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

文件编号:

版本: 2 / 2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其测量精度和准确度满足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证实产品要求符合性的检验、监视、测量和试验仪器设备的控制。 3 职责 3.1质量部是监视和测量设备归口管理部门。 3.2 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 4 术语 4.1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2 检定(验证):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4.3 实验室:用于检验、试验或校准的设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 4.4 测量:确定数值的过程。 4.5 监视:确定体系、过程、产品、服务或活动的状态。 4.6 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5 工作程序 5.1 质量部根据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要求,配备适当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确认是否达到预期使用要求。 5.2 测量设备的管理 5.2.1 测量设备统一给本公司管理编号,实现A、B、C分类管理: A类计量器具:公司最高标准器,列入国家强制检定范围的工作计量器具。 B类计量器具:用于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主要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用于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物资管理的计量器具;各种通用和专用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各种设备上,用于一般指示计量器具;固定安装在设备上,一般不可拆离的计量器具;对于计量值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 5.2.2 测量设备的购置 a) 使用部门主管填写申请,经质量部长审核,并经总经理批准后采购。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检验、量测与试验用量测仪器能予以有效管理、校正和维护。 2. 范围 本公司所有用于检验、量测与试验之量测仪器。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生产部品检负责量测仪器的管理校验作业之计划、执行及校正失效器具之处理; 4.2. 使用部门负责量测仪器的申购、使用和保管; 4.3. 采购部负责量测仪器的采购。 5. 程序 5.1. 由使用部门提出需求,生产部品检申购,经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部按照《采购控制程 序》进行采购。采购回来的器具须在生产部品检登记,校验合格后再发给使用者。 5.2. 建立量测仪器资料: 5.2.1. 生产部品检对本公司内所有量测仪器进行编号管理。 5.2.2. 所有器具均需登录于《测量仪器管理台帐》上,以方便管理。《测量仪器台帐》须维 持器具的最新状况。 5.3. 校正周期: 由生产部品检在《测量仪器管理台帐》中注明量测仪器的校正周期。 5.4. 年度校正计划之编制、批准: 需接受校正之器具,由生产部品检于《测量仪器管理台帐》上注明。 5.5. 量测器具催校: 生产部品检依《测量仪器管理台帐》,在有效期限到期前,将需接受校正之器具收回,以 安排校正。因其它情况致使器具超出期限而仍未校正时,则由生产部品检贴“暂停使用” 标签,限制使用,并立即安排校正。 5.6. 执行校正: 5.6.1. 由生产部品检统筹安排,联系合格校正机构进行校正,要注意量测仪器的装箱、搬 运等条件,以不损及量测仪器为准。最后检准资料由品管统一保存。 5.6.2. 对于新购或自制量具,须经仪校管理人员确认其校验状况是符合要求才予以使用, 如有疑点,则应校正合格后才予以使用。 5.7. 校正不合格时,依下列方式处理: 5.7.1. 贴上“暂停使用”标签以限制使用,再予以修理,修理后补校正,并登录于《测量 仪器管理台帐》上。 5.7.2. 无法维修之量测仪器,得由仪校管理人员填写《报废申请单》申请报废,经生产部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是一种用来控制和监测各种装置的软件程序,它可以通过传感器和其他测量设备来收集数据,并根据预定的规则和逻辑来控制装置的操作。这些装置可以包括生产线上的机器、实验室中的仪器、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等。 一个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通常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模块和其功能。 1. 数据采集模块:这个模块负责从传感器和测量设备中收集数据。它可以通过串口、网络或其他接口与这些设备通信,并实时获取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的测量值,也可以是设备状态的信息。 2. 数据处理模块:这个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它可以根据预定的规则和算法判断数据是否正常,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例如,在一个生产线上,如果温度超过一定的阈值,该模块可以发出警报并停止机器的运行。 3. 控制模块:这个模块负责控制装置的操作。它可以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并通过接口与装置进行通信。例如,在一个电力系统中,该模块可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来控制发电机组的启停和功率调整。 4. 用户界面模块:这个模块通常是一个图形界面,用来显示采集到的数据和控制装置的状态。用户可以通过界面与控制程序

进行交互,查看数据的趋势和历史记录,进行设备的设置和参数调整等操作。 此外,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还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 实时性:监视和测量装置通常需要实时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控制程序必须能够及时获取数据,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使装置能够在要求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响应。 2. 可靠性:监视和测量装置通常是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因此控制程序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需要能够长时间运行,并在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报警和处理。 3. 可扩展性:监视和测量装置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扩展和定制。控制程序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使其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模块和功能,并适应不同的硬件和设备。 4. 安全性:监视和测量装置可能涉及到一些关键的数据和操作,因此控制程序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它需要能够对数据进行加密和验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总之,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是一种用来控制和监测各种装置的软件程序,它可以实时地采集数据,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并提供用户界面来显示数据和进行设备的操作。这些程序具备实时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简介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管理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软件程序。这些设备可以是电气、电子、机械、光学设备等等,用于收集、分析和处理物理量或参数。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与设备通信来执行从简单到复杂的测量和控制任务,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呈现。 功能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通常具有以下功能: 1.实时测量:能够实时采集、记录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测量数 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电压、电流、速度、位移等等。 2.远程控制:具有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能力,包括启动、 停止、调整、配置,以及更改设备的工作模式等。 3.数据处理:能够实现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统计和显 示,以便于用户快速获得有关设备状态和性能的信息。 4.报警和通知:可以设置报警条件和通知方式,当测量数据 超出预期值时,及时发出警报通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可扩展性: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接受各种类型的设 备,如传感器、信号发生器、控制器等,以及不同的测量标准和接口。 设计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软件架构:要选择一种合适的软件架构,以便于实现软件 的模块化和复用,提高软件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设备接口:要确定合适的设备接口标准,包括物理接口和 协议标准,以确保设备能够正确地被识别和控制,并且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3.数据存储:要考虑如何存储和处理测量数据,包括实时存 储和历史数据存储,以便于用户快速访问和查询数据。 4.用户界面:要设计适合用户需求的用户界面,包括实时数 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设备配置、报警设置等,以方便用户对设备状态进行监视和控制。 技术实现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可以用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来实现,包括Python、Java、C++等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开发人员的技术背景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实现方案: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验收、校准、使用、保养、报废的各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以满足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绩效的监控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各部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与管理。 3.相关文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4.术语和定义 4.1 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4.2 测量设备为实现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装置或它们的组合。 5.职责 5.1品管部是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的主控部门,负责制定有关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规定,组织编制自校规程,对项目主管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指导。 5.2 品管部验船师负责按本程序的要求提出监视和测量设备配备申请,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及周检计划,确定项目应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按周期送检或校准计量器具,维护保养监视和测量设备。 6.工作流程 6.1 检测、试验装置的基本要求 6.1.1检测、试验装置的识别确定: a.识别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测量所需量值的要求。 b.确定使用过程和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检测、试验装置。 6.1.2 测量、试验装置的使用控制 a.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须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送法定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工作用检测、试验装置的校准或检定,依照现行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没有现行检定规程的,应参照行业标准或本厂编制的检定文件进行。检定规

程、标准或方法须形成文件,并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予以控制; b.必要时进行调整; c.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d.防止可能使测量失效的调整;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6.1.3 当发现装置不符合要求时,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对该装置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 6.2 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的申购 6.2.1 使用部门如需购置新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须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品管部。 6.2.2 品管部进行选型论证,确定所选购的检测装置应与检测要求相适应,选型结果交总部采购部进行采购。 6.2.3 总部采购部按照要求进行采购。 6.2.4 品管部按检定规程和随机技术文件对采购回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进行检定,验收合格时,出具检定报告,签署合格意见,验收不合格时,由总部采购部办理退货手续。无法检定时,应送往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 6.2.5 经检定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品管部应建立台帐,统一编号,纳入年度周期检定计划。 6.2.6 使用部门领用后,并指定专人或由工具室保管。 6.3 使用控制 6.3.1 品管部编制正常使用的检验、测量、试验装置的对外(市技术监督局)送检的项目和计划,定期进行强制检定,并保存检定证书。 6.3.2 检定合格的,应在装置上粘贴合格标签,并做好周期检定工作台帐。 6.3.3 无基准检测装置应自行制订校准方法,如:使用的样板、模具等的检定方法、记录、标准,应形成文件。 6.3.4 使用部门要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按照检定周期送检装置,确保生产现场使用的是合格测量设备。 6.3.5 使用部门应确保在规定的使用环境下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 6.3.6 使用部门或检验员,发现现场使用失效、失准的检测装置,应停止使用,立即送品管部,对已检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有效性评定,并作好记录,同时对受到影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企业管理标准 XX-QP-002 监视和测量设备及实验室管理程序》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机电有限公司发布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的目的是对监视和测量设备(亦称计量器具)进行控制,确保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保证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引用文件 QMSP761《测量系统分析程序》 4.术语和定义 检定: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确定并证实计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而做的全部工作。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计量器具:凡能用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量具、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和专用测量设备,统称为计量器具。 5.职责 5.1质检部门职责: 对本程序执行负管理责任。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管理。 5.2 供销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 5.3 使用单位职责: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负责对失准计量器具已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必要时对产品进行追溯、验证。 6.工作流程和内容

计量器具 检定证书 计量器具校准记录 6.5内外校判断 6.5.1对于作为传递量值的计量器具,按规定检定周期(检定机构规定的检定周期)送检,并由质检部保存外部检定的证书。 6.5.2对于生产过程使用的计量器具(含自制的), 若公司有能力对其进行校准的,则制定相应的校准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校准,并保存校准的记录。 6.5.3对于三坐标,将委托原生产厂家进行校准。 6.5.4对与产品质量无关系,无需明确数据,仅供修理、比对或参考用的计量器具可免校。 6.5.5对不合格的外校计量器具给予报废/降级。 6.5.6对偏离校准状态的外校计量器具按16.18条款进行处理。 6.6对控制计划中需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计量器具按QMSP761《测量系统分析程序》执行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对其检验、校准和使用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并实施控制;为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用于证实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顾客提供的的控制.. 3 职责 3.1检验部负责: a.编制生产和施工项目的监视、测量设备配备计划;建立监视和测量设施台帐.. b.所属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定期检定、校准并做好标识.. c.所属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贮存、发放及封存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3.2生产车间/项目部负责本单位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管理;建立本部门测量设施台帐.. 4 程序 4.1监视测量设备采购与验收 根据工程项目所需测量能力和要求配置监视测量设备;对其采购和验收;执行采购控制程序.. 4.2初次检定、校准 4.2.1新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验收合格入库前;由检验部负责送到相应检定部门进行鉴定或校准.. 4.2.2监视和测量设备经校准、调整合格后做出相应标志;由保管员收集齐全资料;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档案;将校准合格的设备及检定证书登记;并做好标识.. 4.3入库 4.3.1各类监测设备都应妥善保管;放于通风良好、环境干燥、无腐蚀的场所.. 4.3.2入库的每台监视和测量设备都应带有表明其调整、校准状态的标识.. 4.4发放 4.4.1各单位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根据计划统一配备.. 4.4.2发放前;保管员应确认所发放的测量设备处于校准有效期内;办理发放手续.. 4.4.3使用单位对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登帐..

4.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校准 4.5.1检验部每年应编制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周期检定计划表;根据计划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 4.5.2需检定的设备送往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并出据检定报告..需自己校准的;由检验部依据校准规程进行校准;保留校准记录.. 4.5.3检定校准合格的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对不便贴标签的设备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由使用者妥善保管.. 4.6使用管理 4.6.1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带有标明其合格状态的标识且在校验、调整有效期内.. 4.6.2操作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合格;应按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禁止违章使用.. 4.6.3监视和测量设备要有专人维护保管;使用时应轻拿轻放;用完后做好保养工作.. 4.6.4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自行拆卸;也不得自行调校;不得私自外借.. 4.6.5保管员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检定、处置等进行记录.. 4.7监视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 4.7.1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者;要经常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仪器在使用中出现失准;要立即停止使用;贴上“禁用”标识.. 4.7.2由操作人员对失准状态下检验的产品进行追溯检验;直到其准确度得到确认为止;并保持相关校准和验证结果记录.. 4.7.3失准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能修复的;由使用单位送修;调校合格后方可使用..不能修复的实施报废.. 4.8监视测量设备的环境要求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单位及使用人员应采取措施;保证该监视和测量设备要求的环境条件如防潮、防震、防尘等;使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9对监视测量人员要求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4.10本公司不使用用于监测的计算机软件.. 4.11监测设备管理的其他要求参照质量保证手册中的相关要求实施..

监视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测量控制程序 概述 监视测量控制程序是指一种管理和监控测量和控制设备的软件程序。该程序通常由以下三个组成部分组成:监视、测量和控制。 监视组件提供监视实时数据和状态信息的能力。它通常可以显示实 时测量数据、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状态、报警和故障信息等。监 视组件的目的是提供覆盖整个系统的快速视图。 在实践中,监视组件由图形用户界面(GUI)元素支持,例如曲线图、数字显示、表格和报警。这些组件通常被设计为快速浏览和捕捉 系统状态变化的可视化工具。 测量组件是从系统传感器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并为监视提供数据的 组件。它通常是与硬件交互的最底层程序,因此需要与传感器和控制 器进行细致的集成。 测量组件的目的是处理原始传感器信息并将其转换成易于操作的数据。常见的测量类型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水平和位置。 测量组件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能够执行高时钟速率的数据采样和处理,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仅一个样本可能需要数微秒或更短的时间采样。 控制组件负责管理控制器设备,接收来自监视组件的反馈并向控制 器输出信号以改变系统状态。控制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反馈控制系统,

如PID、容差控制等。控制组件将反馈数据与所需值进行比较,并确定将要输出的信号。 从实际实现的角度来看,控制组件通常会将目标状态翻译成可编程 逻辑控制器(PLC)的指令,以修改硬件状态。 应用 监视测量控制程序的典型应用是自动化过程控制,如制造业中的生 产线控制、食品加工自动化或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等。 在一般实践中,监视测量控制程序通常被部署在一个工控计算机上。工控计算机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和监视自动化过程的计算系统。 工控计算机通常用于实时系统,并附有特殊的输入输出(I/O)接口,用于与传感器和执行器交互。 工控计算机通常必须满足以下性能要求:高可靠性、高精度和高实 时性。它们需要处理高速数据输入和输出,也需要能够检测和响应速 度极快的异常事件。 设计 监视测量控制程序的设计离不开以下主要考虑因素: 可靠性 由于监视测量控制程序的工业应用,其稳定性必须得到充分考虑。 程序开发和测试应掌握最佳实践,并将软件保持到最小的错误率。此外,必要的错误处理和自动恢复机制应在程序中提供。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在采购、检定、校准、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环节的有效控制,满足使用时对装置设备的精密度、准确度等性能的要求,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过程和检测服务项目要求而必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和方法、软件等的控制。 3、职责 3.1供销部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2质保部负责制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安排检定、校准,负责本部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3.3办公室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3.4生产部负责本部门各种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4、程序 4.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及验收 4.1.1生产部、质保部应根据各自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配置监视和测量装置,申请配备或购置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应填写《设备配置申请单》,经技术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部购买。 4.1.2 提供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厂家应具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新购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应由质保部组织操作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告做检定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送到有资质的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检定不合格的,由供销部门负责退货。 4.1.3 新购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验收、检定等资料应进行登记入帐、资料存档。 4.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初次校准 4.2.1经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质保部负责送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对合格品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质保部负责对该装置编号,填写在《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一览表》上。 4.2.2对于没有国家、地方检定标准的装置,应自行制定用于校准的依据并按依据进行校准; 4.2.3 供销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发放。 4.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校准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制定并保持本程序,旨在对监视和测量器具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测量精确度、准确性和有效性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品质部:负责全公司监视和测量器具的综合管理工作。 采购部:负责各监视和测量器具的采购。 仓库:负责监视和测量器具的储存和发放。 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测量器具的保管和日常维护。 4工作程序 4.1 购置、验收 4.1.1当需购置监视和测量器具及附件时,需求部门应填写【请购单】经部门主管以上人员 批准后(必要时可经总经理批准),由采购办理采购事宜。 4.1.2 监视和测量器具购置进厂,品质部计量员负责按照产品说明书或使用要求进行验收, 合格品予以登录进厂,不合格由采购单位办理退换或维修事宜,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4.2 登录、编号 4.2.1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器具由品质部计量员负责建立台账,填写【测量器具台账】4.2.2品质部计量员负责对所有监视和测量器具按以下方法编制管理编号。 (1)测量器具

4.3使用保管、维护 4.3.1使用部门需要领用监视和测量器具时,须填写【领料单】,仓库凭单予以发放。4.3.2 品质部负责组织编制各类监视和测量器具操作规程。 4.3.3 器具在使用、搬运、贮存等过程中,必需避免摔坏或碰撞,并且要放在合适的位置 和场所。 4.3.4 各使用部门须正确操作和维护。 4.3.5 监视和测量器具需维修时,由使用部门向计量员提出申请,并由品质部计量员进行 处理。 4.3.6 对监视和测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情况应由相关使用部门人员进行日常维护。 4.4监视和测量器具的校验 监视和测量器具的校验统一由品质部制定【测量器具年度校正计划】 4.4.1 校验时机 (1)新器具购入使用前; (2)测量器具偏离校验状态或因调整不当失准时; (3)监视和测量器具经维修后; (4)其它必要时机。 4.4.2 校验周期: 外校器具,按外校记录规定。 4.4.3 对外校器具,品质部计量员应按照【测量器具台账】定期组织送国家认可计量机构 校验,并保存校验合格证及记录。 4.5监视和测量器具失准的处理 4.5.1 对偏离校准状态的监视和测量器具,使用部门发现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交于品质 部计量员进行校验或维修,并标识其状态。

监测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监测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为有效控制监视和测量设备,以保持其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的监视测量设备。3.定义 无 4.职责和权限 4.1技术研发部负责策划和编制研发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计 划; 4.2生产部负责策划和编制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计划;4.3相关采购人员负责实施采购; 4.4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检测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工作; 4.5申请部门负责产品检测仪器的验收、维护、管理。 5.程序 5.1需增置监视和测量装置时,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购置申 请单”,经相关部门评审后,呈总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 5.2采购人员须到有生产资质的供方进行采购,并按照使用说明书、 合格证、装箱单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质量管理部需贴上表明其使用状态的标识,并对该监测装置进行编号,建立“监视和测

量装置一览表”,记录监测装置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负责人等;5.3 新购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经过检定,检定合格后,才能入 库登帐; 5.4公司不存在计算机软件用于测量和监控的情况; 5.5 周期校准 5.5.1 计量器具的分类:列入公司检测仪器台帐的仪器分为A,B,C 三类: A类:公司最高标准器和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B类:公司工作标准和受量值传递控制、精度要求严格,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计量器具; C类:只作进厂校准/验收,不做定期检定,无精度要求,只做功能性检查或监视的计量器具和装在设备上不可拆卸的只 做功能指示,精度要求由其他计量器具保证的附属仪器。 5.5.2校准合格的监测装置,由质量经理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 期;校准不合格的应隔离存放,并贴上“不合格勿用”标识。修理后重新校准;对不便粘贴标签的监测装置,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用文件的形式标识各类在用装置的有效期; 5.5.3质量管理部应按国家《计量法》定期进行周期检定,按周期检 定校验计划开展检测仪器的检定/校准工作,检测仪器一般的检定/校准周期是一年,如有特殊情况,另行规定; 5.5.4外检的设备、仪器,包括计量标准器及无条件检定的仪器,由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引言 环境监测和测量是工业生产、大型设施建设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对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监视和测量,并且根据实时数据控制不良因素,保持环境的稳定和安全,是许多公司和政府机构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许多公司都采用了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定义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一种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测量设备的软件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视和测量环境的各种条件,并根据数据自动控制环境因素,以保持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一般而言,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主要由以下五个组成部分组成: 1.传感器网络:应用传感器测量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气压、噪声等。 2.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传感器所测量的实时数据,并将数据 保存在数据库中。 3.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 数据报告。 4.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数据报告进行智能控制,控制环境因 素达到稳定状态。 5.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实时监视和控制环境。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优点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实时监视和控制: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为用户提供了 实时监视和控制环境的能力,用户可以随时在用户界面上查看环境数据,并进行控制操作。 2.自动化控制: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采用自动化技术, 智能控制环境因素,避免了手动干预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3.数据分析: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对采集的实时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数据报告,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的支持。 4.提高生产效率: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应用于工业 生产环境中,有效地控制环境因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保障安全: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监视环境因素是 否达到安全标准,如燃气浓度、温度等是否超过极限值,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应用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 1.工业生产: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常被用于工厂环境中, 如煤矿、化工厂等,以保证环境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2.建筑工程: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用于建筑工程现场 环境的监测,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施工质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制造业正向着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 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是企业生 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引入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 必须重视的事项之一。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概述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顾名思义,就是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进行不间 断地监视和测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这个过程是一种质量控 制手段,通过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保证产 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测量 精度和可靠性。同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也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实施。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求: 1.精度要求:需要考虑产品的尺寸、形状、几何要求等方面 的精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稳定性要求:需要考虑环境因素、设备保养等方面的因素, 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3.实时性要求:需要考虑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实时反馈性, 提高问题的及时处理能力。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明确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和目的。 2.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3.制定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设计检验记录和报告,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及时准确地反 馈到生产过程中。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应用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企业中,是保障产品质量 的有效手段。其中,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尤其重视监视和测量控 制程序的应用。 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 1.发动机制造:通过监视和测量发动机的转速、温度等参数,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车身制造:通过监视和测量车身的尺寸、几何要求等参数, 确保车身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 3.电气电子控制系统制造:通过监视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电气 参数,确保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产品特性在进料、工序、成品出厂时得到测量与监控,以验证其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从而防止不合格产品转序或交付使用。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满足顾客的需求。 2.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以及进货、工序、成品出厂时产品的测量与监控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 ——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测量与监控。 3.2品保部 ——负责材料/外协件、工序产品、成品出厂的测量与监控。 ——负责对产品进行测量与监控。 4.程序 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a)管理者代表负责识别需进行监控和测量的过程,并通过适宜的监视和测量实现各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标的能力。 b)各部门根据本公司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部门质量目标,并制定为实现部门目标和落实本部门归口管理的过程的具体措施,汇总到管理者代表,填写《质量目标实现统计表》。 c)各部门经理应监督检查本部门控制的过程要素运行情况及部门目标实现情况。 d)管理者代表制定对各部门质量目标实现状况、归口管理过程的落实状况的监视和测量频次、方法、内容。 e)管理者代表按各部门质量目标制定的监视和测量要求,组织实施监视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在次月10日前完成统计分析。

f)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按《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g)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的测量通过定期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来进行,详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规定。 h)销售部对顾客满意度测量按照《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执行,并汇总上报管理者代表。 i)对各部门测量结果未符合预定目标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中发现的重大的或重复发生的问题应由管理者代表组织采取纠正措施;发现的潜在的问题应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纠正预防措施应在发现不符合之日起一周内整改完成。 4.2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4.2.1材料/外协件检验 原辅材料、零部件进厂后,品保部分别依据图纸、技术质量检验等文件资料要求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入进料检验记录中,没有检测能力的检验项目,应将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质保书附于检验记录之后,合格后由仓库依据《采购控制程序》实施入库,检测不合格则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对于生产急则来不及检验的材料/外协件,须紧急放行的则由品保部经理签名认可后,检验员作“紧急放行”标识后由仓库办理入库作业,以便日后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可予以追溯。 4.2.2过程检验 品保部检验员分别依据图纸、作业指导书、产品技术标准等文件资料以及封样的标准样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主要工序实施巡检和抽检,填写巡检和抽检的制程巡检记录表;检验员应按《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中有关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规定做好检验状态标识。只有经品保部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序或入库。 4.2.3成品检验 品保部依据产品图纸、产品技术标准等文件资料以及封样的标准样品对成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记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中,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入库和出货,否则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2.4品保部将每月的检验不良状况汇总制成质量月报表,用于资料分析来实施持续改进。

设备监视和测量程序

设备监视和测量程序 目标 本文档旨在阐述设备监视和测量程序的要点,以便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测量,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监视程序 设备监视程序的核心目标是识别设备运行状况的异常或故障,以便能够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下是监视程序的关键步骤: 1. 定义监视指标:确定需要监视的关键指标,例如设备温度、压力、电流等。 2. 设定阈值:根据设备的正常运行范围,设定相应的阈值。当指标超出阈值时,应触发警报或通知相关人员。 3. 实时监视:通过仪表板、监控系统或传感器,实时监视设备指标,并记录数据以备查。

4. 警报和通知:当监视指标超出设定的阈值时,立即启动警报 系统,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 分析和解决:定期分析监视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并采取适 当的纠正措施以解决问题。 测量程序 设备测量程序的关键目标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测量程序的重要步骤: 1. 标定和校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定期进行标定和校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定方法和校准标准。 2. 测量记录:使用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和工具,记录准确的测量 结果。确保所有记录都包含必要的信息,例如测量时间、位置和操 作员姓名等。

3. 数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识别任何偏差或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4. 数据存储和保护: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保护。使用适 当的数据存储设备和方法,以防止数据丢失或篡改。 5. 定期审查:定期审查测量程序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改 进和更新。 总结 设备监视和测量程序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测量准确性的关键 步骤。通过设立监视指标、实时监视、警报通知、分析解决和标定 校准等措施,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保证测量结果的 准确性。不断审查和改进这些程序,将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 质量控制的水平。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保持其测试能力与要求相一致,确保正确有效,为产品、环境、职业健康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计量器具、仪器仪表、测量设备、试验装置)的控制。 3职责 3.1质量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校验和比对; 3.2技术部负责确定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要求; 3.3生产部负责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要求; 3.4采购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 3.5各部门、车间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申购、使用、维护和做好日常管理。 4工作程序 4.1采购和验收 4.1.1技术部根据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需要,在有关技术文件中规定测量、试验点及对测试的要求。 4.1.2生产部根据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确定测量点和测量设备的采购。4.1.3各有关部门、车间根据过程监视和测量、产品监视和测量的需要,工艺技术文件的要求,环境、职业健康管理监测需求,提出监视和测 量设备的采购申请。 4.1.4质量部审核申请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精度、等级及生产厂条件等。 4.1.5采购部负责采购监视和测量设备; 4.1.6采购部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质量部验收;随设备所附资料交一份给质量部。 4.1.7验收后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由质量部进行检定、校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或投入使用。 4.1.8财务部凭有质量部签章的验收单核销账目。 4.2分类管理 4.2.1质量部负责建立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分布台账,各部门、车间应建立分台账,做到账、物准确一致。 4.2.2公司根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可靠性、用途、作用以及对其的管理要求等对监视和测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0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和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掌握,确保检验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掌握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检验和测量用的全部设备。 3.0职责 3.1质量部负责对检验和测量设备的送检、校准,并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程序》。 3.2质量部负责对检测和测量设备的定期校准,以确定是否存在偏离校准状态的异常状况,对存在异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质量部有权要求马上停止使用,生产部与其他使用部门应以协作整改。 3.3生产部负责对检测和测量设备每日点检,并填写《设备点检表》,发觉有偏离校准状态的状况,应准时报警,并反馈质量部。 3.4生产部设备课负责检测和测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修理、维护和保养。 3.5研发部制技课负责对设备修理供应必要的技术支持。 3.6人事行政部负责或委托生产部对设备课无法修理的设备提请外协修理,或在保修期的设备提请厂家修理。 4.0程序

4.1检验和测量设备的选购及验收 依据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配置检验和测量设备,对检验和测量设备的选购和验收,执行《选购掌握程序》中的规定。 4.2使用前的预备 4.2.1经验收合格的检验和测量设备,原则上应由质量部送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但经质量部内部校准,也可投入使用。 4.2.2对检定合格或内校合格后的检验和测量设备,应由质量部贴上内校合格证,建立《计量器具台帐》,记录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等信息。 4.3测量设备的周期校准 4.3.1每年依据检测和测量设备检定状况,由质量部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对检验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 4.3.2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由质量部贴内校合格证,并标明有效期。校准不合格的,由生产部设备课修理后重新校准。 4.4检验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掌握 4.4.1使用者应严格根据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测量和检验能力与要求全都,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 4.4.2使用者在使用检测和测量设备前,应根据规定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并填写《设备点检

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在各个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 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改进而制定的一系列程序。本文 将介绍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 注意的事项。 一、定义 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一套用于监控和测量生产过程中各个环 节的程序。它们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预期质量标准,并提供数据 以支持过程改进。这些程序可以包括监控生产设备、记录关键参数、 执行统计分析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等。 二、重要性 1. 确保产品质量: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允许企业及时发现并纠 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通过监测关键参数,及时调整生产设备,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缺陷和不合格率。 2. 提高过程效率: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企业可以了解每 个环节的效率和稳定性,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效率低下或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对关键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3. 支持持续改进: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可以用于分析生产过程的偏差和变异,并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数据,企业可以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并制定改进措施,从而 不断提高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三、实施注意事项 1. 确定关键参数:在制定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之前,需要先确定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应该是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温度、湿度、压力等。通过对这些关键参数的监视和测量,可以有效控制生产过程。 2. 确定监控频率:不同的环节和参数需要不同的监控频率。一些需要实时监控的参数可以设置更高的频率,而一些稳定性较高的参数可以适当降低监控频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监控频率可以提高效率。 3. 制定纠正措施:当监测数据发现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问题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包括调整设备、更换材料或进行员工培训等。制定明确的纠正措施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4. 建立记录和报告机制: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需要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报告机制,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记录可以包括监测数据、纠正措施和结果等。报告可以定期进行,并汇总分析结果,为决策提供参考。 总结 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过程效率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合理的监视和测量程序,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数据支持持续改进。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