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视阈下城中村改造建筑空间营建理念的研究——以西安市祭台村的实证研究为例

城市社区视阈下城中村改造建筑空间营建理念的研究——以

西安市祭台村的实证研究为例

胡靓;李志民;沈莹;高亮

【期刊名称】《住区》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城中村与其周边的城市区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社区系统,城中村的建筑空间环境集中体现了村民、外来人员以及周边城市居民的空间需求.本文首先在城市社区层面开展城中村建筑空间营建的理论研究;其次以西安市一个典型城中村改造案例的实证研究为例,通过分析改造前后社区商业服务空间结构的演变,建筑空间使用现状的对比,外来人员生存空间对比等,总结城中村改造的主要问题是“重内轻外”;最后提出“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营建理念,为目前城中村改造中建筑空间的营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胡靓;李志民;沈莹;高亮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构成研究——以西安市祭台村为例[J], 胡靓;沈莹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方案(2005年--25页)

目录 第一章、西安市城中村概况 (2) 第一节、西安市城中村简介 (2) 第二节、西安市城中村经济状况 (5) 第三节、西安市城中村社会状况 (5) 第二章、西安市城中村土地利用特征 (7) 第三章、“城中村”土地开发建设及交易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0) 第一节、开发建设中涉及的法律 (10) 第二节、“城中村”土地开发建设及交易涉及的法规 (10) 第三节、“城中村”土地开发建设及交易涉及的政策 (11) 第四章、我国各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比较 (11) 第一节、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情况 (11) 第二节、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情况 (13) 第三节、珠海市城中村改造情况 (14) 第五章、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措施 (16) 第一节、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难点 (17) 第二节、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策略 (18) 第三节、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措施: (21) 1.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 (21) 2、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 (21) 3、高起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22) 4、健全城市土地供应的管理机制 (23) 5、重视村民的观念改造和技能培训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1]西安市”城中村”类型划分及分布现状图 (25)

第一章、西安市城中村概况 第一节、西安市城中村简介 西安57个城中村列为第一批重点率先进行改造,年内完成“四个转变”,并将其全面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先行将市政公用、市容园林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覆盖57个城中村,彻底改变城市管理的“二元”化现状,为今后全面改造打下基础。在城六区中每个区至少确定两个示范村,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年内全西安市完成3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安置用房建设和20万平方米旧村拆除任务。 很多城中村都占据着城市中重要的地理位置,比如:西门外100米左右的西关新村,长安南路上的八里村、吴家坟,北郊把持西安北大门的张家堡,等等。城中村的村民失去了生产土地后,房租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为了获取更加丰厚的房租,再加上相关部门疏于监督和管理,于是村民们随意搭建私房,这种由农民自建的楼房,不要说是抗七级地震,就是三四级地震都很危险。祭台村就曾发生过村民刚建好1个月的七层楼房发生严重倾斜情况,最后被迫拆了3层。 城中村内部设施配套不健全,房屋质量不安全,周边环境脏、乱、差,房租低廉,一些流窜犯、卖淫小姐等也经常在此长期定居,治安环境令人堪忧。这些丑恶现象的泛滥,对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城市经济的繁荣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城中村的现状已严重影响着西安市城市化的进程,城中村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疮疤”,也影响了创建“西部最佳”的古都形象。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体制、居住人员结构等多种因素,城中村成为城市管理的“死角”

西安某城中村改造房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安市未央区刘汉村地区城中村综合改造项目 经济分析报告 二O一O年十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3) (一)地理位置 (6) (二)基本情况 (6) 二、项目市场定位 (7) (一)区域房地产发展现状 (7) (二)商品房房价初步调查 (9) (三)市场研究结论 (10) 三、项目定位 (11) (一)客户定位 (11) (二)产品定位 (11) (三)价格定位 (12) 四、项目建设方案 (12) (一)建设规模 (12) (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原则 (13) (三)项目进度安排 (13)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3) (一)本次测算的依据 (14)

(二)经济效益分析 (14) (三)融资方案 (18) 六、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 (18) (一)现金流量分析 (18) (二)贷款偿还分析 (18) (三)长期收益 (19) 七、社会效益评价 (19)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19) (二)项目与所在地相互适应性分析 (19) 八、风险分析(不确定分析) (20) (一)盈亏平衡分析 (20) (二)风险规避 (20) 九、项目评价的结论 (22) (一)结论 (22) (二)建议 (22)

一、项目概况 未央区刘汉村地区城中村综合改造项目位于西安市西郊大兴路西段,快速干道两侧,项目南邻城西客运站,北邻汉城遗址,东接西二环白家口立交桥商圈,西连三桥经济板块,是西安市西向门户区和“西咸一体化”的枢纽地区,该地块紧靠大兴西新区,比邻沣渭新区,北倚汉城遗址,是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又一核心区域,对联动我市东西、与周边地市以及省与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地理重要性。汉城湖(团结水库)的建设使该项目区位价值提升较大,也是未来吸引置业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交通价值方面:刘汉村所处的城西版块作为西安市的西大门,西连西宝高速,西兰公路,联通陇、新,南接西高新、西万公路、西汉高速,可达渝、蜀,快速干道与西安咸阳国际航空港连接及其方便,正在修建的地铁一号线连接西、咸两市并横贯西安市东西,距城西客运站不到2KM,大兴西西路、西二环、北二环连接经济开发区、市政府和新客站,西三环连接曲江新区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汉城北路、丈八路与西二环使本区域与高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人文消费价值方面:在历史文化脉络方面,大兴西路区域为汉文化源头,国家级汉遗址公园即将建设,西北为秦文化源头,隋朝确定该区域为皇都所在,东侧为唐文化传承区,南邻象征现代工业、科技文明的“西高新文化”,该区域文化包容性较强,可

建设用地扩展时空变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建设用地扩展时空变化研究——以西安 市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西安市作为西北发 展最快的省会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展尤为明显。通过西安市2009-2021年土地利用现状调 查数据,分析建设用地时空动态演变过程、客观分析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特点,有助于研判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明确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方向,探讨城市未来空间 结构和形态演变,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安市;建设用地;时空变化 1 建设用地扩展时空变化研究方法 1.1研究方法 1.1.1 建设用地扩展时间变化分析 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变化主要通过扩展速率与扩展强度进行表示,二者都是定量表示一定时间段内土地数量变化程度,速率反映建设用 地扩展速度和趋势[1],扩展强度表示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和快慢[2]。 扩展速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的年均速度。速率 越大,建设用地面积扩展越迅速,其数学表达式为: (1) 式中,为建设用地面积扩展速率;为时间段内末期建设用地面积;为时间段内初期建设用地面积;为时间段长度。

扩展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增长的建设用地与空间总面积的百分比,依据扩展强度能清晰反映扩展趋势,是一种动态表现,其数学表达式为: (2) 式中,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为研究时段长,当时段设定为年时,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根据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将城市扩展划分成6种类型,包括高速扩展(扩展强度>5%),快速扩展(扩展强度在3%-5%之间),中速扩展(扩展强度在2%-3%之间),低速扩展(扩展速度在1%-2%之间),缓慢扩展(扩展速度在0-1%之间),以及无扩展(扩展强度为0)。 1.1.2 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变化分析 在已有土地利用数据基础上,运用扩展方位分析法与重心转移分析,揭示区域内不同时间段建设用地分布情况与扩展方位。 空间扩展方位主要选择重心转移坐标进行分析,参考王秀兰等建立的“土地资源分布重心模型”计算原理[3],其方法为:把一个大区域分为若干个小区域,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根据居民点的分布及地形特点确定每个小区域几何中心或区县政府所在地的地理坐标,然后再乘以该小区域该项土地资源的面积,最后把乘积累加后除以全区域该项土地资源总面积。第t年某种土地资源分布重心坐标计算方法为: (3)

西安市碑林区祭台村城中村改造项目

西安市碑林区祭台村城中村改造项目 概念设计报告 本项目开发的终极目标及意义(代前言) 1、实现项目开发的赢利 2、树立公司的品牌 3、解决原居民的安置及生活保障 4、成为城中村改造的示范及典型 5、促成旧城片区的改造与升级 关键词:多赢 第一部分项目现状与分析 (找准项目“是什么”) 一、项目地块现状要点梳理 1、位于南二环与太乙路十字周边,城中村用地 2、分为八个不规则地块,且成零散状分布 3、每一地块从3.35亩至74.28亩大小不等 4、地块几乎全部沿街 5、局部地段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 6、四周为家属院、宿舍楼等 7、开发成高容积率、高密度产品 关键词:旧城区、地块小而散、高容积率、高密度产品 二、项目开发思考基础 1、住宅小区 高档小区需要一系列的规模、景观、环境等要素的支撑,相对而言,地段反倒降为其次。项目地块大多狭小而零散,又处于旧城包围中,居住的舒适度无法与其它规模小区相比,从房地产发展的规律上讲,全部做成纯高

档住宅小区有一定的难度。 2、市场销售 考虑到安置与赢利,项目一定是高容积率。如果项目地块全部是高层住宅产品,有大几十万的量,且散布在若干个小地块中,从房地产市场竞争的角度上讲,处于劣势。价格上不去,但成本又是高层的成本,资金压力可想而知。在周边目前都是密密麻麻的旧城区,突兀的几栋高层,居住品质上不去,市场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3、商业底商 项目商业若仅作为普通的沿街商业物业形态,在沿路网的住宅下面全部布置底商的做法,只能达到了城市区域版块的简单改造,而不是升级。市场能否有如此大的商业容量或需求量?此做法,只能称作为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性上解决项目产品的出路。 所以,要达到版块的繁荣,项目的旺销,需要的是产品的升级,地段的升级、城市区域的更新! 关键词:高层产品、无效供应、普通底商、升级、区域更新 从一般性房地产开发的视角和规律来看,项目地块小而散,且容积率居高,开发为单纯的商品房项目有较大的难度,惟有进行突破,创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 三、项目开发方向分析 对事物认知的程度取决于洞悉事物的广度与深度。 切入视角(思考的方向) 西安, 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闻名于世的古都,国际旅游城市; 中国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经济贸易中心; 2010年人口规模将达955.46万人,即近期将为1000万人; 城市未来布局,“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六心”。 (一)城市宏观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