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指导

胺碘酮的应用及观察

胺碘酮的应用及观察 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心脏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上防治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它主要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通道、钾通道和钙通道的活性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首先,胺碘酮的主要应用是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即心脏负责心脏收缩的心室搏动不规则而快速,导致心脏无法正常地泵血。胺碘酮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延长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从而减慢心室率和恢复正常的心律。 其次,胺碘酮也可以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点起源于心室而非心房,导致心室搏动不规则、快速或缓慢。胺碘酮通过抑制心脏细胞上的钠通道,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产生和维持。 此外,胺碘酮还可用于治疗其他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等。它可以帮助控制这些快速心律失常,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奏。 胺碘酮的应用还包括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部分,导致疲劳、呼吸困难和水肿等症状。胺碘酮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和心脏的节律来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胺碘酮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观察指标。首先,胺碘酮应用时需要

监测甲状腺功能,因为它会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甲状腺功能监测包括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和甲状腺刺激素水平等。 另外,胺碘酮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加重或新的心律失常的产生,因此需要监测心电图,特别是在初始治疗时或剂量调整时。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胺碘酮还可能引起肝脏损害,因此应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转氨酶、黄疸和血清胆碱酯酶等。此外,胺碘酮也可能导致肺部损伤,如肺纤维化和肺炎等,因此需要注意监测肺部功能。 此外,胺碘酮还可能影响眼睛视网膜和角膜,导致视觉障碍和角膜上皮变性等。因此,使用胺碘酮时需要监测眼部症状和视力。 总之,胺碘酮是一种重要的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它可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其他心律失常,同时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在应用胺碘酮时需要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肝功能、肺部功能和眼部症状等,以及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等。

胺碘酮使用指南

胺碘酮使用指南 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在需要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静脉制剂在急性心律失常处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除了适应证,它的不良反应也同样值得关注,一起来看看吧~ 药代动力学小结 单次口服达峰:4-6h(静脉0.5h) 生物利用度:50% 分布容积大:5000L(达到稳态浓度时间长) 三室开放模型: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达2~4周或更长 达到稳态的总量:10-15g(指南建议:10g) 肝脏代谢:脱碘、脱乙基 停药一个月:血药浓度降低25%;二个月:血药浓度降低50% 胺碘酮的心血管作用 1. 电生理作用:多通道阻滞 Ⅲ类药物:混合性钾通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时长,主要延长3相,QT延长,对心肌三层K+通道均阻断,复极离散度缩小,Tdp发生率低;Na+通道阻滞:较轻,与利多卡因相似,快频率依赖,促心律失常作用<Ⅰ类药物;Ca2+通道阻滞:Ⅳ类药物弱,抑制后除极,治疗触发性心律失常;

抑制β受体:抑制≠阻滞,阻滞信息传递,减少β受体数量,作用<β受体阻滞剂,无伴停药后反跳,可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 2. 抗心律失常作用 兼有4类药物作用,单药服用相当于4种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 Ⅰ类: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Ⅱ类:无β阻滞剂副作用; Ⅲ类:Tdp减少; Ⅳ类:负性肌力作用被抵消。 3. 抗心肌缺血 降低外周阻力并且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 非竞争性抑制α、β肾上腺素能受体; 静注:5mg/kg,扩冠作用出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口服:治疗劳力性、变异性心绞痛; 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 4. 降低血压 静脉注射降压作用明显,小剂量给药即能出现; 给药5mg/kg时动脉压下降; 特别适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的心律失常; 静脉降压与助溶剂(聚山梨醇酯80)降压作用有关; 口服无此作用。

用药指南胺碘酮的使用

用药指南胺碘酮的使用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 胺碘酮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及富含脂肪的器官,其次为心、肾、肺、肝及淋巴结。 服药方式 胺碘酮的起效和清除均比较缓慢:口服给药后4-5天开始起效,5-7天达最大作用,停药后作用可持续8-10天,有时可持续达45天。为了尽快起效,一般以较大的负荷剂量开始给药,然后逐步减量,最终以小剂量维持。 因此,我们会建议病人按以下方式服用胺碘酮片 第1周每天3次,每次200mg 第2周每天2次,每次200mg 第3周减量为每天1次,每次200mg 之后根据病人情况,以每天200mg或100mg的剂量维持。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华法林 胺碘酮会升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当两种药物开始合用或停止合用时,应调整华法林的剂量,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地高辛 胺碘酮会升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导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应当避免两药合用。必须合用时,地高辛应减量,并监测心电图和地高辛血药浓度。 某些他汀类药物 一些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 3A4代谢的。胺碘酮会抑制这类药物的代谢,增加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合用时,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宜超过每天20mg,或者改用不经CYP 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如普伐他汀等)。

导致低钾的药物 包括利尿药、刺激性通便药、糖皮质激素等。合用可导致低钾血症,增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合用时应谨慎,注意复查血清电解质水平。 葡萄柚汁 葡萄柚汁可导致胺碘酮口服制剂的血药浓度升高。因此,口服胺碘酮期间不可饮用葡萄柚汁,其他柑橘类水果也尽量避免。 注意事项 1 胺碘酮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减退(甲减)。用药时应每6个月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发生甲亢需要停药,必要时至内分泌科进一步治疗。 2 开始使用胺碘酮后,大约25%的患者短时间内会出现肝酶(ALT/AST)一过性升高,通常无症状。ALT/AST水平升高至2倍以上时应停药。用药前应检测肝功能,此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 3 长期大量用药的情况下可能发生间质性肺炎。用药时应每年检查一次胸片。若出现肺毒性,应立即停药,重症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指南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1.胺碘酮的药理作用 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断剂,可表现出Ⅰ-Ⅳ类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包括①轻度阻断钠通道②阻断钾通道③阻断L型钙通道,抑制早期后除极和延迟后除极④非竞争性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 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最大特点是吸收慢,半衰期长,且个体差异大。 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道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 2.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在心肌急性缺血或急性心梗或心功能障碍时,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禁忌,胺碘酮并不增加重症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也未促使心功能恶化,使之成为重症情况合并房颤的首选药物。 2.1胺碘酮转复房颤 当房颤导致急性心衰,低血压,心绞痛恶化,或心室率难以控制,尤其是房颤经房室旁道前传引起的快速心室率时,应立即实施复律。 影响或决定房颤复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病程。七天上下是划分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界限,无论是七天以上或以内,胺碘酮都是充分证实有效的转复药物。在重症心血管病合并房颤,Ⅰ类及部分Ⅲ类药物相对禁忌使用,胺碘酮可作为首选复律药物。 2.2胺碘酮用于房颤后维持窦律

2.2.1胺碘酮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效果 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6-12个月时能够保持窦律者不及50%而胺碘酮仍有50%-70%可以维持。国内临床经验表明,对房颤往往只需较小剂量即可保持窦律,如200mg 隔日1次或200mg/d,每周5天。若是应用某个维持剂量仍有发作,可以适当短期增加剂量,以后给予新的维持量。用药期间如果仅有偶尔发作,发作时频率不快,持续时间不长,不应视为失败,可继续原剂量维持。 2.2.2控制房颤发作或控制心室率的选择 AFFIRM试验明确指出对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控制房颤发作并不比控制心室率更好,控制心室率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3胺碘酮控制房颤心室率 房颤不能转复或无需复律时,应将心室率控制到合理范围,首选药物是β-阻断剂或钙拮抗剂。心功能降低时洋地黄最为合适。胺碘酮虽也可降低房颤的心室率,但长期应用可能有一定副作用,而且与华发令等药物有相互作用,推荐类别为Ⅱb 2.4胺碘酮治疗房颤的进展 研究表明,胺碘酮与β-阻断剂合用,心脏死亡,心律失常及猝死相对危险均较单用其一明显降低,已使用β-阻断剂的患者,发生房颤需加用胺碘酮,无需停用β-阻断剂。 伊贝沙坦与胺碘酮合用预防房颤复发的临床试验发现,两者合用可使维持窦律者明显增多,未发房颤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复发者。 3胺碘酮在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3.1胺碘酮用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治疗

碘酮规范应用专家建议:适应症、使用剂量、副作用

碘酮规范应用专家建议:适应症、使用剂量、副作用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随着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胺碘酮的临床地位在不断变化。临床实践中也有诸多不规范应用的情况。本专家建议从适应证、药理学与临床、使用剂量、随访和副作用等方面介绍了胺碘酮,重在规范应用。同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表达了专家组的观点。 关于胺碘酮的适应证 2008年以来,无论静脉还是口服胺碘酮的适应证都无太大的变化。在所有适应证中,仍强调胺碘酮应主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心力衰竭(心衰)的患者,但在其他一些心律失常,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相应药物时,如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房颤),胺碘酮也是选项之一。 一、房颤 在房颤的急性和慢性治疗中,胺碘酮一直是十分重要的药物,各项指南对胺碘酮的应用均有详细推荐。目前我国应用现状,既有应用不足,又有应用过度。对胺碘酮在房颤的应用,建议如下。 1.房颤室率控制: 胺碘酮控制室率方面的应用主要在急性期(表1[3,4,5,6,7,8])。虽然推荐级别有所不同,但胺碘酮主要用于危重,有心衰或缺血的患者这一原则没有变化。在长期室率控制中,优先选择

的药物不是胺碘酮,但专家组认为,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无法使用时,胺碘酮也可使用。用胺碘酮控制心室率时,要注意有复律的可能,因此需同时抗凝治疗。 2.房颤复律: 胺碘酮用于复律,各指南推荐级别不尽相同,主要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但症状明显,需要复律的患者,尤其适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表2)。专家组认为,在房颤复律方面,两项原则是重要的[3, 9]:一是血流动力学状态,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意识障碍、休克、低血压、合并心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等)应以电复律为主,胺碘酮等药物可用于改善和维持电复律的效果,不宜过分依赖药物而延误复律时间,可能使患者病情恶化;二是强调基础心脏病的状态评估,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中选择药物复律时此点尤为重要。既要避免无选择全部使用胺碘酮,也要注意不适当地将某些促心律失常或致心衰加重的药物用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一:正确掌握不同剂型胺碘酮的适应证 两种剂型,不同作用机制: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因此,同时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胺碘酮静脉早期应用和长期口服应用效果有所不同。 静脉用胺碘酮,更多表现为Ⅲ类药物之外的作用,即钠通道阻滞、β受体阻滞及钙通道阻滞作用; 而口服胺碘酮或长时间静脉应用胺碘酮后,则表现为Ⅲ类药物的作用,即钾通道阻滞作用。通过抑制这些离子通道带来的电生理效应包括抑制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房室旁路传导及延缓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由此带来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胺碘酮静脉注射液的适应证:室颤和无脉搏室速电击除颤失败后,静脉用胺碘酮可用于改善电击除颤的效果;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宽QRS心动过速(包括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可用于房颤患者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及其他心律失常。静脉用胺碘酮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伴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在房颤治疗中,房颤指南对静脉用胺碘酮做了明确定位及建议:对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优先考虑静脉用胺碘酮进行复律;对于伴中等结构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伊布利特和维纳卡兰,如果无效,可以考虑静脉用胺碘酮;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复律时有更多的药物可供选择,比如Ⅰc类的药物:普罗帕酮、伊布利特、维纳卡兰,如果无效,同样可以考虑静脉用胺碘酮。 胺碘酮口服片剂的适应症:可用于房颤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不能作为室率控制的首选,因为,在长期治疗中,还有更多更理想的药物可达到室率控制的目的。对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选择:心衰患者首选口服胺碘酮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对于伴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无结构病变的患者,应该选择更安全的药物,如决奈达隆、索他洛尔等;对于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室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全文)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全文) 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由于胺碘酮的药效学、电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有诸多复杂的特性,针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其用药途径、方法和剂量均有不同的要求,国内外都没有明确地统一过胺碘酮的使用剂量,这是因为该药的个体反应差异很大。年龄(老年用量小)、性别(女性用量小)、体重(体重轻用量小)、疾病(重症心衰耐量小)、心律失常类型(室上速、房颤用量小)及个体(相同条件的个体反应不同)均有差异,反映在使用剂量上也有差别。过去曾经使用较大口服剂量(维持量400~600 mg/日),现在多偏向小剂量,以100~3O0 mg/日维持,但在具体患者的治疗中仍可调整。维持治疗中没有特殊的原因不要过于频繁地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需要较长(甚至达数月)的观察时间才能确定疗效和安全性。静脉胺碘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的剂量可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和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调节。静脉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3~4天,应特别注意选用大静脉,最好是中心静脉给药。胺碘酮静脉使用必须给予负荷量静脉注射,需要维持时应立刻给予静滴。单纯使用小剂量静滴不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大多数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都需要继以口服治疗。目前没有严格的药理学试验指导静脉与口服的接替方法。原则上静脉应用的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口服的开始剂量越小。鉴于静脉使用胺碘酮的时间不宜太长,可以考虑从静脉使用的当天就开始口服,从常规负荷量起始。如果患者的情

况不允许(如气管插管、意识不清等),可以延长静脉的使用时间直至具备口服的条件。 以下根据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提出不同的心律失常中胺碘酮口服和静脉的用法和用量范围,供临床应用参考。 室颤或无脉室速的抢救在心肺复苏中,如2~3 次电除颤和血管加压药物无效时,立即用胺碘酮300 mg(或5 mg/kg)静脉注射,以5%葡萄糖稀释,快速推注,然后再次除颤。如仍然无效,可于10~15分钟,重复追加胺碘酮15 mg(或2.5 mg/kg),用法同前。注意用药不应干扰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室颤转复后,胺碘酮可静滴维持量。在初始6小时内以1 mg/分速度给药,随后18小时以0.5 mg/分速度给药,第1个24小时内用药总量(包括静脉首次注射、追加用量及维持用药)一般控制在2.0~2.2 g以内。第2个24小时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 持续性室速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单形、多形性室速和未明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首剂静脉用药150 mg,用5%葡萄糖稀释后推注10分钟。首剂用药10~15分钟后如仍不见转复,可重复追加静脉150 mg 再负荷,用法同前。若使用了胺碘酮数次负荷后室速未能很快转复,应考虑电复律。此种持续室速有反复发作的可能,一般需要静脉维持用药,方法同前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用于无可逆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在复律后、β受体阻滞剂无效的非持续性室速、置入ICD后均需应用胺碘酮预防复发。起始负荷量800~1 600 mg/日,分次服用,共2~3周,宜

使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

使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 胺碘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电紊乱治疗的药物。它具有强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控制心律不齐及心搏骤停等严重状况的发生。然而,由于胺碘酮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和不良反应,我们在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胺碘酮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来开具处方。在使用胺碘酮之前,医生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因为胺碘酮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医生还需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胺碘酮的使用剂量。由于胺碘酮具有较强的药效,剂量过大会导致血药浓度过高,进而引起中毒症状。因此,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来合理调整剂量,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使用胺碘酮期间,我们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胺碘酮具有一定的心脏毒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相关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胺碘酮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胺碘酮与某些利尿药及降压药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胺碘酮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或者遵循医生的指导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最后,患者在使用胺碘酮期间要警惕不良反应的出现。胺碘酮使用期间可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寻求处理。 综上所述,胺碘酮作为一种强力的心电紊乱治疗药物,使用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其注意事项。要做到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合理剂量,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警惕不良反应的出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有效地使用胺碘酮,为患者带来最大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它被广泛应 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疾病,并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以下是关于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一、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它通过抑制心脏细胞中钠、钙和 钾离子通道的功能,从而减缓心脏电活动和抑制不正常的心律。 二、适应症 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室性心律失常、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三、用药方法及剂量 1. 胺碘酮常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形式使用,具体用法根据医生的指 导进行。 2. 针对室性心律失常,一般建议开始剂量为200-400毫克,每天分 2-3次口服,随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3. 对于快速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通常使用静脉注射,初始剂量 为300-900毫克,然后根据需要每天维持100-300毫克的剂量。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胺碘酮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2. 胺碘酮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 因胺和地高辛等,因此在使用胺碘酮期间应告知医生所用的其他药物。 3. 胺碘酮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 胺碘酮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包括过度活跃或低下等,因 此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5. 胺碘酮可能导致眼睛发黄,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有持续不 退或其他严重反应时应告知医生。 五、存储方法与保质期 胺碘酮需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请在保质期内使用,过期药物请勿使用。 六、总结 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在使用过程中,请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并留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和不稳定的心房颤动。在使用胺碘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胺碘酮需要经过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使用时需要按照医生的用量和用法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 注意过敏反应:有些人对胺碘酮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3. 肝功能监测:胺碘酮可能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包括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4. 甲状腺功能监测:胺碘酮对甲状腺有抑制作用,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在使用胺碘酮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如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水平。 5. 需定期监测眼部反应:胺碘酮使用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眼部副作用,如视力模糊、角膜色素沉积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眼部状况,如视力检查和角膜状况评估。 6.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胺碘酮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疗效。因此,在使用胺碘酮期间,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和

甲状腺激素药物。 7.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胺碘酮对胎儿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使用。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需要权衡利弊。 8. 避免酒精和咖啡因:酒精和咖啡因可能增加胺碘酮的心脏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最好避免饮酒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总之,在使用胺碘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注意观察和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疑似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处理。

胺碘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AEWCG-指南

胺碘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AEWCG-指南2007-06-01 10:14:07 阅读4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①心脏骤停患者如为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初始剂量为300mg溶于20~3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内快速推注,3~5分钟后再推注150mg,维持剂量为1mg /分钟持续静滴6小时。非心脏骤停患者先静推负荷量150 mg(3~5mg/kg),10分钟内注入,后按1~1.5mg /分钟持续静滴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 mg/分钟维持18小时,最大剂量为10分钟内15 mg/分钟。对反复或顽固性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必要时应增加剂量再快速静推150 mg。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由于胺碘酮的使用需要一些时间,在使用时不应该耽误第4或第5次电击或后来肾上腺素的使用。 ②有研究表明,胺碘酮相对大剂量(如125 mg/小时)持续24小时(全日用量可达3g)时,对心房纤颤有效。对房颤可以使用125mg/小时的高剂量,持续静滴24小时。 ③其他心律失常可以使用150mg静推10分钟,随后按1mg/分钟的速度静滴6小时,再减量至0.5 mg/分钟持续静滴18小时,对心律失常复发患者可以追加给药150 m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有关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临床医生应用胺碘酮实用指南 临床医生应用胺碘酮实用指南 Nora Goldschlager,MD;Andrew E. Epstein,MD;Gerald Naccarelli,MD;B rian olshansky,MD;Braman Singh,MD;北美起搏电生理协会临床指南委员会 苏加林译任自文审校 胺碘酮已经成为了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药物,无论住院患者短期应用还是门诊患者长期应用,都是如此。对于有心律失常和猝死高危风险的患者,胺碘酮可能有改善预后的作用,它在目前已有治疗措施中的位置正在被临床试验所确立。 Arch Intern Med.2000;160:1741-1748. 不论是教学医院,还是社区医院,胺碘酮的使用均缺乏统一的规定,虽然仅仅是根据散在的传闻资料,但胺碘酮用量不足和过量的现象可能确实存在。供内科医生使用的胺碘酮应用指南尚未问世。使用胺碘酮有可能发生严重毒性反应,为了正确治疗患者,必须对胺碘酮的药量、效果和副作用有足够的认识。该指南旨在创建一个胺碘酮的临床应用规范,其中包括胺碘酮的适应证、开始用药的方法、患者随访的建议和治疗的副作用。 1适应证 1.1口服胺碘酮

胺碘酮用药注意事项

胺碘酮用药注意事项 胺碘酮作为心内科「万能药」,除了适应证,掌握其禁忌证、及时识别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亦非常重要! 一、用药前风险评估 胺碘酮作为m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延长QT间期,并进一步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合并以下情况的患者应慎用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及时停用: QTc间期〉5 ms、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高龄、女性、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服用利尿剂、心室率缓慢、低体重患者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用药前需检测电解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确保用药时血钾浓度和QT间期正常,并了解心功能状态,心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更需密切观察。 二、不良反应识别 1)心脏及血管 ①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通常表现为非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并可进一步导致心室颤动; ②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 ③低血压。 因其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QT间期,且具有负性传导和负性频率的作用,用药后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窦房结和希氏束一浦肯野系统阻滞;

此外,胺碘酮本身为血管扩张剂,其助溶剂为具有扩血管作用的聚山梨醇酯,可引起低血压。 2)甲状腺功能障碍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症状多数隐匿,症状和体征可被误为其他原因所致,如心动过缓可误为药物自身作用; ②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表现为体重下降、兴奋不安、食欲增加、心律失常加重等。 其发生机制在于胺碘酮所含的碘超过人体每日所需碘的1倍,因而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及释放,同时抑制甲状腺素(T4)转化为三碘甲腺原氨酸(T3),进而影响甲状腺功能。 3)肺毒性 ①肺纤维化:多数发生于胺碘酮每日用量N 6 mg,服药0.5〜1年以上患者; 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症状为活动后气短、干咳、乏力、体重下降、低热等,严重者可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常见体征为呼吸音减低或双肺啰音,胸部X线检查常见双肺弥散性间质改变或斑片状肺泡或间质浸润,少数有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伴弥散性功能减退。 其发生机制在于胺碘酮可引起磷脂沉着或免疫介导的过敏反应导致肺间质浸润和肺纤维化。 4)消化系统: 可抑制脂肪酸在肝细胞线粒体的B氧化,导致肝细胞的微泡脂 肪变性,故用药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和便秘症状,最严重的消化

胺碘酮应用指南

胺碘酮应用指南 一.优点 1.胺碘酮不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但不可在低钾情况下下使用(否则可能诱发),不与其他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合用。 2.胺碘酮无负性肌力作用。 3.通过肝脏代谢而非肾,使用时不必顾虑肾功能情况。 二.在房颤中的应用 1.新发房颤 静脉注射5-7mg/Kg 30-60分钟,然后静脉滴注1mg/min 6h,6-12h 不转复者电复律,复律后0.5mg/min 18h,初发房颤不用胺碘酮维持(即长期口服),复律作用较慢。 阵发房颤、持续房颤者应用胺碘酮口服负荷剂量后维持。 2.超过48h房颤 在抗凝条件下,口服600-800mg/d 7天,之后400-600mg/d 7天,之后200mg/d维持。不转复者电复律。 三.在心室率控制中的指征 1.慢性房颤,基本不用胺碘酮,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地高辛(胺碘酮副作用大)。 2.心衰合并快速房颤者,推荐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等效)。 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房颤者,推荐静脉注射胺碘酮(优于西地兰)。 4.心脏手术后快速房颤者,推荐静脉注射胺碘酮。

5.用法:胺碘酮150-300mg静脉注射10min,之后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地高辛控制心率。 6.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 (1)急诊处理以复律为原则,首选电复律。 (2)心室率控制是无奈的选择 a.其他方法失败或禁忌,可静脉注射胺碘酮(首选普鲁卡因胺)。 b.房颤经旁路传导,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静脉注射胺碘酮。 四.在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1.急性中止室速发作 电风暴:24h内至少3次发生室速或室颤,且每次发作必须由电复律中止。 (1)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或多形性室速风暴,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不控制者加用胺碘酮。 (2)不间断型室速风暴,静脉注射胺碘酮,不控制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 2.用法用量: (1)无脉型室速或者室颤,电击2-3次不转复,加用胺碘酮300mg 快速静脉注射,不间断心脏按压,再电击,相隔10-15分钟后可追加150mg,复律后1mg/min 6h,再0.5mg/min 18h.必要时可以追加,24h 总量2g左右。 (2)终止持续性室速 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10min,相隔10-15分钟追加150mg,3-4剂

胺碘酮amiodarone是目前最经常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

胺碘酮(amiodarone)是目前最经常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自2004年制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医治应用指南》[1]经来,又有很多新的相关指南和新的循证依据发布,且国内应用体会也日趋丰硕,这此必需对原指南加以修订,以便与当前的共识相一致。 药理与电生理作用机制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包括: (1)轻度阻断钠通道(Ⅰ类作用),与静息态和失活态钠通道亲和力较大,与激活态钠通道亲和力小,使其从失活态恢复显著延长,通道开放概率减少,表现电压和利用依托阻滞(在较小负向钳制电压、较快除极频率时阻滞作用增强)[2],但没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2)阻断钾通道(Ⅲ类作用)。胺碘酮可同时抑制慢、快成份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 Ks、I Kr),专门是开放状态的I Ks。另外,胺碘酮还可阻滞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 Kur)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 Kl)。 (3)阻滞L型钙通道(Ⅳ类作用),抑制初期后除极和延迟后除极。 (4)非竞争性阻断α和β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胺碘酮有类似β受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Ⅱ类作用),但作用较弱,因此可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就整体电生理而言,胺碘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但大体不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这是因为胺碘酮虽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但不诱发后除极电位,不增加复极离散。胺碘酮阻滞肥厚心肌细胞I Na、I Ks的灵敏性大于正常心肌细胞,阻滞I Ca-L、I to、I Kl的灵敏性又低于正常心肌细胞。胺碘酮对电重构的肥厚心肌细胞急性电生理反映有利于其在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3]。静脉注射胺碘酮显示,Ⅰ、Ⅱ、Ⅳ类的药理作用较快,Ⅲ类药理起效时刻较长。 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要紧表此刻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壤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该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该期。因此它有普遍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抗心房哆嗦(房颤)和心室哆嗦(室颤),可医治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和室速,也可医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尽管胺碘酮延长QT/QTc间期,但尖端扭转型室速不常见(发生率<1%)[4-5]。胺碘酮的多种电生理作用使其成为一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药代动力学复杂。口服生物利费用平均为50%(转变范围22%~86%),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胺碘酮具有高度脂溶性,普遍散布于肝、肺、脂肪、皮肤及其他组织,散布容积大(可达60L/kg)[6];要紧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经粪便排泄;几乎不经肾脏清除(尿排泄<1%),故可用于肾功能消退的患者且无需调整剂量。胺碘酮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静脉注射后由于

胺碘酮amiodarone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

胺碘酮(amiodarone)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自2004年制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1]经来,又有不少新的相关指南和新的循证依据公布,且国内应用经验也日益丰富,这此必须对原指南加以修订,以便与当前的共识相一致。 药理与电生理作用机制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包括: (1)轻度阻断钠通道(Ⅰ类作用),与静息态和失活态钠通道亲和力较大,与激活态钠通道亲和力小,使其从失活态恢复显著延长,通道开放概率减少,表现电压和使用依赖阻滞(在较小负向钳制电压、较快除极频率时阻滞作用加强)[2],但没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2)阻断钾通道(Ⅲ类作用)。胺碘酮可同时抑制慢、快成分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 Ks、I Kr),特别是开放状态的I Ks。此外,胺碘酮还可阻滞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 Kur)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 Kl)。 (3)阻滞L型钙通道(Ⅳ类作用),抑制早期后除极和延迟后除极。 (4)非竞争性阻断α和β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胺碘酮有类似β受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Ⅱ类作用),但作用较弱,因此可与β 受体阻滞剂合用。就整体电生理而言,胺碘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但基本不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这是因为胺碘酮虽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但不诱发后除极电位,不增加复极离散。胺碘酮阻滞肥厚心肌细胞I Na、I Ks的敏感性大于正常心肌细胞,阻滞I Ca-L、I to、I Kl的敏感性又低于正常心肌细胞。胺碘酮对电重构的肥厚心肌细胞急性电生理反应有利于其在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3]。静脉注射胺碘酮显示,Ⅰ、Ⅱ、Ⅳ类的药理作用较快,Ⅲ类药理起效时间较长。 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抗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室颤动(室颤),可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和室速,也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尽管胺碘酮延长QT/QTc间期,但尖端扭转型室速不常见(发生率<1%)[4-5]。胺碘酮的多种电生理作用使其成为一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药代动力学复杂。口服生物利用度平均为50%(变化范围22%~86%),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胺碘酮具有高度脂溶性,广泛分布于肝、肺、脂肪、皮肤及其他组织,分布容积大(可达60L/kg)[6];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经粪便排泄;几乎不经肾脏清除(尿排泄<1%),故可用于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且无需调整剂量。胺碘酮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静脉注射后由于胺碘酮从血浆再分布于组织中,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较快。胺碘酮清除半衰期长,长期用药在停药后3~1 0d血浓度降低至初始浓度的50%。之后随着组织储存药物的排出进入较长的终末半衰期,可持续13~142d [6]。胺碘酮主要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亦具有药理活性,且比胺碘酮的清除半衰期更长。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的血药浓度与治疗有效性和副作用之间没有相关性[5]。 临床应用 1 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中的应用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中国房颤患者在年龄分布、病因及相关因素、房颤类型、脑卒中危险因素等流行病学特点与国外报道相似[7-8]。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可造成程度不同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使心脏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