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037.3-200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

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

Plastics-Injiection moulding of test specimens of

thermoplastic

merials—Part 3:Small plates

(ISO294-3;2002.IDT)

目录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设备 (5)

4.1 D1型和D2型标准模具 (5)

4.2注塑机 (7)

5 步骤 (7)

5.1状态调节 (7)

5.2注塑 (7)

6 试样制备的报告 (7)

前言

GB/T 17037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第2部分:小拉伸试样;

——第3部分:小方试片;

——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

——第5部分:研究各向异性用标准试样的制备。

本部分为GB/T 17037的第3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294-3:2002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注塑第3部分:小方试片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 294-3:2002 。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晓丽,王树华,吴世见,陈宏愿,张昌怡。

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

1 范围

GB/T 17037的本部分规定了D1型和D2型两个两型腔的标准模具,用于注塑

60mm∙60mm的小方试片,试片厚度为1mm(D1型)和2mm(D2型)。试片可用于多种测试(见附录A),另外,模具可以装配嵌件用于研究熔接线对力学性能得影响(见附录B)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7037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7037.1——199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GB/T 17037.4——2003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

ISO 6603-1:2000 塑料硬质塑料穿刺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冲击试验

ISO 6603-2:2000 塑料硬质塑料穿刺冲击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仪器冲击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037.1 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7037的部分。

4 设备

4.1 D1型和D2型标准模具

D2型标准模具(见图1)是有两个型腔的模具,用于制备60mm∙60mm的试片。使用该模具模塑试片的尺寸见图2和表1.

D1型和D2型标准模具主要结构如图1,图2所示,并满足下述要求:

a ) GB/T 17037.1.4.1.1.4中a);

b)GB/T 17037.1.4.1.1.4中b)不适用;

c)GB/T17037.1..4.1.1.4中c);

d)和e)GB/T17037.1.4.1.1.4中d)和e)不适用;

f)GB/T 17037.1.4.1.1.4中f);

g)GB/T 17037.1.4.1.1.4中g),但应参考ISO 6603;

模具型腔(见图2)的主要尺寸如下,单位为mm;

——长度60~62

——宽度60~62

——高度.D2型模具 2.0~2.1

D1型模具 1.0~1.1

h)-j)GB/T 17037.1.4.1.1.4中h)-j)。

k) 压力传感器P在型腔内的位置见图2,压力传感器仅在模塑收缩率测定时使用(GB/T 17037.4)。然而,在使用任何一个标准模具时,用它控制注射期间的压力也是合适的(GB/T 17037.1.4.1.1.4中k))。压力传感器应该与模具表面在同一表面,以防止干扰熔体流动。

D-n)GB/T 17037.1.4.1.1.4中D~n)。

注1:被严格限定高度的浇口对材料在型腔内(甚至离浇口很长的距离内)的取向有很大影响。因此已经将浇口高度设定在一个有利于模塑收缩率测量的值(见GB/T 17037.4).

注2:浇口的高度和长度对溶体流进型腔的凝固过程和模塑收缩率有很大影响(见GB/T 17037.4).因此,浇口尺寸公差较小。

注3:在材料变更导致模塑收缩率发生变化时,浇口长度Lₑ的值也能使试片与流道分离的两切断线间距离Lₑ(见图1和见图2)保持不变。

注4:试片与流道分离的两切断线距离Lₑ按公式Lₑ=2(Lₑ+Lₐ+L)计算(见图2)。把距离Lₑ设定为80mm有利于使用与从多用途试样中心部分切取80mm:10mm∙4mm的试样相同的切割机。(见GB/T 17037.1.4.1.1.4中l)。

Sp——主流道;

G——浇口;

Lr——试片与流道分高的两切断线间距离(见4.1中注3和注1);

模塑体积Vm——2300mm3(2mm厚试片);

投影面积Ap——1100mm2.

图1 D1型D2型标准模具的型腔板图

Sp——主流道;

R——分流道;

G——浇口:

P——压力传感器。

图2 D1型和D1型标准磨具详图

4.2注塑机

注塑机应符合GB/T 17037.1中4.2的要求,但推荐D1型和D2型标准模具使用的最小锁模力Fm≥11000∙Pmm∙10,例如,Pmm=80Mpa时,Fm≥880kN。

5 步骤

5.1状态调节

应符合GB/T 17037.1中5.1的规定。

5.2注塑

应符合GB/T 17037.1中5.2的规定,但对于D1型和D2型标准模具,选择合适的注射时间t1以使注射速度v1与使用A型模具时的速度相符。

6 试样制备的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采用GB/T 17037的本部分;

b)-h) 按GB/T 17037.1,第6章中b)-h)的规定。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小方试片的推荐用途

推荐使用D2型标准模具制备测定ISO6603规定的多轴冲击性能的试样(见注1),按GB/T 17037.4规定测定模塑收缩率及光学性能的试样(见注2),测定有色塑料试样(见注3),研究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见注4)以及通过镶置嵌块制备研究熔接线影响的试样(见附录B)。

D1型标准模具特别适用于制备测定电性能的试样(见注5),测定吸水性的试样(见注6)以及测定动态力学性能的试样(见注7)。

注1:在ISO10350-1中,多轴冲击强度包括在力学性能内,推荐试样厚度为2mm。

注2:由天然或本色材料制备的试样适合于测定折光指数和透光率。

注3:用天然或有色材料制备的试样适合于测定光学和力学特征性能,例如,按照ISO4892-2研究气候的影响。

注4:按照ISO2818可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从试片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方向截取符合ISO8256的4型拉伸试样,并分别按照ISO527-1和ISO8256做拉伸和拉伸冲击试验,用以研究力学性能各向异性。

注5:ISO10350-1推荐使用厚度为1mm,边长》60mm的方形试样测定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指数,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和电气强度等电学性能。

注6:ISO10350-1推荐使用厚度》1mm的试样按ISO62规定测定吸水性,使用该厚度试样可以在合适的测定时间内测得饱和吸水值。

注7:ISO6721-2规定使用扭力摆锤及1mm厚的试样测定复合剪切模量。这些试样可以从D1型标准模具注塑的试片中截取。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熔接线

在模具型腔内设置合适的嵌件,可用于研究熔接线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见图B.1和B.2)。

图B.1显示得是紧挨着浇口的单个嵌件(阴影部分),熔接线(实线)在两个平行流动的熔体间形成。可用机械性的方法从能够研究熔接线影响的注塑试片中(用虚线表示)截取符合ISO8256的4型拉伸试样,按ISO527-1和ISO8256做拉伸和拉伸冲击试验,研究试样性能与距嵌件距离的关系。

图B.2显示得是使用多个嵌块得情况,熔接线由熔体相对流动产生,每个熔接线代表了不同的长度的流道。

图B.1表示的熔体的平行流动和图B.2表示的熔体的相对流动产生的熔接线代表了熔接线的两个基本类型。无论哪一种情况下,只能应用对称排列的两型腔模具。

注:对于一些材料,如果因为熔融塑料压力随距浇口距离增加而下降导致流动距离影响结果,从图B.1和图B.2所示模具获得的数据的,其他一些因素,如填充均匀性和半结晶材料的结晶速度也可能对结果有影响。所以熔接线强度与距浇口距离的不同而不同。

图B.1 用单个嵌件(阴影部分)的注塑试片截出

拉伸试样的位置(点画线)

图B.2用多个嵌件(阴影部分)的注塑试片截出拉伸试样的位置(点画线)

ISO-75-2-2013-中文版

ISO 75-2: 2013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1 围 ISO 75标准的本部分容规定了三种使用不同恒定弯曲应力值测定塑料(包括填充塑料和以加工前长度可达7.5 mm纤维增强的塑料)和硬橡胶的负荷变形温度。 ——使用1.80 MPa弯曲应力的A法; ——使用0.45 MPa弯曲应力的B法; ——使用8.00 MPa弯曲应力的C法。 测定负荷变形温度所使用的标准挠度Δs对应于ISO 75本部分所规定的弯曲应变增量Δεf。试样在室温时由于承受负荷而产生的初始弯曲应变在ISO 75的本部分容中既没有说明,也不能测量。弯曲应变差值对初始弯曲应变的比率取决于受试材料的室温弹性模量。因此,本方法仅适用于对室温弹性性能相似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进行比较。 注1:本方法对无定形塑料比对部分结晶塑料有更好的再现性。为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某些材料可能需要将试样进行退火处理。如果采用了退火程序,通常导致其负荷变形温度增加(见6.6)。 注2:更多信息见ISO 75-1:2013第1章。 2 规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容被本标准引用,是使用本标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更新过的文献(包括任何修订),其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 ISO 75-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ISO 293,塑料——热塑性材料压塑试样 ISO 294-1,塑料——热塑性材料注塑试样——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ISO 2818,塑料——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ISO 10724-1,塑料——热固性粉状模塑料注塑试样(PMCs)——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的制备 ISO 20753,塑料——试样 3 术语和定义 ISO 75-1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注:按所选择的弯曲应力值(见第1章)的不同,负荷变形温度(见ISO 75-1:2013中的 3.7定义)分别用T f 0.45、T f 1.8或T f 8.0三种符号表示。 4 原理 见ISO 75-1:2013第4章。 5 设备 5.1 产生弯曲应力的装置 见ISO 75-1:2013,5.1。 设置试验跨度(支座与试样两条接触线间的距离)为(64±1)mm。 5.2 加热装置 见ISO 75-1:2013,5.2。 5.3 砝码 见ISO 75-1:2013,5.3。 5.4 温度测量仪器 见ISO 75-1:2013,5.4。

GBT 17037.3-200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

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 Plastics-Injiection moulding of test specimens of thermoplastic merials—Part 3:Small plates (ISO294-3;2002.IDT)

目录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设备 (5) 4.1 D1型和D2型标准模具 (5) 4.2注塑机 (7) 5 步骤 (7) 5.1状态调节 (7) 5.2注塑 (7) 6 试样制备的报告 (7)

前言 GB/T 17037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第2部分:小拉伸试样; ——第3部分:小方试片; ——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 ——第5部分:研究各向异性用标准试样的制备。 本部分为GB/T 17037的第3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294-3:2002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注塑第3部分:小方试片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 294-3:2002 。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晓丽,王树华,吴世见,陈宏愿,张昌怡。

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 1 范围 GB/T 17037的本部分规定了D1型和D2型两个两型腔的标准模具,用于注塑 60mm∙60mm的小方试片,试片厚度为1mm(D1型)和2mm(D2型)。试片可用于多种测试(见附录A),另外,模具可以装配嵌件用于研究熔接线对力学性能得影响(见附录B)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7037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7037.1——199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GB/T 17037.4——2003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 ISO 6603-1:2000 塑料硬质塑料穿刺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冲击试验 ISO 6603-2:2000 塑料硬质塑料穿刺冲击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仪器冲击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037.1 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7037的部分。

GBT 1041—2008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 1041—2008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压缩性能 标准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塑料压缩性能的方法。规定了标准试样,但其长度可以调整,以防止其压缩翘曲而影响试验结果,以及试验速度的范围。 本标准用于研究试样的压缩行为并用来测定在标准条件下压缩应力-应变与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及其他特性的关系。 2.本标准适用于下述材料: ——硬质和半硬质热塑性模塑和挤塑材料,包括用短纤维、小条、小片或颗粒填充的增强复合材料以及未填充的复合材料或半硬质的热塑性片材; ——硬质或半硬质的热固性模塑材料,包括填充或增强的复合材料,硬质或半硬质的热固性片材; ——热致液晶聚合物。 按照ISO 10350-1: 1998与GB/T 19467. 2—2004,本标准适用于加工前纤维长度<7. 5 mm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本标准一般不适用于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塑料和层压材料、硬质泡沫材料和含有泡沫材料或泡沫橡胶的夹层结构的材料。 本标准采用的试样可以是选定尺寸的模塑试样,也可以是用标准多用途试样中部机加工而成的试样(GB/T 11997—2008)或由如模塑、挤塑或铸塑成板材的成品或半成品上机加工而成。 4.本标准规定了优选的试样尺寸。用不同的试样或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试样所进行的试验,其结果是不可比较的。其他因素,如试验速度和状态调节情况,也能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当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时,应严格地控制这些因素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1997) GB/T 5471—2008 塑料热固性塑料试样的压塑(ISO 295:2004,IDT) GB/T 9352—2008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ISO 293:2004,IDT) GB/T 11997—2008 塑料多用途试样(ISO 3167J002, IDT) GB/T 17037.1—1997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idt ISO 294-1:1996) GB/T IKOO—1的7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弯曲试验机技术要求(idt ISO 5893:1993) GB/T 19467. 2-2004 塑料可比单点数据的获得和表示第2部分:长纤维增强材料 (ISO 10350-2:2001, IDT) ISO 2602:1980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平均值的估算——置信区间 ISO 2818:1994塑料——用机械加工方法制备试样 ISO 10350-1:1998塑料——可比单点数据的采集和表示——第1部分:模塑材料ISO 10724-1:1998塑料-—热固性粉状模塑料(PMCs)试样的注塑——第1部分:一般原理和多用途试样的模塑 材料装置:

QMN-J54.056-2007 PC-ABS合金塑料材料(原标准号05.914)

PC-ABS合金塑料材料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发布

PC-ABS合金塑料材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PC/ABS合金(聚碳酸酯+ABS)塑料材料的技术要求、材料牌(型)号、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器产品户内用的注塑成型的导风条等等类似零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 1040.1-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实验方法 GB/T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1843-1996 塑料悬臂梁试验方法 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 GB/T9341-2000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9342-1988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2670-1990 聚丙烯树脂 GB/T17037.1-199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 样的制备 GB/T 17037.4-2003 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代替 GB/T15585-1995) QMK-J11.001-200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货检验 QMK-J80.002-2007 塑料和泡沫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PC/ABS合金塑料材料(以下简称:PC合金材料)

GB-T 1040.3-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塑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1040.2-2006/180527-2: 1993 目录 1 范围 (2) 1.1 (2) 1.2 (2) 1.3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原理 (3) 4 定义 (3) 5 设备 (3) 6 试样 (3) 6. 1 形状和尺寸 (3) 6.2试样制备 (4) 6.3标线 (5) 6.4试样检查 (5) 7试样数量 (5) 8状态调节 (5) 9试验步骤 (5) 10结果计算和表示 (5) 11精密度 (6) 12试验报告 (6) 附录 (7)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望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1 范围 1.1 GB/T 1040 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用于测定模塑和挤塑塑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条件。 1.2 本部分适用于下述范围的材料: ----硬质和半硬质的热塑性模塑、挤塑和铸塑材料,除未填充类型外还包括例如用短纤维、细棒、小薄片或细粒料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硬质和半硬质热固性模塑和铸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 但纺织纤维增强材料除外; ----热致液晶聚合物。 本部分不适用于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硬质微孔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夹层结构的材料。 1.3 本部分所用试样既可以模塑成规定尺寸,也可由注塑或压塑的制件或试片经机加工、切割或冲压而成。应优先选用多用途试样(见ISO 3167: 1993,塑料多用途试样)。 注: ISO 3167:1993. 已被ISO 3167:2002 代替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040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中文版 ISO 62-2008

ISO 62-2008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引言 塑料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以下几种现象: a) 由于吸水引起尺寸改变(如膨胀); b)水溶性物质溶出; c)材料其他性能的变化。 材料暴露于潮湿条件、浸入或暴露于沸水中,可发生明显不同的反应。当暴露于潮湿条件下平衡吸水量可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量。非平衡条件下的吸水量,可用于比较相同材料的不同批次;以及用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小心控制非平衡条件,也可测定材料的扩散常数。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平板或曲面形状的固体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本标准也规定了当试样浸入水中或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量规定塑料试样尺寸的吸水量。对单相材料假设通过试样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费克扩散行为,那么可以测定通过厚度方向的水分扩散系数。该模型对均质材料和增强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试验是有效的。然而一些两相基料,如固化的环氧树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标准范围内。 1.2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扩散系数适于比较塑料暴露于相同条件下的平衡吸水量。若在非湿度平衡条件下比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单相费克扩散行为。

1.3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间内将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浸泡于水中或规定的湿度下,该方法可用于相同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较,或给定材料的质量控制。所有试样尽可能相同,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即表面光洁度、内应力等。然而在这些条件下试样达不到平衡吸水性,所以该试验不能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性。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建议试验同时进行。 1.4本标准得到的结果适用于大多数塑料,但不适用于具有吸水性和毛细管效应的泡沫塑科、颗粒或粉末。塑料暴露于潮湿条件一定时间,可用于塑料间的相互比较。测定扩散系数的试验不适用于所有塑料。方法2不适用于浸入沸水中后不能保持形状的塑料(见6.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有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正版)适用于本标准。 IS0 175:1999,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IS0 294-3,塑料——热塑性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3部分:小方试片 IS0 2818,塑料——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3原理 将试样浸入23oC蒸馏水中或沸水中,或置于相对湿度为50%的空气中,在规定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测定试样开始试验时与吸水后的质量差异,用质量差异对于初始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如有必要,可测定干燥除水后试样的失水量。

丙烯塑料检验标准

PP塑料检验标准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塑料的基本结构、型号规格、技术要求、标志、包装、检验、运输、贮存。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670-1990 聚丙烯树脂 GB/T2546-1998 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材料命名 GB/T7155.2-1987 聚丙烯管材及管件密度的测定 GB/T1040-1992 塑料拉伸实验方法 GB/T1633-1979 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GB/T1843-1996 塑料悬背梁试验方法 GB/T2547-1981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GB/T2918-1982 塑料式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 境 GB/T3682-1983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度试验方 法 GB/T9342-1988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 法 GB/T9345-1988 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 法 GB/T9352-1988 热塑性塑料压塑试样的制 备 GB/T9344-1988 塑料疝气灯光源曝晒实验方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如下定义: 3.1、冲击强度 冲击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冲击负荷的最大能力;在冲击负荷下,材料破坏时所消耗的功与试样的横截面积之比。 3.2、成型收缩率 是指制品尺寸大小模具型腔尺寸的量与模具型腔尺寸之比。 3.3、洛氏硬度 用规定的压头。先施加初试验力,再施加主试验力,然后返回到初试验力,用前后二次初试验力作用下的压头压入深度差求得的值。 4、技术要求 4.1、外观 4.1.1聚丙烯树脂圆柱状颗粒、材料本色为半透明白色或半透明白黄色,粒子的尺寸在任意方向上应为2-5mm,无机械杂质。 4.1.2原材料进货密封包装良好,有清晰的产品品牌、材料规格或型号、生产厂家等标识。 4.2、颜色要求 材料配色后颜色应满足使用技术要求,其制件之间或制件与标准色板间的色差ΔE应符合<产品外观通用标准>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4.3、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材料原始物理、机械及热性能)如1所示:

复合材料标准汇编

国家标准-常用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5.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6.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7.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8.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0.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11.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12.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13.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14.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15.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16.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17.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18.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 19.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20.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21.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22.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23.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24.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25.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26.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7.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28.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29.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30.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31.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32.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33. GB/T 2547-1981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34. 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35. GB/T 2573-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 36. GB/T 2574-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湿热试验方法 37. GB/T 2575-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试验方法 38. GB/T 257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 39. GB/T 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40. GB/T 2578-1989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制作方法

GB1843冲击实验样条预处理流程

GB1843冲击实验样条预处理流程 GB/T1843-2008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试验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下列范围的材料: 硬质热塑性模塑和挤塑材料,包括填充材料和增强未填充材料,硬质热塑性板材;硬质热固性模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强材料,硬质热固性板材,包括层压材料;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单向或非单向的增强材料如毡、织物、纺织粗纱、短丝束、复合和杂混复合材料、玻璃粗纱和碎纤维、预浸渍材料制成的片材(预浸料坯); 热致液晶聚合物。 本方案一般不适用于硬质多孔材料和含有多孔材料的夹层结构材料。另外,长纤维增强的复合料或热致液晶聚合物一般不用缺口试样。 此方案主要适用与塑料制品企业进行塑料来料及产品质量检验,方案中包含冲击试验的目标,相关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适用与试验应用的典型测试设备。1、冲击试验的目标 塑料在规定条件下测定悬臂梁冲击强度,探测塑料材料的基本冲击力学性能。特性参数是: 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无缺口试样断裂时所吸收的冲击能量,它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有关,以KJ/m2表示。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缺口试样断裂时所吸收的冲击能量,与试样缺口处的原始横截面积有关,以KJ/m2 表示。 2、相关试验标准:

GB/T 1843-2008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5471-2008 塑料热固性塑料试样的压塑 GB/T9352-2008 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 GB/T 11997-2008 塑料多用途试样 GB/T 17037。1-199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GB/T21189-2007 塑料简支梁、悬臂梁和拉伸冲击试验用摆锤冲击试验机的检验 BS ISO 1268-10-2005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的生产方法。BMC和其他长纤维化合物的注射模塑法。多用途试样的一般原则和模制 ISO 2602-1980 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平均值的估计。置信区间范围 ISO 2818-1994 塑料。试样的机加工制备 BS ISO 10724-1-1998 塑料。热固粉末模塑复合物试样的注射模塑成型。第1部分:多用途试样的一般原理和模塑成型 3、试样类型:矩形带缺口和不带缺口 4、适用于试验应用的典型测试设备: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标准配置:主机附件 主机配备不同冲击能量的悬臂梁摆锤,以满足不同冲击强度的材料试验需求。主机:PTM1000系列三思塑料摆锤冲击试验机

HFB电缆保护管执行标准

HFB电缆保护管执行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工程埋地用增强改性聚丙烯波纹电缆管(HFB)的通用招标订货,是相关设备通用订货合同的技术条款。 (1)采用标准 供货方应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IEC标准,在用户方同意时可以使用其他性能更高的标准。行业标准中已对产品质量分等做出规定的条款,卖方所提供的产品性能应达到优等品的标准。当以上标准中的条款与本技术条件发生偏差时,应以本技术条件为准。 本条件中标明的参数数值是作为特殊强调的条款,其它未标明的均应执行IEC、GB及有关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中相关条款的最高要求。 GB/T 13381.1-1992 电气安装用导管的技术要求通用要求 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一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法和滴定法 GB/T 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2408-20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313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 GB/T 8802-2001 热塑性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 8806-2008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 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 GB/T 10294-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 1415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 GB/T 17037.1-199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ISO75-2-2013中文版

ISO75-2-2013中文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ISO75-2-2013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ISO75-2-2013中文版的全部内容。

ISO 75—2: 2013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1 范围 ISO 75标准的本部分内容规定了三种使用不同恒定弯曲应力值测定塑料(包括填充塑料和以加工前长度可达7.5 mm纤维增强的塑料)和硬橡胶的负荷变形温度。 --使用1。80 MPa弯曲应力的A法; —-使用0.45 MPa弯曲应力的B法; ——使用8。00 MPa弯曲应力的C法。 测定负荷变形温度所使用的标准挠度Δs对应于ISO 75本部分所规定的弯曲应变增量Δεf.试样在室温时由于承受负荷而产生的初始弯曲应变在ISO 75的本部分内容中既没有说明,也不能测量。弯曲应变差值对初始弯曲应变的比率取决于受试材料的室温弹性模量。因此,本方法仅适用于对室温弹性性能相似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进行比较。 注1:本方法对无定形塑料比对部分结晶塑料有更好的再现性.为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某些材料可能需要将试样进行退火处理.如果采用了退火程序,通常导致其负荷变形温度增加(见6。 6)。 注2:更多信息见ISO 75—1:2013第1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被本标准引用,是使用本标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更新过的文献(包括任何修订),其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 ISO 75-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ISO 293,塑料--热塑性材料压塑试样 ISO 294-1,塑料—-热塑性材料注塑试样-—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ISO 2818,塑料——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ISO 10724-1,塑料--热固性粉状模塑料注塑试样(PMCs)——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的制备 ISO 20753,塑料——试样 3 术语和定义 ISO 75-1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注:按所选择的弯曲应力值(见第1章)的不同,负荷变形温度(见ISO 75-1:2013中的3.7定义)分别用T f 0.45、T f 1。8或T f 8.0三种符号表示。 4 原理 见ISO 75-1:2013第4章. 5 设备 5。1 产生弯曲应力的装置 见ISO 75—1:2013,5。1。 设置试验跨度(支座与试样两条接触线间的距离)为(64±1)mm。 5。2 加热装置 见ISO 75-1:2013,5.2. 5.3 砝码 见ISO 75—1:2013,5.3. 5。4 温度测量仪器 见ISO 75—1:2013,5。4。 5。5 挠度测量仪器

ISO-75-2-2013-中文版

ISO-75-2-2013-中文版

ISO 75-2: 2013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1 范围 ISO 75标准的本部分内容规定了三种使用不同恒定弯曲应力值测定塑料(包括填充塑料和以加工前长度可达7.5 mm纤维增强的塑料)和硬橡胶的负荷变形温度。 ——使用1.80 MPa弯曲应力的A法; ——使用0.45 MPa弯曲应力的B法; ——使用8.00 MPa弯曲应力的C法。 测定负荷变形温度所使用的标准挠度Δs对应于ISO 75本部分所规定的弯曲应变增量Δε 。试样 f 在室温时由于承受负荷而产生的初始弯曲应变在ISO 75的本部分内容中既没有说明,也不能测量。弯曲应变差值对初始弯曲应变的比率取决于受试材料的室温弹性模量。因此,本方法仅适用于对室温弹性性能相似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进行比较。 注1:本方法对无定形塑料比对部分结晶塑料有更好的再现性。为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某些材料可能需要将试样进行退火处理。如果采用了退

火程序,通常导致其负荷变形温度增加(见6.6)。注2:更多信息见ISO 75-1:2013第1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被本标准引用,是使用本标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更新过的文献(包括任何修订),其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ISO 75-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ISO 293,塑料——热塑性材料压塑试样 ISO 294-1,塑料——热塑性材料注塑试样——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ISO 2818,塑料——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ISO 10724-1,塑料——热固性粉状模塑料注塑试样(PMCs)——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的制备 ISO 20753,塑料——试样 3 术语和定义 ISO 75-1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注:按所选择的弯曲应力值(见第1章)的不同,负荷变形温度(见ISO 75-1:2013中的3.7定 义)分别用T f 0.45、T f 1.8或T f 8.0三种符号

ISO7201中文版

1 SO 7 5-2: 2 013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得测左 第2部分:塑料与硬橡胶 1范围 olSO 7 5标准得本部分内容规泄了三种使用不同恒左弯曲应力值测泄塑料(包括填充塑料与以加工前长度可达7、5 mm纤维增强得塑料)与硬橡胶得负荷变形温度。 —使用1、80 MP a弯曲应力得A法; —使用0、45 MPa弯曲应力得B法; —-使用8、00 MPa弯曲应力得C法. 测定负荷变形温度所使用得标准挠度As对应于ISO 75本部分所规定得弯曲应变增量△咏试样在室温时由于承受负荷而产生得初始弯曲应变在ISO 7 5得本部分内容中既没有说明,也不能测量。弯曲应变差值对初始弯曲应变得比率取决于受试材料得室温弹性模量。因此,本方法仅适用于对室温弹性性能相似材料得负荷变形温度进行比较。 注1:本方法对无左形塑料比对部分结晶塑料有更好得再现性•为得到可靠得试验结果,某些材料可能需要将试样进行退火处理。如果采用了退火程序,通常导致其负荷变形温度增加(见6、6). 注2:更多信息见ISO 7 5- 1:20 1 3第1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得全部或部分内容被本标准引用,就是使用本标准中不可缺少得部分。对于更新过得文献(包括任何修订),其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 ISO 75-1,塑料一一负荷变形温度得测定•一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ISO 29 3 ,塑料一一热塑性材料压塑试样 ISO 29 4 -1,塑料-热塑性材料注塑试样一一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与长条试样得制备 ISO 28 1 8,塑料-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ISO 1 0 7 24-1,塑料一热固性粉状模塑料注塑试样(P MCs)——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得制备 ISO 20753,塑料一-试样 3术语与定义 ISO 75- 1中规宦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注:按所选择得弯曲应力值(见第1章)得不同,负荷变形温度(见ISO 75-1: 2013中得3、7泄义)分别用TfO、45、Tfl、8或Tf8、0三种符号表示。 4原理 见I SO 75—1:2013 第 4 章。 5设备 5、1产生弯曲应力得装置 见ISO 75-1:20 1 3, 5、1。 设置试验跨度(支座与试样两条接触线间得距离)为(64±1) mm。 5、2加热装置 见ISO 7 5-1: 2013,5、2. 5、3祛码 见ISO 75-1: 2 013, 5、3。 5、4温度测量仪器 见ISO 75-1:2013,5、4。

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

Q/GAL 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 格兰仕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BS塑料材料的技术要求、制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材料牌(型)号、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器产品户内用的注塑成型的零部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1034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 1040.1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1040.4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 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GB/T163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GB/T 1633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 15596 塑料暴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GB/T 7921 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T 1843 塑料悬臂梁试验方法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融指数试验方法 GB/T 9341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672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 GB/T 15585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收缩率的测定 GB/T 17037.1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Q/GAL04JS09C001-2011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货检验 Q/GAL04JS06C330—2011注塑件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ABS塑料材料

中文版 ISO 62-

ISO 62-2008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1 】 引言 塑料在水的感化下会产生以下几种现象: a) 因为吸水引起尺寸转变(如膨胀); b)水溶性物资溶出; c)材料其他机能的变更. 材料吐露于潮湿前提.浸入或吐露于滚水中,可产生显著不合的反响.当吐露于潮湿前提下均衡吸水量可用于比较不合种类塑料的吸水量.非均衡前提下的吸水量,可用于比较雷同材料的不合批次;以及用划定尺寸的塑料试样吐露于潮湿情形中当心掌握非均衡前提,也可测定材料的集中常数.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1 规模 1.1本尺度划定了测定平板或曲面外形的固体塑料在厚度偏向吸水性的办法.本尺度也划定了当试样浸入水中或在必定的湿度前提下,测量划定塑料试样尺寸的吸水量.对单相材料假设经由过程试样厚度偏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费克集中行动,那么可以测定经由过程厚度偏向的水分集中系数.该模子对均质材料和加强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实验是有用的.然而一些两相基料,如固化的环氧树脂可能请求多相接收模子,不包含在本尺度规模内. 1.2材料的吸水性和(或)集中系数适于比较塑料吐露于雷同前提下的均衡吸水量.若在非湿度均衡前提下比较材料的机能,就不局限于单相费克集中行动. 1.3另一种情形是在一准时光内将划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浸泡于水中或划定的湿度下,该办法可用于雷同材料不合批次的比较,或给定材料的质量掌握.所有试样尽可能雷同,有雷同的物理性质即概况光洁度.内应力等.然而在这些前提下试样达不到均衡吸水性,所以该实验不克不及用于比较不合种类塑料的吸水性.为了包管成果的靠得住性,建议实验同时进行. 1.4本尺度得到的成果实用于大多半塑料,但不实用于具有吸水性和毛细管效应的泡沫塑科.颗粒或粉末.塑料吐露于潮湿前提一准时光,可用于塑料间的互相比较.测定集中系数的实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