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word百度文库

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word 百度文库 一、拓展提优试题 1.已知13411a b -=,那么()20132065b a --=______。

2.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走到一半时,乙将速度提高一倍,结果两人在距离B 地1200米处相遇,并且最后同时到达,那么两地相距 米

3.(7分)爱尔兰作家刘易斯曾写过一篇反讽寓言,文中描述了一个名为尼亚特泊的野蛮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使用西巴巴数字.西巴巴数字的形状与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相 同,但含义相反.如“0”表示“9”,“1”表示“8”,以次类推.他们写数字是从左到右,使用的运算符号也与我们使用的一样.例如,他们用62代表我们 所写的37.按照尼亚特泊人的习惯,应怎样写837+742的和是 419 .

【分析】“0”表示“9”,0+9=9,“1”表示“8”,1+8=9,由此可知西巴巴数字,表示的数字与正常数字的和都是9;由此找出837、742表示的数字,然后相加即可.

4.如图,甲、乙两人按箭头方向从A 点同时出发,沿正方形ABCD 的边行走,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00米,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5倍,两人在E 点第一次相遇,则三角形ADE 的面积比三角形BCE 的面积大 1000 平方米.

5.星期天早晨,哥哥和弟弟去练习跑步,哥哥每分钟跑110米,弟弟每分钟跑80米,弟弟比哥哥多跑了半小时,结果比哥哥多跑了900米,那么,哥哥跑了 米.

6.数学家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在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授予仪式上,有人看他一脸稚气的样子,好奇地询问他的年龄.维纳的回答很有趣,他说:“我的年龄的立方是一个四位数,年龄的四次方是一个六位数,这两个数刚好把0﹣9这10个数字全都用上了,不重也不漏,”那么,维纳这一年 岁,(注:数a 的立方等于a ×a ×a ,数a 的四次方等于a ×a ×a ×a )

7.小松鼠储藏了一些松果过冬.小松鼠原计划每天吃6个松果,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吃2个,结果提前5天吃完了松果.小松鼠一共储藏了 个松果.

8.一艘船从甲港到乙港,逆水每小时行24千米,到乙港后又顺水返回甲港,已知顺水航行比逆水航行少用5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甲、乙两港相距 千米.

9.用0、1、2、3、4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10.(1)数一数图1中有 个三角形.

(2)数一数图2中有 个正方形.

11.如图,将一个等腰三角形ABC 沿EF 对折,顶点A 与底边的中点D 重合,若△ABC 的周长是16厘米,四边形BCEF 的周长是10厘米,则BC = 厘米.

12.对于自然数N ,如果1﹣9这九个自然数中至少有六个数可以整除N ,则称N 是一个“六合数”,则在大于200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六合数”是 .

13.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小组10个人的平均分是84分,其中小明得93分,则其他9个人的平均分是 分.

14.(8分)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加1能被2整除,加2能被3整除,加3能被4整除,加4能被5整除,这个正整数最小是 .

15.A 、B 两桶水同样重,若从A 桶中倒2.5千克水到B 桶中,则B 桶中水的重量是A 桶中水的重量的6倍,那么B 桶中原来有水 千克.

【参考答案】

一、拓展提优试题

1.2068

[解答]由于13411a b -=,所以()6520513451155a b a b -=⨯-=⨯=,所以()()20132065201365202068b a a b --=+-=

2.2800 [解答] 设两地之间距离为S 。甲、乙的原速度为,x y ,则甲走到一半时,乙走了2Sy x 。之后乙将速度提高一倍,然后乙走了12002Sy x -,甲走了12002

S -两人相遇,所以我们得到等式12001200222Sy S x y x

-

-=。由于两人最后同时到达,所以222Sy S S S x x x

y -=+。接下来就是解这两个方程了:1200120022120021200120024002222Sy S Sy S Sy x x y x yS y y x x --⎛⎫⎛⎫=⇒-=-⇒-=- ⎪ ⎪⎝⎭⎝⎭

222223222223Sy Sy S S S S S x x yS xS Sy yS xS y x x x

y x y --=+⇒=⇒=-⇒=⇒=。将23y x =代入120024002

Sy x yS y -=-得221200240028002800333S x x xS x x xS S -

=-⋅⇒=⇒= 3.解:西巴巴数字8表示阿拉伯数字9﹣8=1,

西巴巴数字3表示阿拉伯数字9﹣3=6,

西巴巴数字7表示阿拉伯数字9﹣7=2,

西巴巴数字4表示阿拉伯数字9﹣4=5,

西巴巴数字2表示阿拉伯数字9﹣2=7,

所以837+742表示的正常算式为:162+257=419.

故答案为:419.

4.解:由于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5倍所以两人速度比为:1.5:1=3:2, 所以两人在E 点相遇时,甲行了:(100×4)×

=240(米);

乙行了:400﹣240=160(米);

则EC =240﹣100×2=40(米),DE =160﹣100=60(米);

三角形ADE 的面积比三角形BCE 的面积大:

60×100÷2﹣40×100÷2

=3000﹣2000,

=1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1000.

5.解:设哥哥跑了X分钟,则有:

(X+30)×80﹣110X=900,

80x+2400﹣110x=900,

2400﹣30x=900,

X=50;

110×50=5500(米);

答:哥哥跑了5500米.

故答案为:5500.

6.解:先用估值的方法大概确定一下维纳的年龄范围.根据174=83521,184=104976,194=130321,根据题意可得:他的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

再看,183=5832,193=6859,213=9261,223=10648,说明维纳的年龄小于22岁.

根据这两个范围可知可能是18、19、20、21的一个数.

又因为20、21无论是三次方还是四次方,它们的尾数分别都是:0、1,与“10个数字全都用上了,不重也不漏”不符,所以不用考虑了.

只剩下18、19这两个数了.一个一个试,

18×18×18=5832,18×18×18×18=104976;

19×19×19=6859,19×19×19×19=130321;

符合要求是18.

故答案为:18.

7.解:(6+2)×[(5×6)÷2]

=8×15,

=120(个).

答:小松鼠一共储藏了120个松果.

故答案为:120.

8.解:顺水速度为:

24+3+3=30(千米/小时);

甲、乙两港相距:

5÷(+),

=5÷,

=(千米);

答:甲、乙两港相距千米.

故答案为:.

9.解:4×4×3,

=16×3,

=48(种);

答: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 48个不同的三位数.

故答案为:48.

10.解:(1)三角形有:8+4+4=16(个);

(2)正方形有:20+10+4+1=35(个),

故答案为:16,35.

11.解:△ABC的周长是16厘米,可得△AEF的周长为:16÷2=8 (厘米),

△AEF和四边形BCEF周长和为:8+10=18(厘米),

所以BC=18﹣16=2(厘米),

答:BC=2厘米.

故答案为:2.

12.解:依题意可知:

要满足是六合数.分为是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

如果不是3的倍数那么一定是1,2,4,8,5,7的倍数,那么他们的最小公倍数为:8×5×7=280.那么280的倍数大于2000的最小的数字是2240.

如果是3的倍数.同时满足是1,2,3,6的倍数.再满足2个数字即可.

大于2000的最小是2004(1,2,3,4,6倍数)不符合题意;

2010是(1,2,3,5,6倍数)不符合题意;

2016是(1,2,3,4,6,7,8,9倍数)满足题意.

2016<2240;

故答案为:2016

13.解:(84×10﹣93)÷(10﹣1)

=747÷9

=83(分)

答:其他9个人的平均分是83分.

故答案为:83.

14.解:根据分析:

这个数除以2,3,4,5均余1,那么这个数减去1后就能同时被2,3,4,5整除;

2,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则这个数为60的倍数加1.

又因为这个数大于1,所以这个数最小是61.

故答案为:61.

15.解:2.5×2÷(6﹣1)+2.5

=5÷5+2.5

=1+2.5

=3.5(千克)

答:B桶中原来有水3.5千克.

故答案为:3.5.

五年级奥数计算专题讲义

定义新运算 知识框架 一、定义新运算 (1)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2)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 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3)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4)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我们学过的常用运算有:+、-、×、÷等. 如:2+3=5 2×3=6 都是2和3,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际是对应法则不同.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只要符合这个要求,不同的法则就是不同的运算.在这一讲中,我们定义了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运算不相同. 二、定义新运算分类 (1)直接运算型 (2)反解未知数型 (3)观察规律型 (4)其他类型综合 重难点 (1)正确理解新运算的规律。 (2)把不熟悉的新运算变化成我们熟悉的运算。 (3)新运算也要遵守运算规律。

【例 1】 对于任意两个数x 和y ,定义新运算◆和⊗,规则如下:x ◆y = 22x y x y ++,3 x y x y x y ⨯⊗=+÷ .如:1◆2= 212122⨯++⨯,1212123 ⨯⊗=+÷. 由此计算:..0.36◆141__________.2⎛⎫⊗= ⎪⎝ ⎭ 【巩固】 对于任意两个数,x y ,定义新运算,运算,规则如下:x ◆y = 2x y x ⨯-÷,2x y x y ⊕=+÷ . 按此规则计算:3.6◆2=__________,.. 0.12◆()7.5 4.8_______.⊕= 【例 2】 如果a 、b 、c 是3个整数,则它们满足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即 ⑴;⑵()()a b c a b c ++=++。 现在规定一种运算"*",它对于整数 a 、 b 、c 、d 满足: 。 例:(4,3)*(7,5)(4735,4735)(43,13)=⨯+⨯⨯-⨯= 请你举例说明,"*"运算是否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a b b a +=+(,)*(,)(,)a b c d a c b d a c b d =⨯+⨯⨯-⨯例题精讲

五年级同步奥数讲义(全册)

第一讲最不利原则 例1.盒子里有5支红笔,3支蓝笔,10支黑笔。现在随意抓一把笔要确保其中至少有1支红笔,则一把必须不少于几支? 分析:抓得巧,只要抓1支即可。然而并不能保证实现这种情况。最不利的情况是抓了13支,都是不想要的黑笔与蓝笔。不过,只要再多抓1支就必定包含红的了。 解:10+3+1=14(支) 例2.一列2个小方格,每个方格中随意涂红黑两种颜色中的一种,当涂毕第几列时,至少有2列是相同的?(有一列与另一列重复)。 分析:不妨这样想:要实现两列所用颜色一样,涂的顺序也相同。然而,由于是任意选的,据最不利原则总是先考虑已涂各列没有重复的。如: 红红黑黑…… 红黑黑红…… 实际上各不相同的列数总共只有4列。到第5列就必定重复前面涂过的4种中的某一种。如果并非遇到最不利情况,那么在前5列中重复的列数就不止2列。这与“至少2列”并不矛盾。 解:4+1=5(列)

练习一 1.盒子里有3支红笔,6支蓝笔,10支黑笔。现在随意抓一把笔要确保其中至少有1支红笔,则一把必须不少于几支? 2.鱼池中有30条白鳞鱼,50条黑鳞鱼,50条金鳞鱼。至少在多少名钓鱼者中才可保证他们一次钓出的鱼中,必有金鳞鱼? 3.在一个口袋中有10个黑球、 6个白球、 4个红球。问:至少从中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白球? 4.口袋中有三种颜色的筷子各10根,问: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三种颜色都取到? 5.在三个口袋中各有10个黑球、10个白球、10个红球。问:至少从中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白球?

第二讲抽屉原理 专题简析: 如果给你5盒饼干,让你把它们放到4个抽屉里,那么可以肯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盒饼干。如果把4封信投到3个邮箱中,那么可以肯定有一个邮箱中至少有2封信。如果把3本联练习册分给两位同学,那么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位同学至少分到2本练习册。这些简单内的例子就是数学中的“抽屉原理”。 基本的抽屉原理有两条:(1)如果把x+k(k≥1)个元素放到x 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元素。(2)如果把m×x×k(x>k≥1)个元素放到x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含有m+1个或更多个元素。 例.某校六年级有学生367人,请问有没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为什么? 分析与解:把一年中的天数看成是抽屉,把学生人数看成是元素。把367个元素放到366个抽屉中,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有2个元素,即至少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 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把天数看做抽屉,共366个抽屉。把367个人分别放入366个抽屉中,至少在一个抽屉里有两个人,因此,肯定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

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word百度文库

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word 百度文库 一、拓展提优试题 1.已知13411a b -=,那么()20132065b a --=______。 2.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走到一半时,乙将速度提高一倍,结果两人在距离B 地1200米处相遇,并且最后同时到达,那么两地相距 米 3.(7分)爱尔兰作家刘易斯曾写过一篇反讽寓言,文中描述了一个名为尼亚特泊的野蛮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使用西巴巴数字.西巴巴数字的形状与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相 同,但含义相反.如“0”表示“9”,“1”表示“8”,以次类推.他们写数字是从左到右,使用的运算符号也与我们使用的一样.例如,他们用62代表我们 所写的37.按照尼亚特泊人的习惯,应怎样写837+742的和是 419 . 【分析】“0”表示“9”,0+9=9,“1”表示“8”,1+8=9,由此可知西巴巴数字,表示的数字与正常数字的和都是9;由此找出837、742表示的数字,然后相加即可. 4.如图,甲、乙两人按箭头方向从A 点同时出发,沿正方形ABCD 的边行走,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00米,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5倍,两人在E 点第一次相遇,则三角形ADE 的面积比三角形BCE 的面积大 1000 平方米. 5.星期天早晨,哥哥和弟弟去练习跑步,哥哥每分钟跑110米,弟弟每分钟跑80米,弟弟比哥哥多跑了半小时,结果比哥哥多跑了900米,那么,哥哥跑了 米. 6.数学家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在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授予仪式上,有人看他一脸稚气的样子,好奇地询问他的年龄.维纳的回答很有趣,他说:“我的年龄的立方是一个四位数,年龄的四次方是一个六位数,这两个数刚好把0﹣9这10个数字全都用上了,不重也不漏,”那么,维纳这一年 岁,(注:数a 的立方等于a ×a ×a ,数a 的四次方等于a ×a ×a ×a ) 7.小松鼠储藏了一些松果过冬.小松鼠原计划每天吃6个松果,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吃2个,结果提前5天吃完了松果.小松鼠一共储藏了 个松果.

五年级奥数练习题全册

一、最大最小课堂练习1 1、和是12的两个自然数,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2、和是20的两个自然数,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 3、和是15的两个自然数,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4、和是21的两个自然数,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 5、和是11的两个数,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 6、和是15的两个数,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 7、乘积是35的两个自然数,它们的和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8、乘积是36的两个自然数,它们的和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9、乘积是72的两个自然数,它们的和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10、用2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要使长方形的

面积最大,长和宽应该是多少厘米?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1、用5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要使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长和宽应该是多少厘米?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2、用3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要使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长和宽应该是多少厘米?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张明想在墙下用2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要使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长和宽应该是多少厘米?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4、小明要用铁丝网围成一个面积为49平方米的长方形菜地,当长和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的铁丝网最少,最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 15、小明要用铁丝网围成一个面积为56方米的长方形菜地,当长和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的铁丝网最少,最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 16、用铁丝网围成一个面积为90米的长方形菜地,当长和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的铁丝网最少,最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 17、用2、4、5、6、7、3、组成两个三位数,这两个三位数乘积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五篇)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五篇) 篇一 油库里有6桶油,分别装着汽油、柴油和机油。油桶上只标明15公升、16公升、18公升、19公升、20公升和31公升,却没有注明是哪一种油。只知道柴油是机油的2倍,汽油只有一桶。请你分析一下,各个油桶里装的是什么油? 【答案解析】 根据“柴油是机油的2倍”这一条件可知,这两种油之和一定是3的倍数。而六桶油的和为15+16+18+19+20+31=119(公升),119除以3得到的余数为2,说明汽油量是3的倍数还多2公升。又知“汽油只有一桶”,在油桶上标明的六个数中,只有20是3的倍数多2的数,所以标明20公升这一桶装的是汽油。从而可求出机油量为 (15+16+18+19+31)÷3=33(公升),柴油量为33×2=66(公升) 通过观察可知,标明15公升与18公升的两桶装的是机油,标明16公升、19公升与31公升的三桶装的是柴油。 篇二 甲、乙、丙三个桶内各装了一些油,先将甲桶内三分之一的油倒入乙桶,再将乙桶内五分之一的油倒入丙桶,这时三个桶内的油一样多,如果最初丙桶内有油48千克,那么最初甲桶内有油_____千克。乙桶内有油_____千克。 【答案解析】 甲桶里面应该有96千克,乙桶里有48千克。 假设甲桶往乙桶倒过油之后乙桶的油是5份,那么它将五分之一给了丙桶,结果两桶一样多,说明丙桶原来有3份,那么三桶都一样的时候都是4份,可以知道,甲桶倒出去三分之一之后还有4份,那么原来就有6份,甲桶往乙桶倒过2份油之后乙桶的油是5份,说明原来乙桶

也是3份,那么丙桶的3份相当于48千克,一份就是16千克,最初的甲桶里面应该有96千克,乙桶里有48千克。 篇三 学校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人数在60~100之间。把这些同学按人数平均分成8人一组,或平均分成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参加这次表演的同学至少有()人。 【答案解析】 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 分析:按人数平均分成8人一组,或平均分成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那么总人数就是8和12的公倍数,再根据总人数在60~100之间进行求解。 解答: 8=2×2×2; 12=3×2×2;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那么8和12的公倍数有:24,48,72,96,… 由于总人数在60~100,所以总人数就是72人或者96人,最少是72人。 答:参加这次表演的同学至少有72人。 故答案为:72。 篇四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30道(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30道(附答案)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求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价钱分别是多少元。 设一把椅子的价钱为x元,则一张桌子的价钱为10x元。根据题意,有10x - x = 288,解得x = 32,因此一把椅子的价钱为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为320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求3箱梨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设一箱苹果的重量为x千克,则3箱苹果的重量为3x千克。根据题意,有3x = 45,解得x = 15,因此一箱苹果的重量为15千克,一箱梨的重量为20千克,因此3箱梨的重量为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 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10千米, 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每小时,则乙的速度为x - 10千米每 小时。根据题意,有4x = (4 + 4) * 2,解得x = 4,因此甲的速 度为4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4 - 10)千米每小时,即-6千米每小时(表示向相反方向行驶)。 4.XXX和XXX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XXX要了 13支,XXX要了7支,XXX又给XXX0.6元钱。求每支铅笔 的价格是多少元。 设每支铅笔的价格为x元,则李军和XXX分别付出的钱 数为13x元和7x元。根据题意,有13x = 7x + 0.6,解得x = 0.1,因此每支铅笔的价格为0.1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

【word直接打印】小学五年级奥数大全附答案图文百度文库

【word直接打印】小学五年级奥数大全附答案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 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上有一点D,已知CD=5,BD 比AD长2,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2.(12分)甲、乙两人从A地步行去B地.乙早上6:00出发,匀速步行前往;甲早上8:00才出发,也是匀速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5倍,但甲每行进半小时都需要休息半小时.甲出发后经过分钟才能追上乙.3.将等边三角形纸片按图1所示步骤折叠3次(图1中的虚线是三边的中点的连线),然后沿两边的重点的边减去一角(如图2). 将剩下的纸片展开、平铺,得到的图形是A 4.有白球和红球共300个,纸盒100个.每个纸盒里都放3个球,其中放1个白球的纸盒有27个,放2个或3个红球的纸盒共有42个,放3个白球和3个红球的纸盒数量相同.那么,白球共有个. 5.(8分)小张有200支铅笔,小李有20支钢笔.每次小张给小李6支铅笔,小李还给小张1支钢笔.经过次这样的交换后,小张手中铅笔的数量是小李手中钢笔数量的11倍. 6.小胖和小亚两人在生日都是在五月份,而且都是星期三.小胖的生日晚,又知两人的生日日期之和是38,小胖的生日是5月日. 7.小猫咪A、B、C、D、E、F排队依次从猫妈妈手中领鱼干,每只小猫咪每次领一条,领完后在道队尾继续排队领,直到鱼干发完.若猫妈妈有278条鱼干,则最后一个领到鱼干的小猫咪是.

8.将100按“加15,减12,加3,加15,减12,加3,…”的顺序不断重复运算,运算26步后,得到的结果是.(1步指每“加”或“减”一个数) 9.(8分)图中所示的图形是迎春小学数学兴趣小组的标志,其中,ABCDEF 是正六边形,面积为360,那么四边形AGDH的面积是. 10.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小组10个人的平均分是84分,其中小明得93分,则其他9个人的平均分是分. 11.同时掷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4个数字的和有种. 12.定义新运算:θa=,则(θ3)+(θ5)+(θ7)(+θ9)+(θ11)的计算 结果化成最简真分数后,分子与分母的和是. 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该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值相等,则a﹣b×c的值是. 14.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且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甲和乙)的面积差是5.04,则S =. △ABC

小学五年级奥数完整教案

五年级奥数完整教案 奥数第一讲巧算 小朋友,你是不是在日常生活和解答数学问题时,经常要进行计算?在数学课里我们学习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但如果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计算中还能找到更多的巧妙的计算方法哦,不仅使你能算得好、算得快,还可以让你变得聪明和机敏。 一、计算: 9.996+29.98+169.9+3999.5 解:算式中的加法看来无法用数学课中学过的简算方法计算,但是,这几个数每个数只要增加一点,就成为某个整十、整百或整千数,把这几个数“凑整”以后,就容易计算了。当然要记住,“凑整”时增加了多少要减回去。 9.996+29.98+169.9+3999.5 =10+30+170+4000-(0.004+0.02+0.1+0.5) =4210-0.624 =4209.376 二、计算:1+0.99-0.98-0.97+0.96+0.95-0.94-0.93+…+0.04+0.03-0.02-0.01 解:式子的数是从1开始,依次减少0.01,直到最后一个数是0.01,因此,式中共有 100个数而式子中的运算都是两个数相加接着减两个数,再加两个数,再减两个数……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由于数的排列、运算的排列都很有规律,按照规律可以考虑每4个数为一组添上括号,每组数的运算结果是否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看到把每组数中第1个数减第3个数,第2个数减第4个数,各得0.02,合起来是0.04,那么,每组数(即每个括号) 运算的结果都是0.04,整个算式100个数正好分成25组,它的结果就是25个0.04的和。 1+0.99-0.98-0.97+0.96+0.95-0.94-0.93+…+0.04+0.03-0.02—0.01

小学五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一】 1、一只皮箱的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小光说:“它是954。”小明说:“它是358。”小亮说:“它是214。”小强说:“你们每人都只猜对了位置不同的一个数字。”这只皮箱的密码是() 2、王飞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来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千米。 3、一根木料长24米,把它锯成3米长的一段。每锯一段要用6分钟,共用()分钟。 4、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1,被5除余2,被7除余3,这个自然数最小是()。 5、36的约数有()个,这些约数的和是()。 6、用一根长38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使他们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可以有()种围法。 7、便民冷饮店每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东在暑假里买了99瓶汽水,喝完后又用空瓶换汽水,那么她最多能喝到()瓶汽水。 8、东风汽车厂原打算制造一批高级轿车,每天制造18辆,要30天完成,假如每天多制造2辆,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9、一个化肥厂原打算14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化肥3。5吨,结果9天就完成了任务,原打算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 10、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药,2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200棵,照这样计算,6台喷雾器5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篇二】 1、找规律填空。 (1)4、9、16、25、()、()、() (2)1、3、6、10、()、()、() 2、在1、2、 3、99、100中,数字2在一共消失了()次。 3、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少用3分钟,那么小明来回一趟平均每分钟走()米。 4、五年级开展数学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7分,答错一题扣4分,王磊得74分,他答对了()题。 5、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4个,雨天每天可采16个,他一连几天一共采了168个松子,平均每天采21个,这几天当中一共有()天晴天。 6、有数字卡片3、5、6、0各一张,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结果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第七个数是()。 7、有一个数除以5乘以4减去15再加上35等于100,这个数是() 8、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每个杏

小学五年级奥数:数的整除知识点汇总+例题解析

小学五年级奥数:数的整除知识点汇总+例题解析 数的整除 数的整除问题,内容丰富,思维技巧性强。它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小学数学竞赛命题的内容之一。 一、基本概念和知识 1.整除——约数和倍数 例如:15÷3=5,63÷7=9 一般地,如a、b、c为整数,b≠0,且a÷b=c,即整数a除以整除b(b不等于0),除得的商c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是0),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记作b|a.否则,称为a不能被b整除,(或b不能整除a),记作ba。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 的约数。 例如:在上面算式中,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63是7的倍数,7是63的约数。

2.数的整除性质 性质1:如果a、b都能被c整除,那么它们的和与差也能被c整除。 即:如果c|a,c|b,那么c|(a±b)。 例如:如果2|10,2|6,那么2|(10+6), 并且2|(10—6)。 性质2:如果b与c的积能整除a,那么b与c都能整除a.即:如果bc|a,那么b|a,c|a。 性质3:如果b、c都能整除a,且b和c互质,那么b与c 的积能整除a。 即:如果b|a,c|a,且(b,c)=1,那么bc|a。 例如:如果2|28,7|28,且(2,7)=1, 那么(2×7)|28。 性质4:如果c能整除b,b能整除a,那么c能整除a。 即:如果c|b,b|a,那么c|a。 例如:如果3|9,9|27,那么3|27。

3.数的整除特征 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整数.“特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个位数字是偶数(包括0)的整数,必能被2整除;另一方面,能被2整除的数,其个位数字只能是偶数(包括0).下面“特征”含义相似。 ②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③能被3(或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数字之和能被3(或9)整除。 ④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864=1800+64,因为100是4与25的倍数,所以1800是4与25的倍数.又因为4|64,所以1864能被4整除.但因为2564,所以1864不能被25整除. ⑤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29375=29000+375,因为1000是8与125的倍数,所以29000是8与125的倍数.又因为125|375,所以29375能被125整除.但因为8375,所以829375。

小学奥数讲义5年级-15-操作与策略 -难版

所谓操作问题,实际上是对某个事物按一定要求进行的一种变换,这种变换可以具体执行。例如,对任意一个自然数,是奇数就加1,是偶数就除以2。这就是一次操作,是可以具体执行的。操作问题往往是求连续进行这种操作后可能得到的结果。 实际操作与策略问题这类题目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并通过寻找最佳策略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也是各类考试命题者青睐的这类题目的原因。 【例1】★(《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应用题第2题)锻工师傅收到五段铁链,每段有三个环(如图)要求连成一条铁链,你认为至少打开几个环,才能连成一条铁链? 【解析】 至少打开3个环,因为打开2个环,只能连结三段铁链,而将一段铁链的3个环全 打开,就可以将其余四段全连结起来。 【例2】★有个吝啬的老财主,总是不想付钱给长工。这一次,拖了一个月的工钱,还是不想付。可是不付又说不过去,便故作大方地拿出一条金链,共有7环。对长工说:“我不是要拖欠工资,只是想连这一个月加上再做半年的工资,都以这根金链来付。”他望向吃惊的长工,心中很是得意,“本人说话,从不食言,可以请大老爷作证。”大老爷可是说一不二的人,谁请他作证,他当作一种荣耀,总是分文不取,并会以命相拼也要兑现的。这越发让长工不敢相信,要知道,这在以往,这样的金链中的一环三个月的工钱也不止。老财主典型例题 知识梳理

越发得意,终于拿出杀手锏:“不过,我请大老爷作证的时候,提到一项附加条件,就是这样的金链实在不能都把它断开,请你只能打开一环,以后按月来取才行!”当长工明白了老财主的要求后,不仅不为难,反倒爽快地答应了,而且,从第一个月到第七个月,顺利地拿到了这条金链,你知道怎么断开这条金链吗? 【解析】断开第三环,从而得到1,2,4环的三段,第一个月拿走一环,第二个月以一换二,第三个月再取一环,第四个月以三换四,第五个月再取一环,第六个月以一换二,第七个月再取一环。 【例3】★★有一堆棋子共有2002粒,甲、乙两人玩轮流取棋子的游戏。甲先取乙后取,并且规定每次取的棋子不能超过7粒,但不能不取。如果规定取到最后一粒棋子的人为胜者,那么甲应如何制定策略以取胜? 【解析】由于2002÷8=250…2,所以一开始甲先取2粒棋子,以后的每一轮,乙如果取a (1≤a≤7)料棋子,甲就取(8-a)粒,从而到最后一轮前,只剩下8粒棋子,而轮到乙取,无论乙取几粒棋子,甲都可以将剩下的棋子一次取完,从而获得胜利。 【小试牛刀】小明与弟弟在玩一种“抢报30”的游戏。从1开始到30,两人轮流报数,每人每次最多报两个数,谁先抢到“30”算赢。请问,在他们先报与后报的人中,谁有必胜的策略。 【解析】可以用倒推法,抢到“30”的人,必需“抢到”27、24、21、……3,所以,先报的人必输,后报的人必赢。即后报的人,结合先报的人的报数情况,使每个回合共报3个数即可。 【例4】★★(西城八中入学选拔试题)A、B、C、D四个盒子中依次放有6,4,5,3个球。第1个小朋友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从其他盒子中各取一个球放入这个盒子;然后第2个小朋友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从其他盒子中合取一个球放入这个盒子;如此进行下去,……。求当34位小朋友放完后,B盒子中放有球多少个? 【解析】盒子 A B C D 初始状态 6 4 5 3 第1人放过后 5 3 4 6 第2人放过后 4 6 3 5

小学五年级数学50道奥数题(附解析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50道奥数题(附解析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一、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需要多少小时?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

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9.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点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二.鸡兔同笼问题 1.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腿数比兔的腿数少28条,,问鸡与兔各有几只? 三.数字数位问题 1.把1至2005这2005个自然数依次写下来得到一个多位数123456789.....2005,这个多位数除以9余数是多少? 2.A和B是小于100的两个非零的不同自然数。求A+B分之A-B的最小值... 3.已知A.B.C都是非0自然数,A/2 + B/4 + C/16的近似值市6.4,那么它的准确值是多少? 4.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7.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198,求原数. 5.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前面写上3,所组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的7倍多24,求原来的两位数. 6.把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后得到一个新数,它与原数相加,和恰好是某自然数的平方,这个和是多少? 7.一个六位数的末位数字是2,如果把2移到首位,原数就是新数的3倍,求原数. 8.有一个四位数,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和是12,十位数字与千位数字的和是9,如果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互换,千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新数就比原数增加2376,求原数.

五年级奥数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一章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一、长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长比宽多8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二、兄弟俩共有人民币50元,哥哥给弟弟8元钱后,还比弟弟多2元,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钱 三、小明期中考试,语,数,外三门总分是270分,语文比数学少10分,外语比数学少5分,小明三门各考多少分 四、甲乙两个数的和是,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一样大,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五、一根电线长240米,把它截成三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长20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2倍,这三段电线各长多少米 六、被除数除以除数,商17余8,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

和是50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七、父亲比儿子大28岁,父亲的年龄比儿子年龄的4倍多1岁,儿子今年多少岁 八、有两匹同样长的布,第一匹用去米,第二匹用去米,剩下的布第二匹是第一匹的3倍。两匹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九、小明做一道加法试题,由于粗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零漏掉了,结果比正确答案少720.这个加数是多少 十、今年小明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是6岁、35岁和31岁。多少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的和是小名的5倍

第二章相遇、追及问题 一、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离中点还有3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二、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45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途中又在距A地3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三、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出发,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如果乙先行小时,那么甲行几小时后,两人相距160千米 四、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时,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求A、B 两地的距离。

【精选】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图文百度文库

【精选】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图文百度文库 一、拓展提优试题 1.从1、2、3、4、5中任取3个组成一个三位数,其中不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有个. 2.若2副网球拍和7个网球一共220元,且1副网球拍比1个网球贵83元.求网球的单价. 3.四位数的所有因数中,有3个是质数,其它39个不是质数.那么,四位数有个因数. 4.对于自然数N,如果1﹣9这九个自然数中至少有六个数可以整除N,则称N是一个“六合数”,则在大于200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六合数” 是. 5.如图,魔术师在一个转盘上的16个位置写下来了1﹣16共16个数,四名观众甲、乙、丙、丁参与魔术表演.魔术师闭上眼,然后甲从转盘中选一个数,乙、丙、丁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选取下一个数,图示是一种可能的选取方式,魔术师睁开眼,说:“选到偶数的观众请举手.”,这时候,只有甲和丁举手,这时候魔术师就大喝一声:“我知道你们选的数了!”.你认为甲和丁选的数的乘积是. 6.用1、2、3、5、6、7、8、9这8个数字最多可以组成个质数(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且必须使用). 7.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小组10个人的平均分是84分,其中小明得93分,则其他9个人的平均分是分. 8.同时掷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4个数字的和有种. 9.某商店的同种点心有大小两种包装礼盒,大盒85.6元一盒,内有点心32块,小盒46.8元一盒,内有点心15块,若王雷用654元买了9盒点心,则他可得点心块. 10.大于0的自然数n是3的倍数,3n是5的倍数,则n的最小值 是. 11.(8分)有四个人甲、乙、丙、丁,乙欠甲1元,丙欠乙2元,丁欠丙3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讲解(问题+思路+答案)

五年级奥数题讲解,问题+思路+答案 1.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2.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3.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4.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解:第三、四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4分,比后两次的成绩和少4分,推知后两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8分。因为后三次的成绩和比前三次的成绩和多9分,所以第四次比第三次多9-8=1(分)。 5. 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 解:每20天去9次,9÷20×7=3.15(次)。 6. 乙、丙两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解:以甲数为7份,则乙、丙两数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数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1:7。 7. 五年级同学参加校办工厂糊纸盒劳动,平均每人糊了76个。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个同学糊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糊74个。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多少个? 解:当把糊了88个纸盒的同学计算在内时,因为他比其余同学的平均数多88-74=14(个),而使大家的平均数增加了76-74=2(个),说明总人数是14÷2=7(人)。因此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

(完整word)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目录 第一讲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分割与拼接)………………………………3-5 第二讲因数与倍数(数的整除特征一)………………………………6-10 第三讲因数与倍数(数的整除特征二)……………………………11-12 第四讲因数与倍数(奇数与偶数)……………………………13-17 第五讲因数与倍数(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18-20 第六讲因数与倍数(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21-26 1

第七讲长方体和正方体(巧算表面积)………………………………27-30 第八讲长方体和正方体(巧算体积)……………………………………31-35 第九讲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6-40 第十讲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1-44 第十一讲平均数问题……………45-49 第十二讲教学广角(追及问题)…………………………………50-54 第十三讲数学广角(还原问题)…55-58 第十四讲容斥原理………………59-62 第十五讲抽屉原理和最不利……63-67 第十六讲综合练习…………… 68-98 2

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第一讲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分割与拼接) 1、把右图分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四块,并且每个图形中要有一个“·”。 2、把下图分成大小、形状相同的三块,使每一块都有一颗星,该怎么分割? 3

3、下图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的,请把它分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四块。 4、将下图分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四块、每块中带有一个小圆圈。 5、将图中五个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4

5 6、将图中长方形切成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7、将下图(缺两角的长方形)分割成两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 8、将下图“T ”字剪成四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 16 9

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学生版)30讲全

五年级奥数 第1讲数字迷(一)第16讲巧算24 第2讲数字谜(二) 第17讲位置原则 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 第18讲最大最小 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 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 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 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 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7讲奇偶性(一)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 第8讲奇偶性(二)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9讲奇偶性(三)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29讲抽屉原理(一) 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30讲抽屉原理(二)

第1讲数字谜(一)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例2 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式中的□中,使等式成立:□□□×□□=□□×□□=5568。 例3 在443后面添上一个三位数,使得到的六位数能被573整除。 例4 已知六位数33□□44是89的倍数,求这个六位数。 例5 在左下方的加法竖式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请你用适当的数字代替字母,使加法竖式成立。 FORTY TEN + TEN SIXTY 例6 在左下方的减法算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请你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练习1 1.在一个四位数的末尾添零后,把所得的数减去原有的四位数,差是621819,求原来的四位数。 2.在下列竖式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请你用适当的数字代 替字母,使竖式成立: (1) A B (2) A B A B + B C A - A C A A B C B A A C 3.在下面的算式中填上括号,使得计算结果最大:1÷2÷3÷4÷5÷6÷7÷8÷9。 4.在下面的算式中填上若干个(),使得等式成立:1÷2÷3÷4÷5÷6÷7÷8÷9=2.8。 5.将1~9分别填入下式的□中,使等式成立:□□×□□=□□×□□□=3634。 6.六位数391□□□是789的倍数,求这个六位数。 7.已知六位数7□□888是83的倍数,求这个六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