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4七月的天山_苏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4七月的天山_苏版新课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天山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2500公里,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处达800公里以上。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天山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洪涝地区最大的山系。

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公里,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 435.3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天山。

2021年6月21日12点10分,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

地质形成

天山地质构造图天山属于比较年轻的山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距今约1200-200万年前。现今山脉的地貌特点则是新生代晚期地壳变动的产物。天山山脉形成以后的地质演化能够划分为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同碰撞-后碰撞构造岩浆活动时期、二叠纪早-中期幔源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时期和二叠纪晚期以来的陆内演化时期。

地质构成

天山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能够划分为15个单元。大致以东经90°线为界,以西地区南侧的南天山碰撞带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北侧的古陆碎块和其间的碰撞带呈北西走向斜列展布,构成巨型帚状构造;以东地区为相间排列的近东西走向的古活动陆缘或岛弧及其间的碰撞带3要紧山峰编辑天山山系图天山山脉由三列大致平行的山岭组成,其中北天山有阿拉套山、婆罗科努山和依连哈比尔尕山,中天山有乌孙山、那

拉提山和额尔宾山,南天山有科克沙勒山、哈尔克他乌山、科克铁克山和霍拉山,东天山有博格达山、巴里坤山和喀尔力克山等。

在天山山系中,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大约有数十座,除最高峰托木尔峰外,要紧还有中哈界峰汗腾格里峰、博格达峰、瓦斯基配卡维里山、德拉斯克巴山、蒐雷孜山、史卡特尔东峰、孜哈巴间山等。

博格达峰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位于东经88.3度,北纬43.8度,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是天山山脉东段的闻名高峰。山峰3800米以上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区,白雪皑皑,故有“雪海”之称。

托木尔峰

托木尔峰位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的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邻近,属天山山脉中天山区。海拨7443.8米。“托木尔”,维吾尔语意为“铁”。托木尔峰为天山第一峰,被列为国家综合自然爱护区。

汗腾格里峰

天山天池汗腾格里峰(Khan Tengri)位于东经80.2°,北纬42.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国界线上。它是天山山脉的第二高峰,在天山山脉中科克沙勒岭与哈尔克山的结合部位,海拔6995米。东邻托木尔峰,西邻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伊塞克湖盆地,北邻伊犁河谷地,南邻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阿克苏绿州。汗腾格里峰一带地势高峻,山岭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6000米以上的高峰多达40座,山地大面积突出于雪线之上。

典型冰川

主条目:天山冰川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位于乌鲁木齐南山地区天山中段喀拉乌成山,天格尔峰分水岭北侧,距乌鲁木齐118千米。该冰川形成于第三冰川纪,距今已有400万年历史。冰川形状为双支冰山冰川,冰川上限海拔高度为4474米,冰舌末端,海拔高度3790米,冰川长度为200米,面积1.7 4平方千米。

4资源概况编辑水资源

天山要紧河流有楚河、锡尔河、伊犁河等。

楚河

楚河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河流,古称碎叶水。楚河源出天山,是一条内流河,全长1067公里,流域面积62500平方公里。

锡尔河

锡尔河是中亚最长的河流,有2源,右源纳伦河和左源卡拉达里亚河。纳伦河发源于中天山切尔斯凯伊阿拉套与阿克什俩克山区,河流由东向西流,在纳曼干东大约20km处与卡拉达里亚河相汇后称锡尔河。干流先向西南流,至别卡巴德转向西北,最后在新霍皮奥尔斯克大约75km处汇入咸海。河流先后流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4国,全长3019km,流域面积21.9万k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060m/s,年均径流量336亿m。

锡尔河要紧支流有阿汉加兰河、奇尔奇克河、克列斯河、阿雷西河等。

伊犁河

伊犁河(Ili River)是中国水量最大的内陆河,也是新疆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伊犁河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由西向东流,在东经8 2°左右折向北流,穿过喀德明山脉,和巩乃斯河汇合,又折向西流,在伊宁和喀什河汇合,穿越国境,进入哈萨克斯坦,最终进入巴尔喀什湖。

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Tarim River)是中国境内天山南坡的重要河流,现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至清朝后期,塔里木河在上、中游仍有五条源流(除现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外,还有喀什噶尔河和渭干河)。后因绿洲扩大,人工渠道增多,引水量增加,使喀什噶尔河在清末、渭干河在解放初就失去和塔里木河联系。

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新疆天山南北新发觉巨量煤、铁、铜等国家急需矿产资源。其中,煤炭4200亿吨、铁矿石23.64亿吨、铅锌1078.5万吨、钨(锡)26万吨、铜镍550.6万吨、金147.34吨、钼113.29万吨等。

瓜果资源

天山地区是瓜果之乡。历史上从西域传来的葡萄、苜蓿、胡麻、甜瓜、核桃等均是通过那个地点传入内地的。托木尔峰南部的温宿县仅果树种类就有10多种,要紧有苹果、核桃、葡萄、桃、杏、梨、沙枣、樱桃、楸子、红枣等,尤以苹果、核桃、杏,品种最为繁多。

生物资源

新疆天山共有野生动植物3000余种,各类珍稀濒危动植物近500种,包括雪豹、暗腹雪鸡、高山兀鹫、小叶白蜡、新疆郁金香等。

托木尔峰爱护区内高等植物382种,隶属60科238属。真菌167种;地衣19种;不完全地衣2种。野生动物要紧包括陆栖脊椎动物77种,隶属13目28科73属;昆虫10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爱护动物5种,包括雪豹、北山羊、金雕、玉带海雕、胡兀鹫。

截至2021年,西天山国家级自然爱护区统计已发觉高等植物分属70

科339属752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爱护植物名录》的有新疆野苹果、野杏、阿魏、紫草、雪莲、黄芪、牡丹等10余种。爱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专门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146种,其中两栖纲3种,爬行纲7种,鸟纲101种,哺乳纲35种。其中国家一级爱护动物有黑鹳、金雕、白肩雕、雪豹、北山羊5种,国家二级爱护动物有棕熊、马鹿、盘羊、高山雪鸡等1 9种。爱护区内有昆虫25目102科194种;大型真菌20科55属90种。

天山地区也是优良牧草的基因库,已发觉的禾木科植物就达55 种,其中专门多羊茅、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西伯利亚三芒草、沙生针茅、野燕麦、野黑麦等,还有豆科的野生紫花苜蓿、草木樨等。

天山雪莲,又名叫“雪荷花”,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塔格依力斯”。属菊科凤毛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陡壁之上。人们奉雪莲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旅行资源

天池景区

主条目:新疆天池

天池古称“瑶池”,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阜康市南偏东40余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天池”一词来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

天池,位于阜康市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1米,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天池有“天山明珠”称誉。天池景区在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王母祖庙

西王母祖庙位于天山天池的东岸,博格达峰的西北方向,海拔2021米左右,它是新疆最古老海拔最高的道观之一。传奇王母娘娘确实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故称之为西王母祖庙。

5地理环境编辑地质地貌

天山山地现代地貌过程从山顶到山麓,依次为:

①常年积雪和现代冰川作用带。位于海拔3 800~4200米以上的冰雪覆盖的极高山带。据统计,天山拥有现代冰川近7 000条,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

②霜冻作用带。位于海拔2 600~2700米以上的山区,堆积了大量古代冰川沉积物,并保留了多种冰川腐蚀地势——古冰斗、冰槽谷、冰坎等。负温期长达半年,仅于盛夏解冻。

③流水腐蚀、堆积带。位于海拔1 500~2700米(或2800米),河网密布,河谷阶地发育。

④洪涝剥蚀低山带。位于海拔1 300~1500米以下,年降水量200~4 00毫米,南坡位于海拔1 700~2021米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外营力以干燥剥蚀作用为主,南坡尤盛。

气候

天山山地气候年中明显分成冷、暖两季。冷季天气多晴朗,3000米以下的山地、盆地和谷地积雪深厚,且多雾霜。暖季(夏季)海拔3000米以上多雨雪。3000米以下气候凉快。

在天山山地,专门在天山西段,冬季往往形成明显的逆温层结。逆温产生于10月,消逝于翌年4月。以1月份的层结为最大,达3000米左右。

垂直自然带谱天山山地的年降水量,同一山坡自西到东,逐步减少;山地迎风坡(北坡)多于背风坡(南坡);山地内部盆地或谷地少于外围山地。位于天山内部的巴音布鲁克海拔2438米,年降水量仅2762毫米,比同高度的山地少。天山北坡的年均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是中国洪涝区中的湿岛。其中以西段的中山森林带最多,竞达1139.7毫米(1970年记录)。海拔接近海平面的托克逊年降水量最少,只有6.9毫米。降水季节变化专门大,最大降水集中在5、6两月,以2月份最少。

植被

天山南麓和北麓的植被分布不同,北坡由山脚至山顶植被依次为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针叶林,高山草原,高山垫状植物,积雪冰川。南坡由山脚至山顶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洪涝山地草原、山地草原、剥蚀高山、积雪冰川。

6开发爱护编辑生态爱护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79°50’~80°54’,北纬41°40 ’~42°0 4’,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爱护区。爱护区东西长105km,南北宽28k m,总面积23.76万hm²。新疆托木尔峰自然爱护区始建于1980年6月,202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爱护区。

西天山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位于中天山西段伊犁地区境内,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14公里,总面积约28000公顷。年降水量达800─1000毫米,达到亚热带的降水水平,是新疆降水量最高的地区,被誉为洪涝荒漠中的“湿岛”。爱护区内形成了7个分属寒带、温带的垂直自然景观带,使得爱护区内物种十分丰富。爱护区要紧爱护对象是云杉林及其生境。

2021年,新疆天山成功申请成为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新疆天山”指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长达1760公里,总面积5759平方

公里,占天山总长度的3/4以上,横亘新疆全境,跨过了喀什、阿克苏、伊犁、博尔塔拉、巴音郭楞、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9个地州市。

7经济文化编辑经济

天山北麓是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天山北麓经济带在全疆有着举足轻重的阻碍,也是天山“八五”与“九五”期间我国国土综合开发的19个重点片区之一,是开发大西北的重点地区。

天山北坡经济带总面积约9.54万平方公里,只占新疆5.7%,人口458万人,占新疆23.3%。这一地带是生产力高度集中的地区,是新疆现代工业、农业、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全疆83%的重工业和62%的轻工业,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疆40%以上。

2021年-2009年,天山北坡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新疆经济社会进展的龙头和主体。

文化

东天山文化

距今四千年发达的史前文化,月氏、乌孙等早期游牧民族活动的遗迹,以及古老的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进展和演变,都在东天山文化的版图中。

哈密是东天山的一个标志,南边是以哈密盆地为中心的沙漠、戈壁和绿洲。北边,有巴里坤、伊吾草原,不同的自然环境,使哈密既有草原文化,又有绿洲文化,还有农耕文化,加上它是新疆乃至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多民族、多样文化在那个地点汇聚,使东天山在哈密表现出了多民族、多样文化的特点。

故事传奇

据《穆天子传》记载,3000年前的周朝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会见了他。穆王赠送大批锦绸美绢等中原特产,西王母则回赠了天山的奇珍珍宝,并邀请穆王游玩天山名胜。穆王亲书“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临别时,西王母劝饮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áng tíng shuǐtán feng jing yao wang ( ) ( ) ( ) ( ) 二、组词 亭()庭()潭()螺() 停()听()谭()累() 三、写出诗句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一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四、按要求写诗句。 1、《望洞庭》中描写洞庭湖平静的比喻句是 2《独坐敬亭山》中拟人句是 3《忆江南》中反问句是 五、回答问题。 1、《望洞庭》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独坐敬亭山》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忆江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六、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2、桂林山水 一、读一读,划一划。 栽倒(dǎo dào)画卷(juàn juǎn)倒映(dǎo dào) 扩散(sàn sǎn)竹筏(fáhuá)迷蒙(méng mén) 二、比一比,再组词。 赏()漓()栽()峦() 尝()璃()裁()恋() 三、文中很多描写山水的词语,请摘录下来,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描写山的词语: 描写水的词语: 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仿写。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句子。 ……像……像……像…… 六、这篇课文全部是围绕一句话写的,这句话是: 七“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 教案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欣赏大好河山,激发 爱国之情”的专题课文的最后一篇,是选读课文。虽说选读, 但是文字非常优美,还有许多地方值得研究。本篇课文按照总 分总的结构,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 山所看到的奇异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喜爱之情。 设计时,在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的基础之上,抓住作者描写的 天山的主要景物,自读自悟,掌握特点,说出感受,指导有感 情朗读等几个环节。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 物进行细读、赏读,在书旁做好批注。在自主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品读文章的句子,交流研究成果,研究运用比喻、排比、 衬托、对偶、设问等修辞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而达到积累优美的语句,模 仿修辞手法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教 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文章描写的首要风景及其特点,研究运用比喻、 排比等修辞方法把观察到的风景描写的详细、生动、形象。

3、感受优美词句并积聚。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章描写的首要风景及其特点。这节课依照“读――说感受――再读”的过程举行,不可忽视充裕的读。(增减轻点) 难点:研究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课件的设计要注重图声并茂) 2.学生预课文(要求学生课前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切体会文章的感情思想)教学过程: 一、赏图来揭题 1.导入:敬爱的同学们,上一周,我们游览了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白银盘普通的洞庭湖、景色诱人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有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今天,教师又将带你们去哪儿玩耍呢?(板书:天山)你去过天山吗?你对它有相识吗? 2.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天山。(配乐观赏天山美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3.作者碧野在玩耍天山后,如何用五百多字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语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七月的天山》节选自碧野的游记作品《天山景物记》,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全文结构清晰,按照刚进天山、天山里面、天山深处的写作顺序,把天山充满异彩的景物渐渐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课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是这一段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总起。随着地点的转换,景物发生着变化。在山脚下,仰望高耸的雪峰,近距离欣赏雪水清流;在山腰,走进密密的塔松之中,感受青松日影里独特风采;在天山深处是广阔的花海,野花缤纷、绵延、耀眼、绚烂,给人以最美的享受。让人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天山美,七月的天山更美,不是春天胜春天。 本文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较多地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段,且多是长句子,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诗意盎然,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可以抓住主要的长句子,让学生在反复读议的基础上背诵积累下来。 二、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新词,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天山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基本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瑰丽的诗句都是描写哪个地方的景色的吗?(天山)是呀,“天山”令人神往,今天学习一篇著名作家碧野描写的有关天山的美文,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资料交流 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 三、初读畅游 1.通读全文,文中一共描写了几个美丽的画面?并给这些画面加上小标题。(雪峰美景、幽静森林、繁花似锦) 2.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些画面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安排的,并找出有关语句。(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如: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四、细读畅谈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名师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 内容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为进一步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提供了模仿范例。《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景物。第一段点明游览地点后,依次描写了长廊、万专山、昆明湖的景色。描写每一处景物之前,作者都用一个过渡句介绍地点的转换。体会作者是怎样使用恰当的过渡句把游览顺序写清楚的,并借助过渡句梳理出作者游览的路线图。《七月的天山》主要描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一路所见,文笔优美。课文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记叙景物。 语文要素 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课文中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抓住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这两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找出两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 预设:《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按一定的顺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由回顾课文自然引出新知识,再加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到了新旧联系,温故而知新,简洁而实用。 二、学习例文。 1.学习《颐和园》。 (1)让我们翻开课本,走进文本,去欣赏颐和园的宜人风景吧!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颐和园?(美丽) 这是_______________的颐和园。 引导:你是从哪个句子中找到这个词的?(出示句子) 小结:这两句是全文的中心句,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2)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快速在文中圈画出这些句子。(出示句子)结合批注体会句子的作用。【语文要素】 ①引导: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这些句子不仅介绍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还点明了游览的地点。 ②根据过渡句画路线图。强调重点词语和短语。(出示: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3)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将景物写清楚的呢?默读课文,结合批注讨论交流。【语文要素】 ①长廊。(出示段落) 预设1:第1句“来到有名的长廊”不仅点明游览的地点,还总写了长廊的“长”。 预设2:通过数据具体描写了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

语文四年级下 《七月的天山》习题及答案解析

《七月的天山》课后训练及答案解析 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表示“看”的词语,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1)你骑在马上,可以()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2)()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3)战士们手握钢枪()着前方。 (4)站在山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A.(1)仰望(2)俯视(3)眺望(4)注视 B. (1)俯视(2)仰望(3)注视(4)眺望 【答案】B 【解析】不同的词语都可以表示看,但是看的角度不同,俯视是往下看,仰望是往上看,眺望是往远处看,注视是集中目光注意地看。 2.用“柔”组成词语填在括号里,熟读课文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逐渐变得()。 (2)这幅画色彩明丽,线条()。 (3)妈妈很(),从不跟我发火。 A. (1)柔嫩柔美(2)柔和(3)温柔 B. (1)柔美柔嫩(2)温柔(3)柔和 【答案】A 【解析】同一个柔字和不同的字搭配,就会发生微妙或者明显的语义的变化,有的柔和鲜嫩,有的柔和美丽,有的只

是柔和,有的可以指性情的温顺体贴。 3.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这句话把松塔比作巨伞,说明枝叶茂密。 A 是 B否 【答案】是 【解析】这是一个比喻句,而且是明喻,本体是塔松,喻体是巨伞,目的是形容松树植株庞大,枝叶繁茂。 4.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这是一个疑问句。 A 是 B否 【答案】否 【解析】这是个反问句,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句中有否定词,句末要有问号。 5.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本篇课文全文是按照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的顺序来写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_1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 教材内容分析: 《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还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课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和热爱之情。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课教学适宜扶放结合,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__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缎、涧”等8个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它们有什特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5.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做课前预习. 2.分配好上课学生的任务.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课 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那就让我们随同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去游一游吧! 2.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天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再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用大屏幕出示字词,指名认读。 3.默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地点变换的句子。 4.课文主要描写的哪些景物?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分配学习任务 第一组学习骑马上天山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颐和园》《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回顾一个游览过的地方,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在“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教材安排了《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提供了更多模仿范例。 《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景物。第一段点明游览地点后,依次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描写每一处景物之前,作者都用一个过渡句介绍地点的转换。本文的四处旁批和课后题提示了按游览顺序写景物的几个要点,第一处旁批提示写清楚地点,第二处提示可以用过渡句写出景点的转换,第三处提示要写出观察的视角,第四处提示学生印象深的景物可以重点描写。 《七月的天山》主要描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一路所见,文笔优美。课文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记叙景物。第2、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点明游览顺序,依次描写“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的美景。本课的旁批和课后题也从不同角度点明了按顺序写景物的几个要点。第一处旁批提示写一处景物可以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描写;第二处旁批提示写重点景物时可以用比喻、排比等方法进行描写;课后题引导学生借助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语句,理清写景的顺序。 二、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五、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课文。 (1)回顾本单元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 2.回顾写作方法。 师引导生找出两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明确:按一定的顺序。 3.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由回顾课文自然引出新知识,再加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到了新旧联系,温故而知新,简洁而实用。 二、学习例文 1.学习《颐和园》。 (1)阅读例文,整体感知。 ①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颐和园? ②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美丽) ③师引导:你从哪个句子中找到这个词的?(生交流) ④课件出示句子。 ⑤师小结:这两句是全文的中心句,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2)探究讨论,找过渡句。 ①师引导: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快速在文中圈画出这些句子。 ②生浏览课文,画出句子。 ③课件出示句子。 ④生朗读句子,结合批注体会句子的作用。 ⑤生根据过渡句画路线图。 ⑥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强调重点词语和短语。(课件出示:长廊万寿山脚下

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4七月的天山_苏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4七月的天山_苏版新课 标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天山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2500公里,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处达800公里以上。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天山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洪涝地区最大的山系。 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公里,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 435.3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天山。 2021年6月21日12点10分,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 地质形成 天山地质构造图天山属于比较年轻的山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距今约1200-200万年前。现今山脉的地貌特点则是新生代晚期地壳变动的产物。天山山脉形成以后的地质演化能够划分为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同碰撞-后碰撞构造岩浆活动时期、二叠纪早-中期幔源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时期和二叠纪晚期以来的陆内演化时期。 地质构成 天山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能够划分为15个单元。大致以东经90°线为界,以西地区南侧的南天山碰撞带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北侧的古陆碎块和其间的碰撞带呈北西走向斜列展布,构成巨型帚状构造;以东地区为相间排列的近东西走向的古活动陆缘或岛弧及其间的碰撞带3要紧山峰编辑天山山系图天山山脉由三列大致平行的山岭组成,其中北天山有阿拉套山、婆罗科努山和依连哈比尔尕山,中天山有乌孙山、那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四年级下语 文补充习题答案 1.走,我们去植树。 一、读一读,再抄写。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 1.小鸟是人类的朋友。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渠、山坡、欢声笑语、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2.数木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森林,少先队员满怀希望栽的小树。 四、把收获写下来。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2.第一朵杏花 二、2、慎重严肃郑重。 三、选3. 四、1、霎时间转眼间须臾。 2、兴奋激动。 3、严谨一丝不苟。 3.燕子 一、聚集俊美,偶然分散丑陋。 二、1、分红的桃花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2、在暖暖的阳光下,小猫侧身躺在墙角,舌头先舔下自己的爪子,然后在脸上抹了几下。

三、 1、(2)细雨柔柳青草花小燕子。 3)不知XXX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1)电线上的小燕子欢快动听。 2)几痕表现朦朦胧胧,像有又像无,很逼真,如果换成几根就太清楚了,没有作者写的耐人寻味。 四、剪闹不借你们的盐,不借你们的醋,只借你们的屋,给我们来住住。 五、抓住小猫耳朵大,胡子硬,眼睛灵活,来写的。 4.古诗两首 一、通过研究,你弄懂古诗中的那些字词的意思了吗?写下来。 啼:啼叫。 船:小河。 余:我。

二、想一想,写诗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峨嵋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XXX不见下渝州。 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三、理解诗意,完成下面的填空。 1、山郭水村佛寺。 2、XXX春天的某日,偶有所感写成的诗歌。风和日丽, 偷闲,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四、完成练。 1、山花草、燕子鸳鸯。 2、燕子鸳鸯。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七月的天山》课文及教案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七月的天山》课 文及教案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课文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的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4.七月的天山 作者简介 碧野素材 新人教版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4.七月的天山作者简介 碧野素材新人教版 一、生平简介: 碧野(1916——xx),原名黄潮洋,广东大埔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作家。 二、代表作: 著有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散文集《月亮湖》《幸福的人》等。 三、艺术成就: 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 附送: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4.七月的天山拓展阅读 天山景物记(碧野)素材新人教版 阅读提示:这篇文章和课文《七月的天山》的作者都是碧野先生的作品,你能说说和课文相比,这篇文章又写了天山的哪些景物吗?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似的森林。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像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恋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雪峰·溪流·森林 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产良马,不论伊犁的哈萨克马或者焉耆的蒙古马,骑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稳。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4七月的天山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4 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立刻天山。 进入天山,沙漠滩上的酷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冷气,会使你感觉像秋季似的凉快。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消融的雪水,从高挂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烁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绽放的白莲。每到水势迟缓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高兴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立刻,能够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亮的水底,在五彩绚丽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沉寂的天山增加了无穷的活力。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愈来愈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曲折无尽的葱绿的原始丛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为的清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渐渐变得娇嫩,山形也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迟缓,缭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涟漪着的溪流的两岸,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绚丽,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刺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灿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分外健壮 ; 人浮在花海上,显得分外精神。在立刻你用不着离鞍,只需 稍一伸手就能够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固然天山这时其实不是春季,可是有哪一个春季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 本文节选自《天山光景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境的一条大山脉,绵延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沙漠滩上固然酷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快宜人,则是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 教学难点:读文理 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积累好词好句,抓取主要内容知大意,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朗读1、2,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似的盛开饮马”三词反馈倾听的情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4、5,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请1-2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 缎duàn涧jiàn俯f

蹄tí溅jiàn延yán 鞍n .组织小组开火车赛读重要词语,检查识字状况,在反馈中纠错并反复纠读。 锦缎山涧俯视 马蹄溅起绵延 马鞍高耸透射 寂静增添细碎 柔嫩绚烂白皑皑 重重叠叠斑斑点点 .要求学生标画含生字的词语之后,组织学生接龙朗读课文,看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教师注意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反馈预习情况,组织学生查字典标注:高悬峭壁断崖银链鳞光绚烂无边繁花 .教师过渡: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仅仅满足于借助字典认识一些生字,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你们能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阅读提示里边提出的任务。老师读一读阅读提示,你仔细听,看阅读提示里面提出了几个任务。 .学生表述任务:想一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抄写优美的语句。 .教师过渡,学生默读课文,解决问题,教师帮助学生缩减语义并训练其有条理地、反复整体表达:《七月的天山》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课件【三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课件【三篇】 【篇一】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天山不了解,只能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天山优美的景色,并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天山景色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自读自悟

1、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2、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 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 重重叠叠幽静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马鞍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景物的。 三、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四、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板书设计: 4七月的天山 走进天山:雪峰溪流 游览的顺序再往前走森林 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祖国壮丽河山 再往前走:野花 【篇二】 (一)、研读课文,细品美景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一) 风景特点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平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 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二) 一、生字词 植树沟渠回荡音符版图乖乖和煦轻快童年健康增添建设郑重掌握绽开估计大概 规律泛出习惯飞箭花苞程度明媚留心盛开精确研究观察推断气候俊俏活泼机灵 荡漾烂漫掠过偶尔圆晕映衬鲜艳乌黑翅膀吹拂洒落聚拢展开赶集烟雨楼台酒旗 偷闲欢声笑语绿色工厂清明节兴冲冲顷刻间鹅黄色春深似海风月无边世外桃源山外有山飞瀑流泉古木参天诗情画意蔚为壮观 二、近义词。

和煦(暖和)青翠(苍翠)回荡(回响)希望(期望)轻快(轻松)伴随(陪伴)清新(新鲜)增添(增加)泛出(露出)绽开(开放)天真(单纯)留心(注意)立即(立刻)郑重(庄重) 大概(大约)明媚(明丽)顷刻间(刹那间)俊美(俊俏)机灵(机智)聚拢(聚集) 偶尔(偶然)午天(中午)烂漫(灿烂)映衬(衬托)生趣(情趣)也许(或许)精确(准确) 忽然(突然) 三、反义词。 和煦(寒冷)轻快(沉重)清新(混浊)欢声笑语(愁眉苦脸) 天真(老练)郑重(轻率)绽开(弥合)精确(粗略)乌黑(雪白) 俊俏(丑陋)聚拢(分散)活泼(呆板)偶尔(经常)快乐(悲伤) 参天(低矮)希望(失望)明媚(昏暗)明白(糊涂)机灵(愚笨)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含有动物的成语: 莺歌燕舞蜻蜓点水鹦鹉学舌鸡犬不宁狗急跳墙闻鸡起舞 2.含有“花”的成语:鸟语花香花前月下花团锦簇花言巧语花天酒地 3.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光明媚.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花红柳绿.花团锦簇 4.含有“春”字的成语: 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春风得意大地回春妙手回春 5.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BC式成语: 蒸蒸日上亭亭玉立井井有条欣欣向荣翩翩起舞啧啧称赞 6.ABB式词语:兴冲冲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白茫茫红通通黑乎乎 7.描写色彩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三)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 1,走,我们去植树补充习题答案 一,读一读,再抄写。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 1,小鸟是人类的朋友。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渠,山坡,欢声笑语,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2,数木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森林,少先队员满怀希望栽的小树。 四,把收获写下来。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以后要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四下1、走,我们去植树补充习题答案! 二、1、蜜蜂是勤劳的天使 2、叫洪水止住脚步让庄家快乐成长。 三、2、树木依靠叶子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制成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绿色宝库是森林绿色的希望是少先队员满怀希望植下的小树。 四、读了这些文字,我真的感受到了森林的重要,它可以调节气温,清新空气,制造氧气。人类一刻也离不开它! 四下2、第一朵杏花补充习题答案! 二、2、慎重严重郑重 三、选3 四、1、霎时间转眼间须臾 2、兴奋激动 3、严谨一丝不苟 四下3、燕子补充习题答案! 一、聚集俊美偶然 分散丑陋时常 二、1、分红的桃花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2、在暖暖的阳光下,小猫侧身躺在墙角,舌头先舔下自己的爪子,然后在脸上抹了几下。三、 1、 (2)、细雨柔柳青草花小燕子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1)电线小燕子欢快动听 (2)几痕表现朦朦胧胧,像有又像无,很逼真,如果换成几根就太清楚了没有作者写的耐人寻味。 四、剪闹不借你们的盐,不借你们的醋只借你们的屋,给我们来住住。 五、抓住小猫耳朵大,胡子硬眼睛灵活来写的。 四下4 一,通过学习,你弄懂古诗中的那些字词的意思?写下来。

苏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

苏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 1、古诗词三首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厌:满足 和:和谐,课文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青螺:课文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谙:熟悉 2、桂林山水 甲天下:天下第一。甲,居第一位。 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澜,大波浪。 无瑕:形容很纯净,没有斑点。瑕,玉石上的斑点。 峰峦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雄壮而而高大。 红叶似火:描写秋季红叶的颜色像火一样的红 奇峰罗列:到处遍布奇形怪状的山峰。罗列,分布,陈列。 形态万千:形状、姿态各种各样。 危峰兀立:山峰高耸直立。危,高。兀,高耸,突出。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云雾迷蒙:云雾缭绕,景物隐隐约约,让人看不清楚。 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画卷:①成卷轴形的画。②比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 3、记金华双龙洞 浙江:1.水名。即钱塘江。2.省名。简称浙。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钱塘江旧称浙江得名。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树林茂盛。突兀,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森郁,树木多而茂盛。孔隙:窟窿眼儿;缝儿。 臀部:1.四足动物后肢的上端和腰相连接的部位。2.各种动物身体后部无明显标志或界限的

部分。 稍微:副词。表示数量不多,程度不深,时间不长 额角:额,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 4、七月的天山 戈壁滩: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滩:滩(灘)tān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滩头。滩涂。 高耸:高而直:~入云丨~的纪念碑。 山涧:山间的水沟:山涧流水淙淙。 洄水涡:洄水:1.回旋的水流。涡,水流旋转形成中间低洼的地方:旋涡。涡流。 饮马溪边:到小溪边给马喂水喝。 俯视:从高处向下看。 五彩斑斓:色彩纷繁,非常好看。 寂静:安静,没有声音。 白皑皑:形容洁白的样子。 重重叠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 幽静:深幽静寂 萦绕: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五彩缤纷:色彩纷繁,艳丽好看。 绵延:连续延长。绵,连绵不断。 绚烂:光彩夺目;光华灿烂。 矫健:强壮有力。 5、中彩那天 中彩:彩票中奖了。 生计:维持生活的方式;生活。 拮据:生活困难,缺少钱。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寐,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和整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和整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和整理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和整理篇1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单独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交融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思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妙,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思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比照: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七月的天山同步答案

七月的天山同步答案 七月天山阅读训练及答案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沿着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1.这一段话主要写七月天山的什么? A.森林 B.日影 C.水声正确答案:A 2.这一段话中写巨伞指的是什么? A.群峰 B.森林 C.日光正确答案:B 3.请选择合适的叠词。 ()的农民 A.勤勤恳恳 B.摇摇晃晃 C.冷冷清清正确答案:A4.请选择合适的叠词。 ()的汽球 A.勤勤恳恳 B.摇摇晃晃 C.冷冷清清正确答案:B5.请选择合适的叠词。 ()的小巷 A.冷冷清清 B.摇摇晃晃 C.勤勤恳恳正确答案:A6.骑马的声音突出了什么?答:答案解析:突出了密林的幽静。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练习(2)(无答案)新人教版(新)4七月的天山(2)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d j ǔ白缎山涧俯视白皑皑íj y n马蹄

飞溅绵延马鞍二、辨字组词。 段()缓()撑()限()缎()暖()掌()很()三、照样子,写词语。 1、白皑皑 2、重重叠叠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雪峰()的白莲()的雪水()的溪水()的山涧()的鳞光()的日影()的塔松五、按要求写词语,再填空。 1、表示看的词语:(1)你骑在马上,可以()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2)()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3)战士们手握钢枪()着前方。 (4)站在山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2、用柔组成词语:(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逐渐变得()。 (2)这幅画色彩明丽,线条()。 (3)妈妈很(),从不跟我发火。 六、仿照例句写话,用上加点的词。 例1: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例2: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