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用药指南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用药指南

【概述】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特发性室速见于正常人。

【诊断要点】

1.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出冷汗,严重时出现黑朦、晕厥、阿斯发作,甚至猝死。

2.心率增快,大于120次/分,心率大于180次/分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是直接而简便的诊断方法,必要时可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可帮助了解心脏功能及结构的改变。

【药物治疗】

1.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目的:①终止室速、室颤;②减少室速、室颤复发。

(2)用法

1)静脉滴注:负荷量按体重3〜5mg/kg,一般为150mg 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在20分钟内滴人(滴人时间不得短10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1. 5mg维持,6小时后减至每分钟0. 5〜 lmg,一日总量1200mg。以后逐渐减量,静脉滴注胺碘酮持续不应超过3〜4天。

2)口服:一日0. 6〜1. 2g,分3次服,1〜2周后根据需要逐渐改为一日0. 2〜0. 4g维持。建议维持量宜应用最小有效剂量,根据个体反应,可给予一日0 . 1〜0 . 4g。亦可间隔0 . 2g或一日0. lg。

(3)注意事项:①监测心率、QT间期;②静脉用药时注意血压;③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片和心电图用药期间避免低血钾、酸中毒,避免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

2.ß受体阻断剂属于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目的:减少室速、室颤复发;预防心脏性猝死。

(2)用法

1)口服:普萘洛尔10〜3 0mg,一日3〜4次;美托洛尔25〜50mg,一日2〜3次,或1 00mg,一日2次;

2)注意事项:注意心动过缓、急性左心衰竭、哮喘、血压偏低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3.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目的:终止室速、室颤;预防室速、室颤复发。

(2)方法

1)静脉注射:70mg加5%葡萄糖液稀释,于1 0分钟内缓慢注射,必要时10〜2 0分钟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210mg。静脉注射后改为静脉滴注,滴速0.5〜1.0mg/min或口服维持。

2)口服:1 00〜20Omg,一日3〜4次。维持量,一日300

〜600mg,分2〜4次服。

(3)注意事项:心肌梗死和心衰患者不宜长期应用。

4.补钾、补镁纠正低血钾可避免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反复发作,高危患者的血钾至少维持在4. 0mmol/L,必要时应维持在4.5mmol/L以上。补充镁离子也是纠正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

【注意事项】

1.在不能确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性质时转上一级医院确诊。

2.患者需要使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可转上级医院确定方案及治疗。

3.如药物不能很好终止或控制心动过速的发作,可转上级医院实施同步直流电复律,必要时可行经导管消融治疗。

完整版)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病因包括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和其他因素,如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和风心病等。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因其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而异。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还可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供血不足、肾动脉供血不足和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对心律失常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预防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避免过度劳累等。 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倦怠和乏力等症状。 在发作时的体检中,应重点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对血流动力状态的影响。听诊心音和观察颈静脉搏动可以帮助初步鉴别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诊

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但需要在平卧位下进行心电图监测,老年人和有脑血管病变者应慎用。 在发作间歇期的体检中,应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和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的确诊大多需要靠心电图,但部分患者可以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的心率、节律、发作起止和持续时间,以及有无低血压、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还有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可以帮助判断心律失常。 针对不同的发病机理,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临床上有通过药物增加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也有通过心脏起搏器、电除颤、射频消融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的。某些情况下,采用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方法,也能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来缓解心律失常。

(完整版)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或有心悸 2.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 3.发热、甲亢、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4.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病因及诱因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甲免全套、超声心动图等

诊断与鉴别】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鉴别诊断:阵发性 室上速,窦性心动过速通常逐渐开始和中止,频率大多在 100-150次/分之间,阵发性室上速常呈忽发忽止的特点,频率 多大于150次/分。 治疗】 1.针对病因及诱因,尽可能去除可逆性因素,如纠正贫血、控制甲亢、治疗相关疾病,如心力衰竭。 2.必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 窦性心动过缓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或有头昏、类晕厥及晕厥 2.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睡眠状态 3.心脏病: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4.其它疾病: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5.药物: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异搏定、硫氮唑酮、洋地黄等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动态心电图 3.对疑有窦房结疾患者:食管心电图或心腔内心电生理检查 诊断】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 治疗】 1.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无需治疗。 2.必要时短期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 3.严重窦缓、伴血流动力学紊乱、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安装起搏器。 窦性停搏

临床表现】 1.黑蒙、短暂意识障碍或晕厥、阿斯综合征、死亡 2.窦房结病变: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缺血等 3.急性心肌梗死 4.脑血管病变 5.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 6.药物:洋地黄类、乙酰胆碱等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动态心电图 3.食道心电生理检查和/或心内电生理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正常窦性节律后,忽然出现一个较长的无窦性P波的间歇期,长P-P间期与原窦性周期不呈比例,常超过基本窦性周期1.5倍,后者可与Ⅱ度窦房阻滞及窦性心律不齐相鉴别。 治疗】 参照窦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策略

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策略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风险较高的心律失常,可与室颤及猝死相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室速均需高度紧张,立即处理。例如,多形性室速风险极高,需要立即电复律;相反,单形的非持续性室速甚至可见于正常人。本文拟结合今年8 月发布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以及2014 年欧洲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谈谈遇到室速,如何做到「缓急有别,妥善处理」。 第一类:当机立断,立即干预 室速不等于恶性心律失常,只有室速中的「战斗机」才对得起这样的称号。它们具有以下特征: (1)心室率>230 次/ 分的单形性持续性室速。 (2)心室率逐渐增加的室速,有发展为室颤的可能。 (3)室速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4)多形性室速,包括尖端扭转性室速。 简单来说,就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多形的、极快(230 bpm)或持续增快的室速。这时候不需多想,马上予电复律。上述 4 条是比较常用的恶性心律失常标准,而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室速除了心悸外,还出现了意识障碍、气促(讲话不连贯)、胸闷胸痛等症状,也可以考虑立即电复律。 电复律之后怎么办: 1. 抗心律失常药物 观察心率、血压,有无心衰症状,拉心电图。如无QT 延长,则使用胺碘酮,一般先予150 mg 负荷,10~15 min 后可再给150 mg,1 mg/min,维持 6 h。随后以0.5 mg/min 维持18 h,同时加上口服200 mg tid,以快速达到有效的累积量。QT 延长者禁用胺碘酮,这在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病人要特别注意。曾碰到有QT 延长的室速患者,使用胺碘酮后室速室颤发作明显增多。 如有胺碘酮的禁忌证,则选用利多卡因。一般先予100 mg,然后以1~4 mg/min 维持,注意谵妄等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 如血压可,心衰稳定,应该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选用短效制剂倍他洛克平片6.25 mg 起,或者使用超短效的艾司洛尔,可根据病情随时调整。 2. 寻找诱因,立即纠正可逆因素

对抗心律失常,临床常用药物的使用攻略!

对抗心律失常,临床常用药物的使用攻略! 心律失常是危及生命的一类心动节律和频率异常的严重心脏疾病,而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通过降低自律性,消除折返来降低异位起搏点的活动性,从而降低除极化组织的传导性、兴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从而纠正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小编汇总了5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和逆转心律失常引起的严重后果,例如,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用法如下: 一、利多卡因(Lidocaine) 此类药物属于ⅠB 类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1、用法用量:①常用量:静脉注射1〜1.5mg/kg体重作首次负荷量静脉注射2〜3分钟,必要时每隔5分钟重复静注1〜2次,1小时内总剂量<300mg;静脉滴注通常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4mg/ml药液滴注或用输液泵给药。患者在连续用药24~48 小时后半衰期延长,应减少维持剂量,老年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肝血流量减少、肝或肾功能障碍时应减少用量。 ②极量:静脉注射1小时内最大负荷量4.5mg/kg体重(或300mg),最大维持量为每分钟4mg。 2、不良反应:该类药物不仅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诱发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嗜睡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还可以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及严重房室传导组织等不良反应。 二、普罗帕酮(Propafenone) 此类药物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口服适用于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其次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静注适用于阵发性室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在背景介绍中,我们简要了解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现状和治疗现状。由于该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制定专家共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系统的诊治方案,规范临床操作,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疗效。 共识的共识:专家共识是基于当前的最佳证据和专家经验制定的,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室性心律失常的规范化诊治方案。 共识的起草目的:专家共识的起草目的是为了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指导。 共识的起草原则:专家共识的起草原则是遵循科学、实用、规范和全面等原则,同时注重更新和修订。 在共识中的推荐方案中,我们详细了解了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和不足,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方案中列出了各种治疗手段的适用范围和治疗时间等方面的指导。 在注意事项中,我们强调了实施推荐方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注意定期复查和随访。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室性心律失常 诊治方案。通过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我们呼吁广大心内科医生更好地掌握和实施专家共识中的推荐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也需要根据共识不断更新和改进治疗方案,以适应疾病的变化和患者的需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密切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时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为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起源于窦房结或其以上传导系统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该疾病可导致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晕厥、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将为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指南。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通常基于症状、心电图表现和血液检查。患者通常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心电图表现为心率加快,心脏节律不规则。血液检查通常无特异性变化。为明确诊断,应尽可能在发作期间进行心电图检查。 根据循证医学和专家经验,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作期治疗:在急性发作期,应尽快控制心律失常,可采用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一.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窦性心动过速指成年人的窦性心率>100次/min。窦房结本身结构或电活动异常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有:(1)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2)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健康人在吸烟、饮茶、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均可发生,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亦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①寻找并除去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治疗原发病。②首选β受体阻滞剂。若需迅速控制心率,可选用静脉制剂。③不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可选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二)房性期前收缩(atrial premature beats) 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正常成人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大约60%有期前收缩发生。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并经常是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先兆。 治疗: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单纯房性期前收缩者,去除诱发因素外一般不需治疗,伴有缺血或心衰的房性期前收缩,随着原发因素的控制往往能好转,而不主张长期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可触发室上性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应给予治疗,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三)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 亦称房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种。临床特点: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发生。特发性房速少见,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药物疗效差,大多数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治疗:(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2)发作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心动过速或控制心室率。可选用毛花甙C、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静脉注射。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选用直流电复律。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通常无效。(3)对反复发作或使发作时心率不致过快,以减轻症状,可选用不良反应少的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洋地黄可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合用。如果心功能正常,且无心肌缺血,也可选用Ⅰc类或Ⅰa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选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索他洛尔。对心衰患者,可考首选胺碘酮。(4)对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性传导障碍者,若必须长期用药,需安置心脏起搏器。(5)对特发性房速,首选射频消融治疗[1]。无效可用胺碘酮口服。(6)洋地黄引起者,立即停用洋地黄,补钾、镁,亦可选用利多卡因,苯妥英钠。(7)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 (四)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阵发性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持续性房扑则通常伴随已有心脏病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房扩大。一般分为两型:Ⅰ型房扑心房率为240-340次/min,Ⅱ、Ⅲ、aVF导联F波倒置,V1导联直立,电生理检查时可以诱发和终止,折返环位于右心房。Ⅱ型房扑心房率为340-430次/min,Ⅱ、Ⅲ、aVF导联F波向上,F 波不典型,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和终止。Ⅱ型房扑有时介于房颤与房扑之间,称为不纯房扑。房扑可表现为阵发性,亦可表现为持续性。 治疗:(1)针对原发病治疗(2)直流电复律及食道调搏(3)Ⅰ型房扑应用射频消融术。Ⅰ型房扑射频消融是首选方法,成功率达到83%-96%[2-4](4)药物治疗同房颤。 (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简称室上速。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还包括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逆行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90%以上。患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不同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预防一、病因: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 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1 / 8

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 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 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 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 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 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50年历史。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到80年代,普罗帕酮、氟卡尼等药物的应用,使Ⅰ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9 0年代初,CAST结果公布[2] ,人们注意到在心肌梗死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中,应用Ⅰ类药物虽可使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但总死亡率上升。由此引起了人们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效益与风险关系,并开始注意Ⅲ类药物的发展。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现在广泛使用的是改良的Vaughan Wilams分类,根据药物不同的电生理作用分为四类(表1)。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可能不是单一的,如索他洛尔既有β受体阻滞(Ⅱ类)作用,又有延长QT间期(Ⅲ类)作用;胺碘酮同时表现Ⅰ、Ⅱ、Ⅲ、Ⅳ类的作用,还能阻滞α、β受体;普鲁卡因胺属Ⅰa类,但它的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具Ⅲ类作用;奎尼丁同时兼具Ⅰ、Ⅲ类的作用。可见以上的分类显得过于简单,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未能包括在内。因此,在19 9 1年国外心律失常专家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制定了一个新的分类,称为“西西里岛分类”(Sicilian gambit) 。该分类突破传统分类,纳入对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与心律失常机制相关的新概念。“西西里岛分类”根据药物作用的靶点,表述了每个药物作用的通道、受体和离子泵,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的离子流基础、形成的易损环节,便于选用相应的药物。在此分类中,对一些未能归类的药物也找到了相应的位置。该分类有助于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机理,但由于心律失常机制的复杂性,因此西西里岛分类难于在实际中应用,临床上仍习惯地使用Vaughan Wilams分类。药物作用的通道、受体及主要电生理作用见见表1。 表1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通道和受体APD或QT间期常用代表药物 Ⅰa阻滞ⅠNa+ + 延长+ 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 Ⅰb阻滞ⅠNa缩短+ 利多卡因、苯妥英、美西律、妥卡尼 Ⅰc阻滞ⅠNa+ + + 不变氟卡尼、普罗帕酮、莫雷西嗪

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已逾百年,目前仍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手段。随着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新的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的认识不断发展,特别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结果发表后,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安全性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共识和新分类陆续发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学组共同组织专家组,结合我国2001年《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及近20年的研究进展,以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的改变为基础,以规范临床医生合理与规范化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宗旨,制定本版专家共识。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原则 一、明确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 首先评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无明显症状、不影响预后的心律失常,多不需治疗。确定需要治疗者,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的证据较少,如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早期节律控制可改善部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预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部分药物甚至可能恶化预后。因此,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或减少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心肌缺血等的影响,不应都以消灭或减少心律失常为主要目标,且应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对危及 生命的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目的则是控制心律失常。 二.兼顾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 心律失常多与其他疾病伴发。除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外,多数情况下,基

础心脏病、心功能或心肌缺血是决定预后的因素。心律失常的治疗需在基础疾病已有的治疗证据和指南基础上,权衡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重考虑可改善预后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房颤时的抗凝治疗等。 三.正确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 依据药物的抗心律失常谱,当多种药物存在相似作用时,需考虑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对于急性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重点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尽快终止或改善心律失常,必要时联合电复律7慢性心律失常的长期治疗多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以及与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的协同性。避免影响或忽视基础疾病的治疗而过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因顾虑药物不良反应而不用药或给药剂量不足。 四、协调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符合非药物治疗适应证者,应根据指南进行推荐,药物用于提高疗效或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放电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主要考虑电转复/除颤或起搏等。无法或不能接受非药物治疗者,应根据疾病和药物的特点,使用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与药理学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方法 1 .VaughanWiIIiams ( VW )分类:1975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Williams 根据药物的电生理特性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4类:1类为钠通道阻滞剂,包括匕、lb、IC类;II类为B受体阻滞齐(J;In类为钾通道阻滞齐犯V类为钙通道阻滞剂。

临床用药指南

临床用药指南

临床用药指南x x市y y人民医院

目录 (一)心血管科用药指南............................................................7-40 高血压病....................................................................................7-9 高血压心脏损害...........................................................................10-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2-14 稳定性心绞痛..............................................................................15-16 陈旧性心肌梗死...........................................................................17-18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19-21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22-23 缓慢型心律失常...........................................................................24-25 心肌炎.......................................................................................26-27 扩张型心肌病..............................................................................28-29 肥厚型心肌病..............................................................................30-31 风湿性心脏病..............................................................................32-34 心力衰竭....................................................................................35-36 急性心包炎.................................................................................37-39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40) (二)消化科用药指南...............................................................41-59 急性胃炎....................................................................................41-42 胃食管反流病..............................................................................43-44 消化性溃疡.................................................................................45-46 功能消化不良..............................................................................47-48 肠结核 (49) 急性胰腺炎.................................................................................50-51 溃疡性结肠炎..............................................................................52-53 肠易激综合征 (54) 结核性腹膜炎..............................................................................55-56 溃疡性结肠炎..............................................................................57-59 (三)呼吸科用药指南 (60)

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或有心悸 2.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3.发热、甲亢、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4.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病因及诱因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甲免全套、超声心动图等 【诊断与鉴别】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 100 次/分 鉴别诊断:阵发性室上速,窦性心动过速通常逐渐开始和中

止,频率大多在100-150 次/分之间,阵发性室上速常呈忽发忽止的特点,频率多大于 150 次/分 【治疗】 1.针对病因及诱因,尽可能去除可逆性因素,如纠正贫血、控制甲亢、治疗相关疾病,如心力衰竭 2.必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 窦性心动过缓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或有头昏、类晕厥及晕厥 1.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睡眠状态 2.心脏病: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病等3.其它疾病: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4.药物: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异搏定、硫氮唑酮、洋地黄等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动态心电图 3.对疑有窦房结疾患者:食管心电图或心腔内心电生理检查 【诊断】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 【治疗】 1.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无需治疗 2.必要时短期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 3.严重窦缓、伴血流动力学紊乱、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安装起搏器 窦性停搏 【临床表现】 1.黑蒙、短暂意识障碍或晕厥、阿斯综合征、死亡 2.窦房结病变: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缺血等 3.急性心肌梗死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用药指南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用药指南 【概述】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 动,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特发性室速见于正常人。 【诊断要点】 1. 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出冷汗,严重时出现黑朦、晕厥、阿斯发作,甚至猝死。 2. 心率增快,大于120次/分,心率大于180次/分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 3. 辅助检查心电图是直接而简便的诊断方法,必要时可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可帮助了解心脏功能及结构的改变。 【药物治疗】 1. 胺碘酮属于川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目的:①终止室速、室颤;②减少室速、室颤复发。 (2)用法 1)静脉滴注:负荷量按体重3? 5mg/kg,一般为150mg 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在20分钟内滴人(滴人时间不得短10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 1.5mg维持,6小时后减至每分钟0. 5 ? lmg,一日总量1200m®以后逐渐减量,静脉滴注胺碘酮持续不应超过3?

4天。 2) 口服:一日0. 6 ? 1.2g,分3次服,1? 2周后根据需要逐渐改为一日0. 2 ? 0. 4g维持。建议维持量宜应用最小有效剂量,根据个体反应,可给予一日0 . 1 ? 0.4g。 亦可间隔0.2g 或一日0. lg 。 (3)注意事项:①监测心率、QT间期;②静脉用药时注意血压;③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片和心电图用药期间避免低血钾、酸中毒,避免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 2. ?受体阻断剂属于口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目的:减少室速、室颤复发;预防心脏性猝死。 (2)用法 1) 口服:普萘洛尔10? 3 0mg, —日3? 4次;美托洛尔25? 50mg 一日2? 3 次,或1 00mg,一日2 次; 2) 注意事项:注意心动过缓、急性左心衰竭、哮喘、血压偏低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3. 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目的:终止室速、室颤;预防室速、室颤复发。 (2)方法 1)静脉注射:70mg加5%葡萄糖液稀释,于1 0分钟内缓慢注射,必要时10? 2 0分钟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210mg。静脉注射后改为静脉滴注,滴速0.5? 1.0mg/min或口服维持。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要点汇总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要点 一、疾病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包括非持续性、持续性室速与心室颤动等。(一)非持续性室速(NSVT) NSVT是指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一般在100~200次/min,在30s内自行终止。大多数NSVT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晕厥、黑矇、持续心悸等表现。 (二)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 SMVT是指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30s,或虽然30s,但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的单形室速和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室速。发作可产生多种临床表现,从症状轻微(心悸)到低灌注症状(头晕、神志状态改变、晕厥先兆和晕厥)、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心原性猝死。(三)持续性多形性室速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指的是QRS波形态可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多形性室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或短阵发作的多形性室速,应鉴别有否QT间期延长,分为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和短QT间期多形性室速。持续性多形性室速通常没有前驱症状,即使出现症状也是非特异性的,如胸部不适、心悸、气短及虚弱。

(四)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五)室速/心室颤动风暴 指24h内自发的室速/心室颤动≥3次,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 二、药物治疗原则 (一)NSVT 1.无器质性心脏病的NSVT,一般不需药物治疗。症状明显者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 2.有器质性心脏病的NSVT,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效果不佳且室速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者可以按持续性室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一般使用胺碘酮。 (二)SMVT 1.有器质性心脏病的SMVT,在治疗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只在胺碘酮不适用或无效时,或合并心肌缺血时作为次选药。 2.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单形性室速,对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可选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利多卡因;对左心室特发性室速,首选维拉帕米,也可使用普罗帕酮。终止后建议患者射频消融治疗。 (三)持续性多形性室速 1.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多形室速应按心室颤动处理。 2.血液动力学稳定者或短阵发作者,应鉴别有否QT间期延长,分为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TdP)、QT间期正常的

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室性期前收缩 【临床表现】 1. 可有心悸,脉搏脱漏等 2. 听诊心律不齐 3. 各种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二尖瓣膜脱垂、高血压心脏病等 4. 电解质紊乱,过量烟酒,药物,麻醉,手术等 5. 正常人,心室内假腱索等 【辅助检查】 1. 心电图 2.动态心电图 3.病因及诱因检查 【诊断】 1.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 QRS 波群,时限大于 0.12s。 2. 配对间期固定(若配对间期不等,可见于多源性室早或

室性并行心律) 3. 完全性代偿间歇(插入性室性早搏例外) 5. 室性早搏可分为单形性,多形性或多源性;二联律,三联律;成对,成串等。 6. 室性并行心律:配对间期不等,相差大于 0.12s;长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距是短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距的整数倍;可有室性融合波。 【治疗】 1. 纠正一过性可逆诱因,如电解质紊乱,缺氧,药物中毒等。 2. 无器质性心脏病,不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必要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 3.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频发、多源、配对、成串或 R-On-T 室性早搏,并非引起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先兆,不主张使用利多卡因,除非引起血液动力学紊乱,否则不必急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早搏,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若合并心力衰竭,则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着重改善血流动力学

障碍。 4. 慢性心脏病变:病因治疗;二尖瓣脱垂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心肌梗死后病人频发室早,有过晕厥史,可考虑ICD 或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对室早疗效不显著,但可降低心梗后猝死率、再梗率和死亡率。 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1. 可无症状或出现血液动力学紊乱,低血压,晕厥,阿斯综合征等 2.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可闻及大炮音,颈静脉搏动与第一心音不一致 3. 各种心脏病,冠心病、心急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脏瓣膜病等 4. 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药物中毒等 5. 遗传性病变,长QT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等 6. 极少数未发现病因,称为特发性室速

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指南

第一节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指南 I.前言 室上性心律失常(SV As)包括冲动发自或包括窦房结、心房(房性心动过速(ATs)、心房扑动)和交界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 VNRT))的心律失常。房室旁路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 VRT)也包括在内。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仅有轻微症状,如心悸,但也可有晕厥。在一些情况下(如患者伴旁路),心律失常可以是致命性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2-3/1000。在过去的10年里,治疗性措施(导管消融)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此手册旨在对SVT患者的药物和消融治疗指南进行总结。心房颤动的治疗指南已经于近期公布,因此不包括在本手册内。此外,小儿的SVT亦不包括在内。ACC/AHA/ESC心房颤动患者的处理指南讨论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因为本手册不再重复。 该指南来自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协会(AHA)的专家委员会。对特定患者的处理必须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情况由医生做出。在某些情况下背离指南可以是恰当的。 II.一般检查和治疗 A.心律失常发作未明确的患者(图1) 临床病史 分辨心悸是否规则 停顿或漏搏后出现一次搏动增强感支持为早搏。 不规则心悸可能是早搏,心房颤动或多源房性心动过速。 突发突止并反复发作的规则心悸称之为阵发性(也称为PSVT)。迷走神经刺激动作可终止提示为包括房室结组织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如A VNRT,A VRT)。 窦性心动过速为非阵发性,渐发渐止。 B.心律失常发作明确的患者 1.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如果心室激动波(QRS波)较窄(小于120毫秒[ms]),那么心动过速基本上为室上性,要根据各心律失常的机制进行鉴别诊断(图2)。临床医生必须判断P波和心室波的关系(图3)。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对腺苷(图4)或颈动脉窦按摩的反应有助于鉴别诊断。 2.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图5)

可达龙(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之袁州冬雪创作 【适应证】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疾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 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胺碘酮应尽可以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可达龙个体差别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停止切确的剂量调整.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可以依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 第一个24小时 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 (720mg/24h),浓度在1~6mg/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

出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活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逐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出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历,无论病人的春秋,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严地持续2至3周.病人承受可达龙注射液超出3周的经历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以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出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出1小时的,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该超出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在应用PVC资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以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于应用前姑且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根据胺碘酮的给药途径和思索到该适应症的应用状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指南()

上传者:一叶方舟下载次数:130 上传时间:2012-01-11 20:46:02 爱问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指南 前言 当诊疗措施被引入时及对其在探查、治疗或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检验时,能够由医疗界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评估是很重要的。将记录这些措施所能带来的绝对和相对获益和风险的资料进行严格的、专业的分析,能获得有益的指南,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转归,并能通过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影响总体医疗费用。 自1980年起,美国心脏病基金学院(ACCF)和美国心脏学会(AHA)就已合作在心血管领域制订这样的操作指南。这项工作由ACC/AHA实践指南的责任部门执行,主要负责发展、更新或修订重大心血管疾病和操作的实践指南。本责任部门愿意与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合作制订这个指南。起草委员会负责指南中证据的评估,并作为独立写作组负责撰写或更新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来自上述3个机构的经选专家将参与检验相关题目的资料,并撰写指南。此过程还有从其它医疗机构的中选出的相关代表和专家组参与。起草委员会还特别负责进行正式的文字修改,对支持或反对某种治疗措施或操作的客观证据的力度进行衡量,并对某些有资料的健康预测进行评估。患者特殊的影响因素、合并症和患者的选择倾向性均会影响对某些检查和治疗的选择,以及随访的频率也将纳入考虑范围。若有可能,有关费用研究将纳入考虑,然而,对效果和临床结果数据的参考,仍是形成这些指南中建议的基本资料。 ACC/AHA实践指南责任部门与ESC实践指南委员会尽一切努力去避免任何由商业关系或起草委员会成员私人利益所引起的现实的、潜在的或可预料的利益冲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起草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均要求作出与上述可能引起确切或潜在利益冲突的因素无关联的陈述。上述声明将在第一次会议中向起草委员会全体成员口头汇报,当有更改时也应通知。 这些实践指南将特定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案定出一个广为接受的范围,旨在协助医疗工作者作出临床决定。指南描述的主要是大多数病人所面临的大多数情况下所需要的处理。指南建议反映的是经过对当前科学依据的全面回顾性总结而得出的专家统一观点,旨在为患者服务。从调控性或消费者的决定的角度,指南的最终目标是为提高服务质量以及为患者争取最大利益。对患者个人应在其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由医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