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开创者,对东西方的教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现成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

一、孔子启发式思想教育解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儒家学派,总结出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他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创立启发教学的人。“启发”一词源于其著名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学时,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但仍不能理解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但又说不出时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要重复教他们。孔子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人要先通过学习累积一定的知识,才能进行思考,如果思考得不出任何结果,那就要进行学习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学思并重,既强调学习,更强调思考。他的那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放到今天的教学中仍然适用。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中国的文明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典籍,已经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孔子,自然地形成了承袭的、宣教的学习(治学)态度。因此,他的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弟子们更好地接受已有的文化知识,而非去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学说,“好古而不作”既是孔子的治学态度,也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原则。所以孔子的启发式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接受式的启发法。

二、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解读

苏格拉底,雅典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是长期为人们所尊敬的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它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其实,苏格拉底法也就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主张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无论在西方哲学史还是在教育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被看做是启发式教学的渊源,就比如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

“发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方法的启发。

苏格拉底所处的希腊时代,西方文明才刚刚起步,成文的文化典籍很少,文化传统也还没有成形,这就使得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中没有既成的、公认文化道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维,因此他拥有自由的思想和另立新说的自由天地,于是形成了他批判的、探索的治学态度。这样,苏格拉底的启发法------“产婆术”是发现式的,他通过让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从而努力地去认识、理解自己的世界,发现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发现的、研究的、批判的学习方法。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育相似之处

1、均采用问答的方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都采用了问答法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孔子的问答法被他的弟子颜回这么评价:“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这说明孔子的问答法具有引人思考、由浅入深的特征。如《尧日》篇中子张与孔子的对话:“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何为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何为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同样,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采用了问答法的方式,先由老师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直到学生发现自己的无知,教师再帮助学生

“助产”获取知识,最后将特殊事物归为一般定义。如《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和美诺讨论什么是美德“苏:我很惭愧地告诉你我对美德什么也不知道??你以为我能够吗?美:确实不能够??苏:凭神的名义,美诺,请你告诉我美德是什么???苏:美诺告诉我什么是它们彼此没有区别而全部一样的性质,你能回答我吗?美:我开始有点明白了”。

2、均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思想

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是有史可考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的史料记载的几十个学生,据考证,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南宫敬叔、贫贱家庭出身的子路、颜渊和商人出身的子贡等。其中贫贱出身的占大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学生却不限于鲁国,还有来自卫济、晋、陈、宋、楚、吴、秦等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教育对象上的一次革命,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各族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教育民主性的色彩。

苏格拉底对教学对象也没有特殊要求,无论贫富贵贱甚至是雅典城邦的奴隶都可以成为他的学生。只要在街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开导,直到困惑消失。不仅如此,苏格拉底主动去帮人解惑从来不收取金钱,他认为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给别人就会获得朋友,这本身就是利益的最大收获。

3、均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

孔子的教育内容虽包括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两部分,但以道德教育为主。孔子的道德教育主要是讲“仁”和“礼”,但内涵很大,包括:孝、义、忠、恕、勇、信、诚、勤、温、良、恭脸、让、谦、和、宽、敏、惠、直、中庸等。所有这些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仁最基本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再进一步是“爱人”,爱一切人,为天下人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提出的,德育自然也就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其道德思想的主要观点是,“道德是一种善”,“知识即道德”,“守法即正义”和“自制是道德的基础”。这与孔子德育思想惊人地相似。孔子几乎把一切知识的教育最终都落实在道德上,一切道德都被孔子看作是最好的学问。苏格拉底所讲的“守法”与孔子的“礼”颇为相似。礼是社会的规章制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遵章守法,就不能立于社会。苏格拉底说的“自制”,即自我控制。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一贯主张“君子必慎其独也”。即自己独处,且有犯错误环境时,也能严格约束自己,决不犯错误。可见,孔子与苏格拉底在道德修养的见解上极为相似。但两者在内容上也有不同。首先,孔子在教学中没有列入宗教科目。《论语·述而》明确指出“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对于中国几千年来教育的非宗教性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中则有较多的宗教色彩。另外,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主张修己之后要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与苏格拉底强调的

“认识自己”,“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也有不同。

四、启发式思想教育带来的启示

教师要转变观念, 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年来, 我国的各级学校教育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极深,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接受知识者,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许多教师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向学生灌输固定的知识,过于强调教师的讲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动性重视不够,仅强调死记硬背,结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灵活地运用了,进而影响了学生主动求知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倘若学生亲自参与某种与学科内容有关的活动,他们就更容易学到这种内容。积极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因此,要提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各级教育工作者就要尽快转变教育观念,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他们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他们在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技能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创造性地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终身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参考文献:

《论语·述而》;

《中国教育史教程》,赵厚勰,李贤智;

《外国教育史教程》,赵厚勰,李贤智;

《中外教育简史》,谢兰荣;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科学教育

姓名:陈永利

学号:2013041525 . .

解读孔子启发式教育观

解读孔子启发式教育观 摘要: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留下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有关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论语·述而》中记录了一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堪称教育史上最早论及启发式教育的言论,笔者深受启迪,故而阐述了自己对这句名言的五点理解。 关键词:孔子、启发、举一反三 近日读到孔子《论语·述而》中论及孔子启发式教育的一句话,思索颇多。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意是:教学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讲明一个方面,他却不能触类旁通,推知与此相类的其他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知识了。 初读此句,只觉拗口,但知道其大有深意,却不能尽解此言之真谛。经过教育实践的洗礼,今日再读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时,顿感受益无穷,内涵颇丰。短短20字竟包含众多教学原理,笔者试谈自己一些粗陋见解: 一、“不愤不启”之求知欲 “不愤不启”是方法,而重要的是使学生“愤”,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不仅仅是好奇心,即对于问题已不是产生“想研究”这种快感,而应是达到“研究不出来”时会产生悲愤感。这样的程度更深,学生表现出的是更加坚定、执着地自觉学习心态。培养这种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是学习的基本前提。之后才涉及到去启发他们的方法。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①推力因素与学生对学业成就本身的追求有关,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如对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探究心向等),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拉力因素与学习的外在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对学习起引诱作用;压力因素与客观现实环境对学生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有关,对学生起强制作用。学习往往是在这三种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驱动的,而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拉力因素和压力因素必须通过推力因素而起作用。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后也得出了与现代教育学研究的学习动机方面遥相呼应的结论。 时至今日,新课改呼唤“快乐教育”。如何令孩子们学地快乐?我想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努力的大方向就应当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了,学习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学生只有常常保持“我要学”的心态,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地更远。 二、“不悱不发”之表述力 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必然经历:产生研究欲----研究----表述的过程。只有通过表述才能向人传达本人对该事物本质的理解,这也是对自我习得结果的一种证明。所以有时候表述甚至超过研究。试想,若学生能掌握或理解某概念,但若无法表述交流,那他的研究成果几乎只能化为零。可见表述对传达思想和进一步探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孔子教育思想之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之教育目的 这两天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思政教育的资料,偶然看了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一些议论,由此专门的研究了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发现孔子关于教育的目的的说法引起了我强烈的感想。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也曾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一种说法是,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

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这就是我看了孔子教育思想中有关其教育目的的一些想法。当然,这种说法在今日看来是有一些片面的,首先在今时今日学习的目的不在单一。在人们看来,学习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席立足之地,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出仕。

浅谈儒家思想与教育德育观

摘要:儒家思想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教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借鉴;思想;仁爱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道德文化提出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道德认同,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崇。儒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的一系列道德思想体系对我们的教育有着推动作用,有利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德育的重大课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 《周礼》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 是战国时人所作,它是反映西周时期礼制的史料著作。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周公摄政,五年营建洛邑,六年制作礼乐,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等,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典章制度,世称周礼。周公曾作大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倡导天命不僭,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 在中国,孔夫子到今天两千五百年,我们在孔老夫子著作里面看到,他那个时候就是很感叹世风日下,他羡慕上古时代,尤其是我们看到他常常赞叹的尧舜禹汤,称他们是圣王。那个时候的社会民风淳朴,有圣贤人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圣贤人用什么教化?伦理道德。所以,伦常道德不是孔子发明的。孔老夫子自己常说他一生没有创作,“述而不作”,他所学的、所教的是前人的教诲,他只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孔夫子做得圆满,是圣贤,被称为大圣,大成至圣先师。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大的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了民众道德价值观的缺失,被表面的一些现象所障碍,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可以理解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同步,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教育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五育之首。思想道德是一个人发展的立足根本,我们的教育要从根本抓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好坏关系到道德观的树立,直接影响以后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很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据说1998年1月,2/3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说过,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2500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在新的世纪,努力建构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德育理论,正成为我国德育发展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德育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脱离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不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功利主义色彩较浓,缺乏超越精神的成分,其结果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就目前中国德育状况而言,教育需要借鉴儒家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当从下两个方面认识和思考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 一、借鉴儒家的反思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孔子看来:思、内自省是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是儒家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它倡导的是自主修养。“自律”是现代德育的最高境界,它提倡的是“自我教育”。以“尚礼”为重点,强化文明礼仪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学做人,做现代文明人,做好人。 自我教育,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

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 的土壤。亚思培更以孔子、释迦摩尼、苏格拉底等大哲所处的时代为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由此可见孔子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现在,让我们抛开五四以来反传统的情绪,重新检视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会惊讶,孔子的教育方法竟是如此的先进,绝非後世腐儒村夫子、老学究式的冥顽不灵,足令现代教育工作者自叹弗如。因此,我们要认识真正的「孔家店」,一 定要重新发现真正的孔子,认识他进步的启发式教学。 我们可以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分为两种,其一是孔子希望学生做到的,其二是孔子自己对学生做的。孔子希望学生怎麽做呢?首先,孔子的教学经验丰富,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里点出了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以及「学」是「思」的基础,先学而後思。 学习,是广博地吸取知识以为己用,知识是一种材料,然而知识累积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是死的,必须运用思考活化它。反过来说,思考不是天马行空地毫无依据,而是要根据既得的知识来做推理、分析、综合的工作。学识越广博,可供运用的材料便越多,因此博学是基础,思考是催化剂。 孔子的杰出弟子也懂得这个道理,并加以阐发。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子夏的这一句话,有两个意义:其一,学习的目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仁」者,主要是道德方面的,因为孔子那个时代,对他来说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也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学科。但我们大可将之引申至道德以外的学习上。其二,子夏能够结合孔子平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依照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是孔子期望学生能够做到的。 可以举孔子难得一见地对颜回的批评:「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颜回不是一个有助於我的人啊,我所说的话,他没有不欣然接受的。」)(《论语˙先进》)孔子对颜回的赞美,我们在论语中随处可见,比如:「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也,其 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位被孔子高度赞扬的学生,竟然也会被批评,而批评的理由竟是「我讲的话,他没有不欣然接受的」。可见,孔子多麽希望学生能够拥有批判性的思考,和不服从权威的精神,这样一方面可以「助我」、一方面师生之间可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相互裨益。不过孔子仍私下观察他的爱徒颜回,然後发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说到反驳孔子,子张应该考第一。子夏的门人问子张与朋友交往的问题,子张问他:「子夏怎麽说呢?」他回答:「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孔子的教育理念

-30 -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既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孔夫子不愧为圣人虽然他提倡“有教无类”但他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显然孔夫子对于教育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人的资质有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材施教。 对于孔门弟子孔子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鲁莽个性冲动孔子就告诉他凡事应多考虑曾参愚钝孔子就设法开导他等等。 在当时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从他开创私学的成功可见一般穿越千年放在当今– -31 - 教育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今的教育形势与当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古代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而如今现实点说学习是为了今后的人生作准备是为了在职场PK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与摩拳檫掌的莘莘学子竞技是为了演绎人生中的纯真岁月的特别风采。 话说回来当今的教育形势也是导致当今教育方法改变的原因。 如今很多学校都是提倡特– -32 - 长教育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这种做法与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无疑是对孔子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极好传承。 读《孔子》有感高二9班王永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影响没有谁能向他这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长久如此之远------他便是孔子。 读孔子书籍它不仅能使我们增长文化知识还使我们在人世间学会怎样做人。 孔子为 -- 33 - 人博古通今德行高尚他凭自己的德行和学识赢得了弟子的敬爱子贡曾赞誉他说他的才华是不可逾越的日、月说他不可企及就好象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颜渊也曾赞誉他说他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的确从孔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他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能贪求快不能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很有意义的警示。 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读孔子书籍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他说“天下无道上天将让孔子宣扬大道于天下”。 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 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动力“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许就是他一生的最好的概括。 读孔子有关的书籍让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每个人像孔子一样做诚信事当诚信人以礼待人实事求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34 - 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诚信乃立人之本高二九班邹庆锋子曰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儒家德育思想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陈月霞 (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324400)摘要: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精华,并在当代德育中批判地借鉴吸收,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其中,孔子特别注重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为此,本文拟对孔子的德育思想作一简要探讨。 第一,孔子重视智育。孔子教育学生的智育内容,体现在他使用的教材和开设的课程中。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过他整理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古代文献。“六经”除《春秋》外,在西周时就是贵族教育子弟的主要内容。它既传授文化历史知识,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讲授“六经”既属文化课,又是政治课。 “六艺”是孔子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六门课艺,它是准备从政的士应该具备的六种基本技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据《周礼》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又说:保氏“养

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就是六门课程:礼,是通过学习懂得各种礼仪程序,以及不同等级的人在各种礼仪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实际是一门政治课;乐,是音乐舞蹈课;射、御是学习作战本领,是军事体育课;书,是文字书法课;数,是数学课。通过“六经”的讲授和六门课艺的教学,把那个时代已有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传授给弟子了。“六经”主要传授古代文化典籍先王遗文,侧重在文化理论水平的提高。“六艺”主要培养一个士从政的基本技能,侧重于实践和训练。 “六经”与“六艺”的名称何者先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六艺”在孔子以前的西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贵族教育弟子的课艺了。前引《周礼》一书所述“六艺”可以为证。《周礼》又名《周官》,所记西周职官名称,不少在西周金文和近年出土西周考古材料中都得到印证。所以金景芳先生认为:《周礼》成书于春秋初期,是平王东迁后见过西周王室档案资料的一位史官所作。其说可从。既然《周礼》成书于春秋初期,那么《周礼》一书所记“六艺”之名,至迟在春秋初期就已经有了。孔子曾说:“游于艺”。何晏集解:“艺,谓六艺也”。可见孔子对六艺是很熟悉的,“六艺”是孔子开门设教就讲授的基本技能训练课。至于“六经”之名,最早见于战国中期成书的《庄子·天运》中,孔子教弟子以“六经”,开始只讲诗、书、礼、乐。从孔子晚年才学《易》和他去世前两年作《春秋》才停笔来看,“六经”中之《易》和《春秋》两经,恐怕是晚年才讲授的。所以孔子真正以“六经”教弟子,从完整的意义上讲,是晚年才做到的。从上述“六艺”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2718006.html,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作者:王旻鹤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11期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认知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们开创了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先河。在新课程改革引领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比较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在孔子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即是今天我们所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这样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掌握新知识,老师应该先让这个学生自己经过缜密的思考,如果思考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并且心中愤懑时,这时候老师再去引导他,这样习得的知识才能牢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产婆术启发式教学理论。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教学中,苏格拉底从人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引发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正确的结论[1]。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像助产婆一样把婴 儿从母亲的肚子里顺利接生出来,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产婆术。 一、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相同点 1.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相似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时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各类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变 化。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了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苏格拉底正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生思想涌现的时代。因此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思想都产生于“旧的思想体系已动摇,新的思想体系未形成,人们迫切需要接受教育来适应社会变革……”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2]。 2.两者都采用了谈话问答法的教学方式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你对里面内容了解多少?下面由为从两方面讲述核心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体现做人的标准与准则。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1)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第九章)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章)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第九章) (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4章) (5)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第4章)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4章) (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第4章)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章) (10)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第十四章) 孔子的智育思想 孔子重视智育,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第一章)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二章)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章) (4)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第八章)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章)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第五章) (7)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第三章)注: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章) (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章) 1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第十六章) 关于孔子处事方针的基本内容 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儒家道德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庞大的体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有透彻的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道德思想是不可缺席的,它将对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道德危机的缓解及新道德的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道德;儒家道德思想;道德危机;当代价值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从启迪人们自觉立身做人、修身养心,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为政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对广大民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对全社会进行积极的道德价值导向,到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具体行为规范,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文明智慧,塑造着我们民族的道德取向,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是我们的精神宝贵财富。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身做人。儒家道德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都有一套独特的伦理规范,体现岀儒家贵和、尚德的人文理想。 1·关于人与自我的道德内容 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儒家提倡要正确看待自我,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在生命、道德与人格的关系上,儒家德育思想显然更重视人的道德价值。 儒家人性观中,不管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还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强调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至善的“圣人”境界。因此个体存心养性的修身思想便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基础。 作为儒家经典的精髓《大学》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便是最好的说明。 在修身的方法上,儒家首先强调正心诚意。 认为一个人,有了自我修养的诚意与要求,才具备人生修养的基础。其次,“好学”,“好学近乎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是非常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很好的修身养性。最后,“践行”,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良好品格和道德的人,要做到知行合一。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1、《孔子与启发式教学》作者:靳乃铮中国教育史话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上有许多贡献,其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至今对我们还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在他之前,人们所掌握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强灌硬填的注人式。这种教法不管学生的情况如何,不择手段(甚至采取野蛮的体罚)强迫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文字的形象中都有反映。例如:教学的“教”字,在甲骨文里写作“× ××显然, 左边“×”表示学生, 右边的“×”代表教师, 垂直一竖, 是一条棒。所谓“教”,就是教师手持大棒迫使学生学习。这从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的记载中也可得到 印证,如“朴作教刑”。这就是说,未经加工的棍棒便是保证教学的工具。此类情况也并非中国特有,在古埃及的考古发现中,也有“男孩的耳朵长在背上, 打他,他才听”的记载。从孔子起,这种情况才开始有了转变, 这就是他所倡导的与注人式对立的启发式教学。孔子在他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好学、乐学,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于是他总结出了“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的著名论断。按朱熹的解释, 债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曰开共意,发曰答其词。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启发”一词,就是以此为源的。总起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颜观色, 调查研究, 当学生欲知而不知, 想说又说不出时, 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悱”,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必然是集中的,思维是锐敏的,想象是活跃的,老师略加点拨就可豁然开朗。如果告诉他这一角,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角,便不再往下教。这一思想的意义,就在于提出了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尊重学生自觉的新思想, 推动了教学工作的进步。这比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启发式谈话法”,不仅早了将近百年就其内容说也要丰富得多。孔子不仅描绘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而且还指出其中心问题是让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学习中要思考, 思考不能脱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此,他总结出“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的著名原则。把“学”与“思”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孔子也接触到了教学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系问题。他推崇“闻一知十”、“温故知新”、“告诸往而知来”、“举一反三”等。孔子在他一生的教学实践中, 还创造了一些实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方式和方法, 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发扬的。在教学方式上,孔子改变了那种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板着面孔说教的注人式教学,而广泛使用了启发式问答的方式。他不但经常向学生提出启发性 问题, 而且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教师。仅据《论语》中的记载, 就有他的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达一百多次,如“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特别值得学习的是,他在问答中讲民主。对于学生中超过了老师见解的回答,他就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他对子夏就说过:“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即启发我的是子夏啊!他对颜回的“闻一知十”的聪明, 公开承认自愧不如。他对于学生中凡能提出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的,也要给予“大哉问”、“善战问”的很高褒奖,鼓励学生深人思考, 发现问题。他所不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