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从内容性质与地位来看,本节内容是对上一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外推,是下一节内容学习的基础;

2、是猜想、假设与验证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3、是一种思维演绎与思维归纳相结合的推理知识建构结构,教科书的立意还在于物理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的三个定律、圆周运动的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接受万有引力定律的能力。

2、在上一节中,学生经历了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探究过程,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

【核心素养】

在《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过程的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与推理论证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精神与方法,理解科学理论必须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理论也是发展的。

【教学目标】

1、知道万有引力是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知道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之间的统一性;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意义,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3、了解引力常量G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

4、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

2、对万有引力定律内容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

1、统一“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这一想法的产生;

2、进行逻辑清晰的“月--地检验”。 【教学设计思想】

在本节课教学,将让学生继续进行“发现之旅”—追寻牛顿的足迹,为此整个教学流程如下: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猜想“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是同一种力—月地检验—更推广—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定G 。

通过这个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过程,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主动的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这种充满着大胆的设想、巧妙的验证和从中体现着的科学探索的精神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122m m G

r 设计说明:通过设置两个回忆性问题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太阳与行星间引力规律,回顾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之旅”前半程,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及目的。 二、教授新课 (一)猜想

设计说明:再现牛顿当年由苹果落地而引发的思维遐想,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而层层递进的大胆猜测,突破难点。使接下来出现的“月—地检测”自然而合理。

同时牛顿的大胆而敏锐的想法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像力。

(二)月—地检验

设计说明:

1.利用牛顿时代已知的数据,让学生结组讨论、设计检验方案、推导并得出结果,最后将推导过程结果展示。

2.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增强了学生的理性认识,突破了又一难点。(三)万有引力定律

设计说明:启发学生更大胆的猜想,并在教师设问中,自主阅读教材,做到有的放矢,自主学习,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引力常量的测量

设计说明:通过观看实验装置的动态视频,使学生对装置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扭称实验之后的引力常量普适性的拓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万有引力定律,了解到科学发展的严谨性。

(五)巩固练习

设计说明:及时做练习,让学生体会亲自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感,并及时巩固对万有引力定律理解。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在:提出问题—猜想—检验—完善和修正的过程中曲折前进的。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是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典型范例。

设计说明:总结本节课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七)布置作业

1、完成导、固学案《万有引力定律》部分;

2、预习第四节,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有哪些应用。

人教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教案万有引 力定律》 教学设计

2012-03-09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探究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上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否与太阳与行星间的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从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由万有引力定律得到的一系列科学发现,不仅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表明了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所有有质量的物体之间普遍遵循的规律,引力常量的测定不仅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使得万有引力定律能进行定量计算,显示出真正的实用价值。 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对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理解,知道公式的适用条件。教学中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掌握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的方法. 3、记住引力常量G并理解其内涵.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并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卡文迪许实验的重要性,了解将直接测量转化为间接测量这一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的思想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1666年夏末一个温暖的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坐在一颗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当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打在23岁的伊萨克·牛顿的头上.恰巧在那天,牛顿正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如下图所示)正是从思考这一问题开始,他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万有引力定律. 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推导”一下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

《6.3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 教学模式介绍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 设计思路说明 一、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中学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科学方法、学会交流合作及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我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设计为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先后结合的方法。“地球对月球的力、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力、太阳对行星的力,真是同一种力吗?”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导给学生带来的困难则由教师适时引导。当学生亲自动手,计算出月球轨道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就是地面物体下落加速度的2601 倍时,学生一定会由衷地感叹自然界的和 谐统一和科学的无穷魅力。 二、万有引力定律既是一个独立的科学定律,又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是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对人类认识和探索未知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不只是用来做几道题,而是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 三、我让学生查找关于卡文迪许的资料、做成ppt 并让两到三组同学在课堂展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四、将不易测量的微小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是物理学中重要且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对学生进行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渗透。同时也能说明科学实验是发现科学真理的基础,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 ● 教材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内容是对上两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是下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11_物理_必修2_人教版

课题:万有引力定律 顺义一中及振成

课题名称万有引力定律 作者:北京市顺义一中及振成 一、教材依据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 二、设计思想 本课题很好的体现了高中课程选择所遵循的三原则,即: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和建立过程是相当繁杂的,其证明过程是很复杂的,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超出了学生现有水平,我尝试着对这个复杂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努力做到讲授的科学性,编排易于为学生们接受,借着万有引力定律探寻之路,给学生面前打开一扇窗口,天体物理和宇宙学是当代物理两大最令人瞩目的前沿之一,也想借此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歌颂了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展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富有创造而又严谨的科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学生第一次学习天体运行规律,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心,有较强烈的求知欲,这一点对教学非常有利。从知识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开普勒行星三定律,以及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的知识,已经熟练掌握了向心力的公式和牛顿第三定律,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导行星绕日运动所需的引力。学生知道在地面上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约等于物体的重力,知道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根据行星绕日中引力的推导,把引力推广到地球对月球的作用,即进行“月地”检验,从而得出地月间力和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基于此,我在本节课中又融进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综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设计为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的思路和过程 2.巩固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判断、想象、归纳推理、直觉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现有的 知识基础处身于历史的背景下,亲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了 解探究过程中的近似法、比较法、理想实验法、归纳法,体会物理规律 的简洁性、普适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略天体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 天体运动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体会创新的科学 态度和精神,关注科技的最新发展,确立人类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从内容性质与地位来看,本节内容是对上一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外推,是下一节内容学习的基础; 2、是猜想、假设与验证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3、是一种思维演绎与思维归纳相结合的推理知识建构结构,教科书的立意还在于物理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的三个定律、圆周运动的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接受万有引力定律的能力。 2、在上一节中,学生经历了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探究过程,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 【核心素养】 在《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过程的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与推理论证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精神与方法,理解科学理论必须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理论也是发展的。 【教学目标】 1、知道万有引力是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知道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之间的统一性;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意义,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3、了解引力常量G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 4、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 2、对万有引力定律内容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 1、统一“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这一想法的产生;

2、进行逻辑清晰的“月--地检验”。 【教学设计思想】 在本节课教学,将让学生继续进行“发现之旅”—追寻牛顿的足迹,为此整个教学流程如下: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猜想“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是同一种力—月地检验—更推广—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定G 。 通过这个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过程,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主动的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这种充满着大胆的设想、巧妙的验证和从中体现着的科学探索的精神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122m m G r 设计说明:通过设置两个回忆性问题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太阳与行星间引力规律,回顾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之旅”前半程,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及目的。 二、教授新课 (一)猜想

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行星的运动)看本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断、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 2、培养学生的猜想、归纳、联想、直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月——地检验的推倒过程 教学难点: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力使行星不能飞离太阳;地面上的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上;是什么使得物体离不开地球呢?是否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造成的呢? 若真是这样,物体离地面越远,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就应该越小,可是地面上的物体距地面很远时受到地球的引力似乎没有明显减小。如果物体延伸到月球那里,物体也会像月球那样围绕地球运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力。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二)新课教学: 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 (1) 牛顿对引力的思考 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他对天体和地球的引力确实作过深入的思考。牛顿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产生如下的假想: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其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就是靠劂的引力维持。同样,地球不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近的物体,而且也可以吸引很远的物体(如月亮),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精品教学设计2:7.2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7.2万有引力定律 『教材分析』 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提高学生科学价值观。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科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树立相互作用观念,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知道重物下落和天体运动的统一性。理解万有引力是基本相互作用 科学思维:在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过程的学习中,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与推理论证等方法。 科学探究: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 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提高学生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推导的过程;万有引力公式的应用。引力常量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行,说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是使行星如此运动的主要原因。引力的大小和方向能确定吗? 新课讲授: 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伽利略、开普勒及笛卡儿都提出过自己的解释。牛顿时代的科学家,如胡克和哈雷等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克等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甚至证明了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它所受引力的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牛顿在前人对惯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思考“物体怎样才会不沿直线运动”这一问题。他的回

答是 :以任何方式改变速度(包括改变速度的方向)都需要力。这就是说,使行星沿圆或椭圆运动,需要指向圆心或椭圆焦点的力,这个力应该就是太阳对它的引力。于是,牛顿利用他的运动定律把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与与太阳对它的引力联系起来了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一个指向圆心(太阳)的引力,正是这个引力提供了向心力,由此可推知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上式等号右边除了m 、r 以外,其余都是常量,对任何行星来说都是相同的,因而可以说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与行星的质量m 成正比,与r 2成反比,即2m F r ∝ 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太阳吸引行星,行星也同样吸引太阳,也就是说,在引力的存在与性质上,行星和太阳的地位完全相当,因此,行星与太阳的引力也应与太阳的质量m 太成正比,即m m F r ∝太,写成等式就是 m m F G r =太 二、万有引力定律 于是我们大胆地把以上结论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之间: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12m m F G r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3._万有引力定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行星的运动)看本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断、推理能 力 德育目标: 1、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 2、培养学生的猜想、归纳、联想、直觉思维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月——地检验的推倒过程 教学难点: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力使行星不能飞离太阳;地面上的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上;是什么使得物体离不开地球呢?是否 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造成的呢? 若真是这样,物体离地面越远,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就应该越小,可是地面上的物体距地面很远时受到地球的引力似乎没有明显减小。如果物体延伸到月球那里,物体也会像月球那样围绕地球运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的 物体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力。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二)新课教学: 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 (1)牛顿对引力的思考 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他对天体和 地球的引力确实作过深入的思考。牛顿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产生如下的假想: 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其 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就是靠劂的引力维持。 同样,地球不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近的物体,而且也可以吸引很远的物体 (如月亮),其引力也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牛顿进一步猜想,宇宙间任何 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这些力具有相同的本质,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其大小 都与两者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牛顿对定律的推导 首先,要证明太阳的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凭着他对于数学和物理学证 明的惊人创造才能,大胆地将自己从地面上物体运动中总结出来的运动定律, 应用到天体的运动上,结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理论上推导出太阳对行星 的引力F与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还证明引力跟太阳质量M和行星质量m的乘 积成正比,牛顿再研究了卫星的运动,结论是: 它们间的引力也是与行星和卫星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牛顿对定律的检验 以上结论是否正确,还需经过实验检验。牛顿根据观测结果,凭借理想实验巧 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牛顿设想,某物体在地球表面时,其重力加速度为g,若将它放到月球轨道上,让它绕地球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为a。如果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F1,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6.3《万有引力定律》参考教案

6.3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对此规律有初步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和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方法,增加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要根据学生反映,调节讲解速度及方法。 【教学难点】 由于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小,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又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故应加强举例。 【教学课时】 2课时 【探究学习】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推导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即2r Mm G F 。知道了行星为什么能够绕太阳运转而不会飞离太阳。那么大家想到过,是什么力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总要落回地面呢?地球吸引物体的力与地球和太阳间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吗?还有,月球能够绕地球运转,说明月球与地球之间也一定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个拉住月球使它绕地球运转的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月-地检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月-地检验”部分的内容,投影以下数据: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9.8m/s 2,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3 天,地球半径为R =6.4×106m ,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 证明课本上提出的假设,即地球对月球的力与地球使苹果自由下 落的力的是同一种力,都遵守“反平方”的规律。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必要的信息,在练习本上进行定量计算。 教师活动:投影学生的证明过程,一起点评。 设质量为m 的物体在月球的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 心加速度)为a ,则ω2r a =,T πω2= ,r =60R , 得 22 460T R a π= 代入数据解得 g a 260 13600180.9=⨯= 点评:引导学生定量计算,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增强学生 的理性认识。 2、万有引力定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把太阳与行星之间、地球与月球之间、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 的引力遵从的规律推广到宇宙万物之间,你觉得合适吗?发表自 己的见解。 2、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写出表达式。并注明每个符号的 单位和物理意义 3、你认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何深远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学生代表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它对物理学、天文学 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 的规律统一起来;对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人们有 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

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定律》教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行星的运动)看本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断、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 2、培养学生的猜想、归纳、联想、直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月——地检验的推倒过程 教学难点: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力使行星不能飞离太阳;地面上的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上;是什么使得物体离不开地球呢?是否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造成的呢? 若真是这样,物体离地面越远,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就应该越小,可是地面上的物体距地面很远时受到地球的引力似乎没有明显减小。如果物体延伸到月球那里,物体也会像月球那样围绕地球运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力。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二)新课教学: 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 (1) 牛顿对引力的思考 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他对天体和地球的引力确实作过深入的思考。牛顿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产生如下的假想: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其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就是靠劂的引力维持。同样,地球不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近的物体,而且也可以吸引很远的物体(如月亮),其引力也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牛顿进一步猜想,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这些力具有相同的本质,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其大小都与两者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牛顿对定律的推导 首先,要证明太阳的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凭着他对于数学和物理学证明的惊人创造才能,大胆地将自己从地面上物体运动中总结出来的运动定律,应用到天体的运动上,结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理论上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还证明引力跟太阳质量M和行星质量m的乘积成正比,牛顿再研究了卫星的运动,结论是: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13_物理_必修2_人教版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13_物理_必修2_人教版万有引力定律 河南省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刘香旗 教材依据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 教学流程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2)理解并掌握万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认识科学研究活动中根据事实和分析推理进行猜想、假设和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结合“月-地检验”通过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理论分析→实验观测→验证结论”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科学家们谦逊美德,使学生学习中互相协作、互相借鉴,培养团队精神。 (2)认识天文观测、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科学意识和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观。 (3)学习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和一丝不苛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2.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公式。 教学难点

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2.对万有引力的理解:任意物体间都有万有引力作用。 3.计算万有引力时物体间距离的含义。 教学媒体与环境 (1)电脑、投影仪、屏幕、视频展示台; (2)Powerpoint、自制多媒体Flash积件: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动画、苹果落地的受力动画、地球引力作用于运动着的月球的受力动画等等。 教学方法 启发诱思,分析推理、猜想假设、事实验证、归纳总结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个问题:其一是追寻牛顿的足迹学习了行星运动的动力学 问题,找到了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规律,谁能回答一下其具体内容呢? 学生:(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 教师:同学们掌握得很好。根据其间引力的作用规律,完全可以解释行星的运动了。 正是由于行星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作用,行星才不会飞离太阳,而是按开普勒发现的三 个规律绕太阳运动。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另一个问题是: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是否适用于卫星绕 行星的运动。思考该问题的探究思维程序如何呢? 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理论分析→实验观测→验证结论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说一说”和相应的探究思维程序,有助于提出“天体 间引力规律的普遍性”的新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那么,你们是否想过天体间引力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也就是说,地面物体 与地球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有同样的“平方反比关系”的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三 节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找一下牛顿当年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 (出示阅读提纲,引导学生按要求阅读理解。) 二、新课教学 1.天体间引力规律的普遍性———科学推理,萌发猜想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7.2 万有引力定律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7.2 万有引力定律》 一、教材分析 ①本节课介绍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和应用,以及引力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②课程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和推导、引力的计算、引力场的基本概念、引力场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③教材内容难度较大,需要理解和掌握牛顿的物理思想和数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物理基础和数学素养。 ④教材内容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太阳系结构和演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①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同,一些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和数学能力,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像来帮助理解。 ②学生对引力场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深刻,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来加深认识。 ③学生的物理基础和数学素养各不相同,需要通过分层教学和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④学生对科学的应用和发展缺乏了解,需要通过科普教育和实例分析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三、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①掌握牛顿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②了解引力场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引力的计算和应用。 ③认识太阳系结构和演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行星运动规律和天体测量方法。 2.科学思维 ①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②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注重数据分析和结论的推导。 ③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3.科学探究 ①通过实验和模拟探究引力场的性质和规律,比如万有引力定律的验证和引力场的形状。 ②通过实践和应用探究太阳系结构和演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行星运动规律和天体测量方法。 ③通过课程设计和科普教育探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如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4.科学态度与责任

2019-2020年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9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9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理解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即服从平方反比定律的万有引力。记住引力常量G并理解其内涵。 4、要在思路上明确牛顿是在椭圆轨道下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翻阅资料详细了解牛顿的“月――地”检验。 2、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以加深记忆,理解其内容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和借鉴科学的实验方法,充实自己的头脑,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提高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公式 ★教学难点 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2、使学生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同性质的力联系起来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推导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即。知道了行星为什么能够绕太阳运转而不会飞离太阳。那么大家想到过,是什么力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总要落回地面呢?地球吸引物体的力与地球和太阳间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吗?还有,月球能够绕地球运转,说明月球与地球之间也一定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个拉住月球使它绕地球运转的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月-地检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月-地检验”部分的内容,投影以下数据: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3天,地球半径为R =6.4×106m,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证明课本上提出的假设,即地球对月球的力与地球使苹果自由下落的力的是同一种力,都遵守“反平方”的规律。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必要的信息,在练习本上进行定量计算。 教师活动:投影学生的证明过程,一起点评。 设质量为m的物体在月球的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则,,r=60R,得

人教版高二中物理必修二教案-6.3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习了行星绕太阳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继续追寻着牛顿探索的足迹,用自己的手和脑,重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本节课的思维过程按以下流程展开,力图体现规律得出的过程。 科学猜想:“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是否来自同一本源,是否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引力?用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检验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适性。这样通过——理论推导 ——实验检验——更大胆的猜想过程,让学生在物理情境中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让学生体会大胆的猜想,巧妙验证的科学探索精神与方法 从认识结构来看,在学习万有引力之前,学习已经对力、质量、速度、加速度和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概念有了比较好的理解,并且掌握了自由落体、抛体和匀速圆周等运动学规律,能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运动学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加强学生对力和运动知识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目标定位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知道重物下落和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 (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适用范围,理解万有引力定律中常量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牛顿等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过程的介绍和体验,让学生领略科学家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感悟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获得。

7.2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准确地得出了 G 的数值。 1、引力常量G 的数值 标准值 :G = 6.672 59 × 10 -11 N·m2/kg2, 通常取:G=6.67×10-11 N·m2/kg2 知识拓展:卡文迪许实验 动画演示:卡文迪许实验 1、实验原理 力矩平衡,即引力矩=扭转力矩 2、科学方法:放大法 3、科学思想:等效的思想 (1)扭秤装置把微小力转变成力矩来反映 (2)扭转角度(微小形变)通过光标的移动来反映 思考讨论1.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周围物体的引力? 为什么说万有引力具有宏观性? 计算:两个质量为60kg ,相距1m 的物体之间的引力? 解: =2.4012×10-7N 此力不到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所以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计算: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 ,地球质量为 m=6.0×1024kg ,日地之间的距离为R=1.5×1011m 请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呢? =3.5×1022N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能竟能拉断直径为9000km 的钢柱,非常巨大 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所以说万有引力还具有宏观性。 思考讨论2:一个篮球的质量为 0.6 kg ,它所受的重力有多大?试估算操场上相距 0.5 m 的两个篮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解:G=mg=0.6×9.8N=5.88N 1 22m m F G r

≈9.6×10-11 两个篮球万有引力非常小,人们根本无法察觉到,所以万有引力具有宏观性。 2、引力常量物理意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 kg的质点相距1 m时的相互吸引力。 3、引力常量测定的意义 (1)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和距离,得到了G的数值,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2)引力常量的确定使万有引力定律能够进行定量的计算,显示出真正的实用价值。 科学漫步牛顿的科学生涯 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牛顿的科学生涯。 2、说一说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3、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应该学习牛顿的哪些品质? 三、课堂练习(课后习题)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_物理_教学设计_人教版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格丽中学721013) 【教材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3节 【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探究场所,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概括。 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学习、探究,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在取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不足、纠正错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材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犹如一部壮丽的科学史诗,它歌颂了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展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富有创造性而又严谨的科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难得的好材料,本节课容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科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身于历史的背景下,经历一次“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 从上述物理学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定律》这节容是对上两节课教学容的进一步推演,并与之构成本章的第一单元容。同时,本节容也是下节课教学容的基础,是本章 的教学重点,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看,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前,学生已经对力、重力、向心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即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有了较好的理解,并且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等运动规律,能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已经完全具备深入探究和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能力。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从知识建构的历史进程来看,在上一节中学生经历了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探究过程,其中向学生渗透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推理论证等方法思想,依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同时根据上节课“说一说”中的问题,很容易在他们脑中形成这样一个问题:太阳与行星间引力规律是否适用于我们与地球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演绎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之旅”,确定了转接点,也引入本节新课容。 3.非认知因素分析 高一学生其思维方式容易停滞在知识接受层面,而忽视概念间、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且很多学生不能建立明确的动态的物理图像或物理情景,进而无法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实际入手,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创设物理情景,创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进行探究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过程,知道重物下落和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1.2理解并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 1.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 1.4理解万有引力常量的意义及测定方法,了解卡文迪许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1在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过程的学习中,认识科学研究活动中根据事实和分析推理进行猜想、假设和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7.3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7.3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教材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的核心地位:万有引力定律是本章的核心,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为研究天体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彻底使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从被动描述走向主动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圆周运动,下启卫星的运动。掌握好本节课,对前面知识的加深理解,后面问题的顺利解决,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渗透科学的发现方法。 2.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 3.介绍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方法,增加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感性认识。 (二)能力目标:会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一般的相关问题。 (三)情感目标 1、本节课重在逻辑思维和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在学习品质方面对学生 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经历了几代科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 3、通过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神舟六号的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神圣 使命感。 [重点难点] 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2.由于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小,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又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故应加强举例。 [重点难点突破] 通过具体事例、例题、习题、多媒体手段加强了重点教学;通过及时复习,突破了难点教学;而且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同化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续。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课前4分钟开始播放课件中杨利伟的图片、神州六号发射的全过程。创设一个物理情景、进入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教学过程 (提问学生,共同回答)。刚才看到的一些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呢?(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那么 第二段视频记录下的又是什么事件呢?(神州六号发射全过程)。近几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与我们这一章万有引力定律联系是很密切的,也是近几年来各种大小考试的考试热点和重点。 (展示前辈科学家的人物图片)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犹如一部壮丽的科学史诗,它歌颂了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展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富有创造而又严谨的科学思维。那么就让我们以现有的知识基础处身于历史的背景下,踏着牛顿的足迹,经历一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吧! 一.复习: 人类认识事物总是有一个过程和规律的,第一节中主要介绍了前辈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得到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分别是几何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进而人们开始进一步的了解其本质原因,牛顿利用他数学方面的才能推理演绎得到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释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了。 式满足:二.牛顿的思考: 介绍牛顿苹果树下的思考,吸引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情景。引导从苹果落地联想到2⋅=M m F G r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教案:6.3.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安徽省淮北市第七中学刘效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从对行星运动的规律的认识过程、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主要渗透历代物理学史、天文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敢于大胆猜测并坚持真理的科学思想的智慧.而本节主要注重方法和情感教育. 万有引力定律很重要,而万有引力定律定律的发现、发展到定律的推广和应用将更加重要。本课从以下环节进行研究,则是让学生更加认识科学的真谛和科学家的自然规律信心和信念,是这节课的主线之一。如(1)天体的运动,介绍了关于天体研究的历程.①轨道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②面积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由面积定律知道,行星通过近日点的速率大于通过远日点的速率.在高中阶段,我们往往将行星的运动看成轨迹为圆的圆周运动,如果这样,也就无所谓近日点与远日点了,因此,行星运动的过程中速率总相等,行星的运动就是匀速圆周运动.③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如果将行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开普勒第三定律就可以表述为:所有行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只与太阳有关的恒量。 (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介绍了科学家们为牛顿最后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所作的贡献.①内容: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②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万有引力存在的普遍性——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并且物体是相互吸引的.③应用范围:r是指两质点m1、m2之间的距离;若m1为均匀球体,m2为质点,则r是指质点m2到均匀球体球心间距离;若m1、m2均是均匀球体,则r是指两均匀球体球心间的距离.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确切描述不仅使人们在解决行星的运动学问题上有了依据,更澄清了人们多年来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对天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了:如果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则行星的轨迹是椭圆,并且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④为了验证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遵守同样的规律,牛顿还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进一步肯定科学的严谨和准确的态度。 (3)1789年,即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1731~1810)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彰显万有引力定律的准确性、普遍性。 教学重点: 1、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过程; 2、引力常量的测定及其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认识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一)学习者起始知识技能分析 刚刚学完行星运动,通过史事了解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知道开普勒发现的三条定律;前一章学习了曲线运动,从而知道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能够用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物理量描述圆周运动,并且能够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但是在上述物理理论基础上运用数学工具得到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数学关系,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建立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将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皮亚杰的图式理论,所有被习得的技能组织成一个联系的网络——知识图式,而且这个网络中存在着空格,原有的图式结构决定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对空格的填充方式和内容。 (二)学习者学习过程方法的分析 在学习质点和牛顿第一定律时,学习者了解了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简化问题会用到理想的物理模型。然而这种外显行为还没有内化成学习者的内在知识。遇到椭圆的天体轨道便束手无策了,即便有部分学习者课前预习,知道用到了圆周运动的知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言语指导,帮助学习者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建立圆形轨道的物理模型。 (三)学习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分析

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的奥秘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习者对本章的学习兴趣较高,试图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天体运动及航天。成为航天员是很多男生的梦想,其在学习过程中常表现出场独立型,更关注有关天体运动的相关资料。而女生对天体运动感兴趣的程度比之男生有所不及,多数人养成了善于吸收的学习风格,不善于想象和推理。此外大部分学习者还惯于用眼睛学习——即视觉学习。 在当前的形势下59.2%的学生学习物理动机来自外部,包括高考压力和教师的赏识等,而内部学习动机相对缺乏,只有32.4%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张学明《高中生物理学习中主体性体现调查、分析及对策物理通报2006年第1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在万有引力定律得出过程中,让学习者体会复杂运动后面隐藏着简洁的科学规律。无论是得出规律的过程还是规律本身都饱含科学之美,通过对科学美的展示可以唤醒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学习内容 万有引力定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二)学习内容的类型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的的五种学习结果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本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