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轴力检测方案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轴力检测方案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M16-M30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的实验室检验。

2试验目的

检验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是否合格。

3试验依据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3632

4试验人员

试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检验设备

轴力计,其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测试轴力值的2%o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IkN以下。

6检验条件

试验应在室温(10℃-35°C)条件下进行。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和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小时以上。

7检验方法

7.1连接副的紧固轴力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个连接副(一

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7.2组装连接副。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母支撑面。实验时,垫圈不得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7.33连接副的紧固轴力值以螺栓梅花头被拧断时轴力计所记录的

峰值为测定值。

7.4进行连接副紧固轴力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试验所用的连接副和仪器均应放置在该环境温度下至少2小时以上。

8检验规则

8.1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轴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

8.2当1小于表2中规定的数值时,可以不进行紧固轴力试验。

表2

8.3连接副紧固轴力的检验按批抽取8套,8套连接副的紧固轴力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均应符合&1的规定。同批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最大数量为3000套。

表1 螺栓预拉力值范围

表1 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螺栓规格(mm) M16 M20 M22 M24 M27 M30 预拉力值 (P) 10.9s 93~113 142~177 175~215 206~250 265~324 325~390 8.8s 62~78 100~120 125~150 140~170 185~225 230~275 每组8套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平均值为0.110~0.150,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 对需作抗滑移系数的连接副预拉力应控制在设计值的95%~105%范围内. 3.3 记录每套连接副的扭矩及预拉力,计算8套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及标准偏差。 扭矩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 T K=——— P.d 式中: T—施拧扭矩(N.m); d—高强度螺栓公称直径(mm); P—螺栓预拉力(kN) 标准偏差按贝塞尔法计算。 3.4 记录环境温度。 3.5 对照相应标准要求评判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 4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检测 4.1 按不同螺栓规格,选择相应垫块,垫圈及中心套,以保证螺栓在检测时处于轴力计的中心位置。 4.2 紧固螺栓分初拧,终拧两次。初拧用扭力扳手使螺栓的预拉力达到标准值的50%左右。终拧用电动扳手拧至梅花头拧断,读出预拉力值。 4.3 记录每套连接副的预拉力值,并计算8套连接副预拉力平均值及标准偏差。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预拉力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预拉力和标准偏差(kN) 螺栓直径(mm) M16 M20 M22 M24 紧固预拉力的平均值P 99~120 154~186 191~231 222~270 标准偏差бP 10.1 15.7 19.5 22.7 标准偏差按贝塞尔法计算。 4.4 记录环境温度,评判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测 5 试件 5.1 试件应与所代表的钢构件同一材质,同批制作,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相同的表面状态,并采用同一性能等级的同批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5.2 试件所代表的工程量最大为2000吨。每批为三组试件。 5.3 试件采用双摩擦面二栓拼接的拉力试件,孔径为螺栓直径+2mm 试件形式如图: 5.4 试板厚度以工程中具代表性的板材厚度确定。但应考虑到螺栓连接副的长度及滑移之前试板始终处于弹性阶段 1、试板的宽度如表3 表3 试件板的宽度(mm) 螺栓直径d 16 20 22 24 27 30

高强螺栓施工标准

高强螺栓施工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术语、符号 第三章基本规定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 第五章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第六章油漆 第七章安全及环境保护

第一章总则 1、目的: 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的采购、储存、施工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故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采购及保管、施工与验收。 3、参考标准及规范: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等有关规定。 本标准采用的高强度螺栓,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1229)、《钢

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63)的规定。 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术语、符号 1、Tc—施工扭矩(N·m); 2、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该值由复验测得的合格的平均扭矩系数代入。 3、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4、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第三章基本规定 3.1 高强度螺栓应在钢结构吊装完毕、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矫正到位、检查合格之后开始施工。 3.2 高强度螺栓的制孔按表3.2-1的要求选配,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见表 3.2-2,高强度螺栓的孔距和边距值见表3.2-3,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孔距允许偏差见表3.2-4。 高强度螺栓孔径选配表表3.2-1 注:承压型连接(如柱或抗剪桁架的压杆连接)中的高强螺栓孔可按表中值减少0.5~1.0mm。 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表3.2-2

施工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工艺规范

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施工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副 工艺规范 编号:DT-2092-001 2011-09-26发布 2011-10-01实施

施工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副工艺规范 一、使用范围 转栽房、胶带机及其他按装、施工用摩擦型连接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二、引用标准 GB/T122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1230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B1237 紧固件的标记方法 GB/T3633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 三、连接副型式 螺栓连接副型式(包括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见附图 四、紧固规范 1.工艺要求: 1.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 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摩擦面不应涂漆。 1.2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螺栓不得受剪,穿入方向应该一致. 1.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板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螺栓丝扣外 露应为1扣或4扣. 1.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外,未在 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进行终拧并作标记,且在终拧完成1小时后,48小时内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2.工艺过程: 2.1连接副预拉力(紧固轴力)应符合下表规定 初拧扭矩值按下式计算: To=0.065Pc·d 式中To 为初拧扭矩值 Pc 为施工预拉力标准值(KN),见下表 d为施工螺栓公称直径(mm) 根据上式求得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值见下表

终拧扭矩值按下式计算: Tc=K·Pc·d 式中 Tc 为初拧扭矩值 Pc 为施工预拉力标准值(KN),见上表 d 为螺栓公称直径(mm) K 为扭矩系数,取0.14 根据上式求得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矩值见下表 2.3紧固顺序及过程 a)第一道拧紧 初拧:用扭矩扳手按螺栓副初拧扭矩值先紧固螺栓副1,接着紧固对角线螺栓副8,再紧固螺栓副5,接着紧固对角线螺栓副4;依次类推,值至拧完。 b)第二道拧紧 复拧:将第一道拧紧过的螺栓副用扭扳手按螺栓初拧扭矩值依次再次拧紧。 C)第三道拧紧 终拧:用拧紧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专用电动扳手套入螺母中拧紧,直至螺栓尾部梅花头被拧掉者应按上述扭矩法用扭矩扳手拧紧,其检验方法为: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度左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扭回至原来位置的扭矩值。该扭矩值与施工扭矩值的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本工艺参照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本规范由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工艺处提出 本规范由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总师办、工艺处归口 本规范起草: 本规范审定: 批准:

高强螺栓检测标准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预拉力、抗滑移系数检测细则一、资料检验 高强螺栓连接副(螺栓、螺母、垫圈)应配套成箱供货,并附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及质量检验报告,检验人员应逐项与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对照,对不符合的连接副不得使用。 1.2 工地复验项目 1.2.1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应进行紧固轴力复验。复验用的螺栓连接副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试验用的轴力计、应变仪、扭矩扳手等计量器具应经过标定,其误差不得超过2%。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在紧固过程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具体检验的合格数值标准可以查施工手册) 1.2.2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值应在施工前进行复验。本项要求在制作单位进行合格试验的基础上,由安装单位进行检测。高强螺栓检测时每500T钢结构为一批,少于100T按一批计。在工厂处理的摩擦面试件出厂时应有三组,作为工地复验,抗滑移系数试验的最小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规定。否则应对摩擦面作重新处理。 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与所代表的钢结构为同一材质、统一摩擦面处理方法、同批制造、相同运输条件、相同条件存放,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螺栓。 高强螺栓检测过程中,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所对应的荷载可视为试件的滑移荷载:

1) 试验机发生明显的回针现象; 2) 试件侧面划线发生可见的错动; 3) X—Y记录仪上变形曲线发生突变; 4) 试件突然发生“嘣”的响声。 1.3 一般检验项目 1.3.1 高强度连接副的安装顺序及初拧、复拧扭矩检验。检验人员应检查扳手标定记录,螺栓施拧标记及螺栓施工记录,有疑义时抽查螺栓的初拧扭矩。 1.3.2 高强度螺栓的终拧检验。对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是以拧掉梅花头为标志,可用肉眼全数检查。非常简便。但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检查初拧扭矩值及观察螺栓终拧时螺母是否处于转动状态,转动角度是否事宜。 1.3.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应检验螺栓丝扣外露长度,要求螺栓丝扣外露2~3扣为宜,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对同一个节点,螺栓丝扣外露应力求一致。 1.3.4 其它检验项目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及涂料等。 高强度螺栓应能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应气割扩孔,遇到必须扩孔时,最大扩孔量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公称直径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预拉力.抗滑移系数检测细则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预拉力.抗滑移系数,是钢结构工程的强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 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4.4 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 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K一扭矩系数; 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 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 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表8 单位为千牛 垫圈不得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 5.1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分别由同批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接副为同批连接副。 同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最大数量为3 000套。 5.2 连接副扭矩系数的检验按批抽取8套,8套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均应符合3.3.1规定。 5.3 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硬度和垫圈硬度的检验按批抽取,样本大小n=8,合格判定数 Ac=0。 5.4 螺栓、螺母和垫圈的尺寸、外观及表面缺陷的检验抽样方案按GB/T 90.1的规定。 5.5 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在正常运输和保管条件下,应在产品出厂之日起6个月之内向供货方提出。如有争议,双方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复验裁决。 6 标志与包装 6.1 螺栓应在头部顶面制出性能等级和制造厂凸型标志(见图3),标志中“·”可以省略。标志中第一部分数字(“·”前)表示公称抗拉强度的1/100,第二部分数字(“·”后)表示公称屈服强度与公称抗拉强度比值的10倍,字母S表示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XX为制造厂标志。 6.2 螺母应在顶面上制出性能等级和制造厂标志(见图4)。标志中数字表示螺母性能等级,字母H表示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XX为制造厂标志。 图3 8.8S 10.9S ×× ××

钢结构高强螺栓

第3.4.4条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时,在每个节点上应穿入的临时螺栓和冲钉 数量,由安装时可能承担的荷载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得少于安装总数的1/3; 二、不得少于两个临时螺栓; 三、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 第3.4.5条不得用高强度螺栓兼做临时螺栓,以防损伤螺纹引起扭矩系数 的变化。 第3.4.6条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在结构构件中心位置调整后进行,其穿入 方向应以施工方便为准,并力求一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母带圆台面 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栓 头下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头。 第3.4.7条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螺栓(如用锤敲打)。如不 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铰刀进行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 直径。修孔时,为了防止铁屑落入板迭缝中,铰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使 板迭密贴后再进行。严禁气割扩孔。 第3.4.8条安装高强度螺栓时,构件的摩擦面应保持干燥,不得在雨中作 业。 第3.4.14条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前,应按出厂批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 紧固轴力,每批复验5套。5套紧固轴力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应符合表3.4.14的 规定。 变异系数=标准偏差/紧固轴力的平均值×100%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KN)表3.4.14 螺栓直径d(mm)16 20 (22) 24 每批紧固轴力的平均值公称109 170 211 245 最大120 186 231 270 最小99 154 191 222 紧固轴力变异系数≤10% 第3.4.15条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对于大型节点应 分为初拧、复拧、终拧。初拧扭矩值为0.13×Pc×d的50%左右,可参照表3.4.15 选用。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值。初拧或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颜色在螺母上 涂上标记,然后用专用扳手进行终拧,直至拧掉螺栓尾部梅花头。对于个别不能 用专用扳手进行终拧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可按本节第3.4.12条规定的方法进行 终拧(扭矩系数取0.13)。 初拧扭矩值表3.4.15 螺栓直径d(mm)16 20 (22) 24 初拧扭矩(N·m)115 220 300 390

高强螺栓-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 1.1机械设备及材料 扭矩扳手高强螺栓 安装螺栓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进场时,其型号、规格、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按规定每批号随机抽取8套进行复试,其复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后方可使用。 (2)经复验合格的螺栓,连接副储运时,必须保持螺栓的原出厂状态,否则会引起螺栓连接副的紧固轴力平均值或扭矩系数。 (3)螺栓、螺母、垫圈应保证配套,螺纹不得有损伤,保持清洁、干燥状态并按批号规格分类存放在仓库内,并派专人发放和回收。1.2作业条件

(1)高强螺栓摩擦面的处理:摩擦面应采用喷丸、砂轮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摩擦面表面不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无锈蚀、干燥平整,孔边无毛刺、飞边。 (2)局部摩擦面需要在现场处理时,现场采用砂轮打磨摩擦面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直径的4倍,打磨方向应与受力方向垂直。摩擦面严禁被油污、油漆等污染。 (3)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值已通过试验和复试,其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抗滑移系数值。 (4)检查各安装构件的位置是否正确,接头处应无翘曲和变形,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 (5)检查安装母材的螺栓孔径及孔距尺寸,孔边的光滑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彻底去掉毛刺、飞边。 (6)施工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设施并已准备好操作设备及机具。 二、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 2.1施工工艺流程

2.2 高强螺栓施工 所用高强度螺栓系10.9级摩擦型高强螺栓,应符合GB/T 3632-2008的要求,所有连接的构件的接触面采用喷砂抛丸处理。

2.3管理与质量检验 2.1.1扭剪型高强螺栓是一种自标量型螺栓,因此其储运与保管必须维持螺栓出厂状态,以保证拧紧后螺栓予拉力能达到设计值。高强螺栓进场,首先按批次检查是否有质保书。 2.1.2高强螺栓应由专职保管员管理,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并按规格、批号分别码放,填写标牌,以免混淆。 2.1.3按GB50205-2001中高强螺栓复试要求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1.4保管员在螺栓复试合格后,按照使用计划,提前将其组装成连接副并装入工具包内。装袋过程中检查其外观质量,将不合格的挑出. 2.1.5安装时,应按当天需要的数量领取。当天剩余的必须交还保管员处,并登记保存,不得乱扔、乱放。 2.4高强螺栓紧固轴力 螺栓规格M16 M20 M22 M24 每批紧固轴标准109 170 211 245

高强度螺栓试验检测方案

高强螺栓试验检测方案 高强度螺栓多用于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厂房、钢结构桥梁、轨道交通运输等钢结构工程,其质量关系着施工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关系着施工完毕后使用者(即业主)的生命安全,高强度螺栓的试验至关重要。本作业指导书主要对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高强度扭剪型螺栓连接副的预拉力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的检测做指导,评定高强螺栓的性能。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高强度扭剪型螺栓连接副的预拉力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判定高强螺栓的质量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二试验依据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 三试验用仪器设备 1、微机控制高强螺栓检测仪:测量误差不大于2% 。 2、高强螺栓抗滑移系数检测仪:测量误差不大于2% 。 3、万能试验机: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 。 4、压力传感器、电阻应变仪:测量误差应不大于2% 。 四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每组8套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应为0.110-0.150,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 2、高强度扭剪型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每组8套连接副预拉力的

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标准要求。 3、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应不低于图纸设计值的要求。 五试验原理 利用专用的测试仪器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进行检测,根据测定的扭矩系数、预拉力和抗滑移系数来判定高强度螺栓的性能。 六基本要求及试验方法 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 (1)试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16套连接副(试验8套,备样8套),进行试验。 (2)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用的计量器具应在实验前进行标定,误差不得超过2%。 (3)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4)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5)连接副扭矩系数的试验应将螺栓穿入轴力计,在测出螺栓预拉力P的同时,应测定施加于螺母上的施拧扭矩值T,并应按公式K=T/(P·d)计算扭矩系数K,d为高强度螺栓的公称直径。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作业指导书(新)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检验作业 指导书 BJSJ-3-A-JC-02 编制: 审核: 批准: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检验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用于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作业指导。 2 引用标准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检验时机 3。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终拧扭矩检验应在施拧1h后,48h内完成。 4 检验数量 4.1施工过程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节点;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4.2见证检测检查数量按GB50205附录G要求进行,按节点数抽查3%,且不应少于3个节点。 5检验方法 5。1检验所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精度误差应在3%以内。 5。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分初拧、复拧、终拧检验;检验方法分为扭矩法检验和转角法检验两种,原则上采用检验法与施工法应相同。 5.3扭矩法检验: 5。3。1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右; 5.3.2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扭矩值,并做好记录。 5.3。3比较测定扭矩值与施工扭矩值的偏差,其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5。4转角法检验: 5。4。1检查施工方初拧后在螺母与相对位置所画的终拧起始线和终止线所夹的角度是否达到规定值。 5.4.2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画一条线,然后全部卸松螺母,在按规定的初拧扭矩和终拧角度重新拧紧螺栓,观察与原画线是否重合。终拧转角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终拧转角与螺栓的直径、长度等因素有关,应由试验确定。 5。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检验,观察尾部梅花头被拧掉者视同终拧扭矩达到达到合格标准,未被拧掉者应按上述扭矩法或转角法检验. 6 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终拧扭矩值按下式计算:

各类高强度螺栓的相应规范与验收方法

各类高强度螺栓的相应规范与验收方法 一、主控项目内容: 1、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按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检验方法:检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两个。 检验方法: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之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作标记,且按第二条的规定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二、一般项目: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

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资料。 检验方法: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螺纹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螺纹外露1扣或4扣。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摩擦面不应涂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检查数量: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用卡尺检查。 5、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入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螺栓直径),连接处不应出现有间隙、松动等未拧紧情况。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普通扳手及尺量检查。

钢结构用螺栓及进场检验标准

钢结构用螺栓及进场检验标准 4.3.1螺栓的性能等级 按照性能等级划分,螺栓可分为3.6、4.6、4.8、5.6、5.8、6.8、8.8、9.8、10.9、12.9十个等级,其中8.8及级以上螺栓材质为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并经热处理,通称为高强度螺栓,8.8级以下通称普通螺栓。 螺栓性能等级标号由两部分数字组成,分别表示螺栓的公称抗拉强度和屈强比。例如性能等级为4.6级的螺栓,其含义为: “4”为螺栓材质公称抗拉强度(MPa)的1/100,“6”为螺栓材质屈强比的10倍。两部分数字的乘积(4×6=24)为螺栓材质公称屈服点的(MPa)1/10。 4.3.2螺栓的制作精度等级 螺栓的制作精度等级分为A、B、C级三个等级。A、B级为精制螺栓。A、B级螺栓应与I类孔匹配应用。I类孔的孔径与螺栓公称直径相等,基本上无缝隙,螺栓可轻击入孔,类似于铆钉一样受剪及承压(挤压)。但A、B级螺栓对构件的拼装精度要求很高,价格也贵,工程中较少采用。C级为粗制螺栓。C级螺栓常与II类孔匹配应用。II类孔的孔径比螺栓直径大1~2mm,缝隙较大,螺栓入孔较容易,相应其受剪性能较差,C级的普通螺栓适宜用于受拉力的连接,受剪时另用支托承受剪力。 4.3.3高强度螺栓 高强度螺栓包括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扭剪型高强度螺栓、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是一整套的含意,包括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 高强度螺栓已广泛用于钢结构构件连接,在高层建筑钢结构中已成为主要的连接件。安装时,要先对构件连接端及连接板表面经特殊处理(如喷砂),形成粗糙面,随后再对高强

度螺栓施加预拉力,将使紧固部位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使用高强度螺栓可减少大量工地焊接的工作量。 4.3.3.1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头部尺寸比普通六角头螺栓要大,可适应施加预拉力的工具及操作要求,同时也增大与连接板间的承压或摩擦面积。其产品标准为《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 4.3.3.2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尾部连着一个梅花头,梅花头与螺栓尾部之间有一沟槽。当用特制扳手拧螺母时,以梅花头作为反拧支点,终拧时梅花头沿沟槽被拧断,并以拧断为准表示已达到规定的预拉力值。其产品标准为《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 4.3.3.3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是专门用于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的高强度螺栓。其产品标准为《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 GB/T16939-1997。 4.3.4检验批量 4.3.4.1进场检验应按批进行。同一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纹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15mm,螺纹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由同批螺、螺母及垫圈组成的连接副为同批连接副。 4.3.4.2最大检验批量: 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最大批量为3000套。 对于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M36的为5000件,>M36的为2000件。4.3.5螺栓的尺寸允许偏差 执行《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和螺母》GB3103.1和《紧固件公差平垫圈》 GB3103.3。

钢结构安装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监理实施细则

0234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 监理施行细那么 根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 GB50300-2001 ?钢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GB50205-2001 ?钢构造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 1、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钢构造安装用扭剪型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的规定。 高强螺栓入库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并防雨、防潮。遇有螺栓、螺母不配套螺纹损伤时不得使用。螺栓、螺母、垫圈有锈蚀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满足要求前方可使用。螺栓等不得被泥土、油污粘染保持干净、枯燥状态。必须按批同批内配套使用不得混放、混用。 主要机具:电动扭矩扳手及控制仪、手动扭矩扳手、手工扳手、钢丝刷、工具袋等。 2.2作业条件: 摩擦面处理:摩擦面采用喷砂、砂轮打磨等进展处理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Q235钢为0.45以上16猛钢为0.55以上〕。摩擦面不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处理后的摩擦面可生成赤锈面后安装螺栓〔一般露天存10d左右〕用喷砂处理的摩擦面不必生锈即可安装螺栓。采用砂轮打磨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直径的4倍打磨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打磨后的摩擦面应无明显不平。摩擦面防止被油或油漆等污染如污染应彻底清理干净。 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有毛刺必须去除掉。 同一批、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应配套装箱待用。 电动扳手及手动扳手应经过标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选择螺栓并配套→接头组装→安装临时螺栓→安装高强螺栓→高强螺栓紧固→检查验收。 3.2螺栓长度的选择:扭剪型高强螺栓的长度为螺栓头根部至螺栓梅花卡头切口处的长度。选用螺栓的长度应为紧固连接板厚度加上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的厚度并且紧固后要露出不少于两扣螺纹的余长一般按连接板厚加表5-2中的增加长度并取5mm的整倍数。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 B.0.1 螺栓实物最小载荷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定螺栓实物的抗拉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的规定; 2 检验方法应采用专用卡具将螺栓实物置于拉力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为避免试件承受横向载荷,试验机的夹具应能自动调正中心,试验时夹头张拉的移动速度不应超过 25mm/min; 3 螺栓实物的抗拉强度应按螺纹应力截面积(A s)计算确定,其取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的规定取值; 4 进行试验时,承受拉力载荷的末旋合的螺纹长度应为6倍以上螺距,当试验拉力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中规定的最小拉力载荷(A s·σb)(σb为抗拉强度)时不得断裂。当超过最小拉力载荷直至拉断时,断裂位置应发生在杆部或螺纹部分,而不应发生在螺头与杆部的交接处。 B.0.2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复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2 检验方法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的规定,连接副的紧固轴力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应符合表B.0.2的规定。 表B.0.2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平均值和标准偏差(kN) 注:每套连接副只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试验时垫圈发生转动,试验无效。

B.0.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检查以目测螺栓尾部梅花头拧断为合格; 2 对于不能用专用扳手拧紧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按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规定进行终拧质量检查。 B.0.4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2 检验方法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的规定。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应符合表B.0.4的规定。 表B.0.4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值 注:每套连接副只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试验时垫圈发生转动,试验无效。B.0.5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其终拧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小锤(约0.3kg)敲击螺母对高强度螺栓进行普查是否有漏拧。 2 终拧扭矩应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节点。对于每个被抽查的节点应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少于2个螺栓。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需复检的项目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需复检的项目 4.2.2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 家 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国外进口钢材; 2钢材混批; 3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5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6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4.3.2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4.4.2-4.4.3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其扭矩系数,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6.3.1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 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 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检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12.3.3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钢网架结构,且设计有要求时,应按下列项目进行节点承载力试验,其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 1焊接球节点应按设计指定规格的球及其匹配的钢管焊接成试件,进行轴心拉、压承载力试验,其试验破坏荷载值大于或等于1.6倍设计承载力为合格。 2螺栓球节点应按设计指定规格的球最大螺栓孔螺纹进行抗拉强度保证荷载试验,当达到螺栓的设计承载力时,螺孔、螺纹及封板仍完好无损为合格。 检查数量:每项试验做3个试件。 检验方法: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检验,检查试验报告。 钢结构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项目 1、焊缝质量:

高强螺栓施工方案

高强螺栓施工方案 (1)钢结构高强螺栓概况 本工程所使用的高强螺栓质量应满足《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GB/T3632-2008)、《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82-1991)的规定;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高强螺栓的设计预应力值,以 及高强螺栓连接的钢材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的规定。 本工程采用的螺栓为10.9级摩擦型高强螺栓,普通螺栓为C级。 本工程中凡未注明的高强螺栓摩擦面的摩擦系数:Q235≤0.40,Q345 均≤0.45。摩擦面的处理方法为喷砂或抛丸。μ值的确定须根据实验进行,其实验结果须提交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认可。当摩擦系数实测值低于设计值时,应对螺栓规格或者数量进行调整。本工程高强螺栓施工主要包括:钢柱与主梁之间、主梁与主梁之间的连接,钢梁腹板高度变化较多,施工工况比较复杂。 (2)施工准备 1)施工机具 高强螺栓施工的主要用具是高强度螺栓电动扳手,施工机具根据用途不同主要有以下几项:

2)高强螺栓性能检测 高强螺栓和连接副的额定荷载及螺母和垫圈的硬度试验,应在工厂进行;连接副紧固轴力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由厂方、施工方参加,在工厂确定。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可由制造厂按规范提供试件后在工地进行,高强螺栓紧固轴力试验是在现场随机抽取安装所用的高强螺栓进行。

3)高强螺栓栓孔检查和修复 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能自由穿入孔,严禁强行穿入,如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铰刀进行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修孔时,为了防止铁屑落入板迭缝中,铰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使板迭密贴后再进行,严禁气割扩孔。 高强度螺栓连接中连接钢板的孔径略大于螺栓直径,并必须采取钻孔成型方法,钻孔后的钢板表面应平整、孔边无飞边和毛刺,连接板表面应无焊接溅物、油污等,螺栓孔径及偏差如下表所示: (3)高强螺栓施工工艺和方法

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测取样说明

何谓钢结构?钢结构有何特点? 1、由钢材轧制的型材和板材作为基本构件,采用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规则连接起来,能承受荷载的结构物叫钢结构。 2、钢结构的特点:(1)钢结构自重轻、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抗震性好。 (2)钢结构计算准确,安全可靠。 (3)钢结构制造简单,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装配性。 (4)钢结构的密闭性好。便于做成密闭容器。 (5)钢结构建筑在使用中易于改造。 (6)钢结构可做成大跨度和大空间的建筑。 (7)钢结构的耐腐蚀性能差。 (8)钢结构耐热性好、耐火性差。 1、钢结构屋脊两侧的C型檩条间是否必须用撑杆(刚拉条)连接?它的作用是什么? 撑杆是必须的,主要是保障檩条避免侧向失稳。 2、Q235韧性好,Q345强度高,Q235结构钢为碳钢,Q 345为低合金钢;前者的塑性及可焊性较后者要好一些,价格前者便宜一些;强度后者好一些。 3、钢结构厂房中,以C型钢为例,檩条安装方向是开口朝向屋脊好还是檐口好? 槽型和Z型;檩条上翼缘的肢尖(或卷边)应朝向屋脊方向,以减少荷载偏心引起的扭矩…… Z或者C形檩条的安装方向为上翼缘朝向屋脊:上翼缘朝向屋脊是为了减少C、Z型檩条总存在向屋脊方向的力矩,为了克服或减少这种力矩,再加上支座处有一个檩托,可以保证檩条的侧向稳定和向屋脊倒。屋面板对其檩条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与屋面拉条一道形成支撑体系这个问题分别按照开口向上和向下计算一下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了,开口向下时最大的应力出现在卷边处,卷边没有板件支撑,容易使檩条受压屈曲。反之,开口向上,最大的应力出现在腹板边缘处处,此时腹板可以提供支撑作用,使檩条受力合理。

高强螺栓施工标准汇总

高强螺栓施工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术语、符号 第三章基本规定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 第五章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六章油漆 第七章安全及环境保护 第一章总则 1、目的: 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的采购、储存、施工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故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采购及保管、施工与验收。 3、参考标准及规范: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等有关规定。 本标准采用的高强度螺栓,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

(GB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63)的规定。 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术语、符号 1、Tc—施工扭矩(N·m); 2、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该值由复验测得的合格的平均扭矩系数代入。 3、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4、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第三章基本规定 3.1 高强度螺栓应在钢结构吊装完毕、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矫正到位、检查合格之后开始施工。 3.2 高强度螺栓的制孔按表3.2-1的要求选配,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见表3.2-2,高强度螺栓的孔距和边距值见表3.2-3,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孔距允许偏差见表3.2-4。 高强度螺栓孔径选配表表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