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

一、填空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

(注:“本体属性”可换成“本质属性、”“性质”、“基本特点”)

2、语文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操作层、实施层、动力层和基础层。

3、实现课程总目标的五个发展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4、从语文教学评价领域和评价内容,可以把评价指标定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和两种类型。(1)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评价语文教学的三个基本标准,即,三维目标。

(2)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①高中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②高中阶段的两种课程类型:必修课和选修课。

A、必修课程是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条线索进行描述。

B、选修课程分别根据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的拟定目标。

5、钱梦龙教学提倡“三主四式”的教学方法,“三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四式“即导读式:自读—导读—教读—复读。

6、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指的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7、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即教学中的三教段是:感知——理解——实践。

(注:书中是初读—精读—复读)

8、作文的发展趋势,也是作文教学的训练方式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供料作文—话题作文。

9、作文讲评常用的方式: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综合讲评。

10、作文批改常用的符号:增补、删除、保留、换位、紧接、换行、褒许、考虑、错别、后移。

11、理想型的语文学习档案袋的三部分构成: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系列作品(包括作文、读书报告、研究报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等)以及学生的反思记录等。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

1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十环节:选择课题—确定目的—策划方案—角色分工—准备材料—明

确时间—优化步骤—组织实施—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1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5、说课内容的四大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补充:说板书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和说作业布置)

16、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效果五大方面。

17、评课的三方面内容:评教师的教、评学生的学、评教学内容。

18、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前准备、导入情境、模拟交际、可外延伸。

19、教学过程的优化模式: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二、简答、论述

(一)1、什么是语文素养?

答:语文素养是指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素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动态系统,而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生长的过程。

2、语文素养可以分为哪四层?

答:语文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操作层,实施层,基础层和动力层。

(1)听说读写这是形之于外的显性语言行为属操作层支配上述这些的知能因素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属于实施层。

(2)参加和支配上述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学习的动机,情感态度,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语文行为的意志,属于动力层。

(3)作为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则涉及到言语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个性人格,智力发展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属于基础层。.

3、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

答:(1)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学习方法习惯,思想品质和审美情趣的融合。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4、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六条结合)

答:(1)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总的目标追求,从三个维度来建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2)根据语文课程特点,注重丰富的人文内涵,既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要尊重理解多元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强调语文过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4)突出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地主体构建作用,力求实现建设有序、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课程理想。

(5)着眼创新精神,倡道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自主探究能力。

(6)强调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发挥多种评价功能,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二)5、什么是三维教学目标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书225)

答:(1)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①从“知识和能力”这一角度,所关注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现代化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内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②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所关注的是学习主体在言语实践过程中语感和文化的积累、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发展,以奠定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也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质。

③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所关注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高尚的人格情操与审美情趣的发展,并在这样一种人文熏陶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同样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3)关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6、语文课程标准的概念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进行基本规范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语文教材、组织语文教学、进行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估以及考试命题的依据。

7、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总的目标追求,从三个维度来建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2)根据语文课程特点,注重丰富的人文内涵,既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要尊重理解多元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4)突出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的主题建构作用,力求实现建设有序,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课程思想。

(5)着想创新精神,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自主探究能力。

(6)强调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发挥多种评价功能,采用多重评价方式,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8、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课程标准理念是什么(

书P56)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9、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理念有什么突破?

答: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理念(1)体现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现代课程教育思想;(2)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特点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必然联系;(3)通过教学方式的革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4)开放的课程观拓展了课文课程的学习空间。

10、义务教育内容从哪五方面展开?

答: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目标从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领域展开。

11、高中阶段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书P58)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3)遵循公共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四)11、什么是课程资源?

答: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从狭义方面而言,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例:教材,学科,知识等。(2)从广义方面而言,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例: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教师的知识、图书馆、人文传统等。

一般而言,语文课程资源指形成语文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或者“是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12、课程资源的类别划分

答:(1)按照语文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来划分:素材型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2)按照语文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来划分: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3)按照资源的组合方式划分:单纯资源和复合资源。

(4)按照其在课程中的作用划分:核心资源和边缘资源。

(5)按照其呈现形态划分: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6)按照其发展的先后划分:传统资源和现代资源。

(五)13、什么是阅读?

答:阅读就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凭借的对话。14、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哪些?(书P147)

答:阅读教学的方法有朗读、默读、讲述、问答、讨论、填空、提要、复述、比较、批注、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15、什么叫问答法教学?问答法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答:(1)问答就是通过提问和回答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2)原则:①问题有价值;②应以思考性问题为主,记忆性问题为辅;③问题应大小适当,难易适中;

④问题应有启发性;⑤所有的学生均有机会回答;⑥教师语言简明,态度亲切⑦恰当评价;⑧鼓励学生提高。

16、什么叫讨论法教学?讨论法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答:(1)讨论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对话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把独立阅读变为集体

阅读的方法。

(2)原则:①要把握好讨论的主题(关键);②从文本出发;③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反应,又要尽可能的寻求共识;④要倡导持之有效,言之有理;⑤应当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⑥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

17、提要法教学的要求有哪些?

答:编写阅读提要的要求在于①准确无误的表达原意;②合乎逻辑;③言语简洁和谐;④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方法,编写提要的运用应该是灵活的、有弹性的,并非每篇文章都需要编写提要,编写提要应因文而异;⑤编写提要可以有繁简详略的区别,同一篇文章可以有大同小异的两种甚至多种提要,编写提要的教学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和处理。

18、阅读教学模式一:钱梦龙语文教学的“三主四式”

(1)“三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①“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休,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

②“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③“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教学诸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2)“四式”:自读式一教读式一练习式一复读式

①自读,是核心,是在课内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②“教读式”,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会学生自读。教读与自读同步,或先教后读或先读后教,或边读边教。教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读,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再教的境界。教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③“练习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是课内作业。其目

的是为加深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

④“复读”是学习几篇课文组成复读单元。

(3)“三主四式”教学的特点:

①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主体,训练是主线统一的“三主”思想;

②注重方法的训练;

③把传授知道、传授方法和训练思维统一在一起。

19、阅读教学模式二:魏书生语文教学的“六步教学法”

(1)“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①定向:就是向学生宣布、确定这一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

②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③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疑去解决。

④答疑:学生为主去解答疑问或者老师解决。即,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⑤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⑥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2)“六步教学法”的特点:

①注重通过提高学生自觉性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②体现了教室的主导与学生的学习主体的统一;

③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训练。

(六)20、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2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是什么?

答: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

22、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哪十个环节?

答:选择课题—确定目的—策划方案—角色分工—准备材料—明确时间—优化步骤—组织实施—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23、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答:开展综合性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总和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4、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综合运用听、读、说、写言语能力的原则;

第二,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渗透多种学科知识的原则;

第三,围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条线索设计学习活动的原则;

第四,学生参与策划、实施、展示、评价等整个活动过程的原则。

25、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书P215)

答:(1)从课题生成的角度看,……(2)从时间安排的角度看,……(3)从小组成员的角度看,……(4)从展示形式的角度看,……

(七)26、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理念是什么(

书P227)

答:(1)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教学评价的重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4)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视,多方评价的结合。

27、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和指标体系分别是什么?

答:(1)意义:首先,语文教学评价能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其次,语文教学评价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三,语文教学评价能够激励、鞭策学生不断上进。

(2)从评价领域和评价内容看,可以把评价指标确定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和和两种类型。

①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基本框架、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同时也是评价语文教学的三个基本标准,其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是评价的明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评价的暗线。这样评价既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有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判断。

②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③高中阶段的两种类型: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学习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所达到目标程度便构成了评价的基本内容。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与差

异性和多样性。

(八)28、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有哪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答:(1)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师发展理念。

(2)参与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师进修学习。

(3)加强语文教师的校本教研。

(注:这题答案或者为“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坚持反思、勤于动笔、教师的专业进修、强化理论学习和专业提升、立足学校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29、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有哪些?其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答:(1)语文教师基本素养包括语文教师的师德素养、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语文教师的心理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语文老师的能力素养。

(2)①语文教师的师德素养主要是指教师的德行,包括教师的善、教师的公正和教师的责任感。

②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③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言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科研能力。

④语文教师的心理素养包括:语文教师人格的完善和语文教师个性的塑造。

30、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什么怎样提高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书P314)

答:(1)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言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科研能力。

(2)语文教师能力提高的途径有:①善于向优秀教师、同事、书本、实践学习;②勇于实践;③坚持反思(核心);④勤于动笔: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研论文等;⑤教师的专业进修。

(九)31、说课的概念是什么?

答:说课是介于上课与备课之间,教师面对自己的同行和专家,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将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即:做什么,怎么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32、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

(2)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

(3)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

(4)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

33、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途径有哪些?

答:(1)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确立优化意识

(2)语文教学结构体系优化-制定优化程序

(3)教学方案、手段、方法的优化。

(4)教学组织的优化

(5)与文教学双方的和谐默契-实现优化的保障

(十)34、多媒体教学的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1)语文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①信息容量大,实现教材的延伸和阅读的扩展。

②多媒体教学优化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

④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大信息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多媒体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弊端:

①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②容易淡化师生感情的交流。

③能会缩小学生想象的空间,束缚思维。

35、对于多媒体教学“能与不能”的评价是否恰当?

答:(1)多媒体教学的能:非常适合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复杂为简约,化抽象为形象,创设出最佳教学情境。能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网上图书馆,资料库、学习库能够提供古今中外各种美文,时文以及课件其他各种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性学习,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和学习中的疑难在网上进行学习,也可以和网友专家交流,得到个性化的指导。

(2)多媒体教学的不能:滥用多媒体会削弱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人机对话不能取代人际交流和师生对话、生生互动,信息富足助长抄袭和懒惰之风,不能取代教师和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自主学习。

36、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哪些注意点?

答:(1)合理运用课件,教师角色不可异化。

(2)上多媒体课要紧扣主题。

(3)教学设计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

(4)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十一)37、作文教学现状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答:(1)从教师:命题脱离学生生活;缺少训练的序列,知道缺乏针对性。

(2)从学生:缺少素材,对生活不敏感,缺少观察;学生阅读积累少;缺少写作技巧

38、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答:(1)开源增流:生活是作文之源,阅读是作文之流。(2)沟通交流:口头作文和交际和书面作文。(3)先伤后创。(4)言意并重。(5)重视修改。

(十二)39、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中的“四强调”和“四忽视”是什么?

答:(1)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

(2)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

(3)强调教师的科学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

(4)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

40、新课程中教师的转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41、新课程中教师有哪些的行为变化?

答:(1)师生关系方面强调尊重,赞赏。

(2)教学关系方面强调帮主引导。

(3)对待自我方面强调教学反思。

42、当代语文教学评价和传统语文教学评价有哪些不同?

答:(1)从目的上看,传统语文教学评价是选择适合语文教学的学生,当代语文教学评价是选择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前者的落脚点是学生,后者的落脚点是语文。

(2)从功能上看,传统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选拔和鉴别,而当代语文教学评价除此之外还有定向反馈,激励等方面的功能。

(3)从类型上看,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往往只是综合性和标签性评价,而当代语文教学评价除此之外还有起始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还有过程评价,最后形成全过程评价。

(4)从结果上看,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往往只看重显性评价,而忽视隐性评价;当代语文教学评价既重显性评价,又重视隐性评价;既重视量化评价,又重视质性评价。

43、什么叫中学语文教师素质?

答: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是指中学语文教师为履行职责完成教育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质及其应用能力的总和。

44、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和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1)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2)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

(3)开展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

(4)拓展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

《学科教学论》补充

1、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有哪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答:(1)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师发展理念。(因而要重视以下五个方面①教师的认知能力和教学观念的培养;

②反思能力的培养;③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的阐述和个案研究来进行培训;

④通过教师的实践和观察取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⑤通过观察指导教师或伙伴的教学然后写出感想、作

出总结,教师进行科研,因为课堂研究在职前和在职语文教师培训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参与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师进修学习。(当前教师教育主张遵循:连续性原则、一体化原则和可发展性原则。因此在此前提下开拓多种教师培训进修渠道是当前教师教育的当务之急。因而我们要加强以下三方面的模式的培训:①新任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②以学校为本位的在职语文教师培训模式;③学校、校区和大学教育学院协作的在职语文教师培训模式。)

(3)加强语文教师的校本教研。(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就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而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语文校本教研的特点如下:语文校本教研的主体是语文教师。语文校本教研是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教研的对象是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为难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研究过程之中。)

2、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①语文教学以言语训练为中心;②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以促进言语能力的发展;③在文学教育中进行语言教学。)

(2)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①言语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②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

(3)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①以读、写为重点,安排读、写、口语交际的全面训练;

②寻找结合点,兼顾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③小课堂和大课堂互相促进。)

(4)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①争取其他学科的支持与配合;②小课堂与大课堂互相促进;③加强大课堂的指导。)

3、要想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

答:第一,语文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为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语言表达符合以下三个标准:①简明、严瑾、准确;工余达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②活泼生动流畅;悦耳,入于心,富有说服力;③新鲜、优美、幽默;善于传情,巧于启智。

第二,要提高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就必须加强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做到以下四点:1从设计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精选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设计作业练习、设计板书、编写教案、运用教学媒体等方面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2从组织协调能力、洞察应变能力、处理作业能力、开展综

合性学习活动的能力四个入手点来加强教学实施能力。3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和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评定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评价能力。4从加强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的能力和研究语文教学过程的能力两方面来加强教育研究能力。

第三,要提高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教师的语文科研能力:①从加强遴选、鉴别的能力,组合、变通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三方面来加强自身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②从加强选题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撰写教研论文的能力三方面入手来进一步深化加强自身的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

第四,最后要加强教师组织实施与管理的能力,有序的实施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完整版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要求(试行) ——备课常规—— 备课是一切教学常规活动的起始阶段,更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有效方式。为了进一步规范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到备课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服务,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服务,促使学校从“粗放型”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基于以上思考,特制定本细则。? 一、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初,要认真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理念,通览全册教材及有关教学资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学生情况分析。主要分析本班各层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2.教材内容分析。把握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的联系,理清本册知识脉络;在明确各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3.教学具体措施。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的实际问题,写清具体、明确、易行的措施,体现一定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教学进度表。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教师要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和时间安排。 二、设计教学方案 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要做到提前一周备课。体现个人教学特色。采用电子备课教案的要在每一个环节写出备课意见及建议且有二次备课的痕迹。反思杜绝泛泛的描述,要针对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写,做到具体有实效。根据新课程理念,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关于教材内容的处理 注重梳理教材的体系,通读教材,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钻研挖掘教材,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明确知识的生长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延伸点。并注意挖掘内隐的数学思想方法,适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进

学科教学论美术专题十作业

作业要求 1、外部环境好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一定会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外部环境好了,一般情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跟着好起来。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力:一是来自系统的推动力,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即外部动因;二是个体自身的推动力,受到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即内部动因。“发展”就意味着个体不满足于既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满足于自身目前的综合素质,在个体主动性的的促使下寻求专业的扩充和创新,专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内源性动力”,但同时也受到其它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是不存在绝对性,因为也要看教师的内在因素,比如教师的专业认可,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还有个人的惰性习惯。 2、请以“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与目标的关系”为题,结合自身实际发表你的观点,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与目标的关系 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项变化不大、惰性较强的工作,即使一个教学新手在教过三轮学生以后,通常也可较轻松地应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往很多教师经过几年的自我摸索,熟悉了所任教的科目,获得了一些课堂应急机智,教学方法基本定型后,其专业发展就基本结束,未来漫长的教学生涯就靠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储蓄的些许经验提供技术和理性支持,进入了年复一年的机械式的重复性劳动之中,不愿意再寻求变化和新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新型的教师应是在其专业领域内不断成长进步的人,即专业不断发展的教师,其核心就是“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对“发展”一词的解释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变化就是发展的开始,没有变化则永无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则取决于教师为发展所确定的“基点”与“目标”,其中目标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成败。有的人是为了生活而被动做教师,有的人则是因为热爱、为事业而做教师,两者的发展目标不同,其发展的动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其发展的结果也必然是差之千里,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依照“目标”的引导,教师才会积极主动地在每一个前进的基点上调整把握好状态与方向,才会在每一个基点上“闪现专业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由此我想到了中学时的一位老师,每到上课时这位老师既不带课本、教参,也不带教案,但讲起课来却是侃侃而谈,就连哪个知识点、哪一个练习题在课本的哪一页都讲得十分准确,从没出过差错。这让当时的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对这位老师的记忆力印象十分深刻。我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我向这位老师请教上课有何诀窍,不成想老师的回答让我初为人师后第一次陷入了“老师的工作就是如此数十年如一日的机械式的重复”的迷茫与疑问当中。这位老师告诉我说:“这没有什么诀窍,我已工作三十多年了,教材就这一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内容早已滚瓜烂熟了,你说我还用得着带那些东西(教材、教案)去上课吗?”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教材还是那本教材,可学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些学生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成长的环境、接触到的事物、学习的方法、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等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由此看来,这位老师确实是把教书当作是自己的职业了,其发展的目标也即是“为了生活”。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正是以对“教育事业”本质作用的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为发端的。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黄智光 单位: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教育教学论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是什么关系? 答:(1)、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而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传递和接受双向活动,学生是认识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德育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

“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答:学习力包括①、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③、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④、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⑤、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五方面内容。 学习力是学生具有的和后天培养的,但主要是通过后天培育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改变学生自身精神状态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习效果器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科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注意了以更新科学教育观念为前提, 以优化科学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以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基本知识和兴趣为起点,认真完成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1、继续努力学习《科学课程标准》,使自己能正确理解并在日常教 学中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以学论教。 2、经常浏览《科学课》、科学视野网、科学探究网等专业刊物和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认识水平。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积极认真地听课,虚心向其 他教师学习,遇到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能及时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 博采众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本学期共听课47节(含 班会)。 4、注重利用各种反馈信息,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认真进行教后小结,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与总结中不断进步和 提升。 二、做好课堂教学常规工作 1、争取每节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甚至课本 上的每句话都弄清楚,以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自如地 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补充教学资料,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充分考虑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 学法,思考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 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等。 (3)精心准备实验。因为科学课上实验所需材料范围很广,本学 期也没有和教材配套的学具制作材料,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 亲身体验感受,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我们只能自己开动脑筋 想办法:①凡是仪器室原有的自然实验材料和用品,都拿来充分利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常规“三字经”

教育学,求实效;倡合作,讲民主。让全体,都参与;既动手,又动脑。重探究,讲方法;为中心,不唯一。师语言,要清晰;既简洁,又准确。巧组织,善引领;重观察,能质疑。有调控,有指导;是首席,是伙伴。问题起,后预测;先设计,再实验。有整理,有分析;研讨后,出结论。提问题,有讲究;问怎样,为什么。有指向,有目标;讲情境,重理由。有难度,有欲望;跳一跳,摘得到。猜测时,重依据;敢质疑,能坚持。设计时,重讨论;找变量,要严谨。能控制,可操作;制订好,方可做。实验中,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分角色,要轮换;重观察,会动手。亮材料,可明示;可暗示,有梯度。做实验,要规范;最重要,是安全。做记录,要及时;求是实,讲准确。整理时,有分析;辨真伪,作解释。有发现,多交流;有疑问,多研讨。求共同,存已异;会倾听,讲民主。评价时,多激励;重过程,重发展。科学课,有特色;重证据,贯始终。教有法,无定法;善反思,能高效。

教育学,求实效;倡合作,讲民主。让全体,都参与;既动手,又动脑。重探究,讲方法;为中心,不唯一。师语言,要清晰;既简洁,又准确。巧组织,善引领;重观察,能质疑。有调控,有指导;是首席,是伙伴。问题起,后预测;先设计,再实验。有整理,有分析;研讨后,出结论。提问题,有讲究;问怎样,为什么。有指向,有目标;讲情境,重理由。有难度,有欲望;跳一跳,摘得到。猜测时,重依据;敢质疑,能坚持。设计时,重讨论;找变量,要严谨。能控制,可操作;制订好,方可做。实验中,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分角色,要轮换;重观察,会动手。亮材料,可明示;可暗示,有梯度。做实验,要规范;最重要,是安全。做记录,要及时;求是实,讲准确。整理时,有分析;辨真伪,作解释。有发现,多交流;有疑问,多研讨。求共同,存已异;会倾听,讲民主。评价时,多激励;重过程,重发展。科学课,有特色;重证据,贯始终。教有法,无定法;善反思,能高效。

学科教学论

、填空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 (注: “本体属性”可换成“本质属性、”“性质”、“基本特点” 2、语文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操作层、实施层、动力层和基础层。 3、实现课程总目标的五个发展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4、从语文教学评价领域和评价内容,可以把评价指标定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和两种类型。(1)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评价语文教学的三个基 本标准,即,三维目标。 (2)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包括写 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①高中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②高中阶段的两种课程类型:必修课和选修课。 A必修课程是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条线索进行描述。 B选修课程分别根据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的拟定 目 标。 5、钱梦龙教学提倡“三主四式”的教学方法,“三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小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四式“即导读式:自读一导读一教读一复读。 6、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指的是:定向一自学一讨论一答疑一自测一自结。 7 、 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即教学中的三教段是:感知一一理解一一实践。 (注:书中是初读一精读一复读) 作文的发展趋势,也是作文教学的训练方式是:命题作文一半命题作文一供料作文一话题作文。 9 、 作文讲评常用的方式: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综合讲评。 10、作文批改常用的符号:增补、删除、保留、换位、紧接、换行、褒许、考虑、错别、后移。 11、理想型的语文学习档案袋的三部分构成: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系列作品(包括作文、读书报告、研究报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等)以及学生的反思记录等。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 1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十环节:选择课题一确定目的一策划方案一角色分工一准备材料一明 确时间一优化步骤一组织实施一成果展示一评价反思。 1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5、说课内容的四大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补充:说板书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和说作业布置) 16、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效果五大方面。 17、评课的三方面内容:评教师的教、评学生的学、评教学内容。 18、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前准备、导入情境、模拟交际、可外延伸。 19、教学过程的优化模式: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贯彻教科处和教导处工作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实验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学科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现任科学老师优势,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加强教学流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教研活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基本情况: 1、科学组有三位专职教师、二位兼职老师,全组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乐于钻研教材。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能认真备课,深入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积极筹备各种实验器材,教学中能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培养。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经常互相学习,重视对新理念、新课标的学习和钻研。由于实验室不能满足大班额的学生,使科学实验准备和实验教学活动不容易开展,再加上部分人对科学教学的不重视和任课教师任务重等原因,使科学教师完整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大大打了折扣。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实验是主渠道,但由于学校只有两实验室,没有实践活动场所,四个年级24班使用实验室,这给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推进课改实验成果,继续保持科学教学质量的领先地位。 2、加强进修,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树优秀教师形象。 3、纠正学生的偏科思想,转变只重视语、数、外观念,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要学生像科学家一样重视科学学习,要学生有一定的科学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 5、用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验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以点带面,让80%的学生进入科学兴趣小组(名单一式两份交林波)。 6、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与班主任联系成立航模小组,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7、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结合科学课程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观察、实验和记录,撰写好课题报告,开展“科学记录”比赛。 8、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多看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小竞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9、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升科技示范学校形象。四、工作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修养。认真学习学校下发 的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继续学习科学课标,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课题研讨,任课教 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意图,全面掌握教学目标。 3、用新课标来评价衡量课堂学质量,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形 成正确的评价观,利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更新评价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开展经验交流,学理论,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学科 教学常规,继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开展撰写札记、反思等教研活动,按时上好远程教育资源课 (材料交远教办陈标),教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创新,依托自己的教研实践,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建议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建议 1.怎样理解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是指这样一种教材观: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传统教材绝大多数足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至多是结论加验证性实验,这样“教教材”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标是多样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后几者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呈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的知识单独进行。这势必要求教师从“教教材”的立场转到“用教材教”的立场——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位“用教材教”的教师是这样设计“抑郁症”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的: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他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抑郁理论;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他让学生提出一种自己的抑郁理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提供了一个抑郁病人案例,让学生开治疗处方。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教材教”的案例。 “用教材教”需要教师提高科学课程多方面目标意识和识别

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哪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超越知识本身的价值。展示月相的变化是一回事,让孩子连续观察并记录28 天左右的月相是另一回事,后者给予儿童的更多也更重要:坚持性、客观性、认真、严谨… 2.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首先看一下为什么要用行为化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在教师撰写的教学目标中,常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表述: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②演示热胀冷缩现象;③学习“物体的沉和浮”。这些表述或失之于过于抽象、笼统,或失之于陈述的是教师行为,或失之于只写出要学的课题,致使执教者无法对教学的效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美国学者拉尔夫·泰勒和布鲁姆均认为:教学的效果最终应反映在学生的行为变化上,因此主张陈述教学目标时,主语应该是学生,谓语应该是可测量的行为化动词。这样,可以避免因目标表述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把握、无法测量的弊端。这些主张,为诸多课程设计者和教师认可并接受。 其次再来看一下怎样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3 类: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另一位美国学者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5 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显然,这些学习结果具有不同的特征,言语信息

小学科学教学常规

小学科学教学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教学计划前,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各项要求,正确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本册教材在学段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期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根据各单元内容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 、关注学科信息,了解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及相关资源,为制订教学计划作参考。 、教学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进度、教学措施、科学探究实验以及学期教改研究专题等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学实验是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平时必须切实抓好实验教学。 (二)备课 、备课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阅读教师用书等相关资料,弄清教材编写意图及思路,明确“观察”、“实验”、“思考”、“制作”等活动要求。 、分析学情,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按照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确本节教材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科学加工。

、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借鉴《小学科学同步探究》设计的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科学学习及科学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活动赋予科学的内涵与价值,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对教学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有预见,有相应的对策。 、写好教案。教案要详略得当,过程清楚。教案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以及教学反思与后记。。 、根据教学内容,做好课前教学仪器、材料(如:实物、模型、标本、图片、仪器、实验报告表、多媒体课件等)的准备。上课前要熟悉教具、学具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操作程序等。有些器材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上课前一定要事先进行演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倡教师自己开发教具和学具,鼓励学生自己带些与教学有关的实物和材料。 (三)上课 、严守上课时间,上课带齐、带足实验材料和必要的教学资料。 、课堂上教师的着装要得体整洁,精神要饱满。教态要自然、亲切。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生动,简练、流利,富有感染力。 、上课期间禁止携带通信工具,中途不得随便离开教室或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课堂上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做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板书及时、规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教学开放、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开展小组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时间、空间。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 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关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论述 145965 代梦云 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彻底实现现代课程观和现代教学观,真正地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五官并用,全身心独立地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逐步成长为创新型、开拓型的各级各类英才。这就需要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从诱思教学和谐论来看,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景。 化学作为实验与理论密切结合的科学,化学教学的素材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从科学性、趣味性还是实用性等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着重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内涵、类型、案例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探究情景的内涵

探究情景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的背景或场景,为打开探究式学习局面提供导引作用,在情景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创造机会。 探究情景富有真实性、针对性、情感性。探究情景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事物入手,或以自然界、社会及与其它学科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呈现化学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建构意义;探究情景必须指向一定的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主体交互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探究情景的类型 按照情景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问题情境 按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出现的阶段分为教学活动开始、过程中和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开始时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要起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作用的问题情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课”阶段的问题情景,另一种问题情景虽然出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但它蕴涵的问题实际上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线索,也是教学目标的指向所在。 例如,在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时,开始这样描述: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得妇女。当她开怀大笑时,人们会发现她一口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象征;另一颗

学科教学论必读书目

学科教学论专业硕士读书心得 一、要有历史的眼光,鉴往知来——读一点语文教育史的书 语文不只是工具,语文教师更不是操持工具的工匠,为此,对自己从事的语文教育,要有历史的眼光,才能鉴往知来。张志公先生虽然限于历史的原因,主张过“工具说”,但他有一部相当精彩的著作《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后来又增补改写成《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看了这本书至少可以明白:一百年前的教师是怎样教书的?使用的是什么教材?然后才可以思考:这些历史遗产对我们还有多大用途?怎样用它们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白话文运动)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要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演变,可以读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的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而对于这一百年语文教育历史要作一个综览,则可以读一本大书: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了解了过去,还要展望世界,面向未来,华东师大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正是一部闳中而肆外、鉴往而知来的大部头著作。 二、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 “五四”以来,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大师们,对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十分关注的。他们有的专门为此写过文章,发表过专著。如梁启超就曾作过《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的演讲(见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胡适也先后作过《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国文教学》的演讲(见《读书与治学》,三联书店1999年第一版),他还主持过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的制订。 把主要精力放在大中小学语文教育上的大师,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的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陈望道、黎锦熙、吕叔湘等人。 叶圣陶的名字在三四十年代,往往与夏丏尊连在一起。他们志同道合,又是儿女亲家。他们以开明书店为基地,编教材《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编杂志《中学生》;共同编写小说体学习语文的专著《文心》,具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他们开拓的这条语文教育之道路,是一条正路,一条大路,我们应该沿着这一条“开明之路”走下去。叶先生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著,收在《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之中,而第16卷则是他编选的教材。这么多著作当然难以读遍,我以为《文心》一书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一读的。至于在教学实践方面,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在40年代初合作编写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精读”是对经典名文的品赏和分析,如课堂实录一般;“略读”则是对一本本名著所作的介绍,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我认为他们开启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今天也应该参考、学习和继承。 朱自清先生更多的工夫是在大学教书,但也没有离开语文教育的大范围。在《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有关语文教育的文字放在第二、三卷之中,其中以《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这两辑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切近。 朱光潜先生是一位美学大师,但他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和影响甚大。上个世纪20年代末,他先是在叶圣陶主持的开明书店出版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然后在30年代初又在《中学生》杂志上写了“第十三封信”即《谈美》,是最通俗易懂的美学论著。然后又有了《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40年代则有《谈修养》和《谈文学》。我建议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可以通读朱先生这六本书(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印的单行本)。他的文字十分流畅明白,文理清晰,许多深奥晦涩的理论被他一说就清楚了。尤其是《谈文学》中的几篇论写作的文字,对我们从事写作教学大有帮助。 陈望道先生是修辞学家。他的《修辞学发凡》,应是我们语文教师案头必备的著作。另外他也是第一个写“作文法”的人。他的《作文法讲义》(1922年上海民智书局版)中的主要部分收在《陈望道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之中。 一般人只知道郭绍虞先生是文学批评史家,其实他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方面也花了不少工夫。他的《学文示例》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大学语文教材,尤其是对文章的比较阅读方面,别开生面。他有关语文教育的论著收在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郭绍虞论语文教育》一书中。 在上一个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师中,黎锦熙先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位。他早在1916年就倡建“国语研究会”,至1978年3月21日逝世那一天的上午,还在准备“语言学科规划会议”的讲稿。他的论著有具体入微的特色,读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制、选择作业。 (三)科学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适时地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 (四)科学课程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 1.科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科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物理知识的基础知识;大学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物学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的基础知识;大学自然地理和天文学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

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

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试行) 一、备课常规 小学科学备课常规即教学准备的常规,基本内容包括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计划 1.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2.分析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分析利弊,作出预见,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3.阅读教材和教师参考用书,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学计划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季节性较强的内容按季节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程,编写教学进度表。 4.学期教学计划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二)单元教学计划 1.单元教学开始前,要通过抽测、访谈、作业等方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要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水平。 2.认真阅读教学用书,补充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把握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编写意图,理清本单元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本着以生为本、高效教学的原则,教师可以个性化处理本单元各课时内容。 3.合理安排课时分配,教学能按计划进行,尽可能不拖延或超赶进度。 4.根据实际统筹准备单元教学材料。 (三)课时教学方案 课时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1.制定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科学知识(概念)、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科学课程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关键学习活动,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3.提前准备教学材料。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遍,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4.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学生活动,设计相应的关键问题,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5.及时反思:对目标的达成、活动的设计,及材料的实效等作教学反思,反思的形式可多样。一学期上交一个详尽的教学反思。 (四)其他 1.重视教学材料的准备,兼职教师至少准备整册教材中要求的60%的材料,专职教师要准备全册教材要求的所有材料,并要做好课后材料的整理、保存、共享。对教材中的设计做适当的改进,提倡开展自制教具,提高教学效率。 2.认真写好教学方案,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本学科任教年限三年以下的教师必须写详案,电子教案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修进,并保留修进过程的痕迹。 3.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县教研部门、学区、学校要积极为科学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使科学教师每月至少能参加一次科学专题教研活动。建议通过集体备课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备课工作,实现资源共享。 4.要及时关注“温州小学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浙江小学科学网”等教学资源进行备课。 二、上课常规

学科教学论(数学)必做作业

?名称(必做)数学学习理论简介 ?所属章节 ?专题3 数学学习理论简介 作业要求 作业:专题中提到了“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查阅有关文献,了解何谓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优势以及怎样开展行动研究。 要求:提交有关行动研究的阅读体会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学号:姓名: 1.何谓行动研究 2. 行动研究的优势 3. 行动研究怎么做:行动研究的步骤 4.行动研究对自己的启示 1.何谓行动研究 含义: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一种以实践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它以研究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改进实践为其本质。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来自于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1)教育行动研究特别指在教育情景中,由教育专业工作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用以改善教育专业实践,并达成教育理想或目标的行动研究。(陈惠邦,1998)(2)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景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情景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艾略特J.Elliot,1991)(3)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Husen:《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85) 2.行动研究的优势 该研究法是克服以往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弊端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教育实践者担任主角,在实践过程中,选择实践中的某一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的成果也就是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行动研究法应用范围比较灵活,可以是针对个别学生、特定事件的研究,可以是班级集体内或整个学校内某个突出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一个学区、一个城镇(市、乡)、一个县、一个省范围内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研究。 3. 行动研究怎么做:行动研究的步骤 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凯米斯行动研究模型(1985) 计划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 包含三方面:(1)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2)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3)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起行动。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会不断调整行动。 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行动研究鼓励使用各种有效研究技术。

级英语学科教学论教学大纲

附件1: 一、课程描述(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学科特点,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特别注意该课程在能力矩阵中的应突出培养的能力,200字以内)。 《英语学科教学论》是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和主要的职业课程,本课程通过系统介绍中小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结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模拟教学实践,达到熟练运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教学方法与操作技巧,逐步形成中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的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小学英语教师良好的职业信念和专业发展能力,为成为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奠定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简要介绍学生应掌握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分条列出)。 1)能说出并解释中小学英语教学基本理论,能有针对性地运用其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2)能应用中小学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 3)能列举常见中小学文化、情感与学习策略基本教学方法,自觉将其渗透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教学之中; 4)能概述常见中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组织方法与形式并能独立设计课外活动; 5)能使用中小学英语听评课与说课技巧,按要求对所听课程进行评议与模拟英文说课; 6)能阐明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实际指导自己的专业发展。 2.能力目标:(主要是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分条列出)。 1)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基本方法与技巧的学习,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基本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力; 2)通过有关中小学英语教育理论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模拟授课实践与试讲专门训练,形成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一年级现有六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52人,由于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我们一起学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玩中学》、《水》、《工具是个好帮手》五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初步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的性质。

_学习《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试行)》心得

学习《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试行)》心得 各位老师大家好!刚才学习了语文数学英语老师们关于他们学科教学常规,发现不同学科之间也是有共通之处。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首先教学常规能规范我们的个人教学行为,它规定了我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质量测评等方面的要求,使我们的教学常规逐步转化成教学习惯。早在几年前浙江省就推行了省级的小学科学教学常规,这次温州市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更加详细深入的进行了阐述和规定。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还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学生。下面我谈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小学科学教学常规的要求特点:以生为本,与时俱进 1、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试行)学期教学计划中要求:分析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分析利弊,作出预见,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2、单元教学计划中也要求:单元教学开始前,要通过抽测、访谈、作业等方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要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水平。 这些要求都提出了以生为本的要求。 3、备课常规中要求:要及时关注“温州小学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浙江小学科学网”等教学资源进行备课。“温州小学科学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看到温州的所有的小学教科研的活动和研究成果。 4、上课常规中规定:要积极探索尝试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5、作业设置中规定:内容要针对学生实际,以实践性作业为主,倡导“家

庭实验项目”的操作理念,形式有种植养殖、实验活动、科学考查和调查活动等。长作业一个学期设置1-2个,可以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鼓励学生做科学记录,写网络科学观察日志、科学报告。家庭实验项目原先是温州籀园小学首先研究和在学生间实施的一种作业形式,现在正在推广阶段。网络科学观察日志利用网络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同时也可以保障观察的真实性。 科学常规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要求,科学教材是2003年左右编写的,现代科技发展很快,科学课的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科学教学服务。在平时教学中我也有所尝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安排教学活动。如六年级这个单元里关于星空的教学,教材上只安排了一个活动星盘来帮助学生观星。但是活动星盘小,学生使用不方便,而手机现在已经很普遍,最困难的学生家里应该都有。因此在帮助观星的工具中我增加了手机APP的软件使用的教学内容,如“星空”这个观星软件,如果手机有带GPS功能,那么直接打开后举起,与手机相同方向的空中出现的所有的星星在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根据手机方向的改变,星空图也会改变,如果没有GPS也没有关系,手动设置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效果也是一样的。 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通过学习新的教学常规,我对常规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学生的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从教以来,我比较严格按照教学常规来要求自己。但是认真思考以后,发现自己也有一些问题,还要进一步学习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