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

一、拓展提优试题

1.喜羊羊和懒羊羊共有邮票70张,喜羊羊的邮票张数比懒羊羊的4倍还多5张.喜羊羊有张,懒羊羊有张.

2.晨晨小朋友发现,自己一共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0枚,总钱数是8元钱,那么1角的硬币共有多少枚?

3.如图,每条边都相等,每个角都是直角,则根据信息,求下图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A.16B.20C.24D.32

4.有四个数,它们的和是45,把第一个数加2,第二个数减2,第三个数乘2,第四个数除以2,得到的结果都相同.那么,原来这四个数依次是()A.10,10,10,10B.12,8,20,5

C.8,12,5,20D.9,11,12,13

5.有一种特殊的计算器,当输入一个10~49的自然数后,计算器会先将这个数乘以2,然后将所得结果的十位和个位顺序颠倒,再加2后显示出最后的结果.那么,下列四个选项中,()可能是最后显示的结果.

A.44B.43C.42D.41

6.如图,一个长方体由四块拼成,每块都由4个小立方体粘合而成,4块中有3块都可以完全看见,但包含黑色形状的那块只能看见一部分.那么,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是黑色块所在的形状.

A.B.

C.D.

7.6□4÷3,要使商的中间有一位是0,□里可以填.(几种情况填写完整)

8.用同样长的小棒按如下方式摆三角形.那么,摆12个三角形要根小棒.

9.如图的两个竖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所代表的四位数是()

A.5240B.3624C.7362D.7564

10.同学们排成一个方阵进行广播操表演.小海的位置从前、从后、从左、从右数都是第5个,参加广播操表演的共有人.

11.祖玛游戏中,龙嘴里不断吐出很多颜色的龙珠,先4颗红珠,接着3颗黄珠,再2颗绿珠,最后1颗白珠,按此方式不断重复,从龙嘴里吐出的第2000颗龙珠是()

A.红珠B.黄珠C.绿珠D.白珠

12.两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重叠成右边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13.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长方形的长是()A.8厘米B.16厘米C.24厘米

14.3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柚子的重量,4根香蕉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的重量.一个柚子重576克,那一根香蕉()克.

A.96B.64C.144

15.四个海盗杰克、吉米、汤姆和桑吉共分280个金币.杰克说:“我分到的金币比吉米少11个,比汤姆多15个,比桑吉少20个.”那么,桑吉分到了个金币.

16.图中一共能数出正方形.

17.在如图的每个方框中填入一个适当的数字,使得乘法算式成立,乘积等于.

18.交通小学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7倍,而且男生比女生多了900人,那么交通小学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人.

19.看图填数

20.把一根15米长的钢管锯成5段,每锯一次用6分钟,一共要用分钟.

21.如图有5个点,在两个点之间可以画出一条线段,画出的图形中共可以得到条线段.

22.小巧往一个长方形盒子里放玻璃球,她往盒子里放的玻璃球个数每分钟增加1倍,这样下去10分钟正好放满,那么分钟时,恰好放满半个盒子.

23.1到100的所有单数的和是.

24.小胖买了2张桌子和3把椅子,共付110元,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价钱的4倍,每张椅子元.

25.五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2010,其中最大的一个是.

26.有一个挂钟,3时敲3下,要用6秒.这个挂钟12时敲12下,需要用秒.

27.15张乒乓球台上同时有38人正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在进行单打的球台有张,在进行双打的球台有张.

28.星期一,小强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他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发现语文书忘在家中的台子上了,此时他离开学校还有700米的路程.于是他赶紧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回家,回家拿好书后又立即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赶往学校.学校与小强的家相距1000米.小强这天至少走了分钟.29.(12分)同学们一起去划船,但公园船不够多,如果每船坐4人,会多出10人;如果每船坐5人,还会多出1人,共有()人去划船.

A.36B.46C.51D.52

30.有A,B,C三人,他们分别是工人、教师、工程师.A的年龄比工人大,C和教师的年龄不同岁,教师的年龄比B小,那么工程师是.

31.计算:100﹣99+98﹣97+96﹣95+94﹣93+93﹣92+91=.

32.小亮家买了72个鸡蛋,他们家还养了一只每天都下一个蛋的母鸡.如果小亮家每天吃4个鸡蛋,那么这些鸡蛋够他们家连续吃天.

33.定义运算:a⊙b=(a×2+b)÷2.那么(4⊙6)⊙8=11.

34.数一数,图中有个三角形.

35.甲乙两数的差是144,甲数比乙数的3倍少14,那么甲数是.36.奶奶生日那天对小明说:“我出生以后只过了18个生日.”奶奶今年应该是岁.

37.有A、B、C、D、E、F六张字母卡片,摆成一行,要求A摆在左端,F摆在右端,

有种不同摆法.

38.三(1)班同学排成三排做早操,三排人数相等.小红排在中间一排.从左往右数,她是第6个;从右往左数,她是第7个,全班共有个人.39.奶奶折一个纸鹤用3分钟,每折好一个需要休息1分钟,奶奶从2时30分开始折,她折好第5个纸鹤时已经到了()

A.2时45分B.2时49分C.2时50分D.2时53分40.小胖的妈妈去买苹果,想买5千克,付钱时发现还少3元5角,结果买了4千克,又剩下1元5角,小胖妈妈一共带了元钱.

【参考答案】

一、拓展提优试题

1.解:设懒羊羊有x张票,那么喜羊羊则有(4x+5)张邮票,

x+(4x+5)=70

5x+5=70

5x=65

x=13

13×4+5=57(张)

答:喜羊羊有 57张,懒羊羊有 13张.

故答案为:57;13.

2.解:8元=80角,

假设全是5角硬币,则1角的有:

(5×20﹣80)÷(5﹣1)

=20÷4

=5(枚);

答:1角的有5枚.

3.解:如右图进行分割,把图形分成了8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2×8=32(平方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故选:D.

4.解:设相同的结果为2x,

根据题意有:2x﹣2+2x+2+x+4x=45,

解得x=5,

所以原来的4个数依次是8,12,5,20.

5.解:A:44﹣2=42,颠倒后是24,24÷2=12;12是10~49的自然数,符合要求;

B:43﹣2=41,颠倒后是14,14÷2=7,7不是10~49的自然数,不符合要求;

C:42﹣2=40,颠倒后是4,4÷2=2,2不是10~49的自然数,不符合要求;D:41﹣2=39,颠倒后是93,93÷2=46.5,46.5不是10~49的自然数,不符合要求;

故选:A.

6.解:因为最上面一层都看得到,所以黑色块只在最下面一层,所以A、D可以排除,

又因为后面那行最右面一个也能看到,所以应为T字型,故图形应该是C.

故选:C.

7.解:6□4÷3中,要使商的中间有一位是0,

则□<3,

所以□里可以填:0、1、2.

故答案为:0、1、2.

8.解: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

2个三角形需要3+2=5根小棒,

3个三角形需要3+2×2=7根小棒,

12个三角形需要3+2×(12﹣1)=25根小棒.

答:摆12个三角形要 25根小棒.

故答案为:25.

9.解:根据左边的数字谜中,可分析出A、C是相邻的,B、D是差2 的.

右边的数字谜中,显然=19,若个位没有向十位进位,则F、J分别是0、4,E、I是 8、3 或 6、5,

但无论是哪组解都不能满足左边数字谜“A、C相邻,B、D差2”的要求.故知右边个位向十位进位了,F+J=14,F、J只能分别是8、6,E+I=10,E、I 只能分别是3、7,此时得到=5240.

故选:A.

10.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5+5﹣1=9(人)

9×9=81(人)

答:参加广播操表演的共有81人.

故答案为:81.

11.解:2000÷(4+3+2+1)

=2000÷10

=200(组)

商是200,没有余数,说明第2000颗龙珠是200组的最后一个,是白珠.

答:从龙嘴里吐出的第2000颗龙珠是白珠.

故选:D.

12.解:周长:(7+3)×2×2﹣3×4

=40﹣12

=28(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8厘米.

故答案为:28.

13.解:48÷2÷(1+2)×2

=24÷3×2

=16(厘米)

答: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

故选:B.

14.解:576÷3×2÷4

=384÷4

=96(克)

答:一根香蕉96克.

故选:A.

15.解:设杰克得金币x个,所以x+(x+11)+(x﹣15)+(x+20)=280,

解得x=66,

所以桑吉分到了66+20=86个金币,

另解:此题考查的是和差问题,通过与杰克的关系进行转化得知:杰克的金币数为:(280﹣11+15﹣20)÷4=66(个)

桑吉的金币数为:66+20=86(个)

故答案为86.

16.解:根据分析可得,

8+1+4=13(个)

答:图中一共能数出 13正方形.

故答案为:13.

17.解:根据第一行的结果首位是2那么第一个乘数的首位是1;第一个乘数是110多;

再根据尾数是0推理可能是偶数与5的积或者是有数字0.

根据第三行的结果中含有数字1,尝试1倍满足情况.

根据已知数字4,后面是没有进位的先考虑不进位的情况.

可以是110×122=13420(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13420.

18.解:900÷(7﹣1)

=900÷6

=150(人)

150×(7+1)

=150×8

=1200(人)

答:交通小学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 1200人.

故答案为:1200.

19.解:1个苹果的质量+2个梨的质量=1600克…①,3个苹果的质量+2个梨的质量=2800克…②,

②﹣①可得:

3﹣1个苹果的质量=2800﹣1600

2个苹果的质量=1200

1个苹果的质量=600

答:1个苹果的质量是600克.

故答案为:600.

20.解:(5﹣1)×6

=4×6

=24(分钟)

答:一共需要24分钟.

故答案为:24.

21.解:如图:

4+3+3=10(条),

答:图形中共可以得到10条线段;

故答案为:10.

22.解:根据分析可得,

1÷2=(盒),即10﹣1=9(分钟);

答:那么9分钟时,恰好放满半个盒子.

故答案为:9.

23.解:(1+99)×50÷2,

=100×25,

=2500;

故答案为:2500.

24.解:因为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价钱的4倍,

所以2张桌子的价钱=8把椅子的价钱,

又因为2张桌子和3把椅子,共付110元,

所以8把椅子的价钱+3把椅子的价钱=110元,

1把椅子的价钱=110÷11=10元.

答:每张椅子10元.

故答案为:10.

25.解:2010÷5=402,

最大的数是402+1+1=404;

故答案为:404.

26.解:6÷(3﹣1)×(12﹣1),

=6÷2×11,

=3×11,

=33(秒),

答:需要33秒;

故答案为:33.

27.解:假设15张全是双打台,则人数为:15×4=60(人),比已知人数多了60﹣38=22(人),

已知双打台比单打台每台多4﹣2=2(人),

所以单打台有:22÷2=11(张),

则双打台有:15﹣11=4(张);

答:单打台有11张;双打台有4张.

故答案为:11;4.

28.解:(1)60×5+700,

=300+700,

=1000(米);

(2)(60×5×2+700)÷100+5,

=1300÷100+5,

=13+5,

=18(分钟);

答:学校与小强的家相距1000米.小强这天至少走了18分钟.

故答案为:1000,18.

29.解:(10﹣1)÷(5﹣4)

=9÷1

=9(条)

4×9+10

=36+10

=46(人)

答:共有46人去划船.

故选:B.

30.解:由C和教师的年龄不同岁,教师的年龄比B小,可知B、C都不是教师,只有A是教师;

由A的年龄比工人大,和教师的年龄比B小,说明B不是工人是工程师,所以C是工人;

故答案为:B.

31.解:100﹣99+98﹣97+96﹣95+94﹣93+93﹣92+91,

=(100﹣99)+(98﹣97)+(96﹣95)+(94﹣93)+(93﹣92)+91,

=1×5+91,

=5+91,

=96.

故答案为:96.

32.解:依题意可知:

小亮每天吃4个,吃掉每天鸡下的蛋还需要3个.

72÷3=24(天)

故答案为:24

33.解:(4⊙6)⊙8,

=[(4×2+6)÷2]⊙8,

=7⊙8,

=(7×2+8)÷2,

=22÷2,

=11,

故答案为:11.

34.解:3+4+1+1+1=10(个);

故答案为:10.

35.解:(144+14)÷(3﹣1)+144,

=158÷2+144,

=79+144,

=223,

答:甲数是223.

故应填:223.

36.解:18×4=72(岁),

答:奶奶今年应该是72岁.

故答案为:72.

37.解:4×3×2=24(种).

答:有24种不同摆法.

故答案为:24.

38.解:(6+7﹣1)×3,

=12×3,

=36(人);

答:全班共有36个人.

故答案为:36.

39.解:1×(5﹣1)=4(分钟)

3×5=15(分钟)

2时30分+4分钟+15分钟=2时49分

答:她折好第5个纸鹤时已经到了2时49分;故选:B.

40.解:单价:(3.5+1.5)÷(5﹣4),

=5÷1,

=5(元);

共带:5×4+1.5=21.5(元);

答:小胖妈妈一共带了21.5元.

故答案为:21.5.

三年级奥数面积例题解析加练习带答案

面积的计算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解决许多有关面积的问题。 在解答比较复杂的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问题时,生搬硬套公式往往不能奏效,可以添加辅助线或运用割补、转化等解题技巧。因此,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在解题中十分重要。 例题1 把一张长为4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木板,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思路导航:要使剪成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就要使它的边长最长(如图),那么只能选原来的长方形宽为边长,即正方形的边长是3米。 4米 3米 练习一 1.把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这张正方形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把一块长2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切割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铁板的面积是多少? 3.将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那么剪下的另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例题2 学校里有一个正方形花坛,四周种了一圈绿篱,绿篱总长20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思路导航:要求正方形花坛的面积,必须知道花坛的边长是多少。根据绿篱总长是20米,可求出花坛的边长为20÷4=5米,所以花坛的面积是:5×5=25平方米。 练习二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36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运动场有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在游泳池四周粘上瓷砖,瓷砖总长400米,求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在公园里有两个花圃,它们的周长相等。其中长方形花圃长40米,宽20米,求另一个正方形花圃的面积。 例题3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思路导航:这个图形无法直接求出它的面积,我们可以画一条辅助线,将这个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如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左边长方形的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为4×2=8平方厘米;右边长方形的长为3厘米,宽为1厘米,面积为3×1=3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图形的面积为:8+3=11平方厘米。 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画辅助线,分割后求面积呢? 练习三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31讲 用假设法解题含答案

第31讲用假设法解题 一、专题简析: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常见的方法,有些应用题乍看很难求出答案,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进行假设,往往会使问题得到解决。所谓假设法就是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用假设法解答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假设几个量相同,然后进行推算,所得结果与题中对应的数量不符合时,要能够正确地运用别的量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精讲精练 例1: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一 1、鸡、兔共100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多少只? 2、鸡、兔共50只,共有脚160只。鸡、兔各几只? 例2:鸡、兔共笼,鸡比兔多30只,一共有脚168只,鸡、兔各多少只?练习二 1、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几只? 2、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4元,乙种票每张3元,乙种票比甲种票多买了9张,一共用去97元。两种票各买了几张?例3:某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王刚得了84分。王刚做错了几题? 练习三

1、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15题,小华得了102分。小华答对几题? 2、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后运费为8880元,损失了几箱? 例4: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几块?练习四 1、小英家有些梨和苹果,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爸爸和小英每天各吃1个苹果,妈妈每天吃1个梨。若干天后,苹果还剩9个,而梨恰巧吃完。原来苹果有多少个? 2、某商店有些红气球和黄气球,红气球的只数是黄气球的4倍。每天卖出2只红气球和1只黄气球,若干天后,红气球剩下12只,黄气球刚好卖完。红气球原来有多少只? 例5:学校买来8张办公桌和6把椅子,共花去1650元。每张办公桌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2倍,每张办公桌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练习五 1、买4张办公桌9把椅子共用252元,1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 桌、椅单价各多少元? 2、学校买来4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用了185元。已知1个篮球比1个排球贵8元,那么篮球每个多少元?排球每个多少元? 三、课后作业 1、鸡、兔共45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60只。鸡、兔各多少只? 2、鸡兔共有脚48只,如果将鸡的只数与兔的只数互换则共有脚42只。鸡、兔各几只? 3、某车间生产一批服装共250件,生产1件可得25元,如果有1件不符合要求,则倒扣20元。生产后得到费用5350元,有几件不符合要求? 4、四

三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

一、拓展提优试题 1.喜羊羊和懒羊羊共有邮票70张,喜羊羊的邮票张数比懒羊羊的4倍还多5张.喜羊羊有张,懒羊羊有张. 2.晨晨小朋友发现,自己一共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0枚,总钱数是8元钱,那么1角的硬币共有多少枚? 3.如图,每条边都相等,每个角都是直角,则根据信息,求下图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A.16B.20C.24D.32 4.有四个数,它们的和是45,把第一个数加2,第二个数减2,第三个数乘2,第四个数除以2,得到的结果都相同.那么,原来这四个数依次是()A.10,10,10,10B.12,8,20,5 C.8,12,5,20D.9,11,12,13 5.有一种特殊的计算器,当输入一个10~49的自然数后,计算器会先将这个数乘以2,然后将所得结果的十位和个位顺序颠倒,再加2后显示出最后的结果.那么,下列四个选项中,()可能是最后显示的结果. A.44B.43C.42D.41 6.如图,一个长方体由四块拼成,每块都由4个小立方体粘合而成,4块中有3块都可以完全看见,但包含黑色形状的那块只能看见一部分.那么,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是黑色块所在的形状. A.B. C.D.

7.6□4÷3,要使商的中间有一位是0,□里可以填.(几种情况填写完整) 8.用同样长的小棒按如下方式摆三角形.那么,摆12个三角形要根小棒. 9.如图的两个竖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所代表的四位数是() A.5240B.3624C.7362D.7564 10.同学们排成一个方阵进行广播操表演.小海的位置从前、从后、从左、从右数都是第5个,参加广播操表演的共有人. 11.祖玛游戏中,龙嘴里不断吐出很多颜色的龙珠,先4颗红珠,接着3颗黄珠,再2颗绿珠,最后1颗白珠,按此方式不断重复,从龙嘴里吐出的第2000颗龙珠是() A.红珠B.黄珠C.绿珠D.白珠 12.两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重叠成右边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13.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长方形的长是()A.8厘米B.16厘米C.24厘米 14.3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柚子的重量,4根香蕉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的重量.一个柚子重576克,那一根香蕉()克. A.96B.64C.144 15.四个海盗杰克、吉米、汤姆和桑吉共分280个金币.杰克说:“我分到的金币比吉米少11个,比汤姆多15个,比桑吉少20个.”那么,桑吉分到了个金币. 16.图中一共能数出正方形.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16讲 应用题(一)附答案解析

第16讲应用题(一) 一、知识要点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需要我们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好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题意,掌握数量关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的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必须的两个条件。在实际解答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有时,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就更容易了。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学校里有排球24只,足球的只数比排球的2倍少5只,学校有排球、足球共多少只? 练习1: 1、小红每分钟跳绳25下,小军每分钟跳的下数比小红的3倍少16下,小军每分钟比小红多跳几下?

2、王奶奶家养鸡12只,养鹅的只数比鸡的只数的4倍还多7只。王奶奶家共养鸡、鹅多少只? 【例题2】人民广场花圃中有180盆郁金香,比月季花盆数的3倍少15盆。月季花有多少盆? 练习2: 1、小明的父亲每月工资1000元,比小明母亲每月工资的2倍少200元。小明母亲每月工资多少元? 2、饲养场养母鸭400只,比公鸭只数的7倍还多36只。饲养场养公鸭多少只?

【例题3】小林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白鸡比黄鸡多12只,白鸡的只数正好是黑鸡的2倍。白鸡、黄鸡、黑鸡各多少只? 练习3: 1、商店里有红、白、蓝三种围巾,其中红围巾比白围巾多12条,蓝围巾比红围巾多20条,蓝围巾的条数正好是白围巾的5倍。红围巾、白围巾、蓝围巾各多少条? 2、有甲、乙、丙三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2只苹果,丙筐比甲筐多15只苹果,丙筐苹果个数是乙筐的4倍。甲、乙、丙筐各有多少只苹果? 【例题4】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页,可装订400本。如果每本20页,可以少装订多少本?

三年级奥数例题讲解

一:错中求解 专题简析: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 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 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正确的和是多少? 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例题2】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 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 结果 得到的差是342, 正确的差是多少? 【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 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 把十位上的2看作5, 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 例题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 以3减20,得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思路导航】小马虎计算得到72,是先除再减得到的,我们可以根据逆运算的顺序把72先加后乘,求出某数为(72+20)×3=276,然后再按题目要求,按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数276×3+20=848。 二.用对应法解题 专题简析: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

小学数学3年级培优奥数讲义 第30讲 一题多解(含解析)

第30讲一题多解 学习目标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散思维。 知识梳理 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使头脑更灵活。 典例分析 例1、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例2、一瓶花生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瓶里原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 例3、甲班有42人,乙班有35人,开学时来了25位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班学生人数相等? 例4、从小青家经小红和小强家到学校有450米,从小青家到小强家有390米,从学校到小红家有320米。从小红家到小强家有多少米?

例5、小青以均匀的速度在公路上散步,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第10根电线杆共用了12分钟,如果她走24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电线杆? 例6、一个打字员15分钟打了180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例7、一艘轮船4小时航行10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航行270千米,共需多少小时? 例8、幸福小学原计划买12个篮球,每个72元,从买篮球的钱中先拿出432元买足球,剩下的钱还够买几个篮球? 例9、南北两城的铁路长357公里,一列快车从北城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南城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9公里,慢车平均每小时比快车少行多少公里? 例10、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实战演练 ➢课堂狙击 1、在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每个顶点插一根,每两根篱笆之间的距离相等,每边有12根篱笆,四周一共围了多少根篱笆? 2、有一个三角形花圃周围种松树,每个顶点种一棵,每边种10棵,每两颗之间距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 3、少先队员表演节目,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顶点站1人,已知每边站6人,一共站了多少人? 4、一袋大米,连袋共重50千克,吃掉一半后,连袋剩下27千克,大米重多少千克?袋重多少千克? 5、一筐苹果连筐共重85千克,倒去一半后,连筐共重45千克,苹果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6、甲班有42人,乙班有35人,开学时来了25位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班学生人数相等? 7、小明有18枝铅笔,小红有15枝铅笔,妈妈又买了13枝铅笔,怎样分,才能使两人铅笔一样多?

北师大版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

北师大版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 一、拓展提优试题 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1111111×1111111=. 2.★+■=24,■+●=30,●+★=36,■=,●=,★=. 3.李老师将一根长12米的木条锯成4小段,要用12分钟.照这样的锯法,如果将这根木条锯成8小段一共需要用分钟. 4.图中一共有个长方形,个三角形,条线段. 5.切一个蛋糕,切1刀最多切成2块,切2刀最多切成4块,切3刀最多切成7块,照这样切下去,切5刀最多切成块. 6.定义运算:a⊙b=(a×2+b)÷2.那么(4⊙6)⊙8=11. 7.一些糖果,如果每天吃3个,十多天吃完,最后一天只吃了2个,如果每天吃4个,不到10天就吃完了,最后一天吃了3个.那么,这些糖果原来有()个. A.32B.24C.35D.36 8.○○÷□=14…2,□内共有种填法. 9.湖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数之间相距6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一共跑了()米. A.1200米B.1206米C.1194米 10.交通小学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7倍,而且男生比女生多了900人,那么交通小学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人. 【参考答案】 一、拓展提优试题 1.解:根据分析可得: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故答案为:1234567654321. 2.解:★+■=24,■+●=30,●+★=36,则: ★+■+■+●+●+★=24+30+36,

2(★+■+●)=90, ★+■+●=45, 则:●=45﹣24=21;■=45﹣36=9,★=45﹣30=15; 故答案为:9,21,15. 3.解:根据分析可得, 12÷(4﹣1)×(8﹣1), =4×7, =28(分钟); 答:将这根木条锯成8小段一共需要用28分钟. 故答案为:28. 4.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长方形有(3+2+1)×(2+1)=18个; 三角形有:12+9+2=23(个), 线段有:19+18+12=49(条), 故答案为:18;23;49. 5.解:当切1刀时,块数为1+1=2块; 当切2刀时,块数为1+1+2=4块; 当切3刀时,块数为1+1+2+3=7块; … 当切n刀时,块数=1+(1+2+3…+n)=1+. 则切5刀时,块数为1+=16块; 故答案为:16. 6.解:(4⊙6)⊙8, =[(4×2+6)÷2]⊙8, =7⊙8, =(7×2+8)÷2, =22÷2, =11, 故答案为:11. 7.解:糖每天吃3个,最少吃11天,最后一天2个,糖至少有10×3+2=32(个) 糖最多吃9天,最后一天吃3个,最多8×4+3=35个. ∴在32,33,34,35这几个数中满足除以3余数是2,除以4余数是3的只有35.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 第一讲找规律(一) 事物的发展中存在着规律,只有认真观察事物,找到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它们,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数学竞赛中,常常出现按规律填数的题目,找规律的方法是根据已知数的前后(可上下)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求得相应的数。 例1.请找出下列各组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 1,5,9,13,(17),21,25. 2) 3,6,12,24,(48),96,192. 3) 1,4,9,16,25,(36),49,64,81. 4) 2,3,5,8,12,17,(23),30,38.

5) 21,4,16,4,11,4,(9),(4)。 6) 1,6,5,10,9,14,13,(18),(17)。 例2.根据下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1) (2) 2 4 7 5 1 3 2 0 7 3 6 1 2 6 9 1 7 8 1 4 1 6 5 9 例3.下面每个括号里两个数按一定规律组合,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3),(17,5),(14,8),(11,16)。

例4.根据前面两个圈里三个数的关系,在第三个圈里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0 18 25 20 16 () 108 () 练与思考 1.找出下面各组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 合适的数。 1. 1.4.3.6.5.(2)。(7). 2. 1.4.16.64.(256). 3.

11.3.8.3.5.3.(10)。(7). 4. 1.3.8.21.(55). 2. 8.1.7.5)。 7.1.4.2)。 10.1.1.9). 3. 8.7)。(6.9)。(10.5)。(12.13). 1.3)。(5.9)。(7.13)。(9.19). 4. 1.5.6)。( 2.4.5)。( 3.6.9).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奥数讲义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奥数讲义和差问题(I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 (共8题;共40分) 1. (5分)李老师买了6个足球和6个篮球,一共用去684元。每个足球的价格比每个篮球的价格贵14元。每个足球和每个篮球各多少元? 2. (5分)两筐水果共重13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10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先画图,再解答) 3. (5分) (2019四下·常州期末) 学校买5个足球和5个排球一共用去525元。如果排球的单价比足球便宜15元/个,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个? 4. (5分) (2019三上·盐都期末) 王平家收获的梨和苹果一共43筐.卖掉13筐梨后,剩下的梨和苹果筐数相等.他家收获的苹果有多少筐? 5. (5分) (2019四下·东兴期中) 李叔叔买一套衣服共380元,上衣比裤子多60元,这套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6. (5分) (2020四下·连云港期中) 妈妈买一套衣服用了95元,上衣比裤子贵了17元,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7. (5分)看图列式计算。 (1)求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 (2)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豆角多54平方米,黄瓜和豆角的种植面积各有多少平方米?

8. (5分)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5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820克。则一杯水重多少克(杯子质量不计)?一个空瓶重多少克?

参考答案一、 (共8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培优讲义:盈亏问题(无答案)全国通用

盈亏问题 【专题简析】 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少分,则物品有余(盈);每人多分,则物品不足(亏)。已知所盈和所亏的数量,求物品数量和人数的应用题叫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解法是: 份数=(盈+亏)士两次分配数的差,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的份数和盈亏数求出。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然后利用基 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数,进而求出物品的数量。 【例1】小英有一本数学练习题,若每天做8题,做了7天后还有32题。则这本书有多少题?一共需要做多少天? 【试一试】 1. 9个小朋友分一些糖果,若每人分4颗,则多了2颗。共有多少颗糖? 2.妈妈带了一些钱去逛超市,若要买3条10元钱一条的毛巾,则还剩5元 钱。妈妈带了多少钱? 【例2】幼儿园有一些玩具,如果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分6个,则会多2 个。若每班分7个,则会少多少个?

【试一试】 1 .有一些玻璃球,若平■均分成3堆,则每堆有7个还多4个。若平均分成5 堆,则每堆会有多少个?现有的玻璃球够不够? 2 .三(1)班全体同学去春游,若每组7人,则可分成5组还多1人。若 每组6人呢? 【例3】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 【试一试】 1.小玲拿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 则少了4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小玲带了多少钱?

2.一个小组去山坡植树,如果每人栽4棵,还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 则缺4棵,这个小组有几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例4】老师买来了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了多 少本练习本? 【试一试】 1 .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了12粒,如果每人分6 粒,则多了2粒,有小朋友几人?有多少粒糖? 2 .妈妈买来了一些苹果分给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了12个,如果 每人分7个,则多了6个,全家有几人?妈妈共买回来多少个苹果?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图文百度文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图文百度文库 一、拓展提优试题 1.60名探险队员过一条河,河上只有一条可乘坐6人的橡皮艇(来回算两次),过一次河需要3分钟,全体队员渡到河对岸一共需要分钟.2.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将自然数按照以下方式与多边形联系起来, 三边形数:1,3,6,10,15,…… 四边形数:1,4,9,16,25,…… 五边形数:1,5,12,22,35,…… 六边形数:1,6,15,28,45,…… 按照上面的顺序,第8个三边形数为__________. 3.一个数与3的和是7的倍数,与5的差是8的倍数,这个数最小的. 4.有3盒同样重的苹果,如果从每盒中都取出4千克,那么盒子里剩下的苹果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1 盒苹果的重量,原来每盒苹果重()千克. A.4B.6C.8D.12 5.将一个大三角形分割成36 个小三角形,并且将其中一部分小三角形涂成红色,另一部分涂成蓝色,并且使得两个有公共边的三角形的颜色不同,如果红色的三角形比蓝色的多,那么多()个. A.1B.4C.6D.7 6.这个图形最少是由()个正方体整齐堆放而成的.

A.12B.13C.14D.15 7.(12分)2个樱桃的价钱与3个苹果价钱一样,但是一个苹果的大小却是一个樱桃的12倍,如果妈妈用买1箱樱桃的钱买同样大小箱子的苹果,能买()箱. A.4B.6C.18D.27 8.图中一共能数出正方形. 9.一群鸭子对一群狗说:“我们比你们多2只.”狗对鸭子说:“我们比你们多10条腿.”那么鸭子和狗共只. 10.有一个挂钟,每到整点的时候会敲一次,而且几点钟就会敲几下.四点钟时,挂钟用了12秒钟敲完;那么到十二点时,要用秒钟才能敲完.【参考答案】 一、拓展提优试题 1.解:(60﹣6)÷5, =54÷5, ≈11次, 3×(11×2+1), =3×23, =69(分钟), 答:全体队员渡到河对岸一共需要69分钟. 故答案为:69. 2.找规律【难度】☆☆☆ 【答案】36 三边形:1、1+2、1+2+3、1+2+3+4、1+2+3+4+5、1+2+3+4+5+6、……、 1+2+3+…+8=36. 3.解:7×8﹣3=53. 故答案为:53. 4.解:3×4÷2 =12÷2 =6(千克) 答:每盒苹果重6千克. 故选:B.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义+练习-第15讲 乘除巧算(全国通用版,无答案)

奥数已经成为现在孩子学习的加强工具。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一种让孩子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法宝,一种可以扩宽孩子思维的奥秘兵器。老师经常对学生们说,养成好的学习品质,拥有好的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自己重要得多,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奥数更是如此。奥数题对学生们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你既要注意到思维有广度有深度,在做题时还要加倍小心。有些题往往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首先,需要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些家长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是标题问题理解了,出点小错不妨。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助长了学生粗心大意之习气。而在奥数题中,一点小错,往往是致命的。学生做题出错了,我们应把它做为一个好的教育学生的契机,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不停积累,是知识方面的,要牢记。是习惯方面的,要改正。相信久而久之,好的习惯必能养成。 第15讲乘除巧算 一、知识要点 前面我们已给同学们介绍了加、减法中的巧算,大家学会了运用“凑整” 的方法进行巧算,实际上这种凑整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在乘除计算中。为 了更好地凑整,同学们要牢记以下几个计算结果:2×5=10,4×25=100,8 ×125=1000。 提高计算能力,除了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要熟练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巧算中,经常要用到一些运算定律,例如乘法交换律、乘法 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等,善于运用运算定律,是提高巧算能力的关键。二、精讲精练 【例题1】你有好办法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1)25×17×4 (2)8×18×125 (3)8×25×4×125 (4)125×2×8×5 【思路导航】(1)我们知道25×4=100,因而我们要尽量把25与4放在一块计算,这样比较简便。所以我们先算25×4=100,再与17相乘即100 ×17=1700;(2)因为8×125=1000,因而我们先把8与125放在一块计算,

三年级学而思奥数讲义

目录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 (2) 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 (7) 第三讲乘法的巧算 (12) 第四讲配对求和 (16) 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17) 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19) 第七讲数图形 (23) 第八讲分类枚举 (26) 能力测试(一) (26) 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 (28) 第十讲填数游戏 (31) 第十一讲算式谜(一) (35) 第十二讲算式谜(二) (37) 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 (39) 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 (40) 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45) 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 (45) 第17讲时间与日期…………… 第18讲推理…………… 能力测试(二) (63) 第19讲循环……………… 第20讲最大和最小………………………… 第21讲最短路线………………………… 第22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23讲格点与面积…………………… 第24讲一笔画……………………… 阶段测试(三)…………………… 第25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第26讲上楼梯与植树……………… 第27讲简单的倍数问题…………………… 第28讲年龄问题…………………………… 第29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30讲盈亏问题………………… 第31讲还原问题……………………

第32讲周长的计算…………………… 第33讲等量代换…………………… 第34讲一题多解…………………… 能力测试(四)………………………………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 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 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于是(93+95+96+88+89+91+93+91)÷8=90+(3+5+6―2―1+1+3+1)÷8=90+2=92。你可以试一试。” 小熊照着小白兔说的去做,果然既快又对。这下小熊明白了,掌握了速算的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不仅可以节省运算时间,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我们在进行速算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有关定律和法则,选择合理的方法。下面介绍在整数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几种速算方法。 例题与方法 例1计算:(1)2458+503 (2)574+798 例2.计算:(1)956-597 (2)3475-308 例3 用简便方法计算: (1)783+25+175 (2)2803+(2178+5497)+4722

北师大版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

一、拓展提优试题 1.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黑、白、黄三种颜色的筷子各10根,最少拿出根筷子就能保证有一双是同样颜色的筷子. 2.今年小春的年龄比他哥哥的年龄小18岁,再过3年小春的年龄将是他哥哥年龄的一半,那么小春今年岁. 3.一根长30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种不同的长方形(边长是整厘米数). 4.这个图形最少是由()个正方体整齐堆放而成的. A.12B.13C.14D.15 5.(12分)2个樱桃的价钱与3个苹果价钱一样,但是一个苹果的大小却是一个樱桃的12倍,如果妈妈用买1箱樱桃的钱买同样大小箱子的苹果,能买()箱. A.4B.6C.18D.27 6.如图,每条边都相等,每个角都是直角,则根据信息,求下图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A.16B.20C.24D.32 7.亮亮早上8:00从甲地出发去乙地,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他在中间休息了1小时,结果中午12:00到达乙地.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千米. A.16B.24C.32D.40 8.有四个数,它们的和是45,把第一个数加2,第二个数减2,第三个数乘2,第四个数除以2,得到的结果都相同.那么,原来这四个数依次是()A.10,10,10,10B.12,8,20,5 C.8,12,5,20D.9,11,12,13 9.六个数的平均数是24,加上一个数后的平均数是25,加上的这个数

是. 10.用同样长的小棒按如下方式摆三角形.那么,摆12个三角形要根小棒. 11.用2、4、12、40四个数各一次,可以通过这样的运算得到24.12.两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重叠成右边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13.湖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数之间相距6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一共跑了()米. A.1200米B.1206米C.1194米 14.有一颗神奇的树上长了46个果子,第一天会有1个果子从树上掉落,每天掉落的果子数量比前一天多1个,但如果某天树上的果子数量少于这一天本应掉落的数量时,那么这一天它又重新从掉落1个果子开始,按原规律进行新的一轮.如此继续, 那么第天树上的果子会都掉光. 15.1千克大豆可以制成3千克豆腐,制成1千克豆油则需要6千克大豆,豆腐3元1千克,豆油15元1千克,一批大豆共460千克,制成豆腐或豆油销售后得到1800元,这批大豆中有千克被制成了豆油. 16.一群鸭子对一群狗说:“我们比你们多2只.”狗对鸭子说:“我们比你们多10条腿.”那么鸭子和狗共只. 17.如图所示,从正三角形的边作一个正方形,再用与正三角形不相邻的正方形一边做一个正五边形,再从与正方形不相邻的正五边形一边作一个正六边形,继续以相同的方式再作一个正七边形,依序再作一个正八边形,这样形成了一个多边形,请问这个多边形有个边. 18.如图,薷薷家的菜园是一个由4块正方形的菜地和1个小长方形的水池组成的大长方形.如果每块菜地的面积都是20平方米且菜园的长为9米,那么菜

三年级奥数讲义(刚开始学)

第一讲:余数的妙用(周期问题) 一、铺垫 1.()÷()=()……6,除数最小是几? 2.()÷()=6……7,除数取最小时,被除数是几? 3.()÷8=7……(),余数取最大时,被除数是几? 4、有37只气球,最少拿走()只,就使得7个小朋友分得一样多。每个小朋友分只()。 二、智慧屋 1、有一堆围棋,按照“一黑二白”顺序排列(如图)想一想,第16个是黑子还是白子?第25个呢?第40个呢? ●○○●○○●○○●○○●○○…… 2、国庆节挂灯,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有53只灯,其中红、黄、蓝、白、绿、紫灯各有多少只? 3、公园里的花坛摆放菊花,园林工人按照1棵紫、5棵黄、2棵红排列,那么第30棵是什么颜色的花?这30棵花中,紫花、黄花、红花各多少棵? 4、运动场上有一排彩旗,共34面,按3面红旗、1面绿旗、2面黄旗依次排列着,这些彩旗中,红旗有几面?黄旗有几面?绿旗有几面? 6、一串珠子,按下图排列,那么第25颗是什么珠子?第36颗是什么珠子?

1、基础练习(用竖式计算) 22÷5=29÷6=43÷8=50÷7= 2、快到春节了,小明出去买东西,看到马路的一边挂了一些红灯笼和菠萝灯笼,每隔两盏红灯笼就有一盏菠萝灯笼,请问第16盏灯笼是红灯笼还是菠萝灯笼?() …… 3、1,2,3,4,1,2,3,4,1,2……按照数列规律你知道这个数列的第20个数是(),第31个是() 4、(第二届"小机灵杯"第三题)按下面的规律摆三角形,第42个三角形是 色。在这种颜色的三角形中,它是第个? ▲▲▲△△▲△▲▲▲△△▲△▲▲▲△△▲△▲▲▲△△▲△ 5、找出下面图形排列的规律,根据规律算出第26个图形是什么? (1)◆◇◇◆◇◇◆◇◇◆◇◇◆◇◇┅┅ ( ) (2) ☆⊙⊙△☆⊙⊙△☆⊙⊙△☆⊙⊙△┅┅ ( ) 6、国庆节挂彩灯,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挂了100只彩灯,第53只彩灯是( )色。第36只彩灯是()颜色。 7、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70个,按先3个红的后2个白的,再1个黑的排列着,如图◎◎◎○○●◎◎◎○○●…… 问:(1)黑珠共有几个?(2)第68个珠是什么颜色的? 8、一列数按“219473621947362194……”排列,那么第38个数字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全集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全集 专题一数图形 专题简析:先确定起始点或起始边,数出图形的数量,再依次以后一个点(或边)数出图形的数量。最后求出它们的和。 例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思路:以A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 共3条;以B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共2条;以C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共1条。所以图中共有线段3+2+1=6条。 试一试1:数出下图中有( )条线段。 例2、数出下图中有几个角? 思路:以AO为一边的角有:∠AOB、∠AOC、∠AOD三个;以BO为一边的角有:∠BOC、∠BOD 两个;以CO为一边的角有:∠COD一个。所以图中共有3+2+1=6个角。 试一试2:数出下图中有()个角。 例3 数出下面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数三角形的个数与数线段、数角的方法相同: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ABC、△ABD、△ABE三个;以AC为边的三角形有:△ACD、△ACE 二个;以AD为边的三角形有:△ADE一个。 所以图中共有三角形3+2+1=6个。 试一试3:数出下面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专题二:找规律 专题简析: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例1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 2,6,18,54,(),() 思路:第(1)小题:前一个数加上3就等于后一个数,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3。所以()里分别填15和18; (2)第(2)小题: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这样下一个数应为11增加5,所以应填16;再下一个数应比16大6,填22。(3)第(3)小题: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所以()里应分别填162和486。 试一试1:先找规律再填数。 (1)2,4,6,8,10,(),(); (2)1,2,5,10,17,(),(); (3)1,5,25,125,(),(); 例2 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15、2、12、2、9、2、()、();(2)21、4,18、5、15、6、()、(); 思路:第(1)小题:隔着看,第1、3、5……个数依次减3,第2、4、6……个数不变。所以括号里分别应填6、2; (2)第(2)小题:隔着看,第1、3、5……个数依次减3,第2、4、6……个数依次加1。所以括号里里分别应填12和7。 试一试2:先找规律再填数。 (1)2、1、4、1、6、1、()、(); (2)1、15、3、13、5、11、()、(); 例3 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2、5、14、41、(); (2)252、124、60、28、(); (3)1、2、5、13、34、(); (4)1、4、9、16、25、36、()。 思路:第(1)小题:相邻两个数,前一个数乘3减1等于后一个数,所以括号里应填122。 第(2)小题:相邻的两个数,前一个数除以2的商减2等于后一个数,所以括号里应填12。第(3)小题: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乘3等于它前后相邻两数的和,因而括号里应填89。 第(4)小题:依次是1、2、3、4、5、6……的平方,因而第七个数为7×7=49。 试一试3:先找规律再填数。 (1)2、3、5、9、17、();

三年级奥数讲义参考答案及练习题(合集)

三年级奥数讲义参考答案(合集) 寻找规律 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 2, 3, 4,……双数列: 2, 4, 6, 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 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 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 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 )3, 6, 9, 12,(15 ),(18 ) (2)1, 2, 4, 7, 11,(16),(22 ) (3)2, 6, 18, 54,(162 ), (486 )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 4, 6, 8, 10,(),() (2)1, 2, 5, 10, 17, (), () (3)2, 8, 32, 128,(),() (4)1, 5, 25, 125,(),() (5)12, 1, 10, 1 , 8, 1,(),() 答案】(1)12,14(2)26,37(3)512,2048(4)625,3125(5)6,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 2, 12, 2, 9, 2,(6 ),(2 ) 2)21, 4, 18, 5, 15, 6,(12 ),(7 ) 3)3, 4,7,3,4,10,3, 4, 13,(3 ),(4 ),(16 )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 1 , 4, 1 , 6, 1,(8),(1) (2)3, 2, 9, 2, 27, 2,(81), (2) (3)18, 3, 15, 4, 12, 5,(9 ),(6 ) (4)1, 15, 3, 13, 5, 11,(7 ),(9 ) (5)1, 2, 5, 14,( 41 ), ( 122) 【答案】(1)8,1 (2)81,2(3)9,6 (4)7,9(5)41,122 3. 找规律填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