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备课

高端备课
高端备课

高端备课

马介绍各位嘉宾:

提出问题:目前教学过程中比较多见的备课方式——集体备课。具体说来有哪些形式,各自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请程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

程:集体备课方式一般有两大类:出视频:

先议后备-分头实践-总结提升;

先备后议-个性实践-反思改进。

(一)先议后备-分头实践-总结提升备课方式的操作步骤。

先议后备:由主备人提出备课的主题,组内成员对照课标分头完成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提纲。备课组安排时间集体交流:各自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困惑,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形成初步的教案。

分头实践:(同上)其他授课教师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风格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比如说:对某个知识点的强化或削弱;或是调整教学方式;或是更换习题等。

总结提升:在实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的教案后,授课教师对实施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反思。集中时间进行总结交流:一般是围绕以下的问题:预设预生成的吻合度如何?在过程中出现了亮点或遗憾吗?调整后的部分是否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写出教学反思。每个教师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各自形成比较成熟的经典课例。

(二)先备后议-个性实践-反思改进备课方式的操作步骤。

先备后议:主备人先围绕备课的主题,对照课标独立的完成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的工作。然后备课组集体交流:由主备人先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困惑,然后其他成员根据各自的理解对主备人的备课进行讨论,可以提出不同见解、修改建议等。为了保证交流不流于形式,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

争执。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

个性实践:其他授课教师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风格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比如说:对某个知识点的强化或削弱;或是调整教学方式;或是更换习题等。

反思改进:在实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的教案后,授课教师对实施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反思。一般是围绕以下的问题:预设预生成的吻合度如何?在过程中出现了亮点或遗憾吗?调整后的部分是否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写出教学反思。最后由主备课人结合每个教师提供的课后反思再次修改集体教案,形成比较成熟的经典课例。

在课改初期多使用第一种备课方式.,因为所有的实验教师都没有实战经验,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大家会不自觉的聚在一起探讨.而在课程改革后期使用第二种备课方式普遍些, 因为。。。

马:张老师,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怎么做的?

张:请张补充

马:下面就请程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介绍一下备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程:首先结合。。。

《线段、射线、直线》备课说明

对教材的理解:本章所研究的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也是以后几何对象研究的基础。线和角是最基本的元素,教材试图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观察,抽象出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进行比较。因为生活中抽象出直线的概念很难,我们所接触到的图形几乎都是线段,因此教材是从介绍线段开始,根据延伸性提出射线、直线。

视频显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并会用不同的

方式表示;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 能够在现实情景中运用相关性质。

过程性目标:经历从现实事物到抽象概念的“数学化”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能力目标:通过从事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有条理的数学表达能力;

内容定位:在小学阶段获得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含义及相关性质;

呈现过程:基本几何元素--度量—元素间的关系—组合与创作

画外音:目标包括3类,既有过程性目标,也有终结性目标。还有能力目标。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有具体的活动去促使这些目标的达成。

对学生的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线段、射线、直线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相关性质缺乏较为系统的、深刻的、抽象化的理解。而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达思维对象和思维结果的能力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事实上,这些也是我们希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得到发展的方面。因此我们选择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和小学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而设计的学习活动则指向促进学生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

以下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基于这些认识设计的。

教学过程设计:视频显示

一、创设情景,理解概念

1.创设情景.教师展示生活中丰富的图片(大桥的造型、笔直的道路、射灯灯光、铁轨、喷泉的水柱等).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观察图片.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找找图片中的什么物体和物体的哪个部分给我们有“线”的形象?

3.分析归纳.(1)学生活动:找出各种不同的可以抽象出来的线条.(2)教师电脑显示抽象出的各种线条,并引导学生将找到的线条作个分类(曲的线、直的线).引出今天的课题:线段、射线、直线.(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表述三种线

的概念及其特征,教师加以总结.

4.巩固概念.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近似的看成线段、射线、直线?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此部分设计的主要依据和意图:用情境就是基于学生的感性认识开始引入学习过程,也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开始进行“数学化”——逐渐接近“线”的概念;分析归纳则是真正的“数学化”过程,也是发展学生相应能力的机会;巩固概念活动就是典型的抽象性活动——概念形成。过程性目标在此体现。

杭插话:看了程老师的设计,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一段的教学过程很明显是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为主线的(2、3、4环节)。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氛围(素材、鼓励、引导等)。这样的方式看起来教师说的少,但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其实他所做的准备更多,上课时压力也比单纯自己讲要更大。

二、再探联系,数学表示

1.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各画一条线,并向同伴解释你画的是一条什么线?其中教师安排学生在黑板上画线.

2.发现问题.在画完线后,老师引导学生叙述时发现:不用符号表示图形带来的不方便,从而引出问题:如何表示三种线?

3.比较归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线段、射线、直线的异同,同时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

设计意图:实践操作是真正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概念;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概念的数学表示成为了必然;通过比较归纳发展数学表达能力、归纳与概括能力等。

三、探究性质,回归生活

1. 情景设置.请用最少的钉子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木板上,该用几个钉子?语言表述:(教师提供相关的实物供学生操作)先让学生猜想,再由学生代表演示自己的猜想,(在木板上钉钉子),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2.引出问题.上述现象说明了一个怎样的事实?语言表述:学生描述从活动中发现一个数学事实.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抽象验证.将上述操作进行抽象,得出下面的问题:分别经过平面上的一点、两点画直线,看看各能画多少条?语言表述:学生独自画图后交流得到的结论:两

点确定一条直线.即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应用举例.学生分组活动:分组找找生活中应用数学事实的例子. 语言表述:先小组交流,然后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列举的实例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就是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开始进行“数学化”——逐渐接近“直线的性质”;抽象归纳则是真正的“数学化”过程,也是发展学生相应能力的机会;应用举例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贾插话:这两段设计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的数学活动过程经历了一个循环的过程: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过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应用能力,甚至进一步理解数学的价值,都很有好处。我觉得这一种思路也可以移植到:从现象到数学再到现象的过程中。这里的现象既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其他学科中的,甚至就是数学中的。

马:记得曾经有人提出:现实的数学往往是浅薄的这样的观点。我是不大赞同的,事实上,从知识产生的根源上去获取数学,往往要求更高,因为它需要经历抽象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形式化。就像程老师这里介绍的数学化过程。

四、内化知识,拓展升华

1.作业与探究.过平面上的三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过平面上的四点呢?

2.反思与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3.欣赏与创造.欣赏:展示有线段构成的美丽图案;问题:图片中的图案包含的有曲线吗?思考:能否利用线段创意美丽的图案?

4.作业布置.利用线段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并说明寓意.

最后,从整体上说明这4个环节的关系:一是从实际背景认识出发,进行数学思考;二是从数学角度分析对象,获得概念;三是通过探究性质、应用性质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四是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

马:这样的过程:情境——探究——概念生成——知识内涵——运用——知识内化具有一般性意义(其他知识的学习也有类似的主要过程)。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具体的教学过程。看看这样的设计在教学过程

中是怎样实现的。

截取视频1: 00:00:29-00:06:05

截取视频2: 00:07:06-00:15:40

截取视频3: 00:19:30-00:29:25

回答具体问题:

马:看完这一段录像,我想大家都会有一些感受、问题

贾:程老师,为何让学生闭眼感受直线?这个做法很新颖,能谈谈你的想法和根据吗?

程:无限这个概念、现象是无法触摸的,只能通过想象。这里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感悟射线和直线的“无限延长”,我让学生“闭上眼睛,伸开双臂想象一下无限延伸的感觉。后来有些学生用延伸到了宇宙来表达自己对“无限”的感受。

贾:将自己所做的线解释给他人听——为何是直线?

程:让学生把想象的图形画出来,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再大的纸也无法画出所想象的图形全部,让学生从“画不完”的现象中,再次体验到射线的“无限性”的本质,同时也揭示出“想象”与“图例表达”之间的矛盾。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一种数学规定——用一种有限性的射线,体现无限和有限的辨正关系,把纯抽象概念与表示抽象概念的图例建立联系,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射线的图例与射线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适时降低了图例的有限性对射线本质——无限性的负面影响。

张:我也有几个问题。抽象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过程——思路与实施;为何在存在、唯一上做文章?

程:设计两个活动抽象出直线的性质:一是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抽象,实际问题是:在木板上固定一根木条,最少需要几颗钉子?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可现场操作的纸板纸条和图钉(有的教师提供的是木板木条和铁钉等),用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首先是选择一颗钉子,发现不能固定木条(可随意转动),然后增加一颗钉子进行验证分析,得出直线的性质。在此引导学生将此现象“数学化”,就是过点画图,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固定-—确定(有且只有)。二是学生在纸上分别过一

点、过两点画直线。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结论: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张:在实践抽象得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后,让学生举例的目的是什么?

程:为了使学生加深印象,我设计了从生活中找找“两点一线”的应用。学生列举了他们熟知的生活中应用性质的例子,有学生还提供了可以现场操作的实例:利用细线在黑板上画线。教师也举了几个例子,这样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就理解得更透彻了。教材虽然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除了教材提供的东西外,还有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生活资源。我们提倡数学学习生活化,不仅是为了改变数学学习枯燥,抽象的面貌,降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知识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数学进行思考。

杭:我再提出两个问题吧。学生画线活动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程:画线中出现许多表示方面的问题:如用两个小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大写和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等。反映出七年级的学生对数和形结合的意识较为欠缺,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需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

杭:现在的教学活动经常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因此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你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

程:是的,这样的情况很普遍。比如录像中:学生在用操作验证直线的性质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个学生在用一颗钉子不能固定木条时,另一学生提出应增加一颗钉子,但增加的方式似乎不对。我以为学生会直接在木条的任意一个地方钉上一颗钉子,但是这个学生却将已钉在木条上的钉子取下来,然后钉在木条的一端,而将另一颗钉子也钉在了木条的另一端,我“傻了”。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似乎应当加一点什么?

马:问题就暂告一段落,看另一个片段吧。

《数据的波动》备课说明

程: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数据的波动”。整章按照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而具体各章节内容安排也是体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本章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数据收集的方式,能用频数、频率、频数分布图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表示,学生也具备了用“平均水平”刻画一组数据的能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仅用“平均水平”还难以精确的刻画一组数据,还需要关注数据的“波动状况”,因此引入了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三个量:极差、方差、标准差.

视频显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过程性目标:经历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几个量度的探索过程. 利用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作出评判。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探索、分析、评判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初步培养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意识。

内容定位:在学生会用“平均水平”刻画分析一组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刻画数据的“波动状况”的特征量。

呈现过程: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极差、方差的概念的探索.

难点:对方差的概念的理解.

马:为什么难?

程:它的定义太不寻常,是一个复杂平方和。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可能很难想到这种定义方式的合理性。

对学生的分析:通过前3册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经历了数据收集的过程,并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表示和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本章前3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据收集的方式以及如何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会用频数、频率、频数分布图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表示;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考的能力和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但是,对刻画数据特征还停留在应用描述“集中程度”的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上,现在要接触的是另一种统计量——描述离散程度的统计量,还需在探索该统计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数据处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 情景设置.教师以2008.北京.奥运三个关键词引出话题: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国球”的乒乓球,比赛用球的直径是多少?

2.提出问题.各行各业都在努力为奥运会提供优质的产品,现有甲、乙两厂准备为奥运会提供比赛用球.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两厂的产品中抽样调查了10只乒乓球,它们的直径(单位:mm )如下: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对甲、乙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作出评价吗?语言表述:引发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后根据数据的“平均水平”来表述两厂生产的产品直径时产生了疑问.由此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以当时社会的热点话题设置问题的情境不仅是为了改变数学学习枯燥,抽象的面貌,降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知识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出问题实际上就是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机会。

二、比较分析,理解概念

1. 对比分析甲、乙两组数据,探讨得出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

2.情景变化,引出新问题.如果丙厂也参与了竞争,从该厂也抽样了10只乒乓球,它们的直径(单位:mm )如下:

该如

何选择

呢?语言表示: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极差还难以精确的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引出新的思考.

3.画图操作.同桌两个同学用图的形式分别表示出甲、丙两厂被抽取的10

只乒乓球的直径,并在图中画出表示平均直径的直线.

4.数据分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通过对每一个数据的分析用具体的数值刻画数据的波动情况?语言表述:通过学生的思考逐步探索出方差的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数学结论是数学思考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是真正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经历从直观感受到理性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讨论不同数据的特征,要求他们设法使用(包括创造一些“新”的)数学语言、符号来描述自己所“看到”(实际上就是领悟到)的这些特征。更体现“做数学”的特点,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及探究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身投入到统计活动中的全过程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判断,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

张:看到这两个活动环节,我有一个感觉,程老师的设计思路完全遵循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意图(过程性目标。。。,能力性目标)。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设计:一些教学目标(特别是诸如能力性目标这样的远期目标)的实现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见到,就是“目标与操作”是脱节的。。。。

三、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1. 解决问题,理解概念.从国家射击队中选拔参加奥运会的队员,两名队员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5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 8 8 8 9 乙:10 6 10 6 8.如果你是王义夫,你会选择谁?

2.小组合作,方法探讨.要求在计算器上探索计算标准差的具体操作步骤.并求出甲、丙两厂抽取的10只乒乓球直径的方差.

运”为主题的群众体育节.有两支仪仗队准备参加开幕

式表演.两只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教

育队:178 177 179 179 178 178 177 178 177 179

金融队:178 177 179 176 178 180 180 178 176 178

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你是怎么判断的?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

问题,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课程和教学中展示统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途径之

一是在现实生活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和体会。

四、归纳小结,拓展升华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数据处理的方式,形成数据处理的框架图如右:.

2.反思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数据的处理还有哪些困惑?学生自由发言.

3.联系生活实际再应用.(1)公园有两条石级路,第一条石级路的高度分别是(单位:cm):15,16,16,14,15,14;第二条石级路的高度分别是:11,15,17,18,19,10,哪条路走起来更舒服?

4.作业.教材p199习题.1、2、3.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对结果的及时反思也很关键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困惑?

马:从整体上看这4个环节的关系:一是从实际背景认识出发,进行数学思考;二是从数学角度对比分析对象,获得新的数学概念;三是通过应用概念加深对内概念内涵的理解;四是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与上一个课例的设计思路是一脉相承的,而且理论依据很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观察思考——抽象分析——加深理解——构建认知结构。由此可见,学习重要的数学教学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我们的设计永远停留在经验的层面,甚至会走向盲目的实践。

下面我们就看一段本节课的教学录像。感受一下这样的设计在课堂中的效果。

截取视频1: 00:00:00-00:07:00

截取视频2: 00:09:52-00:23:00

截取视频3: 00:28:00-00:29:25

截取视频4: 00:39:56-00:42:03

马:看完这一段录像,我想大家都会有一些感受、问题

回答具体问题:

贾:为什么要求学生通过画图来探索方差的公式?

程:首先是想通过画图,从图中进一步体会一组数据平均数的含义,同时更直观地发现各数据相对于平均数的差异,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分析这些数据的愿望。充分利用所画出的图形,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示两组数据离散程度的差异,进而去探索方差的公式。在时下重模仿、赶进度、追求容量的背景下,绝大多数课堂里见到的都是匆匆忙忙经过过程、实实在在操练结果,老师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赶”:赶时间、赶进度、赶题量,上课时慌慌张张,一点不从容.更不用说能够让学生冷静地思考、探索,充分地交流了,而创造力一定是在宽松的氛围里才能够被激发的!这节课上,学生在议论刻画数据特征的指标、重分体现了“过程”。这样的设计就是想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结论的过程,这里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二是在数学范围之内对已经符号化了的问题做进一步抽象化处理,从符号一直到尝试建立和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发展更为完善、合理的数学概念框架。

杭:教学过程中遇到生成和预设的矛盾吗?

程: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来表示方差?我预先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阶段后,引导他们指向方差公式的形成。但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人借助图形、有人借助数量来表示数据偏离平均水平的程度,大胆一些的学生并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没有预料到。事实上,学生的想法都是有道理的,并且是很宝贵的东西,他代表了学生对概念的一种理解,但在比较后的结果应当是这些要学的概念,毕竟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当是共通的。这样做可能更体现“做数学”的特点,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另一个“意外”:学生巩固概念的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关于奥运会选拔运动员的问题,学生提出另外的想法。甲:7 8 8 8 9 , 乙:10 6 10 6 8.如果你是王义夫,你会选择谁?大部分学生通过计算极差和方差,认为应该选派甲参加比赛,理由是甲的方差0.4,乙的方差3.2,成绩要比乙的成绩稳定.但有几个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生1:我认为应该选派乙参加比赛,因为他有20%的可能射出10环的最好成绩,而甲没有射中10环的记录。生2:我认为选派乙参加要好些,一般情况其他队也要选择成绩比较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出奇制胜选派乙参加,或许他

发挥得好,总成绩就会高些。学生能力得到了发展。

张:为什么本节课的教学素材基本上是教师重新组织的?

程:教材虽然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除了教材提供的东西外,还有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生活资源。我们提倡数学学习生活化,不仅是为了改变数学学习枯燥,抽象的面貌,降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知识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数学进行思考。

对素材的组织首先是考虑到作为一节课中的素材结构的完整性。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为主题来筛选本节课的素材。其次是考虑到所选素材要具有“三性”:真实性、科学性和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做到了背景的真实。

马:教师的教学价值在本节课的体现。教师的最重要教学价值在于“给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其建构自己对数学的理解的学习情境,并在必要的时刻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这节课上,教师通过“组织、引入、启发、鼓励、帮助”等行为,很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曾经遭到一些非议,但这节课上,我是很明显感受到了教师恰到好处的角色定位.

贾:还有一个问题,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我们都会去寻找资源,程老师对此有何一般性建议?

程:我认为教学资源可分为这样几类(可能不妥):传统经典型资源(有关数学史、数学文化、趣味数学等方面的资源)、顺势可变型资源(与人类科学以及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资源)、反思策略性资源(学生、同行以及自我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传统经典型的资源可以借助网络、图书等渠道收集,而且可以结合相关课题形成较为成熟的案例。对于顺势可变型资源的收集要求教师能时时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不同的时间讲授同一课题所采用的教学素材是不同的。如:《数据的波动》一课,在前几年我采用的是类似教材提供的素材,产品的标准问题。2008年我围绕奥运选择素材,可能几年后,又要更换素材,但是不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思路。对于反思策略性资源来源于学生作业、学生课堂中反应、学生的建议和同行之间一些观摩教学和交流和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内容等,一次教师的教学手记和课后反思是最

最好的反思策略型资源。

马:强调方式多样化,但角度一定要丰富。

《二次函数》备课说明

贾:对教材的理解:本章是学生完成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后的后续课程,是对初中学生函数结构的完善和补充,也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后的函数知识的延伸,从日常生活看,二次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而且我们学习的二次函数模型也是非常典型和常见的数学模型。本章从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开始,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最后再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其整体研究过程延续了学生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研究过程。其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学习从特殊到一般,最终得到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本节课内容是二次函数的起始课,让学生通过建模活动,体验二次函数的特征,总结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感受其变化过程,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打下基础。

视频显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探索并归纳二次函数的定义;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二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

验如何用数学的知识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和态度目标:

把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画外音:说明三种目标,而且在知识技能目标中包括过程性目标(用经历、

探索来描述的)和终结性目标。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

之间关系的体验;

2.要求学生学会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

估计难在何处要解释。

对学生的分析: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九年级上也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对这些对象的研究过程基本一样,学生应该能够将它们类比到二次函数,但建模方法应该还是学生的难点,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模型的建立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所以本节课应当花些时间在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上,事实上,这些也是我们希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得到发展的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能够调动以往的经验和方法,我们选择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知和感兴趣的数学知识经验,从复习一次和反比例函数开始,让学生渐渐进入状态。

以下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基于这些认识设计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三、 创设情景,引出概念

1.创设情景,复习旧知。

设计一个学生去浙西大峡谷徒步穿越的活动,引出活动进行过程中遇到的若干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复习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2.依据情景,突破难点。

“以怎样多种树,提高杨梅林的总产量?”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这个问题中怎样发现两个变量,又如何建立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类比概括,形成概念.

学生根据若干个函数的特征,把他们进行分类。 根据 ,

的特征的描述,归纳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

208000y x x =-++2100002000010000y x x =++

四、巩固练习,概念辨析

1. 二次函数一般形式的辨析。

2.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模型的辨析。

3.用一个长度为6米的篱笆作成一个一条边长为x米的矩形鸡圈,设矩形面积是y平方米,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1)y与x的关系式是二次函数的关系吗?为什么?(2)当x=2米时,矩形的面积是多少?(3)当x=2.1米、2.2米、2.3米时,矩形的面积又是多少?

其中(2)和(3)是求函数值的问题:1、引导学生体会函数概念中的“自变量的值一旦确定,函数y总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2、引发学生对函数增减性的思考。对于(3)的设计,实际上,是为了引出对函数性质的研究。

三、探究性质,解决问题。

借“杨梅林”的素材,启发学生利用列表法,探求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解决“多种多少棵杨梅树,可以使杨梅的总产量最多?”这个问题。

四、总结反思,后续铺垫。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后续学习过程中你还想知道什么?

?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马:从贾老师的叙述过程中,我有二个比较突出的感觉:一是她把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提供活动素材、机会(解释一下)。与学生共同研究。二是这四个环节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从对素材的研究开始,到逐渐抽象出数学对象;随后是对对象的识别、研究过程;最后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元认知过程)。可以相信,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帮助一定很大。所谓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的含义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我们观看具体的教学过程,也许会对此有更加感性的体会。

马:各位老师,观看了这几个教学片段以后,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

张爱平:在第三个片段中,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得到 6个函数,再根据函数的特征,找到了熟悉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对于最后的两个函数,学生很自然的把他们归为一类,再说明它们的特征后,自己归纳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教师加以规范的总结.这样的设计展示出概念自然形成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张爱平:我们还注意到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反思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杨梅林”素材里,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会不会有“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情况?还有一个学生提出:他通过这节课,认识了二次函数,知道了一般形式,他还想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最后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二次函数的最大值除了用列表法得到,还能用什么更具有普遍性的方法?实际上,从学生精彩的回答中,我们已经看出:学生学习的欲望已经被激发出来了,通过这节课的探求过程和学习经历,他们获得了对数学的追求,他们有了后续研究函数问题的方法,从“特殊”概括到“一般”。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尝试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的能力。

马:我想大家在观看了这个教学片段以后,可能和我一样会有一些问题要问贾老师,我就先问了。

1·为何改编教材素材,从复习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建模开始,继而进入二次函数的建模,最后进行总结类比,得到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贾:我们将书上的引例和教学的安排做了重新的整合。以小明去浙西大峡谷徒步穿越的事件为背景,利用一系列的问题串,围绕与函数相关的核心内容,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复习,与二次函数关系的探索等等内容串联起来,使得整堂课学生都在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学生们积极解决小明面临的各种问题,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回忆旧知识,探索新内容。特别地,期望他们能够将解决问题时使用的一些方法应用到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觉得这是新课标赋予老师的灵活之处,也是我们设计的新颖之处。

2·在前面的教学难点说明中,你认为学生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时的难点是什么。

贾:学生往往找不到一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也不会用建立这两个变量之间的

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思考张大爷提出的问题时,寻求恰当的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是难点。首先要找出两个变量才可以。课堂上,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全场,发现有部分学生算了几个特殊的值,如:多种一棵,总产量是81×99千克,多种两棵,总产量是82×98千克,多种三棵,总产量是83×97千克····教师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在我们所写的数据中,我们关注的是这两点:杨梅树多种的棵树,杨梅的总产量。找到了这两点,就找到了问题的切口。且可看出,在问题中,他们都是变量,杨梅树多种的棵树一旦发生,杨梅的总产量也随之改变。那自然,我们就设杨梅树多种的棵树为x,杨梅的总产量为y,把二次函数的关系先建立起来。这样的处理方式恰到好处的突破了难点,自然流畅。

程:教学过程中强调要解决“多种多少棵杨梅树,可以提高杨梅的总产量?”这个问题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贾:要解决“多种多少棵杨梅树,可以提高杨梅的总产量?”,只把二次函数的关系建立起来是显然不够的。在这节课的最后,应落实为“多种多少棵杨梅树,可以使杨梅的总产量最多?”这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转化,解决了学习函数性质的必要性的问题。而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借助让学生寻找函数最大值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最基本的列表法探究函数的特性。而最终杨梅总产量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这样的设计前后呼应,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程:但这个问题的求解也有可能导致学生一味的去找那个具体的最大值——而这实际上是一个求值的问题,与函数无关,那就冲淡了主题,偏离了重点,忽略了研究函数本身这个教学核心。关于方程的考虑?

贾:是的,所以我把它放在课程的后半部,也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函数模型的分析来解决它。

杭:我也有两个问题想问贾老师。

3·为何将感受二次函数的变化情况移至课程的最后。

贾:二次函数的许多基本特征与一次函数差别较大,对学生而言,一般不可能一眼看出。所以,教学的核心不能仅仅是知道二次函数的变化特征,更重要的是掌握探究特征的基本方法。这样,将感受二次函数的变化情况移至课程的最后,就是把它定位成对函数特征研究的起始,可以承接上下面的课程内容。

4·最后提出的3个问题用意是什么。

贾:人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步,所以应当有反思这个环节。而且反

思也不能仅仅是关注获得了什么。事实上,有疑问、有未知往往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也能够使得思考更加深入。这样的反思可以将学习延伸至课外。就是所谓的开放式学习。

马:结束

高中化学教师备课计划五篇_精选

高中化学教师备课计划五篇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高中化学教师备课计划五篇 温馨提示: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和使用。 高中化学教师备课计划五篇 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设置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 尽量让问题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笔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师备课计划文章, 提供参考, 欢迎阅读。 计划一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研处及教务处对学科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化学教学研究, 提高全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大面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教学工作内容及措施: (1)认真学习教研处的工作计划, 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 不断提 高适应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开拓创新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使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实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使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正、终结性评价等)使解决与人相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够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教学设计与教案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是有一定差别的。教案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通常上课使用的教学过程安排计划,一个教案就是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写得较为具体详细。特别对新教师来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开头语、各教学层次衔接语、结束语等都要用文字表达好,以免上课时因心理紧张而词不达意。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师学习实行教学设计除了了解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设计的技能,提升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教案的理性反映,如果说教案着重于写“教什么”,“如何教”的话,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着重于从教学理论上去叙述“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辨析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新辨析 一、研究缘由 教学设计是指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1]然而传统的备课它却是以个体经验为基础, 以知识传递为任务的教学准备。比起教学设计来说,备课才是教师的一种日常活动,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准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各类知识不断的踊跃,科学技术的不停的突飞猛进,进一步要求人们在有限的学校时间内学习大量的信息内容,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的备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这种需要。促使教师的在“备课”中逐渐引入“教学设计”的理念,改革和完善教师的“备课”。 二、从零碎化向系统化 传统备课中,主要是个人备课,我们总是把备课和写教案划等号,总是借助教师个人的经验预设教学。现在所倡导的“备课”,它也逐渐形开始系统化,除了所谓的个人备课,还包括集体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备。主要模式就是教师钻研教材、个体初备(基础)→中心发言、集思广益(深化)→形成预案、二次备课(创新)→教后反思、理论提升(提升)”。[2]还有一种常用的模式“独立钻研→集体研讨→教后反思→试点试教→集体商议→独立施教→个人反思。[3]其中的二次备课和教后反思是对传统备课的一个突破,是基于“教学设计”理论的一个学习成果。教师除了注重课前和课中,还更加的注重课后,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其实是特别重要和有益的,教师可以记下些教学心得,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再改写教案,对教案中选择的教学方法,安排的教学步骤等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会使得教师的每次备课都更加意义和创新。这样的一个备课过程,是教师们对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这种方式的备课使相关学科教师在一起,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和问题,通过教师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形式,使教学得到系统设计的一种准备活动,更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遇到的普遍、典型、复杂的教学问题,通过共同协商和参与,系统科学的研究,以达到解决问题,促进教学进步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借助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不停的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备课也会形成自己理论系统。同时教学论对“备课”的研究,不仅从理论上描述了它的基本内涵和要义,更强调备课是对课与教学“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这种开发,就是教师将每次备课都看做是对课程进行再度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是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自身风格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师“要实现教学重心下移,要变传播、灌输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联系学生一切,都不是现成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能够提供的,都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场景进行设计和开发”。[4]与传统的备课相比较,如今的备课已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其中集体备课最为突出,但是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很多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存在着要求过多,统得过死,在备课中统一教学模式,统一设计要求等,甚至在集体备课中严格规定了“四定” (定人、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四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五明确” (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提升点;明确掌握障碍点;明确指示交叉点;明确新旧知识连接点)、“六统一” (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测验)等等管理。 [5]这些都太过于死板,使得教师为集体备课而集体备课,很多东西只能流于形式,使集体备课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原本为了交流思想、共享理念和方法的集体备课变成了僵化的、作秀式的负担,慢慢失去其初衷和本意,与教学设计相比,还是相差太大,不够系统和成熟。 三、从“我们的教学”到“他们的学习”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而进行的相关情境、活动、方法预设。学习任务分析也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学习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提供决策依据。这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7)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的结论,了解取代反应;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4、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5.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6.通过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7、通过烷烃分子通式的总结推导过程,学会用“通式思想”认识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教学重点: 1.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 2. 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 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1.甲烷的结构、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2. 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3、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解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4、从甲烷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3.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课时安排:4课时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自己上课用的,主要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作业、课后反思,教学设计要求与教案不同,除了教师自己用,还要给别人(领导、所谓砖家等)看,所以教学设计的内容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学情状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依据)、重难点(设定依据),教学过程,是重点,要说明更个环节的内容,各环节制定的原则,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如何处理等,最后是课堂小节和作业。总之教学设计要写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发布者:龚梅华发布日期:2011-11-28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1、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个对比,请看图:

高中化学教案模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教授的高端备课

邢红军教授的“高端备课” [1]张抗抗,邢红军. 牛顿第三定律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7,01:88-90. [2]靳萱,邢红军. 初中牛顿第一定律高端备课[J]. 物理教师,2017,03:36-37+39-40. [3]周栩君,邢红军. 光的干涉高端备课[J]. 物理通报,2017,04:54-57. [4]邢红军,胡扬洋.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6,01:87-88+92. [5]张抗抗,邢红军. 初中质量概念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6,02:31-32+62. [6]许冉冉,邢红军. 电动势教学的高端备课[J]. 物理教师,2016,05:6-8. [7]张抗抗,邢红军. 初中长度测量的高端备课[J]. 物理教学探讨,2016,07:24-25+27. [8]许冉冉,邢红军. 加速度教学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6,06:81-82+88. [9]张抗抗,邢红军. 高中物理中“功”的高端备课[J]. 物理之友,2016,08:6-7+11. [10]邢红军,胡扬洋.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学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6,09:41-42. [11]李静,邢红军.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高端备课——基于基础薄弱校的研究[J]. 湖南中学物理,2016,10:81-84. [12]刘烁,邢红军. “眼睛与眼镜”教学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4,11:20-22. [13]刘锐,邢红军. “液体压强”的高端备课[J]. 中学物理,2015,02:74-75. [14]邢红军,刘锐,陈清梅. “大气压强”高端备课[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11:38-40. [15]姚丽鹏,邢红军,刘锐. 初中物理“摩擦力”的高端备课[J]. 物理之友,2014,09:1-3. [16]李蓓,邢红军. “声音的特性”高端备课[J]. 物理之友,2014,08:7-8. [17]姚丽鹏,邢红军,刘烁.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5,09:45-46. [18]邢红军,胡扬洋. 高中物理“速度”概念的高端备课[J]. 物理之友,2015,11:1-3. [19]张婷玉,陈清梅,邢红军. 圆周运动的高端备课[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22-24. [20]宗先汉,邢红军,姚丽鹏. 高端备课视角下的电场强度教学设计[J]. 课程教学研究,2015,09:63-65. [21]邢红军,胡扬洋,石尧,王慧. 压强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10:18-20. [22]于佳冉,陈清梅,邢红军. 动能定理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3,12:25-26. [23]刘锐,邢红军,郑珊. 功的原理:一节物理规律课的高端备课[J]. 湖南中学物理,2014,01:37-38+19. [24]刘欣,陈清梅,邢红军. 超重与失重的高端备课[J]. 物理教师,2013,12:30-31. [25]张婷玉,邢红军,刘锐. 初中物理“物体内能改变”的高端备课[J]. 物理教学探讨,2013,12:75-76. [26]郑珊,邢红军,陆星琳. 关于“变阻器”教学的高端备课[J]. 物理教师,2014,01:38-40. [27]刘锐,邢红军,郑珊. 功的原理:一节初中物理规律课的高端备课[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Z1:21-23. [28]耿爱霞,陈清梅,邢红军. 弹性势能高端备课——显化科学方法的本质[J]. 湖南中学物理,2014,02:20-21+45. [29]张婷玉,陈清梅,邢红军. “反冲运动火箭”高端备课[J]. 中学物理,2014,07:35-36. [30]陆星琳,邢红军,张婷玉. 高中“牛顿第一定律”的高端备课[J]. 物理教师,2014,03:12-14. [31]邢红军,石尧,李静. “平抛运动”教学的高端备课[J]. 物理教师,2014,06:19-20. [32]王慧,邢红军,陈清梅. 库仑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J]. 物理通报,2014,05:49-52.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一)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4)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必修II 备课资料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背景资料 文本资料:《走进新课程》、《教材完全解读》(必修2)、《教科书化学必修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探究1:Na、K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比较,卤素之间的置换: 实验前教师先准备好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讨论该实探究的要点和目的。该实验有一定危险性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 探究2:Na、Mg、Al与水、酸反应的比较: 实验前教师先准备好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讨论该实探究的要点和目的。该实验中Mg与水的反应用酚酞显红色验证生成了碱,说服力不强,建议用食盐水代替水反应,学生可以看到明显的白色沉淀,再用酚酞检验,更有说服力。 的反应: 探究3:Na与Cl 2 此实验比较简单,但是学生仍难以从中理解离子键,建议同时用动画等多媒体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离子键的本质。 基础知识梳理 一、元素周期表 1、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顺序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 (1)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元素周期表目前有7个周期。 第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第4、5、6周期称为长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 4、 (1)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称为族,共16个族。族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 (2)元素周期表中含有7个主族(ⅠA族~ⅦA族)、7个副族(Ⅲ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1个第Ⅷ族(三个纵行)和1个0族(稀有气体)。 (3)主族元素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4)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因而叫做0族。 二、元素的性质与电子结构 1、碱金属(ⅠA)元素:锂(3Li)、钠(11Na)、钾(19K)、铷(37Rb)、铯(55Cs)、钫(87Fr) (1)原子结构 同: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 异: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2)元素性质 同: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 异: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3)单质性质 同:均为强还原性(均与O2、X2等非金属反应,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银白色,均具轻、软、易熔的特点 异: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依次变易,还原性依次增强,密度趋向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硬度趋向减小 (4)化合物性质 同:氢氧化物都是强碱。过氧化物M2O2具有漂白性,均与水反应产生O2; 异: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注:①Li比煤油轻,故不能保存在煤油中,而封存在石蜡中。 ②Rb,Cs比水重,故与水反应时,应沉在水底。 ③与O2反应时,Li为Li2O;Na可为Na2O,Na2O2;K,Rb,Cs的反应生成物更复杂。 2、卤族(ⅦA)元素:氟(9F)、氯(17Cl)、溴(35Br)、碘(53I)、砹(85At) A. 相似性 (1)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七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的稳定结构,因此卤素的负价均为-1价。氯、溴、碘的最高正价为+7价,有的还有+1、+3、+5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及水化物的化学式通式分别为X2O7和 HXO4(F除外)。 (2)卤族元素的单质: ①均为双原子分子(X2);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传统“备课”与系统“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备课写教案,这也是在进行教学设计。不过这种设计是纯经验主义的设计。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和教育技术学的教学设计,是从教育的科学规律出发,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教学设计的步骤是从分析教材、确立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发掘教学资源、教学和设计板书、布置作业,最后是教学反思。 教学策划是运用策划理论,针对将要发生的教学事件,在教学活动发生前对教学内容、资源、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规划的教学程序。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一、内容方面 传统“备课”内容主要是“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学方法。教师备课一般经历钻研教材与大纲、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广义的,包括教学方法、媒体手段、组织形式等等)三个环节。 在新课程背景下,标准驱动,标准取向是非常明显的,即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应紧紧围绕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系统的“教学设计”以为目标导向,以评价使整个教学设计程序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回路,内容由“三备”扩展为“五备”。包括备(具体)教学目标、备学生、备(教学)任务、备教学过程(流程)、备检测评价。系统的教学设计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强调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匹配性。 二、目的方面 在传统“备课”时,教师在潜意识中更多地关注个人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能够顺顺当当把课讲完。教师一般要讲地流利,最好能够讲地精彩,主要关注个人特色的展现。系统的“教学设计”在关注教师个人特色同时,更强调为学习去设计教学。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真正把教学效果落实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上面。 三、视野方面 传统“备课”的视野一般是孤立的,“就课备课”。系统的“教学设计”则能够将宏观和微观视野很好地结合起来,既统揽全局又循序渐进。它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着眼整体,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都要放到单元背景里、学科背景里、甚至整个课程背景里去考虑,强调“大课程”理念,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在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又是扎扎实实非常有序的,一步一步通向目标。 四、效果方面 传统“备课”效果的好坏更多依赖于教师的经验。系统的“教学设计”可以克服教学过程中完全凭借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来组织教学的弊端,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教师进行指导,对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它可以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流程基础上,加速新教师或经验不足教师的成长、成熟,是“雪中送炭”;对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提升其原有凭经验备课的现象,并且有利于教学经验成果的推广普及,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篇一: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a)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高中优秀教案化学 必修1 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3)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5)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4)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75) 第二节离子反应 (90)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0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11)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12)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27)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52)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87)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89)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206)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224)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254)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规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 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 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 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 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教科书把化 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此外,教科 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 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 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 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 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 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 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 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 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是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是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 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教 学重点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掌握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 应用。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概念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课时安排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 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木初中2010—2011学年度上期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朱朝华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凸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出发,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教材还注重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教材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空气、水、以及碳等知识着手,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计划的将一些基本概念穿插在里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教材还在课题中插入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学习他们的组成、性质、制法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物质的方法及一个重用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它的应用。难点是有关分子、原子结构。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发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2.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良好习惯,力争期末考试学校平均分在沙区保持领先地位。 4.学习一些简单的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组成、性质、制法,了解一般的研究方法。 5.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方法措施: 1、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力争做到低耗高效。 2、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共同探讨课改中所碰到的问题。活动时间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后。 3、积极参加各种教改教研活动(包括月考、全县统测等),加强相互之间的听课,及时的交流,取长补短。 4、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能力要提高。 5、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树立起后进生学好化学的信心,确保他们不掉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以此来获得科学的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而在教学前进行的设计、规划等。 教学设计可以是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一个学年的教学设计、一个学段的教学设计。 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一个课时的设计,微观的设计。他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每一节课的质量都能够达到,整个学期的质量就能够达到,整个学年、学段的质量就能够达到,所以,一个科室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一个内容单元进行的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师相对较微观的教学设计,它需要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课时的计划安排,例题与习题的选取,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教具、课件的配置的内容 一个学年的教学设计与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是较宏观的设计。他主要是针对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的。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进度、课外活动和教学研究的安排、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的整合等,只是集中于学年或学期。它是由本年级的本学科的教师集体研究、讨论制订的。 一个学段的教学设计是最宏观的教学设计。它是针对整个学段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当地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由全体本学科的教师集体研究、讨论共同制订的。设计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目的确定、学生学习

的指导、本学段的教学计划、本学科课外活动的安排、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教师的教学研究、培训进修等。 一、教学内容:主要描述教材使用版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主要学习内容简介。 二、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 三、设计思想:主要描述教学过程中模拟实践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五、教学的重难点: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具体说明教学各个教学环节安排,重难点的处理,教与学双边活动安排 七,教学反思和评价:目标是否达到;情境创设是否得当;教学过程是否流畅;重难点是否突出;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个体差异是否得到尊重;教学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发展;教学中存在什么困惑等等; 二、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的异同点 1、它们的不同点有: ⑴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对教学进行规划,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展开教学过程等;编写教案则更多地考虑具体内容与细节。 ⑵教学设计是原则性的、指导性的和纲领性的,它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教案通常是针对一个班级或一类学生撰写的,他的适用范围较窄。 ⑶教学设计不能直接用于教学,要对其进行加工、创造,适用具体化,

高中化学教师备课计划五篇

高中化学教师备课计划五篇计划逐一. 指点思想 本学期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整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研处及教务处对学科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化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大面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教学工作内容及措施: (1)认真学习教研处的工作计划,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不断提高适应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开辟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在备课活动中,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的肯定,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的测试与评估,课内外辅导活动中要从有益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思考设计。 (3)要注意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调剂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好,中,差学生的平衡发展,同时作好分层教学工作。 (4)继续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研究,认真做好每节有作业,每周一练,每个月一考,捉住记忆遗忘规律,增进学生学习效益的提高。 (5)提倡向45分钟要质量,反对加班加点,晚自习尽可能让学生自习,发问。 (6)在组内展开对本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相互增进。 (7)认真组织好单元过关题,月考题的命题工作。 (8)认真做好比赛辅导工作。

三.课改课安排(见附页) __年3月2日 计划二一、指点思想: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点,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精神。在学校和高中教导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发展需要的人才,面向全部学生,关心体贴、培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美满的完本钱学期的教学任务。调动本组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本组成功经验的好教学模式。 二、工作目标: 1、每周集体备一次,组员出席率达100%。 2、切实抓好集体备课这一环节。 3、切实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加强关键问题、内容的沟通与研究。 5、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争取讲一节校公然课。 6、每位组员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7、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学习,使高三教学有的放矢。 8、平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试题。 9、进一步加强电化教学的利用比例,为教育教学服务。 10、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本身素质,以适应时期发展需要。 三、具体措施 1、分解考点到每节课,将知识温习与专题归纳相结合,温习中重视知识的横向宽与纵向深入; 2、对例题、练习、试题,加强针对性的挑选,特别关重视点知识的落实情况;

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电解质

第2节电解质 要点精讲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 NaCl晶体虽含Na+ 、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NaCl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 非电解质是以典型的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反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的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实质是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溶物。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Na2CO3和盐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是CO32-与 H+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H2O和CO2气体。 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即反应有离子参加,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它有相应的化学书写方式,即离子方程式。 2. 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顾名思义,离子方程式就是为真实地反映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实质,而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生成物条件是有难溶物生成或有水生成或有挥发性的气体生成;然后提供问题解决所需的方法策略——从酸、碱、盐电离的角度入手分析两溶液中所含的微粒类型,再对照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哪些离子的碰撞结合有效,后用发生有效碰撞的离子符号及有效碰撞结合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即为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许多相同的地方。①要符合反应事实,没参加反应的离子及不是难溶物、难电离物(水)、易挥发物(气体)不应当出现在离子方程式中②要符合质量守恒关系③要符合电荷守恒原则。刚开始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时候可先

对《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的点评

对《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的点评 湖北省恩施高中陈恩谱 应该来说,整个高端备课的教学设计中,收录进《物理教学论》的两篇,的确是精品,比起其余各篇,不在一个档次。《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若不考虑该教学设计的严谨性,仅就教学思路上的难点的突破上讲,该教学设计可谓效果奇好!笔者教学实践表明,按该思路得出楞次定律,思路简单、顺畅,学生接受楞次定律的内容几乎不存在障碍。该设计的具体好处,《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一文中有具体说明,有兴趣者自行参看,笔者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是指出该文存在的一些严谨性问题,与作者、大家商榷。 一、楞次定律并不是一个本质性规律,而是一个概括性的唯象的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从本质上讲,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动生,一类是感生。动生电动势的本质是洛伦兹力充当非静电力,其方向判定用左手定则即可,右手定则其实就是左手定则;感生电动势的本质是感生涡旋 电场力充当非静电力,其方向即涡旋电场方向,由 B E t ? ??=- ? 或者 A E t ? =- ? 规则得出。楞次定律则是 在构建回路后,将两类不同本质问题用磁通量来表述的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规则,它依赖两个东西——其一,回路的构建,其二,感应电流,即楞次定律直接判断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而感应电流是感应电动势在回路中的结果,因此,楞次定律是唯象的定律。 二、楞次定律本身并不包含“来拒去留”的力学特征 电磁感应现象,不仅包括因为导体和磁体(磁场源)相对运动产生的感应现象,还包括没有相对运动,仅仅是电流变化、磁场变化而导致的感应现象,因此,楞次定律本身并不包含“来拒去留”的力学特征。而且要特别说明的是,“来拒去留”、“增缩减扩”等楞次定律的二级结论,都有其适用条件,并非普遍适用的,把它作为楞次定律本身的力学特征,实在是一种错误! 三、楞次定律应用流程图是应用楞次定律必须遵守的思路 如果说,由实验得到楞次定律,依据该流程图进行教学设计显得繁复和抽象,那么,应用楞次定律解决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方向问题时,还不得不遵循这个繁复而抽象的思路。那些二级结论固然用起来很方便,但是二级结论都有其适用条件,当其不适用时,还得返回到楞次定律本身上来,或者更本质的动生、感生上来。因此,不应指责该流程图的繁复和抽象,按该文作者的意思,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按该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导出楞次定律,则显得繁复和抽象。 四、“螺线管四组实验”与“楞次环实验”的对比 “螺线管四组实验”的缺陷如《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分析所说,不直观,也不简单,但是,该实验却有两个特别的优势:其一,它全面的揭示了电磁感应的内容,选螺线管为参考系,该实验是感生现象,选磁铁为参考系,该实验是动生现象;其二,该实验设计,尽管感应电流的磁场这一中介是强行带入学生视野,但是,楞次定律的历史得出和楞次定律的曲线救国(并不直接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而是用感应电流磁场作为中介)的实质,本就是楞次的一大创举,本就是不可思议的强行带入,该实验设计把这一特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既让学生感受到楞次独特的洞见,也让学生感受到楞次定律本身的抽象繁复。 而“楞次环实验”实验,简单,直观,按《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思路分析时,感应电流的磁场这一中介,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变量,而不再是强行带入。不过,该实验无法让学生体会楞次工作的创造性和楞次定律的迂回特点。 五、《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中的一个忽悠学生的设计 铝环之所以运动,并非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铁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磁铁磁场对铝环中的电流的安培力的作用。该文作者采用忽悠的办法,使得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带入“自然而然”,显然,这个“自然而然”,隐藏着不科学不严谨之处,对于思维严谨“爱钻牛角尖”的学生,这未必逃得过他们的眼光! 而《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一文在处理这个细节时,还用到了一个“基本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个“基本规律”其实只适用于磁体之间、磁体之外的相互作用,并且是一个及其粗糙的定性说法,所以高中教材几乎不提这个“基本规律”,而《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却将其作为楞次定律导出的重要依据,笔者感觉不是特别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