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______大;

“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_____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_____

高;“男低音”是指______低;

3、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_Hz

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

4、一切发声体都在,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则声音的越高,振动的幅度越大则越大。

5、有一些同学经常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清晰,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长此以往会使他们的听力下降。

6、除夕夜,关上门窗也能听见户外的鞭炮声,因为声音能在气体和_________中传播。在家中听音乐时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可以将声音减轻些,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

7、收音机音量开关开得越大,发现喇叭的纸盆振动得越厉害,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________有关;离收音机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又说明响度跟离声源的________有关.

8、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9、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二、选择题

10、下列句子:(1)引吭高歌 (2)男高音歌唱家 (3)这首歌的调子太高 (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响度的有

A.(1)(2) B.(2)(3) C.(1)(4) D.(3)(4)

1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辩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2、声音响度的大小( )。

A.只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B.只由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

C.只由振动的幅度决定 D.由振动的幅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

13、在下列四个句子中,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②引吭高歌; ③她是唱高音的; ④请勿高声喧哗。

A、①② ;

B、②④;

C、①③ ;

D、③④.

14、王勇二胡拉得很好,他在演出前总要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15、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

16、如图19所示为两个振动物体发声时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

图,可以判断:

A 甲的音调低,乙的音调高;

B 甲的音调高,乙的音调低;

C 甲的响度大,乙的响度小;

D 甲的响度小,乙的响度大.

17、开打收音机的音量旋钮声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 改善声音的音色

D. 减小噪音

18、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关于二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19、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②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

③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

④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管;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2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22、养花人挑先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供给盆是否有缝,他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判断的:

A、音调 ;

B、响度 ;

C、音色;

D、传还快慢的不同.

23、“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

A.音调提高; B.响度变大; C.音色变好; D.没有区别.

24、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朱军学唱《青藏高原》,但最后一句没有能唱上去。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首歌的最后一句

A.响度太大 B.音调太高 C.音色不好 D.曲调复杂

25、码头上的轮船汽笛声传得很远,是因为:

A、汽笛声频率高;

B、汽笛声音音色好;

C、汽笛发声的振幅大;

D、汽笛声传播得快.

26、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27、医生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28、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按键能改变电视机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29、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30、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唱歌同学的声带在振动;

B.歌声宏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D.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31、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有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三、实验,探究题

32、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

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

由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33、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

甲钢丝10cm 0.2mm2紧

乙钢丝10cm 0.1mm2紧

丙钢丝5cm 0.1mm2紧

丁钢丝5cm 0.1mm2松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和钢丝。

(3)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

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

与有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丙,乙,甲,丁

2、响度,音色,音调,音调

3、20 Hz~20000 Hz20000 20

4、振动,频率,音调,响度

5、响度

6、固体(玻璃、墙壁);响度。

7、振幅,距离

8、音色响度空气

9、响度;音调,双耳

【解析】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响度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音调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双耳效应。

二、选择题

10、C11、C 12、D 13、C14、A15、C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散失。故响度逐渐变小。音色和频率由发声体决定,波速不变。故选C。

16、C17、A 18、D19、D 20、C21、B 22、C23、A24、B25、C26、D 27、C28、B29、A30、C31、

B

三、实验,探究题

32、(1)高;高;频率;

(2)大;大;振幅。

33、(1)乙、粗细

(2)乙、丙

(3)控制变量法

34、慢、低、快、高、频率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XXX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 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音调的是: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和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 6.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 7.“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XXX接听电话喊道。XXX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

8.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 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近。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的 响度相同,乙、丁的音调相同,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0.钢琴、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乐曲时,人们能够区分 它们各自的乐器,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拉二胡时,弹奏者不断上下移动手指,目的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长度来改变声音。 11.一把钢尺可以用作物理实验工具,如图10所示。将钢 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子,然后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注意钢尺振动的速度,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实验结果表明: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若钢尺每分钟振动600次,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为600赫兹,人耳能够听到这个频率。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2、生活中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两句话中,前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后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 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4、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发出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5、声音的高低也就是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声音的大小也 就是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 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7、老牛叫声和蚊子叫声相比,老牛叫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大”

或“小”),音调______(选填“高”或“低”)。 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 9、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时,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___歌手,响度大的是_________歌手。 二、选择题 ()10、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频率 ()1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Hz~20000Hz B.60Hz~65000Hz C.15Hz~50000Hz D.10Hz~150000Hz ()12、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1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它的响度太小B.它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C.它的响度太大D.它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14、对于你所熟悉的人,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能判断出他是谁,这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5、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_________ 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它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 3、男人说话的声音多数比女人低沉,这个“低”字反映了男人的_________低;“引吭高歌”中的“高”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大。 4、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超出该范围叫__________,低于该范围叫__________。 5、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发声体的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6、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观察到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_________,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观察到力大时橡皮筋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_________,两次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8、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9、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2、“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均有可能 3、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刺耳 4、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 B.改变弦的长短 C.改变弦的松紧 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5、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其原理是() A.减少声音分散,增强响度 B.改变音色 C.提高音调 D.增大发声体的振幅 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7、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响度、音色都改变 8、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多选)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 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 10、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A.音调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11、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A.说话声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调C.说话声的音色D.敲门声音的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指_________,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频率决定着 _________高低。 答案: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赫兹(Hz)音调 3.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三项均未改变 答案:B 4.“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速度 思路解析: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 1 300 Hz,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 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A 5.“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 .音调高低 B. .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 .以上均有可能 思路解析::“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 境、情况下小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B 6.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 A. .音调 B.响度 C. .音色 D. .声音是否刺耳 思路解析: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 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C 7.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的节奏 思路解析:不同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音质)不同,以此可判断是哪一 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答案:C 8.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其原理是() A. .减少声音分散,增强响度 B. .改变音色 C. .提高音调 D. .增大发声体的振幅 思路解析:病人脏器振动发出的声音太小,不能用耳朵直接听到,利用听诊器,由于固体传 声性能好,声音又在细管中传播不易散失,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 答案:A 9.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有答案)

声音的三大特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拉紧弦线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 2.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3.按照歌谱来唱歌,“2”和“6”低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响度和音色 4.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振幅C.音色D.音调 5.如图所示,小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6.关于音调,下列说确的是() 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 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7.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确的是() A.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 B.菲菲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 C.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 D.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大 8.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确的是()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 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 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 9.如图所示,把筷子一端捆上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5、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7、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________。 8、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______。 二、选择题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3、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 A.响度很大B。传播速度大 C.频率很高D。振动时间长 4、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 A.响度B。频率C。振幅D。音色 5、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6、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关于二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2、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A. 85-1100Hz B.20-20000Hz C. 10-4000Hz D. 15-50000Hz 3、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5、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 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响度不同 6、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B.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 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 二、填空题 1、乐音具有,和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人们能把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区分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 不同。 2、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是___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____不同。 3、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高. 三、简答题 1、小明拎起水壶向暖瓶中灌开水,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小明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明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妈妈说:“听出来的,”小明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助他弄清其中的奥妙吗? 当我们向暖瓶中灌水时,瓶内响声是由于瓶里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瓶内水的增多,瓶里空气柱越来越短,其振动频率也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知道这一规律就可以凭声音来判断暖瓶中水的多少。 2、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 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 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声调不同; 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2.2声音的特性 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测试卷 第二章第二节(一) 一、选择题 1.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A.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B.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C.声源与听者的距离 D.与以上因素都有关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4.在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时,有以下几个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并设法抽出钟罩内空气,铃声明显减小; ②如图b,将刻度尺压在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露出桌面的部分,比较刻度尺发出的声音不同; ③如图c,用硬纸片分别快和慢拨梳子的齿,分析纸片发出的声音不同; ④如图d,在衣架的挂钩上系上细线,细线的两端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耳朵,轻敲衣架,可以听到很清晰的声音; 关于这几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A.①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B.②是想探究音调和伸露出桌外尺长短的关系 C.③是想探究响度和纸片振动的快慢的关系 D.④是想验证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人说话,唱歌、读书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2.人吹笛子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唱歌靠______的振动。 4.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_____,在空气中产生______,使学生鼓膜_____。5.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6.在峡谷中呼喊会听到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s,人耳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声音的高山离你______ m。 7. 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 ____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8.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9.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________ 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10.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发声体的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11.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 12.我们能够区分二胡和月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13.超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_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 的声音;大象是靠________ 进行交流的. 14、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 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 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5、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 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 的 16. 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 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 ,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 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 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7、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的。 能区分是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这个特性。 18、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1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20、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21、元旦晚会上,舞台上音箱里正播着器乐合奏,我们根据不同乐器的不同来区别是小提琴还是笛子。如图,小明和小丽在茶杯里装不同深度的水,根据不同杯子发声的不同敲出一首动听的歌。 22、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平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二、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 没有发声体的振动也会有声音 B敲锣声是靠锤子的振动引起的 C 有声源的振动必定有声音 D 振动停止后,发声体停止发声 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测试卷 考号: 一、选择题 1.(2 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朱军学唱《青藏高原》,但最后一句没有能唱上去。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首歌的最后一句() A.响度太大B.音调太高C.音色不好D.曲调复杂 2.(2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打鼓人用力打鼓是为了增大响度。 4.(2 分)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 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5.(2 分)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 6.(2 分)(09 昆明市)11.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7.(2 分)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8.(2 分)金帆乐队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 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 9.(2 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10.(2 分)开打收音机的音量旋钮声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 11.(2 分)二胡演员在演奏过程中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为了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2.(2 分)医生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这 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13.(2 分)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14.(2 分)学校召开大会时,使用扩音设备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改变声音的音色 C.加快声音的传播速度D.保护学生的听觉器官 15.(2分)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6.(2 分)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 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B )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三、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指_________,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频率决定着_________高低。 答案: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赫兹(Hz)音调 3.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项均未改变 答案:B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思路解析: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1 300 Hz,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A 2.“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均有可能 思路解析:“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境、情况下小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B 3.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刺耳 思路解析: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C 4.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全文5篇)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全文5篇) 第一篇: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填空题 1、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 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 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3、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 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 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 色”或“响度”)。 4、小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 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2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 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5、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的。能区分是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这个特性。 6、发声体在振动,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____决定.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9、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相同。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大.10、如图所示,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相同速度不等的力滑过,可以用来研究发声体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以上都可以 11、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由于琴弦的而发出声音,人们听到的琴 声是通过传来的.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东风破》,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 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12、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 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 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13、元旦晚会上,舞台上音箱里正播着器乐合奏,我们根据不同乐器的同来区别是小提琴还是笛子。如图,小明和小丽在茶杯里装不同深度的水,根据不同杯子 发声的不同敲出一首动听的歌。 二、选择题 1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A.音调会逐渐降低B.响度会逐渐减小C.音色会逐渐改变D.音调、响度、音色都会改变 15、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B.请勿高声喧哗 C.女高音歌唱家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向一个空的暖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随着空气柱由长变短时,空气柱发出的声音的哪个特征会明显发生变化()A.音色B.响度C.音调D.无法确定 3.为了保护嗓子,同时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们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 4.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振幅 C.音色 D.音调 5.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A.可听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噪声 6.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7.“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诊断病情的,但是在医院的“B超”室内,人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以下的原因中叙述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依靠声源振动发出的 B.声源振动幅度很小,超声波的响度很小 C.声源的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 D.声源的振动频率介于2020000 之间 Hz Hz 8.2021年,云南野象群北迁引发全球关注,人与象的和谐相处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迁徙途中,一只小象因误食酒糟“醉酒”而掉队十余公里,仍能够通过次声波与象群取得联系并最终“归队”。象群交流使用的次声波人却听不见,这是因为() A.人与象距离太远B.次声波的响度太小 C.次声波的频率太低D.次声波的音调太高 9.如图是古时的一种乐器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故成语有云“参差不齐”。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 2、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管;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如图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科学声音练习题

科学声音练习题 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科学声音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培养对声音的观察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科学声音练习题。 练习题一:杯子中的音符 材料:一个玻璃杯、水、筷子 步骤: 1. 在平稳的桌面上放置一个空杯子。 2. 用一把筷子轻轻敲击杯子的边缘。 观察和思考: 1. 敲击杯子边缘时,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声音的特点是什么? 2. 加水到杯子中,敲击杯子时声音有何变化?声音的变化与水位有何关系? 3. 你能通过调整水的量来改变声音的高低吗? 练习题二:瓶中的音乐 材料:一个空的塑料瓶、颗粒状的物质(如小石子、玉米粒等)步骤:

1. 将颗粒状的物质倒入空塑料瓶中,填满约一半。 2. 将瓶口轻轻地封住。 观察和思考: 1. 你能听到从瓶中发出的声音吗?声音的特点是什么? 2. 当你轻轻晃动或摇动瓶子时,声音有何变化?变化与什么有关? 练习题三:吹奏水管乐器 材料:一个导管、水、塑料瓶、剪刀、胶带 步骤: 1. 将导管的一端插入一瓶水中,固定住。 2. 在导管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嘴型。 3. 吹气通过导管,调整嘴唇的张紧程度和吹气的强度。 观察和思考: 1. 你能发出声音吗?声音的特点是什么? 2. 调整吹气的强度和嘴唇的张紧程度,声音会有何变化? 通过上述练习题,我们可以发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与材料的不同以 及操作的方式息息相关。这些实验还可以激发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科学原理。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练习题,更 好地了解声音的奥秘,并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科学能力。

2声音的特性习题

2.2 声音的特性习题 一、选择题(共7题) 1.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敲音调高 B.轻敲响度大 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 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 2.音乐小组的两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3.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 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4.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 C.钢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5.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6.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二、填空题(共3题) 7.许多青少年在“变声期”往往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变粗了”,这里的“粗”指的是声音的发生变化(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在变声期之前,他们的声音与女生相似,比较“尖细”,这是因为这个时期他们说话时声带振动相对比较。(选填“快”、“慢”) 8.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1.用硬纸片快速刮过木梳齿,听到声音的音调会变高,这说明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2.音调、响度、音色中,响度会发生变化,音调和音色不会发生变化。 3.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纸盒的振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4.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同。 5.“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很大。 6.人们对一套音响设备赞不绝口,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指它的音色。 1.发声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频率。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有关系。 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5.牛和蚊子的叫声中,蚊子的叫声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6.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 ~ 20 kHz。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 k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正确的描述是“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8.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容易辨别对方是谁,是因为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11.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奏一支曲子,我们能够轻易地区分出吉他和笛子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2.一位男低音歌手正在高声演唱,而一位女高音则轻声伴唱。正确的说法是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 13.养蜂人可以通过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来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2.2声音的特性 活动与探究 1、观察与思考 大多数女同学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时振动快,音调高;男同学的声带相对较厚较宽,气流冲击时,振动较女同学的慢,音调低.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找一段橡皮筋,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椅背上绷紧,用手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改变橡皮筋的紧张程度,再大致以相同幅度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重复一遍上述实验,在听声的同时, 注意观察每次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比较、分析橡皮筋发声的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二:仍用实验一中的装置,将橡皮筋绷至适宜的长度,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分析橡皮筋的发声的响度与其振幅的关系. 实验三: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喊蒙住眼的同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每个同学蒙眼一次,看谁辨得又快又准. 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中的橡皮筋紧绷时,拨动后振动快,音调高;稍松弛时拨动后振动慢,音 调低,那么音调的上下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b.由实验二你能得出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决定于什么因素 c.实验三中的蒙眼同学不看别的同学也能凭声音辨出是谁,这是什么原因? 根底练习 1、音调是指声音的,它与发声体的有关.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 动的次数叫做 ,其单位是 3 符号是. 3、响度是指声音的 ,它与发声体的有关. 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就不同.

5、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由于女同 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 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 ,响度大的是. 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 ;人的听觉下限的 频率是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 7、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 一种. 8、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 9、关于声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由于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由于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1、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A.响度很大 B.传播速度大 C.频率很高Do振动时间长 12、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响度 B.频率Co振幅Do音色 1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这是由于:〔〕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1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