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临床上本病是一种症状复杂,而又具有特殊经过的急性传染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降低病死率,应充分利用各地总结出来的临床诊治经验。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发病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或病前2月内曾到过疫区,有与鼠类接触史、食过鼠类污染或啃咬的食物。

2.临床特征

(1)突然起病,发热,体温急剧上升,多在39℃以上,一般3~7天降退。热退后,其他症状反而加重。

(2)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全身酸痛,肾区有叩击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3)毛细血管损伤征象: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眼结合膜充血水肿,眼睑、面部浮肿,呈酒醉貌。软腭粘膜呈网状充血及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形或簇状排列的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多呈阳性。

(4)肾脏损伤表现:有腰痛及肾区扣痛,出现少尿、血尿、尿中膜状物或多尿及尿毒症表现。

(5)五期病程经过:典型病例具有一五期临床经过。重症病例病期可有重叠,轻型病例或经合理治疗者可出现越期现象(即越过低血压期、少尿期或多尿期)。但多数患者具有发热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第3~4病日后多明显增高,有时呈类白血病样表现。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数明显下降。

(2)尿常规:尿中出现蛋白,且迅速增多;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有时见膜状物。

(3)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上升,血浆蛋白下降。

(4)血清学检查:早期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发病4天以内和间隔一周以上)特异性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可以确诊为现症或近期感染。5病日后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20以上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亦可诊断。

(5)病原学检查:从血清、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查到汉坦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二、早期诊断:指发病后4天内作出诊断。早期诊断,尽早按出血热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疫区流行季节,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首先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并根据本病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的不同点作鉴别。

1.急性发热,全身无力,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全身痛。

3.发热伴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咽部、眼结膜充血、水肿。

4.发热伴有咽部、软腭、球结膜出血点及腋下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5.发热,实验室检查见血小板减少,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6.发热,尿蛋白阳性,且迅速增加。

7.发热伴血清ALT增高,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对以上患者应及时取血,检测特异性抗原、病毒RNA、特异性IgM阳性或双份

血清IgG抗体够4倍增高,即可确诊。

三、临床分型:确诊为出血热的病例,根据其病情轻重可划分为轻、中、重及危重四型。随病程的发展,临床型可发生转化。

1.轻型:(1)体温在39℃以下,全身中毒症状轻;(2)血压及脉压差均在正常范围;(3)皮肤、粘膜有细小出血点,其他部位无明显出血现象;(4)肾脏损害轻,尿蛋白“+一”;有少尿倾向,无少尿期,但有多尿期表现。

2.中型:(1)体温在30~40℃,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眼结膜水肿明显;(2)病程中收缩压曾小于12kPa,或脉压差小于3.47kPa;(3)皮肤粘膜或其他部位有出血现象;(4)肾脏损害明显,尿蛋白达“+++”以上,有明显少尿期。

3.重型:(1)体温≥40℃,全身中毒症状及渗出现象严重;(2)病程中收缩压低于9.3kPa,或脉压差小于2.7kPa,并呈休克过程者;(3)出血现象严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血等;(4)肾脏损害严重,尿蛋白达“++++”或出现膜状物,少尿不超过5天或无尿2天以内,或有病期重叠。以上1、2、3型,各具备其2项或2项以上表现者,方可诊断。

4.危重型:在重型的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一种严重症候群者;(1)难治性休克;(2)出血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明显出血;(3)肾脏损害极为严重,少尿超过5天,或尿闭2天以上;或尿素氮超过42.84mmol/L(120(mg/dl)以上;(4)心力衰竭,肺水肿;(5)呼吸窘迫综合征;(6)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如脑水肿、脑出血、脑疝形成者;(7)严重继发感染;(8)低血压与少尿期重叠出现;(9)其他严重合并症。

四、家鼠型出血热的诊断,应注意以下特征:

1.流行特征:流行高峰在每年春夏间(3~6月份),发病率的高低与当地褐家鼠密度和带病毒率高低密切相关,感染场所主要在居民区内。老年及儿童患者占一定比例。可见一家多发。

2.临床特征:一般病情较轻,“三大主症”(发热、发血、肾脏损

害)可不全,具有五期经过者少。早期接受治疗者预后多良好,病死率1%左右。热程较长(约6~10天),病情与热度不完全平行,以不规则热居多。肝脏损害普遍且突出(出血热病毒性肝炎),多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少数有黄疸。

治疗方法

目前仍然要采用综合性治疗。首先应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针对各期的病理生理改变,采取预防性治疗及防治合并症的治疗措施,特别应早期抓好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抓紧抗休克、预防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一、发热期的治疗: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抗渗出,抗出血。预防低血压休克及肾功能衰竭。

1.尽早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对因呕吐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平衡盐和葡萄糖液。

2.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及血浆渗透压平衡:发热早期,成人补液量一般约为每日1500ml对有呕吐、腹泻者应酌情增加;补液可经口服,不足部分静脉补充。发热后期,多有血液浓缩,应静脉补液,采取以平衡盐液为主的晶胶结合的液体疗法。同时注意热量摄取(可用高渗葡萄糖液)并给予大剂量(5克)维生素C和维生素B.部分病人发热后期中毒症状严重,有恶心、呕吐;应按照病情调整酸碱平稳。对外渗现象明显者可适量静脉补充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或人血白蛋白。

3.抗病毒治疗:5日内应用效果好。病毒唑成人一般每天lg 分二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在病程早期,有条件者可试用干扰素及免疫血清。

4.发热后期,每日尿量少于1000ml或每小时平均尿量少于40ml时为少尿倾向,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治疗。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可酌情应用利尿剂及肾血管扩张药。

5.对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选用氢化可地松(成人每次

100~200mg)或地塞米松(每次5~1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6.有DIC倾向者可应用丹参、异搏停等活血化瘀药。

二、低血压期治疗:以积极补充血容量为主,并针对微循环功能障碍、酸中毒、心功能不全等进行相应的治疗。力争血压尽快回升,并维持稳定。补充血容量应早期、快速、适量。

1.补充血容量

(1)液体成分:以综合性液体(如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等)为主。渗出严重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4小时用量不得超过1000ml.有条件者,重症病人应用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胶体溶液。

(2)早期扩容:脉压差小于3.4kPa(26mmHg),收缩压低于13kPa(100mmHg),或较其本人基础血压低2.7kPa(20mmHg),应即补液扩容。

(3)快速扩容:低血压时静脉快速滴注,100滴/分钟左右。休克时首次300ml液体可在30分钟内静脉推注,随即静脉快速滴入(130~150滴/分)。以后根据血压回升情况及血液浓缩改善程度调整补液速度及补液量。快速补液应注意液体温度(适当加温)、输液反应及心肺情况。对老年及心肺功能不良者,补液速度应适当减慢。

(4)适量扩容:根据达到下述五项指标后可适量补液:收缩压达12~13kPa(90~100mmHg);脉压差大于3.4kPa;心率100次/分左右;微循环障碍缓解;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接近正常。

调整酸碱平衡:有酸中毒时,可选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3.64%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

2.强心剂的应用:当血容量基本补足,而心率仍在140次/分以上者,可选用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

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经快速补液及强心、纠酸等处理后,血压回升仍不满意者,可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阿拉明、多巴

胺等。有些病例可选用山莨菪碱(654-2)等。

4.皮质激素的应用:一般早期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每日1~2次,疗程不超过3天。

5.抗出血疗法:针对凝血功能的变化,可选用潘生丁、鱼精蛋白或肝素治疗。基层对凝血无化验指标,对高凝、纤溶不易掌握,采取抗凝治疗应慎重。

6.中药应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可用生脉散、四逆汤或参附汤静脉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三、少尿期治疗:尿量在500~1000m1/日为少尿倾向,在500ml/日以下为少尿,50m1/日以下为闭尿。为便于早期治疗,当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为少尿,此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期的治疗原则为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肾功能恢复,防止合并症发生。

1.稳定体内环境

(1)水及电解质平衡:在机能性少尿阶段,每日可补充电解质溶液500~1000m1,同时应用利尿剂,使尿量保持在50m1/小时以上。进入器质性少尿阶段,应限制液体量,即入量=出量+500ml 液体,以高渗葡萄糖液为主。但应防止高血溶量出现而加重病情。除非确有低钾,一般应限制钾盐输入。

(2)每日糖量应不低于200g,热量不低于5KJ,蛋白摄入量为0.5g/kg.

(3)维持酸碱平衡:根据酸血症情况,给予酌情纠酸。

(4)维持血压及血浆渗透压(280~320mm/L)的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等。

2.促进利尿

(1)高效利尿剂:速尿、利尿酸钠、丁尿胺等。

(2)血管扩张药:可用节胺唑啉、心得安、巯甲丙脯酸等。

3.导泻疗法:可用甘露醇、硫酸镁、中药大黄、芒硝等。

4.透析方法

(1)透析指征:①少尿超过5天或尿闭2天以上,经利尿等治疗无效;②尿量增加缓慢,尿毒症表现日趋严重,血尿素氮大于28.56~35.7mmol/L(80~100mg/dl);③高血容量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伴肺水肿,或脑水肿、肠道大出血者,可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④合并高血钾—(76.5mmol/L),心电图出现高血钾图形,用一般方法不能缓解者;⑤凡进入少尿期后,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出现严重意识障碍,持续性呕吐;⑥大出血,尿素氮上升速度快,每日超过9mmol/L(高分解代谢型),可不拘于尿天数及血液生化指标,尽早透析。

(2)透析方法: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四、多尿期治疗:每日尿量增至500~2000ml,为少尿向多尿移行阶段,超过2000ml,为进入多尿期,尿量超过3000ml为多尿。多尿早期按少尿期原则处理。多尿数日后按本期的治疗原则: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支持疗法。

1.补充适量液体:补液量原则上无需限制,但又不宜输入过多。一般多尿开始后,补液量可为尿量的三分之二(欠量补液),以免延长多尿期。要维持出入量及电解质平衡。补液以口服为主,食欲不佳者,可静脉补液。

2.支持疗法:患者应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含钾量较高的饮食。对严重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可酌情输入新鲜血液,血浆或人血白蛋白。

3.尿量超过3000ml日时应补钾,以口服为主,必要时可缓慢静脉滴入。同时注意钠、钙等电解质补充。

4.对每日尿量超过5000ml尿素氮接近正常者,可试用安妥明或双氢克尿塞、垂体后叶素、消炎痛等。

5.中药的应用:可选用金匮肾气汤或六味地黄汤。

五、恢复期的治疗

1.继续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

2.加强营养,给高糖、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

3.出院后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休息1~3个月,重型病例可适当延长。

4.中药应用:可选用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

六、大出血治疗:应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输鲜血是治疗出血的主要措施;输血量根据病人出血情况,一般一次输鲜血300~400ml.如消化道出血,可用立止血静滴或凝血酶稀释后口服,亦可用白药,及试用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如有继发性纤溶亢进者,可用6-氨基己酸或羧基节胺。如有血肝素样物质增高者,可考虑用鱼精蛋白。血中尿素氮显著增高者,要配合透析疗法,以降低血中尿素氮含量。

七、加强护理工作:各期护理要点为:

1.发热期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作好高热患者护理。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并与医生联系。

(2)及时查尿,观察尿蛋白变化。

(3)定期测量血压,发热后期每天测量2~4次,以便尽早发现低血压倾向。

2.低血压期

(1)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在血压不稳定时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并作好记录。

(2)注意补液速度,早期应快速补液,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滴入速度,防止血压骤升骤降。注意输液反应。

(3)注意尿量,及时发现少尿倾向。

(4)让患者绝对卧床,严禁搬动,以防血压波动。

3.少尿期

(1)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出量+500ml.

(2)做好病人的清洁护理,定时帮助病人翻身,严防继发感染。

(3)密切观察病人出血情况。

4.多尿期加强营养。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地坛医院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症出血热(HRFS)。鼠为主要传染源,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疫情最重,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则不断增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属至少可分为八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野鼠型)和Ⅱ型(家鼠型)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为%~%。 目前多数人认为此病发病机制是病毒源性损伤为主,同时亦存在病毒免疫损伤。主要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病损表现为水肿、炎性单核细胞渗出及出血。临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有鼠类接触、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史,或发病前1周至2 个月曾到过疫区。 2. 临床表现潜伏期4~42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临床上有下述5期经过。 发热期多数以突然发热起病,少数起病较缓,有头痛、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体温在 1~2日内升至39~40℃,以稽留热和弛张热为主,持续3~7天,常伴有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三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多数病人出现“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潮红)。有的咽部及悬雍垂充血。常于前胸、颈、腋下等部位可见淤点或索状、簇状淤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正常。2~3天起出现尿蛋白。末梢血异常淋巴细胞亦可增多。 低血压休克期病程第4~6天,病人出现心慌、多汗、血压下降、脉压减小。休克发展很迅速。此期“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增多。随血液浓缩而红细胞压积增高,血红蛋白上升,但血小板及补体成分下降。尿量减少,尿蛋白增加,尿管型出现。少数病人可合并DIC,休克顽固者常有明显出血倾向。个别病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呼吸窘迫,血氧明显下降。少数重症可并发惊厥、谵妄或昏迷。 轻者此期呈一过性血压下降,重者长达8天,一般1~3天。 少尿期病程第5~8天病人进入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500ml)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尿蛋白、细胞及管型增多,并可出现管状或尿膜。由于肾实质受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头痛、恶心、呕吐加重,血尿素氮(BUN)上升。由于排尿量减少,同时渗至血管外的体液此时大量回吸收而血容量增加,出现充血性心衰、肺水肿或分流性内脏出血等高血容量的临床表现。也可由于内脏病变或DIC引起内脏腔道出血,以消化道、腹腔、肺部及颅内出血较多见。还有的并发脑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及心衰等。如若合并肺炎、败血症则预后更差,所以此期病死率最高。 此期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10余天,一般2~5天。 多尿期一般到病程的12天前后即开始恢复排尿。由移行期进入多尿期的标志是24小时尿量3000ml 以上。每日尿量最多可超过10000ml,持续时间多为2周左右,个别长达数月以上。随着尿液大量排出,高血容量、尿毒症,酸中毒等症状逐渐缓解。此期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 恢复期尿量每日恢复到2000ml以内,尿比重及BUN等正常而进入恢复期。病人精神、食欲基本恢复,少数病人仍可有乏力、多汗、心悸、血压偏高等现象。 出血热的典型病例可呈现上述5期,但轻者可跳期,如仅有发热及多尿期,跳跃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而重者可多期重叠,其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较高。 临床上依据病程中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出血、肾损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可将本病分为轻、中、重、极重和不典型五型。①轻型: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无明显出血,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 ②中型: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出血、休克和少尿期,尿蛋白+++。③重型:体温≥40℃,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1 背景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几种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根据主要传染源种类不同,本病分为野鼠型、家鼠型和实验动物型三种类型,典型病例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 近年来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进一步掌握了本病的流行规律,发现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食虫目、兔形目和食肉目中有30余种动物携带本病病毒;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明确了浙江省疫区类型主要是以野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根据浙江省出血热流行的特点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1.1目的 为确保***一旦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后,能迅速查清疫情,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 1.2工作原则 流行性出血热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同一指挥、依法管理、分级负责、科学应对、快速反应的原则。 1.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规划》、《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卫办疾控发[2005]164号)、《浙江省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规划》等。 1.4适用范围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本县区域范围内涉及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的各项预防控制工作。 2.疫情监测、报告、分级判定 按照浙江省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开展监测,按方案要求及时上报疫情。 2.1突发疫情 根据我县目前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较低的现状,确定凡一周内,一个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视为突

发疫情,应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疫情分级: 根据本病疫情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疫情分为三个等级,即重大疫情事件(红色)、较大疫情事件(黄色)和一般疫情事件(蓝色)。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2.1.1 红色疫情 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高发地区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且死亡1 例及以上。 2.1.2 黄色疫情 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高发地区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无死亡病例。 2.1.3 蓝色疫情 发生除上述重大、较大疫情以外流行性出血热突发疫情。 3 应急响应 3.1蓝色疫情应急响应:一般疫情发生时,由疫情发生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指挥部,县级疾控中心负责技术指导,由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现场处置。 3.2黄色疫情应急响应:较大疫情发生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指挥部,省、县级疾控中心负责技术指导,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现场处置。 3.3红色疫情应急响应:重大疫情发生时,由省卫生厅负责组建指挥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县及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现场处置。 4 现场处置 4.1 根据不同的响应级别,分别由省、县、县疾控中心组成由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现场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在进驻现查调查前应准备必须的资料和物品,包括:流行性出血热个案调查表和调查器材,采样器材,采样试剂和采样设备,电脑、照相机等设备。 4.2 疾控中心专业人员通过先期处置得到的信息,到达疫情暴发现场后,应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联系接洽,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4.3 再次核实诊断,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相应的标本,包括血、尿液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是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的汉坦病毒属(Hanta virus,HV)病毒。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包括汉坦病毒属的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以及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Belgrade-Dobrava virus,BDOV)等型。中国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所引起。 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褐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红背)、田鼠属(主要为东方田鼠)、仓鼠属(主要为黑线仓鼠)和小鼠属(小家鼠,小白鼠)。中国已查出30种以上动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除啮齿动物外,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包括家猫、家兔、狗、猪等,证明有多宿主性。这些动物多属偶然性携带,只有少数几个鼠种从流行病学证明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在中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中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中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至于其它携带本病毒的鼠类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 ⒈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⒉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⒊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⒋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⒌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方案 介绍 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一种由不同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特点是高度传染性、迅速流行和高致死率。本文将重点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方案,以减少疫情的传播和控制病情的严重程度。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因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由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和器官,或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如共用针具、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人体出现高热、内外出血和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 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公众的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告知公众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情表现和预防方法,鼓励人们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

2. 加强卫生健康教育 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教育。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用口罩和个人防护装备等基本卫生习惯,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卫生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其处理病例的技能和知识。 3. 健全监测和报告机制 建立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动态。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建立起疫情监测系统,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 4. 加强医疗系统能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疗指南和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确保对病例的及时诊断和隔离。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做好感染控制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和完善流行性出血热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责任和职责。应急预案应包含病例报告和隔离措施、卫生材料储备和配送、人员培训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临床上本病是一种症状复杂,而又具有特殊经过的急性传染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降低病死率,应充分利用各地总结出来的临床诊治经验。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发病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或病前2月内曾到过疫区,有与鼠类接触史、食过鼠类污染或啃咬的食物。 2.临床特征 (1)突然起病,发热,体温急剧上升,多在39℃以上,一般3~7天降退。热退后,其他症状反而加重。 (2)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全身酸痛,肾区有叩击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3)毛细血管损伤征象: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眼结合膜充血水肿,眼睑、面部浮肿,呈酒醉貌。软腭粘膜呈网状充血及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形或簇状排列的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多呈阳性。 (4)肾脏损伤表现:有腰痛及肾区扣痛,出现少尿、血尿、尿中膜状物或多尿及尿毒症表现。 (5)五期病程经过:典型病例具有一五期临床经过。重症病例病期可有重叠,轻型病例或经合理治疗者可出现越期现象(即越过低血压期、少尿期或多尿期)。但多数患者具有发热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第3~4病日后多明显增高,有时呈类白血病样表现。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数明显下降。 (2)尿常规:尿中出现蛋白,且迅速增多;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有时见膜状物。 (3)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上升,血浆蛋白下降。 (4)血清学检查:早期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发病4天以内和间隔一周以上)特异性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可以确诊为现症或近期感染。5病日后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20以上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亦可诊断。 (5)病原学检查:从血清、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查到汉坦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二、早期诊断:指发病后4天内作出诊断。早期诊断,尽早按出血热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疫区流行季节,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首先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并根据本病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的不同点作鉴别。 1.急性发热,全身无力,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全身痛。 3.发热伴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咽部、眼结膜充血、水肿。 4.发热伴有咽部、软腭、球结膜出血点及腋下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5.发热,实验室检查见血小板减少,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6.发热,尿蛋白阳性,且迅速增加。 7.发热伴血清ALT增高,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对以上患者应及时取血,检测特异性抗原、病毒RNA、特异性IgM阳性或双份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为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几种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列为乙类传染病。根据主要传染源种类不同,本病分为野鼠型、家鼠型和实验动物型三种类别。典型病例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 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它主要由于接触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经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能经瞒媒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通易感。近年来家鼠型出血热常有暴发流行,为了控制和减少发病,应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疫区灭鼠要在搞好卫生和防鼠的基础上,以药物毒杀为主,结合灭鼠进行灭瞒,同时做好疫源地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 (二)工作原则 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时,由市政府成立指挥统一指挥,疫区县、区(乡)要成立现场指挥,负责疫区现场防治工作的实施。指挥部的组成包括:卫生、工商、交通、民航、铁路、医药、农牧、海关、驻、公安、财政、经贸、教育、宣传等各有关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部门要组成流行病、检验、动物昆虫、消毒、后勤保障等人员的疫区处理组织,社会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保证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

(GB15981-19950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辖区范围内发生出血热时的应及处理和控制。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组织决策机构:由市、县(区)两级政府成立指挥部,负责制定行动方案,指挥实施疫区的封锁隔离与解除,交通管制,物资的调配,督促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相关措施。 (二)指挥机构:卫生部门成立行动指挥中心,负责出热疫情的处理,各部门协调,指导各项防治措施实施情况。 (三)应急处理和救治队伍 卫生部门组成疫区处理应急小分队,负责发生出血热疫情应急处理。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 (一)报告 一旦疫情发生暴发时,以快速、简捷的网上直报方式报到当地疾控中心疫情监测科,同时电话逐级上报。 (二)监测 监测是卫生防病的耳目,应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好。但监测是手段,监测要为控制服务。监测包括:人间疫情监测、鼠间疫情监测(或称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疫区监测、病原类型监测、传播途径监测、易感人群免疫情况监测和预防(控制)效果监测等。疫区应开展人间疫情和鼠间疫情监测详见出血热监测方案。 四、防治措施 (一)灭鼠 1、指标:无论家鼠、野鼠,灭鼠后的密度都要低于3%。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所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由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出血、休克、蛋白尿及周围循环衰竭。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全国已有32个省、自治区有本病的发生或流行。 一、病原学特征: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为122 nm,大小范围为80~160 nm,病毒颗粒有包膜,为双层膜脂蛋白膜,膜的表面有糖蛋白突起。包膜内包绕着较疏松的内浆,内浆系由不规则的颗粒性线状结构组成。病毒基因组为负性单链RNA。由L、M、S 3个不同的片段组成。S片段由169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病毒的核蛋白(N)。M片段由3619个核苷酸组成,可编码G1和G2两个糖蛋白。病

毒主要的中和抗原或保护性抗原决定族定位在G1和G2。L 片段编码病毒RNA聚合酶。出血热病毒对去氢胆酸盐、丙酮、苯、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0.5%碘酒、70%酒精、福尔马林、戊二醛也可将病毒灭活。病毒对热有一定的耐性,4~20℃稳定在37℃时60分钟不能使其灭活,56℃时1小时,100℃时1分钟以及紫外线照射都能灭活病毒。乳小白鼠,及VeroE6、A549等多种体外细胞培养对出血热病毒敏感,可用于病毒分离培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鼠类是本病的传染源。黑线姬鼠是野外感染的重要传染源。除此之外,褐家鼠为城市型和家鼠型的传染源。大白鼠为实验动物型的传染源。带毒鼠类可经尿、粪便和唾液向外界排出病毒,污染环境。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感染出血热病毒老鼠的尿、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后被人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带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经过破损的口腔黏膜,病毒侵入机体而感染致病。 3、接触感染:被带毒鼠咬伤或破损的皮肤及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被带毒鼠污染的尘土、污物而致病。 4、虫媒传播:螨是鼠类数量最多的体外寄生物,国内有人证明通过螨的叮咬为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 5、垂直传播:从孕妇患者可传给胎儿,母鼠可传给胎鼠,通过胎盘由母体传播给子代并导致胚胎死亡。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出血热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都有发病,但以20~50岁的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本病二次感染者发病罕见,病后可获得稳固持久免疫力。但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力不牢固。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ICD-10 编码: A98.502+N08.002*) 轻型。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87 年发布的流行性出血热诊疗方案。 2.疾病分型 轻型 中型 重型 危重型 非典型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

案。 流行性出血热(轻型)临床常见证候: 邪袭肺卫证 邪入气分证 气血两燔证 (三)治疗方案 发热期间 表热证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眼眶及腰痛,面红,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治法】清热透表,解毒祛湿。 【方药】银翘散加味:银花、连翘、板蓝根、鲜芦根各15g,黄芩、薄荷、桔梗、丹皮、丹参各10g,白茅根30g。 表寒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全身酸痛,口渴欲饮,无汗面红。石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散寒解表。 【方药】越婢汤化裁抑:麻黄 10g,石膏30 g,丹参12 g,生姜3片,大枣10枚,甘草8 g。 气分证

【症状】壮热烦渴,汗出气粗,面红如醉。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法】清热解毒生津 【方法】白虎汤加味:石膏30 g,银花、连翘、麦冬、板蓝根各12 g,知母、竹叶、生大黄各10 g,生甘草8 g。 气血两燔 【症状】壮热烦渴,斑疹吐衄。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方药】清蕴败毒饮加减:石膏30 g,知母、神帝、玄参、黄芩、栀子、银花各10 g,丹皮、竹叶各12 g,生大黄8 g,水牛角20 g,甘草8 g。 低血压休克期间 热毒夹瘀 【症状】壮热面赤,吐衄瘀斑,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沉数。 【治法】养阴益气,解毒化瘀。 【方药】生脉散加减:西洋参5 g,五味子、麦冬、黄精、栀子、枳实、大黄各10 g,石膏、板蓝根各20 g,丹参、丹皮各12 g。 水热瘀结 【症状】壮热烦渴,浮肿少尿,四肢厥冷,舌红暗,苔黄厚而干,脉沉细微。【治法】清热利水化湿。 【方药】五苓散加味:茯苓、猪苓、泽泻、丹皮各12g,阿胶、党参、麦冬、黄精、桃仁、红花、赤芍各10 g。

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医诊疗方案 (2020年版)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低血压性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温病中“伏暑”范畴,主要因外感温热疫毒所致。温热疫毒侵犯肺卫,继之可燔灼于阳明气分;由气及营入血,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毒热留伏,可耗伤气阴,损伤脏腑,甚则可致内闭外脱等危重病变。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87年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及分型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卫营同病 主证:恶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颜面潮红,目赤,斑疹隐现,心烦,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卫营两清。

方药:银翘散加减。 组方:金银花30g,连翘30g,荆芥10g,竹叶10g,桔梗9g,牛蒡子10g,芦根12g,生地24g,丹皮10g,大青叶10g,甘草6g。 加减:恶寒等卫分证消失,而见壮热、口渴、脉洪数者,去荆芥加石膏(先煎)30g,知母15g;斑疹显露,衄血者,加白茅根20g,水牛角(先煎)10g,赤芍20g。 疗效评估:卫营同病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常见证型,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对脏腑的损害越重,故治疗的关键就是清热解毒,阻止热邪进一步内陷,这是防止出现以后各期被动局面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气血同病 主证: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腰痛、眼眶痛加重。斑疹色显,吐、衄、尿血,或痉厥,神昏谵妄,口干唇焦。舌绛,苔黄燥,脉数。 治法:凉血清气,化瘀和营。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组方:黄连6g,黄芩9g,石膏(先煎)30g,栀子10g,竹叶12g,水牛角(先煎)20g,生地20g,玄参12g,丹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一)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一)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一旦出现,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为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一、人员组织 1.指挥部:成立由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应急指挥小组。 2.响应队伍:由医疗及专业人员组成,分为急救、隔离治疗、采样、检测、清洁消毒、宣传等几个小组。 二、现场处置 1.隔离当事人:立即将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到专门的隔离区域。 2.采集及送样:对病毒进行采集和送样,确诊后立即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治疗。 3.检测:将采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诊后立即对病人一线人员进行疾病控制。 4.疾病控制: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治疗,并确保隔离区域的浓度低于标准浓度。 5.清洗消毒:对隔离区域不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病毒不会再次传

播。 三、公众宣传 1.加强宣传:加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宣传,同时提高居民对疫情的警 惕性,避免过于恐慌。 2.提供指导:提供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手册》,加强群众的防 范意识,从而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确保公众的安全。 四、物资准备 1.急救仪器:对有可能感染病毒的人员进行急救所需的仪器、药品、 设备等进行储备,请专业机构随时待命提供。 2.隔离物资:储备专业防护、隔离用品,确保隔离区域的工作人员的 安全。 3.清洁物资:储备足够的消毒清洁用品,随时提供清洗、消毒等保障。 五、领导要求 1.第一时间得知疫情,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迅速实施预案。 2.密切监视疫情发展,制定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3.提高群众的警惕性,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确保公众的安全。 以上是一份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只有在应急情况下,要 实施所有预案,特别注意人员组织的配置,确定好职责分工的小组, 做到每个步骤都详细无遗,有效的应对疫情的发生。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1. 埃博拉病毒的基本信息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属于Filoviridae家(Filoviruses)的单股负链RNA 病毒。它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其感染者的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该病毒主要通 过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体传播,导致人类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和器官功能衰竭。 2. 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发热 患者常常突然出现高热(大于38.6℃),伴有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2.2 出血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和黏膜的瘀斑、出血点和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2.3 呼吸道症状 患者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2.4 消化道症状 患者可能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3.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3.1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发热、出血和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初步判断可能是埃博拉出血热。 3.2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或组织样本的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培养,可以确诊埃博拉出血热。 3.3 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患者的接触史、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可以进一步确认病例与埃博拉病毒的关联。 4.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药物。因此,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提供适宜的液体和电解质补充、支持性呼吸治疗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4.2 病毒感染的防治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埃博拉病例,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卫生工作者应戴防护设备,确保个人和环境卫生的安全。 4.3 支持性护理和心理干预 给予患者温暖、安全、关怀的支持性护理,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度过感染期。 5. 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与控制 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与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 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体接触,勤洗手,戴防护手套和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5.2 强化食品安全和卫生措施 加强食品的煮熟和清洁,避免生食,以防止未知来源的感染。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其致病率极高,使得公众 和医务人员对其高度关注。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后,及时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十分关键。本文就埃博拉出血热的诊疗方案展开解读。 诊断 临床表现 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为2-21天,一般在8-10天左右出现症状。症状包括:•发热 •投向全身的疼痛和乏力 •鼻塞、咳嗽、喉咙痛 •恶心、呕吐、腹泻等 在病程后期,部分病例还会出现皮疹、黏膜出血、内出血等。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管理方案》的规定,诊断标准主要有: 1.发热(38℃以上) 2.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 3.有出血症状或内脏出血的表现 4.凤头蝠等野生动物吃过或接触过来自疫区的果蔬或动物 需要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能诊断为确诊病例。 实验室检测 PCR检测是目前检测埃博拉病毒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之一。此外,还可以通过病毒分离、免疫学检测等方式进行检测。 治疗 对症治疗 出血热主要是通过支持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来缓解症状。建议做好以下工作:•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立即开始静脉输液,以恢复血容量和代谢功能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增强患者体质。 抗病毒治疗 理论上,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研究具有潜在优势。通常,病毒抑制药物和免疫 治疗是基于病毒复制程度、致病机理和免疫相应设计的。一些发现表明,已有一定药效的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如瑞德西韦、朱达韦等药物。 外科手术和转化换血浆 如果出现严重出血,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还可以通过转化换血浆来帮助恢 复血容量和减轻出血症状。 预防 分类管理 卫生部《关于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分类管理意见》提出,在疫情严重地区,应实行三类人员分类管理: •一类人员是高危人员,如医务人员、家属和照顾者、参与宰杀和销售野生动物的人员等 •二类人员是中等风险人员,如与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等 •三类人员是低危人员,如仅受到环境污染或轻微接触的人员等 个人保护 对于各类人员,在疫情严重地区需要做好以下个人防护措施: 1.常洗手、勤换衣服,保持公共场所的通风 2.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被污染的物品 3.对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就医并避免与人密切接触 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措施上,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并细致的落实。同时,广大 医务人员面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治应增加更多的科学合理的思考和行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专业素质。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惯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引起,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理改变主要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导致出血和血浆渗出,致使有效血容量降低而发生休克和肾功能不全。 【诊断提示】 1.流行病学流行区域内,病前有在疫区居留或有与鼠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进食过被鼠类污染的食物。潜伏期7~14d o 2.临床表现典型病程可分为五期。 (1)发热期:起病急,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痛);面、颈、胸潮红,似酒醉貌,结膜和面部明显充血。皮肤黏膜有瘀点,以腋下、胸背部、软腭为甚,重者可有腔道出血;胃肠道症状明显或呈急腹症表现,球结膜及面部水肿,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上腹部和腰部压痛。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甚至管型尿,本期持续3~7d o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2)低血压休克期:多数患者热退时病情反而加重,脉快而细,血压波动,脉压差开始缩小,脉压差W30mmHg为低血压倾向,≤26mmHg为低血压,≤2OmmHg为休克。四肢厥冷、苍白或发劣,胃肠道症状和出血症状加重,血压下降以致休克,本期1~3d。当血压测不到22h或救治后休克持续超过12~24h仍不能完全纠

正为难治性休克,预后极差。 (3)少尿期:常随低血压休克期而来或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每日尿量V400m1,甚至无尿。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时表现为体表静脉充盈,水肿,血压回升并进行性升高,尿蛋白增多,血红蛋白下降,血细胞比容<40%,重者并发肺水肿、脑水肿、尿毒症、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本期一般2~5d,长者达十余日。 (4)多尿期:尿量渐增至每日300OmI以上,有的可达15万m1o尿比重降低,易发生脱水、低钾、继发感染等,可诱发再次休克和肾功能衰竭。本期持续7~20d0 (5)恢复期:临床症状、体征逐渐消失,尿量恢复正常,肾功能亦逐渐恢复。但仍可有高血压、肾浓缩功能不全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体力恢复一般需4~16周。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1~2d内偏低或正常,3d后升高达IOX1(T/1以上,有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发热末期增高,低血压休克期达高峰,血小板减少;蛋白尿在发热期出现,少尿期达高峰,常出现白细胞、红细胞、管型、膜状物及包涵体细胞;血生化:发热末期肌酎、尿素氮增高,CO2结合力下降,到少尿期达高峰;凝血机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时间缩短,多与D1C有关;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一般在第2病日后出现,IgG出现稍晚于IgM,特异性抗体具有确诊意义。 4.重型指征主要为高热、出血、休克和肾损害。

肾综合征出血热诊疗指南

肾综合征出血热 [诊断] (一)流行病学 全年均可发生,多数地区以11月至次年1月及5-7月为流行高峰期。老幼可患,而以20〜40岁者为多,农民、野外作业人员发病率高。 (二)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有五期经过。有的期可以交叉重叠,轻型和非典型病例五期经过不明显,可越期。 1.发热期:以感染中毒症状及毛细血管损害为主要表现。 (1)发热:急性畏寒、发热,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持续3-7天。 (2)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3)三红:颜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重者呈酒醉面容。 (4)胃肠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呃逆,腹痛、腹泻,可类似于急腹症和急性菌痢。 (5)神经精神症状:重者可有嗜睡、兴奋、烦躁、澹妄。 (6)出血:球结膜、软腭、颊粘膜、咽后壁、腋下、胸背部可见淤点,如呈搔抓样较具特异性,注射部位可见大片淤斑。可有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 2.低血压休克期:多发生在病程第4-8天,表现为热退但全身症状反而加重,出血倾向、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加重。可呈一过性低血压直至休克,个别病人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少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第5-9天。可由发热期越期发展而来,亦

可与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重叠。尿量<400πι1∕24h为少尿,<50m1∕24h为无尿。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神经精神症状加重,尚有钠水潴留和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少数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并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4.多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第9〜14天。本期又可分为: (1)移行阶段:为尿量在400〜200OnII的一段时间,症状、体征同少尿期。 (2)多尿早期:为尿量增至200OnII以上的最初几天。此期由于肾功能未能恢复,其体内血BUN和Cr继续升高,故表现与少尿期相似,甚至较少尿期为重,危险性和并发症发生均较大或较多。 (3)多尿后期:随尿量继续增多,氮质血症缓解,中毒症状消退,但易发生脱水、低钠、低钾,可发生继发感染或休克。 5.恢复期:上述症状逐渐消退,食欲增加,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肾功能及电解质在正常范围。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逐渐升高,开始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幼稚细胞及胞浆中出现中毒颗粒。第4-6天起淋巴细胞增多,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发热末期和低血压休克期升高。 2.尿常规:第3-4天出现尿蛋白。强调逢尿必查,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对诊断有帮助。尿沉渣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其管型。部分病例尿中可见膜状物。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要特征。 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老鼠(黑线姬鼠) 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 为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蔓延,特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1、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在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时,我校应根据疫情趋势和控制暴发流行的需要,成立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卫生及爱卫会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及时安排落实疫情处理所必须的人员防治经费和各种预防、治疗及消杀灭药物,开展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 组长: __ 副组长:__ 组员:__ __ __ 2、加强疫情报告当发现有可能出现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或重大疫情时,我们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接到疫情报告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过调查核实后,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局报告; 市卫生局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任何个人、单位均不得瞒报、漏报、缓报。必要时可实施“ 日报告” 、“ 零报告” 制度。 3、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疫情综合措施(1) 灭鼠灭螨。 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灭鼠是遏制本病暴发流行的关键,因此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突击性灭鼠。 坚持灭鼠和防鼠相结合,在搞好环境整治和防鼠的基础上,开展以药物杀灭(毒饵法) 为主,辅以器械法的灭鼠措施。 药物灭鼠可根据鼠种不同选择不同的灭鼠药物。 根据不同的流行类型(家鼠型、姬鼠型、混合型) 确定灭鼠重点。 同时,在灭鼠的前提下,做好灭螨防螨工作。 要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干燥、经常用有机磷杀虫剂等喷洒灭螨。 清除室内外草堆,以防止螨虫生长。 (2) 保护易感人群。

出血热 病情说明指导书

出血热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出血热概述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类以发热、出血、休克以及致死率很高为特点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新疆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休克、全身疼痛、头痛、腰痛以及眼眶痛等,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 英文名称:hemorrhagic fever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发热、出血 主要病因:感染病毒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病毒分离血检查、胸部 X 线检查、心电图 重要提醒:出血热具有传染性,患者应做好隔离,以免传染给他人。 临床分类: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可分为流行性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新疆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 二、出血热的发病特点

三、出血热的病因 病因总述:出血热主要是由病毒传播引起的,临床上可引起人类出血热的病毒包括汉坦病毒、登革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破坏正常的凝血功能和血管壁,使患者呈现出血倾向。 基本病因: 1、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2、登革出血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3、新疆出血热新疆出血热是发生在我国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病毒性出血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