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些意外的现象,很多人在被老鼠等小动物咬伤或者抓伤之后特别容易被感染流行性出血热这样的传染性疾病,往往总是会给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比如会有体温升高或者多尿以及少尿的现象,这样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能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治疗

1.一般原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按乙类传染病上报,密观生命体征,针对五期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应综合治疗。

发热期可用物理降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血浆、蛋白等。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静脉注射。无尿者可用20%甘露醇、硫酸镁、大黄口服导泻。多尿时应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钾盐),以口服为主。进入恢复期后注意防止并发症,加强营养,逐步恢复活动。

2.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患者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上面就是对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介绍,在出现这样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并且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另外为了出现这样的意外可以到医院进行注射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 病毒属(Hantavirus,HV),现统称汉坦病毒(HV)。本病毒为有膜RNA 病毒,形态有圆形,卵圆形和长形三种,病毒核心为基因组RNA和核 壳,外层为脂质双层包膜,表面是糖蛋白,直径70〜210nm。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 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笆,热 型以弛张热及稽留热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 发生休克。 三、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四、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 五、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ml以下时,即

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 一、腔道出血、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CT检查有助于以上诊断。 三、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Kanerva 对125例PUUV引起的HFRS患者进行检查,发现28%的患者存在胸膜积液或肺不张,而肺水肿罕见,这些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四、继发感染:多见于少尿期和多尿早期,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多见,为免疫功能下降和导尿等操作所致,易引起继发性休克而使病情加重。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依据 一、诊断依据 目前,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在基层单位虽已逐渐推广,尚不能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地坛医院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症出血热(HRFS)。鼠为主要传染源,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疫情最重,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则不断增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属至少可分为八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野鼠型)和Ⅱ型(家鼠型)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为%~%。 目前多数人认为此病发病机制是病毒源性损伤为主,同时亦存在病毒免疫损伤。主要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病损表现为水肿、炎性单核细胞渗出及出血。临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有鼠类接触、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史,或发病前1周至2 个月曾到过疫区。 2. 临床表现潜伏期4~42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临床上有下述5期经过。 发热期多数以突然发热起病,少数起病较缓,有头痛、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体温在 1~2日内升至39~40℃,以稽留热和弛张热为主,持续3~7天,常伴有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三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多数病人出现“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潮红)。有的咽部及悬雍垂充血。常于前胸、颈、腋下等部位可见淤点或索状、簇状淤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正常。2~3天起出现尿蛋白。末梢血异常淋巴细胞亦可增多。 低血压休克期病程第4~6天,病人出现心慌、多汗、血压下降、脉压减小。休克发展很迅速。此期“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增多。随血液浓缩而红细胞压积增高,血红蛋白上升,但血小板及补体成分下降。尿量减少,尿蛋白增加,尿管型出现。少数病人可合并DIC,休克顽固者常有明显出血倾向。个别病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呼吸窘迫,血氧明显下降。少数重症可并发惊厥、谵妄或昏迷。 轻者此期呈一过性血压下降,重者长达8天,一般1~3天。 少尿期病程第5~8天病人进入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500ml)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尿蛋白、细胞及管型增多,并可出现管状或尿膜。由于肾实质受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头痛、恶心、呕吐加重,血尿素氮(BUN)上升。由于排尿量减少,同时渗至血管外的体液此时大量回吸收而血容量增加,出现充血性心衰、肺水肿或分流性内脏出血等高血容量的临床表现。也可由于内脏病变或DIC引起内脏腔道出血,以消化道、腹腔、肺部及颅内出血较多见。还有的并发脑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及心衰等。如若合并肺炎、败血症则预后更差,所以此期病死率最高。 此期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10余天,一般2~5天。 多尿期一般到病程的12天前后即开始恢复排尿。由移行期进入多尿期的标志是24小时尿量3000ml 以上。每日尿量最多可超过10000ml,持续时间多为2周左右,个别长达数月以上。随着尿液大量排出,高血容量、尿毒症,酸中毒等症状逐渐缓解。此期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 恢复期尿量每日恢复到2000ml以内,尿比重及BUN等正常而进入恢复期。病人精神、食欲基本恢复,少数病人仍可有乏力、多汗、心悸、血压偏高等现象。 出血热的典型病例可呈现上述5期,但轻者可跳期,如仅有发热及多尿期,跳跃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而重者可多期重叠,其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较高。 临床上依据病程中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出血、肾损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可将本病分为轻、中、重、极重和不典型五型。①轻型: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无明显出血,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 ②中型: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出血、休克和少尿期,尿蛋白+++。③重型:体温≥40℃,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又称“肾脏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于20世纪70年代方被分离出来,证实为出血热病毒.。传染源主要是鼠类.目前进而发现十几种动物(如猫等)是传染源。明显的流行季节是4一6个月的春峰(又叫。小高蛏”)及儿月至次年1月的冬峰(又叫。大高蛏”).全年均有散发。发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多为从事野外工作人员。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二次感染率为1一5%。以发热、出汗、低血压休克及急性肾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广泛性全身小血管损伤是其基本病理,病毒感染是始动因素,病毒本身又成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二者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全身组织的血管内皮和肾小球、肾小管的基底膜上,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而循环免疫复合切(CIC)又可激活补体,补体裂解释放许多中介物质,引起血管损伤,产生DIC等一系列病理反应。这本身符合Ⅲ型变态反应,目前认为也有I型与Ⅱ型变态反应参加,但以Ⅲ型为主.病理解剖可见全身各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和充血病变。突出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出血.心、肾、肾上腺、脑下垂体、肝及从食道至直肠整个消化道的出血与细胞变性损害。本病典型的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与发热、出血、腰痛、低血压休克、心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主症及肺水肿,DIC、脑出血、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均与上述病理密切相关。西医尽管在病原病理方面有所突破.但在治疗上.依然未发现特效药,:仍以对症疗法、(液体疗法、免疫抑制的应用、抗休克,透析疗法等)为主要治疗手段.对轻、中型病例虽可助其顺利度过,对重型尤其是危重型病例就较为棘手,特别是合并难治性休克和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者.死亡率极高。中西医结合是突破这两大难关.降低病死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医参与本病的临床研究已近20年,对其病因、病机、治疗、用药诸方面的认识渐趋全面。认为疫毒(包括热毒、湿毒、寒毒)是致病原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些意外的现象,很多人在被老鼠等小动物咬伤或者抓伤之后特别容易被感染流行性出血热这样的传染性疾病,往往总是会给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比如会有体温升高或者多尿以及少尿的现象,这样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能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治疗 1.一般原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按乙类传染病上报,密观生命体征,针对五期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应综合治疗。 发热期可用物理降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血浆、蛋白等。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静脉注射。无尿者可用20%甘露醇、硫酸镁、大黄口服导泻。多尿时应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钾盐),以口服为主。进入恢复期后注意防止并发症,加强营养,逐步恢复活动。 2.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患者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上面就是对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介绍,在出现这样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并且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另外为了出现这样的意外可以到医院进行注射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

第六章流行性出血热 考点:三大主症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症,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病原学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RNA病毒 目前至少有23个血清型:其中的1型汉滩病毒、11型汉城病毒在我国流行。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陷阱考点) 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是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家鼠型)等。虽然患者早期的血、尿中携带病毒,但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因为人携带的病毒少。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即老鼠)。 2、传播途径 核心特点:具有多种传播方式 ①接触传播:病毒经创口侵入人体; ②呼吸道传播:传染源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中的病毒吸附于尘埃上经呼吸道侵入人体; ③消化道传播:摄入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病毒可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或胃肠黏膜侵入人体; ④螨媒传播:带病毒的革螨或恙螨通过吸血传播; ⑤垂直传播:鼠或人体内的病毒均可经胎盘传给胎鼠或胎儿。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多显性发病,隐性感染率较低。 青壮年发病率高。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4、流行特征 ①地区性本病流行广泛,主要分布在欧亚两大洲,我国疫情最重,发病

人数占全球的90%。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流行于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后逐渐向南、向西蔓延,近年来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野鼠型发病以秋冬季为多,高峰在11月份〜次年1月份。家鼠型发 病以春夏季为多,高峰在3〜5月份。 ③人群分布 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儿童极少见,男性多于女性,野外工作人员及农民发病率高。 三、发病机制 1.病毒的直接作用侵袭--小血管 侵袭全身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单核细胞,并在其中繁殖,造成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损伤,导致多器官损害。 2.免疫损伤作用 病毒释放的抗原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血管壁等处,在补体的参与下引起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休克原因 病程的3〜7日,由于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使血容量下降引起的低血压休克,称原发性休克。 小细胞损害一血浆外渗一血容量减少 出血的原因 ①发热期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所致。 ②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期,主要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凝血机 制异常。 四、病理小血管损伤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变性、坏死。以肾脏病变最明显,其次是心、肝、脑等脏器。 基础部分重点小结 1.病原学——病毒: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所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由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出血、休克、蛋白尿及周围循环衰竭。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全国已有32个省、自治区有本病的发生或流行。 一、病原学特征: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为122 nm,大小范围为80~160 nm,病毒颗粒有包膜,为双层膜脂蛋白膜,膜的表面有糖蛋白突起。包膜内包绕着较疏松的内浆,内浆系由不规则的颗粒性线状结构组成。病毒基因组为负性单链RNA。由L、M、S 3个不同的片段组成。S片段由169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病毒的核蛋白(N)。M片段由3619个核苷酸组成,可编码G1和G2两个糖蛋白。病

毒主要的中和抗原或保护性抗原决定族定位在G1和G2。L 片段编码病毒RNA聚合酶。出血热病毒对去氢胆酸盐、丙酮、苯、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0.5%碘酒、70%酒精、福尔马林、戊二醛也可将病毒灭活。病毒对热有一定的耐性,4~20℃稳定在37℃时60分钟不能使其灭活,56℃时1小时,100℃时1分钟以及紫外线照射都能灭活病毒。乳小白鼠,及VeroE6、A549等多种体外细胞培养对出血热病毒敏感,可用于病毒分离培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鼠类是本病的传染源。黑线姬鼠是野外感染的重要传染源。除此之外,褐家鼠为城市型和家鼠型的传染源。大白鼠为实验动物型的传染源。带毒鼠类可经尿、粪便和唾液向外界排出病毒,污染环境。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感染出血热病毒老鼠的尿、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后被人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带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经过破损的口腔黏膜,病毒侵入机体而感染致病。 3、接触感染:被带毒鼠咬伤或破损的皮肤及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被带毒鼠污染的尘土、污物而致病。 4、虫媒传播:螨是鼠类数量最多的体外寄生物,国内有人证明通过螨的叮咬为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 5、垂直传播:从孕妇患者可传给胎儿,母鼠可传给胎鼠,通过胎盘由母体传播给子代并导致胚胎死亡。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出血热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都有发病,但以20~50岁的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本病二次感染者发病罕见,病后可获得稳固持久免疫力。但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力不牢固。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全年均可发病,但每年3-5月和10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季节,多见于男性青年农民和工人。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为4-46d,平均1-2周。典型病例临床经过可分为以下几期。 1.发热期 (1)发热: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达到39~40℃,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持续3~7d。 (2)全身中毒症状:突出的症状是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及关节肌肉酸痛,并有明显肾区叩击痛。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人可出现嗜睡、烦躁、谵妄、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 (3)毛细血管损伤表现 1)充血:颜面、颈、胸部明显充血潮红(三红)似醉酒貌。 2)出血:腋下和胸背部出血,呈搔抓样或条索状,眼结膜充血、出血,甚至腔道大出血。 3)球结膜水肿。 ⑷肾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等表现,尿中可见膜状物。 2.低血压休克期多发生在病程的第4~6天,一般持续1~3天,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休克,重症病人出现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 3.少尿期:为本病的极期,发生于起病后的第5~8天,一般持续2~5天。临床以尿量<400ml为进入本期的标志,表现为 ⑴少尿或无尿。 ⑵尿毒症症状 ⑶代谢性酸中毒 ⑷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⑸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的表现。 4.多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的第9~14天,一般持续7~14天。尿量从500ml逐渐

增至3000ml以上。随着尿量增加,症状逐日减轻。 5.恢复期:尿量逐渐恢复到2000ml以下,精神和食欲好转,肾功能也逐渐恢复,但需1~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评估要点】 一般情况: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居住地有无鼠类等。专科情况 ⑴发热类型及持续时间长短。 ⑵有无“三红”及“三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嗜睡、烦躁、血压下降及休克、少尿、球结膜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 ⑴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正常或偏高,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若继发感染则白细胞明显增高,血小板减少。 ⑵尿常规;可出现尿蛋白 ⑶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 ⑷血清抗体测定:出血热抗体阳性。 【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液过多:与病变损害肾脏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广泛小血管损伤、DIC、出血等血浆外渗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有关。 4.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管壁损伤造成出血有关。 5.潜在并发症:出血、急性肾衰竭、肺水肿和继发感染。 【护理措施】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 2.进食清淡可口、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消除室内异味,每日通风1-2次。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5.加强巡视,早期发现低血压休克及出血先兆症状,如脉搏细弱,口唇发绀、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应立即配合抢救。 6.严格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密切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及尿蛋白的变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总结15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少尿期的护理经验,认为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死亡率、预防并发症、安全度过少尿期非常重要。 标签: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情观察;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的少尿期是流行性出血热中最复杂,病情变化最快,症状最严重的阶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少尿期、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5月共收治了15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男141例,女13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4岁,少尿期持续时间2~8d。并发肺部感染24例,泌尿系感染3例,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和心衰27例,皮下粘膜出血充血严重21例,消化道出血10例,肾出血6例,脑出血2例。肾功能轻度损害的154例。电解质紊乱21例。 2 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 2.1.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如有嗜睡、昏迷或躁动不安,剧烈头疼、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立即通知并协助医生判断有无脑出血及做好降低颅内压的治疗。 2.1.2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给予心电监护30min~2h监测生命体征1次。脉搏大于100次/min时应警惕心力衰竭,脉搏缓慢结合化验单警惕低钙、酸中毒、颅内压增高的发生;有无呼吸困难、呼吸节律、深度的变化: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咳粉红色泡沫痰应警惕肺水肿、心力衰竭的发生。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遵医嘱减慢输液速度、置患者于端坐卧位、给予酒精湿化吸氧、镇静、强心、利尿及少量皮质激素药物、对症处理酸中毒和预防脑疝形成。此期血压大多呈双重血压21~18/13~8kpa,脉压差大,应15~30min监测一次,如血压不断上升,脉搏洪大,颈静脉怒张等高血容量综合征征象,应减慢滴数,并报告医生,遵医嘱控制液体入量,利尿降压。使用扩血管药物时,速度宜慢,用输液泵来精确控制;并嘱家属看护好患者,不要突然站立避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当血压下降时应警惕体腔积液,遵医嘱给予利尿治疗。 2.1.3观察尿、便、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和量等。如呕吐物为咖啡色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黑便、柏油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嘱患者禁食水并立即通知医生。尿液为浓茶或酱油色提示肾脏有损害,立即通知医生并密切关注24h出入量。

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观察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观察护理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于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管的广泛性损害,典型的病理改变临床上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可以出现越期或重叠现象。表现以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肾功能损害为特征。要能积极救治出血热病人,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观察各期病变、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护理 流行性出血(简称EHF),是本地区的常见病,冬、春季发病较多,病人年龄在10~65岁之间,其中以青壮年男子发病率居多,而病情较重。2005年我院收住以门诊初诊为“重感发热原因检查”86例病人,经三日确诊,58例确患流行性出血热。本护理组人员加强对每个患者各期的认真观察治疗、护理,结果56例出血热患者全愈出院。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出血热患者,10岁~18岁4人;19~45岁44人;46岁~65岁12人,其中女性13例,住院时间最长的28天,最短的15天。 出血热的基本病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管广泛受损伤而血管壁有脆性和通透性增加,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出血现象和肾脏损害。发热期轻者皮肤粘膜有出血点,重者出现皮肤粘膜广泛淤斑,常合并腔道大出血。一经感染出血热病毒,病程规律一般要经过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有的症状典型,分期明显病程较长,有的病程短,各期不典型,低血压休克期重叠,少尿期短1 ~2天就进入多尿和恢复期。不论是轻型重型,确诊为出血热住院治疗期间都要给予认真护理。早发现各期病变,及时对症处理,赢得治疗时间。 2 对出血热各临床分期观察及护理要点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知识讲座第8期)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一、流行性出血热的概念: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8~39天,一般为2周。约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 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但也有交叉重叠。 (一)发热期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羞明、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腰痛、腹泻等。发病后体温急骤上升,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弛张型为多,少数呈稽留型或不规则型,颜面及眼眶区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肋椎角有叩痛。束臂试验阳性。 本期一般持续5~6天。 (二)低血压期一般于病程第4~6天出现,也可出现于发热期。轻者血压略有波动,持续时间短。重者血压骤然下降,甚至不能测出。休克时(除晚期者外)患者的皮肤一般潮红,温暖,出汗多,口渴,呕吐加重,尿量减少。可有烦躁不安、谵语、摸空等,重者有狂躁、精神错乱等。脉搏细速,可出现奔马律或心力衰竭。 本期一般持续1~3天。

(三)少尿期多出现于病程第5~7天。此期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显著。患者有口渴、呃逆、顽固性呕吐、腹痛、谵语、幻觉、抽搐、鼻衄、呕血、便血、咯血、尿血等,皮肤、粘膜出血点增多。血压大多升高,脉压增大。肋椎角叩痛显著。尿量明显减少。24小时少于400ml,或甚至发生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 50ml),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高钾血症等。由于尿少或尿闭,加上血浆等液体的大量回吸收,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并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本期一般持续1~4天。 (四)多尿期多出现于病程第10~12天。由于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修复,但再吸收功能仍差;加上少尿期在体内储留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的排泄,构成渗透性利尿的物质基础,故出现多尿和夜尿症。每日可排出3000~6000ml低比重的尿液,甚至可达10000ml以上。全身症状明显好转。由于尿液大量排出,可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在多尿初期,代谢紊乱和氮质血症可十分显著。 本期一般持续数天至数周。 (五)恢复期一般在病程的第四周开始恢复,尿量逐渐回复正常,夜尿症消失,尿浓缩功能恢复。一般情况好转,除软弱外,无明显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都恢复正常。 整个病程约1~2个月。 三、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1、抓好灭鼠防鼠工作:这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流行性出血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多器官损害性疾病,重型及危重型者尤甚。神经系统并发症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不少见,可发生于病程各期,而以少尿期至多尿期为多,我院1979~2003年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1296例,其中有中枢神经并发症者96例,占7.41%,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发热期 发热期有神经系统表现者较少,常表现为烦躁、谵妄、个别突然抽搐、昏迷,临床颇难与流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相鉴别。抢救中出现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经过。脑脊液检查仅蛋白升高,可能是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脑水肿之故。处理早期抗病毒治疗应适当使用激素。 2 低血压休克期 此期出现昏迷者,首先要考虑垂体性昏迷,临床表现有剧烈头痛、呕吐、嗜睡、幻觉、妄想等,发生垂体昏迷时,往往不易确诊,而需作垂体功能实验。本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临床应给予注意。凡能控制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继发性纤溶亢进、高血压、尿毒症及合理补液,能够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3 由少尿期至多尿期 此期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有以下情况。 3.1 低钠性脑水肿较为多见,病者可有精神异常、烦躁等表现,突发抽搐而致昏迷,出血倾向似不严重,本院96例中有23例发生此并发症,血钠最低者为90mmol/L。结合以往用高渗糖液治疗之经验,我们认为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是重要的。钠是维持细胞外液的重要离子,虽然本期主要是稀释性低血钠,总钠量并未减少,但血钠低则渗透压低,导致脑水肿。 3.2 颅内出血在出血倾向严重时,常有颅内出血,常见有三种情况:(1)弥漫性脑出血伴有脑水肿,病人神志不清,烦躁以至昏迷。(2)颅内大出血,造成血肿压迫,可突然发生而致命。(3)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显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血性,故在出血倾向较重时,注意止血治疗,在条件许可时宜作凝血功能、头颅CT检查,及时予以治疗。 3.3 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据统计本症2/3患者病前无糖尿病史,故极易误诊,在昏迷病人的诊断中应考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可能,尤其在有以下情况时:(1)具有发生本症的诱因者;(2)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治疗后尿量增加,尿毒症曾一度缓解,而再度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伴脱水者;(3)有脱水、低血压甚至休克而尿量不减或多尿者;(4)实验室检查血糖>33.33mmol/L,尿糖强阳性,酮体阴性或弱阳性,血浆渗透压>350mOsm/L。确诊后快速补液纠正高渗高糖状态和高渗性低容量性脱水,对有休克和低血压者快速输注生理盐水,同时口服或鼻饲开水1000~3000ml,并酌情输注血制品;对无休克而血钠高者,可先以0.45%盐水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致溶血。胰岛素的应用主张小剂量静滴,按4~8U/h 给予,每2h查1次血糖、尿糖,以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当血糖降至16.68~13.90mmol/L 时,可将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或5%葡萄生理盐水,并按每4g葡萄糖给胰岛素1U,直至血糖稳定在11.12mmol/L为止。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1]。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少尿期病情最为凶险复杂。常导致肾衰竭而死亡。悉心的护理往往关系到治疗的成效,我院自2000~2008年共收治出血热患者5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在32岁,通过我们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加强基础护理 1.1严格卧床休息:不论病情轻重,绝对卧床休息,严禁活动,以免跌打损伤,诱发出血,且不宜搬动,以免并发症的发生。 1.2预防感染:各种感染是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复杂,感染本身及感染内毒素又可损伤肾脏,加重病情, 因此,做好基础护理十分必要。 1.2.1 保持患者衣被整洁,皮肤干燥清洁,少尿期患者皮肤水肿、抵抗力差,护理人员操作要求动作轻,严防推、拉、拖等不良动作,每日温水擦浴2次,重患者每2~4小时翻身拍背1次,同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发生。 1.2.2 保持口腔清洁:合理做好口腔护理,是防止继发感染的重要措施,每次进食后,做口腔护理一次,漱口液根据病情可选用朵贝氏液,生理盐水或温开水,用棉球或棉签擦洗口腔,操作时动作要轻,严防擦伤或擦破口腔粘膜,引起出血或造成感染。因控制饮水量,口干者可用双层湿纱布复盖口唇,定时湿化纱布,口唇干燥时,用石蜡油涂抹。 1.2.3保持大便通畅:此期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严重增加,如排便用力过猛,可导致颅内出血,加重病情。可用导泻剂或清洁灌肠等方法,保持大便的通畅。 1.2.4保持病室安静卫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少尿期患者需要安静良好的休息环境,因此少尿期患者最好应安置在单人或双人病房,患者的单位用物及病室地面每日应用0.5%928擦拭或拖地,定时开窗通风,每日3~4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紫外线每日消毒1~2次,每次30-40分钟。 2加强饮食管理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引言 流行性出血热,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患者 进入少尿期时,尿量显著减少,而血容量和周围组织的水肿会增加。因此,对于少尿期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人,需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少尿期 少尿期是流行性出血热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病人进入少尿期后,可伴 有体温上升、水肿、肝脾肿大等病情变化。因此,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尿量的变化:病人进入少尿期后,尿量会显著减少,通常小于每天400ml,同时伴有蛋白尿、管型尿、白细胞等异常现象。 •体温的变化:在进入少尿期之前,体温通常会持续上升,但一旦进入少尿期,病人的体温会下降,热度会减弱。 •水肿的变化:在少尿期中,病人的周围组织会出现水肿,尤其是眼睑、下肢和腰腹等部位。 其他病情变化 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程中,还有其他病情变化需要注意: •紫癜:在病人出现紫癜后,由于血管的破坏和出血,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病情加重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心肌功能异常等。 •出血: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疾病,病人在病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护理措施 观察尿量和尿液情况 对于少尿期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人,需要密切关注其尿量和尿液情况。如果尿量 持续减少,要及时记录尿量,做好尿量、颜色、透明度等方面的观察。

保持良好床位休息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在少尿期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保持良好的床位休息。及时 更换体位,预防压疮,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等。 控制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疾病,对于出血的控制是非常重要 的护理措施。要注意观察病患各出血部位的情况,及时更换干净敷料,照顾好患者的基本需求。 给予营养支持 在少尿期中,病人可能会因为肾功能受损而出现负氮平衡和肌肉萎缩。因此, 需要给予病人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等食品,提高机体抵抗力。 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进入少尿期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病情的变化都需要密切观察,尤其是需关注尿量、体温和水肿等方面的变化。在护理病人时,需要控制出血、保持良好床位休息、给予营养支持等措施。这些护理措施有助于使病人度过少尿期,缓解病情,提高治愈率。

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医诊疗方案 (2020年版)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低血压性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温病中“伏暑”范畴,主要因外感温热疫毒所致。温热疫毒侵犯肺卫,继之可燔灼于阳明气分;由气及营入血,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毒热留伏,可耗伤气阴,损伤脏腑,甚则可致内闭外脱等危重病变。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87年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及分型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卫营同病 主证:恶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颜面潮红,目赤,斑疹隐现,心烦,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卫营两清。

方药:银翘散加减。 组方:金银花30g,连翘30g,荆芥10g,竹叶10g,桔梗9g,牛蒡子10g,芦根12g,生地24g,丹皮10g,大青叶10g,甘草6g。 加减:恶寒等卫分证消失,而见壮热、口渴、脉洪数者,去荆芥加石膏(先煎)30g,知母15g;斑疹显露,衄血者,加白茅根20g,水牛角(先煎)10g,赤芍20g。 疗效评估:卫营同病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常见证型,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对脏腑的损害越重,故治疗的关键就是清热解毒,阻止热邪进一步内陷,这是防止出现以后各期被动局面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气血同病 主证: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腰痛、眼眶痛加重。斑疹色显,吐、衄、尿血,或痉厥,神昏谵妄,口干唇焦。舌绛,苔黄燥,脉数。 治法:凉血清气,化瘀和营。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组方:黄连6g,黄芩9g,石膏(先煎)30g,栀子10g,竹叶12g,水牛角(先煎)20g,生地20g,玄参12g,丹

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 广泛流行于亚、欧洲国家,我国为重疫区。 【病原学】★☆★☆ (1)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HTNV) (2)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 ) (3)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 (4)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 其中前三种可以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吸入带病毒鼠排泄物形成的气溶胶 (2)消化道传播:被鼠偷吃及其活动污染的未经消毒的剩菜剩饭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4)虫媒传播:恙螨、柏次禽刺螨 (5)垂直传播:鼠类经胎盘、螨类经卵传播,孕妇也可将病毒传给胎儿。【病理生理】: 1. 休克: ⑴原发性休克(病程早期3-7天常出现的低血压休克): 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有效血容量减少; ②血液浓缩、粘稠度升高,促进DIC发生,血液循环淤滞,血流受阻,有效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③心肌损伤。 ⑵继发性休克(少尿期后): ①大出血-失血性休克; ②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 ③多尿期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有效血容量不足。 2. 出血: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 3. 急性肾衰竭: 肾血流障碍;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的机制】★☆★☆ 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肾综合征出血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 肾血流障碍;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考察形式:1.出血热的临床分期及主要特点2.出血热的发热期临床表现3.出血热毛细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4.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哪五期,简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临床上本病是一种症状复杂,而又具有特殊经过的急性传染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降低病死率,应充分利用各地总结出来的临床诊治经验。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发病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或病前2月内曾到过疫区,有与鼠类接触史、食过鼠类污染或啃咬的食物。 2.临床特征 (1)突然起病,发热,体温急剧上升,多在39℃以上,一般3~7天降退。热退后,其他症状反而加重。 (2)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全身酸痛,肾区有叩击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3)毛细血管损伤征象: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眼结合膜充血水肿,眼睑、面部浮肿,呈酒醉貌。软腭粘膜呈网状充血及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形或簇状排列的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多呈阳性。 (4)肾脏损伤表现:有腰痛及肾区扣痛,出现少尿、血尿、尿中膜状物或多尿及尿毒症表现。 (5)五期病程经过:典型病例具有一五期临床经过。重症病例病期可有重叠,轻型病例或经合理治疗者可出现越期现象(即越过低血压期、少尿期或多尿期)。但多数患者具有发热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第3~4病日后多明显增高,有时呈类白血病样表现。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数明显下降。 (2)尿常规:尿中出现蛋白,且迅速增多;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有时见膜状物。 (3)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上升,血浆蛋白下降。 (4)血清学检查:早期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发病4天以内和间隔一周以上)特异性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可以确诊为现症或近期感染。5病日后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20以上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亦可诊断。 (5)病原学检查:从血清、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查到汉坦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二、早期诊断:指发病后4天内作出诊断。早期诊断,尽早按出血热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疫区流行季节,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首先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并根据本病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的不同点作鉴别。 1.急性发热,全身无力,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全身痛。 3.发热伴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咽部、眼结膜充血、水肿。 4.发热伴有咽部、软腭、球结膜出血点及腋下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5.发热,实验室检查见血小板减少,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6.发热,尿蛋白阳性,且迅速增加。 7.发热伴血清ALT增高,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对以上患者应及时取血,检测特异性抗原、病毒RNA、特异性IgM阳性或双份

(完整版)流行性出血热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 EHF )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 ,HFRS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 SPA 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等。特异性 IgM 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 IgG 抗体效价递增 4 倍以上,

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 发热期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液体。 (二)液体疗法本病由于血管损害所致血浆外渗、电解质丢失,加上病人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引起的摄入量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电解质平衡失调、血液渗透压开始下降,而引起内环境紊乱。此期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每日 1000 ~2000ml静脉滴注。疗程3 ~4 日。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激素具有抗炎和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并能稳定溶酶体膜、降低体温中枢对内源性致热原的敏感性等。早期应用,对降热、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均有一定效果。 用法:氢化可的松 100 ~200mg 加入葡萄糖液作静脉滴注,每日 1 次。也可用地塞米松等。疗程 3 ~4 日。 (四)免疫药物治疗用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 1.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反应。早期应用,可减少抗体产生

传染病学考试重点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阮病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和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的有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是指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或者说人体与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3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现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 4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楚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5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度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6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7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症、肝细胞坏死病变为主的影响全身的一组传染病。

8胆酶分离: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这种现象称~ 9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10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媒传播,常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死率高,部分病例可留有严重后遗症。 11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理病程呈五期经过。 1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 1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疾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4伤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形成伤寒细胞。15伤寒小结:也称伤寒肉芽肿,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