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铁路线路的初步设计论

摘要

新建铁路线路的初步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范围广且关系全局的系统性工作。近年我国铁路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但部分地区铁路的发展还是非常缓慢,铁路线路的选择即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设计线路为兰州到敦煌段,主要运用人工定线方法进行线路的选择与设计,通过选定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确定线路走向、线路平纵断面设计、牵引计算和通过能力计算等步骤设计本线路。对线路输送能力的检算,设计线路的运量能达到近期要求,但是远期运量需要线路的进一步改造才能满足要求。线路的各项技术标准均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铁路选线初步设计兰新铁路方案比选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1.2主要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1.3主要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原则

第二章线路平面定线

2.1紧坡地段定线

2.2缓坡地段定线

2.3定线过程

第三章线路平面设计

3.1平面组成和曲线要求

3.2直线设计

3.3曲线设计

3.4线路平面图

3.5本设计线的特点

第四章线路纵断面设计

4.1纵断面设计的一般问题

4.2纵断面设计的特殊问题

4.3详细纵断面图

第五章线路横断面的设计

第六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兰新铁路是新疆通往中国内地的铁路运输干线,是构成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兰新铁路建成后的30多年里,乌鲁木齐铁路局对线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改造,逐步实现了电力贯通,采用了电气集中。半自动闭塞、无线列车调度等先进技术设备,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状况,使线路通过能力提高到200万吨,达到中国国内先进水平,并于1986年在中国第一个实现了牵引动力内燃化。

兰新铁路,建于1952-1962年。线路从兰州市西行跨越黄河后,翻越海拔三千米的乌鞘岭,进入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出长城西端的嘉峪关,过马鬃山南麓的玉门、疏勒河,西跨红柳河进入新疆境内。经尾亚后,沿天山南麓过哈密、鄯善、吐鲁番,在达坂城穿过天山到乌鲁木齐市向西经过军垦之城石河子、奎屯、博乐最终到达边境口岸城市阿拉山口市。铁路沿线既有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又有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滩;既有新兴的工业城市,又有璀璨文化的古邑;既有瓜果飘香的原野,又有海市蜃楼的幻景。是集中国自然地理和

人文地理之大成的一条钢铁运输线。

兰新铁路所经过“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施工和运输极为困难。全线共计完成路基土石方11083万立方米;隧道33座,总延长11.8公里;桥梁1117座,总延长30余公里;正线铺轨2423公里。距兰州西站35公里的河口黄河大桥,是中国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黄河大桥;乌鞘岭地区桥梁隧道比较集中,后沟至达坂城间有天山隧道群,还有通过大风区的路基工程等,都是修建兰新线的关键工程。

兰新铁路通车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为新疆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兰新铁路对开发甘肃省西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线路所经过的河西走廊,包括张掖、武威、酒泉和玉门等广大地区,资源丰富,过去由于不通铁路,经济萧条。兰新线通车后,这些地区的矿藏开发及工、农、牧业都有较大的发展。兰新线通至酒泉后,又修了镜铁山支线,建起了酒泉钢铁厂,现已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钢铁基地。还修了清绿支线通往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玉门油田原用汽车运输,以运定产,规模很小。兰新线建成后,修建了玉门支线,油田得到了迅速发展。该线对开发西北地区的物产资源,发展经济,加强民族团结,以及巩固国防,都有重要作用。

1.2主要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1)铁路等级国铁II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牵引种类内燃

(4)机车类型 DF4D,单机牵引

(5)限制坡度 12.5 ‰

(6)最小曲线半径 400米,困难350m;

(7)牵引质量 4000t

(8)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

(9)闭塞类型半自动闭塞

1.3

1、铁路等级

本线是地方铁路,主要为地方和企业服务,货物运输以钢铁为主。新建铁路主要为酒钢服务,该段铁路等级按国铁三级铁路标准设计。

2、正线数目

根据运量预测,该段铁路近期货运量在设计年度范围内单线能力可满足货运量的要求。因此,本次设计正线数目为单线。

3、限制坡度

根据本段地形及地面建筑物情况,本次设计了单机12.5‰方案。由于地形较陡而且施工干扰较大,但该方案线路顺直,工程投资省,车站改建规模小,运输组织方便。新建线限制坡度,采用单机12.5‰。

4、最小曲线半径的选择

本线为地方铁路,根据《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最小曲线半径为:一般600m,困难350m;由于本段地形相对复杂,为满足夹直线长度,减少养护工作量,且不影响行车安全,在实际选线最小曲线半径的选择原则上不小于350m。

5、牵引种类及机车类型

目前该线路牵引种类为内燃牵引,为保持统一,新建线路采用内燃机车牵引及调车,机车类型为DF4D,单机牵引。

6、牵引质量

嘉峪关南环铁路线的运量主要为钢铁。牵引质量为4000t。

7、到发线有效长度

嘉峪关南环铁路到发有效长度为850 m,根据前面对牵引质量的设计结论,牵引质量为4000t,为满足其牵引质量的要求,按44辆考虑及运输要求,有效长按800m铺设。

8、闭塞类型

本线既有段现状为半自动闭塞,本段新线闭塞类型仍采用半自动闭塞。

9、机车交路

本段由酒钢集团管理,属于内部线,在延伸后,不需要办理交接作业,酒钢铁路公司的机车可以直接进入本线。因此机车交路可由酒钢机车车辆段机车担当本线的机车交路。

第二章铁路定线

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6

第二章线路平面定线

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要做好定线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逐步接近地、分阶段地进行工作。每一阶段都应精心设计,多做方案比选。内容应从粗到细,从整体到局部,工作过程是从面到带,从带到线,直到确定线路的具体位置,这种特点决定了铁路定线过程中内外业的关系:外业勘测与调查是内业定线的依据,而内业定线又指导下一阶段的外业勘测,经过多次反复,最后才将线路测设于地面。

地形条件、特别是地面平均自坡度的大小,对线路位置和定线方法影响很大。定线时应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1)采用的最大设计坡度大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imax>ipz),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要矛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直方向定线,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这样的地段,成为缓坡地段。(2)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imax≤ipz),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要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样的地段,成为紧坡地段。这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这就需要根据地形的变化情况,选择地面平均自然坡度与最大坡度基本吻合的地面定线,有意识地将线路展长,使之达到预定的高程。由于紧坡和缓坡地段的条件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定线方法也不相同

2.1紧坡地段定线

一、定线要点

紧坡地段通常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当线路遇到巨大高程障碍(如跨越分水岭)时,若按短直方向定线,就不能到达到预定的高度,或出现很长的越岭隧道。为使线路达到预定高度,需要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称为展线。在展线地段定线时,应注意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在坡度设计上适当留有余地。展线地段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以免增大克服高度,引起线路不必要的展长,同时增加运营支出。

在紧坡地段定线,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

二、展线方式

为了克服巨大高差需迂回展线时,应根据需要展长线路长度,结合地形和地质等条件,用直线和曲线组合成各种形式,如套线、灯泡线、螺旋线等来展长线路。

1、套线:当沿河谷定线时,遇到主河谷自然坡度大于最大坡度,而侧谷又比较开阔时,常常在侧谷内采用套线式的展线。

2、灯泡线:在谷口狭窄的侧谷内,为了更好地适应谷口狭窄地形,可以采用灯泡线展线。

3、螺旋线:地形特别困难的地段,线路可以迂回360°成环状,称螺旋线。

三、导向线定线法

导向线就是既用足最大坡度,又在导向线与等高线交点处填挖为零的一条折线。导向线是利用两脚规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定出来的,其定线步骤如下: 1、根据地形图上等高距△h (m),计算出定线步距△l(km),即: d

ih

l

式中, di=maxi-i(000/)。

2、参照规划纵断面,在地形图上选择合适的车站位置,从紧坡地段的车站中心开始,向前进方向绘出半个站坪长度,作为导向线起点(或由预定的其它控制点开始)。

3、按地形图比例尺,取两脚规开度为△l,将两脚规的一只脚,定在起点或附近地面标高与设计路肩标高相近的等高线上,再用另一脚截取相邻的等高线。如此依次前进,在等高线上截取很多点,将这些点连成折线,即为导向线。

2.2缓坡地段定线

在缓坡地段,地形平易,定线时可以航空线为主导方向,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又要节省工程投资。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绕避障碍而使线路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障碍,力求减小偏角。

2、线路绕避山咀,跨越沟谷或其他障碍时,必须使曲线交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侧并使其转角最小。

3、设置曲线必须是确有障碍存在。曲线半径应结合地形尽量采用大半径。在缓坡地段,线路展长的程度,取决于线路的意义、运量大小、地形、地质条件、路网等因素,应力求顺直;地方意义的铁路,则力求降低造价并靠近城镇。一般的展线系数是:平原地区约为1.1,丘陵地区1.2~1.3。

4、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长度,应尽量采用无害坡度。

5、力争减少总的拔起高度,但绕避高程障碍而导致线路延长时,则应认真比选。

6、车站的设置应不偏离线路的短直方向,并争取把车站设在凸形地段。地形应平坦开阔,以减少工程量

2.3定线过程

一、曲线板的制作

平面图的比例为1/3000现要制作半径分别为800、1000、1200、1500、1800、2000米的曲线板,具体步骤如下:

1、按平面图的比例,将上述半径换算后分别得半径分别为267、333、400、500、600、667(单位:毫米);

2、将一张长及宽均大于一米且较硬的白纸固定在平整的桌面上,并准备一根长大于一米且弹性较小的细绳;

3、在桌面白纸的一侧边缘的中间作一原点,在此原点上固定一大头针;

4、将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大头针上,然后将细绳拉紧并在细绳上量取267毫米,以此为半径画一圆弧;以此类推,分别画333、400、500、600、667、毫米的圆弧;

5、在白纸上沿画好的圆弧,用剪刀进行裁减,即得所需曲线板;

二、定线

(一)、河谷定线:沿河而行的路线称为河谷线,在路网中,河谷线占有较大的比重.

沿河谷定线具有下列优点:

(1)河谷纵坡为单向坡,可避免线路出现逆坡,且可利用支流侧谷展现。 (2)多数城镇位于河谷阶地,在阶地设站,可更好的为地方服务。

(3)多数河谷具有开阔阶地,铁路通过阶地,可更好的为地方服务;既可提高地方的效益,有方便了铁路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沿河谷定线要着重解决好一下三个问题:

1、河谷选线:在大面积选线时,为了选出合理的线路走向,要认真研究水系的分布,优先考虑线路短直方向的越岭垭口和垭口两侧的河谷。

2、岸侧选择:河谷两岸条件常有差别,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田地及城镇分部情况,选择有利岸侧定线。但有利的岸侧,不会始终局限于一岸,应注意选择有利的地点跨河改变岸侧。

3、线路位置的选择:沿河谷定线,线路位置往往差异几米甚至几十米,就会对铁路的安全和工程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此时可分三种情况加以分析研究。

(1)河谷较开阔,横坡较缓且地质良好时,理想的线路位置为不受洪水冲刷得阶地。 (2)河谷较窄,横坡较陡,且地质不良时,线路应由避开外移建桥的方案进行比选。 (3)河谷十分弯曲时,可根据山咀或河湾的实际情况,采取沿河绕行或取直方案。(二)、越岭地段定线: 当线路需要从某一水系(河谷)转入另一水系(河谷)时,必须穿越分水岭。

穿越分水岭选择择:哑口是越岭线路的控制点,一般宜选择下列越岭哑口; (1)高程较低,靠近线路短直方向; (2)山体较薄; (3)地质条件较好; (4)引线条件较好。

2、越岭高程选择:越岭哑口一般都用隧道通过,越岭高程选择,就是越岭隧道高程与隧道长度选择。高程愈高隧道愈短,但两端引线愈长。对工程而言,理想的越岭高程应使引线和隧道总长的建筑费用最小。

3、越岭引线定线:越岭引线定线时,应注意下列三点:

(1)结合地形条件选择合理的最大坡度。越岭地区高差大,为避免大量人工展线,除应研究低高程的长隧道越岭方案外,还应与采用较陡坡度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为了能控制合理的展线长度,应从哑口向两侧定线,以避免展线不足或过长。 (3)哑口附近,地形尤为困难,在有充分依据时,引线可合理选用符合全线标准的最小曲线半径。

(三)、平原、丘陵地区定线: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丘陵地区丘岗连绵,但相对高差不大,一般工农业都比较发达,占地及拆迁问题比较突出,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但水文条件可能复杂。因此,在平原,丘陵地区定线,应着重解决好下列问题。

1、线路尽量顺直:平原,丘陵地区定线,一般不受高程障碍控制,应循航空折线把线路尽量定的顺直。绕避障碍物及设置曲线,必须有充分理由。

2、正确处理铁路与行经地区的关系。

3、注意适应水文条件的要求: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易受洪水泛滥的危害,线路高程应高出规定。跨河桥梁孔径不宜压缩,路基应有足够的高度,并做好导流建筑与路基防护工程。

(四)、不良地质地区定线:线路行经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铁路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线路方案选择、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掌握区域地质情况:在大面积选线和线路原则方案比选中,要了解区域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构造特征,慎重研究线路方案。地形、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特征都与区域地质构造有关,搞清线路通过地区的区域地质情况,才能深刻认识和理解沿线工程地质特征,掌握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和发展规律,预见各个地段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

这是选好方案和正确解决有关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

2、合理绕避不良地质地段:线路行经不良地质地段时,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针对每段不良地质现象的规模、成因、发展状态、对铁路的危害以及整治的难易程度等,经过分析比较,确定采用绕避或整治措施。对规模较大,正在活动,整治困难、严重危机行车安全的不良地质地段应尽量绕避。对规模不大的不良地质,如绕避投资增加不多,也宜绕避,以利于施工、养护和行车安全。

3、采用工程措施彻底整治:对规模不大、稳定性较好、整治较易的不良地质地段宜选择有利部位,合理高程通过,并选用有效和经济合理的综合工程措施彻底整治。

(五)、桥梁地段定线:桥梁地段的定线,主要是解决好桥位选择与引线设计两个问题。桥位选择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水文和地貌条件有利,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以及满足定线一般要求三个方面。

(六)、涵洞地段定线:涵洞是位于路基填土内孔径不大于六米的排洪、灌溉或交通用的建筑物。涵洞的数量很多,每公里约1~3座。在定线中,要解决好涵洞的分布、类型选择和路堤高度等问题。

(七)、隧道地段定线:铁路选线中,采用隧道是克服高程障碍、降低越岭高程、缩短线路长度和绕避不良地质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隧道,是提高选线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铁路定线时,遇到下述情况常用隧道通过:线路翻越分水岭,在哑口修建隧道,即越岭隧道;沿河傍山定线,或要求裁弯取直或绕避不良地质而修隧道,即傍山隧道。

(八)、道口设置:当铁路与道路相交时,为保证行车和人生安全,应设置平交道口或立体交叉。一般应优先考虑设置立体交叉,较少平交道口。

对于本设计线的紧坡地段,采用导向线定线法,具体如下:按地形图比例尺,取两脚规开度为△l=5.6(cm),将两脚规的一只脚,定在起点或附近地面标高与设计路肩标高相近的等高线上,再用另一脚截取相邻的等高线。如此依次前进,在等高线上截取很多点,将这些点连成折线,即为导向线;将所得的导向线进行比选,取其较合理的一条,以此为基础,进行线路定线;对于本设计线的缓坡地段,采用航空线定线,具体如下:先用直尺定出所需的线路,对于需要转弯的部分,用曲线板配所需的半径,然后再用直尺定线;在定线过程中要注意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如不能绕避,应尽可能从较窄的不良地质地段经过。

资料仅供参考!!!

(完整版)第一章(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初步设计

第一篇信号工程设计 信号工程设计一般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即“两段设计”方式。有些工程规模很小、方案明确,主要技术原则已经确定、投资较少的项目,也可将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合为一个阶段进行,即采用“一段设计”方式。“两段设计”的程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竣工图”是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必要的修改,形成竣工图纸,作为维修单位日后维护信号设备的依据,也是“施工设计”的必要延伸。

第一章初步设计 第一节初步设计的任务 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设计方案,提出设计的经济、工程概算技术指标及各种方案的比较指标,提出主要工程数量、材料设备和劳动力数量、用地面积等。初步设计提出的工程概算审批后,作为实行招标承包和投资包干的主要依据,也是考核设计技术经济合理性和建设成本的依据。 开展初步设计的依据是有关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开展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铁道部根据国家分配或自筹的投资安排全路基建项目,各铁路局根据铁道部分配的基建和大修投资按轻重缓急与铁道部协商提出建设项目,确定投资安排,明确基建或大修计划。这种情况下,信号系统是作为配合线路上部建筑工程的一部分提出的,属于总体设计的一部分。有时为了提高铁路通过能力,信号工程也可作为主体工程提出。但无论是作为配合工程还是主体工程,都必须有铁道部或铁路局批复的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设计范围 说明要求设计的具体车站、车场的名称。 2.设计类型 建议采用车站联锁的标准图号、相邻区间采用的闭塞方式及设备类型。 3.投资 明确投资数目,以便根据投资的控制数目考虑设计方案。 4.建设年限 明确信号工程建成及投产的时间。如果信号工程属配合站场工程时(新建或扩建),要明确站场线路工程完成的顺序及年限,以便考虑信号工程与线路工程之间的相互配合。 5.牵引种类(内燃、电力) 非电力牵引区段,要明确将来采用电力牵引的计划,以便在设计中考虑将来与有关设备的结合设计和合理地预留设备。 6.站场与线路状况 明确站场与线路在5年或l0年内是否有较大变动,有无新线接轨的可能,以及有无预留股道或道岔,以便在设计中考虑预留信号设备的内容。 7.利旧原则 对于营业线的改建工程要明确设计中对原有设备的利用原则。 8.设计分工 明确配合信号设备的使用而设计的通信系统、供电系统、技术房屋、过渡信号等项配合工程的设计分工及要求。 9.新技术及其他 对信号设计提出采用何种新技术和其他要求,如信号楼的数量及控制范围等建议。 10.时间要求 要求设计文件提出的日期,鉴定文件日期以及施工的开、竣工日期。 二、初步设计应确定的设计原则 1.设计范围 在说明站名、场名的前提下,要确定集中区的范围。如果有多楼控制方案,还要进一步确定各楼控制的集中区范围。 2.信号楼数量及位置 一个车站原则上由一个信号楼集中控制全站信号设备。而由数个车场组成的编组站和区

铁路设计主要流程

铁路设计主要流程 铁路项目勘察设计分为项目前期、项目实施、项目投产三个大阶段,这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以下十一个环节:规划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初测(初步现场测量)→可行性研究→定测(定线现场测量)→初步设计→补定测(补充定线现场测量)→施工图设计→配合施工→竣工验收→项目建成销号。其中,从规划研究到可行性研究属项目前期阶段,从定额到配合施工属项目实施阶段,从竣工验收到项目建成销号属项目投产阶段。环环相扣,本阶段必须以上阶段为依托和基础。各环节工作要点如下: 1、规划研究,主要对全国或者区域的路网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总结过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规划建设任务。这个阶段一般都是比较宏观性的研究。 2、预可行性研究,主要对某一条线路(或者车站、桥隧等重点工程)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这条铁路按照什么类型建设,是客运专线、是客货共线铁路、还是重载货运铁路。在此基础上,确定线路主要技术标准,选定线路的大致走向和主要建设方案,并对项目的投资进行匡算。上级部门(业主)在组织审查预可行研究的基础上,批复项目建议书。 3、初测工作,主要是对工程现场的水文、气象、地质、地形、地貌、当地材料人工价格、既有铁路平纵断面等进行初步调查和测量,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奠定基础。 4、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在初测成果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深入选定,并对站前站后各个专业进行较为详尽的设计,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并对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测定。上级部门(业主)在组织审查可行研究的基础上,由相关单位履行土地、环保等必要前置手续后,批复项目可研报告。可研的批复是一个标志,意味着本项目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和调查研究,具备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5、定测(定线现场测量),设计单位将可研阶段审定的建设方案到建设现场放线,对工程现场的水文、气象、地质、地形、地貌、当地材料人工价格、既有铁路平纵断面等进行详尽调查和测量,为项目初步设计奠定基础。 6、初步设计,主要是在可研和定测的基础上,对站前站后各个专业的工程内容和建设方案进行较为详尽的设计工作,对项目投资进行较为准确的测算。上级部门(业主)在组织审查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批复初步设计。 7、补定测,即在定测的基础上,对初步设计较可研变化的段落重新进行详尽测量,为施工图设计奠定基础。 8、施工图设计,即在初步设计和补定测的基础上,对项目所涉及的每处工点进行详尽设计,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9、配合施工,设计单位派出较有经验的工程师作为设计代表到现场配合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作业,及时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变更设计等。 10、竣工验收,铁路项目在完成各项主要工程内容建设,并顺利进行联调联试后,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各类验收(包含环保、工程质量等等诸多方面),合格后对铁路项目颁发相应证明。 11、目建成销号,铁路项目在获得验收后,正式开通运营,面向社会大众提供客货运输服务,并运营一定阶段后,对项目各专业(主要是概算)进行归口,最终销号,即这个项目已成功完成建设。 一个铁路项目从规划研究到建成销号,短则数年,长则十余载甚至二十余载,例如著名的京沪高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规划研究到2011年建成投产,历经20余年。全技术。

建铁路线路的初步设计论

摘要 新建铁路线路的初步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范围广且关系全局的系统性工作。近年我国铁路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但部分地区铁路的发展还是非常缓慢,铁路线路的选择即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设计线路为兰州到敦煌段,主要运用人工定线方法进行线路的选择与设计,通过选定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确定线路走向、线路平纵断面设计、牵引计算和通过能力计算等步骤设计本线路。对线路输送能力的检算,设计线路的运量能达到近期要求,但是远期运量需要线路的进一步改造才能满足要求。线路的各项技术标准均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铁路选线初步设计兰新铁路方案比选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1.2主要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1.3主要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原则 第二章线路平面定线

2.1紧坡地段定线 2.2缓坡地段定线 2.3定线过程 第三章线路平面设计 3.1平面组成和曲线要求 3.2直线设计 3.3曲线设计 3.4线路平面图 3.5本设计线的特点 第四章线路纵断面设计 4.1纵断面设计的一般问题 4.2纵断面设计的特殊问题 4.3详细纵断面图 第五章线路横断面的设计 第六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兰新铁路是新疆通往中国内地的铁路运输干线,是构成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兰新铁路建成后的30多年里,乌鲁木齐铁路局对线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改造,逐步实现了电力贯通,采用了电气集中。半自动闭塞、无线列车调度等先进技术设备,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状况,使线路通过能力提高到200万吨,达到中国国内先进水平,并于1986年在中国第一个实现了牵引动力内燃化。 兰新铁路,建于1952-1962年。线路从兰州市西行跨越黄河后,翻越海拔三千米的乌鞘岭,进入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出长城西端的嘉峪关,过马鬃山南麓的玉门、疏勒河,西跨红柳河进入新疆境内。经尾亚后,沿天山南麓过哈密、鄯善、吐鲁番,在达坂城穿过天山到乌鲁木齐市向西经过军垦之城石河子、奎屯、博乐最终到达边境口岸城市阿拉山口市。铁路沿线既有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又有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滩;既有新兴的工业城市,又有璀璨文化的古邑;既有瓜果飘香的原野,又有海市蜃楼的幻景。是集中国自然地理和

(完整版)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编制铁路工程概算的依据,是合理确定、有效控制铁路工程投资的基础。同时铁路工程概算成果是检验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的尺度之一,也是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第一部分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部分铁路工程概算 第一部分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目标 施工组织设计围绕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稳定目标开展工作。 其中:工程本身要求目标:质量、工期、投资。 社会环境要求目标:安全、环保、稳定 二、施工组织设计类别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两大类。 1、设计阶段,由设计院编制完成 (1)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概略施工组织方案意见 (2)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意见 (3)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意见 2、实施阶段 (1)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由施工单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1)以施工组织调查为工作基础。 2)符合相关规范、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要求。 3)突出铺架工程和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两条主线。 4)总工期由关键线路确定。 5)突出关键线路上的工程和重难点工程。 6)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应根据现场实际状况,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配置方案、建设标准和规模。7)遵循节约用地、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 8)大力推广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 四、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 2、铁路总公司及原铁道部现行有关规定。 (1)铁总建设【2015】79号《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2)铁建设【2008】189号《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3、上级部门对上阶段设计的批复。 4、本阶段铁路工程设计成果内容。 5、现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五、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的“施工组织方案意见”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研究依据、范围及研究年度; (2)预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改建铁路及增建二线设计细则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企业标准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 线路设计细则 (试行稿) QJ/YY 93—92 1 9 9 2年兰州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企业标准 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 线路设计细则 (试行稿) QJ/YY93—92 编写单位:线路处 批准单位: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试行日期:l993年6月1日 1992年兰州

关于发布《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 线路设计细则(试行稿)的通知》 铁一院线(1993)字第205号 根据铁一院计[l992]字第l29号附件之三1992年院标准化业务建设计划要求,由线路路基处负责编制的《改建铁路与增建笫二线线路设计细则(试行稿)》业经审定.现批准为院企业标准,编号QJ/YY93--92,自1993年6月1日起试行。 本细则由线路路基处负责解释与管理,在试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该处. 铁道部第一勘测浞计院 1993年3月31日 编制说明 率细则以《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PJ90—85)为依据,结合我院的实践经验,井参考兄弟院线路设计细则编制,作为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线路设计的补充规定,现经院审定发布试行。 在试行过程中。希各单位结合设计,配合施工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把补充、降改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甘肃兰州市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线路处,并抄送技术处,供定稿时参考。本细则不涉及专业问分工。 线路路基处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 (1) 第二章初步设计 (3) 第一节设计原则 (3) 第二节线路方案比选 (5) 第三节线路平面设计 (6) 第四节线路纵断面没计 (13) 第五节轨道设计 (19) 第六节改移道路及平(立)交通设计 (21) 第七节石碴场线路设计 (21) 第八节通过正式运营列车的施工便线设计 (22) 第九节线路工务行政区划分及组织定员设计 (23) 第十节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 (24) 第三章技术设计 (27) 第一节线路方案比选 (27) 第二节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 (27) 第三节轨道设计 (28) 第四节改移道路及平(立)交通设计 (28) 第五节石碴场线路设计 (28) 第六节通过正式运营列车的施工便线设计 (29) 第七节线路工务行政区划分及组织定员设计 (29) 第八节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 (29) 第四章施工图 (33)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1.0.1条本细则适用于国家铁路网中1435mm标准轨距铁路改建和增建第二线的线路设计。地方铁路、工业企业铁路可参照本细则设计 第1.0.2条线路设计的技术标准及设计原则应符合《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及任务书等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第1.0.3条建设项目采用的设计阶段,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按(82)铁基字1394号部令公布试行《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定)以及我院有关规定编制。 第1.0.4条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一般按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其中工程简单,技术不复杂,有条件的项目可按两阶段设计,即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规模小工程简单,原则标准明确,有条件的项目可按一阶段设计,即施工设计。 第1.0.5条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测资料编制。初步设计的内容,其深度应解决改建方案、分期提高通过能力方案、笫二线左右测、单线绕行或双线绕行方案以及重大的施工过渡方案、主要技术标准、主要设计原则、主要设备类型和概数、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概数、用地及拆迁概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意见及总概算。 第1.0.6条技术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扩大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定测资料编制。 技术设计的编制内容,其深度应解决各项设计方案和技术问题,工程数量、主要设备数量、主要材料数量、用地范围及数量、

铁路选线设计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和谐铁路战略的实施,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铁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以铁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占据着醒目位置。 在第12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提出,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纲要草案在提到完善区际交通网络时指出,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建设,发展高速铁路,形成快速客运网,完善重载货运网。与实施建设和谐题录发展战略相适应,近几年铁路规划与选线设计的理念方法及相应规范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铁路选线设计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线路意义铁路修建的经济、政治和国防方面的意义,以及在铁路网中所起的作用;技术标准铁路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主要有机车牵引种类,以及线路的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等标准。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铁路选线应尽可能“适应自然”,即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铁路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铁路修建工程量,并便于维修养护 二设计进行的主要工作和采用的方法 铁路是一条三维空间带状实体。线路在空间位置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设计主要根据所给设计的资料包括铁路等级:Ⅱ级;正线数目:双线;轨道类型:次重型;限制坡度:15‰;最小曲线半径:800m;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地质条件:

铁路建设基本程序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铁路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直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个步骤、各个环节所必须遵循的顺序和制度。进行铁路基本建设必须遵循它。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一般可划分为七个阶段,即: 1.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 2.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阶段 3.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4.建设准备阶段 5.建设实施阶段 6.竣工验收阶段 7.后评价阶段 其中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称为“前期工作阶段”或“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必须对建设项目做出经济评价。 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铁路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应按铁路建设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国家和行业资料,经调查踏勘后编制。它从宏观上论证项目的必要性,为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铁路建设项目建议书是业主单位向国家提出的要求建设某一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该铁路建议项目的轮廓设想,是从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及宏观方面的可能性加以考虑的。在客观上,铁路建设项

目要符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符合铁路部门、其它行业和地区规划的要求。 铁路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应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从技术、经济上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采用初测资料编制。设计任务书是在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编制的,供设计单位使用,它与经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起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如果在线路基本走向方案、接轨点方案、建设规模、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设备等方面有变动以及突破投资控制数时,应经原批准机关同意。 铁路设计工作阶段铁路设计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工程简单、设计原则明确的小型项目,经主管部门同意,可按一阶段设计,即施工设计。原三阶段设计中,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之间还有技术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铁路可行性研究,彩用定测资料编制。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作为控制铁路建设项目总规模和总投资的依据。 施工图是工程实施的依据,应根据审批的初步设计和补充定测资料编制。为施工提供必要的图表和必要的设计说明,详细说明施工时应注意的具体事项和要求,编制投资检算。铁路建设项目完成上述各设计阶段的工作后,申请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其中大中型投资计划由国家计委批准,小型项目按扩权规定,分别由铁道部和铁路局批准。 铁路建设准备阶段

新建铁路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铁路指挥部初步设计、施工准备阶段工作内容 一、初步设计阶段 1.落实可研与环保、水保及用地预审批复内容,组织初步设计→(提供设计院环保、水保及用地预审批复内容,开展定测与初步设计); 2.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完成用地申请报告,编制复垦方案报告书(设计院提供用地红线图等相关资料,配合办理)→国土及规划部门受理、批复; 3.组织建材、地材、土源调查,签订意向协议; 4.按批复组织编制环境保护文件,预审初步设计环境保护文件,形成意见并上报; 5.在设计单位协助下,与相关产权单位签订公铁立交、三电迁改、改路、改渠、管线迁改补偿等协议,确定补偿方式和标准。→(提供设计院,纳入概算); 6.组织初步设计初审,督促设计单位按鉴定意见修改初步设计文件,编制鉴修概算。 7.组织审查修改初步设计、鉴修概算,报部核备(或主管部门); 8.外部电源咨询; 9.做好对外协调工作,保证设计定测、勘察工作顺利开展; 10.跟踪掌握设计院对全线重点工程、先期开工工程、全线工程的设计进度,按合同约定分阶段考核设计工作; 二、施工准备阶段 1.成立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制定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部门岗位职责分工,编制各项管理办法(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2.参与设计院定测和初步设计工作,详细了解全线工程概况,提前进行施工调查;

3.组织研究工程总体安排(总工期、安全质量目标、年度投资计划); 4.确定重点控制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细化专业安排,明确施工要点; 5.对设计院初步设计文件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形成意见和建议; 6.组织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准备工作,确定总体目录,拟定施组设计中相关内容要点、图标格式。 7.组织编制施工、监理、咨询单位招标文件,准备招标相关工作; 8.拟定铁路施工标段划分方案、监理标段划分方案。 9. 了解全线超高压、高压电线的迁改数量,提前与产权单位沟通; 10.了解铁路全线穿越通过重点地段情况(石油钻井地段、湿地地段),提前与产权管理单位协调沟通; 三、开工点施工阶段 1.做好开工点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各部门监控到位(施工方案报批、工程质量管控、材料检测试验、外部协调处理等等环节); 2.安排监理尽快展开施工阶段的日常监理工作;

铁路基本建设概念及程序

铁路基本建设概念及程序 一、铁路基本建设概念 铁路基本建设指铁路运输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数量、提高固定资产技术水平、扩大和新增生产能力的建设工作。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勘测设计、建筑施工、设备安装。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按建设性质划分为:新建、扩建、改造或更新改造、恢复工程项目等。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按建设阶段划分为:筹建项目、施工项目、投产项目、竣工项目。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按建设规模及投资额划分为:大中型项目和小型项目。 二、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包括立项决策、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主要由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组成。 (一)四个阶段 1、立项决策阶段。依据铁路建设规划,对拟建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根据批准的铁路中长期规划或项目建议书,在初测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规定报批。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直接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设计阶段。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

计。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3、工程实施阶段。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批准后,组织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批准后,依据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设。 4、竣工验收阶段。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全部竣工或分期、分段完成后,组织竣工验收,办理资产移交。 (二)八个步骤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和铁路建设布局,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3、三阶段设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由铁道部鉴定,根据鉴定的初步设计意见进行技术设计,再由铁道部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的技术设计意见编制施工图。 二阶段设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由铁道部鉴定。根据鉴定的初步设计意见编制施工图。 4、进行建设准备,安排投资计划。 5、施工准备和设备订货。 6、组织施工。 7、进行生产准备。 8、竣工验收,交付生产。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见下图。

铁路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内容深度规定

铁路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内容深度规定 1. 规定背景 铁路工程的初步设计评审是确保项目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进行 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评审质量,制定本规定。 2. 评审内容要求 2.1 线路设计:评审应对线路的地质环境、地貌特点、设计标 准等进行深入了解,并验证其符合相关铁路规范、国家标准和工程 要求。 2.2 站场设计:评审应对站场的位置选取、规模规划、货站及 旅客站的布置等进行细致检查,并评估设计是否满足运行安全和客 运需求。 2.3 结构设计:评审应对桥梁、隧道、涵洞等各类结构的选型、布置、稳定性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设计满足工程强度和可靠性要求。 2.4 交通组织与安全:评审应对行车组织、信号与通信系统、 站场引线、防护设施等进行详细考察,并核实设计是否能够保障行 车安全和运营顺畅。

2.5 电气设计:评审应对电气化设备、供电系统、接触网等的 设计方案进行细致审查,以确保电气设备满足线路运行和安全要求。 3. 评审方式 3.1 设计文件审查:评审人员应仔细审查设计文件,包括设计 报告、图纸和技术说明等,对不合理、不合规的地方进行指正和修 改要求。 3.2 现场查看:评审人员应参观现场,对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和 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与设计人员和实施人员进行沟通并提出建设性 意见。 3.3 专家评审会议:评审人员应组织专家评审会议,就各项设 计方案、技术要求和工程实施过程进行讨论,以提高评审的专业性 和全面性。 4. 评审结果 4.1 评审结论:评审人员应根据评审内容和评审方式,出具评 审结论和意见,包括对设计方案的修改要求、风险识别和解决意见等。 4.2 评审报告:评审人员应撰写评审报告,详细记录评审过程、发现的问题、修正建议等,供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参考和落实。

建设现代化铁路网实施方案

建设现代化铁路网实施方案 一、前言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枢纽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发展 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国内运输的重点,铁路建设不可或缺。而 建设现代化铁路网实施方案就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二、铁路网现状 目前,中国铁路总里程数已经达到13.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里程数约为4万公里。但是,国家铁路网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路网布局不合理、区域协调性不强、线路过于密集等。同时,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之间的互联互通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实施方案 1.优化路网布局 为了解决线路过于密集的问题,应该优化路网布局。区域内铁 路线路数量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考虑铁路线路成本和维护成本, 进行科学优化布局。 2.加强区域协调性

在建设铁路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铁路线路,使之相互联通。跨省铁路线路应该进行有效协调,使之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切实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建设高速铁路网 高速铁路的建设是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优先建设跨城市、跨省的高速铁路线路,使之与国家现有的高速铁路通达。同时,还要加强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之间的互联互通性,方便旅客和货运的便捷运输。 4.推进数字化管理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数字化管理就成为问题解决的创新方向。应该加强铁路现代化科技研发的力度,推广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针对性,使火车运行变得更加智能,方便我们的生活。 四、结论 建设现代化铁路网实施方案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为国家交通枢纽建设注入强心剂。我们需要不断优化铁路网络,构建强大的铁路系统,为广大民众、商贸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一个更加现

铁路线路的设计与优化

铁路线路的设计与优化 摘要 本文讨论了铁路线路的设计与优化问题。我们首先介绍了铁路线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考虑因素,包括客流需求、地形地貌、运营成本等。接着,我们详细讨论了铁路线路的优化方法,包括直接搜索、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等。最后,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铁路线路优化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铁路线路、设计、优化、客流需求、地形地貌、运营成本 引言 铁路线路是铁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设计和优化对于保证铁路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铁路线路的设计和优化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客流需求、地形地貌、运营成本等。如何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设计出最优的铁路线路,是铁路建设者和运营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铁路线路的设计与优化问题。我们将介绍铁路线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考虑因素,并详细讨论铁路线路的优化方法。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铁路线路优化的实际应用效果。 铁路线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考虑因素 铁路线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 收集数据:铁路线路设计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客流需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状况等。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设计的环境和条件,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制定目标和限制条件:铁路线路设计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限制条件。例如,设计

一条连接城市A和城市B的高速铁路,要求旅行时间不超过3小时,运营成本不得超过500万元/年等。 (3) 进行初步设计:在确定了目标和限制条件后,需要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包括确定线路的大致走向、站点设置、线路类型等。初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满足目标和限制条件的前提下,找到一条可行的铁路线路。 (4) 优化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铁路线路的走向、站点设置等,以达到更优的效果。优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客流需求、地形地貌、运营成本等。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优化方法进行设计。 (5) 完善设计:在完成优化设计后,需要对设计进行完善。完善设计包括对铁路线路的细节进行考虑,例如信号设备、路基结构、桥梁隧道等。完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6) 编制方案:最后,需要将设计结果编制成方案,进行评审和审批。方案需要包括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建设方案等。在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铁路线路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客流需求、地形地貌、运营成本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虑因素: (1) 客流需求:客流需求是设计铁路线路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铁路线路时需要考虑客流的数量和分布,以便确定线路走向、站点设置和车次规划等。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设计铁路线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地形地貌的不同会对铁路线路的走向和设计造成影响。例如,山区地形的铁路线路需要采用大量的桥梁和隧道结构,而平原地区则可以采用较为平直的线路。 (3) 运营成本:铁路线路的运营成本也是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时需要考虑线

铁路专用线建设程序

新建铁路专用线的建设程序 1、编写项目建议书,这是项目立项的依据 建设单位要新建一个项目,首先新建企业应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项目筹建处。委托具有铁路设计资质的铁路设计院按铁道部(2007)152号文《铁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编写项目建议书,说明企业的性质、产品种类、主要原材料来源、主要产品销售何处、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争取当地政府和铁路局对本项目的支持。 铁路专用线作为企业配套的相关工程。铁路设计院按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书要组织现场踏勘、调查。根据铁路运输货物的流向要合理选择接轨站,确定接轨站至工厂企业的铁路走向;根据运输货物运量的大小和到达、发送的品类,合理确定铁路专用线的主要技术标准,企业装卸站的规模和选择必须的装卸机械;估算各土建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的数量,建设工期、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分析其经济合理性。将项目建议书提供给项目筹建处作决策参考并报相关部门。 项目建议书报送单位: (1)所在地政府:听取政府发改委、规划局对项目的意见,如果政府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则需有回复函。筹建处按回复同意的函件需到下列单位办理意向书、协议书或批复意见: 1)土地局:办理原则性的同意建设用地的许可。 2)水务集团公司:办理原则性的供水协议。 1 3)供电局:办理原则性的供电协议。

4)环保局:办理原则性的同意本项目对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可在本地建设的意见。 (2)铁路局:项目建议书送铁路局,请总工室组织专家对文件进行评审。办理原则性的同意铁路专用线在××站接轨和同意承担本项目铁路到达和发送货物的运输的意见。 (3)如果到达和发送运输量较大,建设单位需单项委托铁路设计院做这些到发物资经由相关铁路运输通路的研究。确定相关铁路能否承担将企业的物资运输量纳入铁道部的运输计划的可行性。 2、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所在地政府、铁路局、铁道部计划司等各部门对项目建议书批复的意见,铁路设计院按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落实铁路专用线按货物品类、流向分类的到达和发送的运输量;论述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确定的依据,接轨方案的比较,铁路专用线的运输方式、管理方式;货物列车的到发、车辆取送车的运输组织等作业方式;接轨站和本项目货物运输的通路能力,本项目土建工程和相关配套工程内容及工程投资;一般铁路专用线项目作为企业的配套工程,可不做经济效益评价,对大项目可进行经济评价。确定本项目的建设是否可行。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单位: (1)所在地铁路局:委托铁路局总工程师室组织各专业的专家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写项目评审意见,提出对下阶段初步设计的要求。建设单位委托铁路局向铁道部办理接轨申请。 (2)铁道部计划司:到前期办提交可研文件及铁路局对可研的批复。申请将企业对铁路专用线运输的到达和发送的运输量纳入铁道部的运输计划。

高速铁路线路设计与规划

高速铁路线路设计与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快速高效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高 速铁路作为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高速铁路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对于确保铁路运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高速铁路线路的设计与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首先,需要考虑铁路线 路的需求与可行性。在选择线路时,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交通需求等因素,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其次,还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的情况。在规划时,要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尽量避开生态脆弱区和自然保护区,优化土地利用,确保线路的安全与稳定。同时,要考虑线路的技术可行性和建设成本,综合评估各种因素之后,才能确定最佳的线路。 高速铁路线路的设计与规划还需要考虑既有铁路线网的接驳。由于高速铁路线 路的建设和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与既有铁路线网进行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铁路资源,提高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效率。这不仅能够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还能够提高运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高速铁路线路的设计与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色和需求。我国 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状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规划线路时,要根据具体的地区特点灵活地进行调整。对于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中低速铁路线路,以满足人们基本的出行需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建设高速铁路,提高运输效率,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设计和规划高速铁路线路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发展需求,以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和协调。 此外,高速铁路线路设计与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运营安全和服务水平。在设 计线路时,要考虑到列车运行的速度、客车站的布置、设施的配置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降低事故风险,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旅客

铁路线路与站场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铁路线路与站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工业铁路线路与站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方向课程。它要求学生能根据课程理论学习的知识进行工业铁路编组站的初步设计。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设计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是学生一次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通过本设计使学生掌握铁路车站设计的过程、方法,并学会进行铁路车站设计。能熟练地进行铁路线路连接及计算,为工厂总图设计及铁路车站单项工程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设计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铁路编组站的初步设计的步骤、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学术风格、团队精神等方面受到较为全面、系统和规范的训练。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 熟悉资料 已知资料: 由厂外经由工厂编组站进厂的货物运量表—表1; 由厂内经由工厂编组站编组运往厂外的货物运量表~表2; 钢铁联合企业总平面布置图,所设车站位置地形图。 (1)熟悉货物运量表:了解各种货物的运量、用途、运载车型、装卸地点,可能采用的装卸方式,工厂的产品结构。 (2)熟悉工厂总平面布置图:了解工厂工艺流程、各装卸点货位数量、厂内线路捣调车辆的条件、车辆调配径路、机车整备点等。 (3)读地形图:了解地形、地物,确定站坪的位置,设置某种站型的可能性。 全面了解和掌握原始资料,对于准确的构思、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不应忽视熟悉资料这一环节。 2. 绘制列流图、车流图 (1)根据表1和表2的货运量,将其变成车流量,填写进厂货物车流量表—表3、出厂货物车流量表—表4。 (2)将车辆变成列流并绘制车、列流图,图式自行设计或参考有关参考书。 (3)编制车流斜表:进出厂货物运输车流斜表—表5。 3. 确定车站设备 (1)用分析计算法计算到发线数量(计算所需技术作业时间标准参见任务书),并参照

2012-12-7高速铁路建造流程

高速铁路建造流程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程序严格,对路网规划、项目建议书(预可性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每一阶段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履行严格的审查与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工作。在严格程序的同时,各阶段的工作衔接紧密,功能定位、接口要求等问题提高研究、系统考虑,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相关配套工程的工作同步进行。 按照铁道部的相关文件及管理办法,高速铁路建造可划分为立项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验收四个阶段。 一、立项决策阶段 立项决策阶段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个子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规定报批。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指依据《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对拟建项目开展预可行性研究,主要目的是为项目立项提供依据,重点研究解决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线路的起讫点、线路大的走向。 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指项目建议书批复后,重点研究解决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确定主要技术标准,稳定线路、重大桥 渡、重点隧道、枢纽和站场等建设方案,拟定主要设备技术原则,确定工程规模,提出工程数量和投资估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二、勘察设计阶段 勘察设计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两个子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是指在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开展定测、现场调查,通过局部方案比选和比较详细的设计,提出工程数量、主要设备和材料数量、拆迁数量、用地总量与分类及补偿费用、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总投资后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主要设备采购、征地拆迁和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是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的主要依据,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指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补充定测、施工设计,并组织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1预可行性研究 2、可行性研究 3、初步设计 4、施工图 5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6、验交投产 7、后评估 铁路规程与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铁路轨道设计规范》《铁路技术管理规范》《铁路线路修理规范》 轨道由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等组成。 钢轨功用: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将所承受的荷载传布给轨枕、道床及路基。同时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 钢轨承受弯曲应力、局部应力、接触应力、温度应力。钢轨头应有抵抗压溃和耐磨耗的能力。 我国钢轨类型:75 60 50 43Kg/m。 我国有缝钢轨标准长度:12.5米和25米,75Kg/m钢轨只有25米一种。 接头的连接形式按相对轨枕分:悬空式和承垫式。按相对接头位置分:相对式和错位式。我国采用相对悬空式。 预留缝:高温时防止温度压力太大而胀轨跑道;低温时防止接头螺栓拉弯或拉断。钢轨伤损两位数编号分类十位数代表伤损的位置和状态,各位数代表造成损伤的原因。 钢轨磨耗分为侧面磨耗和波形磨耗。侧面磨耗发生在小半径曲线外轨上。 钢轨修正技术:磨修和焊修。 轨枕:一般横向铺设在钢轨下的到床下,承受来自钢轨的各项压力,并弹性的传布于道床,同时,有效的保持轨道的几何行位,特别是轨距和方向。 轨枕分为横向轨枕、纵向轨枕、短轨。材质分类木枕、混凝土枕钢枕。木枕长2.5M。 混凝土枕结构形式:整体式、组合式、半枕式。配筋方式分为普通钢混枕和预应力混凝土枕。 我国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枕。 ^ 我国轨枕类型分为Ⅰ、Ⅱ、Ⅲ三种。 我国铁路,木枕每公里最多1920根,混凝土枕1840根;最少每公里1440根。轨枕极差每公里80根 道床的功能(1)承受来自轨枕的压力并均匀的传递到路基面上。(2)提供轨道的纵横向阻力,保持轨道的稳定。(3)提供轨道弹性,减缓和吸收轮轨的冲击和振动。(4)提供良好的排水性,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及减小路基病害(5)便欲轨道养护维修,校正线路的平纵断面。 道砟性能:质地坚韧,有弹性,不易压碎和捣碎;排水性能好,吸水性差;不易风化,不易被风吹动或被水冲走。 碎石道砟分级:特级、一级、二级。 道床厚度:直线上钢轨或曲面上內轨中轴线下轨枕底面至路基顶面的距离。 我国规定正线区间道床边坡坡度为1:1.75 ::>_<::道床变形分析道床下沉分为两个阶段:初期急剧下沉,后期缓慢下沉。初期为道床密实阶段,道床在荷载下,道砟先产生压实,道床碎石大小颗粒相互交错,重新排列其位置,孔隙率减小。这一阶段下沉量大小与和持续时间与

铁路选线设计(1)

第一章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验交投产,后评估。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它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挡,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是其总体上互相动动,当经济合理,为下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铁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范与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铁路轨道设计规范》《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等。 铁路发展的方向:西北经济区铁路建设最薄弱.高速化与重载化 第二章 客货运量的确定,首先要划定设计线的吸引范围。直通线范围:路网中货运货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或运距最短的原则来确定。 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1.铁路运量2.运输周转量3.货运密度4.货流比(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CQ÷CZ)5.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全年月平均货运量)6.客流波动系数7.零担列车,摘挂列车,快运货物列车和旅客列车。 设计年度可分为初期(第5年),近期(第10年)远期(第20年)。 铁路运输能力用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来表示。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或旅客人数。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列车制动力。 车运行阻力按阻力的性质可分:1.基本阻力,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遇到的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2.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等。3.启动阻力,列车启动时的阻力。 列车运行附加阻力与基本阻力有何区别?它们是否都是阻止列车运行的力?为什么? (1)列车运行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遇到的阻力。只要列车在运行,就受到此项阻力作用,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总是存在的。(2)而附加阻力是指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隧道阻力及起动阻力等。附加阻力是有线路状况、气候条件及列车运行条件决定的。(3)列车运行阻力基本上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即阻碍列车运行。而坡道阻力的方向取决于列车是上坡还是下坡。当列车上坡运行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的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当列车下坡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即有助于列车前进。。 合力曲线图:机车在各种工况下作用在列车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关系的坐标图。 单位合力曲线特性:有加算坡道时的应用,均衡 速度的确定,判断列车运行状况,确定按限速运 行时的机车操作状态。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 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 型,牵引质量,机车交路和闭塞类型。 最大坡度是铁路线路纵断面坡度允许采用的最大 值。 限制坡度单机牵引地段的最大坡度(列车 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 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 第三章 线路在空间位置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线 路平面是指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表示线 路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线路纵断面是沿线路中 心线所作的铅锤铅垂剖面在纵向展之后,线路中 心线的立面图,表示线 路的起伏情况,其高程为路肩高程。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满足的基本要求:1.必须 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 2.应力争节约资金3.既要 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他们协调 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平面基本线形的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 线。 夹直线:前一曲线终点与后一曲线起点间的直线 (HZ1到ZH2) 最小夹直线满足的要求:1.保证线路养护维修的 要求 2.车辆横向摇摆不致影响行车平顺 3.车辆 震动不致影响旅客舒适。 夹直线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修改线路平面设计, 如减小曲线半径或选用较短的缓和曲线长度,或 改移夹直线的位置,以延长两端点间的直线长度 和减小曲线偏角。当同向曲线间夹直线长度不够 时,可采用一个较长的单曲线代替两个同向曲线 (图)。 曲线超高:曲线外轨抬高后产生的外轨顶面与内 轨顶面的水平高度之差。 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 度不变法。 最小曲线半径选定的影响因素:设计线的运输性 质,运行安全,设计速度,地形条件。 曲线半径选用应遵循三大原则:因地制宜由大到 小合理选用,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慎 用最小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对工程的影响:增加线路长度,降低黏 着系数,轨道需要加强,增加接触导线的支柱数 量。 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增加轮轨磨耗,加大维 修工作量,增高行车费用。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条件:超高顺坡不致使车轮脱 轨,超高时变率不致使旅客不适,欠超高时变率 不至影响旅客舒适(三个值取最大值)。 线间距离:铁路并行修建第二线第三线时,区间 相邻两线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线间距离(简称线 距)。 线间距离加宽原因:车辆的几何偏移量,外轨超 高引起的车辆偏移量。 坡段长度:坡段两端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 坡度值:该坡段两端变坡点的高差与坡段长度的 比值,以千分数表示。上坡取正值,下坡取负值。 影响限制坡度选择的因素:铁路等级,运输需求 和机车类型,地形条件,邻线的牵引定数,符合 《线规》规定。 设置竖曲线的限制条件:需要设置竖曲线的最小 坡度代数差,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竖曲 线不应设在明桥面上,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叠, 竖曲线不易与平面圆曲线重叠1.保证列车不脱钩 2.坚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疊 3.竖曲线不应设在 明桥面上 4.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卷 5.坚曲线不 应与平面圆曲线重叠 变坡点处的线路施工高程,应根据变坡点的设计 高程,减去(凸型变坡点)或加上(凹形变坡点) 外矢据的高度。路基填挖高度应根据施工高程计 算。 简述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 求。 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指:不 脱钩、不断钩、不脱轨、不途停、不运缓与旅客 乘车舒适等,这些要求反映在《铁路线路设计规 范》(简称《线规》)规定的技术标准中,设计要 遵守《线规》规定。(2应力争节约资金。即既要 力争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又要考虑为 施工、运营、维修提供有利条件,节约运营支出。 从降低工程造价考虑,线路最好顺地面爬行,但 因起伏弯曲太大,给运营造成困难,导致运营支 出增大;从节约运营支出考虑,线路最好又平又 直,但势必增大工程数量,提高工程造价。因此, 设计时必须根据设计线的特点,分析设计路段的 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的要求,通过方 案比较,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3)既要满 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 合、总体布置合理。铁路上要修建车站、桥涵、 隧道、路基、道口和支挡、防护等大量建筑物,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不但关系到这些建筑物的 类型选择和工程数量,并且影响其安全稳定和运 营条件。因此,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各类建筑物对 线路的技术要求,还要从总体上保证这些建筑物 相互协调、布置合理。 第四章 铁路定线: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 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布置各种建筑物,确定其 规模。 铁路定线的步骤:走向选择,带状范围选线,详 细定线。 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 区其他建设的配合,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 求,自然条件,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 接轨站的选择:接轨点的选择和接轨方向的选择。 缓坡地段:采用的最大设计坡度大于地面平均自 然坡度,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要矛 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直 方向定线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 紧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地面平均 自然坡度,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控制,更要 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 这就需要根据地形变化情况,选择地面平均自然 坡度与最大坡度基本吻合的地面定线,有意识的 将线路延长,使之能达到预定的高程。 定线原则:用足坡度,适当展线,留有余地,不 设反坡,由难到易。 展线方式:套线(主河谷自然坡度大于最大坡度, 而侧谷又比较开阔),灯泡线(在谷口狭窄的侧谷 内)螺旋线(在地形特别困难的地段,线路可迂 回,360度成环状)。 导向线:既用足最大坡度又在导向线与等高线交 点处填挖为零的一条折线。 河谷线:沿河而行的路线。 沿河谷选线具有下列优点: 1.河谷纵坡为单向坡可避免线路出现逆破,在紧 迫地段,可利用支流侧谷展线骨。 2.多数城镇位于开阔的河谷阶地,铁路通过阶地, 便于在阶地设站,可更好地为地方服务,这样既 可提高铁路的效益,又方便了铁路员工的物质文 化生活。 沿河谷定县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河谷选择, 岸侧选择,线路位置的选择。 越岭地段定线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越岭垭口选 择,越岭高程选择,越岭引线定线。 第五章 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保证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需 遵循以下原则: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不遗漏有 比较价值的方案,各方案应在同等精度的基础上 比较。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反映线路方案的技术特征, 对线路的工程条件和运营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 反映工程条件的技术指标有线路建筑长度,展现 系数,最大坡度,最小半径曲线,地质不良地段 的数目和长度,车站数目,土石方及桥隧工程数 量,劳动力投入,占地数量及建设工期等。 反映运营条件的技术指标有运营长度,控制区间 和权限的往返走行时分,拔起高度,通过能力, 牵引吨数,输送能力,旅行速度,运用机车台数 和车辆数,机车与车辆小时,机车与列车乘务组 小时和能量,燃料消耗等。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类:按时间因素分静态法动 态法,按评价指标分最小费用评价方案,费用— 收益评价方案。 常用经济评价方法:差额投资偿还期法,年换算 费用法,最小费用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第六章 中间站和区段站的区别是区段站上有机务段。 车站上与运输有关的各项技术:铁路运输的各种 客货作业和各种技术作业。 车站按其技术作业及作业性质的不同:客运专线 铁路可分为越行站,中间站和始发站。客货共线 铁路可分为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和 编组站。 铁路定线与车站分布时,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 的什么部位。 答:铁路定线与车站分布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 的凸起顶部。这是因为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凸起 顶部时, 列车进站为上坡,有利于列车减速,减少列车制 动而引起的轮箍和闸瓦的磨耗及相应的运营支 出;列车出站为下坡,有利于列车加速,咳减少 能量消耗,也有利于提高列车在区间的平均走行 速度。 中间站客运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以及平过 道或跨线设备。 中间站货运设备:一般需设置货场包括仓库,货 物站台,货物堆放场,货物线,装卸机具及货运 办公室等。 货场布置图形根据货物线修成方式有通过式,尽 端式和混合式三类。 第七章 既有线能力加强,应从提高通过能力和牵引吨数 两方面着手。 既有线改造是铁路运输综合扩能的重大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