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2、生活中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两句话中,前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后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 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4、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发出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5、声音的高低也就是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7、老牛叫声和蚊子叫声相比,老牛叫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大”或“小”),音调______(选填“高”或“低”)。

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

9、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时,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___歌手,响度大的是_________歌手。

二、选择题

()10、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频率

()1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Hz~20000Hz B.60Hz~65000Hz

C.15Hz~50000Hz D.10Hz~150000Hz

()12、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1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它的响度太小B.它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C.它的响度太大D.它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14、对于你所熟悉的人,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能判断出他是谁,这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5、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16、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17、下面是关于声音的说法,其中指音调的是

A.听不见,音量提高些B.能把声音放大些吗

C.你的声音好宏亮啊D.她的声音尖细刺耳

()18、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19、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20、优雅的《梁祝》曲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都很美妙,你能听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2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22、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

()23、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C.响度D.音色

()24、右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发出声音,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2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三、简答题

26、小明拎起水壶向暖瓶中灌开水,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小明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明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妈妈说:“听出来的”,小明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助他弄清其中的奥妙吗?

27、有人认为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现飞行中的蝴蝶,这是因为苍蝇发声大,蝴蝶发声小,你认为对吗?

四、实验、探究题

28、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钢20 0.3

②钢0.5

③钢40 0.5

④尼龙丝30 0.5

⑤尼龙丝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_____ 、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9、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______有关。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

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______有关。他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____。

(4)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响度;音色

2、音调响度

3、300Hz 能

4、音调、振动、音色

5、发声体的频率发声体的振幅

6、响度,音调

7、大、低

8、甲、乙甲、丙

9、女;男

二、选择题

10、B

11、A

12、C

13、D

14、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不见其人闻其声音,我们便可分辨是谁在讲话,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15、B

16、A

17、D

18、B

19、D

20、C

21、C

22、A

23、D

24、A

25、D

三、简答题

26、问答题

妈妈是通过听到的音调升高而知道的。因为随着水量的增多,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

27、不对.因为苍蝇在飞行时,其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能听到.而蝴蝶在飞行时,共翅膀的振动频率过低,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听不到。

点拨:人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次每秒,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约5~6次/秒。

四、实验、探究题

28、

29、(1)振动;(2)音调频率(3)响度振幅控制变量法(4)音调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XXX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 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音调的是: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和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 6.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 7.“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XXX接听电话喊道。XXX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

8.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 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近。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的 响度相同,乙、丁的音调相同,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0.钢琴、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乐曲时,人们能够区分 它们各自的乐器,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拉二胡时,弹奏者不断上下移动手指,目的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长度来改变声音。 11.一把钢尺可以用作物理实验工具,如图10所示。将钢 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子,然后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注意钢尺振动的速度,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实验结果表明: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若钢尺每分钟振动600次,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为600赫兹,人耳能够听到这个频率。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2、生活中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两句话中,前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后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 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4、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发出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5、声音的高低也就是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声音的大小也 就是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 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7、老牛叫声和蚊子叫声相比,老牛叫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大”

或“小”),音调______(选填“高”或“低”)。 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 9、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时,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___歌手,响度大的是_________歌手。 二、选择题 ()10、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频率 ()1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Hz~20000Hz B.60Hz~65000Hz C.15Hz~50000Hz D.10Hz~150000Hz ()12、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1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它的响度太小B.它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C.它的响度太大D.它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14、对于你所熟悉的人,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能判断出他是谁,这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5、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声音的特性》测试题

《声音的特性》测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实验探究中,用来探究声音特性的是()

7.如图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10.广播中传出“各位同学请遵守考场纪律希望你们沉着应战,考出真实成绩”;“监考老师 1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16.如右图所示,是一位学生在吹奏自制的哨子,他把用筷子制成的杆上下拉动时,是在改变声音的() 17.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18.几只大小不同的粗瓷碗加一双竹筷子就能奏出各种各样的音乐,如图所示,这就是民间艺术“碗乐”,这是因为这些碗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的() 例2 千百年来,不论是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还是在艺术表演的舞台上,都离不开鼓。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鼓。鼓,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们奋勇前进!你认为图中的鼓手们要提高击鼓声音的响度,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用更大的力击鼓,使鼓面振动振幅大些 B.改变频率高一些的鼓来敲击 C.离击鼓处远一些,听到的声音就会强些 D.击鼓击得快些 20.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2011•鸡西)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___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22.(2010•南昌)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 ___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不同. 23.(2008•泰州)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4.(2007•莆田)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25.如图下所示是一组有关声音的情景,仔细观察各情景中的现象可以归纳出:

《声音的特性》习题

《声音的特性》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3.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 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比较 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 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 色”或“响度”)。 4.小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 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所示, 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 中空气柱由于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 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填“振幅” 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5.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能区分是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这个特性。 6.发声体在振动,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_决定。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9.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相同。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大。10.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由于琴弦 的而发出声音,人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传来的。 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东风破》,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 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11.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有答案)

声音的三大特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拉紧弦线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 2.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3.按照歌谱来唱歌,“2”和“6”低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响度和音色 4.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振幅C.音色D.音调 5.如图所示,小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6.关于音调,下列说确的是() 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 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7.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确的是() A.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 B.菲菲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 C.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 D.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大 8.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确的是()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 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 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 9.如图所示,把筷子一端捆上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______大; “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_____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_____ 高;“男低音”是指______低; 3、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_Hz 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 4、一切发声体都在,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则声音的越高,振动的幅度越大则越大。 5、有一些同学经常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清晰,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长此以往会使他们的听力下降。 6、除夕夜,关上门窗也能听见户外的鞭炮声,因为声音能在气体和_________中传播。在家中听音乐时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可以将声音减轻些,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 7、收音机音量开关开得越大,发现喇叭的纸盆振动得越厉害,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________有关;离收音机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又说明响度跟离声源的________有关. 8、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9、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二、选择题 10、下列句子:(1)引吭高歌 (2)男高音歌唱家 (3)这首歌的调子太高 (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响度的有 A.(1)(2) B.(2)(3) C.(1)(4) D.(3)(4) 1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辩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2、声音响度的大小( )。 A.只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B.只由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 C.只由振动的幅度决定 D.由振动的幅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 13、在下列四个句子中,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②引吭高歌; ③她是唱高音的; ④请勿高声喧哗。 A、①② ; B、②④; C、①③ ; D、③④. 14、王勇二胡拉得很好,他在演出前总要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15、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 16、如图19所示为两个振动物体发声时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 图,可以判断: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三、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指_________,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频率决定着_________高低。 答案: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赫兹(Hz)音调 3.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项均未改变 答案:B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思路解析: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1 300 Hz,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A 2.“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均有可能 思路解析:“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境、情况下小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B 3.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刺耳 思路解析: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C 4.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人说话,唱歌、读书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2.人吹口哨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3.人吹笛子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唱歌靠______的振动. 5.声音是靠______传播,一切_____、_____、_____物质作媒介都能传播声音,通常人耳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_____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_____。 6.用一根铜线和两个小纸盒做成的“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 7.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_____,在空气中产生______,使学生鼓膜_____。8.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的距离讲话,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不能传声。 9.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10.在峡谷中呼喊会听到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s,人耳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声音的高山离你______ m. 11。从生物课上我们知道,耳聋分为____耳聋和____耳聋两种;前者____治愈,后者____治愈. 12。实验表明骨____(填“能”或“不能”)传导声音. 13. 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 ____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4.人失去听觉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发生了障碍。 15.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16.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是因为_________ 17。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________ 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18.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发声体的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19.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发 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0.我们能够区分二胡和月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21。超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_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 的声音;大象是靠________ 进行交流的. 22。乐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所有的乐器发声的物理原理都是通过_________发出声音. 23。吉他上有六根粗细不同但长度相等的琴弦,分别拨动细琴弦和粗琴弦,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 不同。 24、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 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 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5、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 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 的 26。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 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 ,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 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 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27、小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 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2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 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发出声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 2、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管;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如图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测试卷 考号: 一、选择题 1.(2 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朱军学唱《青藏高原》,但最后一句没有能唱上去。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首歌的最后一句() A.响度太大B.音调太高C.音色不好D.曲调复杂 2.(2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打鼓人用力打鼓是为了增大响度。 4.(2 分)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 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5.(2 分)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 6.(2 分)(09 昆明市)11.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7.(2 分)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8.(2 分)金帆乐队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 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 9.(2 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10.(2 分)开打收音机的音量旋钮声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 11.(2 分)二胡演员在演奏过程中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为了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2.(2 分)医生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这 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13.(2 分)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14.(2 分)学校召开大会时,使用扩音设备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改变声音的音色 C.加快声音的传播速度D.保护学生的听觉器官 15.(2分)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6.(2 分)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 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B )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1.用硬纸片快速刮过木梳齿,听到声音的音调会变高,这说明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2.音调、响度、音色中,响度会发生变化,音调和音色不会发生变化。 3.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纸盒的振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4.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同。 5.“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很大。 6.人们对一套音响设备赞不绝口,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指它的音色。 1.发声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频率。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有关系。 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5.牛和蚊子的叫声中,蚊子的叫声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6.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 ~ 20 kHz。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 k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正确的描述是“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8.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容易辨别对方是谁,是因为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11.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奏一支曲子,我们能够轻易地区分出吉他和笛子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2.一位男低音歌手正在高声演唱,而一位女高音则轻声伴唱。正确的说法是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 13.养蜂人可以通过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来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2.2声音的特性 活动与探究 1、观察与思考 大多数女同学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时振动快,音调高;男同学的声带相对较厚较宽,气流冲击时,振动较女同学的慢,音调低.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找一段橡皮筋,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椅背上绷紧,用手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改变橡皮筋的紧张程度,再大致以相同幅度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重复一遍上述实验,在听声的同时, 注意观察每次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比较、分析橡皮筋发声的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二:仍用实验一中的装置,将橡皮筋绷至适宜的长度,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分析橡皮筋的发声的响度与其振幅的关系. 实验三: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喊蒙住眼的同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每个同学蒙眼一次,看谁辨得又快又准. 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中的橡皮筋紧绷时,拨动后振动快,音调高;稍松弛时拨动后振动慢,音 调低,那么音调的上下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b.由实验二你能得出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决定于什么因素 c.实验三中的蒙眼同学不看别的同学也能凭声音辨出是谁,这是什么原因? 根底练习 1、音调是指声音的,它与发声体的有关.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 动的次数叫做 ,其单位是 3 符号是. 3、响度是指声音的 ,它与发声体的有关. 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就不同.

5、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由于女同 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 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 ,响度大的是. 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 ;人的听觉下限的 频率是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 7、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 一种. 8、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 9、关于声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由于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由于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1、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A.响度很大 B.传播速度大 C.频率很高Do振动时间长 12、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响度 B.频率Co振幅Do音色 1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这是由于:〔〕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1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B.请勿高声喧哗 C.女高音歌唱家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向一个空的暖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随着空气柱由长变短时,空气柱发出的声音的哪个特征会明显发生变化()A.音色B.响度C.音调D.无法确定 3.为了保护嗓子,同时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们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 4.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振幅 C.音色 D.音调 5.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A.可听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噪声 6.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7.“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诊断病情的,但是在医院的“B超”室内,人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以下的原因中叙述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依靠声源振动发出的 B.声源振动幅度很小,超声波的响度很小 C.声源的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 D.声源的振动频率介于2020000 之间 Hz Hz 8.2021年,云南野象群北迁引发全球关注,人与象的和谐相处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迁徙途中,一只小象因误食酒糟“醉酒”而掉队十余公里,仍能够通过次声波与象群取得联系并最终“归队”。象群交流使用的次声波人却听不见,这是因为() A.人与象距离太远B.次声波的响度太小 C.次声波的频率太低D.次声波的音调太高 9.如图是古时的一种乐器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故成语有云“参差不齐”。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2声音的特性》巩固练习题.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1.2声音的特性》巩固练习题 班级:姓名: 1.用手轻按自己喉咙,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 2.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 “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 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3.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A. 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B.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 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4.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 5.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6.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其中控制音量大小的是() 7.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频率 D. 音色 8.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_______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9.猪的叫声与小鸡的叫声是不同的:_____叫声的响度小,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的__ ___较小;_____的叫声的音调低,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__ ___较小。 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指拨动 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 11.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玩具电动机的转轴上,启动电动机,使齿 轮拨动塑料片,你会发现塑料片发声的音调随着玩具电动机的转速 的增大而,如果我们改用大小相同但是齿更加密的齿轮, 在转动速度相同时,塑料片发声的音调将。 12.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

《声现象》过关测试题 姓名 总分 一、 请你选一选(20×3分=60分) 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 A .频率不同 B .振幅不同 C .频率和振幅都不同 D .响度不同 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声音的音调不同 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C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4.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 .乐器商店的标志 7.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 A .固体能传播声音快 B .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C .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D .固体传播声音传播得慢 8.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 A .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 B .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 C .听枪声和看到白烟都有可以按跑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声音练习题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 一、填空题: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登月的宇航员靠______ 交谈,说明________不能传声. 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3、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的声音可以把鱼吸引到网里,表明________ 可以传播声音,土电话表明。在教室里,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4、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_(填“快"或“慢”)。 5、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______ 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______。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才能对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________m。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7、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8、乙人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甲人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B)人耳的错觉 (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慢,后听到 9、赛跑时要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就计时,这是因为( ) (A)赛场很乱听不清枪声(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C)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D)声和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10、比较声音在钢铁、海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 (A)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B)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C)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小(D)三种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11、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12、某人在离墙136 米处喊了一声,0。8s 后他听到回声,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9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三、声音的特性(一)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指_________,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频率决定着_________高低。 答案: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赫兹(Hz)音调 3.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项均未改变 答案:B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思路解析: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 1 300 Hz,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A 2.“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均有可能 思路解析:“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境、情况下小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B 3.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刺耳 思路解析: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C 4.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