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测试题(含答案)

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小华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会慢慢消失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答案:D

解题思路: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

B: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例:固体发声——人说话;液体发声——流水声;气体振动发声——吹笛子。故B正确。

C:振动停止以后,由于声音会在介质中继续传播,所以声音会慢慢消失,而不是立即消失。故C的说法正确。

D:只要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但是我们要想听到声音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进入人耳引起听觉。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听不到声音,例如:太空中不能交流,因为真空不能传声;双耳失聪的人听不到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故D的说法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2.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只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D.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样

答案:B

解题思路: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固、液、气都可以传声;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的声速大于液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综上可知说法正确的只有B选项。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D.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答案:A

解题思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在介质中继续传播,故声音不会立即消失,故A的说法正确;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好,而不是放大了声音,故B的说法错误;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太低,低于了人的听觉下限,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介质的种类,同时受温度的影响,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没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快慢影响的是音调。故D说法错误。

综上说法正确的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现象综合

4.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放在书包里的口琴

B.泉水叮咚响中流动的水

C.正在发出悦耳哨声的哨子

D.牛叫时的声带

答案:A

解题思路:

声源指的是正在发声的物体,而发声的物体必然都在振动。放在书包里的口琴,没有振动,没有发出声音不是声源。而流动的水、正在发声的哨子、牛叫时的声带都在振动发声,所以都是声源。综上不是声源的答案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5.在小提琴演奏前,乐手会调节弦的松紧,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答案:A

解题思路:

弦乐器中弦的松紧影响的是音调;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6.乐队中各种乐器演奏同一曲调,听众不看乐队,只听音乐便能够分辨出乐队中有哪些乐器,关于这个现象,下面的各种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乐器振动的振幅不同

答案:B

解题思路:

人能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类型,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7.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放松琴弦

B.拉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D.换些粗弦

答案:B

解题思路:

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主要和弦的粗细、松紧、长短有关。弦越细、越紧、越短发出的音调越高。综上可知是音调变高的选项是B选项。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8.水牛发出的声音低沉但能传得很远,蚊子“嗡嗡”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刺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B.牛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蚊子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C.牛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些,响度大些

D.蚊子是由于双翼振动而发出“音”,这不是真正的声音

答案:A

解题思路:

水牛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所以声音低沉但是传播的远;文字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故听起来刺耳但是传播的近。综上可知答案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9.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答案:D

解题思路:

医用的B超是超声波,音调太高了;声波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所以人听不到。故答案

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10.下列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探究的现象或结论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

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B.乙图中,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逐渐变小

C.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丁图中,齿轮转动越快,卡片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答案:B

解题思路:

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影响的是钢尺发声的音调,伸出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故A与实际不符合。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图中,向外不断抽气,里面介质少了,会导致手机铃声逐渐变小,故B与实际相符。

C:丙图中,敲鼓时的力度影响的是鼓的响度,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说法与实际不符。

D:丁图中,齿轮转动越快,卡片振动越快,发生的音调越高,故D说法与实际不符。

综上与实际相符的答案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现象综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XXX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 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音调的是: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和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 6.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 7.“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XXX接听电话喊道。XXX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

8.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 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近。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的 响度相同,乙、丁的音调相同,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0.钢琴、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乐曲时,人们能够区分 它们各自的乐器,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拉二胡时,弹奏者不断上下移动手指,目的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长度来改变声音。 11.一把钢尺可以用作物理实验工具,如图10所示。将钢 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子,然后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注意钢尺振动的速度,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实验结果表明: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若钢尺每分钟振动600次,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为600赫兹,人耳能够听到这个频率。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题(含答案解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习题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小明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测得他的成绩为13.1s.那么,小明的实际成绩可能是 A.12.9 s B.13.1 s C.13.4 s D.12.8 s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当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动员起跑以后,稍后一会,计时员才会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晚记了一些时间。 【详解】 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的枪声后开始计时,他记录的成绩不准确,因 为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t=s v =100m 340m/s ≈0.29s,所以测得值偏小,所以小明的实际成绩 可能是:t 实=t+t 测 ≈0.29s+13.1s=13.39s≈13.4s 所以C选项正确。 【点睛】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传播100m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比光速小,所以终点计时员应看到枪口的烟时开始计时。 2.某人在湖边钓鱼,另一个人在湖的对岸用木棒拍打水面.假如鱼群刚好游到钓位,先听到拍打声的是 A.人 B.人和鱼同时听到 C.鱼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气体中传播。 【详解】 声音通过液体,即在水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所以对岸用木棒拍打水面的声音首先被

游到钓位的鱼听到,再通过空气传播,被钓鱼者听到。 故选:C。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受到惊吓就会游走,这表明 A.只有空气能传声 B.声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传播 C.液体不能传声 D.不仅空气能传声,水也能传声 【答案】D 【解析】 【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详解】 声音不仅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钓鱼时大声说话,声音会通过空气再经水传给鱼,从而吓跑鱼。故选D. 4.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注意了解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详解】 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雷声就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所以选项A正确; B、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人在岸上的说话声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里,然后再由水传给鱼,鱼听到声音被吓跑,所以选项B正确;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钢管是固体,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所以选项C不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选项D正确。

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测试题(含答案)

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小华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会慢慢消失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答案:D 解题思路: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 B: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例:固体发声——人说话;液体发声——流水声;气体振动发声——吹笛子。故B正确。 C:振动停止以后,由于声音会在介质中继续传播,所以声音会慢慢消失,而不是立即消失。故C的说法正确。 D:只要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但是我们要想听到声音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进入人耳引起听觉。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听不到声音,例如:太空中不能交流,因为真空不能传声;双耳失聪的人听不到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故D的说法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2.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只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D.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样 答案:B 解题思路: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固、液、气都可以传声;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的声速大于液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综上可知说法正确的只有B选项。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测试卷 考号: 一、选择题 1.(2 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朱军学唱《青藏高原》,但最后一句没有能唱上去。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首歌的最后一句() A.响度太大B.音调太高C.音色不好D.曲调复杂 2.(2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打鼓人用力打鼓是为了增大响度。 4.(2 分)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 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5.(2 分)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 6.(2 分)(09 昆明市)11.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7.(2 分)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8.(2 分)金帆乐队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 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 9.(2 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10.(2 分)开打收音机的音量旋钮声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 11.(2 分)二胡演员在演奏过程中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为了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2.(2 分)医生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这 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13.(2 分)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14.(2 分)学校召开大会时,使用扩音设备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改变声音的音色 C.加快声音的传播速度D.保护学生的听觉器官 15.(2分)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6.(2 分)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 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B )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三、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指_________,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频率决定着_________高低。 答案: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赫兹(Hz)音调 3.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项均未改变 答案:B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思路解析: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1 300 Hz,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A 2.“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均有可能 思路解析:“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境、情况下小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B 3.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刺耳 思路解析: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C 4.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有答案)

声音的三大特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拉紧弦线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 2.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3.按照歌谱来唱歌,“2”和“6”低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响度和音色 4.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振幅C.音色D.音调 5.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6.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 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7.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 B.菲菲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 C.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 D.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大 8.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 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 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 9.如图所示,把筷子一端捆上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重点实验突破 实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在“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交流讨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钢尺振动得 ,发声的音调 ;钢尺伸出桌面较短时,钢尺振动得;发声的音调。 (3)实验结论: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时音调 ,频率低时音调。 中考考点强化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重庆A卷)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选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说明实验中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4.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 A.震耳欲聋 B.声如洪钟 C.轻声细语 D.鼾声如雷 5.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6.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7.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发现没有引起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

《声音的特性》试题及答案

《声音的特性》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_,发声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__,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大小叫___________。电视机、复读机上的音量开得越大,喇叭的_________越大。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____叫声的音调高,__________叫声的响度大。 4.口琴可发出多种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口琴内有长短不同的金属片,短金属片振动频率__________,音调________。 5.“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在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唱得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 6.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来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判断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7.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_ __相似.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8.蝴蝶从身边飞过,我们听不到它的声音,却能听见讨厌的蚊子声,这是因为() A.蝴蝶发出的声音很小,蚊子发出的声音很大 B.蝴蝶翅膀每秒只振动几次,低于人耳听觉的下限 C.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 D.蝴蝶飞行时不发出声音 9.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10.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 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 11.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能模仿出各种乐器发声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音色、音调 12.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 ) A.音调升高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B.请勿高声喧哗 C.女高音歌唱家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向一个空的暖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随着空气柱由长变短时,空气柱发出的声音的哪个特征会明显发生变化()A.音色B.响度C.音调D.无法确定 3.为了保护嗓子,同时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们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 4.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振幅 C.音色 D.音调 5.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A.可听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噪声 6.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7.“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诊断病情的,但是在医院的“B超”室内,人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以下的原因中叙述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依靠声源振动发出的 B.声源振动幅度很小,超声波的响度很小 C.声源的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 D.声源的振动频率介于2020000 之间 Hz Hz 8.2021年,云南野象群北迁引发全球关注,人与象的和谐相处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迁徙途中,一只小象因误食酒糟“醉酒”而掉队十余公里,仍能够通过次声波与象群取得联系并最终“归队”。象群交流使用的次声波人却听不见,这是因为() A.人与象距离太远B.次声波的响度太小 C.次声波的频率太低D.次声波的音调太高 9.如图是古时的一种乐器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故成语有云“参差不齐”。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

关于声音的物理题及答案

关于声音的物理题及答案 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声音的本质呢?在物理学中,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质的震动传播而引起的。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它如何传播?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需要三个要素:振动的物体、介质和振动的源。例如,我们说话时,喉头的声带就是振动的物体,空气是介质,口腔则是振动的源。当声带振动时,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分子的动能,形成声波,然后传播到听者的耳朵中。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了我们的耳朵中。 二、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的传播方式又分为两种:长波传播和短波传播。长波传播又被称作远场传播,是指声源和听者的距离较远时,声波会呈现出大范围的扩散。而短波传播,又被称为近场传播,是指声源和听者的距离较近时,声波会呈现出高频率、高能量的局部性质。

三、声音的物理特性 声音的物理特性包括振动频率、振幅、波长、信号相位、传播 速度和声强等。声音的振动频率是指声波中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单位为赫兹(Hz),振幅则是振动物体在一个周期内的最远位移, 波长是指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对应的长度。信号相位是指波形的 起始位置,传播速度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率,声强则是指 声波所携带的能量。 四、声音应用于人类生活 声音在不同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例如麦克风、扬声器、电话、激光和超声波等。在娱乐方面,音乐和电影产业也是离不开声音 的应用。此外,声音还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如超声检查和治疗, 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科技领域。 总之,声音不仅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了解声音的物理本质和特性,我们能够 更好地感知和利用声音,让它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声音产生练习题

声音产生练习题 1. 什么是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并 能被人耳感知。 2. 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声音有以下几个特性: (1) 频率: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 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音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3) 声音的音色:不同的物体振动会产生不同的音色,也称为声音 的质地。 3. 辨认音调的原理是什么? 人耳能辨认不同的音调是因为其中的听觉器官——耳蜗中有许多毛 细胞,不同频率的声音波会使不同位置的毛细胞震动,从而使大脑能 够分辨出不同的音调。 4. 如何改变声音的音调? 改变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改变振动物体的频率来实现。例如,拉紧 或松弛吉他弦的张力可以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 5. 下列哪种声音是噪声? (1) 鸟鸣声

(2) 雷声 (3) 音乐 (4) 教室里的交谈声 答案:(4) 教室里的交谈声 6.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7.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乐器是通过吹气而发声的? (1) 钢琴 (2) 小提琴 (3) 长笛 (4) 鼓 答案:(3) 长笛 8. 为什么有时听到声音会产生回声? 回声是当声音波遇到反射面并返回原来发射声音的位置时产生的。如果声音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反射面距离较远,那么当返回发声位置时会有一定的时间差,我们就会听到回声。 9. 为什么在太空中无法传播声音?

太空中无法传播声音是因为太空是真空,没有空气或其他介质来传播声音的机械波。 10.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材料最适合作为声音的隔音材料? (1) 木头 (2) 玻璃 (3) 软泥 (4) 金属 答案:(3) 软泥 11.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声音频率最高? (1) 人的说话声 (2) 猫叫声 (3) 狗吠声 (4) 蚊子的嗡嗡声 答案:(4) 蚊子的嗡嗡声 12. 什么是共振? 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的周期性振动作用时,若外力的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会被激发出更大的振幅。 13. 下列哪种物体最容易产生共振效应?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1.下列事例能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A。在溪边,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 B。在雨天,听到雨滴打在伞上的声音 C。在树下,听到树上鸟儿鸣叫的声音 D。在水中,听到岸边人们说话的声音 2.用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琴声,则发出琴声的声源是() A。手指 B。空气 C。弦柱 D。琴弦

3.在武侠小说或电影里,经常会看到一位双目失明的大侠,还能判断出前来攻击他的敌人的方位,这是因为()A。他的眼睛原来没有失明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这是一种巧合 D。由于双耳效应,他可准确判断声音传来的方向 4.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 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很微弱,声音太小听不 到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有振动产生,但声波无法传到 空中 D。以上原因都不是 5.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 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6.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钢管 B。水 C。酒精 D。空气 7.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 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 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 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专题训练(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专题训练(附带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如图,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 3.小丁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进行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其中难以完成的是() A.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 C.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长短的关系 D.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4.赵丽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 C.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 D.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的音色不同 5.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6.唐朝一寺庙所藏的罄常常无故自鸣,和尚不知其因而被惊吓以致患病,后经人指点方知与前殿的钟有关,击此应彼,故钟鸣罄响。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钟鸣罄响”是一种回声现象 B.“罄无故自鸣”说明有些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C.“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一起在做相同形式的振动 D.“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7.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1次敲击声B.2 次敲击声C.3 次敲击声D.4 次敲击声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有可能直接对话 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业练习含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业练习含答案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声带越(),发出的声音越(),声带越(),发出的声音越()。 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而产生的。 3、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4、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填“能”还是“不能”)发岀声音。 5、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二、选择。 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2、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下列做法中,()会发出声音 A 拉伸橡皮筋 B 揉搓橡皮筋 C 用手按压鼓面 D 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4、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最佳方法是()。 A 用力拉伸橡皮筋 B 轻轻拨动橡皮筋 C 揉搓橡皮筋 D 挤压橡皮筋 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锣面停止了振动 B、锣面振动更慢了 C、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2、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3、被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音叉在振动。() 4、振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功能,如心脏的搏动。() 5、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6、敲击音叉后轻触水面,水面会有变化。() 四、你能想办法使塑料小尺发出声音吗?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五、实验操作题:利用音叉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9.声音的产生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9.声音的产生一课一练(含答案) 一、填空题 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_________产生的。 2.用摩擦、弹、敲、吹气等方法可以使物体产生_________而发出声音。 3.你对着空瓶吹气会发出声音,这声音是由_________产生的。 4.声音产生的原理是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发声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声音发声也就停止。 5.鸟类的发声器官是_________。 6.鱼类会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7.哺乳动物一般靠_________振动发声。 8.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9.物体发声时共同之处都在做快速的_________。 10.我们敲锣时,锣声是因锣面_________产生的。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说明_________。11.物体停止发声后,物体也就停止_________。 12.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让塑料袋发声。 13.自然界各种声音都是由_________产生的。 二、选择题 14.鸟类的发声器官是()。 A.鸣管B.声带C.骨骼 15.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 )产生的。 A.琴铉的振动B.空气的振动C.音箱的震动 16.风是由()产生的。 A.空气振动B.喇叭的振动C.耳朵的震动 17.下列能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咝咝”声的动物是?() A.蛇B.兔子C.狗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摸着喉咙发声时,发现喉咙没有反应。

B.用手搓塑料袋,我们能听到声音。 C.用手用力敲击水鼓,我们能看弹跳的水珠。 19.学校的铃声进入我们的外耳道后会引起()的振动。 A.鼓膜B.耳廓C.听神经 2021列声音中()属于人为的制造声音。 A.海浪声B.歌声C.风声 21.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后,铃声明显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河里的游鱼 D.敲一张桌子,相邻的其他同学趴在桌子上也可听到 22.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琴弦C.弦柱D.空气 23.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A.振动B.摩擦C.敲击D.碰撞 24.不会发生在操场上的声音是()。 A.铃声B.鼓掌声C.跑步声D.叫卖声25.下列能产生声音的是()。 A.拨动琴弦B.小号C.鼓面D.音叉 26.声音因物体()而产生。 A.振动B.运动C.移动D.跳动 27.把敲击的音叉放进水里,你会发现()。 A.音叉振动,水面溅起B.音叉振动,水面平静 C.音叉停止振动,水面溅起D.以上都能发生 28.下面的声音发生在操场上的是()。 A.客船鸣笛声B.掘土机的马达声C.狮子吼叫声D.课间操跑步声29.下面的描述不能发出声音的是()。 A.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B.气球放在发声的音箱前 C.摸着喉咙发出“啊……”的声音D.观察正在发声的音钹 30.下面的描述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发声的是()。 A.拍手B.说话C.转动眼珠D.吹口哨

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音色专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音色专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样做的 根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刺耳 2. 韩红获得《我是歌手》第三季冠军,场外中途打开收音机的韩红歌迷们判断出是韩 红正在演唱,歌迷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3. 钢琴和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旋律的乐曲时,我们仍能辨别出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4. 声纹锁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新型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 别人即使说出同样的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5. 买瓷碗时,人们常常会敲一敲碗判断是否破损,这主要是应用了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6. “闻其声知其人”,其原因是不同的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7. 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辨别熟人的说话声音,这是根据人的声带振动时,有不同的() A.音色 B.振幅 C.频率 D.响度 8. 如图所示,小白兔能听出门外是狼外婆在说话,是根据声音哪一个特征来判断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节奏

9. 我们常常会通过声音去判断来人的身份,我们主要利用()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10. “小兔乖乖,把门开开,我是外婆!”,“不开不开就不开.”这样的童话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小白兔是依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外婆?()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1. 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________. 12. “中国好声音来了一位模仿高手,他模仿的刘德华惟妙惟肖,评委们还以为刘天王真的来到现场了。这位模仿高手模仿的是刘德华声音的________。 13.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听十八大报告,学生走到楼下时,一个同学说:“你们听,现在习主席在讲话”,这个学生是根据________判断出是习主席的声音的. 14.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 15. 口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表演技艺,从声音的特性莱看,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________. 16. 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________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 17.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________来判断的.(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18. 我们很容易区分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 19. 声音的品质叫________,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结构以及发声方式决定的. 20. 有时我们接起电话,彼此间只说了声“您好”,对方还未来得及告诉我他是谁,如果他是我们熟悉的人,我们就能知道他是谁,这是根据________来判断的. 21. 我们拿百元钞票买东西,当商贩没有验钞机时,通常总是折动几下或者拿着钞票甩动几下,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2.鼓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当物体的______停止时,声音马上消失。 4.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______,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______的次数。 5.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______传播最快,通过_____传播最慢,声音不能在_____中传播。 6.耳朵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7.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发出的声音越______,振动的越______。 8.______或______的声音有可能______我们的听力。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用大小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枚钉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 2.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 3.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 ) 4.轻轻打击大音叉与轻轻打击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5.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6.橡皮筋拉得紧些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低些。( ) 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传到耳朵时会引起鼓膜振动。( ) 8.人们有很多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而不让物体本身振动。( ) 9.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 10.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A.空气 B.棉线 C.纸杆 2.敲击装水的玻璃杯,从装水多到装水少的声音变化为( )。 A.高→低 B.低→高 C.都是低的 D.都是高的 3.古代,战士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敌方军队的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蹄声只能沿着地面传播 B.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 C.通过地面听到的声音比空气传播过来的要轻 4.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 A.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强 B.物体振动幅度小,音量强 C.物体振动速度快,音量强 D.物体振动速度慢,音量强 5.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 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意首歌曲是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B 【解析】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不敢高声语”是指不要大声说话,所以 诗句中的“高”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而不是音调;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如 超声洗牙等;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因此人们很容易根据音 色不同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选项B正确。 【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 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答案】D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 停止了振动,鼓声消失了。 【考点】声音的产生 3.(4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 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的声音靠传入耳中,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 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小 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面在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 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答案】空气;音调;钢尺发出的是次声波;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解析】我们听到尺振动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导致发声的 音调变化,长度越长,音调越低;超过一定长度时,尺子振动太慢,发出次声波,我们不能听到;为了放大桌面的振动,可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物体。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