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管如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冷却水管如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冷却水管如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国内外工程技术界都认为,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筋不产生锈蚀。各同的规范中有关允许最大裂缝宽度的规定虽小完全一致,但基本相同。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日趋增高,出现CA-0~C55等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过高,水泥用量过大,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块体内部温度高,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30℃以上,温度应力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开裂。竖向受力结构可以用高强混凝土减小截面,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应在满足抗弯及抗冲切计算要求下,采用C20~C35的混凝土,避免设计上“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概念。

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2)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3)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2)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3)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廊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6.塑料薄膜、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

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7.对标高位于±0.0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土;±0.0以上的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8.在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潮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措施。

而大体积砼在成型过程中,较易产生纵横裂缝,不管是何种原因产生何种裂缝,轻则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重则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可以说混砼裂缝是建筑质量的较为常见的通病。

2 砼裂缝形成原因

砼产生裂缝原因有多种,主要是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原材料选择及配比影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同时气温的降低也会在砼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砼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砂石的级配、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是否合理等也可导致裂缝的产生。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材料合理选择)引起的约占80%以上。在大体积砼工程施上中,主要是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砼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2 温度变化产生影响

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砼内部和砼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砼更易发生此类裂缝。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在砼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砼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砼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②在拆模前后,这时砼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③在砼内部温度达到高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这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但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砼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使砼内部温度升高,一般每100kg水泥可使砼温度升高10℃左右,加上砼的入模温度,在2~3天内,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50~80℃。而砼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即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砼会产生0.01%的线膨胀或收缩。经验表明,在无风天气,砼表面温度与环境气温之差大于25℃时,即出现可见的温差收缩裂缝。

.3 湿度变化影响

①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自干燥作用,导致砼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及体积减小,因自身收缩而产生裂缝;②砼在初凝前由于水分蒸发,砼内部水分不断向表面迁移,形成砼在塑性阶段体积收缩,一般砼的塑性收缩约为1%,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塑性收缩裂缝;③砼工程在硬化后,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失水,当施工时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时,砼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供应不上蒸发量的情况下,砼表面失水,受下面砼的约束,导致砼由表及里逐渐产生干燥收缩,收缩变形量导致的收缩应力大于砼的抗拉强度时,砼就会出现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由于水泥释放水化热,混凝土的温度升高,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由于混凝土温度急剧变化,极易发生裂缝。这种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称为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技术,是国内外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

要研究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开裂,首先要了解什么事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

温度裂缝是怎么形成的?大体积混凝土是否允许发生裂缝?如何控制看裂缝的发生? 对于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指出:大体积混凝土是“最小断面任何一个方向尺寸大于0.8米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其尺寸以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温差,控制温度应力与裂缝开展的混凝土”。这个定义强调两点:①最小断面的任一方向均在0.8米以上;②必须控制温度应力而引起的开裂。

王铁梦在《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一书中,对大体积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一章中指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中,一般现浇连续墙式结构、地下建筑结构及设备基础等容易有温度收缩应力引起裂缝的结构,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观点主要从控制结构温度开裂为出发点,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式结构的伸缩缝和施工缝,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外较大的温差造成的。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界面大,水泥用量大,水泥水化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的变形,由此形成的温度应力是导致产生裂缝得得主要原因。这种裂缝分为两种:(1)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水花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石混凝土的温度很快上升。但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条件好,热量可向大气中散发,因而温度上升较少;而混凝土内部由于散热条件差,热量散发少,因而温度上升较多,内外形成温度的梯度变形不同形成内约束。结果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而面层产生拉力,当该拉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混凝土表面就产生裂缝。(2)混凝土浇筑后数日,水泥水化热基本上已经释放,混凝土从最高温度逐渐降温,降温的结果引起混凝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碳化等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外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导致长生温度应力(拉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则从约束面开始向上开裂形成温度裂缝。如果该温度应力足够大,严重时可能产生贯穿裂缝,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水性,影响正常使用。为此,应尽一切可能坚决杜绝贯穿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其深度一般可以分为便面裂缝、深度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贯穿性裂缝切断了结构断面,破坏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危害严重。深层裂缝部分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的危害性。表面裂缝虽然不属于结构性裂缝,但在混凝土收缩时,由于表面裂缝处断面削弱且易产生应力集中,能促使裂缝进一步开展。

国内外有关规范对裂缝宽度都有相应的规定,一般都是根据结构工作条件和钢筋种类而定。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对混凝土裂缝的最大允许宽度亦有规定:一类环境(室内正常环境)下为0.3mm;二类环境下为0.2mm。

一般来说,由于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初始裂缝,不影响结构的瞬时承载能力,而对耐久性和防水性产生影响。对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裂缝,为防止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酥松剥落等,应对裂缝加以封闭或补强处理。

对于基础、地下或半地下结构,裂缝主要影响其防渗性能。当裂缝宽度只有0.1~0.2mm 时,虽然早期有轻微渗水,经过一段时间后一般裂缝可以自愈。裂缝宽度如超过0.2~0.3mm,其渗水量与裂缝宽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渗水量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增加甚快,为此,对于这种裂缝必须进行化学灌浆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个支点间的约束(内约束)阻止这种状态。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总结以往大体

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情况,可以知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如下:

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所以会引起急骤升温。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温,与混凝土单位体积内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龄期按指数关系增长,一般在10d左右达到最终绝热升温,但由于结构自然散热,实际上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大多数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3~5d。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教主初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强度度很低,对水化热急剧升温引起的变形约束不大,温度应力也就叫嚣。随着混凝土灵气的增长,弹性模量和强度相对提高,对混凝土降温收缩变形的约束愈来愈强,即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该温度应力是,便开始产生温度裂缝。

2约束条件

结构在变形变化时,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为阻碍其变形,该抑制剂称“约束”。如前所述,约束分为内约束与外约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受到约束才产生应力。在全约束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影视温差和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乘积,即∈=△T*,当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时,结构便出现裂缝。由于结构不可能受到全约束,且混凝土还有徐变变形,所以内外温差在25℃甚至30℃情况下混凝土亦可能不开裂。无约束力就不会产生应力,因此,改善约束对于防止混凝土开裂有重要意义。

3.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有重大影响。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浇注温度、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散热降温的叠加之和。外界气温欲高,混凝土浇注温度也欲高;如外界温度下降,会增加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在外界气温骤降时,会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极为不利。

温度应力是由温差引起的变形造成的。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

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其内部温度有时高达80℃以上,而且延续时间长,为此研究合理温度控制措施,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悬殊而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显得十分重要。

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其余80%都要被蒸发。

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体积变形,多数是收缩变形,少数为膨胀变形,这主要去胡鳄鱼所采用的胶凝材料的性质。混凝土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色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干燥收缩变形不受约束条件的影响,若存在约束,即产生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机理较复杂,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部孔隙水政法变化时引起的毛细管引力所至。这种干燥收缩很大程度上是可逆的。混凝土产生干燥收缩后,如在处于饱和水状态,混凝土还可以膨胀恢复达到原有体积。

除上述烦躁收缩外,混凝土还产生碳化收缩,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放出结合水而使混凝土收缩。

2.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

撒提及混凝土浇筑后,为了减少升温阶段内外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给予适当的潮湿养护条件,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产生干缩裂缝;使水泥顺利进行水化,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以及使混凝土的水化热降温速率延缓,减少结构计算温差,防止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保温养护是重要的。也可采用覆盖保温,以减缓降温速率。

三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通过改善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和施工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其极限拉伸值,这对防止产生温度裂缝亦有一定作用。混凝土的收缩值和极限拉伸值,出于上述的水泥用量、骨料品种和级别、水灰比、骨料含泥量等有关外,还与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密切有关。例如可在恰当的时间进行二次振捣。

四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

(1)设置防滑层(2)避免应力集中(3)设置缓冲层(4)合理配筋(5)合理的分段施工

1、冯乃谦顾晴霞郝挺宇等.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与对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P133~155

2、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编王铁梦等审.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化学工业出版、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出版发行2004.4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在建筑中经常可以见到,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完善,特别是有关大体积混凝土的现代实验设备的出现(如各种实验显微镜、X光照相设备、超声仪器、渗透观测仪等),已经证实了大体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存在着肉眼不可见的裂缝。

常见裂缝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粘着裂缝:指钢筋与水泥石粘接面上的裂缝,主要沿钢筋周围出现; ②水泥石裂缝:指水泥浆中的裂缝,主要出现在钢筋与钢筋之间; ③钢筋骨料裂缝:指钢筋或者骨料等本身的裂缝。

这三种裂缝比较,前两种较多,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指前两种,他们的存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如弹塑性、各种强度、变形、泊松比、结构刚度、化学反应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可按其构造理论加以解释,即把混凝土看做是由钢筋、水泥石、气体、水份等组成的非均质材料,在温度、湿度和其他条件变化下,混凝土逐步硬化,同时产生体积变形,这种变形是不均匀的,水泥石收缩较大,钢筋收缩很小,水泥石热膨胀系数较大,钢筋热膨胀系数较小,他们之间的相互变形引起约束应力。在构造理论中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计算模型,即假定圆形钢筋不变形且均匀分布于均质弹性水泥石中,当水泥石产生收缩时引起内应力,这种应力可引起粘着微裂缝和水泥石裂缝,混凝土的裂缝肉眼是看不见的,肉眼可见裂缝范围一般以0.05mm为界。大于等于0.05mm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它是裂缝扩展的结果。观测证实,结构物的裂缝是时刻不停的运动着,这种运动包含两种意思:一是裂缝宽度的扩展与缩小;二是裂缝长度的延伸及裂缝数量的增加。裂缝稳定的运动是正常的,工程中要防止的是不稳定的裂缝运动。

下面就通过不同的理论基础来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破坏机理,现在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是混凝土在浇筑、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着毛细孔、空隙及材料的裂隙缺陷,在外界因素作用下,这些缺陷部位将产生高度的应力集中,并逐渐扩展发展,形成大体积混凝土体中的微裂纹。另一方面,大体积混凝土体中各相的结合界面是最薄弱的环节,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将脱开而形成截面裂隙,并发展成微裂纹。若外界因素继续作用,混凝土体中的微裂纹经过汇集、贯通的过程而形成宏观裂缝。同时,宏观裂纹的端部又因应力集中而出现新的微裂纹,甚至出现微裂纹区,这又将发展成新的宏观裂缝或体现为原有宏观裂纹的延伸。如此反复交替,宏观裂缝必将沿着一

条最薄弱的路径逐渐扩展,最后使混凝土完全断开而破坏。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破坏过程实际上是损伤、损伤积累、宏观裂纹出现、损伤继续积累、宏观裂缝扩展交织发生的过程。

不论外界因素作用引起的效应是拉、压、剪或扭,大体积混凝土体破坏的过程都是相类似的。如果引起的效应是拉,则微裂纹或微裂缝将沿与之正交的方向扩展;如为压,则沿与之平行的方向扩展;如为剪或扭,则将沿剪应力的方向滑动扩展。显然,在非均匀应力场的大体积混凝土体中上述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以及宏观裂纹的出现和扩展,都将首先在高应力区中发生,甚至只集中发生在高应力区,因为当高应力区中裂纹或裂缝扩展时,对相邻的低应力区产生卸载效应,因此,该区域内的裂纹和裂缝不可能再继续发育和发展,甚至会引起逆效应,如原来已张开的裂缝可能重新闭合。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经历了升温和降温两个过程。由于水泥砂浆与钢筋热膨胀系数的不同,在升温过程中温度荷载作用下水泥砂浆与钢筋所形成的界面首先产生损伤,并随温度增加而发展,因此形成界面裂纹,当继续增加的温差达到某一数值后,界面裂纹便向水泥砂浆中延伸。在以后的降温过程中界面裂纹与水泥砂浆中的微裂纹继续发展,以致发展成宏观裂缝,并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断裂破坏,由于损伤是不可恢复的,故在以后的降温过程中,所形成的界面裂缝不会消失,而且降温过程中不仅原有的微裂纹会发展,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微裂纹。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截面大,水泥用量大,水泥水化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由此形成的温度应力是导致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分为两种:

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很快上升。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散热条件较好,热量可以向大气中散发,因而温度上升较少;而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散热条件较差,热量散发少,因而温度上升较多,内外形成温度梯度,形成内外约束。结果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面层产生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就产生裂缝。

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数日,水泥水化热基本上已释放,大体积混凝土从最高温逐渐降温,降温的结果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再加上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中多余水份蒸发、碳化等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外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导致产生温度应力(拉应力),当该温度应力超过大体积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则从约束面开始向上开裂形成温度裂缝。如果该温度应力足够大,严重时可能产生贯穿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大体积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大体积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上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大小取决于水泥、水化热、拌合浇筑温度、大气温度、收缩变形及当量温度等因素,同时它与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散热条件和硅升降温速密切相关的,而大体积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提高与大体积混凝土本身材料性能有关,此外还与施工方案及配筋等因素有关。

2.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所以会引起急骤升温。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与混凝土单位体积内的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按指数关系增长,一般在10d左右达到最终绝热温升,但由于结构自然散热,实际上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5d。

2.2大体积混凝土的导热性能

热量在大体积混凝土内传递的能力反映在其导热性能上。大体积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越大,热量传递率就越大,则其与外界热交换的效率也越高,从而使大体积混凝土内最高温升降低。同时也减小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以预计,导热性能越好,热峰值出现的时间也相应提前。中部最高温度的热峰值及热峰值出现的时间与板厚密切有关。显见,板越厚,中部点散热较少,热峰值也越高,中部受外界温降影响所需时间就越长,峰值出现的时间也要晚一些。

大体积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浇筑初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强度都很低,对水化热急剧温升引起的变形约束不大,温度应力较小。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弹性模量和强度相应提高,对混凝土降温收缩变形的约束愈来愈强,即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当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该温度应力时,便开始产生温度裂缝。

2.3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有重大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浇筑温度(既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它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的基础,可以预见,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越高,它的热峰值也必然越高。工程实践中在高温季节浇筑常采用钢筋预冷,加冰拌和等措施来降低浇筑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最高温升,原因在此)。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散热降温等各种温度的叠加之和。外界气温愈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愈高;若外界温度下降,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在外界气温骤降时,会增加外层大体积混凝土与内部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极为不利。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有效的内外温差控制是控制裂缝产生的首要前提,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混凝土量大,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大的特点。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差、温度变形(应力)是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抗侵蚀性能的关键,所以材料的选用宜选用水热化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中C3A<7%水泥7天的水化热不大于250/kg,硅酸盐水泥中加入占水泥重量比15%~30%的I 级粉煤灰(不得使用含钙高的粉煤灰)。除上述材料选用外,为了更好、有效的降低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热的温度,经项目技术部研究,宜采用冷水循环降温法与蓄水保温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 1、采用热传导性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薄壁钢管,直径50 mm的钢管,螺纹连接,转弯处采用90°螺纹连接弯头, 螺纹吊丝上下固定,在筏板中0.75米处的中层钢筋网上固 定绑扎或焊接,间距4m单层蛇形循环布置,设置出入口各 一个,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管损坏不能有效地进行水循环。 2、循环水采用厂区自来水,其参数控制在如下范围内;流量为0.5~2.5m3/h;流速为0.3~1.4m/ S;水压为3KPa。施 工前做通水试验。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即开始通水,有出

水口排出的水引入基础顶面进行基础面层的蓄水保温。使冷却水能有效的二次利用,同时更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表面降温过快而产生裂缝。 3、在混凝土面层设置竖向测温导管,间距,纵横向7米,成梅花桩型分布,规格采用6″薄壁钢管竖向焊接于筏板钢筋上,浇筑混凝土前封堵上下口,浇筑完成后打开上口随时进行温差测量,并做好记录表格登记。 4、加强测温工作,测温达到以下条件方可停止冷却; 4.1、出水口处的水温以基本稳定或温差极小, 4.2、混凝土的内部与外部温差不超过±5°C; 4.3、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根据冷却循环水进出口及混凝 土内外部温差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水温及流量以满 足温控要求。 4.4、冷却循环水管及测温管使用完成后,应在其入口处 和出口处用压力灌浆法进行封堵压平 m

混凝土施工缝冷缝等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福州xxxxxxx 第二节方案编制概述 xxxxxxxxxxxxxx,使其达到终凝并形成水平施工冷缝,低跨中部也有部分混凝土浇筑已达到初凝,亦形成水平冷缝。

第二章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第一节冷缝处理 1.冷缝的危害 由现场情况可知,冷缝处混凝土不存在漏浆现象,且振捣密实,且冷缝部位混凝土在梁高1/3之一处,承受剪力相对较小,且梁宽为400,厚度较厚,不易造成渗水。2.冷缝的处理 为确保水平冷缝处混凝土粘结结合好,将结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施工冷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楚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和软弱层,将结合面冲毛或人工凿毛,以增加结合面混凝土的摩擦咬合力。为避免已浇筑的混凝土因固结力小于振动的影响力,而破坏已初凝混凝土内部的凝结核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待结合面混凝土终凝强度达到以后再重新浇筑混凝土。且结合面在浇筑前应充分洒水湿润,并满铺一层lOmm~15mm厚、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增强上、下层混凝土交接面的粘结。 3.冷缝的预防 ①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混凝土初凝试验,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据此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时长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搅拌站的混凝土供给能力。 ②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混凝土布料设备的布置,布料要到位,不留死角。根据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经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浇筑设备故障,如泵送机堵管、爆管等。因此,备用机械设备必须到位,浇筑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在浇筑现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③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就浇筑时长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向气象部门作出了解,避免混凝土浇筑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保证混凝土质量。 ④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工人,工长、技术、质检及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到位并对浇筑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振捣到位,防止漏振、欠振,尤其是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凝管降温方案[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冷凝管降温方案 一、工程概况 超强风尚名城8#楼基础为C40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灌注总方量分别为1050m3; 以上施工所用混凝土强度较高,水泥用量较大,会因水泥水化热过大、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属大体积混凝土。 在施工中除采取掺加高性能减水剂降低水胶比、掺加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等措施减少水化热外,还必须在混凝土内部布设冷凝管,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水管冷却排布法施工 1、施作方法 采用内径φ32mm,壁厚2.5mm铸铁管作冷凝水管,端头攻丝,并以弯管接头和直管接头连接。连接时应牢固,并缠好冷胶带防漏水,将冷凝管与钢筋固定牢固以防止混凝土灌注、捣固时影响造成失效。在冷凝管的进出水口各设置一道阀门,以控制进水的方向和流量(见附图)。· 2、水管冷却的排列方式 水管冷却法的排列方式一般采用矩形,本项目采用其中矩形排列方式,见下图。冷凝管的水平间距为2m,见附图。 水管冷却的通水方式:冷凝管通水必须选派专人负责。混凝土灌注完毕表面初凝后即开始通冷却水,保证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是冷水(常温水),进出水口每8小时交换一次,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比较均一,降低

温度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3.保温养护 ⑴目的和作用 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又一重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保证混凝土表面水份充足,避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⑵保温养护所用保温材料和方法 塑料薄膜、草袋、棉絮、黏土等具有隔热保温的材料均可用作保温材料,但在实际施工环境中,根据工程需要,采用既经济又隔热保湿效果好的材料。本工程选用薄膜,在混凝土浇筑后即刻覆盖保温保湿,在混凝土初凝后,定时在薄膜上喷水,确保混凝土表面水份充足。 保证拆模前养护时间,通过模板对混凝土实现保温养护。冷凝水管继续通水4天以上,直至冷凝管出水口的水降至常温后方可停止通水。 四川省射洪虹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超强风尚名城8#楼项目部 2014年11月30日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温实施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温方案

————————————————————————————————作者:————————————————————————————————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三、混凝土配合比 (4) 四、混凝土浇筑方案 (5) 五、降温措施 (9) 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15) 七、混凝土降温补救措施 (17) 八、突发事件的处理 (18) 九、施工注意事项 (18) 十、环保和安全措施 (19)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温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高层建筑筏形及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部分基础为桩筏基础,板厚1.5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整体混凝土工程量约为1250m3,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6。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少,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我项目部考虑采取如下施工措施。 三、混凝土配合比 考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在混凝土级配及施工过

冷缝处理及掏槽验缝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地质与水文情况 (1) 3.1工程地质 (1) 3.2水文地质条件 (3) 四、施工工艺 (5) 五、掏槽验缝措施 (9) 六、施工应急措施 (10) 七、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1)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二、工程概况 苏虞张路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咬合桩与工法桩的支护形式,在分界点位置很容易产生裂缝,设计中在分界点位置增加5根双重管高压旋喷桩,起到止水作用效果。接口处理见图1: 前期施工受高压线迁改进度影响,造成北侧工法桩8轴位置北侧出现一道冷缝;根据施工进度安排,30轴处南北侧各出现一道冷缝,按照工法桩施工方案对冷缝处理采取外侧施工一幅三轴搅拌桩,夹缝施工4根高压旋喷桩。冷缝处理详图见图2 三、地质与水文情况 3.1工程地质

根据江苏省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10-K-310)钻探结果显示,拟建轨道交通 4号线的沿线70.3m以浅地基土土层为第四系全新世至早更新世沉积的疏松沉积物,以粘性土为主,间夹砂性土。根据地质资料,本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1淤泥层:灰黑色,流塑,富含有机质,有腥臭味,有时含少量碎石及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沿线各河道内,层厚0.30~0.50m,层底标高-0.25~0.05m,压缩性高,工程特性极差。 ①3素填土层:褐黄~灰~灰黄色,松散~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夹少量碎石砖,局部勘探点表层含建筑垃圾及夹淤泥层,属第四纪全新世(Q44)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1.00~8.10m,层底标高-4.79~1.77m。 ③1粘土:褐黄~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灰色条纹。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1.90~4.20m,层顶标高-2.40~-1.76m。 ③2粉质粘土:灰黄~青灰,可塑为主。含铁锰质斑点及灰色团块,下部夹薄层粉土,局部粉土含量高。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00~6.30m,层顶标高-5.44~-2.03m。 ③3粉土:灰黄~灰色,稍~中密,饱和。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碎片,标贯击数平均值N=16.0。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00~4.60m,层顶标高-8.91~-4.40m。 ④2粉砂或粉土:灰黄~灰色,中密为主,饱和。夹薄层粉质粘土,局部为粉砂,含云母碎片,标贯击数平均值N=16.6,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0.90~9.00m,层顶标高-10.55~-6.24m,。 ⑤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薄层理发育,夹少量粉土薄层。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1.50~18.80m,层顶标高-18.89~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工程事故分析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空中华西村工程4m厚筏板大体积砼施工为背景,对冷却管在大体积砼施工中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空中华西村;大体积砼;冷却管 1、工程概况 “空中华西村”工程位于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阴市华西村中心广场西南,北望华西塔群,西邻村中小河,用地基本呈矩形,地势平坦。“空中华西村”项目是集酒店式公寓及附属公共配套设施于一体的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总高328.0米,规划用地面积28406.24m2,总建筑面积达212987.42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92376.8m2,地下建筑面积20610.62m2。本工程由3个60层高253.8m)的外围筒体和1个72层(高328m)的外围筒体构成,中央筒体顶部设有一个直径50m的球体。3个外围筒体主要功能为公寓式酒店,每12层连接层作为设备层及会所,中央筒用于垂直交通,可直接通往顶部球体。球体直径50m共4层,包括华西文化展厅、旋转餐厅、普通餐厅及顶部观光层。本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中国农村的标志建筑。 本工程主体部位基础采用桩筏复合基础,筏板基础厚4m,面积约6535m2,混凝土方量约为26100m3。筏板基础施工时,不留施工缝,一次连续分层浇注。 2、冷却管设计

本工程筏板结构断面尺寸达4m,砼浇注后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砼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若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差过大,将对砼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极易引起砼开裂。施工中采取优化配合比、埋设冷却管、降低入模温度、表面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养护等措施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施工中为了持续补偿或削减混凝土的收缩,有效达到抗裂防渗的目的,每方混凝土中掺加33kgSY-G膨胀剂。SY-G膨胀剂在温度大于80℃情况下会失效,为了进一步降低中心温度峰值,避免膨胀剂失效,在筏板基础中设置上下两层冷却水管。另外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基本处于绝热状态,降温速率明显降低,CCTV实测结果显示降温速率约为0.2℃/d。本工程筏板基础施工时,江阴地区夜间温度低于20℃,在中心温度降不下去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大气温差过大造成裂缝,表面需要一直进行保温养护。设置上下两层冷却管,可以通过控制通水量,主动控制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率,缩短保温养护的时间,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冷却管采用DN65薄壁焊接钢管,冷却管进出水口均设在板面上方,在筏板基础底板中设置上下两层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离筏板边间距为2100,管间水平间距也为2100,竖向间距1300。冷却水管位置设在筏板基础的中部钢筋上,即筏板基础的第五层和第六层钢筋网片上(钢筋网片),用型钢支撑固定,不得直接摆放在钢筋网片上。 3、冷却管施工 为了保证底板砼质量,要求在冷却管进出水口处焊接100×100×4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谭明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描述,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增设冷却管降温措施,总结出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管的设计与施工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冷却管施工要点 1、概述 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的主要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 m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则规定为:任何现浇混凝土,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2-5天升温速度较快,弹性模量较低,基本处于塑性及弹塑性状态,约束力很低。但是在降温阶段弹性模量迅速增加,约束拉应力也迅速增加,在某时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出现温度裂缝。随着内部混凝土降温。温度裂缝可能发展为贯穿裂缝,不仅影响到结构的强度还影响其耐久性,但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本文通过对跨长湖申航道桥承台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的计算和分析,增设冷却水管方案验算,较好的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2、工程概况 长兴县陆汇西路工程跨长湖申航道桥,主桥为(36+60+36)变截面连续箱梁,引桥为两岸分别一联(3×30)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全长315.8米,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承台,下部结构为墩式和柱式结构,其中桥台承台尺寸为20.50m×4.25m×1.5m,主桥墩承台为19.00 m×6.30 m×2.50 m,引桥承台为19.00 m×4.5 m×2.2 m,混凝土标号为C30,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本工程的承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围。施工时间在6月中旬,平均气温20℃左右。

大体积砼浇筑降温方案

大体积砼浇筑降温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高层建筑筏形及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基础为筏板基础,板厚1.8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整体混凝土工程量约为1900,混凝土强度等级C40.P6外加膨胀抗裂防水剂。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

响减少到最少,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我项目部考虑采 取如下施工措施。 三、混凝土配合比 考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在混凝土级配及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1、优先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低,收缩小,导温效果好,对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有利。 2、骨料:粗细骨料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应选用10mm—30mm粒径的粗骨料且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小于1%,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大于2%,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控制最佳空隙率以减少泌水。 3、掺加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选用Ⅱ级优质粉煤灰,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 细度:0.080MM方孔筛余量不大于8% 烧失量:不大于8% 三氧化硫:不大于3% 4、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内掺水泥用量8%-10%的膨胀剂,膨胀剂应为低碱型,同时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及HDCFiber高强聚丙烯抗裂纤维。 5、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设计为90天,180天龄期的强度指标作为混凝土设计强度,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6、施工期间要根据天气及材料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砼水灰比,控制好砼的坍落度,并且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四、混凝土浇筑方案 4.1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砼冷缝处理方案

新乡维多利亚城8#楼底板冷缝处理方案 一、概况: 新乡维多利亚城工程8#楼B单元底板厚度1300mm,该底板自6月13日开始浇筑砼方向自东向西,浇筑开始后至6月15日晚浇筑至8-34/8-G-8-R 和8-26/8-A-8-G时,由于砼输送泵多次堵管和砼早凝造成砼浇筑中断从而形成冷缝。为保证底板砼质量需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二、处理方案 1、根据现场实际浇筑情况,由于砼底板较厚,砼在浇筑过程中向前流淌, 自然流淌宽度大致在6-7米左右,根据底板砼受力情况同时参照后浇带构造台阶式的留置方式拟将未浇至顶的砼施工面做如下处理,先将砼自然流淌面中最薄部分全部剔凿掉,剔凿至厚度约400mm时将立面凿直凿平,形成第一个台阶。然后再以第一个台阶上表面为水平面向砼厚的方向剔凿,至底板厚度为850mm左右时进行垂直面剔凿,形成第二个台阶。其余部分再以第二个台阶上表面为水平面进行剔凿形成第三个台阶(如下图),剔凿时采用手锤和钻子来剔凿防止损坏下层砼层。剔凿完成后,由于最底层内含有底板下层网片钢筋,为保证钢筋与后面新浇砼的握裹力,应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水泥砂浆清扫干净。

2、界面处理:砼按要求剔凿完毕后将剔凿面进行清理,先将表面碎砼块 清理干净,然后用钢丝刷将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刷净然后再用清水进行冲洗干净。 3、后序砼浇筑:界面清理干净后即可进行砼浇筑,砼浇筑时,先将砼表 面浇水充分润湿,然后在界面上先铺上一层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砂浆成分相同),水泥砂浆随铺随进行砼浇筑,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道边下料,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结合紧密。 4、防水处理:由于底板为抗渗砼,砼按上处理后此处必然是防水薄弱环 节,为了保证底板的防水质量,采用在两个台阶的交接处采用20х30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补处理具体如下图: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述 (2) 第一节工程概况 (2) 第二节方案编制概述 (2) 第二章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3) 第一节冷缝处理 (3) 1. 冷缝的危害 (3) 2. 冷缝的处理 (3) 3. 冷缝的预防 (3) 第二节预防渗水及渗水处理 (4) 1. 预防渗水措施 (4) 2. 渗水处理 (4)

第一章方案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福州xxxxxxx 第二节方案编制概述 xxxxxxxxxxxxxx,使其达到终凝并形成水平施工冷缝,低跨中部也有部分混凝土浇筑已达到初凝,亦形成水平冷缝。

第二章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第一节冷缝处理 1.冷缝的危害 由现场情况可知,冷缝处混凝土不存在漏浆现象,且振捣密实,且冷缝部位混凝土在梁高1/3之一处,承受剪力相对较小,且梁宽为400,厚度较厚,不易造成渗水。2.冷缝的处理 为确保水平冷缝处混凝土粘结结合好,将结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施工冷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楚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和软弱层,将结合面冲毛或人工凿毛,以增加结合面混凝土的摩擦咬合力。为避免已浇筑的混凝土因固结力小于振动的影响力,而破坏已初凝混凝土内部的凝结核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待结合面混凝土终凝强度达到以后再重新浇筑混凝土。且结合面在浇筑前应充分洒水湿润,并满铺一层lOmm~15mm厚、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增强上、下层混凝土交接面的粘结。 3.冷缝的预防 ①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混凝土初凝试验,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据此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时长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搅拌站的混凝土供给能力。 ②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混凝土布料设备的布置,布料要到位,不留死角。根据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经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浇筑设备故障,如泵送机堵管、爆管等。因此,备用机械设备必须到位,浇筑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在浇筑现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③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就浇筑时长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向气象部门作出了解,避免混凝土浇筑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保证混凝土质量。 ④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工人,工长、技术、质检及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到位并对浇筑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振捣到位,防止漏振、欠振,尤其是先、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案总结

XXXX工程 混 凝 土 冷 缝 处 理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仅供内部学习资料 XXXXXXXXXXX项目部 二0一四年七月八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冷缝概述 (4) 三、冷缝危害 (4) 四、冷缝处理 (4) 五、结论 (7)

冷缝处理方案 一、冷缝出现工程项目 XXXX工程冷缝的出现主要在;导流洞、泄洪洞、发电洞等衬砌及竖井混凝土的施工中。 二、冷缝概述 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因突发不可预料因素而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断、且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一种病害薄弱面,是一种概念缝。抗渗混凝土墙结构工程质量的优劣,除取决于优良的设计、材料的性能外,还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模板的支设、清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照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冷缝定义:在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产生乳皮的表面上覆盖上新混凝土所形成的振捣无法消除的薄弱结合面。 冷缝诠释:冷缝就是在浇注混凝土时,没浇注完毕,先浇注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再浇注余下的部分,两个地方之间,因间隔时间过长,所产生的缝隙。 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观察裂缝的状况(是否贯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 近期在泄洪洞进口竖井施工中出现冷缝原因为:1、第二仓2344.5~2350浇筑中因灌车运送砼、绞拌站砼等供运进仓时间连接时间差等问题。2、第二仓2344.5~2350浇筑中因进仓转位仓面、人工平仓等时间差所造成冷缝的出现。 三、冷缝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避免出现冷缝,这些冷缝将会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水可能透过冷缝锈蚀钢筋,影响结构的自防水和使用寿命。 四、冷缝处理 (一)、处理概念:人工凿除混凝土表面乳皮,清水冲洗干净,采用去石子砂浆接缝,加强振捣,养护。 (二)、处理简要:处理方法可以简要概括为: ①人工凿毛:劳动强度大,工效低; ②高压水冲毛:冲毛水压力达25~50MPa,效率高,间歇期超过2周,冲毛效果差; ③低压水冲毛:在混凝土终凝后,用0.3~0.6MPa的水压冲毛,可能会冲掉2~3cm厚的表层混凝土; ④利用风砂枪冲毛:对龄期长的混凝土冲毛有效,但费工费时费料,施工干扰大; ⑤钢丝刷机械刷毛:工效高、效果好、费用大; ⑥喷洒缓凝剂:可促使混凝土表面缓凝,延长冲毛时间。 注意事项:单纯靠砂浆接缝是起不到防水效果的,因为在冷缝处所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收缩应力不一样还是容易产生收缩裂缝,造成地下室结构渗水。一般出现类似的处理方法是先在冷缝位置铺撒一层渗透结晶材料(比如凯盾),在铺一层结合砂浆,然后在浇筑砼。当混凝土初凝后渗透结晶材料在水泥石的缝隙里产生微膨胀从而阻断了混凝土的毛细孔,起到了防水作用! (三)、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 1.铺设砂浆法 混凝土施工缝面处理的常规方法是铺设2~3cm厚砂浆。但从仔细观察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铺设砂浆并不很理想,譬如打砂浆增加了拌和和运输的很多环节,特别是铺设砂浆后会因间歇时间过长而晒干,反而影响施工缝面的结合。为了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温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混凝土配合比 (2) 四、混凝土浇筑方案 (3) 五、降温措施 (7) 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12) 七、混凝土降温补救措施 (14) 八、突发事件的处理 (15) 九、施工注意事项 (15) 十、环保和安全措施 (16)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温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高层建筑筏形及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部分基础为桩筏基础,板厚1.5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整体混凝土工程量约为1250m3,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6。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少,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我项目部考虑采取如下施工措施。 三、混凝土配合比 考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在混凝土级配及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1、优先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低,收缩小,导温效果好,对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有利。 2、骨料:粗细骨料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应选用10mm—30mm粒径的粗骨料且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小于1%,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大于2%,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控制最佳空隙率以减少泌水。 3、掺加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选用Ⅱ级优质粉煤灰,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细度:0.080mm方孔筛余量不大于8%;烧失量:不大于8%;三氧化硫:不大于3%。 4、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设计为90天,180天龄期的强度指标作为混凝土设计强度,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5、施工期间要根据天气及材料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砼水灰比,控制好砼的坍落度,并且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四、混凝土浇筑方案 4.1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主楼筏板尺寸较大,为防止冷缝出现,我们采用商品混凝土,两台汽车泵输送浇筑,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使每次叠合层面的浇注间隔时间不大于2h,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施工过程中,不得因人员、机械等原因停止施工或在砼终凝前再次留施工缝。要求施工班组准备两组人员,结合现场具体浇筑实际情况调动,要求一定确保下料口混凝土能很好地覆盖下层已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形成冷缝。 4.2混凝土的运输

冷却水管如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国内外工程技术界都认为,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筋不产生锈蚀。各同的规范中有关允许最大裂缝宽度的规定虽小完全一致,但基本相同。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日趋增高,出现CA-0~C55等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过高,水泥用量过大,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块体内部温度高,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30℃以上,温度应力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开裂。竖向受力结构可以用高强混凝土减小截面,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应在满足抗弯及抗冲切计算要求下,采用C20~C35的混凝土,避免设计上“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概念。 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2)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3)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2)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3)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廊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6.塑料薄膜、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混凝土结构冷缝专项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部在对I区-1层墙柱、1层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不当,在2-2至2-9轴处外墙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缝长约9延米,与水平方向呈30°夹角(见附图)。 照片1:外墙冷缝照片2:外墙冷缝 照片3:外墙冷缝 二、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量大,展开浇筑面太宽; 2、工人作业时间太长,思想麻痹; 3、项目部管理人员未严格把关; 4、中天元混凝土拌合料不稳定,混凝土初凝时间无法把握。 三、处理措施: 根据冷缝形成原因、缝隙大小以及所处部位等,特制定以下处理措施: 1、采用打磨机沿缝方向,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打毛宽度每边宽出缝边缘不少于80mm; 2、清理表面浮灰,并在已打磨好的混凝土表面涂刷一道素水泥浆; 3、待水泥浆稍干后,在表面抹20mm厚1:2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掺防水粉,掺量为水泥用量的5%),表面亚光,边缘与混凝土顺接以便防水施工; 4、加做防水层,并铺设玻纤布一层,加做防水层宽度不少于200mm,材料及厚度与设计外墙防水同; 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在外架上追打、嬉闹、休息等; 2、作业前检查脚手架、脚手板是否安全可靠; 3、作业完毕剩余材料及时清走,严禁将剩余材料丢弃在脚手架上; 五、后期施工预防措施: 为避免后期施工中的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项目部特制定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浇筑顺序,浇筑过程中加强巡视。 2、落实责任制,明确奖罚制度。 3、混凝土供应商已更换,对新供应商进行技术交底。 4、混凝土施工班组已调整,对新进场工人及时进行交底。 5、每次混凝土浇筑前先确定浇筑顺序。 6、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监督,对已浇筑部位及时跟进,留置时间较久部位及时安排班组进行补浇。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施工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高层建筑筏形及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3#主楼基础为筏板基础,板厚1.8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整体混凝土工程量约为3400m3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挡水板和挡土墙砼为C30.P6。外加膨胀抗裂防水剂。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少,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我项目部考虑采取如下施工措施。 三、混凝土配合比 考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在混凝土级配及施工

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1、优先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低,收缩小,导温效果好,对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有利。 2、骨料:粗细骨料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应选用10m—30mm粒径的粗骨料且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控制最佳空隙率以减少泌水。 3、掺加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选用Ⅱ级优质粉煤灰,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细度:0.080MM方孔筛余量不大于8% 烧失量:不大于8% 三氧化硫:不大于3% . 4、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内掺水泥用量8%-10%的膨胀剂,膨胀剂应为低碱型,同时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及高强聚丙烯抗裂纤维。 5、施工期间要根据天气及材料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砼水灰比,控制好砼的坍落度,并且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四、混凝土浇筑方案 4.1、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主楼筏板尺寸较大,为防止冷缝出现,我们采用商品混凝土,两台汽车泵输送浇筑,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使每次叠合层面的浇注间隔时间不大于2h,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施工过程中,不得因人员、机械等原因停止施工或在砼终凝前再次留施工缝。要求施工班组准备两组人员,结合现场具体浇筑实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要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措施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作用产生很大的热量,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较快,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内部与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致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从而影响工程的耐久性。本工程底板 3.2米、2.6米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施工工法”,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的质量通病。 采用冷却循环水温控法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升,通过测温点内热偶传感器所测混凝土内温度的变化规律,自动调节循环水管水流速度,平衡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防止混凝土温差所产生的应力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5.11.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5.11.2砼温升和冷却循环水管、测温点埋设计算 (1)砼温升计算 根据经验公式:Tmax= To +Q/10 式中 Tmax----为砼内部的最高升温值; To----为砼浇筑温度。按夏天15天平均气温取30℃; Q-----为C30每立方米砼中PO42.5矿渣水泥用量取368㎏/m 3, 则施工中砼中心最高温升值为:Tmax=30+368/10=66.8℃

循环水管道立面示意图 (2)冷却循环水管埋设计算 1)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及热交换原理,每一立方砼在规定时间内,内部中心温度降低到表面温度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砼在硬化期间散失到大气中的热量。 2)依据该基础设计尺寸、配筋、埋件、留洞、夏天昼夜气温变化及砼温升梯度等情况,以¢48冷却循环水管所承担的砼理论降温体积为基准,通过精确计算(计算过程略)确定,冷却循环水管道按照左、中、右三个循环系统进行安装。冷却循环水管安装上下中心距为660mm,左右中心距为1710mm(如下图所示),三个系统循环水管呈之字形布置。 循环水管道立面安装图 冷却循环水管道安装节点详图 (3)温控点布置及安装: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凝管降温方案

高创中心大楼大体积承台混凝土 施工降温方案 山东正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7月1日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 降温方案 一、工程概况 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创中心大楼工程位于高新区汇源大街以北凤凰路以东,建筑面积49097m2。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桩承台厚度分别为1.2m、1.5m、1.7m。其承台为C40抗渗混凝土,较大承台混凝土浇筑总方量分别为235.01m3、384m3、130.56m3。 所施工承台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水泥用量较大,会因水泥水化热过大、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属大体积混凝土。 在施工中除采取掺加高性能减水剂降低水胶比、掺加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等措施减少水化热外,还必须在混凝土内部布设冷凝管,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水管冷却排布法施工 1、施工方法 采用φ32mm,壁厚2.5mm钢管作冷凝水管,端头攻丝,并以弯管接头和直管接头连接。连接时应牢固,并缠好冷胶带防漏水,将冷凝管与钢筋固定牢固以防止混凝土灌注、捣固时影响造成失效。在冷凝管的进出水口各设置一道阀门,以控制进水的方向和流量。 2、水管冷却的排列方式

水管冷却法的排列方式一般采用矩形和梅花型两种,本项目 承台高度为1.7m 时采用两层矩形排列方式,详细尺寸见下图。冷凝管的间距层间0.7m ,水平间距为1.2m ,见附图。 水管冷却方式通水示意图 当承台厚度小于1.5m 以及当承台为三棵桩及以下时不安装冷 凝水管,承台厚度为1.5m 时,冷凝水管按单层排列详细尺寸见下图: 水管冷却的通水方式:冷凝管通水必须选派专人负责。混凝 土灌注完毕表面初凝后即开始通冷却水,保证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是冷水(常温水),进出水口每8小时交换一次,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比较均一,降低温度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出水口 进水口

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水降温施工工法(定稿)

工法名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 温控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名称: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张福云刘振东李焕玉李全忠 完成时间:二零零七年八月十二日 目录 1 前言 (3) 2 特点 (3) 3 适用范围 (4) 4 工艺原理 (4)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 5.1施工工艺流程 (4) 5.2主要施工操作要点 (5) 5.2.1砼温升和冷却循环水管、测温点埋设计算 (5) 5.2.2温控过程控制 (7) 5.2.3配合比及材料控制 (9) 5.2.4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控制 (10) 5.2.5砼浇筑控制 (10) 5.2.6大体积砼其它温控措施 (11) 6 材料与设备 (11) 6.1材料 (11) 6.2机具设备 (12) 7 质量要求控制 (12) 7.1砼温差计算控制 (12)

7.2冷却循环水管和测温点设置计算控制 (13) 7.3冷却循环水管和传感器安装控制 (13) 7.4砼施工控制 (13) 7.4.1配合比质量控制 (13) 7.4.2砼计量质量控制 (14) 7.4.3砼拌制质量控制 (14) 7.4.4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 (14) 7.4.5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15) 7.4.6混凝土养护控制 (15) 8 安全措施 (16) 9 环保措施 (16) 9.1噪音排放 (16) 9.2现场无扬尘 (16) 9.3光污染 (17) 9.4杜绝施工现场火灾 (17) 9.5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 (17) 9.6生产及生活废水排放 (17) 9.7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 (17) 9.8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 (17) 9.9环境保护 (17) 10 效益分析 (18) 10.1社会效益: (18) 10.2经济效益: (18)

施工冷缝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塔柱0#块施工冷缝的处理办法 字数:3237 字号:大中小 摘要:本文就桥梁工程塔柱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凝结时间缩短等质量原因引起施工缝所出现施工冷缝质量事故,详细论述了检测、加固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施工冷缝检测方法处理方法 一、工程概况 某桥梁为跨江特大桥,大桥采用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连续钢构+连续梁组合结构体系,其跨径布置为66m+75m+75m+145m+250m+145m=756m,全桥设5墩2台6孔,其中4#墩、5#墩为主墩,最大跨径250m,其余墩跨度为56~85m,桥面设计宽度28m 在浇筑4#墩塔柱0#块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经二次泵送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混凝土初凝时间缩短,凝结速度加快;其次,0#块部位钢筋较为密集,振捣难度较大;造成4#塔柱在浇筑混凝土完成、撤模后,发现4#塔柱上下游的东、西岸侧面外表面、下游肢塔内等6个部位出现混凝土构件表面疏松、蜂窝、露筋等病害现象,4#悬臂梁0#块与塔柱固结段外表面出现对称微细裂纹,其中塔柱表面缺陷总面积2.9m2。通过查看施工图纸及施工记录以及多方论证、现场缺陷部位检查,发现大部分缺陷为混凝土浅表疏松,深度较浅;下游塔柱东岸及塔柱内壁混凝土疏松缺陷到达主筋,深度约15cm。 二、现场检测 现场经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质检、检测等单位协商,根据业主和有关规范要求,分别采用了地址雷达法、超声波法、声发射法和钻芯法对上述缺陷区域混凝土构件浇筑质量进行综合检测。 通过上述现场调查、抽样检测和计算分析,1、雷达探测4#塔柱拱顶混凝土内部无直径超过15cm的孔洞存在。2、塔肢超声波和声发射检测,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c60要求,混凝土内部无明显竖向裂缝,0#块塔肢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C60要求,混凝土内部无明显竖向裂缝。3、钻芯取样发现下游塔肢东岸固结段及西岸混凝土存在水平施工缝,缝宽约0.5mm;固结段西岸混凝土施工缝在第一、二次浇筑界限67cm处,水平范围距0#块140cm到385cm之间;施工缝以小角度向上延伸,深度超过110cm;下游塔肢东岸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