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案湘

3.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

.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层次一】

.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

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

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0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 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却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 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3. 通过课堂上对长三角地区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教学重点: 1. 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 师:这首“春天的故事”好听吗? 生:…… 师: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记述了一件事情,让我们的祖国从此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情很简单是一位老人在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是谁呢? (展示邓小平的图) 师:他就是我们邓爷爷。那他又是在哪里画了一个圈有这样的效果呢? (利用多媒体演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画一个圈”) 1

2 师:就是在我们祖国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进入主题] 一、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 (展示“珠江边美丽夜景”的图片,以美丽的图片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 师:这就是美丽而又繁华的珠江边。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读图介绍) 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承转)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从经济方面看,珠三角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从城市方面看,珠三角也是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读 “1985年和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 师:这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1985年时期和2002年时期。 那在这两个时期分别具有怎么样的特点?[第一个问题:独立思考] 生:…… 教师总结: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练习)下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 ) (阅读)P64 “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并完成下表

2.6第二课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第二课时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会分析解决措施。 【重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难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知识准备】结合上一节课文内容,了解: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自然环境特点 2.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增加 【学习内容】 三、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A级)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B级) 就海陆位置而言,位于南海________ ;就我国大陆位置而言,位于我国大陆_______部沿海; 就珠江河段位置而言,位于珠江______游;就广东省位置而言,位于广东省的_______部;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两个阶段:(A级)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3.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A级)主要表现在: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提供了条件。 其三,工业化加速了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转变。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级) 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五是: 【探究活动】 1.阅读课文70页第2题内容,关于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文中的三个观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请回答出某个观点是什么,有哪些优越性?(优越性为开放式答案)观点一:

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6.2 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6.2 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核心突破二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考点一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比较项目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 典型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美国硅谷 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 传统工业 毛纺、自动化设备、食品 等 微电子工业 形成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之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后 区位特征及 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 阔的市场 无传统工业基础;大批廉 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 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支持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 人,环境优美;有高等 院校(技术支撑);便 捷的交通(机场和高速 公路);军事订货 工业区特点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 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工业集聚而成 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 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 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 多分散在小城镇、农村 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 平高;增长速度快;研 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 界市场 存在问题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 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 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 早期企业之间很少联系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 高 整治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 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 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 美化环境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 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 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 服务—信息网络 新工厂建到内地或东 南亚、墨西哥等地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 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修3第2章第6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必修3第2章第6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课标要求】 以某经济发展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3.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影响。 【学习重点】 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学习难点】 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64—71页全部内容,自主学习并思考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2.改革开放初期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 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各阶段的特征。 5.工业化对城市化有哪些推动作用? 6.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合作探究】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4.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区域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巩固训练】 1.“有一位老人有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大致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 D、广西壮族自治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3.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明显上升 5.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区之一() A、外向型 B、内销型 C、辅助型 D、内向型 6.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正在加速相互分工与合作,以构建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下列城市中不是这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广州 D、香港 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据此完成7~8题。 7.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8.目前,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旅游 C.交通 D.科技 读下图,完成9~10题。 9.上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第Ⅲ阶段( ) A.城市化发展以小城镇为主导 B.城乡一体化地带初步形成 C.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减弱 D.城市化向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1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首先得益于(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优越性。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3.掌握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以视频“深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导入。 教师提问:刚刚这个视频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学生回答:深圳的工业。 深圳的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深圳作为珠三角的代表城市。今天,我们就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来探究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首先,我们来了解珠江三角洲。 一、珠江三角洲概况 课件展示珠江三角洲的图片,学生阅读P66图2—35、2—36思考以下问题: ①概括总结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②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哪里?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2、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狭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 广义:狭义珠三角+香港和澳门。 合作探究:结合我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了解,找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优越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国家对外开发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除此之外,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和交通便利也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其中,起最主要推动力的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过渡:刚刚我们了解了珠三角具备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条件,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珠三角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 角洲为例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标准解读 1)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为了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业活动转型;在此过程中,既包含着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推进等实体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扩展,甚至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系的。事实上,城市化

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业生产的比重逐步上升,伴随着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农业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性状转化的过程。 2)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受国土大小、人口的多寡、历史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在我国,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近年城市化发展最快而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是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可以看清这种关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1%,人口约占全国的5.9%。东部沿海是大的经济带,沿长江又是一条大的经济带,长江三角洲正好是这两者的交汇点,这是区位方面的优势。该地区2000年的GDP占全国的17.2%,2002年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国的21%。可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约已达到40%,15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泰州、舟山之外,均已达到中心城市规模,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甚至开始出现城市郊区化的现象(上海市正在对郊区的100个城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3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讲含答案

第6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基础全面梳理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位置:位于广东省□01中南部、珠江下游。 2.范围:包括□02广州、□03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原因及特点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三珠江三角洲面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1.工业化问题 (1)大量占用耕地。 (2)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3)环境污染严重。

(4)□01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2.城市化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2)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3)珠江水质恶化。 (4)城市□02酸雨现象严重。 (5)城市□03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3.解决措施 (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 (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 (3)高效合理的□04产业结构模式。 1.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吗? 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城市化问题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吗? 城市化问题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如果对城市化进程进行合理规划,城市化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3.珠江三角洲地区一直具备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条件吗?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工资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丧失。 考点深度研析 考点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和进程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高二地理必修三《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公开课教案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思想束缚,并通过比较,认识 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的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 施和发展方向。 5、通过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问题与对策,了解区域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和发展规律。 过程与方法 利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来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经济和城镇发展的设想和建议,反馈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发展情况和效果,培养学生对所学所得的运用能力,并为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营造有利氛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鼓励学生主动获取资料的做法,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训练。 2、注重学生形象思维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学重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得以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2、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教学难点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和发展规律。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2课时) 一、导课: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居基础地位,工业居主导地位。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化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在率先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也比国内其他地方最早地遇到了“茅盾突显期”。 二、讲授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讲解,回顾以前知识) 工业化: 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城市化: 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生活链接]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为珠江三角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广东省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了解:世界工业化进程和世界 城市化水平差异,我国工业化 和城市化进程。 知道: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及其特点、产生的问题。 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 作用。 应用: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数据 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 展特点,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 对策。 人地协调观:理解国际国内背 景和区域地理条件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工业化与 城市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树立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 展的理念。 综合思维:归纳区域工业化不 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其对 城市化的影响;分析区域工业 化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区域认知:认识区域工业化的 利弊因素;评价区域工业化与 城市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地理实践力:考察某区域的工 业化与城市化,发现其问题, 提出调整措施,指明发展方 向。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概况 (1)01珠江下游。 (2)02广州、深圳、03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 04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1)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变。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主要表现 (2) (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4) 居全国前列。 4 [自我探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何关系? [答案]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阶段

高中地理_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必修Ⅱ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中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部分,已经初步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通过学习必修Ⅱ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已初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学习本节时,可以联系之前所学更好地理解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以及产生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有比较切身的体会。所以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掌握解决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的具体方法。 效果分析 【精彩时刻评述】 1.黑板的板书提纲 多媒体展示尽管有课堂容量大、视觉冲击强等优势,但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瞬时性”,学生不易有完整系统的知识。黑板板书就起着这样一个“中流砥柱”的“主旋律”作用。本课在课时展开的同时,在黑板上按照逻辑关系书写相关知识要点,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在探究中回归课标要求。2.以阅读图表为契机,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让学生通过图表提取信息、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总结自己的收获,设计的问题和教学活动能有效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不足之处分析】 1.学案应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体现功能 本堂课的成功离不开学案的辅助配合,学案至少有三个功能,课前:引导学习功能(如课程标准,自学提示,疑问记载);提供半成品材料供学生探究;知识拓展。课中:(1)课堂引导;(2)课堂活动及记载;(3)提问及解答记录。课后:探究延伸;复习巩固;反思及师生交流。 2.课堂气氛有点沉闷,这跟教师的引导有关。 【改进方案设想】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提高“提问”的质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会问”,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走进有效的课堂。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1)《课程标准》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学科指导意见》 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②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③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的整体结构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人文地理最核心的知识,城市化和工业化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体现了新教材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学习了必修Ⅱ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第35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最新考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________下游。 (2)范围:包括A________、B 深圳、C________、佛山、江门、D 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E________和F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________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混杂的________地带。 (2)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 高度密集的________体系。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

4.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活学巧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工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出以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GDP迅速增长,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1. [全国卷Ⅲ,3~5]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如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维流程]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由此可见: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有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乡村—城市转型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三种: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二、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城市是区域的的中心,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1)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不仅可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副食品,同时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2)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3)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市化的过程正处于上升阶段;发达国家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四、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能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家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是起步早,经济发达水平高,其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多在75%以上)。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的原因是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小(约40%)。 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进程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发展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 学习材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使学生获得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的有关知识。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差异表解:

【2021高考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含解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2021·潍坊高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中朝界河鸭绿江畔的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也是我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作为中国与朝鲜、韩国、日本沟通交往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建立"丹东特区"、打造"东北深圳"的呼声越来越高。2018年8月,辽宁省政府首次提出争取国家适时设立"丹东特区",将丹东建设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下图示意丹东市位置,图中铁路线①是2012年9月26日全线通车的东边道铁路,该铁路北起牡丹江市,南至大连市,将多条断头铁路段联结成网,纵贯东北三省东部,连接多个城市。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丹东市宜居的原因。 (2)说明东边道铁路的全线贯通对丹东港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3)分析设立"丹东特区"的区位优势。 2.(2021·湖南五市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三大湾区中最有实力和粤港澳大湾区一较高下的便是杭州湾,近些年,江苏省又提出在长江口建设大通州湾(“南通”,旧称“通州”)的畅想。杭州湾和通州湾地域相连,文脉相通,经济互补性强,实力旗鼓相当。如果将这两个V形湾区连成一个w形的大湾区,那么超越粤港澳大湾区也就不在话下了。材料二:杭州湾和通州湾位置图。

材料三:上海是世界金融、航运中心;苏州是世界工厂、创新中心;杭州是省会城市,且位于河口;绍兴是轻工业名城;宁波是区域核心城市。作为杭州湾的地理中心城市,杭州近些年的发展尤为夺目,尤其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浙江的淘宝村数量高居全国第一位,接近排第二、三、四位的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的总和。杭州的独角兽企业(是投资行业尤其是风险投资业的术语,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在高科技领域、互联网领域尤为活跃)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阿里巴巴的智能化物流仓储,全部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分拣,再多的快递数量都可以轻松应对。 (1)描述“w湾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2)简要分析“w湾区”相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3)假如你是“w湾区”的总规划师,试提出促进“w湾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3.(2020·四川遂宁三诊)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收缩型城市,指的是那些人口减少、产业衰退、城市空间不断闲置的城市。收缩型城市可以分为四类:资源枯竭性城市的收缩、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偏远城市的收缩、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收缩。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收缩最严重的地区,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下面为东北收缩城市分布图。 (1)据图简述东北收缩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高中地理笔记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笔记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乐享集团公司,写于2021年6月16日

第二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 一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 ①含义: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但过其他因素导致的耕地草原森林等资源的生产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是土地完全丧失生产力 ②类型 1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 2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 ③分布 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陕、甘、宁、青、新等省区 ②三江源、甘肃中部等地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 ③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内蒙古 ④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 ①自然: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低 ②人为: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决定 西北地区:水汽来自北冰洋、大西洋,温带大陆性气候,内流河,水量小,植被少 (4)新疆的荒漠化面积扩大 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胡杨林干枯 (5)分类 1土地沙漠化:只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区 2实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是指土层瘠薄的的石山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都使许多耕田变成裸岩地,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 3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的灌溉农业区,采用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渍化,主要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⑥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 ①地表起伏大,增强了流水的侵蚀能力 ②黄土土质疏松,抵抗流水侵蚀的能力弱 ③植被覆盖率低,保水保土能力差 ④夏季暴雨集中 ⑤乱砍滥伐,过度垦荒,破坏植被 ⑥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 ⑦露天开矿,破坏生态人为原因起决定性作用 7红色荒漠 ①表现: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江西、福建、湖南等省尤为典型 ③成因:过樵过牧过垦等破坏植被的人为原因加剧了此类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④实质:实质是“石质荒漠化” 二荒漠化的危害 1危害 ①经济危害: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都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失巨大 ②生态危害: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③生产危害: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目标要求】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 2.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知识梳理】 填出珠江主要支流和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两城市的位置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第一阶段: 1.时间: 2.形成原因: 3.进程特点: 城市化第二阶段: 1.时间: 2.形成原因: 3.进程特点: 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分析珠三角工业发展优势区位条件 2.概括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2点)和解决措施3.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1.珠三角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珠三角城市问题有哪些表现?怎么解决

【基础巩固】 1.“有一位老人有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大致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 D、广西壮族自治区 2.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区之一? A、外向型 B、内销型 C、辅助型 D、内向型 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在位置上相邻,而且与港澳地区形成了什么形式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 A、前厂后店 B、前店后厂 C、前后皆厂 D、前后皆店 4.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首先得益于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C.著名的侨乡,广大侨胞的投资、引商、引资 D.劳动力资源丰富 6.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7.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8.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贸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中,不属于外商提供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生产设备 D、技术指导 9.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三来一补”是指: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样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1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11.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正在加速相互分工与合作,以构建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下列城市中不是这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广州 D、香港 12.在夯实基础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属于 A.资金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劳动密集型工业D.资源密集型工业13.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 A.广州B.深圳C.上海D.珠海 1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几个发展阶段?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5.下列有关“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国际背景 (1)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 2.国内背景 (1)内容: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2)表现: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地理条件 (1)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

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 (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 1.问题 (1)产生原因⎩⎪⎨⎪⎧ 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 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问题表现⎩⎪⎨⎪⎧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