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质量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质量的基础知识

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

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

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一、质量的概念

质量活动的产生: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别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围绕着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1、质量的概念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可以有各种类的特性,

如:

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

感官的特性,如:气味、噪音、色彩等;

行为的特性,如:礼貌;

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

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A.特性可分为固有的和赋予的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接通电话的时间等技术特性。

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

固有与赋予特性的相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种产品的固有特性(转换)。

(2)关于“要求”

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

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有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

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

要求要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如需要指出,可以采用修饰词表示,

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等。

(3)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质量的经济性:由于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顾客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

质量的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质量的比较应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

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2、质量相关的概念

(1)组织: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2)过程: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

的活动” ,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织。过程可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

(3)产品: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 。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种类:

服务:服务是无形的,通常是在组织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如:商贸、运输;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是具有计数的特性,可以分

离、可以定量计数。如:发动机零件、电视机;

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般是连续生产,状态可以是液体、气体、粒子、线状、块状或板状等。如:润滑油。

(4)顾客:顾客是指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

内部的或外部的。

(5)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6)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质量特性,将“要求”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价、检验和考核的依据。它包括: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和美学性。质量特性有些是可定量的,有些是不能够定量的,只有定性,实际工作中,将不定量的特性转换为可定量的代用

质量特性。质量的适用性就是建立在质量特性的基础之上的。

产品质量特性分为:

内在质量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份等;

外在质量特性:如外观、形状、色泽、气味、包装等;

经济特性:成本、价格、使用费用、维修时间和费用等;

商业特性:交货期、保修期等;

其它特性:安全、环境、美观等。

服务质量特性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的特性。可分为五

种类型:

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

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

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

能力;

移情性: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

注;

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和沟通材料的外表。

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通常将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

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次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

二、质量概念的发展

1、符合性质量的概念: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2、适用性质量的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

的依据。

3、广义质量的概念: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

度。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掌握质量管理的含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

于质量的概念)

熟悉质量管理培训的内容及实施

熟悉质量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管理概述

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管理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协调”活动、综合利用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员与活动。

1、管理职能

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包括

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研究活动条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

制定业务决策,是指在活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提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宗旨方向和目标,并据此预测在未来可能呈现的状态;

编制行动计划。将决策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和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组织是决策目标如何实现的一种技巧,这种决策需要建立最合适的组织结构并训练专业人员,组织通讯网络。管理者必须建立起与顾客、制造商、销售人员和技术专家之间的沟通渠道。组织应完成以下工作:

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

人员的配备,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事适当的工作;

启动并维持组织运转;

监视运转

(3)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领导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关键,是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

控制(手段) 和影响下属,“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 部环境”的管理过程。

(4)控制: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资源。控制是为了 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转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标 准及规则,检查监督各部

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是否发生 偏差。 2、管理层次和技能

(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管理者领导下属的数量;有

效的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与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管理者工作的内容;

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

(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管理者到具体执行人员之间 的不同管理层次。按层次划分, 管理可分为高层管理、中层 管理和基层(底层)管理三个层次。

高层管理是组织的高组管理者, 其主要作用的确立组织的 宗旨和目标,规定职责和提供资源,他们主要负责与外部环 境联系。

中层管理者负责利用资源以实现高层管理者确立的目标, 主要通过在计划(前提)

组织(保证)

其职权范围内执行计划并监督基层管理人员来完成。

基层管理者负责日常业务活动,他们通常监督指导作业人员,保证组织正常运转。

(3)组织活动:组织的活动分为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和战略计划活动,分别由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负责执行。

(4)管理技能:管理者应具备三个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指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完成组织行动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能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即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

高层管理者需要较强的概念技能;

中层管理者需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基础管理者主要需要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

1、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

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的。

质量管理是组织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围绕着产品质

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的。是组织各项管理的主线。

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

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

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形成文件,质量目标中应包含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针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

3、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

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依据质量方针制定,组织应在组织内各个层次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示的过程。

5、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保证质量、满足要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

6、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量改进应是持续的。

7、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相关方(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早见于美国菲根堡姆博士1961 年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

(一)质量管理发展阶段的回顾

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0 世纪初,美国出现的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 ,将质量检验机构独立出来。

从工长的质量管理到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休哈特发明了控制图,标志着质量管理从单纯的事后检验进行检验加预防的阶段。

1929 年《抽样检查方法》

1931 年休哈特发表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军政部门1941 年至1942 年间公布了Z1.1 《质量管理指南》、Z1.2 《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并在二战后推广到了民用工业。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961 年,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二)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

1、戴明的质量理念

美国著名的质量专家之一,在日本推广统计质量管理理念。

戴明的十四条质量管理原则:

(1)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

(2)采用新观念;

(3)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

(4)结束仅仅依靠价格选择供应商的做法;

(5)持续地且永无止境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

(6)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

(7)发挥主管的指导帮助作用;

(8)排除恐惧;

(9)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10)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

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

12)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

13)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

14)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

2、朱兰的质量理念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1951 年出版过《质量控制手册》,1998 年更名为《朱兰质量手册》

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3、石川馨的质量理念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 小组)的奠基人之一。

推行全员质量管理理念。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六项:

(1)质量第一;

(2 )面向消费者;

(3 )下道工序是顾客;

(4 )用数据、事实说话;

(5)尊重人的经营;

(6)机能管理。

四、质量管理培训

(一)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1、质量意识教育

提高质量意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质量意识教育是质量培训的首要内容。

质量意识教育的重点:

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

其工作结果对过程、产品甚至信誉的影响;

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为实现与本岗位直接相关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质量意识教育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

2、质量知识培训

质量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组织应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

领导培训内容应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决策方法等为主;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应注重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线员工培训内容则以本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的知识为主。

3、技能培训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

领导培训除应熟悉专业技术外,还应掌握管理技能;

技术人员主要应进行专业技术的更新和补充,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

一线员工应加强基础技术训练,熟悉产品特性和工艺,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二)质量管理培训的实施

培训过程由识别培训需要、提供培训和培训有效性评价三个阶段组成。

1、培训需求的识别:

(1)根据任职条件、科技发展、标准变更、远景规划与业务扩展的需

要,识别现有人员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培训需要。

(2)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在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加以改进时,提供培训需要的信息;

3)领导者对下属人员的能力及其发展需要定期的评审,

以确定培训需要的信息。

2、提供培训

3、评价培训有效性

五、质量管理信息

信息指“有意义的数据” ,

(一)质量信息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动力过程:物流和信息流。

物流,由原材料等资源输入转化成产品输出而进行形态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信息流,伴随着物流而产生的,反映了物流状况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言讯或消息。

信息流包含: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反馈

1、信息源:指信号或消息序列的产生者。可分为内部和外部。

(1)顾客满意度的评价;

(2)产品的符合性;

(3)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4)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

2、信息传递:指在信息系统中将信息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途体上分为三部

分:信源-信道-信宿。信道是传递的通道,信宿是传递的终点。径,以过一定的载体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过程,信息传递大

3、信息处理:指将原始数据(信息)通过一系列系的手段和方法,“加工”成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4、信息反馈

(二)质量信息系统

组织的活动有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战略计划活动。

1、作业活动:在作业层上,主要关注点是收集、验证并记录质量数据

和信息。作业层的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特点:重复性、可预见性、历史性、详细性、来源内部化、形式结构化(表格)及高精确度。

2、战术活动:在战术层,主要监督和控制业务活动,有效进行资源管

理和测量分析等质量信息。战术层的信息通常有以下特点:汇总性、不可预见性、阶段性、可比性、概要性、内部与外部信息源。

3、战略计划活动:最高管理者一般会利用管理评审等活动获得质量战

略信息,并确立企业的质量目标(中、长期),因此战略层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特点:随机性、异常信息、概要性、数据外部化、形式非结构化及主观性

(三)质量信息管理

1、识别信息需求;

2、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3、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

4、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5、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第三节方针目标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熟

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

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掌握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和程序熟悉制订方针目标的要求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掌

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内容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

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

、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

1、方针目标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日本称为方针管理,美国等国家称为目标管理,我国称为方针目标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

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个体”指个人、岗位。

“群体”指企业、部门、分厂、车间、工段、班组。

“自我控制”是指根据目标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促使目标的实现。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解析及答案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节质量的基本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理解质量的定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6年真题]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陚予的 B.特性是针对产品而言的 C.某产品的陚予特性不可能是另外产品的固有特性 D.对特性的要求均应来自于顾客 【答案】A 【解析】特性不仅是指产品特性,也有其他类别的特性,如感官的特性、行为的特性、时间的特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和功能的特性;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賦予特性是相对的,某些产品的陚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如供货时间及运输方式对硬件产品而言,属于賦予特性,但对运输服务而言,属于固有特性;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 2.人类通过劳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上。 A.外观 B.质量 C.标准 D.价值 【答案】B 【解析】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人类通过劳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量上,从人们衣、食、住、行,到休闲、工作、医疗、环境等无不与质量息息相关。3.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賦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某些产品的陚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答案】B 【解析〗賦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项所述为斌予特性的含义。 4.“物有所值”体现了()。 A.质量的经济性 B.质量的时效性 C.质量的广义性 D.质量的相对性【答案】A 【解析】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表明了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虽然顾客和组织关注质量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 5.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因要求的提髙而不再受到欢迎,这反映了质量的() A.经济性 B.广义性 C.时效性 D.相对性 【答案】C 【解析】质量的时效性是指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6.下列各项中,()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A.类别 B.级别 C.等级 D.档次

质量管理学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

中国计量学院国家级课程《质量管理》 目录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节质量及其特性 第二节质量形成过程 第三节质量管理及相关术语 第四节质量管理发展史 第五节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六节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七节质量监督 第八节国际三大质量奖 第二章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第一节质量控制中常用的统计学基本知识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 第三节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第三章设计质量管理 第一节单指标正交试验设计 第二节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 第三节水平不等的正交试验设计 第四节存在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 第五节质量功能展开 第四章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 第一节质量检验概述 第二节抽样检验概述 第三节抽样检验特性曲线 第四节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 第五节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第六节其它抽样检验 第五章统计过程控制 第一节过程能力分析

第二节控制图原理 第三节控制图的观测分析 第四节常规控制图作图方法 第六章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方法 第三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第四节 5S活动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认可 第一节认证与认可概述 第二节质量体系认证 第三节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第四节产品质量认证 第五节实验室认可 第八章质量管理新方法 第一节六西格玛管理法 第二节顾客满意度指数 第九章质量经济性分析 第一节质量成本 第二节质量成本核算 第三节质量成本分析 第四节质量损失 第五节质量损失函数 第六节质量经济性分析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本章要点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相关术语

●质量管理发展史 ●质量的形成过程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质量监督 ●三大质量奖 第一节质量及其特性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国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经济正向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市场竞争的五大要素:品种、质量、价格、服务和交货期中,决定竞争胜负的要素是质量。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任何一个组织必须视质量为生命,以持续质量改进作为永恒的目标。 一、质量及相关术语 1.质量 人类社会的安全与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日常安全和健康依赖于所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例如药物、食品、飞机、汽车、桥梁、隧道等。工业部门生产各种产品的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动化加工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而这些自动化加工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通讯、交通、计算机等系统的可靠性和质量。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J.M.Juran)在很早以前就曾说过:“人们在质量大堤的保护下生活”,这一思想源于荷兰的海防大堤——荷兰有大约1/3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这块土地赋予人们很大的恩惠,但也很危险,要利用好这块土地,就需要建造和维护巨大的海防大堤。朱兰的这句名言说明了质量就像海防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它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既然质量对于人类社会这么重要,那到底什么是质量呢? 应该说,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早,质量的概念仅仅是“不出错”。加工出来的产品只要不出错,只要没有大的毛病就是好的。质量概念的进一步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是从军需产品开始。由于军需产品的直接顾客是政府或军方,最终顾客是军队或士兵,他们在社会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军需产品一旦“出错”就可能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质量概念发展为符合性。所谓符合性就是对规范或要求的符合程度。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Bing Crosby)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质量并不意味着好、卓越、优秀等,谈论质量只有相对于特定的规范或要求才是有意义的,合乎规范即意味着具有了质量,而不合格自然就是缺乏质量。这种“合格即质量”的认识对于质量管理的具体做法显然是很实用的,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仅仅强调规范、强调合格,难免会忽略顾客的需要,忽略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和使命,从而犯下本末倒置的错误。这种观点显然是站在生产厂家的角度来看质量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又形成了另外一种与克劳斯比的观点相对应的观点,这就是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朱兰指出,适用性就是产品使用过程中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适用性概念普遍适用于一切产品或服务,对顾客来说,质量就是适用性,而不仅仅是符合规范。最终用户很少知道“规范”是什么,质量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就意味着产品在交货时或使用中的适用性。以上是分别从生产厂家和顾客的角度给出的两种质量概念。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经典的质量概念,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的,由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Genichi Taguchi)给出的。田口认为:“质量是指产品出厂以后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这里所指的社会是指生产厂家以外的所有人,损失是指使用费用、故障损失、重新购置损失,不包括由于产品功能本身所产生的损失。如酒:任何一种酒,都具有醉人的功能,人喝醉以后可能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就不应计在质量的范畴里,相应的,人们喝酒以后肯定会产生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给人们造成的损失就属于质量的范畴,副作用越大,损失就越大,质量就越差,如果出现假冒伪劣的酒,那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正是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才形成了目前得到共识的ISO9000标准中的质量概念。1994版的ISO9000标准对质量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2000版ISO9000标准又将质量

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节质量的基础知识 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 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 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一、质量的概念 质量活动的产生: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别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围绕着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1、质量的概念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可以有各种类的特性,如: 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 感官的特性,如:气味、噪音、色彩等; 行为的特性,如:礼貌; 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 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A.特性可分为固有的和赋予的 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接通电话的时间等技术特性。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 固有与赋予特性的相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种产品的固有特性(转换)。(2)关于"要求" 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有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 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2)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要点 一、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协调的活动。 管理学定义: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职能 1、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职能按发生先后的逻辑顺序: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职能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计划是前提,组织是保证,领导是关键,控制是手段。 习题 习题: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中计划是( a )的活动。——05年考题 a.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 b.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 c.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 d.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的资源。 习题 习题:管理的职能按其发生顺序,应为(a )。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b.组织—计划—领导—控制 c.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d.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2、管理层次和技能 ☆ 2、管理层次和技能 1)管理幅度:管理者直接领导下属的数量。 2)管理层次:最高管理者到具体执行人员之间所划分的层次。 在管理幅度给定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大小成正比; 在组织规模给定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3)组织层次的扁平化与虚拟扁平化 当企业规模扩大时,传统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管理层次,当今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结构的组织形式被“压缩”成扁平状。 组织层次扁平化得以实现的原因是

组织层次扁平化得以实现的原因是: 1)分权管理特别是事业部制成为发展趋势; 2)组织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虚拟扁平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办公)实现扁平化。 习题 习题:当组织规模扩大时,组织结构可采取的措施是( abd )。p7 a.管理幅度不变,增加管理层次。 b.组织形式扁平化。 c.管理幅度不变,减少管理层次。 d.事业部分权管理 习题 习题:组织管理层次“扁平化”发展的背景是( abd ) (05年考题) a.分权管理成为一种趋势 b.企业需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c.企业管理幅度变小 d.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职责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职责 不同管理层所从事的组织活动以及在管理职能上所占的比重

质量管理概论的基本知识培训

第一节质量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的概念: 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性可分为“固有有或者赋予的" ① 固有的:指某事或者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如“螺栓的直径、机械的生产率或者接通电话的时间等 技 术特性”。 ② 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指某事物本来就没有的,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偶尔接 通电话的时间等技术特性”。 2 、顾客的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者必须履行的需求或者期望. ① 明示的:是规定的要求;如顾客的明确要求 ; ② 通常隐含的:考虑的需求和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皮肤的保护性; 3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① 质量的经济性:高质量意味着至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 ② 质量的广义性:质量不仅是指对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③ 质量的时效性: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④ 质量的相对性:需求不同,质量的要求也就不相同,惟独满足要求的产品才被认为是质量最好的 产品。 4 、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互相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备。 5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者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6 、产品:过程的结果。 产品通用的类型: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①服务特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 ②软件质量的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 ③ 硬件件质量特性: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份等 ④ 流程性材料质量特性: A:可定量测量;如强度、粘性、速度、抗化学性; B:定性的特性、如色采、质地或者气味。 7 、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者个人. 8 、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10、体系:相互关联或者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11、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者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者团体. 12、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者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13、质量特性可划分:关键、主要、次要。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论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论 摘要:建设工程的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建筑工程质量的好 与坏是企业是否能够长期生存的关键,质量管理与工期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而非 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如果把质量与工期比作光合作用,那么质量就是推进工 期呼吸成长赖以生存的阳光,处在阴影处的树苗永远没有在阳光照耀下的树苗壮 硕挺拔。 关键词:质量;工期;相辅相成;光合作用;以质求量,拓展市场; 引言:目前房屋建筑行业市场运营情况不甚乐观,房屋建设趋于饱和,多数 房企为求存,确保正常运转,人员配置逐步精简化,通过减少人员配置来满足自 身发展需要,质量过程精品、完美履约、品质提升成为项目管理重点,在大建扩 建的时代房屋建筑主导“以量求质”,现在行业严重缩水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逐 渐把打造精品工程放在首位,以质求量,以质变带动量变,拓展市场,来度过生 存困境的关键期。 1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质量管理的定义 1、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 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由上述 定义可知建筑工程质量等同于工程项目质量,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 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 有明显的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质量管理是一个体系,每个房屋建筑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文件,包括质量管理办法、手册和制度,从企业层级到项目层级,再到分包单位、班组,每个岗位都有质量管理责任,只有整个体系运行正常了,质量基本上才能 可控,而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就能把质量管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树立

第六章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概论

第六章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概论 一、A1 1、质量控制目的是()。 A、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B、控制与分析无关的某个环节 C、特异性 D、降低运行成本 E、敏感性 2、质量控制不包括的活动是()。 A、通过室内质控评价检测系统是否稳定 B、对新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实验 C、室间质量评价 D、仪器维护、校准和功能检查 E、技术文件、标准的编写 3、ISO84021994中定义为“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的术语指的是()。 A、质量管理 B、质量体系 C、质量控制 D、全面质量管理 E、实验室认可 4、EQA是由专门机构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对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其实质是()。 A、控制各实验室的当天检验报告 B、控制各实验室的隔天检验报告 C、在各实验室之间建立检验结果的比较 D、对各实验室之间的各种任意检测项目进行比较 E、判断实验室当天报告的准确性 5、对于实验室的仪器或设备应建立档案,所建的档案不应包括的内容有()。 A、仪器或设备标识 B、制造商的资质证明 C、到货日期和投入运行日期 D、目前所放置的地点和位置 E、接受时的状况 6、室间质量评价即能力验证是指()。 A、利用实验室内的比对,对实验室的校准或检验工作进行判定 B、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对实验室的校准或检验工作进行判定 C、利用实验室内的比对,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进行判定 D、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对实验室的整个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判定 E、利用室间及室内的比对,对实验室的校准工作进行判定 7、定量测定项目室内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控制的是()。 A、准确度 B、精密度

C、特异性 D、灵敏度 E、系统误差 8、当进行标本的处理或检测时,实验室必须有措施来保证可靠地识别患者标本,以保证报告的结果是准确的。不属于检测记录范围的是()。 A、患者的姓名或识别号码 B、标本的特定惟一编号 C、实验室接受标本的日期和时间 D、未达到标本接受标准的标本情况 E、标本收集的日期和时间 答案部分 一、A1 1、 A 质量控制目的包括: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防止得出不可靠的结果等。质量控制的优点是对分析过程的质量有了较明确的执行方法和判定标准,并且用客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 2、 E 质量控制包括的活动有:①通过室内质控评价检测系统是否稳定;②对新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实验;③室间质量评价,通过使用未知样本将本实验室的结果与同组其他实验室结果和参考实验室结果进行对比;④仪器维护、校准和功能检查;⑤技术文件、标准的应用。 3、 C ISO8402:1994文件将质量控制定义为:“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ISO9000:2000 文件将质量控制修改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是指直接和分析测定有关的因素,例如仪器使用、测定方法等。而质量保证则集中监测治疗的指标和结果。 4、 C 室间质量评价或简称室间质评(EQA)是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能力的活动,实际上它是指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 5、 B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有效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竞争力。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则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的重要环节,通过审核,可以发现和纠正问题,促进体系的不断改进。本文将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定义、目的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定义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指企业内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的过程,通过对体系各环节的检查和验证,评估体系的运行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从而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相应改进建议。 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 1.发现问题。通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可以发现质量管理 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工艺流程不规范、操作人员不熟练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以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2.提供改进建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仅要发现问题,更 重要的是能够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也是对质量管理 体系运行的一种监控机制,通过持续不断的审核,可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持体系的稳定性和持续改进。 三、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主要包括准备、实施、总结和跟踪改进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确定审核的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审核的体系要素。然后,确定审核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好审核人员和被审核人员的日程安排。最后,准备审核所需的文件和记录,确保审核能够顺利进行。 2.实施阶段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是核心环节,需要进行详细的审核工作。首先,审核人员应对被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并进行现场检查和访谈。其次,对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包括质量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情况、过程控制的执行情况以及非合格品的处理和改进等。最后,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总结和改进提供依据。 3.总结阶段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概论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概论 一、质量的概念 1、质量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广义还包括工作的质量。 2、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作用。 二、工程质量的含义 工程项目是一项拟建的建筑产品,工程质量的特性包括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和环境的适宜性等。 三、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1。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者规定的要求满意的完成,建设符合规范、标准的建筑产品,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2。质量管理的有着重要意义. a.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的素质,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 b.从小的方面讲,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是企业竞争举足轻重的筹码。

c.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生命财产的安危,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 四、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即4M1E,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它们形成一个系统,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就必须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五、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体系是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进行质量控制必须按照GB/T19000(等同是用ISO9000—2000)建立系列质量标准体系。 (一)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是指“为实现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体系的功能,就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话质量管理职能,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体系的要素:①施工准备质量;②材料采购质量;③施工过程控制;④工序质量控制;⑤不合格的控制和纠正; ⑥半成品与成品的保护;⑦工程质量的检验与验证;⑧回访与保修。 企业通过建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支持质量部门独立地、有效地行使职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目前适应施工企业的多为“直线式”组织和专业线管理,为质量监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概论

ISO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概论 ISO质量管理体系概论 一、质量认证的发展过程。 1、认证的起源:1903 年英国首创世界第一个用于符合标 准的标志“ BS”即“风筝标志” , 认证铁路钢轨的尺寸。后又 规定了锅炉等工业品的规格。 ISO组织和宗旨: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缩写, 成立于1947 年 2 月23 日, 其前身为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 和联合国标准化协会联合会UNSCC,有800 个技术委员会和分支机构, 总部设在日内瓦。代表中国参加ISO 的是国家技术监督 局 CSBTS。 ISO的主要功能是制定国家标准以达成一致意见。目的 和宗旨是为了有利于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和公共事业, 有利于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及有关活动的发展。为了增进相互 了解 , 消除彼此之间的贸易壁垒。 2 、SO9000 的产生和发展 :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 产品质量渐渐成为各方面关注的 焦点 , 因此质量管理的对象也从硬件逐渐扩展到了软件、流 程性材料和服务( 产品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确立一种大家认 同的质量标准成为了共识。 ISO 组织于 1970 年成立了认证委员会; 根据英国标准学 会的建议 , 于 1980 年成立第176 技术委员会 , 即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委员会;1987年正式颁布了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ISO9000 系列标准。目前已有近80 个国家将 ISO9000 转化为本国的国家标准。现状: 截止2000 年底 , 全球获 ISO9000 标准认证的组织超过34 万家 , 中国 25657 家企业。 已有25 个国家的认可机构签署了质量体系认证多边承认协 议。 3、质量管理的定义 : 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相互 协调的活动。指导和控制关于质量的活动, 通常包括建立质 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 改进。质量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的组织 总的意图和方向。质量目标: 关于质量的 , 作为目的所追求的 事物。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由计划、实施、检查、 处理这四个密切相关的阶段所构成的工作方式。

质量工程师辅导资料: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3

质量工程师辅导资料: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3 一、治理概述 治理:“指挥和掌握组织的协调的活动”。治理是在肯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协调”的活动,综合利用组织资源以到达组织目标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展的活动构成。治理过程包括打算、组织、领导和掌握人员与活动。治理职能 治理的主要职能是打算、组织、领导和掌握。 (1)打算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打算打算组织应当做什么,包括评估组织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建立一系列组织目标。而一旦确立了组织目标,治理者必需实行相应的战术实现这些目标,并建立监视运行结果的决策制定过程。 打算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讨论活动条件。包括内部力量讨论和外部环境讨论; ②制定业务决策。是指在活动条件讨论根底上,依据这种讨论所提醒的环境变化中可能供应的时机或造成的威逼,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将来某个时期内宗旨方向和目标,并据此猜测环境在将来可能呈现的状态; ③编制行动打算。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

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和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详细要求。 (2)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安排人力资源。组织是决策目标如何实现的一种技巧,这种决策需要建立最适宜的组织构造并训练专业人员,组织通讯网络。治理者必需建立起与顾客、制造商、销售人员和技术专家之间的沟通渠道。 组织要完成下述工作: ①组织机构和构造设计; ②人员配备,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事适当的工作; ③启动并维持组织运转; ④监视运转。 (3)领导鼓励并治理员工,组建团队。领导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关键,是利用组织给予的权力和自身的力量去指挥和影响下属,“制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加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的治理过程。包括治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员工的指导和鼓励,制定一系列打算,实行相应的措施来组织员工努力工作,保持良好的士气。 (4)掌握评估执行状况,掌握组织的资源。掌握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依据标准及规章,检查监视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推断是否发生偏差和订正偏差。掌握职能在整个治理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四项治理职能之间的关系从规律关系来看,通常是按发生先后挨次,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质量管理概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质量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以下选项哪项是正确的顺序?() A.质量检验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质量哲学时代 B.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哲学时代 C.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哲学时代——质量检验阶段 D.质量哲学时代——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阶段 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2、以下质量观中,哪个是朱兰的观点?() A.质量存在于产品零部件及其特性中 B.产品上市后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越小质量越好 C.顾客满意的产品具有好的质量 D.符合制造标准和规格的产品具有好的质量 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二、多选题 1、下列有关全面质量管理(TQM)描述正确的有()。 A.TQM要求公司全员参与 B.TQM是为了适时以适当价格提供给顾客具备满意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有效(效果和效率)地运营组织,贡献于达成组织目的的系

统的活动 C.TQM是顾客满意指向的,科学的,综合的,重视目的的 D.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为了适应市场而提出的TQM 正确答案:A、B、C、D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2、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包括()。 A.质量是怎样产生的 B.什么是质量 C.工作要求减少缺陷 D.怎样衡量质量 正确答案:A、B、D 3、下列哪些是存在质量问题的事件?() A.日企连报质量丑闻 B.宜家深陷“标准门” C.苹果手机异常关机 D.西安地铁问题电缆 正确答案:A、B、C、D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4、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向“质量时代” B.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企业的目标 C.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D.要把推动我国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 正确答案:A、B、C、D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概论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概论ISO 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 的质量,增强组织的竞争力。ISO 9001是全球范围内最广泛应用的质 量管理体系标准,已被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采用。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在管理和控制其质量相关活动时所采用 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规程、流程和实践。通过ISO 9001认证,组织可 以向内外界证明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有助于增 强顾客对组织的信任和满意度。 为了获得ISO 9001认证,组织需要满足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包 括组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 体系文件、识别并满足相关方的需求、进行资源的有效管理、设立和 实施管理评审、进行内部和外部沟通、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等。与此 同时,组织还需要对其过程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以确保质量管理体 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有助于组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减少不良品和客户投诉,提高客户满意度。其次,它能够帮助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效益。通过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过程和资源,减少浪费和重复工作。此外,ISO 9001认证还为组织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获得新的商机和合作伙伴。 要实施和获得ISO 9001认证,组织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步骤。首先,组织需要进行一次自我评估,了解其当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 9001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其次,组织需要准备和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进行内部培训,以确保全体员工都理解和能够执行标准要求。然后,组织需要进行外部审核,由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最后,组织需要根据审核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然后通过认证机构的最终评估来获得ISO 9001认证。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周期通常为三年。在认证期间,组织需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审核,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在认证到期前,组织需要进行再认证审核,以获得新一轮的认证。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概论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概论 1.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国际标准,用于规 范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导原则和要求,帮助组织建立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客户满意度、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客户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方法、 系统方法以及持续改进。通过遵循这些原则,组织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需求,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2.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由第三方机构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获得ISO9001认证可以为组织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提升市场竞争力 ISO9001认证被广泛接受并被视为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之一。获得该认证可以增强 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其产品和服务的信誉度和可靠性。 优化组织运营 ISO9001认证要求组织建立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这有助于优化组织内部的运 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质量风险、减少资源浪费,并提供更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提升客户满意度 ISO9001认证强调客户导向和全员参与的原则,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 通过持续改进来满足这些需求。有效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增强客户满意度,促进客户忠诚度和口碑传播。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ISO9001认证是国际上公认的质量管理标准,获得该认证可以为组织在国内外建立 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信任保障。许多大型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优先考虑具有 ISO9001认证的供应商或合作方,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和 承诺。 3.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步骤 要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软件质量管理概论

软件质量管理概论 引言 软件质量管理(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针对软件产品或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软件满足用户需求和预先定义的质量标准。软件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制定、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是保证软件项目顺利进行和提供高质量软件产品的关键环节。 质量管理体系 概述 质量管理体系是软件质量管理的核心,它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规范和指引,以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果。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要素。 质量管理方针 质量管理方针是指组织对质量管理的整体要求和目标。它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基石,为各个相关方明确了软件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质量管理方针应包括以下要素: - 组织对软件质量的承诺,包括领导层对质量的重视和支持; - 对用户需求的明确和理解,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始终以用户满意为导向; - 对质量目标和指标的设定,以便于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质量管理的具体目标和标准。它是根据质量管理方针和需求分析而确定的,用于评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水平。 质量目标应包括以下要素: - 软件性能要求,包括响应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 用户体验要求,包括界面友好性、易用性和可访问性等; - 软件功能要求,包括功能完整性和兼容性等。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它是根据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而确定的,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改进。 质量策划应包括以下要素: - 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检查和质量测试等; - 质量改进计划,包括缺陷修复和持续改进等; - 质量培训计划,包括对开发团队的培训和指导等。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节质量和质量管理 一、质量的概念及意义 有没有同学没有听过“质量”一词?想必是没有的。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如此轻易地使用“质量”一词,以至于人们在专业领域之外很少深入地去探究“质量”一词的含义。然而,不对质量的含义进行深入探讨和准确界定,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 一般而言,质量被用来描述“产品或者服务的好坏、优劣程度”.也常常加入一些限制词,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建筑质量和教育质量等等,或更加具体的如“空调质量”、“衣服质量”、乃至“信息质量"、“系统质量”、“生活质量”等,以使得质量的指向更为明确,意义表达更为具体。由此可见,质量是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产品、经营过程,经济增长,管理机制)进行审视并达到深层 的理解。 质量有一个重要特性值得注意,即质量的含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质量的含义将随着生产发展和 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调整表述而具有时代气息.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几乎总包含着质量及其控制和管理的内容。周王朝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手工业产品的工程技术规格、制作方法、技术要求以及质量管理的方法。例如《考工记》开始就写道:“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审曲面势”就是对当地手工业品类型和规格的设计;“以饬五材”即在设计后确定所用原材料的成分比例;“以辨民器”就是对生产的手工业品,通过检查确定是否合格、可 以使用.这就是当时人们对质量形成过程的记录,融入了他们对质量及其保证手段的理解。再如,中东古代史上,一块呗发掘的泥土上有这样的记载:公元前429年,巴比伦阿尔坦尔西王朝一世第35年,对给皇室生产戒指的工场要求:金戒指所镶嵌的翡翠要保证20年不会脱落,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1、质量的定义 ISO9000:2000族标准中给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所谓的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 ①固有特性 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如相机快门使用的次数. ②赋予特性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例题 1.在某事或者某物中本来就有的特性指的是() A. 产品的“固有特性” B. 产品的“给予特性” C. 产品的“重要特性” D. 产品的“通常特性” 答案:A 2.“物有所值”表达了() A. 质量的经济性 B. 质量的时效性 C. 质量的广义性 D. 质量的相对性 答案A 3.下列产品中属流程性材料的有( ) A.¢12MM的螺纹钢 B.公称直径为¢12MM的螺栓 C.一桶机油 D.字典 答案A C 4.下列属于“海尔集团”有关方的有() A. 海尔集团的员工 B. 为海尔集团提供钢板的供应商 C. 使用海尔品牌的用户 D. 购买丰田轿车的顾客 答案:A B C 5.不属于硬件质量特性的是()。 A.内在特性 B.经济特性 C.可移植特性 D.商业特性 答案:C 解析:硬件质量特性有内在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分等;有外在特性,如外观、形状、色泽、气味、包装等;有经济特性,如成本、价格、使用费用、维修时间与费用等;有商业特性,如交货期、保修期等;还有其他方面的特性,如安全、环保、美观等。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精讲班第1讲作业卷 一、单选题: 1、人类通过劳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 b )上。 A.外观 B. 质量 C.标准 D. 价值 解析: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要紧内容 2、(c)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一致的产品、过程或者体系所做的分类或者分级。A.类别 B.级别 C.等级 D.档次 3、过程的构成环节不包含(c)。 A.输入 B.输出 C.转化 D.实施活动 解析: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者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与输出三个环节构成。 4、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是(c)。 A.《抽样检查方法》 B.《质量管理指南》 C.《产品制造质量的经济操纵》 D.《数据分析用操纵图法》 解析:1931年休哈特的《产品制造质量的经济操纵》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 5、质量是一组固有( a )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 B. 品质 C.性能 D. 期望 解析:质量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6、质量定义中固有特性指( a ) A.可区分的特性 B.物理的特性 C.行为的特性 D. 感官的特性 解析:质量定义中固有特性是一个概念,是不确定的,可能是物理的特性、行为的特性、感官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