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案例分析

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案例分析

今年3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案例汇编》,该文件从项目基本情况、改造模式、规划思路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广东省多个城市的“三旧”改造典型案例,共涉及项目21个。

其中,旧村改造项目7个,包括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城中村综合开发项目、茂名市旧塘村改造项目、南海区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改造项目、文冲城中村改造项目、阳江市排后村改造项目、东城区牛山钟屋围旧村项目、坂田天安云谷项目。

旧厂房改造项目7个,其中佛山市2个,分别是佛山市容桂恒鼎工业园改造项目、佛山市天富科技城项目;中山市2个,分别是中山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项目、中山市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旧厂房改造项目。在旧城镇改造方面,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项目、湛江市华都汇项目、阳江市百利广场改造项目等列入案例汇编。

以下选取3个旧村改造案例,以供学习借鉴之用。

01

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城中村综合开发项目

——拆除重建和局部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更新模式

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城中村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是目前广东省内最大的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项目占地 68.5万平方米,涉及近 1000 户原村民、300 多户非村民的动迁、约7万居住人口的搬迁及 1500 多栋房屋(近110 万平方米)的拆除,由华润置地(深圳)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

大冲村改造前为城中村 , 地处深南大道沿线城市景观带上,毗邻科技园。村内楼房密集、小巷狭窄、街道凌乱、居室昏暗,与周边现代、整洁的城市风貌形成鲜明反差。村民的“握手楼” 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公共设施匮乏,成为基层社会难点。

原大冲集体经济的发展主要来源于集体商铺、厂房的出租,但随着金融危机的来袭,很多工厂纷纷撤离大冲甚或搬到租金更便宜的地区甚至倒闭,集体经济备受冲击。村民长期依赖收取房租为生 , 过于安逸的生活催生了大批“收租二代”。

主要做法

本项目采取拆除重建和局部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更新模式。对拆迁用地范围内现有建筑实行整体拆除重建,由改造实施主体负责。对现状朗景园居住小区、大王古庙、郑氏宗祠实行综合整治。

在实施过程中,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股份公司参与”的运作模式。通过对现状的深入调研,兼顾相关各方面的利益,使旧村改造与市场经济结合,保证改造开发有一定的合理利润,有效带动改造实施主体的积极性,更快推动旧村地区的改造,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2007 年 3 月 19 日,华润集团和大冲股份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大冲旧改正式拉开帷幕。

2008 年 7 月,南山区政府派出 30 余人的驻点工作组,进驻大冲村指导和协调合作双方开展工作。在村民、政府、企业三方中,“村民受益”被摆在了首要位置。大冲旧改 , 村民可以获得货币补偿和物业补偿。大冲旧改依靠政、企、村三方团队及主流民意的支持,攻坚克难,推动着大冲旧改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在规划思路方面,本项目将整村纳入改造,以单元利益统筹为抓手,确定了“整体推进、分期实施”的工作思路推进改造工作。致力于将本项目打造成为深圳乃至全国城市更新项目的标杆和典范,成为与深圳市未来形象相适应的超大规模、新型、时尚、现代化的商业商务中心及居住社区,成为深圳高新区和华侨城旅游景区的重要配套基地。

项目拆迁用地面积 47 万平方米,开发建设用地面积 36 万平方米。项目整体规划计容建筑面积达 280 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住宅 1385350 平方米(含保障性住房 53600 平方米、物业服务用房 1650 平方米)、商业283360 平方米、酒店 81500 平方米、办公 722500 平方米、公寓 262790 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 64500 平方米。此外,地下综合商业开发建设规模为35000 平方米。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改造完成后,配套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大王古庙和郑氏宗祠两个历史建筑的重建,为大冲人守住了精神家园和历史记忆。

配套政策

深圳市在 2009 年 10 月颁布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提出了“城市更新”这一概念,在传统旧城改造的基础上强化了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处置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提升低效用地潜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内涵,并围绕“城市更新单元”进行了政策和机制的多项创新,开始系统推进有关工作。

以《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和《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为城市更新政策的两大核心,并在计划立项、规划审批、用地出让等各环节均出台了配套政策,包括计划申报指引、规划审批规则、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用地审批规则等操作性规程,明确办理流程。

同时,深圳市还出台了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旧屋村认定办法、历史用地处置办法等专项规定;结合各年度最新工作形势还出台了指导意见、暂行措施等政策性文件解决具体问题。这些文件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内容各有侧重,共同推动了城市更新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此外,深圳市制定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审查技术指引(试行)》,推动城市更新规划管理的规范化,确立基础建筑面积、转移建筑面积、奖励建筑面积的容积率测算规则,并要求在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设专篇明确项目的开发时序、拆迁捆绑责任、公共设施落实方案等。

改造前全景

建成效果图

案例点评

深圳市大冲村改造项目是目前广东省内最大的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本项目采取拆除重建和局部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更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股份公司参与”的运作模式,配套了多项政策措施。通过对现状的深入调研,兼顾相关各方面的利益,使旧村改造与市场经济结合,保证改造开发有一定的合理利润,有效带动改造实施主体的积极性,更快推动旧村地区的改造,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为省内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样本。

02

文冲城中村改造项目

文冲(石化路以西)的现状城中村,位于广州市黄埔东路以北、石化路以西、乌涌河以东、万科城市花园以南,总用地面积约 50.49 公顷。改造范围内共有1916 户,4896 人,现状总建筑面积为 60.19 万平方米,现状毛容积率

1.27,建筑毛密度 38.9%。改造后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201.15万平方米,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151.42 万平方米;其中,复建安置区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76.96万平方米,融资区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74.46 万平方米。项目按照“自主开发,整村改造”的模式实施改造,已于 2009 年开工建设,项目预算总投资约 89.73 亿元。项目包括 6 个地块(详见下图),具体如下:

2009 年 6 月 4 日,苏泽群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上通过《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方案》,文冲村改造正式启动。

项目主要手续历程

1.2002 年“撤村改居”开始构思城中村改造,主动开展城中村改造的摸查和前期工作,做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编制《文冲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规划》。

2.2006 年委托编制《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方案》。

3.2007 年,文冲经联社成立专门的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和工作领导小组,并编制项目改造方案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4.2008 年对项目改造方案进行表决并一致通过。

5.2009 年广州市政府确定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项目为全市 52 条全面改造城中村名单之一。2009 年 6 月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穗府会纪〔2009〕151 号)批复改造方案。

6.2010 年文冲经联社组织表决通过《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方案》,并开始与村民签定拆迁补偿安置协议。2 月 26 日获得广州市规划局《关于原则同意城中村改造方案的复函》( 穗规批〔2010〕51 号)。

7.2012 年 1 月 31 日获得《关于同意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调整的复函》(穗规批〔2012〕18 号)。

8.2016 年 11 月 23 日获得《关于同意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调整的复函》(穗国土规划批〔2016〕75 号)。

产权情况

文冲城中村改造项目总用地面积约 50.49 公顷,其中现状保留养殖水面 4.18 公顷,河流水面 1.97 公顷,其余 44.34 公顷为建设用地。改造范围内土地原为文冲经联社及有关生产社的权属集体用地,根据广州市城市更新有关政策,项目全部用地已完成集体建设用地转国有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市国土部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将全部复建安置区约 26.62公顷用地划拨至项目改造主体广州黄埔文冲城中村改造投资有限公司,将全部融资区约 23.87 公顷用地协议出让给项目改造主体广州黄埔文冲城中村改造投资有限公司。2012 年 1 月 31 日获得《关于同意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调整的复函》(穗规批〔2012〕18 号);2016 年 11 月 23 日获得《关于同意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调整的复函》(穗国土规划批〔2016〕75 号)。

改造情况

项目改造后,回迁房屋全部为电梯高层洋房,建筑质量良好,建筑密度约为17%,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近 6 万平方米,中学、小学、幼儿园、居民健身场地、肉菜市场等设施一应俱全,社区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集体物业面积从12万平方米增加至17万平方米,通过统筹规划,高端打造,结合良好的交通地理区位,以及主流群体的消费习惯,引入租金收益更高的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业态,构建多元化综合商业体,集体收入将大幅提高。项目注重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文冲碉楼、陆氏大宗祠及周边历史建筑原地保护修缮,并在此处规划大型文化休闲广场,使得旧村原有的历史文化脉络得以有效的传承。

项目改造模式

1.改造类型:政府主导,文冲集体经济组织自主改造,成立全资子公司为改造主体。

2.资金来源:政府不投入,改造成本全部由融资地块协议出让取得改造资金。

3.文冲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改造后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居民生活水平渐步上升,为保障文冲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在复建现有12万平方米集体物业基础上,另额外增加 4.7 万平方米的复建村集体物业。

改造成效

1.建设成效

项目于 2010 年 6 月正式启动签约工作,截止目前,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同意率达 93%;截止至目前,已搬迁并拆除的房屋有 2025 栋,占比 82%,未搬迁房屋有 470 栋,占比 18%。

(1)回迁安置房交付和建设情况。本项目已累计向村民交付了 33.9 万平方米,共 2808 套回迁安置房,包括一期 B1-B3 栋、二期 B4-B6 栋、三期 G1 栋、四期 H3 栋、五期 C3C4 栋及六期 I5 栋,占本项目回迁安置房住宅总建筑面积比例为 77%。目前正在建设施工的回迁房共 11.6万平方米(共 822 套),其中七期 H9H10H11 栋(6.5 万平方米、372 套)已结构封顶,四期

H4H5H6 栋(5.1 万平方米、450 套)已施工至正负零。另外,受拆迁影响未开工的住宅部分约12.16 万平方米(四期 H1H2 栋、五期 C1C2 栋及八期 H7H8 栋,合计 920 套)。截至目前,该项目安置房已动工建设比例达 85%,回迁安置房住宅部分已累积交付比例达 77%,已签约居民每户至少分到 1 套 2 居室以上的房屋。

(2)公建配套建设情况。本项目已建成并验收移交的公建配套共计 2.12 万平方米 ( 广大附中 J1 栋、消防站 XF1 栋、文化活动站、公交站及垃圾站 );正在建设安置区地块四内独立占地的 1 所小学 J2 栋、1 所幼儿园 J3 栋,用地面积 2.2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78 万平方米。二者共计占本项目公建配套面积的比例约 67%。

(3)古建文保修缮情况。项目文物保护总共 35 处,总建筑面积 9517 平方米,现已完成文物建筑 11 座,面积 4380 平方米;其中原地修缮 6 座,面积1195.4 平方米,迁建重建 4 座,面积 757.6 平方米;新建文化中心面积2427 平方米。

(4)融资房建设情况。项目共完成融资房销售面积约 15.42 万平方米,占融资区总建筑面积比例 14.35%。

2.改造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扩容提质的影响

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前 1916 户,人数 4986 人,改造后居住人口将达到 3 万多,建筑总面积将从 60.19 万平方米扩容到 199.25 万平方米。改造前简单的集体物业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商业集中圈,主要为集体物业地块三规划方案编制时充分考虑东侧紧临沃尔玛、地铁5号线文冲站的利好(计划将地块引入集中商业地下室),在地块东侧布局了集中商业与办公楼,由此形成商业、办公、大型生活配套、交通的组团并制造大沙东商圈的活跃节

点,极大提升集体物业的价值。城市主干道黄埔东路的商业建筑(地块四商业部分 L-8、L-9 栋与融资地块六 I5 栋)统一规划,提升城市界面的形与品质,并按统一运营为基调进行整体商业业态规划与落位,提升商业综合竞争力。文冲古建筑群规划修缮建成后,古建筑群将成为民众观赏休闲、文化交流和活动经营的好场所,提升了以“文化”为主题的品质社区,成为打造城市特色名片的重要资源。

主要措施

在改造原则上,按照“政府政策主导,文冲集体经济组织为改造主体;政府不投入,改造成本全部由拍卖地块所取得的资金来承担;转制社区集体利益不受损、转制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保障转制社区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谋划。

在改造模式上,前期采用“搬积木”形式滚动发展。将多个地块进行“拆、建、补”,即把一号地块的村民先临迁出去,建成新楼后,再把他们安置回来,同时也把二号地块的拆迁村民安置进来,跟着再拆二号地块,二号地块建好后,接着是三号、四号地块、以此类推;根据工作进展实际情况,目前采取的模式是“拆卸动迁成熟一片,见缝插针建设一片”。在改造模式上还将旧城更新安置与城中村改造融资密切结合,既解决了旧城改造安置用地难问题,又为整个城中村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总体规划上,采用商住分离的模式。改造后的地块将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居民的回迁安置地块,用来建设居民的回迁房;二是文冲的集体物业建设地块,用来建设文冲集体经济项目;三是拍卖地块,用来建设商品房、商业区等。商

业建筑主要集中在大沙东路、黄埔东路主干道及地铁 5 号线文冲站周边,形成繁华的商业氛围。住宅建筑沿原有鱼塘、河涌水系形成点式布局。主要公共建设配套设施包括了 2 所幼儿园、1 所中学,1 所小学、居民健身娱乐场所、文化站以及变电站、消防站等。安置房的户型要求,由回迁户代表参与设计,并建造多套面积不同户型的板房,供改造地块的居民现场观看,提出相关修改意见。安置房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并带有简洁装修。保留 0.12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物,以陆氏大宗祠为中心,形成约 3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休闲文化广场。

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从区公、检、法、司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组,派驻到文冲、横沙和茅岗等旧村改造项目一线,重点突破动迁难题,全力确保社会稳定。工作组严格落实“五同”制度,与社区人员同工作、同学习、同生活、同加班夜访、同研讨,采取“听、查、看、问、访”等方式,收集和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和诉求,定期向区有关部门汇报反映,有效发挥“连心桥”作用。工作组成员采取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多管齐下的方法,打政策牌、感情牌,算经济账、未来账,取得村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在征地拆迁的攻坚阶段,主动约请重点对象,会同社区干部和经济社社长当面沟通,促进分歧达成一致,有效发挥“润滑剂”作用,有效促进项目签约动迁和动工建设加快实施。

存在问题和原因

由于文冲等旧村改造项目成本核算中并无考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且项目难以符合棚户区改造相关标准和要求,导致文冲项目后续复建安置区物业无法办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手续,对项目改造资金平衡和建设实施造成影响。

03

东城区牛山钟屋围旧村项目

东城区牛山钟屋围旧村“三旧”改造项目位于东莞市东城区牛山社区莞长路西侧,东莞市第一中学及高级中学东南部,项目改造范围共 19.07 公顷,改造后实际出让面积 10.7 公顷。

项目改造前为钟屋围村民宅基地,建筑质量普遍较差,且村内道路破败,生活配套严重缺乏,逾九成原居民已迁离,村内居住大量“三无”人员,并开设很多无证经营小作坊,乱脏差严重,给周边学校及附近村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均要求对该地块进行彻底整改。为全面落实好上级指示,提高片区城市形象,给周边居民及师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东城街道大力推进该项目改造。项目于2012年启动,由东莞市东城区牛山股份经济联合社和东莞市卓越天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卓越天城公司)通过村企合作模式进行改造。项目于2016年4月完成土地出让,一期于2018 年 4 月竣工,目前已全部预售;二期于 2018年5月动工 , 目前正在建设及预售;回迁房于 2019 年 4 月竣工,目前已完成分配。

产权情况

项目原土地权属人为东城区牛山股份经济联合社(实际合作主体应为东城街道牛山经济联合社钟屋围分社,因2013年9月30日起,东城街道所有分社均不再具有法人资格,因此由经联社代行使相关权利义务,实际上本项目“三旧”改造所得集体收益全部归分社所有,分社具有完全的自主支配权和所有权),根据《东莞市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实施“三旧”改造操作指引》(东府办〔2015〕108 号)要求,原土地权属人引入企业实施改造,并确认二级开发主体为卓越天城公司,目前 10.7 公顷二类居住用地已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

项目改造前为村民宅基地,缺乏道路、绿化等规划配套。改造后规划用途为二类居住、公园、道路、绿化等,项目分两期实施,规划建筑面积约36.2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 3.4,总投资约32亿元。

改造情况

目前,项目已完成改造,已建成建筑面积 36.25 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及建筑面积 85950.36 平方米的回迁小区,大大改善片区人居环境。另外,按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规划和改造方案的要求,已由卓越天城公司完成拆迁工作并无偿移交给政府作为公共设施用地共38633平方米,包括由政府实施建设的道路用地的7558平方米,由卓越天城公司无偿配建的公园用地583平方米,由东城街道委托卓越天城公司无偿代建并自建成日起实施管理20年的公园用地及防护绿地共30492平方米,提高片区绿化、交通、社区服务等公共配套水平。

在开发成效方面,一是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了。通过项目征地拆迁,农村集体获得土地出让金返还款 2.05 亿元、临街商铺 1000 平方米以及位于项目内的社区管理用房 350 平方米,使过去相对欠发达的集体经济组织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拆迁群众获得的征地补偿款超过 3000 万元,回迁房面积超过8.5 万平方米,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二是城乡发展更加协调。通过片区改造,旧村整体面貌得到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补足了配套设施短板,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由街道财政出资对项目部分“拆三留一”的公共用地区域以及回迁房周边区域的路网、市政、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同时,引导项目开发商通过异地捐建的方式,为东城无偿建设了花园小学、社卫大楼等公建配套设施。

三是改造思路更加开阔。通过项目的改造,改变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改造模式,转变为政府统筹、尊重农村集体、村民等权利人的自主改造权、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的模式。在政府投入较少人力、财力的情况下,完成了旧村改造,完善了公建配套,解决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社会治理难题,实现了各方共谋、共建、共享。

主要措施

(一)注重发挥农村集体的自主性

改造项目充分利用省 " 三旧 " 改造政策中农村集体自愿申请将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的特殊政策,赋予了农村集体在改造中的自主权,避免了以往政府征拆产生的对立矛盾。经股东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后,牛山经济联合社申请将项目地块由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并于 2013 年 8 月 23 日取得了省征地批复,然后协议出让引入企业合作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通过股东代表会议、公开公示等程序,充分保障了农村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通过项目征地拆迁,农村集体获得土地出让金返还款 2.05 亿元、临街商铺 1000 平方米以及位于项目内的社区管理用房 350 平方米,使过去相对欠发达的集体经济组织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注重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钟屋围项目采取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改造模式实施,既引入了熟悉地方情况的本土开发企业东莞市卓越天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前期拆迁协商,也引入了实力雄厚、品控过硬的品牌开发商万科集团、中天集团进行后期建设管理,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拆迁谈判机制,高效、平稳地解决了300多户村民的拆迁难题,充分撬动市场资金解决旧村改造的资金难题,项目改造资金基本来自市场投资,避免了旧村改造给地方政府造成的巨大财政压力。

(三)注重充分履行政府的角色职责

引入市场机制实施改造不是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而是须要转变政府在改造活动中的角色、职能。钟屋围改造项目中,东城街道办事处由以往征地拆迁的唯一主导方转变为“三旧”改造的协调者、监督者、引导者。在前期征拆阶段,

政府主要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如征拆面积的公开丈量和确定,绝大多数群众合理诉求的转达,少数“钉子户”的沟通工作等;在项目建设阶段,政府主要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对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实施重点监督,确保项目按规划实施,同时要求开发商同步建设并按期交付回迁房,确保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在后期运营阶段,政府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引导项目开发商通过异地捐建的方式,为东城无偿建设了花园小学、社卫大楼等公建配套设施。

浅谈广州市三旧改造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广州市三旧改造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逐步的加大。广州市的城市建设也从快速粗放向精细考究转变,如广州“三旧”的改造,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文章就其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字:三旧改造;城市规划;可操作性 引言:随着城市发展的稳步提升,广州市的城市建设也从快速粗放向精细考究转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广州市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进行“三旧改造”土地改造模式,即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有效解决了广东省土地供需的矛盾。但是近年来在三旧改造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特色城市消失等,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 “三旧”改造存在的问题 “三旧”是一个代名词,它最早出现在2007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决定》中,之后逐渐被社会舆论和政府沿用,特用来指代旧城镇、旧村庄和旧厂房。而2009年8月广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用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三旧”改造政策在广东省正式实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被大家熟知,下面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1缺乏技术性的指导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城乡改造体系不够完善,对城乡改造的技术也不够成熟,但是广州“三旧”改造设计中,对城镇、厂房、村庄进行城乡规划的设计势必会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但是由于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理论、经验还不丰富,在改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导,而且城市的规划部门并没有把“三旧”改造列入其中,使“三旧”改造的进行缺乏一定的保护性。 1.2过度的追求速度,忽视相关衔接的操作性 为了尽早在改造过程中看到成效,一些人盲目追求工程速度的同时却忽视了工程的质量,在原本没有任何关联的工程中胡乱进行操作,追赶工期。另外在进行城乡改造的过程中,没有明确“三旧”与各方的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并且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规划,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1.3改造资金短缺 在城乡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没有深刻认识到其改造的严峻性,没有确保改造资金的正常供应,使“三旧”改造资金缺乏。”三旧”改造一定会涉及到农

三旧改造模式税务处理

三旧改造模式税务处理 一、概述 三旧改造是指城市更新过程中,对旧城区、旧工业区和旧村进行改造和更新。这种改造模式旨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在进行三旧改造的过程中,税务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三旧改造模式的税务处理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二、三旧改造模式的税务处理 1、土地增值税 在三旧改造过程中,土地增值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土地增值税是以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去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采取四级超率累进税率进行征收。在三旧改造项目中,土地增值税的征收需要考虑房地产转让收入和扣除项目金额。 2、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三旧改造中另一个重要的税务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所得为征税对象,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一

种税。在三旧改造项目中,企业所得税的征收需要考虑企业的所得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税率和优惠政策。 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三旧改造中涉及到的另一个重要税务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所得为征税对象,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一种税。在三旧改造项目中,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需要考虑个人的所得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税率和优惠政策。 三、税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合法性原则 在进行三旧改造的税务处理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性原则。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公平性原则 在进行三旧改造的税务处理时,必须保证公平性原则。即对于同一地区的纳税人,应采取相同的税率和优惠政策,避免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3、综合性原则

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案例分析

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案例分析 今年3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案例汇编》,该文件从项目基本情况、改造模式、规划思路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广东省多个城市的“三旧”改造典型案例,共涉及项目21个。 其中,旧村改造项目7个,包括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城中村综合开发项目、茂名市旧塘村改造项目、南海区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改造项目、文冲城中村改造项目、阳江市排后村改造项目、东城区牛山钟屋围旧村项目、坂田天安云谷项目。 旧厂房改造项目7个,其中佛山市2个,分别是佛山市容桂恒鼎工业园改造项目、佛山市天富科技城项目;中山市2个,分别是中山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项目、中山市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旧厂房改造项目。在旧城镇改造方面,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项目、湛江市华都汇项目、阳江市百利广场改造项目等列入案例汇编。 以下选取3个旧村改造案例,以供学习借鉴之用。 01 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城中村综合开发项目 ——拆除重建和局部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更新模式 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城中村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是目前广东省内最大的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项目占地 68.5万平方米,涉及近 1000 户原村民、300 多户非村民的动迁、约7万居住人口的搬迁及 1500 多栋房屋(近110 万平方米)的拆除,由华润置地(深圳)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 大冲村改造前为城中村 , 地处深南大道沿线城市景观带上,毗邻科技园。村内楼房密集、小巷狭窄、街道凌乱、居室昏暗,与周边现代、整洁的城市风貌形成鲜明反差。村民的“握手楼” 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公共设施匮乏,成为基层社会难点。 原大冲集体经济的发展主要来源于集体商铺、厂房的出租,但随着金融危机的来袭,很多工厂纷纷撤离大冲甚或搬到租金更便宜的地区甚至倒闭,集体经济备受冲击。村民长期依赖收取房租为生 , 过于安逸的生活催生了大批“收租二代”。 主要做法 本项目采取拆除重建和局部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更新模式。对拆迁用地范围内现有建筑实行整体拆除重建,由改造实施主体负责。对现状朗景园居住小区、大王古庙、郑氏宗祠实行综合整治。

东莞市整村统筹“三旧”改造片区统筹规划研究——以东莞市樟木头镇官仓社区改造为例

东莞市整村统筹“三旧”改造片区统筹规划研究——以东莞市樟木头镇官仓社 区改造为例 摘要: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一直备受关注,东莞市将城中村改造视为全市空间革命的重要抓手,而拆除新建类的城中村改造 是融合社区、政府、企业重点关注的改造类型之一,本文以樟木头镇官仓社区为例,首先通过基础评估摸清社区现状底图底数并通过评估结果判断片区改造必要性、改造愿景和改造策略;其次通过改造统筹规划做好片区谋划、单元细分,平 衡好片区内保护与开发利用,重塑政府、市场、村集体、权利人等利益格局,确 保改造片区连片实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益;最后通过研究控规调整可行性及 城市设计要素管控,做好片区统筹与法定规划的衔接及地块深度的精细化管控, 保障片区见山、望水、显特色的公众利益不受损害。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整村统筹、片区规划、控规调整、城市设计 一、研究背景 城中村改造政策背景。2023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在超大 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 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 举措。指导意见核心是改善村居环境,目的是全面提升,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东莞市城中村改造方式。依据《东莞市城中村改造编制指引》城中村改造分 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拆除新建类、整治提升类、拆整结合类,其中拆除新建类方 式按东莞市“三旧”改造政策实施,整治提升类按编制“一村一策”报告实施。 整村统筹规划编制情形。属于拆除新建类的城中村图斑若位于“三旧”改造 城镇空间改造大圈范围内的,可编制片区统筹规划和单元规划,最后落实至控规;

三旧改造下生态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及对策

三旧改造下生态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及 对策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土地利用日益紧张。为解决土地短缺问题,国家通过试点推进了三旧改造项目的全面实施。通过三旧改造,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本文在对三旧改造及其意义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三旧改造生态区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困难,并根据问题制定对策。 关键词:三旧改造;城中村;生态地区 城中村是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城市中的村庄经常面临许多困难,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原村民以小产权房为由抵制改造;二是村民改造工艺欠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一些开发商为了达到短期利益,对村民的要求不加思考,导致了高质量的生态地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在改造中不断出现问题,制约了后续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城中村的改造业已经变成了三旧改造的重要内容。 1三旧改造下生态地区城中村改造的含义 1.1三旧改造的含义 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的资源和土地,我国2008年发布了以旧村庄、旧城镇和旧厂房为主题的三旧改造计划,从那个时候开始,三旧改造的模式也就传播开来。旧城区的改造主要涉及到旧城区的街道,它是指场地和其他区域的改造。老厂房改造主要是指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将过往传统的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厂去朝着城市周边的郊区转移过原有的区域产生的大量的老仓库和老厂房,就需要通过改造的方式,不断的对该区域的资源再利用率进行提升。城中村的各种配套设施也已经弱化了,实际的社会功能无法满足现如今城市化发展的需求。 1.2三旧改造的意义

三旧改造能够促进城市化发展,举例来说,能够不断的提升三旧城市改造的 土地利用率,特别是通过成套设备,旧城旧村改造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更好 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改善环境,也能够为生 态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和助力。并且通过三旧改造的方式,能够积极地营造出良 好的营商环境和生态生活环境,不断的强化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水平,让城市的环 境发展变得更加的美丽和美好,并且积极地推动着城市的产业转型和优化,不断 的建设文明智慧生态健康的美丽城市。 2三旧改造下生态地区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困境 2.1改造主体趋利避害,部分项目改造难度大 三旧改造过程中,通常是使用政府招标的方式来完成更好的改造城中村的情况,并且依照着计划来进行改造,因此经济利益的转化要放在第一位,因此企业 在项目选择的过程中,会选择一些难度较小的利益,但实际选择的是相对难度较 大的城中村改造[1]。转型主体的利益应符合需要,符合转型要求。聚焦生态区建设,转型难度似乎很大。受大多数改造主体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招标和投标 的公司都是为了更好的追求市场利益,因此我们需要选择简单却可行的改造项目,让一些改造变的能够顺利实施,不断通过积极优化的方式转变利益主体,并且在 实现三旧改造的背景之下,许多城中村改造的水平未能充分发挥。 2.2改造工艺欠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在进行城中村三旧改造的过程当中,给生态环境的发展带来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通常来说城中村的改造需要更高水平更高技术,也需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来 进行更好的保护生态发展环境。但是结合着现有的整体建设情况来说,大部分的 建筑主体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改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没有较好 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实践规划和改造的过程当中,尽管完成了相应的改造任务和 计划,但是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带来了更多的生态环境发展问题。 3三旧改造下生态地区城中村改造的优化策略 3.1加大财政扶持,激发改造主体积极性

广东省三旧改造项目涉及的税收政策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官方微信9月11日终于全文推送了《广东省“三旧”改造税收指引》(附广州地税专业人士权威解读) 2017年9月11日来源:广东国土资源及广州城市更新官方公众微信号 按:2017年8月中旬就有自媒体推送了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制定印发的《广东省“三旧”改造税收指引》,但是直到昨天(9月11日)TPSZSMART才看到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该指引的全文,而在9月1日下午广州市城市更新局也举办了“三旧”改造税收专题培训会,邀请了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税政一处专业人士孙涛对该指引做了解读。特将该指引全文及解读要点推送分享大家。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印发《广东省“三旧”改造税收指引》的通知 粤地税发[2017]68号 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三旧”改造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粤府〔2016〕96号)中省税务主管部门负责制订“三旧”改造相关税收指引的要求,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将我省“三旧”改造分为三类共九种改造模式。第一大类政府主导模式分为:政府收储、政府统租、综合整治(政府出资)三种模式;第二大类政府和市场方合作模式分

为:以毛地出让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实施改造、土地整理两种模式;第三大类市场方主导模式分为:农村集体自改、村企合作、原土地使用权人自改、企业收购改造四种模式。 本指引基于每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梳理“三旧”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相关税务处理事项,用于指导“三旧”改造项目的涉税管理。本指引未尽事宜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今后国家和省有新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第一大类:政府主导模式 1 政府收储模式 1.1 情况描述 政府收储模式是指政府征收(含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及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情况,下同)、收购储备土地并完成拆迁平整后出让,由受让人开发建设的情形,属于比较传统的改造模式。 1.2典型案例(政府征收方式) A市某旧厂房拆除重建改造项目,原厂房用地由政府收回后以公开出让方式引入投资者进行改造。具体为: 一、政府依照城市发展规划,按照法定程序,收回原厂房用地,并向原厂房权属人(被征收方)支付补偿(货币、土

深圳、广州城市更新政策演变及案例解析

现状与未来 城市更新,伴随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城市活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面貌、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的改变翻天覆地,但城市之中仍存有大范围基于早期规划或无规划而兴建的区域,与时下城市发展的新需求格格不入,成为掣肘城市发展的难题。 城市更新的重要使命,便在于突破城市发展的空间资源困境。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珠三角区域城市发展迈入新阶段,城市更新在未来必然将担负起推动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此形势下,对珠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城市更新政策作深入研究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将对深圳、广州两座城市的城市更新政策沿革发展作系统梳理,希望对读者了解珠三角城市更新市场有所裨益。 深圳城市更新概况 01发展历程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起源于美国,而中国内地的城市更新概念则最早提出并实践于深圳。 深圳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更新时期、市统筹更新时期、强区放权时期。 1、前更新时期(2009年之前) 2004年,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明确城中村改造条件、计划、目标、实施步骤、拆迁补偿范围和标准等,首次系统梳理了城中村改造流程和规范,奠定了早期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深圳又接连出台:《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2005年)、《关于推进宝安龙岗两区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2006年)、《关于开展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07年)、《关于开展宝安龙岗两区城中村(旧村)全面改造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2008年),针对原经济特区外的城中村改造事宜作更细致化、规范化的指导。 在这一时期,深圳城市更新事实上以原特区外的城中村改造为主要形式,以政府主导开展旧改工作为主要模式。 2、市统筹更新时期(2009年-2016年)

广州市“三旧”改造中的城市更新发展研究——猎德村

广州市“三旧”改造中的城市更新发展研究 ——猎德村改造案例分析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规划原理 指导老师曲少杰 建环零八一班 罗明艺0816030016

摘要:广州市“三旧改造”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对其当中的城市更新发展研究,就以猎德村的改造为例进行分析。猎德村作为广州市城中村的改造的第一个试点,其发展模式及当中出现的问题,很值得我们一一探讨研究。 关键词:改造容积率猎德村城市规划 1、调研概况介绍 三旧改造是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三旧”改造是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开展部省合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的重要措施。 1.1 旧村居 主要指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大量用地被城市工业区、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占据的园中村;不再适宜生活居住,村民须逐步迁出或整体搬迁形成的“空心村”。具体包括上世纪80年代及以前的砖土结构建筑;不符合国家规范和地方技术标准的各项指标的城中村、园中村;违法违章建筑、单家独户的旧村居;水、电等基础设施,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消防、生态环境等严重滞后的,不适宜居住的空心村、园中村等。 1.2 旧村改造具体进展情况 2020年前,基本完成138条“城中村”改造任务,目前,已有15条村完成了改造方案审批工作。其中猎德村复建安置房已建成投入使用;林和村已清拆完毕,安置房工程已开工建设;杨箕已基本拆平并完成土地公开出让工作;琶洲、文冲、冼村、小新塘村已开始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及部分拆除,花地、西塱裕安围已开始安置房建设。 据悉,今年旧村改造方面,重点推进位于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等十大城市重点功能区以及番禺南站地区等重点区域,影响城市景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旧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在推进海珠区黄埔古村、荔湾区裕安围村综合整治项目的基础上,启动花都狮前村等几个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旧村整治项目。 1.3 主要政策依据 ⑴《印发广东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明电[2009]16号) ⑵《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 ⑶《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府办[2009]122号) ⑷《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穗府【2009】56号) ⑸《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⑹“三旧”工作流程(征求意见稿) 1.4 全面改造模式的财政支持政策 ⑴.全面改造项目通过土地公开出让融资的,土地公开出让收入中的改造成本部分,在土地公开出让后先行拨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⑵.全面改造项目未实行土地公开出让,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融资改造的,需缴交的土地出让金可以适当延期。 ⑶.除市政府土地储备项目外,未来5年全面改造项目的土地纯收益(土地公开出让收入扣除土地储备成本及按规定计提、上缴的专项资金)的60%支出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剩余的土地纯收益由市、区政府按8:2的比例分成。区留成部分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城中村”整治改造和旧城更新改造项目,以及改造项目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用途。 1.5 猎德村概述 猎德村是广州市天河区街属下的行政村,位于珠江新城中南部,南临珠江。目前共有户籍人口7000多人,3300多户,还有1万多外来暂住人口。村址面积约31万平方米。另外,还有发展经济用地约23万平方米。

“三旧改造”工程项目的设计难点与对策及实践——以广东省金融高新区致越优成项目为案例

“三旧改造”工程项目的设计难点与对策及实践——以广东省 金融高新区致越优成项目为案例 摘要:对“三旧”项目进行改造,是城市规划及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三旧”改造项目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难题及设计原则、 策略等,希望能与广大设计师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三旧”改造项目;难点;设计原则;建筑设计;实例分析 前言 三旧改造是指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三旧”改造是国土资源部 给予广东省的特殊政策。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旧区的更 新改造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旧项目改造建设面临的问题远比简单的新地盘开发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如 土地不规整、需要协调的部门众多,涉及不同的利益和诉求。因此,进行三旧改 造项目建筑设计时,必须坚持走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提高城镇建设 用地效率为基本原则,完善周边环境配套设施,提升土地附加值,在实现经济效 益的基础上,改善市民生活和出行环境,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一、三旧项目改造项目特点及难点分析 城市化不断推进使到城市用地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与此同时许多旧区普遍存 在布局混乱、容积率低、土地闲置、低效利用、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环境 污染等弊病,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积极推广“三旧”改造,挖掘土地 利用潜力,使土地市场由增量土地向存量地土地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 了目前实现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旧”改造项目涉及的部门和利益比较多,其中主要的是开发商、政府部门、原住居民、村民、设计单位等,每个部门和群体,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项目 策划和设计阶段需要充分沟通,在尊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逐步逐项解决项目设 计过程中的各类难点。如果设计方不能顺利协调各方利益,项目设计就达不到预 期效果。 二、三旧改造项目建筑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人作为城市中的主角,其它的一切事物和行为都是为了满足生活在城市中人 们对物质与精神层面不断变化的需求。其中物质层面的需求包括居住、交通、配 套服务设施等是否适用与便捷;精神层面包括历史文化、空间尺度、景观环境等 是否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三旧改造项目除了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考虑到政府部门、业主、开发商、 原住居民、经济收益等因素,因地制宜,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收益最 大化,环境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致越优成项目建筑设计分析 1、项目改造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及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城市的商业职能越来越突出,商业街区也随 之成为重要和复杂的城市空间,我国城市中商业街区及商业建筑的建设正处在一 个高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近年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中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致越优成项目所在地块为铁皮厂房,环境脏乱差,噪音污染严重,土地与建筑 物收益水平较低,更重要的是与城市中心区的建筑质量及建筑环境严重不符,亟 待改造。

东莞市三旧改造方案

东莞市三旧改造方案 1.背景介绍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由于长期以来的 rapid-in-out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引发了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莞市政府制定了三旧改造方案。 2.旧城改造 2.1 旧城区改造目标 2.1.1 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改造旧城区的建筑、道路、绿化等方面,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美观度和整体居民生活质量。 2.1.2 改善居住条件 改造旧城区的居民住房,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改善居住环境,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 2.1.3 促进产业升级 改造旧城区的同时,引入新的产业资源,促进旧城区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2 旧城改造措施 2.2.1 住宅区改造

对旧城区的老旧住宅进行改造,提高住房条件,增加居民的生活品质。改造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特色,保持建筑风格的连续性。 2.2.2 城市绿化 增加旧城区的绿化面积,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植物,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 2.2.3 城市交通改善 重新规划旧城区的道路网络,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方便居民出行。 3.老工业区改造 3.1 老工业区改造目标 3.1.1 景观提升 通过改造老工业区的建筑和环境,提升景观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 和投资者,带动旅游和商业发展。 3.1.2 产业转型升级 对老工业区的企业进行优化和改造,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1.3 环保治理 改造老工业区的同时,加强环保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保 护生态环境。

广州三旧改造的问题总结和应对策略

广州三旧改造的问题总结和应对策略 摘要:广州三旧改造以土地整理和建筑空间环境改造为手段,是提高用地效率、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和循环利用的重要举措。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三旧改造 在开发主体利益矛盾、违法建筑产权处置、开发强度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 提出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差异化改造策略、构建多元立体的合作改造机制等策略 建议,以多管齐下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三旧改造的可实施性和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三旧改造,低效用地,广州 一、三旧改造背景情况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近几十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而早期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征地遗留问题造成现在产、城、村混杂等诸多城市 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产业模式逐渐面临着结构低端、用地低效、污染严重等众多问题,城中村杂乱的环境和安全卫生等隐患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城 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的大背景下,遍布的低效工 业用地和城中村已经成为了广州提质升级的严重阻碍。广东省于2009年出台 《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开启了以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为主的三旧改造工作,对存量土地资源的提质增效进行创新探索。 三旧改造对广州乃至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转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造工作不 仅拉动了基建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也缓解了城市发展建设空间不足的问题, 同时还解决了许多村庄工业用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了用地供地手续,并通过 空间环境的优化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总的来看,三旧改造是广州践行“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升级一项重要举措,其在优化土地 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三旧改造面临的问题 广州三旧改造工作虽然已经开展十余年并且进行了多轮政策调整,但实施中 仍然暴露出了许多机制和规划实施方面的问题。 1.多开发主体及复杂的利益关系 对于专注于存量资源再开发的三旧改造来说,政府、土地使用方、村集体等 都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多主体的诉求不一致也造成了三旧改造的开展困难,单 纯依赖行政手段或市场化运作都难以充分应对改造中所面临的问题。例如,补偿 安置纠纷通常是三旧改造的核心冲突点,村民对拆迁补偿的预期过高成为了制约 实施的重要因素。村民长久以来对政府和开发商的不信任以及缺乏有效直接的沟 通渠道也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使得货币补偿机制常常在三旧改造中失效。此外, 在改造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等、村集体一方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出现改造收益向 开发商倾斜,集体利益受损的情况。由于土地产权界定的模糊以及相应保护机制 的缺乏导致村民无法有效维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三旧改造实施的阻力。 2.违法建筑产权的处置问题 由于早年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健全,城市化过程中违章建筑、违法用地笔笔皆是。这些违法建筑的长期存在也严重制约了三旧改造的实施。多年以来在集体土 地上的违法建筑由于成本低、有利可图、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旧村内人居和建 筑密度居高不下进而导致拆迁困难。违法建筑的建成年代的鉴别困难也导致了拆 迁补偿的协商难度大,且旧城旧村改造成本十分高昂,使得许多三旧改造项目难 以在投入产出方面实现平衡,进而降低了项目的可实施性。 3.开发强度控制失当

茂名市城市三旧改造

茂名市城市三旧改造 《茂名市城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公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 (粤府【2019】78号),切实推进我市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工作,促进我市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目标的实现。茂名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4月15日发布了《关于 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组织编制《茂名市城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并同时委托了茂名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 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将规划的主要内容公示如下: 一、规划范围 1、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辖制的茂南、茂港两区 的城市建设用地,包括 9 个片区,用地面积23217公顷。 2、茂名市城市“三旧”项目界定 结合广东省政府《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在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城市形象提升和功能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战略部署,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 的前提下,将下列土地列入“三旧”改造范围: (1)根据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进行城中村改造的用地; (2)布局散乱、条件落后,规划确定改造的城镇和村庄; (3)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工业用地; (4)产业“退二进三”企业的工业用地; (5)国家产业目录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转为鼓励类产业或以现代服务业和先 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的原厂房用地; (6)因城乡规划已调整为商业和服务设施用地或其他用途,不再作为工业用途的厂 房(厂区); (7)列入“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村庄或列入“中心村整治”工程的村庄; (8)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区域用地;

东莞市三旧改造方案

东莞市三旧改造方案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许多城市出现了旧城区、旧工业区和旧住宅区,一时间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东莞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制造业城市,也面临着旧城区、旧工业区和旧住宅区的改造问题。本文将针对东莞市的三旧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 2. 旧城区改造方案 东莞市旧城区一般存在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改善旧城区的生活环境,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2.1 精细化规划 通过对旧城区的详细调研和规划,合理规划道路、住宅区、公共设施等,提高旧城区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2.2 基础设施更新 对旧城区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确保居民 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3 环境治理 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清理河道、绿化公园、改善空气质量等,提 高旧城区的生态环境。 3. 旧工业区改造方案 旧工业区存在着土地浪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为了转型 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3.1 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旧工业区的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产业领域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3.2 空间规划优化 对旧工业区的土地进行重新规划和利用,合理划分区域,引入更具 发展潜力的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3 环境治理 加大对旧工业区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采取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4. 旧住宅区改造方案 旧住宅区存在着老旧住房、居住环境恶劣等问题,为了改善住宅区 的居住条件,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4.1 住房更新改造 通过政府购买、改造旧住宅区的老旧住房,提供优质的住房给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广州三旧改造方案

广州三旧改造方案 一、引言: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广州市面临着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和改造的挑战。而广州市的“三旧”问题(即老旧住宅、老旧厂房和老旧商铺)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将针对广州市“三旧”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改造方案,以期解决城市更新的困局,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二、背景:

广州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量老旧住宅、老旧厂 房和老旧商铺,对城市的形象和功能造成了 严重影响。这些老旧建筑存在结构老化、设 施陈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需进行全面改造。 三、问题分析: 1.老旧住宅:广州市存在大量的老旧住宅,建筑年限长、设备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和居 住环境不适宜的问题。

2.老旧厂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许多老旧厂房无法适应现代生产需求,面临改造更新的问题。 3.老旧商铺:由于商业发展的快速变迁,许多老旧商铺面临着业态淘汰和竞争压力大的情况,需要进行改造以适应市场需求。 四、改造方案: 1.老旧住宅改造:重点对老旧住宅进行结构加固和设备更新,改善居住环境。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住户进行自主改造,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补贴。

2.老旧厂房改造:鼓励老旧厂房进行产业 转型,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提升 生产效益。政府可以提供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吸引企业参与改造。 3.老旧商铺改造: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商铺进行业态调整和品牌升级,提高商 业综合竞争力。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 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商家改造提升。 五、政策支持: 1.财政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 于老旧建筑的改造和更新工作。资金可以用

“三旧”改造可行性分析——以东莞市清溪镇银河市场改造项目为例

“三旧”改造可行性分析——以东莞市清溪镇银河市场改造项 目为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以东莞市为例,通过“以地生财”、“三来一补”的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大量兴建工业厂房,形成“村 村点火,户户冒烟”局面,快速完成了早期资本积累。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小、低、散”的村镇工业园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新增建设用地已接近枯竭,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已不适合当前发展。基于现实土地资源困境和二次工业化的发展要求,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丰富的实践经验,广东省委省 政府提出《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对于破解广东 发展困境,保证广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引。 关键词:三旧可行性博弈 一:“三旧”基本概念 “三旧”改造最早在佛山市推行,2007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旧城 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决定》中提出“三旧”概念;2009年8月广东省政府《关于 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三旧”改造政策在 广东省正式实施;推行至今,由各地市政府相应发展完善,并相应出台各类地方 管理规定,形成常态化、合理化改造。“三旧”改造是指针对“旧城镇、旧厂房、旧 村庄”的改造,为广东省特有的土地改造模式;是在当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用地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 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宜居现 代城市的必然要求。 二、“三旧”改造现状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以东莞市为例,通过“以地 生财”、“三来一补”的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大量兴建工业厂房,形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局面,快速完成了早期资本积累。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小、低、散”的村镇工业园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新增建设用地已接近枯竭,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已不适合当前发展。基于现实土地资源困境和二次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丰富的实践经验,广东省委省政府 提出《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对于破解广东发展 困境,保证广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引。 以东莞市为例,根据《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要求,东莞市未来 15年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坚持“东莞智造”,积极吸纳高科技公司进驻,利用“腾笼换鸟”政策,置换出劳动 密集型的制造业工厂,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制造业,已期达到产业升 级转型的目的。但实际情况为,在经济形势整体下行的当下,大部分低端制造工 厂不愿意也无法搬迁转移,改造动力严重不足,产业转型受阻。 三、“三旧”改造可行性分析 在目前“三旧”改造项目具体操作上,大多采用“政府引领、市场改造”的形式,即政府出政策,集体(使用单位)出地,市场出钱。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用“一地一策”的方案,鼓励各种改造模式并进。包括政府主导改造、社会资金 参与改造、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和原土地权利人自行改造等四种类型,为吸引 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创造了制度条件。但现阶段因“三旧”改造项目涉及面广,开发 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且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市场对“三旧”改造热情不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广东省“三旧”改造转型思考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广东省“三旧”改造 转型思考 摘要:广东省“三旧”改造从2008年开展以来,促进了大量存量空间再利用,但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主导目标下,已难以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要求。城市更新是对城市建成区的整治提升活动,在目标导向、改造方式、改造模式、实施机制等方面,对“三旧”改造均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针对“三旧”改造 响应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分析工作转型的路径,并提出分区分类施策、“F+EPC+O"工作模式、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城市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是“三旧”改造的先行地,自2008年《共同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 示范省协议》颁布至今,已经历十余年发展, 2021年新实施的《广东省旧城镇 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管理办法》出台,成为广东各地实施“三旧”改造的主要依据。2021年8月份以来,国家层面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进入新历史时期的新形势,相继 出台了《关于在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等多部涉及城市更新 的政策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01“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 “三旧”改造是指对纳入“三旧”改造地块数据库的“三旧”用地进行再 开发、复垦修复或者综合整治的活动,“三旧”用地具体包括旧城镇、旧厂房、 旧村庄。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提升的活动, 重点包括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市政设施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治理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存量资源,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 善交通功能等。“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都是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再发展,在内涵 本质上具有共同性,但两者在具体做法有一定差异。 1.1目标导向的差异

广州三旧改造项目大全

广州三旧改造项目大全 书院保护群将“修旧如旧”、珠光南地块欲成片重建改造、长堤将打造成“老广州”传统风情区,, 呼之欲出的越秀区23 个“三旧”改造项目,昨日终于首次全部揭开盖头。记者发现,23 个纳入改造的地块中,同处老城区,但由于地域和功能分区不同,所采取的改造方式也不同。 城古越千年,山立五羊仙。广州建城2200 多年以来,城市中心一直在越秀区区域内没有迁移。此次“三旧”改造,严格按照《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保护控制分区指引》分区指引,23 个地块通过整饰翻新、修旧如旧、拆迁复建等多种方式,配合产业转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广州市“三旧改造”的主战场,越秀区面临着一项前所未有的重新谋划未来发展蓝图的重大机遇。 1 黄花新村邮电新村拆两成面积 黄花新村、邮电新村改造地块现状房屋建筑面积约63.9 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12.5 万平方米,占两成。该项目将建立穗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采取成片重建改造、零散改造相结合的改造模式,规划减少住宅建设,以商业办公为主,加强区域原有商务楼宇的规划和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利用环市东地区总部企集聚、高端要素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穗港在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商贸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该项目未来定位是打造成环市东智力总部拓展区。 改造范围: 环市东路与区庄立交交界西北侧与西南侧,北至光明路,南至青龙坊。 2 打造花果山低碳产业园

花果山低碳产业园项目用地面积约12.5 公顷。项目北部属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中的“特别保护范围”。南部属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中的“控制保护范围”。拟采取成片重建与零散改造相结合的模式,为区低碳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载体,吸引国内外低碳行业领先企业进驻。 改造范围: 飞鹅岭以南,广九铁路以北。 3 环市东建花园城市广场 花园城市广场及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拟采取成片重建改造、零散改造相结合模式,突破地面局限,充分拓展地下空间,将白云宾馆世贸中心、友谊商店、好世界、花园酒店、合银广场等高端写字楼和酒店联为一体,进一步提升环市东整体商务形象,带动解决周边地面交通、地下交通及写字楼之间楼际交通等问题,为环市东提供更加完善的商业、交通、空间载体配套,同时为市民提供休憩、玩耍的大型绿化广场。最终将该地区打造成为以总部经济为形态,智力服务产业高度集聚的智力总部片区(IHD) 。 改造范围: 华乐路以北,建设五马路以东。 4 东昌大街建特色商业街 东昌大街地块旧城更新项目现状建筑面积约 4 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商业 氛围浓厚、零售百货业发达,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采取连片改造模式,新建建筑以商 业办公为主,配套建设公建设施,承接中华广场、较场西路电子商圈,实施整体经 营,逐步打造成集旅游、休闲、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 改造范围: 北至中山三路,南至东昌大街,西侧靠近东濠涌,东侧与中华广场一 期商场连接。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