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坡奎屯河流域水文情势分析

天山北坡奎屯河流域水文情势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奎屯河流域的气象和径流、洪水、泥沙等水文要素的特征值及其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并对河流水质进行了水化学特性分析、评价。

关键词:奎屯河流域气象水文特性

1流域概况

1.1地理位置

奎屯河位于新疆奎屯市西南部,发源于天山北坡中段婆罗科努山和依连哈比尔尕山的高山冰川,其东、西分别与同发源于天山北坡中段的巴音沟河及四棵树河毗邻,南以天山山脊线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尼勒克县为界,北达甘家湖奎屯河汇合口,是奎屯市主要用水来源。奎屯河水量控制站将军庙水文站设立于1987年8月,位于乌苏市217国道607km处,集水面积为1945km2,河长336km,冰川面积201.12km2,年径流量6.885×108m3。奎屯河流域最高海拔4909m,3800m以上为冰川及永久性积雪区,其面积约占集水面积的10.6%。

奎屯河干流与支流乌兰萨德克河呈树枝状分布,河流发育对称,山区比降大,水流急,由南向北流出。河流出山口后,水量损失较大,河道比降趋缓,经奎屯大桥后,流入平原区,沿途有部分泉水补给,流经车排子后转向西去,沿途接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灌溉回归水,自然状态下最终汇入艾比湖。

1.2气象

由于受大气环流、地理纬度、地形、河流自身分布等因素影响,流域内区域小气候特点明显。根据流域内海拔高度、气候特征,奎屯河可分为山区与平原区。

山区:年平均气温低,夏季短暂,冬季漫长严寒,春秋季不明显,春季升温不稳定,夏季升温快,无霜期短,日照时数长。年降水量丰富,降水梯度变化大。中低山区由于逆温层的存在而成为暖带,平均气温比平原区偏高。

平原区:年平均气温高,降水量偏少,夏季酷热,四季干旱,气温年较差及日较差变幅大,无霜期长,日照时数短。

2径流

2.1径流的组成

天山海拔3800m以上为冰川积雪区,是奎屯河各支流的主要发源地。径流的

主要补给方式为冰雪融水和雨水,其中夏季冰(川)雪融水对河流的补给占有较大的比重。每年6月中、下旬,随着气候的变化,气温回升,零度等温层抬高,有时高度可达海拔6000m左右,导致高山积雪与冰川消融,形成夏汛,其特征是水量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受太阳辐射、气温等影响,补给河流具有时续性。雨水补给河流主要发生在夏季。

2.2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

发源于天山北坡的奎屯河,因所在山体海拔较高,加上高山冰川影响,夏季冰川融水补给量较大,降水较丰沛,河流来水量相对较集中。将军庙站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6.4%,出现在6~9月份。天山北坡河流由于受冰川的调蓄作用,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夏汛特征较明显;最大月径流量出现在8月份,占年径流量的25.9%。除夏季外,其它季节水量很小,四月份径流量仅占年径流量的1.7%,是一年中最枯的月份。最大月径流量为最小月径流量的10多倍。

奎屯河将军庙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 6.825×108m3,最大年径流量为8.45×108m3,出现于1987年,与均值比较偏多23.8%;最小年径流量为4.532×108m3,出现于1992年,与均值比较偏少33.6%。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v值为0.17。由此可见,天山北坡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小。

奎屯河将军庙站年径流量系列中,九十年代为平略偏枯水年,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0%;2000年至今为平水年,与多年平均值接近。充分说明奎屯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小。应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进行合理配置,建设水库蓄水工程,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洪水

奎屯河流域内洪水主要来自高山区冰川、永久性积雪消融和区域内暴雨。根据其洪水特性和洪水成因,流域内洪水大致可分为冰雪融水型、暴雨型、冰雪融水与暴雨混合型和冰洪四种。近二十年实测最大洪水洪峰流量为288m3/s,发生在1999年8月2日。现就各类洪水的洪水类型、成因及特征分析如下。

3.1冰雪融水洪水

奎屯河冰雪融水洪水发生在夏季,由高山冰雪融水形成。夏季气温的迅速上升,天山山区高空零度层上升至雪线附近,使得大面积冰川融化,从而形成洪水补给河流。这类洪水出现时间的早与晚、大与小,不但与冰川厚度和面积有关,而且与气温回升速度的快慢、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短等因素密切相关。

(1)洪水过程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周期,即一日一峰性;

(2)洪水总量大小取决于前期气温回升快慢和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短;

(3)洪峰流量较小,洪水总量较大,且洪水受气温影响历时较长;

(4)洪水涨落缓慢,峰形矮胖。

3.2暴雨洪水

从奎屯河流域的地形、地貌来看,一方面,奎屯河流域地处天山中段北坡乌苏市境内的“弓”型弯曲地形中,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但有利于西来水汽的富集,对拦截西方与西北方向水汽,使其在沿天山爬升过程中致冷凝结,并产生较大降水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天山山脉山前托斯特、独山子隆起构成的“半圆”型弯曲有利于谷地环流形成。上述两个因素,阻碍气团和锋面的移动,加长了山前降雨时间,增强了雨势。尤其在炎热的盛夏,由于地形与气流共同作用,常常在局部地区产生暴雨或大暴雨,形成暴雨洪水。

(1)暴雨洪水洪峰大小和过程长短与暴雨强度大小、暴雨历时有关;

(2)暴雨洪水多发生在炎热的盛夏;

(3)暴雨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峰形尖瘦。

暴雨常常发生在植被稀疏的中低山区,受暴雨冲刷侵蚀作用,水流挟沙量较大,有时可在局部地区造成泥石流,甚至引发山体滑坡。

3.3混合型洪水

混合型洪水是指暴雨洪水与高山冰川融水遭遇形成的叠加洪水。这类洪水由于冰川融水与暴雨的叠加作用,使得其无论是洪峰流量还是洪水总量,都远远超过单纯的冰雪融水洪水和暴雨洪水。由于混合型洪水组成不同,因而兼有前两种洪水的特征:起涨流量较大,无论是洪峰流量还是洪水总量,都远远超过上述两种单一洪水的特征,危害一般较大。

以上三种类型洪水大多发生于夏季的6~8月,反映了奎屯河流域夏季洪水受高温、冰川和暴雨影响较显著。

3.4冰洪

冰洪是天山北坡许多河流冬季封冻前遇强寒潮,气温骤变,流冰量剧增,在山区狭谷容易发生堵塞的河段形成冰坝,当冰坝发展到一定规模遇到升温即溃决,冰水俱下形成冰洪。奎屯河冰洪具有多样性,冰洪出现时间也具有较强的随机性、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危害较大。

综上所述由于洪水危害,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地貌的改变,加快了汇流速度,增加了洪水总量,更加剧了洪水威胁,防洪治涝问题更加突出,应足够重视本区域的暴雨、洪水资料的收集。为避免人为造成洪沟河床改道,缩减洪沟

行洪通道,影响洪沟泄洪能力,导致洪水灾害的发生,进而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恢复区域生态平衡,加强河沟管理。

4泥沙

4.1泥沙的年内、年际变化

奎屯河泥沙在年内分布上,主要集中于汛期(即夏季),受气温、降水影响,尤其是暴雨季节,大量泥沙随坡面流水泄入河道,河水含沙量大,输沙量也大。将军庙站6-8月份多年平均输沙量占年输沙总量的97.1﹪,其中,7-8月份主汛期输沙量占年输沙总量的82.7﹪。冬季,由于流域下垫面被冰雪覆盖,地表冻结,坡面产沙停止,河水中含沙量极小。最大月输沙量为34.11×104t,占年输沙量的45.8%。

将军庙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74.4×104t,最大年输沙量为222×104t,出现于1999年,与均值比较,偏多198%;最小年输沙量为12.4×104t,出现于2003年,与均值比较,偏少83.3%。

5水质

5.1水化学特性

据2007年将军庙站统计数据结果分析(见表5):PH为7.8-8.2,水质的酸碱度呈弱碱性水,矿化度为低矿化度淡水,总硬度属软水,2007年水质类型为CCaⅡ,即碳酸水,钙组第Ⅱ型。

5.2水质评价

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分级评价法,即根据水质分级标准,进行单项参数分级,同时计算单项污染指数,以反映同一水质级别的不同污染程度。

污染指数计算公式:Pi = Ci /Sim

其中:Pi ——某评价污染指数

Ci ——代表值

Sim ——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在单数参数分级别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地图重叠法”,即以单项参数最高级别定为综合类别,从表6中显示各项数值均在Ⅰ类标准内。

通过对将军庙站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来看,奎屯河水质尚未受到人为污染,水质状况优良,可以满足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养殖用水的需求。

6结束语

日益激化的供需水矛盾已经成为奎屯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应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进行合理配置,建设水库蓄水工程,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鄱阳湖水文情势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鄱阳湖水文情势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徐卫明;段明 【摘要】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scharging runoff variation feathe rs of Poyang Lake are stated. The feathers of the channel scour and silting and lower water level of Poyang Lake in recent yeaers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lower water level variation of Poyang Lake is introduced. At last,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are proposed.%阐述了鄱阳湖水位基本特征和出湖径流变化特点,分析了近年来河道冲淤和鄱阳湖区低枯水位特点,阐明了鄱阳湖区低枯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3(000)003 【总页数】3页(P161-163) 【关键词】鄱阳湖;低枯水位;成因分析 【作者】徐卫明;段明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江西南昌 330046;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江西南昌 3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82.9;P33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以下简称“五河”)及博阳河等支流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型、吞吐型、季节性湖泊,也是长江中下游洪水的重要调蓄场所。 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长江与鄱阳湖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并集中体现在长江干流九江河段和鄱阳湖的蓄泄、冲淤变化。水文情势的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区的防洪治理、水资源利用、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科学认知长江鄱阳湖间的水文情势,研究采取合适的对策措施,是维护健康长江、建设秀美鄱湖的关键和核心。 1 鄱阳湖基本特征 1.1 鄱阳湖水位特征 鄱阳湖属宽浅型湖泊,高水湖相,低水河相,具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景观。洪、枯水期的湖泊面积、蓄水量相差极大,鄱阳湖水位12 m(吴淞高程,下同)以下时为河道特性,12 m以上开始由河道特性转向湖泊特性,水位15 m 以上为湖泊特性。 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五河和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高水位时间长。4~6月为五河主汛期,受鄱阳湖流域来水影响,湖区水位逐步抬升,7~8月为长江主汛期,湖区水位受长江洪水顶托或倒灌影响而壅高,长期维持高水位,湖区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7~8月。进入10月份,受长江稳定退水影响,湖区水位持续下降,湖区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1~2月。 据2002年以前的鄱阳湖实测资料分析,星子站6~9月水位一般高于15 m,鄱阳湖呈典型的湖泊特性;4、5、10、11月水位在12~15 m 之间,鄱阳湖呈河湖特性;12月~次年3月,水位低于12 m,鄱阳湖呈河道特性。

环境保护部关于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报告有关意见的函

环境保护部关于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报告有关意见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2.09.13 •【文号】环函[2012]230号 •【施行日期】2012.09.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 顾性评价研究报告有关意见的函 (环函[2012]230号)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你公司《关于审查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报告的请示》(国电集生〔2012〕344号)收悉。我部于2012年7月18日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了《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专家论证会。经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和专家论证意见,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渡河是长江流域岷江水系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东南麓,主源为足木足河,次源是绰斯甲河,两源于双江口汇合后始称大渡河。大渡河流域面积77400平方公里,涉及青海、四川两省,干流(含足木足河,下同)全长1062公里,其中四川省境内长852公里,天然落差4175米,年径流量470亿立方米,泸定以上河段为上游,泸定至铜街子河段为中游,铜街子以下河段为下游。2004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审查意见的函》(川办函〔2004〕196号)批复了《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其后有关单位组织开展了大渡河金川~丹巴河段、老鹰岩河段、枕头坝~沙坪河段、铜街子以下河段的开发方案调整研究,并同步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以上规划成果,大渡河干流水电开发共布置29个梯级,总装机容量2628万千瓦,年发电量1127亿千瓦时,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功能。目前,泸定、龙头石、瀑布沟、深溪沟、龚嘴、铜街子、沙湾等7个水电梯级已建成,长河坝、黄金坪、大岗山、猴子岩、枕头坝一级、沙坪二级、安谷等7个水电梯级正在建设,下尔呷、达维、卜寺沟、巴拉、双江口、金川、丹巴、安宁、硬梁包、巴底、老鹰岩一级、老鹰岩二级、老鹰岩三级、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等15个水电梯级处于前期工作阶段。 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流域及规划河段的水文情势和水环境、水生和陆生生态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干支流水电开发与保护、流域环保工作的统筹和协调、生态保护措施的规划和落实等方面集中反映了我国水电开发存在的环境困局。为从整体上研究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流域水电开发环境管理的模式和机制,统筹、强化流域环境保护措施,优化和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及时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 二、本项研究工作以充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为基础,结合遥感技术,采用综合分析等方法,在核查已建、在建梯级生态保护措施效果的基础上,关注区域性和累积性环境问题,梳理环境敏感对象和限制性因素,分析查找了梯级开发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研究成果评价了梯级开发实施后对水文情势和水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从流域层面系统地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和生态补救措施,明确了大渡河干流未建梯级的开发时序和布局,并规划了流域环境综合管理

环评工程师考前培训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第一题: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浇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浇灌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浇灌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整水库;水库沉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自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浇灌引水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浇灌面积0.7×104hm2,浇灌回来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 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IV类。 (浇灌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问题: 1. 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1)A河,拟建水库库尾至河口的干流河段和沿程支流河口段; (2)清水河,A河汇入口上游500m至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更河段; (3)浇灌引水主干渠区沿线区域 (4)B灌区 (5)供水服务的城市新区。 (这个小考题来自“导则”,HJ/T88-2003水利水电导则及原非污染生态导则HJ/T19-1999中均有规定,考生只要理解导则中关于调水工程评价范围的“调出区”、“调入区”、“输水管线沿线”、“供水区”、“引起水文变更的区域”,回答本题基本无难度。案例要考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导则的应用。这里须要留意的是要将导则的表述和本工程结合起来。) 2. 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段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并简述缘由。 (1)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产生阻隔影响; (2)A河工程水库坝下河段的水文情势变更和减(脱)水影响。由于库区蓄水以及引水浇灌、城市供水,导致坝下河段水量削减甚至局部河段断流,自然水文情势明显变更; (3)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更影响。由于坝下河段自然水文情势的变更,造成水生生物的生境的变更,如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4)浇灌回来水(即农田退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浇灌回来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对A河拟建水库坝下6km以下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5)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城市新区排水干脆进入清水河,会对清水河纳污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实际答题时只要将“要点”答上即可,不要绽开太多,以节约时间。) 3. 为确定A河拟建水库坝下河段的最小基流水量,应主要考虑哪些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1)维护坝下河段水质所需的河道稀释净化环境用水需求; (2)坝下河段的河道内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维持沿河旁边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须要的补水量需求; (4)坝下河道外的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5)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 (生态需水量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关注的重点之一。尽管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或说明,但维持河道确定的生态用水是特别必要的。因此,不论在考试或实际做此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均需特别关注。) 4. 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1)不能满足B灌区的农灌用水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因为B灌区的农灌用水为: 0.7×104hm2×15×500m3/亩a =0.525×108(m3/a),城市新区远期用水为:100000人×300L/人 /a×365d÷1000=0.1095×108(m3),两者合计大于水库上游来水的多年评价径流量,自然来水无法满足其设计用水需求(注:水库修得再大,但没有来水量保障;水库本身是不会增加水量的,水库只能调蓄水量——重新支配径流过程及重新配置各类用水量)。 注:年调整水库的兴利库容不等于、且应当小于水库设计供水规模即:本题目中的设计浇灌用水+城市供水量之和,更不应当、也不行能大于水库坝址断面的多年平均径流量。而在此题目中,拟建年调整水库的设计兴利库容为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1.5倍,实属既无道理、又缺乏水库工程基本学问,而且也没有水库工程实践阅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仅具年调整性能水库工程设计提出的兴利库容会比其水库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大)。 (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生态环境用水。因为生态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

天山北坡奎屯河流域水文情势分析

天山北坡奎屯河流域水文情势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奎屯河流域的气象和径流、洪水、泥沙等水文要素的特征值及其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并对河流水质进行了水化学特性分析、评价。 关键词:奎屯河流域气象水文特性 1流域概况 1.1地理位置 奎屯河位于新疆奎屯市西南部,发源于天山北坡中段婆罗科努山和依连哈比尔尕山的高山冰川,其东、西分别与同发源于天山北坡中段的巴音沟河及四棵树河毗邻,南以天山山脊线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尼勒克县为界,北达甘家湖奎屯河汇合口,是奎屯市主要用水来源。奎屯河水量控制站将军庙水文站设立于1987年8月,位于乌苏市217国道607km处,集水面积为1945km2,河长336km,冰川面积201.12km2,年径流量6.885×108m3。奎屯河流域最高海拔4909m,3800m以上为冰川及永久性积雪区,其面积约占集水面积的10.6%。 奎屯河干流与支流乌兰萨德克河呈树枝状分布,河流发育对称,山区比降大,水流急,由南向北流出。河流出山口后,水量损失较大,河道比降趋缓,经奎屯大桥后,流入平原区,沿途有部分泉水补给,流经车排子后转向西去,沿途接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灌溉回归水,自然状态下最终汇入艾比湖。 1.2气象 由于受大气环流、地理纬度、地形、河流自身分布等因素影响,流域内区域小气候特点明显。根据流域内海拔高度、气候特征,奎屯河可分为山区与平原区。 山区:年平均气温低,夏季短暂,冬季漫长严寒,春秋季不明显,春季升温不稳定,夏季升温快,无霜期短,日照时数长。年降水量丰富,降水梯度变化大。中低山区由于逆温层的存在而成为暖带,平均气温比平原区偏高。 平原区:年平均气温高,降水量偏少,夏季酷热,四季干旱,气温年较差及日较差变幅大,无霜期长,日照时数短。 2径流 2.1径流的组成 天山海拔3800m以上为冰川积雪区,是奎屯河各支流的主要发源地。径流的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打帮河支流水文情势分析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打帮河支流水文情势分析 通过对打帮河支流黄果树段的典型水文情势分析,为其上游修建水库的规模和调度提供参考。 标签:黄果树;打帮河支流;水文分析 1、流域概况 1.1 打邦河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北盘江的一级支流,地理位置为东经105°10′~105°50′,北纬25°30′~26°15′。打邦河发源于贵州省六枝特区西侧的三丈水,河源高程1440 m。河流向东南流经六枝、平寨、鱼塘、坝湾、可布、扁担,以上称六枝河,于洞口下游接纳源于安顺市的桂家河,流经下洒把、黄果树瀑布等地,于石汪寨接纳源于安顺市的王二河后,称三岔河,再流经打翁、者坝等地,于关岭县的良铲接纳源于六枝特区的坝陵河后,始称打邦河,再流经董路、坡舟、董扎、关脚,转向南流经喜干、打邦、许凹、白泥等地,于董岗注入北盘江。下游河口最低高程369m。打邦河主河全长110km,总落差1071m,全流域集水面积2864km2。 1.2 打邦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地方小气候差异显著,有“隔岭不同天”之感。上游属贵州高原气候,夏季湿润、凉爽多雨,冬季阴冷。下游河谷地带,夏季湿热,冬季温凉。多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无霜期307.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56.5h,年平均相对湿度79%。打邦河属山区雨源型河流,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基本一致,年季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不均,洪枯悬殊.流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195.2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降水量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总量的83.6%,冬季少雨。暴雨主要集中在6~9月,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205.8mm(1985年6月4日),P≥0.1mm 的降水日数181.4天,P≥10.0mm的降水日数36.0天,P≥25.0mm的降水日数13.8天,P≥50mm的暴雨日数4.2天。流域东邻红辣河,其距离仅10~20km,北邻三岔河。区内山岭多在1000~1300m之间,且山势散乱,多孤立山丘。黄果树以上属丘陵地区宽平谷地,农田、村寨较为集中,黄果树以下除在砂页岩地区有郎弓盆地、坡舟附近有河谷小平原以及在打邦附近前山山势较缓外,其余均为高山峡谷,董扎以下耕地、人口稀少。 1.3 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分布景区有黄果树瀑布、天星桥风景名胜区、坝陵河峡谷风景区(大树岩瀑布、滴水滩瀑布、关索古迹、红岩古迹)、木城河生态旅游景区(那大关瀑布、孟获屯、孔明塘)、龙宫国家级风景区等著名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景区为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属国家5A级旅游景点,是国家、贵州省重点规划建设的旅游景区。打邦河流域为安顺市经济布局重心区之一。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镇集中,具有适宜农业发展的较好气候条件。 2、河道所需景观水量分析

诏安东溪水系漳州市中小河流流域

诏安东溪水系漳州市中小河流流域 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SCIENTIFIC INSTITUTE OF PEARL RIVER W A TER RESOUCES PROTECTION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 2010年12月·广州

1 规划背景 福建省《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试行)》指出:“水能资源的开发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流域综合规划实行分级管理,……;水能资源开发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禁止无规划的盲目开发。” 全省范围内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68条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已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政府批复。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有效防治水旱灾害,缓解水利对国民经济制约,需要对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进行综合规划。因此,福建省漳州市组织各级水利部门对漳州市中小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开展编制工作,诏安东溪水系中小河流流域综合规划是其中之一。 2 规划内容概述 2.1 规划范围 诏安东溪水系中小河流流域综合规划的规划范围涉及诏安东溪水系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下的6条中小河流流域。 2.2 规划年限 以2010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现状年为2005年。 2.3 规划标准 西溪流域城区按近期20年一遇,远期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其余乡镇的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设防。农田排涝采用5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的标准,庵下溪秀篆镇区采用3年一遇涝水不漫溢的排涝标准,西溪城区采用5年一遇涝水不漫溢的排涝标准。灌溉用水保证率取P=90%。工业和生活用水保证率取P=97%。 2.4 规划主要内容 诏安东溪水系中小河流流域综合规划主要包括防洪排涝及河道整治规划、水力发电规划、供水规划、灌溉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各专项规划内容。 (1)防洪排涝规划方案:将对流域内6条主要支流进行防洪堤新建与加固、

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态功能两级分区研究——以哈尔滨市蚂蚁河流域为例

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态功能两级分区研究——以哈尔滨市蚂蚁 河流域为例 崔巍;高青峰;白音包力皋;陈文学 【摘要】面向中小河流生态治理需求,阐述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内涵,对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平台,以哈尔滨市为对象,考虑气候、地 形和人类活动因素,划分了哈尔滨市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分析了蚂蚁河水生态服务 功能和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径流深、坡度、地均GDP和水功能区指标,参 照子流域及行政边界,划分了蚂蚁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二级分区.根据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结果,提出了哈尔滨市及蚂蚁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与保护方向,为该区域水 陆一体化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卷),期】2014(012)004 【总页数】8页(P394-401) 【关键词】水生态功能分区;水生态管理;分区指标体系;哈尔滨市 【作者】崔巍;高青峰;白音包力皋;陈文学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 京 100038;哈尔滨市水务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 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我国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治理总体滞后。除了具有突出的洪涝灾害问题外,许多河流还存在水污染加剧、生物栖息环境遭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造成河流基本功能衰退及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将是我国今后中小河流治理的重点方向之一。 采用区划方式揭示不同区域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服务于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国内外资源管理的通用做法。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已提出水生态系统区 划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参考区识别、生态完整性评价以及水污染控制方法研究[1];欧盟在生态区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水生生物指标为核心的水体生态质量评估方法,并分别针对受损水体和未受损水体明确保护目标[2]。2008年,由世界 自然基金会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联合资助,全球超过200位保护生物学家参与,耗时10年绘制了首张基于淡水鱼类生物多样性差异的世界淡水生态区划图[3]。我国在水体管理方面,先后制定了《中国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国水功能区划(试行)》、《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等,这些区划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治理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区划都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环境特征差异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异质性等方面关注不够[4],在协调利益相关者在水量、水质和水生态的冲突方面仍需要改善[5],与当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新需求仍存在差距[6]等。当前,我国水体管理正处在从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过程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都要考虑到水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而水生态系统具有区域性与层次性特征,客观上要求建立以水生态区划为基础的管理技术体系[4]。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工作。“十一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设置了“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

澡港河南枢纽调水对区域水文情势及水质影响分析

澡港河南枢纽调水对区域水文情势及水质影响分析 潘杰 【摘要】With the commission of south Zaoganghe water contral project,A test about seven hour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ydrologic regime and water quality at intake area.The water level,water quantity and water quality were analyzed by water quantiy and quality mintoring section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ater diversion has more effects on the area of south Zaogang river and upper section guan river-grand canal of Changzhou,but does very little to the lower section and its water quality.An optimal water diversion scheme of joining the xiao-he or wei-cun water contral project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为配合澡港河南枢纽试运行,开展为期7h的调水试验,研究其调水引流对区域水文情势及水环境的影响.基于布设水量、水质监测断面数据,分析了调 水对受水区水位、水量及水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南枢纽调水对澡港河以西河道、关河-京杭运河上段的影响较大,而对下段影响小且水质改善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联合小河水闸或魏村枢纽同步引水的调度优化方案,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南枢纽 的水环境改善效益.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 【年(卷),期】2015(000)011 【总页数】3页(P31-33) 【关键词】澡港河南枢纽;调水试验;水文情势;水质

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库建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摘要:水库的建设给防洪、发电、灌溉、供水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以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河流开发单向思维模式修建水库,却忽视了河流的其他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结构,打破了原有的水生生态平衡,对库区、库周乃至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水库建设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利于减少和降低水库建设开发对生态的影响程度,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库建设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在时间、空间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水库的建设与开发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露出来,诸如河流枯竭、物种减少、泥沙淤积、生态恶化等问题。伴随公众生态意识的日益提高和水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水库建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需要也越来越大。水是清洁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我国能源开发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共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和大量其他水利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通过分析水库建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能更好地协调处理好水库建设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健康水库,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球、我国及云南省水库建设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约 5 万座大坝,另有 10 万多座超过 10 万方库容的小坝,几百万座小于 10 万方库容的更小的坝。全球最大的 44 座水库总库容为 2.5 万亿方,约提供了 5000 亿度水电。全球河流年径流量约为 55 万亿方,

赣江尾闾河段水情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赣江尾闾河段水情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刘琦俊;陈龙 【摘要】利用赣江尾闾河段代表性水文站1956~2014年实测流量及水位资料序列,采用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法和滑动平均法,研究了赣江尾闾河段特征流量及特征水位年际变化趋势,并从河床变形、上游来水变化及鄱阳湖湖区水位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赣江尾闾河段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赣江尾闾河段特征流量总体以上升趋势为主,尤其是年、月最小流量总体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河段水位总体出现了下降趋势,尤其是年、月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河道上游段水位下降趋势要比下游段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河道有明显下切现象,河道容积大幅增加,其次是鄱阳湖湖区水位下降. 【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7(043)006 【总页数】7页(P391-397) 【关键词】赣江尾闾;水位;Mann-Kendall检验;趋势分析;成因分析 【作者】刘琦俊;陈龙 【作者单位】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1+.4

赣江尾闾地区是江西省经济社会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赣江尾闾河段出现枯水位连创新低、低水位持续时间延长等现象。为揭示赣江尾闾河段水文变化规律,不少学者从水位、流量、泥沙和河床演变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提高了对赣江尾闾河段水文变化规律的认识。例如,陈珺等[1]对赣江尾闾河段水文、泥沙和地形演变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河段的径流、输沙、水沙关系、分流比、冲淤变化、河床稳定性、演变影响因素及演变趋势;陈界仁等[2]采用有序聚类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赣江下游尾闾外洲、南昌、昌邑、吴城、滁槎、楼前与鄱阳湖湖区都昌站的枯水位变化特征,指出赣江下游尾闾各站最低水位突变发生在2005年,赣江主支各站年最低水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刘琦俊等[3]分析了赣江南昌河段枯水位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枯水位的成因、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赣江南昌河段最低水位逐年降低趋势明显,影响河段最低水位的因素包括河道来水来沙的减少、河床采砂的作用以及下游鄱阳湖枯水位降低等。 本文选取能代表赣江下游干流和分汊入湖河道的重要水文观测站点,采用长系列水文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探讨赣江尾闾河段1956~2014年水位和流量变化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依据以往研究成果及本研究搜集的河床地形数据,全面深入地揭示赣江尾闾河段水位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对于科学认识赣江尾闾河段水文情势演变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范围为赣江外洲水文站以下至各分汊河道入湖口处。所用的流量和水位数据均为江西省水文局水文观测整编资料。根据赣江尾闾河段的水系特征及区域附近水文测站的分布现状,本次流量资料采用外洲水文站流量资料;水位资料采用外洲站、滁槎站、吴城(一)站水位资料,其中:外洲站为干流河道代表站、滁槎站为分汊河道代表站、吴城(一)站为入湖代表站。研究所选测站均为国家基本水文站,可满足水文分析的要求。

干旱区水资源问题

西北干旱区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北干区的水资源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大多数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恶化;植被退化,草地面积减少;沙尘暴肆掠,生态环境恶化,给西部大开发中的的西北干旱区任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水资源问题是限制西北干旱区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思考 中国西北干旱区系指35°N以北,106°E 以西的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 24.5%。由于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平均降水量在 160mm 以下,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形成世界上最严酷的干旱区之一。 水资源属于一种不断循环更新的自然资源,但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还相当有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水资源不足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因素。而水资源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活跃要素,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热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工业的兴起,城市的扩张,热泪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用水需求,热泪采取的种种措施扩大水资源的开发,但是在取得短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的管好和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是短缺的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重大课题。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少,只有2200立方

加拿大佩里邦卡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加拿大佩里邦卡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R.阿瑟诺;朱庆云;范莎莎 【摘要】为解决预测魁北克流域未来流量增加的可能性,使用集总式降雨径流模型模拟径流量,将模拟量输入随机动态规划(SDP)程序,生成水库运行规则;通过优化运行规则,获得水库最高、最低控制水位条件下的最大发电量.根据优化运行规则,利用发电量模拟器预测水力发电量.对2036~2065年以及2071~2100年未来时间段的60种气候预测情景(基于23个全球气候模型以及3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执行相同的步骤,率定过程除外;对系统中3座发电厂的每一种气候变化预测情景下的水库运行规则进行优化.根据这些模拟,即可确定上述2个时间段的水力发电量.对改进的系统,即每座发电厂增加一台水轮机后的系统,亦执行相同的步骤.结果表明,采用非工程性适应性措施(优化水库运行规则)和工程性适应性措施(增加水轮机数量)都可以增加发电量.但是,采用适应性水库运行规则就足以获取可供水量增加带来的大部分收益.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快报》 【年(卷),期】2013(034)012 【总页数】5页(P9-12,18) 【关键词】流域;水资源;气候变化;佩里邦卡河;加拿大 【作者】R.阿瑟诺;朱庆云;范莎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P461.8 1 项目概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范围内气温和降水格局的改变,进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流情势,增大某些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同时又将缓解其他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压力。水电企业需采取措施应对这些变化,以保持最佳生产力。预测径流增加的地区,水电企业必须采取工程性与非工程性措施(或 者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获得最大产能,同时将其他限制降至最低。在过去的10 a内,出现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影响的热潮。早期开展的研究仅仅是利用单一或者少量的气候预测情景,渐渐地,由于利用的气候预测情景数量以及其他一些不确定性来源不断增加,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已将不确定性分析纳入研究之中。随着人们对未来水文情势以及不确定性的认识不断增加,变化气候条件下的水资源管理成了最近研究的重点。 这些研究强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气候影响在性质上的巨大区域差异。北纬流域可供水量很可能增加,因此,应对措施的关键是将潜在效益最大化,而世界大部分地区则将面临年来水量减少以及会出现更多严重干旱的严峻挑战。 有少量的研究特别关注变化气候条件下的水库管理以及运行规则,有些学者在研究中曾明确强调适应性管理的重要性,其他一些研究也论述过适应性管理规则的必要性。气候变化对于以融雪为主的流域特别关键,在这些流域中,如果没有采取管理措施,其融雪情势的改变以及冬季流量的增加,将会导致水利工程脆弱性增加,从而对水利工程的完整性产生威胁。 上述所有研究都表明,适应性管理措施对于缓解气候变化的未来影响(或者把握未 来机遇)具有很大帮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仅有政策的改变是不够的,还必须 考虑采取工程适应性措施。

易错点04 地球上的水(通关试题)-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4地球上的水 (2020·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 B.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 D.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2.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3.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气候变暖加速 C.农业生长期延长D.岛屿数量增加 【答案】1.D 2.C 3.A 【解析】1.该气象站从1995~2010年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不大,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波动下降,所以总体来看,从1995~2010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趋势,D正确。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变化大于冬季,每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A错。冬季冰川物质平衡明显高于夏季,说明年内季节变化大,B错。不管夏季还是冬季,冰川物质平衡在年际之间都有明显波动变化,C错。 2.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A错;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B错;夏季冰川物质呈负平衡,说明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C对;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平衡,且数值较大,说明冬季补充的冰雪量较大,推断冬季降水(雪)多,D错。 3.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改变了北极熊等极地生物生存环境,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A对;气候变暖加速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错;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C错;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错。

秦淮河流域水文变化情况研究

秦淮河流域水文变化情况研究 作者:许可胡越 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21期 【摘要】近年来,秦淮河流域洪水频繁,尤其是2014年以来,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5年、2016年,秦淮河流域连续发生超历史洪水,对南京市的防汛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秦淮河流域频发超历史洪水,我们通过通过资料查阅、文献调研、现场踏勘等形式对秦淮河流域水文气象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分析了秦淮河流域水文气象变化与洪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概况;变化情况 1 秦淮河流域概况 1.1 基本情况 秦淮河流域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的西南部,总面积约为2631km2。秦淮河流经南京、镇江两市,有南北两源,南源为溧水河,出自溧水县东芦山,北源为句容河,出自句容市武歧山,南北两源在南京市江宁区西北村汇合后形成秦淮河干流。秦淮河干流长34.80km,汇入云台山河、外港河、牛首山河,流经江宁区东山后又分为西、北两支。西支秦淮新河长 16.90km,在金胜村处入长江;北支老秦淮河长23.51km,汇入运粮河、响水河、友谊河等支流,绕南京城主城区至三汊河入长江。 本次调研区域如图1,主要为秦淮河流域南京段,包括秦淮河干流北西两支,即秦淮新河段以及秦淮河东山至三汊河段。 1.2 地貌水系 秦淮流域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地势低平,呈蒲扇形,扇面状的上游坡度较大,且河网颇多,扇把状的中下游长度较长,且过水河道单一,坡度非常缓,坡降在0.1‰左右,该地貌水系导致上游汇流快,中下游洪水下泄十分困难,极易造成区域下游洪水暴涨,流域洪水损失经常由此带来。 1.3 水文气象 秦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4℃,流域雨量充沛,但雨量季节性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1047.8mm,秦淮河流域的洪水主要是暴雨洪水,经常发生在6~7月份的梅雨期。当流域日降雨量超过100 mm或三天降雨量超过150 mm时,也常发生历时3~7天的洪水。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三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文综地理试卷(四)(解析版)

云南省昆明一中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文综 地理试卷(四) 一、单选题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6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理解正确的是() A.可以加大碳排放量,使碳排放更快达到峰值 B.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速可能变为零 C.技术进步可以推迟碳排放峰值出现的时间 D.“碳中和”后我国将不再排放二氧化碳 2.受我国能源利用现状的影响,“碳中和”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关于我国能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火电为主B.以水电为主 C.东部沿海以潮汐能为主D.西部地区以风能为主 下图为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等潜水位线,等高距均为3米,甲处为一口农业机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处水井的潜水埋藏深度可能是() A.9米B.8米C.7米D.6米 4.当图中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达到一年中最大量时()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该地对流层厚度较小 C.天山牧民在林带以上放牧D.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窗口期 5.甲地环境问题最严重时可能是() A.地下水超采4~5月B.盐碱化严重4~5月 C.洪涝灾害7~8月D.低温冻害12~1月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此次大会的主题,也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作为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将从这里走向世界。大理点苍山位于横断山系东缘的滇西北地区,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之一,也是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下图示意点苍山东坡植被垂直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点苍山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①东坡冷杉林带的湿度条件总体上优于西坡②东坡山麓地区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③立体气候明显,山顶气温年较差较大④东坡现状植被垂直差异显著,从山麓到山顶具有七个自然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点苍山东坡的华山松林() A.比杜鹃灌丛光照条件好B.可能是人工林 C.可能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D.此次会议后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图左是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如图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黄土和气候变化

黄土和气候变化 1、黄土记录气候后环境变化的机制 黄土是记录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信息的良好载体,长江三角洲平原及东海岛屿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剖面的发现, 证明了末次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海域均广泛存在风尘黄土堆积的事实,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平原埋藏黄土和来东海岛屿黄土是下蜀黄土上部地层在中国东部沿海和海域的延伸和继续.中国东部风源尘黄土记录了我国晚更新世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变化及东亚季风演变,与中国西北地区黄土地层相比,东部黄土具有沉积厚度小、成因复杂、次生作用强烈的特点;粒度和磁化率等参数垂向变化规律没有西部明显;粘土矿物和常量化学成分显示了东部黄土经历了较强地淋溶作用.在东部风尘黄土研究过程中,更需注意区域环境特征、地貌地形特点以及沉积期后环境变化对风尘黄土沉积物的影响效应,通过多指标的综合验证才能够正确解读黄土地层赋含的环境变化信息以及认识我国东部季风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及规律. 2、黄土的显微结构与古气候的关系 高原黄土粒度组成中不同粒级组分的古气候意义不同,并且各粒级组分界线随着研究地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同时发现,黄土粒度分布中可以分离出具有全球的和区域的古气候意义的颗粒组分. 其中较粗颗粒含量变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正相关,它具有全球的古气候意义;较细和细颗粒含量变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反相关,这些颗粒含量可能与粗颗粒的沉降量变化和风化成壤作用强度变化相关 3、黄土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 4、黄土磁化率是怎样反映气候变迁的

黄土磁化率(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loess)是黄土在地 磁场作用下产生磁性,受单位强度的磁场磁化所产生的磁化强度。其 大小主要取决于黄土中小于等于1微米的细微矿物颗粒,主要是磁铁 矿和磁赤铁矿。一般用磁化率仪以5~20厘米间隔在地层剖面上进行 测量,得出黄土磁化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研究结果发现古土壤层的磁化率值要比黄土层的为高。现在磁化 率也被认为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指标之一。 黄土是记录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信息的良好载体,长江三角洲平原 及东海岛屿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剖面的发现,证明了末次冰期以来长江三 角洲地区及海域均广泛存在风尘 5、黄土的概念、分布及厚度 1. 概念 黄土(loess)是一种灰黄色、棕黄色的,甚至棕红色的,由风力搬 运堆积未经次生扰动的、无层理,主要由粉沙和粘土组成的富含碳酸 盐并具大孔隙的土状堆积物,也有人称原生黄土(primary loess)。风 力搬运堆积之外的其他成因的黄色的,又常常具有层理和砂、砾石的 粉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岩石(loess like rock),也称次生黄土(secondary loess)、黄土状土(loess like soil)。一般说来,次生 黄土与黄土有一定的联系,前者多数为黄土经水流等营力再侵蚀搬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内再沉积而成,因而在岩性及其他特征上与黄土 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明显的不同。 黄土的总体特征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颜色上总体以黄色 为基调,主要为灰黄、棕黄,早期的黄土为棕红色; ②质地均一,主 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富含碳酸盐,形成结核;③疏松多孔,孔隙率高,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 ④在剖面上,黄土层与古土壤层相互交替出现,代表了不同的古气候环境,黄土层指示干冷气候,而古土壤层显 示温暖湿润气候; ⑤黄土层中通常含喜旱的动植物化石,如鼢鼠、田鼠、鼠兔、藜科等; ⑥黄土发育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既可覆盖在 山脊和山坡上,也可发育在平地、盆地和谷地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