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生产部/程序)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测量设备全过程管理控制基本内容和要求,适用于公司所有的测量设备。

2相关文件

QJ/Ⅱ-A-509-00 《物资采购管理程序》

QJ/Ⅱ-A-510-13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3定义

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职责

4.1工程设备部负责测量设备的管理、贮存和发放。

4.2供销部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及售后服务。

4.3生产部负责提出公司纯碱系统工艺测点、成本核算、能源管理计量器具配备数量和技术要求。

4.4环境安全部负责提出公司纯碱系统环境监测、安全防护计量器具配备数量和技术要求。

4.5质量监督部负责提出公司纯碱系统质量检验计量器具配备数量和技术要求

4.6 热电分公司、华东制钙负责提出各自单位的工艺测点和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

4.7电仪车间负责全公司供用电系统电工仪表拆装和运行维护。

4.8电仪车间负责全公司过程控制测量设备、工业计算机、过程监控系统拆装、校验、运行维护和检修及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

4.9其它测量设备由各使用部门拆装、维护、检修。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测量设备管理过程

5.1.1输入: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设备的要求。

5.1.2输出:满足规定要求的并且受控的测量设备。

5.1.3活动:测量设备的配备、采购、搬运、储存、发放、入厂验收、检定(校准)、使用维护与检修、分类管理、限用、降级、停用、封存和报废、保管存放与借用。

5.2总要求

5.2.1生产部、质量监督部和环境安全部等职能部门应按职责要求,确定各自专业范围内所需的测量控制点及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并形成文件报工程设备部。

5.2.2工程设备部保证测量设备的配备数量及计量性能满足要求。

5.2.3基建、扩建、技改和更新改造需配置测量设备,在确定方案前或正式出图之前应征求工程设备部意见。

5.2.4各部门需要购置测量设备,应填写书面申请,报工程设备部审批后转采购部门执行。属固定资产的测量设备购置还需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执行。

5.2.5测量设备的采购、搬运、库存和发放工作应符合《设备、备品备件仓库物资管理程序》。

5.2.6 测量设备入厂验收按照如下要求执行:

a ) 测量设备的采购应选择公司审批的合格供方,对合格供方的控制按照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程序》要求实施;

b) 外购测量设备入库前由供销部对其外观、数量、附带资料以及与合同相符性核实验证,其测量设备性能委托电仪车间进行检定(校准);

c) 对本公司无法进行入库前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可由工程设备部委托外送检定,也可由电仪车间依据测量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对测量设备进行确认;

d) 凡委托外送检定的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结论合格的,其外检费用由使用部门承担,不合格的由供方承担检定费;

e ) 凡经验证的测量设备都应由电仪车间施以标识。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由供销部负责退货。对入厂验证合格的测量设备,在保质期内制造厂仍对质量合格负有责任;

f ) 入厂检定(校准)不合格的测量设备不准入库和发放。

5.2.7 使用部门对所领用的测量设备在使用前应首先送电仪车间进行使用前检定(校准),并告知其使用用途,便于分类管理。

5.2.8 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对其数量和完好负责,对领用测量设备建立台账。5.2.9 测量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应建立相应台账,并保持与现状相符。

5.2.10 负责测量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应具有完善的文件资料,包括:带测点的工艺流程图、控制系统图、接线图、盘面布置图、测量设备一览表、隐蔽工程图、供电系统图、计算书、必备的加工件图及磁盘等,同时应保证现场测量设备现状与文件资料相符。

5.2.11测量设备的安装施工及验收按有关规范或说明书执行。

5.3 测量设备 A、B、C分类管理

5.3.1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司对在用测量设备实行分类管理,具体按照公司《测

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执行。

5.3.2 专业分管职能部门按工艺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成本核算、能源管理、经营贸易、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等方面,依据《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按重要程度和使用要求,将相应计量检测点或相应测量设备确定类别,形成报告交工程设备部,并由工程设备部按类别划分实施管理。

5.4 使用、运行维护与检修

5.4.1测量设备应有表明确认状态的标识。标识不清、遗失、脱落的测量设备,使用与维护部门应及时报告,由电仪车间重新确认给以标识后方可使用。

5.4.2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拆装、使用、运行维护与检修由电仪车间制定相应程序

并按照程序执行。

5.4.3 过程监控系统的拆装、使用、运行维护与检修由电仪车间制定相应程序并按照程序执行。

5.4.4对于应用于直接计量、检测与控制目的所配置计算机的拆装、使用、运行维护与检修由电仪车间制定相应程序并按照程序执行。

5.4.5对于供用电系统电工仪表拆装、使用、运行维护与检修由电仪车间制定相应程序并按照程序执行。

5.4.6 其它测量设备的使用、运行维护与检修由使用部门按照有关规范或说明书执行。

5.5 测量设备量值溯源

5.5.1工程设备部负责检定(校准)用测量设备的配备数量和计量特性符合溯源要求,并与国家计量基准有明确的溯源关系。负责设立本公司最高计量标准项目,并确保标准项目合法有效。

5.5.2使用、维护和检定部门都要保证测量设备按时检定(校准),不得无故延误。

5.5.3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由电仪车间制定相应程序并按照程序执行。

5.6 测量设备的限用、降级、停用、封存和报废

5.6.1测量设备经检定(校准)达不到原计量特性,但仍能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工程设备部可根据使用需要批准降级或限制使用,限用的测量设备应带有标识。5.6.2短期因故暂不使用的测量设备,由维护部门根据使用要求,提出测量设备

停用申请,工程设备部负责核准,由电仪车间给以标识。

5.6.3长期闲置不用的测量设备可申请封存,报工程设备部核准,由电仪车间给

以标识。封存的测量设备可不进行周期检定(校准)。

5.6.4计量特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可预见未来无使用可能的(或属淘汰的)

或损坏严重无修复价值的测量设备,由维护部门提出申请报废,报工程设备部审批。对批准报废的测量设备由电仪车间予以标识并提出处置意见。属固定资产的

测量设备还要按公司固定资产报废规定执行。

5.6.5关于测量设备的限用、降级、停用、封存、报废,电仪车间在接到相关核

准报告后,统一填写《计量器具管理确认单》,通知相关部门,由电仪车间对测

量设备的状态分别给以相应标识。

5.7测量设备的保管存放与借用

5.7.1测量设备的保管存放要妥善,保证相应温湿度、防晒、防水、防尘、防磁,完好的测量设备不得与损坏的测量设备混合存放,以防误用。

5.7.2作为标准使用的测量设备不准外借它用。测量设备要外借使用,须经电仪

车间主任批准同意。属固定资产的测量设备外借,还须请示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借出后损坏的测量设备,由借用单位承担损失,借出单位负责追究。

5.8 测量设备台账管理

5.8.1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对其数量和完好负责,对领用测量设备建立台账。

测量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台账,并保持与现状相符。

5.8.2台账的形式可以是书面表格形式,也可以使用电子台账,但必须及时更新,保证台账信息实时有效。

5.8.3台账的内容应包括:名称、编号、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使用单位、使用地点、检定(校准)部门、检定(校准)日期、检定(校准)周期、有效日期、分类管理级别等项目。

6附录

附录A:《外部供方管理程序》

附录B:《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流程图》

附录C:《外部供方管理流程图》

7记录表式

510091 《计量器具购置计划表》

510092 《计量器具台账》

510093 《计量器具管理确认单》

510094 《计量管理联系单》

附录A

外部供方管理程序

1范围

本程序适应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和管理,确保为公司测量设备管理体系提供的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服务符合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2相关文件

QJ/Ⅱ-A-509-00 《物资采购管理程序》

3定义

外部供方:是指为本组织测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的外部组织。

4职责

4.1 工程设备部、供销部是外部供方管理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供方提供的产品(测量设备和服务)进行验证,对外部供方单位进行评价。

4.2 工程设备部负责对外来服务供方进行评价,并依此进行外来服务供方的确定。

4.3 供销部负责对外购测量设备供方进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供方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并依此进行外购测量设备供方的确定。

5管理实施

5.1 外部供方管理的过程

5.1.1 输入:测量设备管理体系对外部供方的需求。

5.1.2 输出:满足公司活动要求的测量设备和外来服务。

5.1.3活动:识别对供方的需求:外部供方信息的搜集;建立外部供方档案;合格供方的评审;实施采购和外来服务;采购和外来服务质量的验证;对合格供方的动态管理。

5.2测量设备外部供方的管理

5.2.1测量设备外部供方的管理按照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程序》执行。

5.2.2外购测量设备控制

5.2.2.1 测量设备的入厂验收,自送电仪车间之日起,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有急用的测量设备,由工程设备部安排相关部门实施。

5.2.2.2 测量设备领用部门应在领取测量设备后送至电仪车间进行使用前的检定(校准),并告知使用测点名称以便进行台账统计。

5.2.2.3 测量设备经检定(校准)为不合格产品,供销部应负责及时联系供方进行更换、退货或索赔。并对不合格产品供方进行统计汇总,做为合格供方评价的依据之一。

5.3 外来服务的管理

5.3.1 工程设备部负责定期对提供外来服务的供方进行评定,编制合格供方名单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

5.3.2 提供外来服务的单位必须是政府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经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该机构应具有相关资质并保持有效)。

5.3.3 外来服务实施控制

5.3.3.1 本公司各部门需外委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由工程设备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周检计划下发通知给相关部门,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将测量设备送至电仪车间,电仪车间负责外送工作。

5.3.3.2 电仪车间负责对提供服务单位所用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的准确度等级、测量方式(方法)进行查询,并监督其服务质量。

5.3.3.3 外来服务单位签发的证书、测试报告或其它数据资料要齐全、清洁完整、准确、有效,由电仪车间统一保存,使用部门需要时,可将复印件发给使用部门。

5.3.3.4 对贵重、精密的测量设备,接受外来服务的部门应有专人监护服务,单位人员的操作情况,以免因操作不当危及测量设备。服务结束后,接受外来服务的部门,对测量设备的性能和状况进检查认定。

6记录表式

——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流程图

外部供方流程图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1.0目的 保证使用的检测设备的检测能力满足产品测量精度的要求,对检测设备的校验、维修、购置、报废等进行管制。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检测设备的控制。 3.0权责 工程品质部:负责检测设备的管理。 4.0定义 (略) 5.0内容 5.1设备的购置:检测设备报废、现存检测设备不能满足需要及其它原因可提出申请,注明 对购置设备的要求,经批准后交管理部采购。 5.2设备购置回厂由工程品质部对其编号,并填写《设备一览表》和《设备履历表》。(编号 方法:检测设备名称+流水号表示或采用设备出厂时的编号。) 5.3检测设备操作人员须培训合格方可使用与测量任务相一致的检测设备进行作业。 5.4本公司所有检测设备均由工程品质部联系外校,外校回厂后由工程品质部进行验证,外 校报告由工程品质部保存。 A.工程品质部每年12月底制定下年度的《年度检测设备校正计划表》报请负责人批准后 实施。 B.检测设备发现偏离校正水准时,需对该检测设备量测产品之准确性予以评估,必要时 重新检测。

5.5检测设备在不能满足测量要求、维修费用大于购置费用的情况下由工程品质部在《设备 履历表》上说明现状,送交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报废。 5.6检测设备校验不合格/发现偏离校正水准时加贴“暂停使用”或“限制使用”标签,并 由工程品质部人员报请公司总经理处理。 A.若需送修,由工程品质部确认该设备的损坏状况,以便在回收后确认维修状况并联系 外校。 B.若需报废的,由工程品质部监督报废,并在《设备履历表》中注明。 5.7检测设备之保养 A.使用者须对自己负责之检测设备于使用前后擦拭干净并妥善保管好。 B.所有校正标识须保持完好,且防止遗失。 C.除校正调整所需之外,其余人员不得私自拆装调整检测设备。 D.检测设备于搬运、防护、贮存阶段,各相关人员均须妥善监控。 E.为避免不当的调整,导致原校验失败,应使用“封签”贴于可拆卸处或可微调处。 F有些检测设备视具体情况可免校,如卷尺等。但在使用之前或定时进行确认其状况,如有异常或是不能使用的,直接予以更换,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6.0参考文件 (略) 7.0附件 7.1《年度检测设备校正计划表》QP1101-A/0 7.2标签

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HK-QP-08 制定部门:品质部 1.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量测与测试设备进行控制,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并得到适当的维护和校正,以保持其精密度与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从而保证各阶段的检验与测试结果的正确性,使产品的质量符合规格。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检验、量测与测试的仪器和设备。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校验计划的审核及对外部校验机构联络; 3.2生产部负责检测器具的采购; 3.3品质部负责检测器具的管理及制定、执行校验计划,校验失效器具之处理; 3.4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的检测器具的申购、维护和保管。 4.作业内容 4.1作业流程图(附件一) 4.2请购与管理 4.2.1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购需求,经公司规定审批程序后,交采购部进行采购。 4.2.2检测器具设备购入允收后交品质部统一登记,品质部需须验证其合格证书并进行校准, 如无法内校,送国家认可的计量测试部门确认其是否符合使用精度要求,并列入《检测仪 器清单一览表》 4.2.3仪器发放时,所有在用的检测器具应由管理员编号登录于《检测仪器清单一览表》中 加以控制,编号要求按《设备维护与保养控制程序》4.1.2条款进行编号。 4.2.4《检测仪器清单一览表》须维持器具的最新状况,新增加检测器具时,管理员将其列 入《检测仪器清单一览表》。 425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的检测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管,使用者若发现检测器具有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品质部处理,如使用过程发生有离职、调整岗位、使用者变更 等情况请办理检验设备交接手续,并到品质部进行登记。 4.3标准器的管理 4.3.1本公司所有用来检验的标准器,均可追溯符合国家或国际认可的合法标准原器。 4.3.2标准器仅供作为校验检测仪器的标准,不可作为其它用途使用,由品质部管理。433标 准器须在《检测仪器清单一览表》的备注栏注明此器具仅供作标准器用。 4.3.4标准器须在适当位置贴“标准器”标签。 4.4检测器具的校验 4.4.1需接受校正之器具,由品质部依据《检测仪器清单一览表》所注的校正日期安排校正。. 4.4.2校验不合格的仪器,若已用于检测产品,品质部应要求品质部对该仪器所检测的产品进 行追溯,以合格的仪器重新取样验证,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并保留检验记录。 4.4.3标签使用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概述 监视和测量设备是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是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一环。在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这些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分类 监视和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根据其功能 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温度监测设备 温度监测设备用于测量和监控环境、设备和物体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监测设备包括温度计、热电偶和红外线测温仪等。 2. 压力测量设备 压力测量设备用于测量液体、气体和蒸汽等的压力。它们 常用于工业流程控制、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3. 流量监测设备 流量监测设备用于测量和监控液体或气体的流量。它们在 供水、能源、化工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电力测量设备 电力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和监控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和 功率等参数。它们在电力系统调试、能源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合理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对于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至关重要。以下是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1.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及时监测和维护监视和测量设备,可以减少设备故障 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确保产品质量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合理管理 设备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3. 节约成本 有效的设备管理不仅可以减少故障维修的成本,还可以降 低能源和材料的浪费,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的步骤 在实施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设备清单的建立和更新 建立和维护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清单,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和维护周期等信息。定期更新设备清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设备校准和维护计划的制定 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计划。计划包括设备的校准频率、校准方法和维护内容等。

(设备管理)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1. 安装和校准 所有计量检测设备应该在使用前进行安装和校准。安装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基础,环境 条件,设备之间的距离及位置等因素。校准需要按照设备所在领域的规范进行,确保测量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操作手册 每种计量检测设备应该有专门的操作手册,该手册应该详细描述设备的工作原理,操 作方法,维护方式和安全措施等内容。操作手册应该定期更新,以保证其始终反映设备的 最新操作。 3. 操作人员的资质和培训 只有资质合格的人员才能操作计量检测设备。所有操作人员应该经过必要的培训,并 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操作人员应该定期接受进一步的培训,以更新其知识和技能。 计量检测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应该按 照设备所在领域的规范进行。检定应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并且应该 定期进行。 5. 维护 计量检测设备应该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维护。维护包括对设备的停机检查,定期更换维护部件,及时清理设备,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等。 6. 销售和退货 在销售和退货时,计量检测设备应该确保满足客户的需求。销售时,设备应该进行必 要的试验和检验,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客户的要求。退货时,设备应该经过检查,以确 定其是否符合销售时的条件和规范。 7. 环境管理 计量检测设备应该在符合环境要求的条件下运行。设备的工作环境应该符合相关的规 范和标准,且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设备对环境的影 响。 8. 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量检测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应该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应该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应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 9. 安全措施 计量检测设备应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应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设备应该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并且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测量和监控设备管理程序(程序文件)

1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3职责 3.1质检科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3.2各使用部门负责监测设备的保管、贮存和维护。 4程序 4.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 本公司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依据行业的规定而配置,各部门需购置设备时应由使用部门填写<购置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供科负责购置,并由质检科验收。 4.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 4.2.1每年十月,质检科负责编制下年度的〈计量器具校准计划>,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校准。 4.2.2根据周期校准计划,由质检科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 4.2.3校准合格的设备,由质检科贴上V设备合格标签>,并由质检科妥善保管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合格证工

4.2.4校准记录:对所有监视、测量装置的校准活动记录,均应包含如下内容: ♦按工程更改进行的修正(如果使用的话); ♦在校准/验证时获得的任何偏离规范的读数; ♦在校准/验证后,有关符合规范的说明; ♦如果怀疑材料或产品可能被发运,应有业务销售部门通知客户; 4.3监视、测量装置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控制 4.3.1质检科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监视和测量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4.3.2在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前,应按规定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 433使用者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搬运、维护和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4.3.4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质检科应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台帐 4.4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 4.4.1使用人员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质检科,质检科应追查使用该设备检测的产品流向,再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测的产品范围并重新检测,质检科应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并重新校准。若有产品流出到客户手中,应通知客户,参424。 4.4.2对无法修复的检测设备,经质检科负责人确认后,由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作报废处理。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规范的管理、准确的测量和有效的控制,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预期用途,为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计量管理工作。 3.术语 3.1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淮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3.3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4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的一组操作,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 3.5法制计量:计量的一部分,即与法定计量机构所执行工作有关的部分,涉及到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 4.主要职责 4.1运行与安全管理部负责法制计量管理,负责策划并建立计量管理网络,推进计量管理网络运行,负责对本公司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管理,负责能源计量工作。 4.2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负责计量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运行与安全管理部配合。 4.3计控技术分公司依据与宝武集团马鞍山区域签订的自动化仪控维护合同,负责对合同范围内的在线自动化仪表实施计量管理工作。 4.4系统集成分公司负责实施与产品制造相关的计量管理工作。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xx0051 4.5自动化技术分公司负责实施控制系统集成相关的计量管理工作。 5.工作程序 5.1法制计量 5.1.1运行与安全管理部依据XX股份《法制计量管理办法》及时获取

计量法律、法规,组织识别及法规宣传、教育;组织并监督计量法律法规的实施。 5.1.2各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严格执行国家政府部门法律法规。 5.2计量人员管理 5.2.1运行与安全管理部组织建立本公司计量管理网络Q 5.2.2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建立并动态管理本公司《计量人员名册》,并报XX股份相关部门备案。 5.2.3运行与安全管理部对计量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识别和申报。每年11月底填写《计量人员培训需求表》报相关部门,并配合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计量培训计划,对计量人员进行上岗能力确认。 5.3测量设备管理 5.3.1测量环境控制管理 5.3.1.1各分公司依据XX股份《测量环境控制管理办法》的要求识别所负责区域的测量设备工作环境管理点并上报运行与安全管理部。 5.3.1.2各分公司对工作环境管理点需实施定置管理,做到工作环境安全整洁,符合测量的技术要求,处于受控状态。 5.3.2测量设备流转和分类管理 5.3.2.1各分公司依据XX股份《测量设备流转和分类管理办法》对测量设备进行识别及QABC分类,确定本部门的《测量设备QABC分类管理目录》并上报运行与安全管理部。 5.3.2.2运行与安全管理部汇总审核本公司《测量设备QABC分类管理目录》,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5.3.2.3各分公司每季末月28日前将《测量设备明细台帐》 (xx005301)上报运行与安全管理部,由运行与安全管理部汇总建立本公司《测量设备明细台帐》。 5.3.2.4运行与安全管理部组织各分公司编制测量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标准并予以实施。 5.3.2.5商务中心依据各分公司申报的测量设备采购计划,按照本公司《设备采购管理办法》(xx0013)进行购置、验收、发放。各分公司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的领用、发放、保管、确认、维护、调整、维修、报废。 5.3.3标识管理 5.3.3.1各分公司应严格按XX股份《测量设备流转和分类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正确使用和管理计量标识。 5.3.4确认间隔管理

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使不合格测量设备得到及时处理,并防止不合格测量设备流入使用。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不合格测量设备的管理 3、职责 1.1品管部为不合格测量设备的管理部门; 3.2测量设备使用部门配合品管部做好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理和数据追 溯工作。 4、工作程序 4.1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定义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定为不合格测量设备: 4.1.1已经损坏 4.L 2过载或误操作 4. 1. 3显示不正常 4.L 4功能出现了可疑 4. 1.5超过了规定的确认间隔 4. 1.6封缄的完整性已被损坏 4. 1. 7无标记 4.2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发现 4. 2. 1新购测量设备在入库验收和使用前确认时; 4. 2. 2测量设备在周期确认时; 4. 2.3测量设备在日常使用时; 4.3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理 4. 3.1新购测量设备发现不合格时,应作退货或调换处理,直至合格; 5. 3.2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应贴上“禁用”标记,禁止使用,隔离存放; 6. 3. 3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及时进行修理、调试,修理、调试后的测量设备 需经确认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无法修复或修理后确认仍不合格的测量设备,可按照《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的要求作报废或降级限用处理,并填写《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表》; 4. 4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数据追溯 4. 4.1当与产品质量无关的测量设备出现不合格时,其数据原则上不再追 溯;

4. 4.2当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测量设备出现不合格时,可根据理论计算、 经验参数或其它方法对其数据进行修正。 5、相关文件 3. 1《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 3. 2《测量设备标记管理程序》 3. 3《测量设备封缄管理程序》 6、记录 6.1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表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3篇)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一、保管、维护制度 1、测量仪器设备应由专人维护和保管,并建立仪器台账,并根据仪器使用和检定情况及时更新。 2、测量仪器贮存必须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做好防晒、防潮、防震、防腐,防压工作。 3、在夏天和车里,保证温度在一定仪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未经许可的人员禁止接触仪器。 4、测量仪器使用实行登记制度,使用前领用人必须在确认仪器及设备完好后才能签字领取,使用后确保仪器及设备状态完好后,才能入库存放。 5、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做好清洁保养,保持仪器外观干净。 6、测量仪器及通信用的电子设备等,使用前后要开箱检查电量,以防电量不足影响测量作业。 二、自检与检定制度 1、测量仪器及设备根据使用情况,要定期对测量仪器自检,例如水准仪i角检验,全站仪校正及常规检验、对中杆圆水准气泡等。 2、测量仪器必须按相关规定要求定期检定,严禁使用不在检定有效期内的测量仪器及工具。

3、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要贴有检定合格标识,标识上要标明仪器型号和有效期起止日。 4、对于检定不合格的测量仪器及设备,要停止使用并要有相应的标识。 5、对于未取得检定合格报告及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及设备严禁带入施工现场。 三、测量仪器及设备操作规定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用完后按原样放回。 2、测量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别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 3、测量仪器应安置在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时要注意脚架是否可靠,确认后方可松手 4、仪器开箱使用时应当观察仪器的角螺旋位置、电量状态、轻转望远镜等,以检测仪器工作状态是否异常。 5、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仪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6、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量仪器。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测量设备配备、贮存、流转、封存、报废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及其确认间隔的控制管理,使测量设备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具有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特性。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内所有测量设备的管理。 3、职责 3.1技术部是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 3.2 技术部负责测量设备的入库验证、电子文件总台帐的建立登记、编号、发放、委外周期检定(校准)流转、更新。 3.3采购部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 3.4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本单位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4、测量设备管理过程要求 4.1 过程的输入是:测量对象对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 4.2 过程的输出是:满足规定要求的并且受控的测量设备; 4.3 过程的活动是:测量设备的策划、配备、计划、实施、购置、贮存和搬运、校准与计量确认、使用与维护、分类管理、流转管理。 5、控制程序 5.1测量设备的策划 5.1.1在策划和配备测量设备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a)具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特性; b)购置新测量设备应尽量考虑具有先进性、质量优、费用低、(包括购买价格和安装费等),使用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维修。 c)选用的测量设备应经计量确认合格,具有有效合格证明或标识。 5.1.2 新上工程项目测量设备的配备应充分考虑测量设备的技术特性,测量设备应在经济情况可行的条件下,实现溯源管理。 5.1.3 测量过程的设计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配备合格的测量设备。 5.1.4 新建、大修、改造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评审时,同时对项目的计量设计方案

评审。评审时由主管部门通知计量部门及相关单位派员参加。评审通过后,主管部门应将评审结果形成有效的文字资料。 5.1.5 技术部负责本公司最高测量标准和一、二级经营的配置策划。 5.1.6综合管理中心负责能源、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测量设备的配置策划。 5.1.7 在新产品开始投产前,从产品要求中识别计量要求并研究测量设备的配置问题,提出测量设备配备计划,编制测量设备配备表,并对关键性测量过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1.9 测量设备配备的原则 a)随生产设备成批采购或引进的测量设备必须满足生产、设计、工艺要求,符合配套系列化和标准化要求以及准确度比要求; b)各有关部门配备的标准测量设备、产品性能试验设备、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用测量设备以及安全和环境监测的测量设备,其配备要求的准确度比至少应保证满足1/3~1/10或以上要求; c)一般测量设备应满足准确度比1/3或以上要求; d)非关键/特殊过程操作工自检或自控用的测量设备和一般过程监视用的测量设备允许使用准确度较低的测量设备,但应满足自检或工艺控制的最低要求。 5.2 测量设备购置管理 5.2.1 测量设备申购计划由各单位根据生产需要提出申购计划。 5.2.2 通用测量设备申购计划由技术部审核、入库验收、、贮存、发放。采购部负责采购。 5.2.3 技术部实施测量设备的封存、启封申请的审批,并对测量设备使用过程、降级、封存、启封、报废等实施全过程的统一监督管理。 5.2.4 采购部负责组织对测量设备供方的评价,合理选择合格供方,技术部参与对测量设备供方的评价。 5.3 测量设备的入库、贮存和发放 5.3.1 购进的测量设备在入库前由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内容有: a)外观验收:测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包装完好性、设备完好无损、附件齐全;必要的技术资料完整,如技术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标牌、装箱单、CMC标志、检定或校准证书等。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制定并保持本程序,旨在对监视和测量器具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测量精确度、准确性和有效性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品质部:负责全公司监视和测量器具的综合管理工作。 采购部:负责各监视和测量器具的采购。 仓库:负责监视和测量器具的储存和发放。 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测量器具的保管和日常维护。 4工作程序 4.1 购置、验收 4.1.1当需购置监视和测量器具及附件时,需求部门应填写【请购单】经部门主管以上人员 批准后(必要时可经总经理批准),由采购办理采购事宜。 4.1.2 监视和测量器具购置进厂,品质部计量员负责按照产品说明书或使用要求进行验收, 合格品予以登录进厂,不合格由采购单位办理退换或维修事宜,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4.2 登录、编号 4.2.1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器具由品质部计量员负责建立台账,填写【测量器具台账】4.2.2品质部计量员负责对所有监视和测量器具按以下方法编制管理编号。 (1)测量器具

4.3使用保管、维护 4.3.1使用部门需要领用监视和测量器具时,须填写【领料单】,仓库凭单予以发放。4.3.2 品质部负责组织编制各类监视和测量器具操作规程。 4.3.3 器具在使用、搬运、贮存等过程中,必需避免摔坏或碰撞,并且要放在合适的位置 和场所。 4.3.4 各使用部门须正确操作和维护。 4.3.5 监视和测量器具需维修时,由使用部门向计量员提出申请,并由品质部计量员进行 处理。 4.3.6 对监视和测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情况应由相关使用部门人员进行日常维护。 4.4监视和测量器具的校验 监视和测量器具的校验统一由品质部制定【测量器具年度校正计划】 4.4.1 校验时机 (1)新器具购入使用前; (2)测量器具偏离校验状态或因调整不当失准时; (3)监视和测量器具经维修后; (4)其它必要时机。 4.4.2 校验周期: 外校器具,按外校记录规定。 4.4.3 对外校器具,品质部计量员应按照【测量器具台账】定期组织送国家认可计量机构 校验,并保存校验合格证及记录。 4.5监视和测量器具失准的处理 4.5.1 对偏离校准状态的监视和测量器具,使用部门发现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交于品质 部计量员进行校验或维修,并标识其状态。

监视测量资源控制规定测量和试验设备仪器管理程序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过程中所使用的监视、测量资源的分类、使用、维护保养、周期检定、封存和报废等管理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过程中所有监视、测量资源。 2范围 3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ZZZZ001保持的成文信息控制程序 Q/ZZZZ002保留的成文信息控制程序 Q/ZZZZ007设计输入、输出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的控制程序) Q/ZZZZ017企业档案管理办法 4职责 4.1质检部负责公司监视、测量资源设备的(建立台帐、标识,周期检定和报废)等日常管理。 4.2技术部负责按“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的需要提出监视、测量资源设备需求。 4.3生产供应部负责监视、测量设备的购买和自制量具的制作。 4.4各使用部门负责做好日常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按周期检定要求的送检工作。 5要求 2023-01-03批准 2023-02-02实施4.1监视、测量设备的分类

5. 1.1最高计量标准器 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依据,通过法定计量机构传递、实施强制检定。 5.12工作计量标准器 接受最高计量标准器检定,并传递到工作计量标准器的各种计量器具。 1.1.3现场制造的物项过程中所使用计量器具 根据“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质量特性的要求对现场使用计量器具的要求进行分类,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类。 5. 1.3.1A类计量器具 对国家法规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周期规定要求送外委鉴定或校准。 5.1.3.1B类计量器具 对B类计量器具按规定送外鉴定或校(B类计量器具一般用于如下范围):a)用于“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控制工艺参数。b)用于“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加工过程中需用的专用量具。C)用于“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出厂测量、验证的。 6. 1.3.3C类计量器具 除A、B类和因“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特殊需要自制的专用量器具以外的计量器具。对C类计量器具和仪表根据其可校准的程度要求又分为C1、C2类。 a)C1类为辅助用于试验(测量)并可通过对比校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 b)C2类为不可校准,由使用部门的管理员会同使用人员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送检修理或调换。 2.1.4监视、测量和校验用的检测设备。 5.2监视、测量设备的申购 5.2.1监视、测量设备的购买和自制量具的制作归口为生产供应部。凡因“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设计(工艺)规定或生产制造需用的监视、测量设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质检部核准,(必要时可组织会议评审)条线副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或制作。 5.2.2生产供应部完成采购或制作后,应通知质检部进行验证,合格后由质检部负责建立台帐和标识,列入年度周期检定计划实施管理。

监测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本程序的目的是对公司食品安全体系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亦称计量器具)进行控制,确保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保证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同时对公司环境进行有效监督与测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环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所用的监视与测量装置的控制与过程检查。 3.0术语与定义 3.1检定: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确定并证实计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而做的 全部工作。 3.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 的量值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3计量器具:凡能用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量具、仪器、仪表、标准物质 和专用测量设备,统称为计量器具。 3.4检测设备:指用作检验,测量及试验产品和环境污染控制之检测使用的,仪表及量 具,测试软件等。 3.5外校机构:指有资格,有能力且通过ISO/IEC17025认可,或具有同类国际认可资质 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3.6外校:由外校机构进行的校准工作。 3.6.1 需校正,而在本厂无法自行校正。 3.6.2 若为国内校正,则应追溯至国家标准,若为原厂校正,则应由原厂追溯至国际标准。 3.7内校:指具有经培训及合格的内部校正人员,依据可追溯至国家标准的系统进行的 测量设备/装置的校准工作。 3.7.1 使用经外校合格之标准器,利用量值传递原理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 3.7.2 凡先用标准件测量一组(比对件),再用被校件量测后比对者称为比对校法。 3.7.3 所有本程序出现的校验别“内校”或“校验作业”即为“仪器比对”。 3.7.4 “校验人员”即为“仪器比对人员”。 3.8免校: 3.8.1 不用于产品品质上的测量,仅限于取值、维护任务或参考用的检测设备。 3.8.2 制造设备上用于观察机械状况的仪表等。 3.9控制计划中需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检测设备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程序》执行。。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监视和测量设备是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保证本公司生产和质量控制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量值统一、准确可靠,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实行统一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 本标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各部门具体职责在工作程序中明确。 4.工作程序 4.1概述 凡在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规定要求,并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量值能溯源到国家标准。 4.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划 4.2.1使用部门根据集团技术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配备计划。 4.2.2设备管理部门按有关要求审查批准后,作为配备依据。 4.2.3测量和监控设备的配备总计划由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直接批准,使用单位统筹、实施。

4.2.4各生产基地监视和测量设备按照技术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自行计划、审批和实施。 4.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 4.3.1购置的原则 (1)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属于经批准的配备计划范围。 (2)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有检定合格证。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生产厂符合《计量法》的相关规定。 4.3.2购置报告 (1)一般质量控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采购价格在5000元及以下)报告由使用部门申报,分管领导批准。 (2)重点质量控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采购价格在5000元以上)报告由设备使用单位向集团总经理申报和批准。 (3)购置报告经规定程序审批后,由设备使用单位下达购置通知,通知应明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精度和数量,必要时可向采购主体单位建议其生产厂家。 4.3.3采购 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主体单位依据购置通知和购置原则进行采购。 4.4验收 4.4.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验收由申请部门、子公司负责,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对其检验、校准和使用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并实施控制;为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用于证实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顾客提供的的控制.. 3 职责 3.1检验部负责: a.编制生产和施工项目的监视、测量设备配备计划;建立监视和测量设施台帐.. b.所属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定期检定、校准并做好标识.. c.所属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贮存、发放及封存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3.2生产车间/项目部负责本单位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管理;建立本部门测量设施台帐.. 4 程序 4.1监视测量设备采购与验收 根据工程项目所需测量能力和要求配置监视测量设备;对其采购和验收;执行采购控制程序.. 4.2初次检定、校准 4.2.1新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验收合格入库前;由检验部负责送到相应检定部门进行鉴定或校准.. 4.2.2监视和测量设备经校准、调整合格后做出相应标志;由保管员收集齐全资料;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档案;将校准合格的设备及检定证书登记;并做好标识.. 4.3入库 4.3.1各类监测设备都应妥善保管;放于通风良好、环境干燥、无腐蚀的场所.. 4.3.2入库的每台监视和测量设备都应带有表明其调整、校准状态的标识.. 4.4发放 4.4.1各单位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根据计划统一配备.. 4.4.2发放前;保管员应确认所发放的测量设备处于校准有效期内;办理发放手续.. 4.4.3使用单位对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登帐..

4.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校准 4.5.1检验部每年应编制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周期检定计划表;根据计划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 4.5.2需检定的设备送往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并出据检定报告..需自己校准的;由检验部依据校准规程进行校准;保留校准记录.. 4.5.3检定校准合格的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对不便贴标签的设备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由使用者妥善保管.. 4.6使用管理 4.6.1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带有标明其合格状态的标识且在校验、调整有效期内.. 4.6.2操作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合格;应按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禁止违章使用.. 4.6.3监视和测量设备要有专人维护保管;使用时应轻拿轻放;用完后做好保养工作.. 4.6.4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自行拆卸;也不得自行调校;不得私自外借.. 4.6.5保管员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检定、处置等进行记录.. 4.7监视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 4.7.1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者;要经常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仪器在使用中出现失准;要立即停止使用;贴上“禁用”标识.. 4.7.2由操作人员对失准状态下检验的产品进行追溯检验;直到其准确度得到确认为止;并保持相关校准和验证结果记录.. 4.7.3失准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能修复的;由使用单位送修;调校合格后方可使用..不能修复的实施报废.. 4.8监视测量设备的环境要求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单位及使用人员应采取措施;保证该监视和测量设备要求的环境条件如防潮、防震、防尘等;使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9对监视测量人员要求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4.10本公司不使用用于监测的计算机软件.. 4.11监测设备管理的其他要求参照质量保证手册中的相关要求实施..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备、采购 1.1由主管部门协助使用部门选择符合监测要求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报监测设备的需用申请计划,上报分管负责人审批。 1.2供应部根据批准后的计划购买,所购监测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3供应部所购监测设备必须经计量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检定、校准、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2.1生产技术部、质检部分别将本公司所有的监视、测量设备统一编号,建立台帐。 2.2各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监视和测量检定规程及具体使用情况制定监测设备检定周期计划,按规定周期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保证其受检率。 2.3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由法定授权检定机构检定、校准,主管部门将授权检定机构检定证书号、检定时间登记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上,将检定标识粘贴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明显部位。 2.4监视和测量设备按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进行使用、维护和保养。 2.5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做到防腐、防锈、保持清洁;具体使用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其性能,按说明书正确使用,不得超越其监测范围或超负荷使用,防止损坏或缩短使用寿命。 2.6大型、关键或贵重监测设备,主管部门应结合其使用方法,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并审批备案;使用部门必须由专人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使用。 2.7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对于强制检定的监测设备要按周

期检定计划进行检定,除按规定周期检定、校准外,在对其准确性产生怀疑或修理后进行重新校准。 2.8监视和测量设备调整时,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或授权检定机构进行调整,其它人员一律不可随便操作;对于每次使用前均需调整的监测设备,使用人员可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调整。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核准 3.1新购买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经检定认为不合格的,由供应部负责退回厂家。 3.2在用监测设备经检定认为不合格的,由主管部门委托检定单位进行修理,确因各种原因不能利用的,根据检定部门出具的检定证明,由主管部门报分管负责人审批,做报废处理;同时在台帐上注销,报废的监测设备由主管部门统一回收处理。 3.3对于失控和失准的监测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处理。 4、监视和测量设备预计6个月以上不使用时,使用单位应向主管部门申请封存,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在该设备明显处粘贴“封存”标识。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检验、量测与试验用量测仪器能予以有效管理、校正和维护。 2. 范围 本公司所有用于检验、量测与试验之量测仪器。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生产部品检负责量测仪器的管理校验作业之计划、执行及校正失效器具之处理; 4.2. 使用部门负责量测仪器的申购、使用和保管; 4.3. 采购部负责量测仪器的采购。 5. 程序 5.1. 由使用部门提出需求,生产部品检申购,经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部按照《采购控制程 序》进行采购。采购回来的器具须在生产部品检登记,校验合格后再发给使用者。 5.2. 建立量测仪器资料: 5.2.1. 生产部品检对本公司内所有量测仪器进行编号管理。 5.2.2. 所有器具均需登录于《测量仪器管理台帐》上,以方便管理。《测量仪器台帐》须维 持器具的最新状况。 5.3. 校正周期: 由生产部品检在《测量仪器管理台帐》中注明量测仪器的校正周期。 5.4. 年度校正计划之编制、批准: 需接受校正之器具,由生产部品检于《测量仪器管理台帐》上注明。 5.5. 量测器具催校: 生产部品检依《测量仪器管理台帐》,在有效期限到期前,将需接受校正之器具收回,以 安排校正。因其它情况致使器具超出期限而仍未校正时,则由生产部品检贴“暂停使用” 标签,限制使用,并立即安排校正。 5.6. 执行校正: 5.6.1. 由生产部品检统筹安排,联系合格校正机构进行校正,要注意量测仪器的装箱、搬 运等条件,以不损及量测仪器为准。最后检准资料由品管统一保存。 5.6.2. 对于新购或自制量具,须经仪校管理人员确认其校验状况是符合要求才予以使用, 如有疑点,则应校正合格后才予以使用。 5.7. 校正不合格时,依下列方式处理: 5.7.1. 贴上“暂停使用”标签以限制使用,再予以修理,修理后补校正,并登录于《测量 仪器管理台帐》上。 5.7.2. 无法维修之量测仪器,得由仪校管理人员填写《报废申请单》申请报废,经生产部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配置、校准、周检、维修和使用的控制要求,以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活动. 3.定义 计量确认:为保证检测设备满足预定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程序. 计量标准:用以定义、实现、保持或再现单位、或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并通过比较将它们传递到其他计量器具的实物量具、计量器具、标准物质或计量系统.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或计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由参考计量标准获得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溯源性: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有关的计量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计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的评定结果. 检具能力:由检测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与检验的真值的公差的比例关系确定. 4.职责

质量保证部理化计量室负责测量设备的管理、校准、检定及外委检定. 生产准备部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维修、零备件的配备采购及按周检进度送检.自制工装类由使用部门按照周检进度送检. 各部门、工段负责各自使用的测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5.工作程序 测量设备的配置 检验、测量设备的配置由技术开发部根据产品质量特性,提出测量能力和精度要求. 理化计量室根据技术开发部提出的具体要求,提出申购报告,进行配置. 工厂通用量具类由生产准备部依据各工位需要及依据有关文件进行配备. 各部门申报配备的测量设备清单报请工厂厂长批准,由生产准备部进行采购.采购选点必须选国家认准的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 测量设备到货后,由计量人员核对“MC”标志、合格证,进行验收工作,,然后进行入厂检定,合格者由经办单位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者办理换、退手续. 测量设备的管理 生产准备部提供测量设备分类台帐清单表类、自制非标试验器类由设备管理室提供,各类量具、自制工装类由工具工段提供.质量保证部理化计量室依据分类台帐每年末编制次年的周检进度表,一式三份生产准备部一份,理化计量室一份,有关送检单位一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