌的表现手法,如琶音、颤音、变调等; - 听音乐示范和观看表演视频,加深对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的 理解。 4. 对彝族民歌的欣赏与评价

- 聆听不同类型的彝族民歌音乐作品,包括传统和现代创作; - 进行听后感的撰写和课堂分享,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 能力; - 进行针对性的欣赏评价与讨论,锻炼学生的分析与批判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 - 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要求学生展示对彝族民歌的理解和欣赏; - 定期进行听音乐作品的测评,评估学生对彝族民歌的音乐特 点的掌握程度; - 结合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给予及时的评估和反馈。 五、参考资料 1. 《彝族民歌精选集》; 2. 彝族民歌相关的文献、报刊文章和音频、视频资料。 以上是《彝族民歌》教案的内容概要,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 一些参考和启发。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蒙古族民歌》教案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蒙古族民歌》教案 一、教材分析 《蒙古族民歌》是一本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旨在通过研究蒙古 族的民歌,深入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该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多 个蒙古族地区的各类民歌,既有传统的古老之作,也有现代的创作。通过研究这些民歌,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研究并分析《蒙古族民歌》中的代表性作品;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三、教学内容 1.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蒙古族民歌》中的经典作品欣赏; 3. 分析蒙古族音乐中的乐器、音调、节奏等元素;

4. 学唱蒙古族民歌的基本技巧; 5.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创作属于自己的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方法 1. 听课辅导:教师给学生播放蒙古族民歌,解读和分析其音乐 特点; 2. 合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集体合唱蒙古族民歌,训练声乐技巧;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蒙古族音乐的魅力和各自喜欢的作品,并进行表演展示; 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蒙古族音乐创作实践,可以是歌曲、器乐曲等形式; 5. 班级表演:组织班级音乐会,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和合 唱表演。 五、教学评估 1. 平时表现: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表现: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对教材中作品的欣赏 和分析能力; 3. 创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质量和独特性。

六、教学资源 1. 《蒙古族民歌》教材:为学生提供研究和欣赏的音乐作品; 2.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蒙古族民歌; 3. 乐器:提供给学生进行表演和合奏。 七、教学安排 本教案共分为6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 课时一:蒙古族音乐特点和风格的介绍; 2. 课时二:欣赏《蒙古族民歌》中的经典作品; 3. 课时三:分析蒙古族音乐中的乐器、音调、节奏等元素; 4. 课时四:学唱蒙古族民歌的基本技巧; 5. 课时五:学生蒙古族音乐创作实践; 6. 课时六:班级音乐会表演。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合唱和表演等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拓展,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5.31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主要曲目《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师生交流体会速度、力度、民族元素的重要性。 2.了解格林卡,认识到创作音乐的是人民,艺术家只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 3.通过欣赏《荒山之夜》思考作者在这一作品中真正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同时进一步认证民族乐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鼓励学生谈谈对俄罗斯这个民族的了解,(运用其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从地域上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知的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二、俄罗斯民族音乐 1.历史背景:俄罗斯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其中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俄罗斯风情。 2.代表人物: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文艺评论家斯塔索夫曾撰写文章称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这个作曲家小组为“强有力的小团体”。“强力集团”的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M.A.Balakirev)、鲍罗丁(A.P.Borodin)、居伊(C.A.Cui)、穆索尔斯基(M.P.Mussorgsky)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 实际上,这五个人中只有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独特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三、作品鉴赏 (一)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课教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纺织谣》、《一杯酒》作浏览性欣赏。 由于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少数民族的音乐,对少数民族的音乐兴趣不大,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选教材规定鉴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流行曲或舞蹈给学生欣赏。因此,可选择了腾格尔演唱的歌曲《蒙古人》、解晓东用通俗唱法演绎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藏族舞蹈《金色的太阳》等作为补充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喜欢音乐但是根本不了解音乐,对于音乐鉴赏的内容多数不感兴趣,偏向于东西方的流行音乐与歌唱,导课的内容与方式多需要图音或歌舞的影像资料,以及流行唱法演绎的音乐作品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进入内涵较高的鉴赏课需要音乐知识的补充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四、教学重点: 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 2、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 五、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 六、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七、教具准备:电教化多媒体设备 八、课时数: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独特的民族风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蒙古、新疆民歌的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认识长调、短调、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能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地分辨出两个个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学情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性质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门课的基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从而增进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辨出不同民族的民歌。 2、认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及探讨如何发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歌声问好 2、师:播放两段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教师并配上肢体动作(生模仿师一起)。 问:(1)学生说出两段音乐来自哪里? 新疆、内蒙古 (2)两个民族都有什么特点? 都在我国的边疆,都是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民族风格。今天我们将对比进行学习,以便今后更好的区分他们。 二、走进内蒙古 1、内蒙古民歌: 内蒙古民歌的体裁众多,其中有两种最具代表性,通过聆听这两种不同体裁的民歌,从旋律、节奏、句幅等方面分析。 (1):《辽阔的草原》——长调 (2): 《嘎达梅林》——短调 2、拓展与探究

聆听《赞歌》,思考: (1)长调还是短调?分析乐谱。 (2)教唱旋律片段,模仿划腔和颤音的演唱方式(诺古拉) 4、蒙族的代表乐器--马头琴(关注音色和演奏技巧) 5、知识点总结,回顾。 6、师表演一段舞蹈,生辨别属于哪里(新疆)。 二、走进新疆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内蒙古舞蹈和新疆舞蹈有什么不同,与他们的地域和生活方式有什么联系。 1、学生学习体验新疆舞蹈的典型手位和肢体语言的表现。 2、聆听新疆民歌《一杯美酒》,分析: (1)体裁(爱情歌曲),伴奏乐器(弹布尔、手鼓) (描写爱情的歌曲还有哪些,并唱一两句。播放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2)节拍、节奏(切分) (模仿手鼓打节奏,并加上舞蹈动作) (3)旋律、情绪 迂回急进、逐步展开,常做反复,情绪热烈欢快 (4)调式 受“丝绸之路”的影响,新疆音乐结合了中原、印度、阿拉伯等地区的音乐元素集于一体,形成了他独特的调性色彩,“波斯调式”。它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叫做“木卡姆”,集(歌、舞、乐)为一体。 (5)教师带领学生来一场歌、舞、乐的盛宴。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需要细细挖掘和品尝,不管是演唱还是演奏出来,都有它独特的音乐魅力,我们都能被它的音乐所感染。

高中音乐鉴赏第四节少数民族民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第四节少数民族民歌教案 一、课前导入 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营造课堂气氛 二、新课讲授 1、新课导入播放幻灯片一 问:你能说出这些图片上的服饰都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吗?(展示图片)(高山族服饰图片学生比较陌生,可以用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来提示)师:音乐服饰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展示幻灯片二) 2、蒙古族 师:我们先来听常一段音乐,这段音乐给你展示一幅怎样的画面。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展示幻灯片三音画同步) 生答:看到一幅大草原辽阔的画面,主奏乐器是马头琴。 师:一段悠扬的马头琴的声音把我们带到了内蒙古的大草原上。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是内蒙古著名的一首民歌《森吉德玛》。这里的民歌如同这里的牛羊一样多。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两类长调和短谓(展示幻灯片四)(1)长调、短调. 师:我们先来感受长调,长调是最具草原气息的音调。大家听一听,

它的节奏是自由的?还是规整(播放《赞歌》) 师;长调旋律舒展悠扬,气息绵长宽广,节拍自由,唱时有类似马头琴演奏式的润强。具有史诗般的雄浑气魄。适于抒情咏唱。也只有在大草原上这样一望无际,一马平川的环境下长调才能如此地悠长自由辽固。那么短调具有这样的特征吗?(播放《黑缎子坎肩》)短调结构规整紧凑,节奏整齐,句幅较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特征。(2)呼麦 师;在内蒙古有一种很神秘的长调,可以说是内蒙古独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级艺术瑰宝。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罕见的喉音艺术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让气息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同时,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将气以不同方式由嘴唇呼出,激发出两个八度的泛音旋律,形成高音声部,如此一人同时唱出双重唱、三重唱等多声部。好了,老师不多说,同学们亲自来感受一下,看看你们能不能听出两个声部来。 (播放音频《四座山》)(因低音的旋律不是很容易听出,所以教师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引导) 3、藏族 展示幻灯片六 师问:大家看这幅图片把我们带到了哪里?生答:西藏 师,对。接下来我们就去感受藏民的热情和豪放。到了藏民聚集地,

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 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欣赏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朗松》。维吾尔民歌《牡丹汗》,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通过比较它们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认识、理解其民族风格。 2、艺术表现:聆听几首民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优美的旋律中体味其民族风格及特点。 3、文化理解: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民族乐器等。分析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与该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文化交流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朗松》维吾尔民歌《牡丹汗》,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2通过比较它们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认识、理解其民族风格。 三、教学方法:问题聆听法、视觉图像法、对比欣赏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的照片,请学生猜猜是哪个少数民族? (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 (二)课程内容:

1、《辽阔的草原》 ①介绍蒙古族民风民俗(洁白的蒙古包,马奶酒与手抓饼,草原的“那达慕”大会)。 ②讲解音乐知识:长调和短调 长调: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字少腔多,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短调: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 ③聆听蒙古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在旋律、节奏、声腔上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旋律悠长,节奏自由,字少腔多,有着浓郁的草原气息(长调) ④对比欣赏《嘎达梅林》。 引导学生回答: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字多腔少、具有叙事性的特点(短调) 教师教唱《嘎达梅林》歌曲片段。 介绍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2、《宗巴朗松》 ①聆听两首藏族歌曲片段 ②讲解音乐知识:藏族音乐囊玛音乐 ③欣赏藏族歌曲《宗巴朗松》

音乐鉴赏 少数民族民歌 教案

少数民族民歌教案 【教材分析】 《少数民族民歌》是普通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教科书音乐课程(必修)第二单元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大块:欣赏民歌、学习音乐知识和拓展与探究。教材要求通过欣赏部分使学生感受、体验少数民族的音乐情绪;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使学生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的音乐和民歌的风格特征;通过拓展探究部分引导学生探究少数民族民歌的产生与发展,与该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关系。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知识,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理论及鉴赏没有形成自身的方式方法。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认识蒙古族、藏族音乐的民歌体裁,使学生能够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蒙古族和藏族的音乐进行比较,感受其音乐情绪,体验蒙古族、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长调”“囊玛”等民歌体裁。 2.艺术表现:通过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两首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通过教师讲解蒙古族和藏族的民歌常识,认识、理解蒙古族和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3.文化理解:培养和增进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对祖国灿烂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其音乐风格及体裁形式;分辨不同民族音乐和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比较、认识两个民族音乐和民歌的风格特征。 【课时与课型】 1课时新授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音箱、电子琴 【教法与学法】 讲解法、引导探究法、聆听法、归纳总结法 【德育渗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让学生聆听民族音乐感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和教师讲解各民族的音乐风格的形成与他们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了具有浓郁中国边疆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民歌,让学生初步对我国少数民族中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特色有所了解。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为以后我们掌握、弘扬、传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打下基础。 1、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是由其人民长期的居住地区特点、经济形态、文化交流,尤其是草原游牧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决定的。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众多,其中以“长调”、“短调”最具代表性。长调的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本课选取了蒙古族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歌中用生动的比喻和含蓄的语气歌颂了草原上的姑娘。 2、藏族音乐可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中又分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类。在本节课藏族民歌选取的是《宗巴朗松》这是一首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的歌舞曲,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 3、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继承了古代西域音乐的传统,融合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因素,形成了独特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音乐旋律明朗、活泼、热情、奔放、舞蹈性极强。本节课中新疆维吾尔民歌选取的是《牡丹汗》,这首歌曲虽是一首爱情歌曲,但其中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气势宏大。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民族特色。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地处康巴地区——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我县是一个以藏、汉、彝多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受交通、经济、观念及教学条件的影响,许多中小学从未开过能达到音乐教学目标的课程。学生无任何音乐基础,因此在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上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难度,但学生们从小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感染,对音乐课有浓厚的积极性,这将成为我们音乐教学的有利条件。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过程和方法: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代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各组对自己收集到的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也为以后少数民族民歌的发展做适当的探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三部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通过比较它们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认识、理解其民族风格。 五、【教具准备】 播放音乐的设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等。

少数民族的民歌教案 -完整获奖版

少数民族的民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蒙古族、藏族和新疆的音乐作品,并了解这三个地区民歌不同的音乐特征,例如旋律、节奏、歌词、配器等。 2、通过对蒙古族、藏族、新疆这三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音乐的对比,让学生能辨别出这三个民族民歌的区别,并大致了解蒙古族、藏族、新疆这三个民族的代表乐器。 3、教学生唱会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蒙古族、藏族、新疆这三个地区音乐的不同的音乐特征。难点:能辨别出老师本节课所播放出的不同音乐所属的不同民族,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音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哪个地区的歌曲,由此引入蒙古族 2、讲述新课

蒙古民歌 (1)播放《辽阔的草原》在播放前思考一下。 ②节奏、旋律、拍子、气息分别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老师做总结:这是一首蒙古族的民歌,节奏自由,旋律起伏大,在多处出现了装饰音。这种旋律形态具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特点。 (3)大致介绍蒙古族民歌的体裁分类。 ①长调:曲调悠长,节奏自由,字少腔长,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多为散板。 ②短调:曲调紧凑,节奏规整,篇幅较短,音域相对较窄,往往是即兴演唱。 播放胡松华的《赞歌》让学生感受长调与短调的区别,该乐曲前半段是明显的长调特征,后半段是明显的短调特征,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简单介绍蒙古族的代表乐器:马头琴并附上图片和声音片段。 (4)总结蒙古族的音乐特征: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很多歌曲是在放牧时创作出来的,所以多半是描写牛、羊、蓝天、白云、草原之类的场景。旋律优美、气息宽阔、感情深沉、草原气息浓厚。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感受、体验蒙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认识了解“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2、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之间密切的关系,是形成民族音乐风格的重要原因。 3、学唱几首不同风格的民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优美的旋律中体味其风格及演唱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蒙古族《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朗松》、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三首民歌为欣赏重点。在聆听、演唱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体验少数民族的民歌风格,并能学会对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判断。 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关注少数民族民歌,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条件及原因作适当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播放网络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风》,请会唱的同学跟着一块儿大声唱出来,“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悠悠地唱着最炫的民族风……”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是的,这是凤凰传奇的一首歌,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开始我们今天的“民族风”音乐的旅程。 (二)《辽阔的草原》 1、师:第一站,先来到蒙古大草原,欣赏一首蒙古民歌,这首民

歌具有什么特点?生:悠长、宽广、起伏大; 2、师:聆听这首歌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茫茫的草原、蒙古人民热情豪爽、能歌善舞、摔跤、射箭。3、师:你还知道哪些蒙古民歌? 生:《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演奏乐器主要是马头琴。(三)神秘的西藏 1、师:我们再次开启旅程,来到神秘的西藏,欣赏一首西藏特色民歌《宗巴朗松》。 问:你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献哈达) 2、师;请同学列举知道的藏族歌曲: 《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天路》、《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金山上》、《高原红》。 3、师:西藏乐器多为:扎木聂、京胡。 (四)多情的新疆 1、师:去过了草原,到过了西藏,我们再来到多情的新疆,一起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欣赏《牡丹汗》,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风格特点如何? 生:爱情歌曲。其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歌特色。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4节《少数民族民歌》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4节《少数民族 民歌》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作品欣赏。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蝉之歌》。《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歌中用生动的比喻和含蓄的语气歌颂了草原上的姑娘。《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特点。《牡丹汗》虽是一首爱情歌曲,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气势宏大。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具有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特色。《蝉之歌》这首歌曲是侗族具有代表性的“大歌”,歌曲的歌词较少,更多的是衬词部分,这种比例安排给人声的发挥留下了更多的余地。两个声部以三度、四度、五度音程为主,旋律优美、音色和谐。通过作品欣赏,对少数民族的民歌特征初步了解。 第二部分,讲解音乐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侗族的民歌特征。教材分别讲解这四个少数民族民歌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少数民族民歌,感受并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并理解音乐风格及体裁形式。 2.掌握相关音乐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侗族的民歌特征。 3.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的现状及发展。 (二)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通过四首音乐作品鉴赏,使学生明白少数民族民歌的特征,培育在听觉机制作用下对音乐音响的综合体验、感知和评鉴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吸纳和传承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涵养美感,和谐身心,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对崇高人文精神的追求,增强对真善美的讴歌与塑造能力。 2.艺术表现:通过鉴赏、歌唱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音乐鉴赏的兴趣,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 3.文化理解:学生能从感知和表现的具体作品中,理解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认知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1)聆听少数民族民歌,感受并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并理解音乐风格及体裁形式。 (2)掌握相关音乐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侗族的民歌特征。 2.难点:能聆听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音乐情感。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初中已初步学习过音乐知识,本课旨在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上,力求对音乐艺术的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民歌的特征,能聆听出民歌腔调情韵,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展示作品创作背景资料等多种手段,让学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

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最后我来总结腾格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 ③完整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④接下来我将有请本班学习舞蹈的同学配合《草原放牧》的音乐展示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⑤然后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性格特征让学生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中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下面有来了介绍柴可夫斯基④书上第6页 ⑥接下来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⑤书上第8页之后再次聆听《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哪种音乐形式要素发挥艺术作用的讨论最后总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