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一)疾病概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固其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要特征又称肾源综合征出

血热,其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具有发

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老

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易感人群以成

年人居多,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二)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征),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迟者于第9病日左右出现),少尿

期(是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少尿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

一般为2-3天),多尿期,恢复期(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

才能完全恢复),五期经过、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

象,而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期、休克和少尿期之间的重叠。(三)人群预防:

采取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高发病区的多发人群及其他疫区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四)个体预防:

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为此必须做到:

1.整治环境卫生,投放毒饵,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家。

2.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

3.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

4.避免皮肤黏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伏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

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 病毒属(Hantavirus,HV),现统称汉坦病毒(HV)。本病毒为有膜RNA 病毒,形态有圆形,卵圆形和长形三种,病毒核心为基因组RNA和核 壳,外层为脂质双层包膜,表面是糖蛋白,直径70〜210nm。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 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笆,热 型以弛张热及稽留热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 发生休克。 三、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四、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 五、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ml以下时,即

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 一、腔道出血、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CT检查有助于以上诊断。 三、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Kanerva 对125例PUUV引起的HFRS患者进行检查,发现28%的患者存在胸膜积液或肺不张,而肺水肿罕见,这些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四、继发感染:多见于少尿期和多尿早期,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多见,为免疫功能下降和导尿等操作所致,易引起继发性休克而使病情加重。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依据 一、诊断依据 目前,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在基层单位虽已逐渐推广,尚不能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教案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教案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为 了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一、病毒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体表分泌物传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粪便等。此外,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的物体或环境表面传播,如被感染的针头、医疗器械等。 二、症状特点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呕吐、腹泻等。严重的病例可能出现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动物、处理食物或接触感 染者之后。 -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和果蝠等。 - 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未煮熟的动物肉类和动物产品。 2. 防止病毒传播 -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体液: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唾液、尿液等体液。 - 使用安全的医疗器械: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避免交叉感染。

-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 定期清洁环境: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 做好垃圾处理:正确处理垃圾,避免垃圾滋生病菌。 - 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接种疫苗 -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手段,可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建议按照疫苗接种计划接种相应的疫苗。 5. 做好早期发现和隔离工作 - 如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隔离措施。 6. 加强宣传教育 -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向公众传达正确的预防知识,减少谣言和误导。 以上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一些基本措施和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保护大家的健康和安全。如果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咨询医生或相关卫生部门。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地坛医院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症出血热(HRFS)。鼠为主要传染源,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疫情最重,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则不断增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属至少可分为八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野鼠型)和Ⅱ型(家鼠型)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为%~%。 目前多数人认为此病发病机制是病毒源性损伤为主,同时亦存在病毒免疫损伤。主要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病损表现为水肿、炎性单核细胞渗出及出血。临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有鼠类接触、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史,或发病前1周至2 个月曾到过疫区。 2. 临床表现潜伏期4~42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临床上有下述5期经过。 发热期多数以突然发热起病,少数起病较缓,有头痛、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体温在 1~2日内升至39~40℃,以稽留热和弛张热为主,持续3~7天,常伴有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三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多数病人出现“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潮红)。有的咽部及悬雍垂充血。常于前胸、颈、腋下等部位可见淤点或索状、簇状淤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正常。2~3天起出现尿蛋白。末梢血异常淋巴细胞亦可增多。 低血压休克期病程第4~6天,病人出现心慌、多汗、血压下降、脉压减小。休克发展很迅速。此期“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增多。随血液浓缩而红细胞压积增高,血红蛋白上升,但血小板及补体成分下降。尿量减少,尿蛋白增加,尿管型出现。少数病人可合并DIC,休克顽固者常有明显出血倾向。个别病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呼吸窘迫,血氧明显下降。少数重症可并发惊厥、谵妄或昏迷。 轻者此期呈一过性血压下降,重者长达8天,一般1~3天。 少尿期病程第5~8天病人进入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500ml)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尿蛋白、细胞及管型增多,并可出现管状或尿膜。由于肾实质受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头痛、恶心、呕吐加重,血尿素氮(BUN)上升。由于排尿量减少,同时渗至血管外的体液此时大量回吸收而血容量增加,出现充血性心衰、肺水肿或分流性内脏出血等高血容量的临床表现。也可由于内脏病变或DIC引起内脏腔道出血,以消化道、腹腔、肺部及颅内出血较多见。还有的并发脑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及心衰等。如若合并肺炎、败血症则预后更差,所以此期病死率最高。 此期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10余天,一般2~5天。 多尿期一般到病程的12天前后即开始恢复排尿。由移行期进入多尿期的标志是24小时尿量3000ml 以上。每日尿量最多可超过10000ml,持续时间多为2周左右,个别长达数月以上。随着尿液大量排出,高血容量、尿毒症,酸中毒等症状逐渐缓解。此期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 恢复期尿量每日恢复到2000ml以内,尿比重及BUN等正常而进入恢复期。病人精神、食欲基本恢复,少数病人仍可有乏力、多汗、心悸、血压偏高等现象。 出血热的典型病例可呈现上述5期,但轻者可跳期,如仅有发热及多尿期,跳跃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而重者可多期重叠,其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较高。 临床上依据病程中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出血、肾损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可将本病分为轻、中、重、极重和不典型五型。①轻型: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无明显出血,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 ②中型: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出血、休克和少尿期,尿蛋白+++。③重型:体温≥40℃,

学校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

学校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冬季来临,天气愈来愈寒冷、干燥,各类传染病趁机向人们进行强势攻击,伴随着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加班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常态,造成大部分人群机体免疫力低下。此刻,各类传染病趁虚而入,严重的可危及生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冬季高发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又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老鼠(黑线姬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三、临床表现有哪些? 1.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2.三红: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 3.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 4.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以上总结的“三痛三红三点”并不是所有症状都会出现。 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出血热潜伏期为4-46天。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四、如何诊断? 看血常规:血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只要出现这个,结合临床表现就是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用血清特异抗体(IGMIgG)检测。 也许有人会问,我早期是“感冒”,最后医师怎么诊断为“出血热”了?因为在疾病早期,出血热和“流感”的症状相似,二者并不容易区别;所以大多数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未积极诊断治疗。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普通“感冒”体温正常后全身状况好转,而血热在体温正常后全身症状继续加重,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等情况。所以当出现以上症状时要积极就医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五、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几种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根据主要传染源种类不同,本病分为野鼠型、家鼠型和实验动物型三种类型。典型病例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由于病原学研究的进展,特异性实验诊断方法的应用,对非典型病例已可能确诊。 近年来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进一步掌握了本病的流行规律,发现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食虫目、兔形目和食肉目中有余种动物携带本病病毒;确定了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基本上查清了我国的疫区范围,明确了我国存在野鼠型、家鼠型和家鼠野鼠混合型种出血热疫区,这些研究进展使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措施更有针对性。 但是,近年来作为本病主要传染源鼠类的数量增多,更多的疫区不断被发现,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农业区、林区和城镇又不时有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影响经济开发、四化建设和国际交往。 当前,防治本病尚缺乏经济、简便、特效的方法。但是实践证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有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门的作用,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认真抓好组织工作,落实防治措施,完全有可能控制本病流行,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部分 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它主要由于接触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经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能经螨媒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近年家鼠型出血热常有暴发流行。为了控制和减少发病,应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疫区灭鼠要在搞好卫生和防鼠的基础上,以药物毒杀为主,结合灭鼠进行灭螨,同时做好疫源地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 一、监测: 监测是卫生防疫部门防治疾病的耳目,应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好。但监测是手段,控制是目的,监测要为控制服务。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包括:人间疫情监测、鼠间疫情(或称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监测、疫区监测、病原类型监测、传播途径监测、易感人群免疫情况监测和预防(控制)效果监测等。各疫区应普遍开展人间疫情和鼠间疫情监测。 (一)人间疫情监测:主要由相当于县级防疫站来做。内容包括及时掌握确实的疫情,分析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疫情登记要详细,必要时应进行个案调查和采血检查抗体,以核实疫情。 .新发、偶发和散发地区:对每个病例都应进行个案调查,用间接免疫萤光方法进行血清学核实。 .高发地区:抽取-个临床诊断病例,进行血清学核实。 .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流行高峰期或家鼠型出血热暴发时,对临床病例和发热病人,抽样检测血清抗体,以检查误诊和漏诊情况。 .疫情统计分析:每年要画出张疫情分布地图。发现病例随时点出,个点代表个病例,以便观测疫情发展趋势。要统计历年的发病数和病死数,计算发病率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临床上本病是一种症状复杂,而又具有特殊经过的急性传染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降低病死率,应充分利用各地总结出来的临床诊治经验。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发病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或病前2月内曾到过疫区,有与鼠类接触史、食过鼠类污染或啃咬的食物。 2.临床特征 (1)突然起病,发热,体温急剧上升,多在39℃以上,一般3~7天降退。热退后,其他症状反而加重。 (2)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全身酸痛,肾区有叩击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3)毛细血管损伤征象: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眼结合膜充血水肿,眼睑、面部浮肿,呈酒醉貌。软腭粘膜呈网状充血及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形或簇状排列的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多呈阳性。 (4)肾脏损伤表现:有腰痛及肾区扣痛,出现少尿、血尿、尿中膜状物或多尿及尿毒症表现。 (5)五期病程经过:典型病例具有一五期临床经过。重症病例病期可有重叠,轻型病例或经合理治疗者可出现越期现象(即越过低血压期、少尿期或多尿期)。但多数患者具有发热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第3~4病日后多明显增高,有时呈类白血病样表现。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数明显下降。 (2)尿常规:尿中出现蛋白,且迅速增多;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有时见膜状物。 (3)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上升,血浆蛋白下降。 (4)血清学检查:早期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发病4天以内和间隔一周以上)特异性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可以确诊为现症或近期感染。5病日后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20以上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亦可诊断。 (5)病原学检查:从血清、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查到汉坦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二、早期诊断:指发病后4天内作出诊断。早期诊断,尽早按出血热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疫区流行季节,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首先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并根据本病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的不同点作鉴别。 1.急性发热,全身无力,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全身痛。 3.发热伴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咽部、眼结膜充血、水肿。 4.发热伴有咽部、软腭、球结膜出血点及腋下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5.发热,实验室检查见血小板减少,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6.发热,尿蛋白阳性,且迅速增加。 7.发热伴血清ALT增高,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对以上患者应及时取血,检测特异性抗原、病毒RNA、特异性IgM阳性或双份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一、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流出热)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传播。致病病毒一旦引起流行,传播迅速,致病率高,病死率也较高。 二、应急处理预案 1. 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 (1) 设置疫情监测点,对可能产生疫情的区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 (2) 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对怀疑病例要立即报告,确诊病例要及时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2. 做好病例的隔离和医疗救治 (1) 发现怀疑病例后,要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 (2) 确诊病例要及时送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加强个人防护 (1) 广泛宣传流出热的预防知识,教育公众提高防护意识。 (2) 推广使用蚊帐、驱蚊剂和蚊香等防蚊用品,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 (3)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患者的血液、体液等。 (4) 进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整洁。 4. 加强病媒防控 (1) 对可能产生疫情的区域进行蚊虫灭除,如蚊虫喷洒杀虫剂等。 (2) 消除蚊虫滋生的环境,如清除积水、处理废弃物等。 5. 加强社会协同机制建设 (1) 建立流出热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2) 加强与周边地区、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疫情。 (3) 组织专家进行疫情调查和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上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应急处理预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防控流出热疫情提供一定的参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调整。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为高发区。 【病原学】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包括L、M和S三个片段,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汉坦病毒包括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的无名病毒(Sin Nombre virus,SNV)、纽约病毒(New York virus,NYV)、污黑小河沟病毒(Black Creek Canal virus,BCCNV)、牛轭湖病毒(Bayou virus,BAYV)、安第斯病毒(Andes virus,ANV)以及与人类疾病关系尚不清楚的一组病毒,如希望山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PHV)、泰国病毒(Thailand virus,THAIV)、图拉病毒(Tula virus,TULV)、索托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am virus,TPMV)、哈巴罗夫斯基病毒(Khabarovsk virus,KBRV)、El Moro Canyon病毒(ELMCV)、Rio Segundo 病毒(RIOSV)、岛景病毒(Isla vista virus,ISLAV)、Muleshoe病毒(MULEV)、Bloodland lake病毒(BLLLV)、Rio Mamore病毒(RMV)、Topografov病毒(TOPV)等。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型病毒的发现,汉坦病毒及

出血热预防知识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 一、何谓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肾综合症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 二、出血热的传染源? 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 四、出血热的潜伏期? 出血热病毒侵入人体需经一段时间才出现临床症状而发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的这段时间称潜伏期,该病潜伏期4~46天,一般2周左右。 五、出血热的临床特征? 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征和肾损害。 病程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六、出血热的“三红”、“三痛”指的是什么? “三红”:面红、颈红、前胸红,重者呈酒醉貌。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三痛”是出血热的早期(发热期)表现,常做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七、出血热的出血现象? 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和胸背部,常呈条索点状或搔抓样瘀点,粘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少数患者鼻衄,黑便、血尿,严重在注射部位出现大量瘀斑和腔道大出血。 八、本病早期诊断要点? 急性发热,有乏力、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特别是热退后症状加重。

“三红”和“三痛”表现。 皮肤粘膜有出血点。 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出现蛋白尿,且迅速增多。 九、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过三关,防治并发症。 三早一就:指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过“三关”:指出血热病程中发生的“休克关”、“出血关”“肾功能衰竭关”。这是本病过程中最严重、最危险的三个关口,都可能导致死亡。 防治并发症:严重并发症是出血热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整个病程中都要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十、本病有哪些并发症? 出血热能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腔道大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脑膜炎、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肺水肿,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继发性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等。 十一、不要把出血热当感冒治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出血热的初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很容易将出血热当成感冒治。 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后有两周左右的潜伏期,初起症状与感冒相似,往往以发热、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盲目退烧只能使病情更加严重。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急,典型症状有头痛、腰疼、眼眶痛和身体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像喝醉了酒一样,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点状、条状出血点。如出现以上症状,绝不能大意,必须及时到校医院检查,切不可自行用药。 十二、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科学灭鼠与免疫预防相结合是预防出血热的重要措施。做好疫情监测,防鼠灭鼠,搞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对流行地区人群和密切接触者可注射出血热疫苗,每次1ML,共注射3次。一年后应加强一针。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PF)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属于自然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特征,典型病人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本病疫区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部分国家,疫源地则遍及世界五大洲70余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危害最严重的国家,HFRS发病数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年发病人数波动在4万至6万这一较高水平,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全国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我国1984-2000年发病近100万,死亡2万。 一、病原学 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链单股RNA病毒;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包膜;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苯、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使之灭活。 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链单股RNA病毒;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包膜;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苯、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使之灭活。 有2 0个以上的血清型;我国以Ⅰ型、Ⅱ型为主。 Ⅰ型汉滩病毒,野鼠型,黑线姬鼠 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郝家鼠 Ⅰ型病毒感染者病情重于Ⅱ型感染者,可能与病毒毒力较强有关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鼠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黑线姬鼠是亚洲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朝鲜出血热 赤尾赖章(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 一、前言 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 )是一种病毒性疾病。该病以地方性流行病的形式存在于世界各地。其中以拉沙氏出血热和登革热为最常见。能引起这类疾病的病毒虽然很多,但是,它们多有相同的临床症状。例如:(1)发热。(2)皮肤、消化器官、鼻腔、泌尿生殖器管等部位出血。(3)因血压下降与休克等引起的高的死亡率。(4)无论那种情况,都会有凝血机制障碍。当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致命的广泛性血栓(DIC)。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病毒性出血热,按其传布途径来分类,可以用表Ⅰ说 明。 表Ⅰ病毒性出血热

它的病原体是以野生动物为宿主,以吸血昆虫为媒介,或是通过直接接触而引起人类得病。出血热多为地方性流行病,分布在非洲大陆的有拉沙氏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埃波拉出血热;分布在南美大陆的有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分布在东南亚的有登革氏出血热等。它们大部分的病毒以被查明。流行性出血热( Ev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 )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苏联、邻近的中国、朝鲜半岛)。 临床上又把并发肾炎的出血热称为 HFRS(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vndrome,肾损综合症出血热)。 最近,该病病毒已由南朝鲜高丽医科大学李镐汪教授分离得到。1975年以来,在日本,一些实验动物饲养场的工作人员中发生了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经血清学诊断,这是由在南朝鲜流行的南朝鲜型出血热病毒所引起的。这么一来,实验动物的病毒污染就成了公众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流行性出血热在世界上的分布 1938粘,驻扎在就满洲东北部边境一带的侵华日军曾罹患一种伴有高热,严重蛋白尿,出血,呕吐等症状的原因不明疾病。根据1941年的报告,当时入侵中国东北的一百万官兵中约有一万人得了这种病,死亡率达30 % 。在此之前,满洲东北部虽然存在着所谓“孙吴热”( Songo fever )或其他名称的地方病。但是直到1942年,日本的军医们才把它作为一种单独的疾病,命名为流行性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

第六章流行性出血热 考点:三大主症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症,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病原学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RNA病毒 目前至少有23个血清型:其中的1型汉滩病毒、11型汉城病毒在我国流行。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陷阱考点) 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是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家鼠型)等。虽然患者早期的血、尿中携带病毒,但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因为人携带的病毒少。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即老鼠)。 2、传播途径 核心特点:具有多种传播方式 ①接触传播:病毒经创口侵入人体; ②呼吸道传播:传染源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中的病毒吸附于尘埃上经呼吸道侵入人体; ③消化道传播:摄入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病毒可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或胃肠黏膜侵入人体; ④螨媒传播:带病毒的革螨或恙螨通过吸血传播; ⑤垂直传播:鼠或人体内的病毒均可经胎盘传给胎鼠或胎儿。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多显性发病,隐性感染率较低。 青壮年发病率高。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4、流行特征 ①地区性本病流行广泛,主要分布在欧亚两大洲,我国疫情最重,发病

人数占全球的90%。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流行于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后逐渐向南、向西蔓延,近年来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野鼠型发病以秋冬季为多,高峰在11月份〜次年1月份。家鼠型发 病以春夏季为多,高峰在3〜5月份。 ③人群分布 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儿童极少见,男性多于女性,野外工作人员及农民发病率高。 三、发病机制 1.病毒的直接作用侵袭--小血管 侵袭全身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单核细胞,并在其中繁殖,造成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损伤,导致多器官损害。 2.免疫损伤作用 病毒释放的抗原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血管壁等处,在补体的参与下引起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休克原因 病程的3〜7日,由于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使血容量下降引起的低血压休克,称原发性休克。 小细胞损害一血浆外渗一血容量减少 出血的原因 ①发热期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所致。 ②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期,主要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凝血机 制异常。 四、病理小血管损伤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变性、坏死。以肾脏病变最明显,其次是心、肝、脑等脏器。 基础部分重点小结 1.病原学——病毒: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所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由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出血、休克、蛋白尿及周围循环衰竭。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全国已有32个省、自治区有本病的发生或流行。 一、病原学特征: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为122 nm,大小范围为80~160 nm,病毒颗粒有包膜,为双层膜脂蛋白膜,膜的表面有糖蛋白突起。包膜内包绕着较疏松的内浆,内浆系由不规则的颗粒性线状结构组成。病毒基因组为负性单链RNA。由L、M、S 3个不同的片段组成。S片段由169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病毒的核蛋白(N)。M片段由3619个核苷酸组成,可编码G1和G2两个糖蛋白。病

毒主要的中和抗原或保护性抗原决定族定位在G1和G2。L 片段编码病毒RNA聚合酶。出血热病毒对去氢胆酸盐、丙酮、苯、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0.5%碘酒、70%酒精、福尔马林、戊二醛也可将病毒灭活。病毒对热有一定的耐性,4~20℃稳定在37℃时60分钟不能使其灭活,56℃时1小时,100℃时1分钟以及紫外线照射都能灭活病毒。乳小白鼠,及VeroE6、A549等多种体外细胞培养对出血热病毒敏感,可用于病毒分离培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鼠类是本病的传染源。黑线姬鼠是野外感染的重要传染源。除此之外,褐家鼠为城市型和家鼠型的传染源。大白鼠为实验动物型的传染源。带毒鼠类可经尿、粪便和唾液向外界排出病毒,污染环境。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感染出血热病毒老鼠的尿、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后被人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带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经过破损的口腔黏膜,病毒侵入机体而感染致病。 3、接触感染:被带毒鼠咬伤或破损的皮肤及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被带毒鼠污染的尘土、污物而致病。 4、虫媒传播:螨是鼠类数量最多的体外寄生物,国内有人证明通过螨的叮咬为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 5、垂直传播:从孕妇患者可传给胎儿,母鼠可传给胎鼠,通过胎盘由母体传播给子代并导致胚胎死亡。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出血热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都有发病,但以20~50岁的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本病二次感染者发病罕见,病后可获得稳固持久免疫力。但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力不牢固。

流行性出血热健康宣教

流行性出血热健康教育 1、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WHO建议称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本病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和急性肾衰竭。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为高发区。 2、治疗原则 (1)发热期以抗病毒、减轻外渗、对症治疗和防治DIC为主。 (2)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为原则。 (3)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疗法。 (4)多尿期此期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应随尿量增加水分的补充。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5)恢复期继续休息至出院后1~3个月。补充营养,逐步恢复活动与工作,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垂体功能。 3、疾病指导 (1)饮食指导 ①发热期进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低渣或流质饮食,如新鲜蔬菜、橘子汁、藕粉等,多饮水。 ②少尿期因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不能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汁等。 ③多尿期因尿量增加,电解质丢失较多,宜多饮水,补充含钠、钾多的食物,待氮质血症改善后恢复蛋白质饮食。 (2)休息、活动指导:早期绝对卧床休息,过多活动可加重血浆外渗和组织脏器出血。恢复期才能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4、出院指导

(1)出院后仍应休息1~3个月。生活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睡眠,安排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以不感疲劳过度。 (2)逐渐增加营养,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疑为鼠类污染或咬过的食品,少量多餐,促进机体恢复。 (3)做好防鼠工作,禁止直接捕鼠、玩鼠,加强个人防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鼠类或鼠的排泄物。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物和水。 (4)重点人群,接受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地鼠细胞灭火疫苗注射,每次 1ml,经0、7天、28天或0、1月、2月,共注射3次,保护率达 88%~94%。1年后应加强注射1针。 (5)随访,任何不适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6版 拟定人:林**芬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18年8月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方案 介绍 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一种由不同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特点是高度传染性、迅速流行和高致死率。本文将重点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方案,以减少疫情的传播和控制病情的严重程度。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因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由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和器官,或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如共用针具、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人体出现高热、内外出血和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 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公众的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告知公众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情表现和预防方法,鼓励人们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

2. 加强卫生健康教育 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教育。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用口罩和个人防护装备等基本卫生习惯,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卫生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其处理病例的技能和知识。 3. 健全监测和报告机制 建立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动态。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建立起疫情监测系统,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 4. 加强医疗系统能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疗指南和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确保对病例的及时诊断和隔离。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做好感染控制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和完善流行性出血热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责任和职责。应急预案应包含病例报告和隔离措施、卫生材料储备和配送、人员培训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教案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教案 一、背景介绍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该病 在一些地区流行,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和传播,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向公众普及流行性出血热的知识,介绍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方法,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三、教学内容 1. 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和病因 -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 常见的流行性出血热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埃博拉病等。 2.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出血等。 -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 3.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方法 - 销毁蚊子的繁殖场所,如清除积水、清理垃圾等。 - 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的体液。 - 加强社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4. 应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措施 - 如果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 在疫情期间,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减少感染的风险。 - 遵守政府的防控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疾病的基本情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 视频教学法:播放相关的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预防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 4. 讨论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的防护经验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 1. 选择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辨认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疫情期间的防护措施。 3. 问答环节:提问学生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讲解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