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熏洗。

2.护理评估

(1)熏洗部位皮肤情况。

(2)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3)孕妇及经期妇女不宜坐浴及外阴部熏洗。

(4)心、肺、脑病患者,水肿患者,体质虚弱及老年患者慎用。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熏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4.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

5.暴露熏洗部位,注意遮挡,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

6.熏蒸药液温度以50~70℃为宜,当药液温度降至37~40℃时,方可坐浴、冲洗,以防烫伤。

7.熏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

8.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调节药液温度。

9.中药熏洗后要休息30分钟方可外出,防止外感。

10.操作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若有不适,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处理。

11.操作完毕后,记录中药熏洗时间、温度及熏洗处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中药熏蒸是一种通过煎汤并乘热熏洗患处的方法,也称为熏洗疗法。它可以疏通腠理、流畅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 中风后出现的症状,如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肢体瘫软、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关节肿胀、疼痛等,都可以通过中药熏蒸来缓解。 操作步骤 一、准备物品 需要准备毛巾(浴巾)、拖鞋、中药液、熏洗桶、熏洗锅或熏蒸机、水温计等物品,根据熏洗部位选用以上物品。

二、操作方法 1、四肢熏洗法 1)将一次性药液袋放入熏洗桶内,倒入煎好的药液,加 热水至所需容量。 2)患肢架于桶上,盖上有孔木盖,用毛巾围盖患肢及桶,使药液的蒸气熏蒸患部。 3)待药液不烫时揭去毛巾测试药液温度,将患部浸入药 液中泡洗。 4)熏洗完毕后,清洁局部皮肤,擦干,观察皮肤情况, 并保持局部保暖。 2、局部熏洗法 1)将药袋放入熏洗锅内,加水至所需容量,加热。

2)患者躺在熏蒸床上,暴露熏洗部位,用毛巾盖住患部,使药液的蒸气熏蒸患部。 3)熏洗完毕后,清洁局部皮肤,擦干,观察皮肤情况, 并保持局部保暖。 4)整理床铺,清洁物品。 3、全身熏洗法 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整按键设置温度与时间。 2)将煎好的药液倒入熏蒸机内的药液,至所需容量。患 者坐在熏蒸机内,调整姿势至舒适位,盖好机盖,打开熏洗键按钮,开始熏洗。 3)熏洗完毕后,清洁皮肤,打开机盖,擦干,观察皮肤 情况,并保持全身保暖。

三、注意事项 1、熏蒸时要注意保温,室内应温暖避风,暴露部分尽可 能加盖衣被。 2、熏洗时药液不可过热,以防烫伤皮肤。 3、如果有包扎的病变,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应更换消毒敷料,重新包扎好。 4、孕妇及月经期禁用全身熏洗及坐浴法。

中药熏洗的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的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然而,中药熏洗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同时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首先,选择合适的中药材。不同的疾病需要选择不同的中药材进行熏洗,因此在使用前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以确保熏洗的药材适合自己的病情。对于有肝肾功能损害,皮肤破损等病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中药熏洗。 其次,注意中药材的准备。中药材需要事先清洗干净,并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如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研磨成粉末。在熏洗过程中需配合使用温水,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接着,掌握适当的熏洗时间。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熏洗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在开始熏洗前,可以先进行皮肤敏感测试,以判断个体对中药的耐受性。一般来说,熏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30分钟为宜。过长的熏洗时间可能会导致皮肤过于 湿润,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的风险。 再次,避免熏洗伤口和破损皮肤。在有破损皮肤的部位禁止进行中药熏洗,以免引起发炎感染。在熏洗时,避免将中药直接接触到粘膜或开放性的创口上。 另外,不宜频繁熏洗。频繁的中药熏洗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一定

的负担,甚至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一般来说,一周熏洗2-3 次为宜,疗效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最后,不宜过量使用中药材。中药材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含有一定的药理成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会造成中毒等不良后果。所以,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控制好使用的剂量和频次。 综上所述,中药熏洗是一种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注意准备过程,掌握适当的熏洗时间,避免熏洗伤口和破损皮肤,以及控制好使用的剂量和频次,这些都是确保中药熏洗疗效最大化,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中药熏洗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草药煮制成汤水,利用蒸气 使药性渗入人体,达到疏通经络、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等治疗目的。下面 将详细介绍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如下: 步骤一:准备中药材 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中药材。常用的中药材有生姜、草果、艾叶、薰衣草等。将中药材洗净,切碎备用。 步骤二:煮制药水 将切碎的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中小火慢慢煮沸。待药 水变浓稠,香味扩散开来时,即可关火。 步骤三:准备熏洗工具 盛装适量药水的盆或桶,大小要合适,能够容纳受治疗部位。可以准 备一个椅子让患者坐在上面,确保患者舒适。 步骤四:开始熏洗 患者将受治疗的部位暴露出来,将药水倒入盆中,患者受治疗部位放 入盆中,保持药水不溢出。患者可以坐在盆边或椅子上,靠近盆,身体尽 量与药水接触。 步骤五:保持熏洗时间 熏洗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左右,可以根据具体状况调整时间。患者 在熏洗过程中可以感到药水的温热,适当增减药水的温度来调整熏洗温度。

步骤六:结束熏洗 熏洗结束后,将药水倒掉,可以用温水清洗患者的受治疗部位,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步骤七:注意休息 熏洗结束后,患者应该保持休息,避免受风、着凉等不适因素。 注意事项如下: 1.确保熏洗环境安全 进行中药熏洗时,要选择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的物品。 2.温度适宜 熏洗药水的温度要适宜,不要过热,以免烫伤皮肤。一般来说,药水的温度应该在40-50度之间。 3.注意保持热度 在熏洗过程中,要及时加热药水,保持温度。可以用电热器、火炉等方式进行加热。 4.防止烫伤 进行熏洗时,要小心保护好受治疗部位周围的健康皮肤,避免烫伤。 5.切勿用药过多 熏洗时使用的中药材要控制好用量,不要使用过多,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疗法 一、历史渊源 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称之为“气熨”、“溻渍”或“淋洗”等;早在金匮要略中已经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 二、机理 中药熏洗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 三、适应症 适用于内痔脱垂、嵌顿、术后水肿、外痔肿痛、脱肛、肛周湿疹等; 四、禁忌症 1.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 2.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3.内痔出血量较大时,缝合伤口术后禁用; 五、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约1500ml左右; 2.患者准备:排净大小便; 3.一般在药中加水1500ml左右,沸后20分钟,在将芳香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4.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暴露患者臀部,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臀部坐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5.无菌纱布擦干; 6.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

熏洗次数; 六、注意事项 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七、应急预案 1.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2.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中医护理之中药熏洗

中医护理之中药熏洗 在中医护理中,中药熏洗是其重要内容,其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效果较为明显。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中医护理的中药熏洗。 一、中药熏洗操作方法 中药熏洗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医疗法,旨在通过药物的蒸发和洗涤来调 理身体不适。其运用广泛,从全身的疾病到局部的病症都能寻求到适当的疗效。 1、分类 中药熏洗疗法主要通过三种不同的流程来实施:熏洗、淋洗与溻渍。每种方 式所适用的场景和效果略有不同。 熏洗法:熏洗法即通过药液的蒸汽直接熏蒸患部或全身。 淋洗法:将经过煮煎和过滤的药液,逐渐淋洗于患部或全身上。 溻渍法:通过药液浸泡的方式使药物渗透至患处。 除此之外,中药熏洗还可以根据疗效的不同部位分为全身熏洗和局部熏洗两种。 2、全身熏洗法 全身熏洗主要用于全身性的疾病治疗,操作较为复杂: 药物准备:挑选适当的药物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加水煎煮并过滤渣滓。 蒸汽熏蒸:药液倒入大型容器中,患者将身体或患病部位置于药物蒸汽上方,用塑料薄膜或布巾保持温度。 温度控制:待药液降至适宜的温度时,开始浸入药液中洗浴或淋洗。

清洁患部:熏洗后需用干净毛巾迅速擦干身体或患部,避免药液或汗液的残留。 3、局部熏洗法 局部熏洗一般适用于四肢或某一特定部位的治疗。常见的如手足熏洗法: 药液准备:选择合适药物,用水煮煎30分钟,然后倒入容器中。 局部熏蒸:利用热药液蒸汽,对患部手足进行熏蒸,外部封严防止蒸汽散失。 穴位按摩:药液温后,浸洗手足时可配合穴位按摩或毛巾湿敷擦洗。 水温控制:水温宜控制在50℃~60℃之间,量以浸没患处为准。 二、中药熏洗疗法的注意事项 1、确保药物使用的完全安全 在选择用于熏洗的中草药时,必须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和效用。切忌使用那 些对皮肤有刺激性或具有腐蚀性质的药材,比如生半夏和鸦胆子等。对于效用峻 猛或带有毒性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还需按照确诊的病症来严格控制用量和 使用方式。此外,一些未明确可用于内服的药材必须禁止口服,同时要防止药液 在操作过程中溅入口、眼、鼻等敏感部位。 2、对煎煮过程的精准控制 煎煮中药的过程中,不同药材的煎煮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鱼腥草、 薄荷等宜于煎煮的后期加入,而石决明、生附子等则应在煎煮的早期阶段进行煮制。另外,苍耳子、蒲黄等药材最好包裹后煎煮。这样的细致操作能确保药物的 疗效得到完整的体现,最大化地发挥其医疗作用。 3、环境温度与风向的合理控制 在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时,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冬季时,患者应注意 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受寒;夏季则应防止风吹,因为全身熏洗后皮肤血管会扩张,

中药熏蒸后的注意事项

中药熏蒸后的注意事项 关于《中药熏蒸后的注意事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熏蒸这类方法能够把身体的皮肤毛孔开展开启,进而对皮肤开展深层的清理,让中药材根据皮肤来对病症开展医治,这类作法降低了吃药的痛楚,还能够具有协助血液开展循环系统及其推动基础代谢的功效,在治感冒病症这些上功效是十分明显的,那麼中药熏蒸后的常见问题有什么呢? 第一,中药熏蒸后的常见问题有什么?中药熏蒸不宜任何人。中药熏蒸是选用高溫夹杂中药材的方法,根据开启人体的皮肤毛孔,由皮肤消化吸收中药材成份,进而做到健康保健的功效。可是,一些患者身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症、一些病后初愈人员及老年人的病人就需要慎重应用,由于高溫会加速血液循环系统,

那样会影响到血压、心肺功能等人体器官的作用。以便防止安全事故产生,这种人需要谨遵医嘱来应用中药熏蒸。自然也有一些过敏性体质的群体都不建议应用。 第二,中药熏蒸要随时随地留意蒸熏位置的皮肤情况。由于中药熏蒸的自然环境归属于密闭式的情况,显而易见市区及蒸熏容器传输到皮肤上的溫度便会很高,那麼以便让药品能彻底释放出来药力,蒸熏可能还会继续提升一些人体部位的受关注度。因此,随时随地观查皮肤情况就至关重要了。 第三,依据病况来挑选蒸熏時间。一般蒸熏药水的溫度在50摄氏度到70摄氏度就可以了,而蒸熏的時间一般为补超出30分钟为宜。假如患者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等症状,那麼就需要遵照医生叮嘱而定蒸熏的時间了。

中药熏蒸后的常见问题有什么?在餐前或餐后三十分钟不适合开展蒸熏。蒸熏全过程中,不能长坐或猛站蒸熏的溫度是以低到高,有一个给人融入的全过程。泡浴进行后,要迟缓的从澡盆中站立起来,不能猛地站起,不然人会出现眩晕的状况出現。并且,浴池的情况下要掌握好時间,時间不可以过长,不但会遗失掉很多血液,并且还会继续造成头部血肿,出現昏厥状况。

中药熏蒸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蒸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药物的挥发,让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渗透到皮肤和局部部位,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熏蒸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一、中药熏蒸的好处 1、中药熏蒸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中药熏蒸能够刺激人体的经络系统,改善气血循环,调节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2、中药熏蒸可以改善肌肉骨骼问题。中药熏蒸可以帮助改善关节疼痛和肌肉僵硬等问题,缓解痛症,同时还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弹性,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3、中药熏蒸可以消除疲劳。中药熏蒸可以有效地消除疲劳,让人感觉清爽舒适,精神更加集中,提高工作效率。 4、中药熏蒸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中药的成分能够刺激皮肤表面的毛孔,帮助皮肤排出废物和毒素,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 二、中药熏蒸的注意事项 1、适量使用。中药熏蒸在使用时应该掌握药物的用量,避免使用过多,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2、注意时间和频率。中药熏蒸的时间和频率必须适当,一般每次熏蒸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每隔2~3天再次熏蒸。 3、避免在饭后熏蒸。因为在饭后熏蒸,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对健康有害。 4、避免高温熏蒸。中药熏蒸不宜使用高温,以免烫伤皮肤,同时也应避免过度熏蒸,否则会导致身体不适。 5、避免孕妇和儿童使用。因为孕妇和儿童的身体较为娇嫩,对药物的耐受性也相对较低,所以应避免使用中药熏蒸。 总之,中药熏蒸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医治疗方法,它有很多的好处,

比如可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缓解各种症状,同时还有助于身体的保健。但是,使用中药熏蒸时必须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中药熏洗的评分标准-操作流程(口述)-注意事项

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分数: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 分将中草药熙汤,趁热在患处皮肤进行熏烝、淋洗、浸泡6少_点-2目的以达到疏筋活络、消肿止痛的目的。 用物治疗盘、熏洗盆及药液、温度计、一次性治疗巾、一次 准备性手套、纱布、弯盘、毛巾、手消剂5少一样-0.5素质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_点-1要求环境要求: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使用隔帘4少一点-1 1.核对医嘱。3未核对-3 2.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做好介绍解释,取得配合。10评估不全面酌 情 3.嘱排空大小便,取适宜体位,关闭门窗,使用隔帘。4少一点-1 4.测温度:测药液温度55 C,适宜熏蒸治疗。2温度/、适宜-2 5.熏蒸:卷裤脚,双脚放在熏洗架上,围治疗巾,注意6沾湿衣物-2 保暖,询1可有无不适。未围巾-2操未询问-2 6.观察:熏蒸5~10分钟,随时观察皮肤情况。4时间不适宜-2 未观察-2作7.熏蒸时间到了,解开治疗巾,放黄色垃圾袋。2用物放置错-1 8.再次测温度:测温度40 C,适宜熏洗。4温度/、适宜-2 药量不适宜-2 步9.淋洗:将双足轻轻放入药液中,询问温度是否适宜。6手法错误-4 未询问-2 戴手套用纱布淋洗双足,询1可有无不适。4未戴手套-2骤10.淋洗10~15分钟。放纱布到弯盘里,取毛巾擦干双足,8时间不够-4毛巾放治疗车下层。未擦干-2 用物放置错-2 11. X待注意事项:6少一点-2 ①熏洗后双足注意保暖,避免风寒。 ②平时要多休息,避免久站。 ③要穿一些宽松舒适的鞋袜。 12.整理: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感谢配合。3少一点-1 13.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3少一点-1 14.记录:部位、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疗效,签名。5少一点-1 技能操作正确、熟练、轻巧。5酌情扣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