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综合题专题训练 (26)(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综合题专题训练 (26)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北坡经济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资源禀赋好,区位条件优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2017年,新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实现棉花产业集群发展,棉花种植面积、产量、质量较以往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如图示意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

(1)与天山北坡相比,简述天山南侧种植棉花的自然优势。

(2)分析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棉花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

(3)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4)说明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往往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在我国多分布于新疆。如图为我国新疆某绿洲示意图。

(1)据图描述该区域乡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该区域选择上游修建水库的原因。

(3)除修建水库外,还有哪些可行性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该区域省会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向西对外开放的前沿。简述该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定陶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华北平原上,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0米以下。这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和瓜果,尤以小麦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定陶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定陶,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定陶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经济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材料二:山东省地形图及定陶城位置(甲)和定陶城空间形态分布示意图(乙)。

(1)简述山东省的地形特征。

(2)说明定陶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历史上定陶城市兴盛的区位因素。

4.针对近年来咖啡店明显增多的现象,某校中学生进行了以咖啡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结合探究过

程,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任务一:市场咖啡知多少?--走访市场,了解中国咖啡市场行情

(1)归纳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特点。

探究任务二:咖啡世界寻国“迹”--查阅资料,探究中国咖啡产、消状况。

(2)对比世界咖啡生产、出口国与消费国的差异。

(3)说出中国咖啡的生产、出口及消费在世界的地位。

探究任务三:咖啡好喝树可栽?--按图索骥,推知中国咖啡种植条件

(4)判断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咖啡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临安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如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地区意示意图。

(1)宋代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简述该城市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的主要功效。

(2)古代都城的建设一般都采用传统方正规矩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宋代临安城的布局则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简析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原因。

(3)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分析地形气候要素对宫城的选址的影响。

6.如图1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 ,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 。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如图2)。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4)作为煤炭输出地的晋、陕、内蒙古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7.读珠江三角洲的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最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2)指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请说出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化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城市化进程快,发展成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随着城市化进程,长江三角洲农业也发生了变化。

材料二:如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

(1)与1985年相比,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有哪些变化?

(2)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总结该区域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数量的关系。

城市等级服务范围数量

高______ ______

低______ ______ (3)根据材料推测城市化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结构带来的变化并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

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7月26日《泰国民族报》发布了挪威非政府组织“国内流离失所检测中心”

(IDMC)的《2018全球评估:灾害造成的流离失所者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而菲律宾仅次于中国。

材料二:菲律宾总人口超过1亿,农业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成,有4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业产值占到全国GDP的20%,现阶段农业生产水平徘徊不前,粮食产量不足。二战后,菲律宾伴随着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水平也大幅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长,蔬菜、肉食品消费也急剧增长。

(1)指出菲律宾夏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

(2)说出菲律宾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其特点。

(3)分析影响菲律宾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4)分析城市化发展快对菲律宾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具有冬暖夏凉、

居住舒适等优点。它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带,海草房以厚石砌墙,通常有两面的屋顶,也有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

度角(下左图),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现在越来越多原先住在海边的年轻人已经涌进了城市,即使在村子里居住,他们也宁愿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悄然替代了海草房(下右图)。

(1)联系当地的气候特征,指出当地海草房的环境适应性。

(2)分析海草房房屋后墙的墙壁上长满青苔的原因。

(3)与红砖红瓦的大瓦房相比,说明海草房被称为生态民居的原因。

(4)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在悄然替代海草房,说出海草房衰落的原因。

11.2018年8月11日,成都市遭遇强降雨天气,多个区域出现城市内涝。成都市采用植生滞留槽,

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下列图1为植生滞留槽示意图,图2为成都市某地内涝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利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成都市出现城市内涝的原因。

(2)简述植生滞留槽对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3)解释植生滞留槽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12.“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如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试比较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

(4)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5)假如延庆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你认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地带,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层多为高强度基岩,土层厚度较小,夏季气温常在40℃以上。该市自抗战时期起一直持续进行以人防工程建设为主的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土层或岩层中,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发而形成的空间)利用。

近年来,快速城市化促使重庆将一部分商业、交通、娱乐等设施转移到地下空间,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图为重庆渝中区半岛型商业区在崖壁上设计的某一地下空间示意图。

(1)说明重庆积极发展地下空间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渝中区半岛型商业区在崖壁上设计地下空间的主要作用。

(3)分析重庆将部分设施转移到地下空间,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积极影响。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空间扩大过程中,建筑物密度增大,沥青和水泥地面增加,绿树和水面减少,使地表性质发生变化,造成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如图为我国某城市夏季午后东西方向气温分布示意图。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所有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该时段商业区和公园两地的风向分别是:______、______。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

(3)该市政府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热岛环流角度分析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4)请你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

15.读“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

(1)沈阳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

(2)沈阳的工业主要沿交通干线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分析这种空间结构的成因。

(3)描述沈阳市商业的空间结构特点。

16.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楼(如图甲)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聚内的集体精神和民俗风情。我国福建省的永定土楼中,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八十米,高四五层,内有四五百间土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楼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一、二层不开窗户,最高处设有瞭望台。

在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平坦区域,形成“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如图乙)。

甲:福建永定土楼景观乙:江西婺源月亮湾“宅高田低”景观

(1)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最高处设有瞭望台。简述这种建筑特点的主要作用。

(2)江西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描述其降水的主要特点。

(3)江西婺源月亮湾形成“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的好处。

17.读“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及剖面示意图”(如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云南红河哈尼彝

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千多年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等民族就开始开辟梯田,种植水稻。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因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村都选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

(1)描述云南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主要地形特征。

(2)描述云南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主要气候特征。

(3)简述哈尼族等民族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的主要原因。

(4)分水制度是哈尼梯田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简述其成因。

(5)根据哈尼梯田的剖面示意图,描述其空间格局,分析梯田位置的优越性。

18.读“安徽宏村格局示意图”(如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宏村位于皖南山区,历史上属

于古徽州,因其独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遗存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整个村子的布局与水必不可分,顺地势、水势,引溪流,汇泉水,构建了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

村落水系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村中有承志堂、乐叙堂等祠堂,以及湖南书院等,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耕读文化。

(1)宏村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这其中的“水”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与宏村村落水系分布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要素,除“水”还,还有_____要素。

(3)说出宏村水系的主要作用。

(4)写出能体现宏村耕读文化的文化景观。(写出两个即可)

(5)宏村中有“堂”字的景观较多,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建筑,在网上查查资料,了解其反应的地域文化特点。

19.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如图),回答问题。

(1)与1985年相比,2015年长江三级欧洲的城镇数量明显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根据样例完成表中的内容。

城市上海杭州南京扬州

1985年人口

500~1000

(万人)

2015年人口

大于1000

(万人)

(3)根据表中的内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与1985年相比,2015年城市的变化,使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________,形成了

___________。

20.读“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位于_____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________,位于______洲。

(2)写出城镇人口比例小于60%的国家所在属大洲;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这些国家都属于_________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_______。

(3)写出城镇人口比例超过60%的国家所在属大洲;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这些国家主要属于________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________。

(4)说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

1.答案:解:(1)天山南侧位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和盆地地形,导致海洋湿润气流难以进入,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烈;北部是天山,独挡冬季风的影响,无霜期长;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农作物高产。

(2)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使得棉花的播种日期提前;气温升高,积温增加,棉花生长期延长;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有利于棉花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及棉花品种的更换;气温升高,积温增加,适宜植棉的面积随着增温不断扩大。

(3)读图可知,天山北坡经济区的城市主要沿天山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因为该区域地形平坦开阔,有绿洲分布;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形成的河流,水资源充足,干旱区水资源是生产生活的必须条件;图中城市主要沿公路、铁路分布,因为交通便利,利于对外交往等。

(4)天山北坡经济区外语新疆北部,其地理位置优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该地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连接亚洲到欧洲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该区域,铁路运输便利,利于对外交流;该地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持;读图可知,发源于天山的多条河流流经,水资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等。

故答案为:

(1)天山南侧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

(2)气候变暖使得棉花播种期提前;棉花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棉花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棉花品种的更换;适宜植棉的面积随着增温不断扩大。

(3)沿天山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地形平坦开阔;沿河分布,水源较为充足;沿公路、铁路分布,交通便利等。

(4)地理位置优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国家政策支持;铁路等交通便利;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多条河流流经,灌溉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等。

解析:(1)影响农作物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从实际情况看,气候变化注意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天山北坡经济带沿河流、沿交通线路分布,交通便利;分布在盆地

边缘,水资源充足。

(4)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位置、交通、资源、政策、劳动力、市场等。

本题以新疆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地理开发的条件,属于基础题,根据位置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2.答案:解:(1)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山前洪积扇地形较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耕条件好,是重要的绿洲,所以水源对乡镇分布影响大;图示区域乡镇分布不均匀,集中于山前洪积扇,沿灌渠分布。

(2)该区域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上游水量大;上游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修建水库水资源消耗少;上游多冻土,不易下渗,利于水资源保存。

(3)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节水措施要从防渗、防蒸发,工程措施除修建水库外,还应从灌溉、输水等方面进行;改造渠道,采用防渗水渠输送,减少下渗造成损失;修建地下(坎儿井)排灌系统,防止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也可征收水费,提高节约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灌溉技术)。

(4)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向西对外开放的前沿;所以作为省会城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大对外影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开放的基础。

故答案为:

(1)分布不均匀,集中于山前洪积扇,沿灌渠分布。因为当地降水稀少,而山前洪积扇地形较平坦,水源充足,农耕条件好。

(2)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上游水量大;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多冻土,不易下渗。(3)改造渠道,采用防渗水渠输送;修建地下(坎儿井)排灌系统;征收水费,提高节约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灌溉技术)。

(4)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1)该地区乡镇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绿洲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平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耕条件好。

(2)分析该区域选择上游修建水库的原因,要从河流补给源及水文特征上分析,结合上游水量大、水资源不易损耗的角度进行分析,利于水资源保存。

(3)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表水下渗严重,节水措施要从防渗、防蒸发,工程措施除修建水库外,还应从灌溉、输水等方面进行;再就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征收水费、调整产业结构等。(4)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向西对外开放的前沿;省会城

市的发展一定要注重其地理位置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本题考查西北内陆绿洲对区域环境影响。要求学生熟记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答案: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分布可知,山东省中部、南部和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为丘陵,西部和北部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形,所以山东省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中部等高线相对稠密,为低山丘陵区;中部和东部半岛的地势较高,周围较低;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2)根据图乙可知,定陶区的城市从内向外依次是政府和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大致呈同心圆状,所以其城市空间结构为团块式或不规则多边形。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华北平原,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城市建设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城市可向四周延伸。

(3)从题干可知,定陶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华北平原上,地势平坦广阔;该地后黄河泥沙淤积而成,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低处黄河下游,水源充分,灌溉便利;从题干可知,该地开发历史悠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和瓜果,尤以小麦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所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定陶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经济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说明其交通便利。

故答案为:

(1)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中部突起,为山地丘陵区;中部和东部半岛地势高,周围低;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2)形态:大致呈同心圆状(或不规则多边形)。原因: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城市建设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城市可向四周延伸。

(3)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分,灌溉便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解析:(1)根据山东省所在位置和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其分布可以确定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2)根据图乙可以确定其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河流、交通等。(3)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交通、政策等。

本题以山东省和定陶区为例,考查区域地理的开发和应用,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地形图解答即可。

4.答案:解:(1)从材料可以看出,咖啡品类有速溶咖啡、现磨咖啡、即饮咖啡、胶囊咖啡、挂耳

咖啡…可知,咖啡品类丰富。咖啡消费方式有线上消费”、“办公室咖啡馆”、“便利店咖啡”、“新零售咖啡”…可知,消费方式多样。咖啡产地有巴西、马来西亚、越南、哥伦比亚、古巴、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可知,产地主要位于热带国家。读中国咖啡消费量和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图表,可以看出,咖啡消费量和人均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

(2)由图可知,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排名前靠前的国家中巴西和越南生产量和出口量最多,所以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而从全球咖啡进口额度排名可知,排名靠前的国家为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3)由图可知,全球咖啡生产量和出口量排名前12国家的图中并无中国,而全球咖啡进口额度中,中国也排名靠后,所以中国在生产、出口、消费方面均不在前列。

(4)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条件。考察咖啡种植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咖啡原产于非洲,且咖啡主要的种植区分布于热带地区,属于喜热作物,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且从咖啡分布分布示意图中可知,咖啡主要分布于坡度较大的山地和丘陵地区,有力于排水,而我国热带范围较小,高温多雨且排水良好等满足咖啡种植条件的地区较少。

故答案为:

(1)咖啡品类丰富,消费方式多样,产地主要位于热带国家,咖啡消费量和人均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

(2)世界上咖啡的生产、出口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消费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

(3)中国在生产、出口、消费方面均不在前列。

(4)不可行。从资料可知,咖啡主要种植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适宜在高温多雨、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我国热带范围小,高温多雨且排水良好的、能满足咖啡生长需求的地区面积小。

解析:(1)归纳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特点,主要结合材料,进行总结归纳。

(2)对比世界咖啡生产、出口国与消费国的差异。主要结合咖啡世界寻国“迹”--查阅资料,探究中国咖啡产、消状况图进行分析。

(3)中国咖啡的生产、出口及消费在世界的地位,主要结合图表进行分析。

(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

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解:(1)利于城市防卫,便于基础设施建设,便于城市供水。

(2)临安城西南、东侧都受河流限制,南部受山地限制,东、北部是平原,便于城市发展,此外城市运河相互贯通,所以形成了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发展态势。

(3)布局在地势较高的南部,可以有效预防洪涝灾害;布局在山麓上的通风带,植被生长茂盛,空气质量好。

故答案为:

(1)减少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利于防卫;供水及排水便利,可减轻洪涝灾害;利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布局,运输便利,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环境,节省建设成本。

(2)临安城市的发展适应周边环境,城市西南侧受到西湖限制;东侧受到钱塘江限制;南部又有山地分布;北部、东部为平原,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内的运河水道相互贯通;构建了城市南北向发展的骨架,所以城市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

(3)南部山地地势较高,山麓之上远离密集的水网和潮湿的空气,可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优越的宜居条件;山麓之上夏季通风顺畅凉爽,冬季温暖湿润,生态环境(植物长势)良好。

解析:(1)从供水、排水、防卫方面分析。

(2)主要从城市需要适应周边环境分析。

(3)根据城市一般要选择避开洪灾灾害,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选址的相关知识。

6.答案:水能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

解析:解:(1)黄河上游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过渡地带,落差大、径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重点开发水能资源.(2)

(2)从两图中可以看出,方案二产业结构更加完善,在开发时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附加值高,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因此经济效益更好.对于第二问,考查的是教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知识的迁移应用,参考教材内容,不难做出回答.(3)沿岸工业城市密集,有利于对黄河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然而,大量的排污可能会增加河水的污染,增加河水的使用量、乙引发河流中下游出现断流.

(4)晋、陕、内蒙古位于半干旱地区,煤炭开采产生的影响应包括两部分;一是煤炭开采过程中本身产生的污染;二是开采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破坏。针对产生的问题提出合理措施。

故答案为:

(1)水能;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

(2)方案②;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3)有利于对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大量排污会加剧河水的污染;增加河水的使用量,易引发河流中下游出现断流。

(4)问题: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及道路的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破坏;燃煤、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发展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灾害;破坏地下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

措施:矿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在生产环节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

(1)水能资源从落差大小、径流量分析。

(2)分析时可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清洁生产、改善交通、防止污染等方面入手.(3)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4)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措施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方面回答。

本题的难度中等,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知识储备分析解答,关键是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7.答案:解:(1)读图可知,该地区为珠江三角洲,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珠三角地区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珠三角的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香港、澳门,邻近东南亚,珠三角是侨乡,可以吸引大量外资,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珠三角地区转移,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首先引进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涨,在这里没有了发展优势,进行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这些都是城市化的表现。

故答案为:

(1)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对珠三角地区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侨乡优势,便于吸引外资。

2020春(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练习和答案

2020春(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练习及答案新版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一、选择题 (一)读新加坡某功能区景观图,完成问题。 1、图示功能区的位置特点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B.位于居住区内 C.位于城市郊区D.沿交通干线分布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功能区建筑物高大而密集,故图示功能区为商业区(中央商务区),一般位于市中心。 2、该功能区具有的特点是() A.城镇中分布最为广泛 B.商业活动最为频繁 C.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D.逐步向城市边缘移动 答案 B 解析图示功能区为商业区,商业活动最为繁忙,B项正确;居住区在城镇中分布最为广泛,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排除A、C两项;工业区逐步向城市边缘

移动,排除D项。 (二)下图为1800~2015年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城镇化水平图。读图,完成问题。 1、2015年,中国() A.城镇化刚刚起步B.城镇化快速发展 C.城镇化开始衰退D.呈现快速逆城市化 答案 B 解析图中显示,和英、美、德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仍较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很快,说明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2、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 A.城镇化起步晚B.城镇环境质量好 C.城镇化速度慢D.城镇化水平高 答案 A 解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起步晚,速度快,但目前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环境质量不占优势。 (三)“握手楼”是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握手楼”数量逐渐增多,高度不断增高。下图示意某城中村的“握手楼”。据此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如图为某城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原因B.经济原因C.行政原因D.社会原因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景观全面取代了乡村景观B.商业用地均转变为中心商务区 C.工业生产规模减小、产值下降D.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大趋势 中央商务区简称CBD,是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务活动进行的地区。CBD的本质是人才流、信息流、服务流和货币流的聚集区域。有专家指出,一座成熟CBD的经济体量应该在2600亿元以上,对所在城市的经济贡献率应该在10%以上。下图为“2016年中国CBD平均租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城市CBD的聚集能力取决于城市CBD的() A.占地规模的大小B.地租的高低C.人口数量的多少D.经济总量和金融支配能力4.2000年以来,中国的CBD遍地开花,很多城市都在建摩天大楼,导致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CBD空置率较高,其不利影响是() A.交通拥堵严重B.土地资源浪费C.住房困难增加D.环境污染加剧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减缓地表径流B.增加降水 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 6.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构建生态景观②加剧热岛效应 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减小气温日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年人教版(2019)必修2地理第二章_乡村和城镇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人教版(2019)必修2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练习 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多省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 村并居”的理念,即将几个临近自然村整合起来,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建筑,并配套教育医疗、金融商贸、便民服务等社区服务,打造宜居的现代化居住场所。据 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通过实行“合村并居”,控制了农村的() A.服务范围 B.服务等级 C.人口规模 D.用地规模 (2)“合村并居”的实行,带来的主要有利影响有() A.实现土地综合整治 B.减缓农村人口老龄化 C.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D.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 城市街道作为居民日常接触最多的户外空间,能直观反映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 经济属性。住宅区集中的城市街道街景图片为识别城市贫困群体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新 视角。下图示意利用街景图片解译的广州市城区内的贫困街区分布,街景解译模型对 街区天空开敞度、绿化率、道路宽度、建筑密度的识别精度较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广州市城区街景图片中,往往与住宅区贫困程度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天空开敞度 B.绿化率 C.道路宽度 D.建筑密度 (2)与西湖社区相比,蟠龙社区的贫困群体更多的是() A.本地失业人员 B.外来进城人员 C.第二产业工人 D.无业定居农户 (3)人口统计表明,荔湾历史文化街区贫困人口较多,但其最新街景解译的贫困程度 较低,可能是由于() A.人口密度较低 B.新城配套设施完善

C.旧城更新改造 D.开发程度较低 3. 下图为北京市348路公交车部分运营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建外SOHO、国贸等建筑所在区域为() A.商业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2)下列348路公交车沿线小区中,环境质量较差的是() A.双花园小区 B.富力城小区 C.双合家园 D.紫南家园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一直在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6.1%(如图),较2000年提高了20.1%.如图为1991﹣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和GDP逐年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1999﹣2000年和2009﹣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增幅都较大,主要原因是() A.工业超速增长,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B.人口政策调整,城市人口出生率激增 C.国家采取强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政策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单元素养检测-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检测(二)(第二章) (90分钟100分) 【合格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0·厦门高一检测)镇区土地利用能够反映小城镇(除设市以外的县城及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据主导产业特点,小城镇可分成农业服务型、旅游发展型、商贸流通型和工业发展型四类。太行山东麓某小镇,2017年人口38 659人,其中农业人口36 733人。下图示意该镇镇区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该小镇属于( ) A.农业服务型 B.旅游发展型 C.商贸流通型 D.工业发展型 2.该小镇 ( ) A.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 B.受大城市经济辐射明显

C.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D.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3.该镇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 ( ) A.提高居住用地比例 B.合理配置服务用地 C.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D.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解析】1选A,2选D,3选D。第1题,材料“2017年人口38 659人,其中农业人口36 733人”说明该镇以农业人口为主。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小镇位于太行山东麓,应属半湿润地区;受大城市经济辐射明显的小镇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该小镇以农业人口为主;由图可知,该小镇未形成明显的商业区和工业区;由图可知该小镇主要道路数量少,说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落后。第3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该镇镇区工业用地数量很少。城镇居民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因此该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县城城市功能区规划。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该县城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

2020春地理(新版)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习题包含答案

2020春地理(新版)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习题含答案 新版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西亚 B .北非 C .大洋洲 D .东亚 答案:D 解析:东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分析下表,完成题。 地区 城镇人口/万 乡村人口/万 地区人口总数/万 甲 35 65 100 乙 65 35 100 丙 80 20 100 丁 90 10 100 2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具有甲地区城镇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 A .非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解析:.D.A 第3题,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标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 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数人口总数 ×100%可计算得出甲、乙、丙、丁四地区城镇化水平依次是35%、65%、80%、90%。第4题,甲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一般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完成题。

4.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5.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 解析:B C第4题,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短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第5题,“最主要原因”是关键词,利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提高本国的人口容量。 6、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解析:选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也就是物质文化方面。东亚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稻米文化”。地域不管大小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与其重要性没有关系。 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题。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随着生产要素在郊区与中心城区间的流动,城市功能进一步重组,空间上呈现集聚与 分散并存的格局,且出现比传统卧城(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更加独 立、以综合功能空间营造而非居住为主的集聚区,功能的完善性、独立性使其具备城 市特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后郊区化。下图示意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中空间发育模式的 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中,流向远郊区的主要要素是( ) A.居住 B.生产 C.购物 D.娱乐 2、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中空间发育模式的演变反映出( ) A.中心城区商业衰落 B.郊区生产功能减弱 C.中心城区环境改善 D.郊区空闲用地增加 3、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对远郊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农业从业者增加 B.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弱 C.外部投资规模减小 D.功能空间更加多元化 城市内一般分布有多种商业类型,社区内各类商业占比也有所不同。流动商贩是城市商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正规商业不相同。下图示意我国某超大级城市基 于流动商贩与正规商业空间分布关系的分区(社区)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流动商贩相对主导型的社区( ) A.外地人口较少 B.收入水平较高 C.政府管制严格 D.距离市中心较远 5、由市区向城郊,商业活跃程度与需求强度呈同心圆模式依序递减的社区模式为 ①共同集聚型( ) ②正规商业绝对主导型 ③流动商贩相对主导型 ④流动商贩绝对主导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致使城市流动商贩形成的首要因素是( ) A.基础设施 B.居民需求 C.市容环境 D.地理位置 建筑高度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的体现,也是构成整体风貌和历史形态的核心要素,伦敦作为英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修建高层建筑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必要的管控。如图为伦敦市75米以上高层建筑增长趋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检测题含答案

《乡村和城镇》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下列关于其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筑有围墙B.园林忌直求曲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D.建筑物线条简洁 2.下列不属于城市化动力因素的是() A.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B.城市工业的发展 C.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D.自然环境的恶化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城市某种类型连锁店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图中连锁店,可能是( ) ①大型超市②日用品店③专卖店④快餐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影响图中连锁店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劳动力因素②环境因素③交通因素④市场因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的縹地里气温比周图樑地或建筑聚集处气温低出0.5℃以上的现象,绿地和树木对小气候的改善明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绿岛”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可以消除各种污染B.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C.可以增大气温日较差D.可以增大地表风速 6.图中绿地与周围裸地或建筑区域的大气运动状况是()

A.近地面风由周围吹向绿地B.近地面风由绿地吹向周围 C.绿地气流上升D.裸地或建筑用地气流下沉 7.下列对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 C.建筑物高大密集D.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下图示意重庆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8.影响重庆市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交通 9.重庆市渝中(两江的交汇处,深色区域)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 A.上班B.回家C.购物D.探亲 10.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①配套设施完善②对外交通便利③远离中部组团④职住基本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A、B、C、D表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文教区四种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该城市的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文化区,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A.①—居住区 B.②—文化区 C.③—商业区 D.④—工业区 2.该城市计划建设一处高级居住区,应选址在() A.甲 B.乙 C.丙 D.丁 1题,根据图中所示,①位于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较大,为居住区,A项对;②位于城市中心,交通最便利处,为商业区,B项错;③位于铁路线附近,有的距离矿产地较近,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宜布局工业区,C项错;④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为文化区,D项错。第2题,甲、乙两处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铁路线附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合布局高级居住区;丙、丁两处相比较,丁处位于盛行风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环境更好,故丁处更适合布局高级居住区。 2.D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采光和防风 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 D.防潮和防盗 4.岭南地区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A.灌溉农田 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 D.防御洪灾 3题,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风沙,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通风、排水、防潮,B项正确。第4题,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空隙小,火灾隐患大,以水域为中心利于取水防火,B项正确。 4.B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平方米。上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新农村综合体的“小规模”体现的是() 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 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6.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5题,由材料可知,“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和人均综合用地面积。因此“小规模”体现了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故选B项。第6题,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距离不超过30米,相对聚集,可以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故选C项。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该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文化区,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居住区B.②—文化区C.③—商业区D.④—工业区 2.该市计划建设一处高级居住区,应选址在() A.甲B.乙C.丙D.丁 从宝安、龙岗两区27万农民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转换开始,深圳就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比重D.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4.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是 A.农业现代化B.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D.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城市天际线是指站在城市某处环顾时,看到的一条天地相交处的分界线,又称城市轮廓。下图为"北京主城区的天际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北京的城市天际线在市中心附近下凹,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地理条件B.历史文化因素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运输状况 6.在城市管理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 A.帮助公交公司确定公交车的位置 B.对电力、电信、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实行有效管理,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 C.获得城市土地利用影像 D.在城市治安管理、医疗救护定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价格分布示意图(单位:千元/m2)。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的是 A.与高等教育区的距离B.与火车站的距离C.与风景名胜区的距离D.与市中心的距离 8.导致乙地(图中虚线圈地区)地租高于南北两侧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表崎岖B.交通通达度高 C.距离市中心较近D.地形平坦开阔 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读下面“某城市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位置及其区位优势分别是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后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乡村和城镇》课后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图反映了某一城市从新中国成立到2015年的城市面积的扩展,分析回答下题。 图中直观反映的是城市化中( ) A.城市人口的增加 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C.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D.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 2、下列关于城市化水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一般用城市用地规模表示 C.可以改变聚落形态变化 D.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 B.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必定优化地理环境 C.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区域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4、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5、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耕地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下降 6、读某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第Ⅳ阶段表示的是( )

A.城市化起步 B.城市化中期 C.再城市化 D.逆城市化 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B.城市用地减小 C.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 D.城市生活水平提高 8、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 ①起步晚,发展快 ②起步早,水平高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下图示意北京市某区域一工作日按小时统计的共享单车出行次数。完成该区域最可能为(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50分)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该城市的规划比较合理,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工业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丙功能区分布在河流下游,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政治因素D.环境因素 图甲为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图乙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部分中心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海市与南京市都是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而上海市的规模又远大于南京市。与南京市相比,上海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B.海港较多 C.内河航运发达D.劳动力成本低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与南京市相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与泰州市相比,扬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D.与南通市相比,上海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5.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A.交通拥挤,环境恶化B.大量人口从城市迁往郊区 C.城市化水平较低D.中心城市衰落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城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城市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租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租低廉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住宅1.0“筒子楼”年代,仅满足居住功能,住宅2.0“厅大室大”,住宅3.0“有房住”到“住好房”,住宅4.0是指住宅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住宅智能化是以人为本,即有居住、有环境、有文化、有生活,并将人群融为一体,回归院落生活,寻回人文价值,告别城市孤独症。如图为住宅4.0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含答案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单选题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将构建“一轴、两廊、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各组团功能特色明显,组团之间有湿地、森林、农田等生态空间组成的城市绿心相隔。该先行区坚持蓝绿生态空间占比不低于70%,形成“城在园中、镇在林中、村在田中”的景观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打造“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下图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先行区打造“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 A.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B.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C.有利于公用基础设施D.利用自然湿地和绿地 2.该先行区坚持蓝绿生态空间占比不低于70%,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的()A.发展的观念B.环境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3.浙江省某市某中学开展乡土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分别选取了该市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下图为学生绘制的该市四个功能区2019年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5万、8万、2万,圆心位置表示该功能区坐标值,扇形图表示其人口年龄构成。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分别所示() A.农业区、工业区、旅游区、商业区B.农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商业区C.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D.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商业区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组成部分。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2题。(双选) 1.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 ) A.地势平坦,水网密布 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2.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郊间公共客运系统。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某站甲、乙两个快速公交站台示意图,图2为两个站台工作日分时段平均净上车人数统计图(净上车人数=上车人数-下车人数)。读图,完成3—4题。

3.靠近甲、乙两个站台的城镇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 B.居住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4.快速公交系统( ) A.该站运行方向为M出城、N进城 B.与轨道交通相比,更准时 C.与普通公交相比,运营效率更高 D.能够促进城郊间人口迁移 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图。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该城镇规划的实施,可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该地的( ) A.技术创新 B.产品升级 C.市场拓展 D.空间集聚 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推测M最可能是( ) A.辽宁 B.上海 C.湖南 D.安徽 8.2000—2005年,吉林省的( )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9.下列图示时间段内,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如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10—11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质量达标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章质量达标检测 对应学生用书考案(二)(P225)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2·合肥高一期中)下图中曲线①、②、③表示某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密度、地租水平和气温的变化示意图,纵坐标的箭头方向表示数值越来越大。读图回答1~2题。 1.表示该城市地租水平、人口密度和气温变化的分别是(D)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D.②③① 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①曲线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密度的影响 B.②曲线的起伏是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结果 C.③曲线的起伏主要是由交通通达性决定的 D.甲、乙、丙、丁可能分别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解析]第1题,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城市气温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则①表示气温变化曲线;受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城市地租曲线最高峰出现在市中心,且在交通便利处形成地租次高峰,则②表示地租水平曲线;城市人口密度最大处应位于居住区,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区和郊区的工业区之间,出现最高值,则③表示城市人口密度曲线,故表示该城市地租水平、人口密度和气温变化的分别是②③①,D正确。第2题,①曲线表示气温变化,并非主要受人口密度的影响,A错误;②曲线表示地租水平,由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共同决定,B错误;③曲线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其起伏主要受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影响,也就是地租水平的影响,C错误;甲、乙、丙、丁可能分别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D正确。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

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7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C)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B)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解析]第3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读图可知,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4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居住区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居住区逐渐增加。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京津冀位于华北地区北部,包括河北平原、太行山地和燕山山地等地形单元。传统村落的分布和兴衰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下图为2012年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复习与测试-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 和城镇单元复习与测试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住房平均成本与地铁内通勤时间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研究表明,若地铁内通勤时间小于45分钟,居民在搬迁时会倾向于延长通勤时间,进而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或者居住环境;若地铁内通勤时间大于45分钟,居民搬迁时会将缩短通勤时间作为目标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通勤时间最短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B.工业区C.金融区D.仓储区 2.与公交车相比,地铁的突出优势是() A.站点较多B.价格便宜C.发车频次高D.运行速度快 3.据图推断,通勤时间小于45分钟的地区() A.与城市中心的距离约为33千米B.住房成本大于6万元/平方米 C.道路出现交通拥堵状况的概率小D.居民大多属于较低收入人群 下表为无锡市2001-2006年土地利用(单位:千米2)转换矩阵示意表(以耕地为例,2001-2006年未变化面积为499.53千米2,转化为园地48.95千米2),土地转换率指转换土地面积与未变化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园地是指专门种植瓜蔬花果的田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无锡市2001—2006年土地利用转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为主导类型,土地转换率最高 B.园地面积在大幅度增加,主要来源于建设用地转换 C.水域略有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和建设用地 D.林地受到了一定的保护,面积减少的数值不大 5.仅考虑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无锡市2001—2006年() A.城市热岛效应减弱B.果蔬生产规模扩大 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地表水下渗量增大 通勤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同等规模的城市,如果常住人口的平均通勤距离越短,就认为这个城市的空间布局越合理、城市运转的效率就越高,通勤幸福指数越高。下表为我国四座超大城市2020年的平均通勤距离、5公里通勤比重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有助于①市缩短通勤距离的可行措施是() A.增加城中心就业机会B.优化该市产业布局 C.完善城市的公交设施D.减少外来务工人员 7.④市平均通勤距离最短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面积最小B.经济水平最低C.地形平坦开阔D.公共交通发达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育对区域城镇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条件、第二和第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检测卷 含解析

单元检测卷(第二章)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据此回答1~3题。 1.M地区布局的主要功能区为() A.工业区B.商业区 C.住宅区D.绿化区 2.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D.政府的决策 3.关于该城市中心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最可能是() A.城市交通的发展B.市中心地价上涨 C.城市环境恶化D.市中心经济萎缩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据此完成4~5题。 4.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5.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读“某城市规划简图”,完成6~8题。

6.图例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甲—住宅区乙—文教区丙—工业区丁—商业区 B.甲—住宅区乙—工业区丙—文教区丁—商业区 C.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丁—文教区 D.甲—商业区乙—文教区丙—工业区丁—住宅区 7.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A.西北风B.东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8.北京市二环路呈“凸”字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地价 C.气候D.历史 下图为某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有关该城镇各功能区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方向 B.商业区靠近高速公路 C.文教区占地面积最小 D.住宅区占地面积较大 10.①处为某大型批发市场,其主要优势不包括() A.交通便利B.地价较低 C.环境优美D.政策支持 11.该城镇规划在西南部建设新城,其依据不可能是() A.地势低平,利于建设B.空气污染小 C.利用荒地,少占耕地D.水质较好 下图为“1850~2050年甲、乙和丙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12~14题。

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 乡村和城镇练习题及答案

2020春(新)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乡村和城镇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一、选择题 (一)“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采光和防风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D.防潮和防盗 答案 B 解析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风沙,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好处是通风、排水、防潮,B项正确。 2、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A.灌溉农田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D.防御洪灾 答案 B 解析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间隙小,火灾隐患大,以水

域为中心利于取水防火,故B项正确。 (二)读城镇化进程图,完成问题。 1、中国和西欧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 答案 C 解析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西欧地区为发达地区,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2、市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于城镇化进程的() A.①阶段B.②阶段 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 答案 B 解析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推进速度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故选B项。 3、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阶段是() A.①阶段B.②阶段 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 答案 C 解析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现象出现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综合题专题训练 (26)(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综合题专题训练 (26)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北坡经济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资源禀赋好,区位条件优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2017年,新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实现棉花产业集群发展,棉花种植面积、产量、质量较以往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如图示意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 (1)与天山北坡相比,简述天山南侧种植棉花的自然优势。 (2)分析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棉花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 (3)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4)说明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往往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在我国多分布于新疆。如图为我国新疆某绿洲示意图。

(1)据图描述该区域乡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该区域选择上游修建水库的原因。 (3)除修建水库外,还有哪些可行性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该区域省会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向西对外开放的前沿。简述该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定陶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华北平原上,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0米以下。这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和瓜果,尤以小麦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定陶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定陶,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定陶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经济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材料二:山东省地形图及定陶城位置(甲)和定陶城空间形态分布示意图(乙)。 (1)简述山东省的地形特征。 (2)说明定陶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历史上定陶城市兴盛的区位因素。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配套练习)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读某城市的成长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城市内部结构变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弊病增多 B.政府在大城市周边地带修建了大量的廉价住宅 C.经济衰退使人们移住到城市的周边地区 D.为避免工业通勤路线太长,企业部门移往周边地区 2.该城市在成长过程中,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交通问题更为严重B.交通和信息变得重要起来C.大气污染加重D.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图探究问题。 3.图中表示住宅区是哪一条() A.①B.①C.①D.①4.表示商业区的曲线是哪一条() A.①B.①C.①D.①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6.右图中的大型超市位于市中心,而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城郊,有关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型超市位于市中心主要是因为这里交通方便,来往人流量大 ①大型超市位于市中心主要是因为这里地价高,劳动力丰富 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城郊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处公路干线沿线,交通便利 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城郊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地价低,劳动力廉价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7.以下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盛世兹丁,永不加赋B.涸泽而渔,焚薮而田 C.人定胜天,天人合一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8.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A.①B.①C.①D.① 答案第2页,共11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