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肝功能各项指标的代表意义

专家详解肝功能各项指标的代表意义

肝脏号称人体的“生化工厂”,担负着代谢,解毒和合成等重要生理功能,乙肝病毒感染会损害肝脏引起肝功能不正常,而这些异常可以通过检测血液相关的指标来反应,也就是说肝功能检查可以反应出肝脏炎症及损伤情况,下面我讲一下肝功能的各项指标以及临床意义。

1、血清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

这些酶类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出现炎症坏死时,细胞内的这些酶类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中酶类升高,所以转氨酶是反应肝细胞损害的最灵敏指标。

2、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这是反应肝脏代谢、排泄功能的指标,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需要通过肝脏加工处理,然后经胆道排泄出肝外,经过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未经过肝脏处理的称为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之和称为总胆红素,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表明肝脏解毒能力下降,但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所以疾病的早期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可以不升高,但是如果持续升高,表示病情有加重的表现。

3、蛋白类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反应肝脏的合成功能。

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称为总蛋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其浓度下降可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受损,肝硬化患者常出现白蛋白下降,球蛋白上升,正常情况下白蛋白大于球蛋白,白球比在1.2~2.5左右,如果出现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提示预后不良,后期会出现肝腹水等一系列并发症。

我讲过了肝功能化验单,之前两篇文章讲过了乙肝五项和乙肝病毒定量,希望肝病朋友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化验单并对自己的病情了解的更清楚些,当然病情的判断还需要医生结合其他一些检查情况以及个人自身的一些情况,然后对自己的病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

案。

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对于诊断肝脏是否异常有着重要的意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1临床意义[1] 1.1血清谷丙转氨酶任何原因一起的肝细胞损害时,ALT及AST自细胞浆逸出,而一起血清ALT、AST升高,他们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但缺乏病因的特异性,其升高程度不一定与肝损害程度一致。据研究,ALT在细胞浆内合成,AST在线粒体内合成。如线粒体也遭严重损伤,AST逸出多而增高明显。当慢性肝炎演变至肝硬化时,ALT、AST可正常或轻度上升,往往AST>ALT,故AST/ALT比值增大,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ALT和AST持续升高说明损伤时的肝细胞内膜漏出增加或伴有慢性肝炎活动。Gitlin曾提出,AST/ALT在0.31~0.63间,预后良好;1.20~ 2.26提示肝坏死,介于二者之间者预后无明确关系。潼野报道,AST/ALT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为0.9±0.32,代偿性肝硬化为1.5±0.7,失代偿性味1.9±0.7,肝癌时50%大于3。 1.2γ-谷氨酰转肽酶1. 2.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时,血中GGT明显升高。其原因是癌细胞产生的GGT增多和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刺激作用,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 1.2.2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 1.2.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药物等均可使血中GGT升高。 肝硬化时,约90%以上病例GGT升高,尤以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明显。胆汁性肝硬化则往往显著增高。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GGT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良。原发性肝癌时GGT可明显升高,徐克成等用4%~15%聚丙胺凝胶阶段梯度电泳检测GGT同工酶,其9条区带中的II带为原发性肝癌特有,可助鉴别。 1.3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 血清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球蛋白为20~30g/L,A/G比例为1.5:1~2.5:1。肝硬化时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倒置。白蛋白含量与肝功能肝细胞数量成正比,血清白蛋白降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预后多不良。降至20g/L以下时,近期预后多不良。肝硬化白蛋白减少常伴有球蛋白ALP特点是源起于肝的同工酶,反映肝分泌功能。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碱性磷酸酶于70%的肝硬化患者可见增高,小结节肝硬化时,常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姐姐肝硬化时往往显著升高。与胆汁淤滞性病变,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中度以上升高。肝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时,常明显升高,但血清胆红素不一定升高。ALP和ALT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不要把肝功能异常都认为是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病、药物性肝损害、其他内科疾病等引起的肝功损害。当然,一旦化验结果提示肝功异常,需要重视并仔细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下面介绍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肝脏血清酶学的检测指标 (一)转氨酶 转氨酶又称氨基转移酶。临床最常用的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它们的正常值由于各医院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具有临床意义是酶活性升高。各种肝脏疾病病人和一些肝外疾病病人,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可升高。ALT活性增高提示肝细胞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强;AST活性增高常提示线粒体损伤。二者是监测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指标。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血清转氨酶活性已经增高,故检测ALT、AST可以发现早期的急性肝炎和隐性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诊断肝病应用最普遍的酶学检查项目。 血清转氨酶活性的高低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一致,故有助于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损害;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轻度增高,见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AST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各种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性肝病;中度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轻度升高,可见于轻度慢性肝炎。患有重型肝炎时,若出现胆红素迅速升高,转氨酶反而下降,称为酶胆分离,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转氨酶活性测定反映肝细胞损害及其程度,对肝病的病因鉴别诊断意义不大。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水溶性部分,AST存在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及线粒体中。肝细胞损害严重者, AST不仅胞浆中的酶释放出来,而且线粒体中的酶也释放出来,故测定AST/ALT比值可用于 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和肝病类型。急性肝炎或轻型慢性肝炎病人,ALT>AST;酒精性肝病、重型肝炎病人通常AST>ALT。 (二)血清腺苷脱氨酶(AD)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水溶性部分,是嘌呤核苷酸循环中一种重要的酶,在核酸代谢中有重要意义。 1.正常值。正常人的AD活性为5.3-20.1国际单位/升,平均值为14.6国际单位/升。 2.临床意义。①判断急性肝炎恢复情况。急性肝炎病人AD与ALT一样,常早期升高,但幅度不及ALT。ALT恢复正常而AD持续升高的病人常易复发或易迁延为慢性肝炎。故测定AD 较ALT能正确反映急性肝为病人的恢复情况。②协助诊断慢性肝病。AD活性在慢性肝病中普遍升高。③鉴别黄疸。AD在阻塞性黄疸病人很少升高,即使升高也属轻度;而在肝细胞性黄疸时普遍升高。 (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一般LDH总活性为100-300单位,平均为185±10.9单位。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均可引起血清LDH活性增高。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病人,LDH活性常显著增高。其临床意义与ALT、AST一致。肝炎恢复期,LDH为最早恢复正常的血清酶。如LDH活性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常提示有某种并发症的存在。肝硬化病人若病程中LDH活性增强,应怀疑并发肝癌。

专家详解肝功能各项指标的代表意义

专家详解肝功能各项指标的代表意义 肝脏号称人体的“生化工厂”,担负着代谢,解毒和合成等重要生理功能,乙肝病毒感染会损害肝脏引起肝功能不正常,而这些异常可以通过检测血液相关的指标来反应,也就是说肝功能检查可以反应出肝脏炎症及损伤情况,下面我讲一下肝功能的各项指标以及临床意义。 1、血清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 这些酶类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出现炎症坏死时,细胞内的这些酶类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中酶类升高,所以转氨酶是反应肝细胞损害的最灵敏指标。 2、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这是反应肝脏代谢、排泄功能的指标,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需要通过肝脏加工处理,然后经胆道排泄出肝外,经过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未经过肝脏处理的称为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之和称为总胆红素,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表明肝脏解毒能力下降,但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所以疾病的早期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可以不升高,但是如果持续升高,表示病情有加重的表现。 3、蛋白类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反应肝脏的合成功能。 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称为总蛋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其浓度下降可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受损,肝硬化患者常出现白蛋白下降,球蛋白上升,正常情况下白蛋白大于球蛋白,白球比在1.2~2.5左右,如果出现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提示预后不良,后期会出现肝腹水等一系列并发症。 我讲过了肝功能化验单,之前两篇文章讲过了乙肝五项和乙肝病毒定量,希望肝病朋友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化验单并对自己的病情了解的更清楚些,当然病情的判断还需要医生结合其他一些检查情况以及个人自身的一些情况,然后对自己的病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

肝功能报告单全面解读

肝功能报告单全面解读 一、基本项目二、空腹原因三、十项检查四、检查意义 五、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六、最新项目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的检查。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要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还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影象学检查等,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肝功能检查的项目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检查项目都需要做,通常医生会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选择一组或其中几项检查。 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澳献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通过检查血液来对这些检查项目做出准确的检测。 一、基本项目 肝功能检查项目通常包括: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功能、胆红素和胆汁 酸代谢功能、酶学指标、脂质代谢功能、肝脏排泄和解毒功能的检测。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1.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1.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斑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1.T水

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1.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1)、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 胆汁酸(TBA).Y一谷氨酰转肽酶(Y-GT)及碱性磷酸酶(A1.P)等。肝 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m型前胶原(PnIP)、IV型胶原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1.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In及因子a链以外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一般,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VΠ,其次是因子∏和X,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V。 二、空腹原因 1、肝功能检查前不能进食,不能喝水,必须保持空腹,空腹时间一般为

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严重黄疸及浑浊血清也可使结果升高,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正常参考值:0—40 IU/L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升高。 注意事项:标本应避免溶血,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3 总蛋白(TP)g/L 正常参考值:60—85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4 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 g/L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5 球蛋白(GLB)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球蛋白降低常见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体内球蛋白合成会减少。 6 白/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时称为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7 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3.42—20.5μmol/L 临床意义:由于胆红素的代谢与肝脏功能的密切关系,它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干功能指标。黄疸发生的原因:①胆红素形成过多,如先天性的红细胞膜、酶或血红蛋白的遗传性缺陷等;获得性的败血症、脾功能亢进;造血系统功能紊乱,如恶性贫血铅中毒等。②肝细胞

肝功能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

肝功能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 肝功能化验(详细解读肝功能化验单) 2008年09月13日星期六02:25 P.M. 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目前,能够在临床上开展的肝功能试验种类繁多,不下几十种,但是每一种试验只能探查肝脏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种功能,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试验能反映肝脏的全部功能。因此,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结论,应当选择多种试验组合,必要时要多次复查。同时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由于每家医院的实验室条件、操作人员、检测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医院提供的肝功能检验正常值参考范围一般也不相同。在这里我们不再罗列每个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只就每个项目的中文名称、英文代码及有何主要临床意义作一介绍。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 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 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 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

常用肝功能化验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肝功能化验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小于5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 4、谷氨酰转移酶( -GT):健康人血清中-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TP为60-80克/L,A为40-55克/L,G 为20-30克/L,A/G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 A/G比例倒置。 6、血清总胆红质()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2-20umol/L,Bc小于3.4umol/L,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 返

论述肝血清学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论述肝血清学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是指通过检测血清中各种与肝功能相关的指标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这些指标包括肝酶、肝功能、肝脏指标等,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可以用于评估肝功能的状态。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合成、分解、转化和排泄等多种生物化学功能。肝功能的异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肝炎、肝硬化等。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酶的水平,可以评估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及时发现和诊断肝病,指导临床治疗。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能够帮助评估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炎的主要病因,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容易引起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丙型肝炎抗体(HCV-Ab)等指标,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肝炎病毒,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措施。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还可以用于评估肝脏代谢功能的状态。肝脏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和排泄,如糖类、脂类、蛋白质、胆红素等。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等指标,可以了解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疾病。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还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肝脏是许多重要蛋白质的合成器官,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可以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状态,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蛋白质合成障碍的情况。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还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的解毒功能。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各种有害物质。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可以评估肝脏的解毒功能,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解毒功能障碍的情况。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评估肝功能、肝炎病毒感染、肝脏代谢功能、合成功能和解毒功能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肝病,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因此,对于怀疑肝脏疾病的患者,进行肝血清学检测项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生化肝功类常见项目缩写及临床意义

序号-项目-中文名-临床意义 1,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反应肝实质损害(各种肝炎、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 2,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反应肝实质损害(各种肝炎、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 3,ALP 碱性磷酸酶 肝胆疾病(胆道梗阻、肝细胞损伤等)、骨骼损伤 4,γ-GT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肝癌、阻塞性黄疸、酒精肝、胰腺疾病等 5,CHE 胆碱酯酶 急性肝炎,有机磷中毒,脂肪肝 6,ADA 腺苷脱氢酶 有助于探测急性肝炎的残留病变和肝病进展,较ALT、GGT等更能反映急性肝损伤 7,AFU α-L-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的高灵敏度指标 8,5’-NT 5’-核苷酸酶 肝癌的高灵敏度指标、协助ALP鉴别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 9,LAP 亮氨酸氨基转肽酶 肝癌诊断的辅助指标。5’-NT+AFU+LAP联合检测提高了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10,MAO 单胺氧化酶

肝硬化早期诊断指标。ADA+TBA+MAO联合检测提高肝硬化阳性检出率 11,TP 总蛋白 营养不良、肝功能受损、骨髓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 12,Alb 白蛋白 营养不良、肝功能受损、骨髓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 13,TBil 总胆红素 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TBil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TBil+DBil 联合检测,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溶血性黄疸,TBil↑;肝细胞性黄疸TBil↑DBil↑;阻塞性黄疸DBil↑ 14,DBil 直接胆红素 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TBil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TBil+DBil 联合检测,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溶血性黄疸,TBil↑;肝细胞性黄疸TBil↑DBil↑;阻塞性黄疸DBil↑ 15,PA 前白蛋白 肝功能损害越严重,PA越低,PA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 16,TBA 总胆汁酸 急性肝炎呈显著增高,当慢性活动性肝炎复发时,血清TBA增高早于常规肝脏酶学异常之前 17,AMM 氨 肝性脑病的重要实验诊断及监测指标 18,CG 甘胆酸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ICP)的首选指标 19,m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检查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一、肝功能检查项目-谷丙转氨酶(ALT)指标及临床意义: 参考值为男5-40 U/L,女5-35 U/L,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及临床意义: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8-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肝功能检查项目-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0-150 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肝功能检查项目-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及临床意义: 健康人血清中GGT男11-50 U/L,女7-32 U/L。 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五、肝功能检查项目-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指标及临床意义: TP(总蛋白)参考值:成人坐立位:64-83 g/L;成人卧位:60-78 g/L。 ALB(白蛋白)参考值:35-52g/L。 GLB(球蛋白)参考值:22-38 g/L。 ALB/GLB(白球比)参考值:1.3-2.5。 临床意义: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摘要:肝功能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 脢、胆道酵素、血清氨、凝血脢时间等,不同项目的检查,代表着不同的临床意义.人体的 肝脏一般在1250 克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人不能离开肝脏而存活.有人称肝脏为人体的“加工厂”,这不仅不过分,而且也只表达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而已. 关键词检查方法、检测项目、检查前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一、选择肝功能的检查方法 1.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 丙转氨酶)或复方碘实验.尿三胆实验、血清凡登白实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 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对原发性肝癌,除 一般的肝功能实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γ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等测定 以帮助临床诊断.在各项较大手术前,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2.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 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试验.尿三胆试验、血清凡登白试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

肝脏功能评估

肝脏功能评估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负责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蛋白质合成、毒素代谢和排泄、胆汁生成、血糖调节等。因此,肝脏功能的评估对于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肝脏功能评估的标准格式。 一、概述 肝脏功能评估是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试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常用的肝脏功能评估指标包括肝功能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和肝脏活检等。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关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重要信息。 二、肝功能检查 1. 血清生化指标 肝功能检查的常规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细胞损伤、胆红素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功能和免疫功能等情况。 2. 凝血功能检查 肝脏是凝血因子的主要合成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功能紊乱。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和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3. 胆汁功能检查 胆汁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血清胆碱酯酶(CHE)和胆红素定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肝脏胆汁生成和排泄的功能状态。 三、肝脏影像学检查

肝脏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肝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MRI和肝动脉造影等。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以及肿瘤和炎症等病变。 四、肝脏活检 肝脏活检是通过取得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评估肝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肝脏活检可以通过穿刺活检、经皮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切取等方式进行。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肝脏病变的详细信息,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 肝脏功能评估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和肝脏活检等方法,可以获得关于肝脏细胞损伤、胆红素代谢、蛋白质合成、胆汁生成和排泄、凝血功能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肝脏功能评估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评估肝脏功能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

肝胆外科罕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之马矢奏春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罕见检验项目:三年夜惯例(血、尿、粪),血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全套、输血全套、感染性标识表记标帜物、血糖血脂、血气分析、胸腹肺部引流液生化检查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心肌标识表记标帜物、肿瘤标识表记标帜物、血尿HCG检测及与移植相关的配型及抗原抗体检测、血药浓度的检测等等. 一、血惯例检查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 女: 3.5×10 12-5.0×10* 12个/L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罕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卵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卵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卵白增多罕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 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 15-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 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沾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GPT ):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脾、肺、红细胞等 (1)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40U/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常见于: 肝胆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等 其他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肝淤血;骨骼肌病,胰腺炎,外伤等 用药与接触化学品: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有 机磷和抗癌药物等。常见药物包括: •抗生素:特别是红霉素类的酯化物。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血脂调节药 2.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GOT):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

脾、肺、红细胞等 (1)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40U/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发病6〜8小时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峰。 肝胆疾病:同ALT AST/ALT比值: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或轻型肝细胞损伤时,AST升高幅度不如ALT, AST/ALT 比值<1; 在急性病程中,该比值明显升高; 在慢性肝炎、肝硬化,AST往往高于ALT 其他疾病:同ALT,肌营养不良、皮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性溶血等。 药物:同ALT 3.血清丫-谷氨酰转移酶 Y-GT:存在于除肌肉外的所有组织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 肝胆疾病 胆管阻塞性:上升最高 肝炎:高,较其他肝脏酶类上升显著 脂肪肝、药物中毒:中度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恶化。

肝癌:明显升高。用于诊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肝癌术后 有无复发。 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肿瘤 其他:脂肪肝、前列腺肿瘤等 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4.血清碱性磷酸酶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 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胆管阻塞,黄疸性肝炎,肝癌 骨骼疾病:骨损伤,骨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 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 用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 各种原因脱水所致血压浓缩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①合成障碍:常见肝脏疾病,白蛋白<30g/L提示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②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③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恶性肿瘤等。

肝功各项指标解读

肝功各项指标解读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lx肝细胞损伤检查:包括血清酔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ACP)、Y-谷氨旣转肽闊(Y・GT)等等。 2、肝脏排泄功能检查: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 3、肝脏広备功能检查: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浏肝粧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 4、肝脏间质变化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W球蛋白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 不能淸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 近期有关部门新增五项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具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星就明显増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鱼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缺铁性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指标临床检测正常值: 直接胆红素(DBIU) ~尿素氮(BUN) ~ 谷丙转氨酶(ALT) 0~40间接胆红素(IBILI) ~肌Sf (CRE) 53-108 谷草转氨酶(AST) 0~37总蛋白(TP) 60-80乳酸脱氢酶(LDH-L) 109-245谷草/谷丙(AST/ALT) ~白蛋白(ALB) 35-55肌酸激醇(CK) ~ 谷氨酰转移酌(GGT) 7~32球蛋白(GLB) ~总(CHOL) ~ (ALP) 53-128白球比(ALB/GLB) ~甘油三酯(TRIG) ~ 总胆红素(TBIU) ~(GLU) ~尿酸(UA) 202-416 1、谷草转氨酶结果的分析:谷草转氨酶(AST)增高>60u/L;v肌梗死急性期、.药物中看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活动期、肝癌、心肌炎、肾炎、肌炎「 2、ALT/AST比值结果分析: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由于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所以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度不如ALT.升高的幅度也不如ALT大.但如果AST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把ALT/AST的比值作为一个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測指标来看。 3、Y谷氨酶转肽酶(GGT)的结果分析:GGT主要是来自肝胆系统.因此.它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1) 肝脏炎症:GGT轻度和中度增高「 (2) 肝胆其他疾病: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義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GGT明显升高。 (3) 长期或大虽的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4) 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安替比林者.口服药等也会使GGT升高「

怎样看肝功能化验单a

怎样看肝功能化验单 肝功能化验单主要包括对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胆红素、胆汁酸等多项检查结果的显示。通过对肝功能化验单的分析,可以判断出患者肝脏是否出现问题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因此希望患者朋友尽量学会看肝功能化验单。现作如下简要介绍: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也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一般,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A、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为11~15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意义。急性肝炎及轻型慢性肝炎PT正常,严重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病人PT明显延长。PT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较敏感的指标。

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在肝功能检查项目中,肝功能检测的每一项检测值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临床意义,少检测某项目都将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不能被及时准确地检查出来。下面笔者就肝功能十二项作出了以下详细的分析:【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1、血清总胆红素() 参考值:重氮法:0.6-12改良法:3.42-17.1 临床意义: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2、直接胆红素() 参考值:重氮法:0-3.34改良法:1.71-3.34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升高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3、间接胆红素() 参考值:3.42-10.3 临床意义:间接胆红素升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及疟疾等。>>> 咨询专家 4、血清谷-丙转氨酶() 参考值:速率法:0-30 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的增高意义较大,其增高程度可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

(1)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会出现明显升高。慢性肝炎血清升高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而且有时可降至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可升高至参考值的3-5倍以上。活动型进行性肝硬化时可中轻度升高,但在代偿期可正常或稍增高。患原发性肝癌时,可正常或中轻度升高。胆道疾病如胆石症引起梗阻时,虽无肝细胞病变,但可稍升高。 (2)其他疾病:心肌梗塞及心功能不全导致肝淤血可使明显升高。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均可使活性升高。某些药物或毒物也可引起活性升高。 5、血清谷-草转氨酶() 参考值:速率法:0-35 临床意义:(1)当心肌梗塞时,血清升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升高,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2)各种肝病也可引起升高。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3)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使升高。 6、血清总蛋白() 参考值:双缩脲法、微量定氮法:60-80 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1)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升高。如高热、腹泻、呕吐,可使总蛋白浓度达10-15。另外,休克、慢性肾皮质机能减退也可使血浓缩,使总蛋白升高。(2)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总蛋白可超过10。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1)血浆中水分增加,如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

乙肝五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标(一目了然版)之欧阳德创编

乙肝五项指标 表面抗原(HBsAg)---------------------------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 e抗原(HBeAg)--------------------------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e抗体(抗HBe或HBeAb)---------------------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①HBV感染已过; 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

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 (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出现抗-HBe常提示HBV增殖减弱或终止。但如果HBV基因的前C区核苷酸序列改变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环中仍有HBV存在,肝病可能继续发展,并逐步演变成肝硬化;(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HBeAg检出率下降,而抗-HBe,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5)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时HBeAg(+)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 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但也有个别病人仍出现肝功能异常、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