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

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
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

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的实践有着深刻的启发。那你知道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吗?下面是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含义《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教育之道在于启发,启发的关键在于找准时机。不到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切不可草率告知;不到心知其意,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之时,切不可轻易言明;已透彻讲解了四角亭子中的一个角,还不能去推演其余三个角,对此,切不可跳过去讲新的内容。

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这一章的内容出发,提出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对其中始终想不通的问题,老师通过“启”而“开其意”;对其中似懂非懂的问题,学生无法找到精确的言语来表达意思,老师适时通过“发”而“达其辞”;而老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启发的时候,也不是把所有的道理都和盘托出,否则就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进一步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了,所以老师是只讲其一,不及其余,其他方面交给学生自己去领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概括起来,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启发式教育的根本思路与基本过程,而孔子是如何

将这样教育方法付诸实施和得以体现,也就是启发式教育的总体结构与具体操作则很少涉及,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实施启发式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全面把握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的内涵,需要考察孔子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及其教育思想的整体性与一贯性,需要从教育原则、教育模式、考核方法、教育特色等方面加以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才能真正把握这一教育法的精髓:启发式教育的原则是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以身垂范、学生感性体悟,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启发式教育的模式是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旨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启心灵,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节点的制约,实现新超越;启发式教育的考核方法重在能力评价而非识记测验,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启发式教育的特色是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情境学习,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锻炼,师生一起做到干中学与学中干有机结合。贯穿这四个方面的主线是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

由此,启发式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主体,以老师整体设计、适时启发为主导,按照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原则,采取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能力评价的考核方法,以社会情境学习为教学特色,一以贯之地实现完善人格、提高能力的教育教学基本目标的教育法。

孔子启发式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人们通常用这个论断来说明孔夫子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关于这段说论述,汉代郑玄注释:“孔

子与人言,必得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宋代著名学者朱熹也曾有过经典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难成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用今天的话说,“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努力思考,急于求得解决而仍搞不通的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就应当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这就叫做“启”。“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考虑成熟,但苦于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整理概念,用明确的语气加以说明。这就叫做“发”。根据学生的愤悱心理进行启发,这是从正面来说的。从反面来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对某问题还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要求,教师决不能强迫注入。他要求教育者要抓住启发教育时机和方法,在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才去启发他。只有做到举一反三,才是启发式教育。

首先,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思考,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求,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在孔子看来,学生品格的养成,学问的充实,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教师的作用仅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论语;为政第二》中,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实质上还是强调发挥学

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

再者,启发式教学是过程的启发,而不是结论式的。《论语;子罕第九》颜渊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评价,意思是说:“孔子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有注重过程的启发,而不是就事论事,只注重结论的得出,才能学会解决问题的点金术。才能达到举一隅,反三隅。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升华出理性的方法认识。换句话说就是,只能“启发”不能“代发”。强调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能硬牵着学生走,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解读孔子启发式教育观

解读孔子启发式教育观 摘要: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留下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有关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论语·述而》中记录了一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堪称教育史上最早论及启发式教育的言论,笔者深受启迪,故而阐述了自己对这句名言的五点理解。 关键词:孔子、启发、举一反三 近日读到孔子《论语·述而》中论及孔子启发式教育的一句话,思索颇多。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意是:教学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讲明一个方面,他却不能触类旁通,推知与此相类的其他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知识了。 初读此句,只觉拗口,但知道其大有深意,却不能尽解此言之真谛。经过教育实践的洗礼,今日再读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时,顿感受益无穷,内涵颇丰。短短20字竟包含众多教学原理,笔者试谈自己一些粗陋见解: 一、“不愤不启”之求知欲 “不愤不启”是方法,而重要的是使学生“愤”,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不仅仅是好奇心,即对于问题已不是产生“想研究”这种快感,而应是达到“研究不出来”时会产生悲愤感。这样的程度更深,学生表现出的是更加坚定、执着地自觉学习心态。培养这种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是学习的基本前提。之后才涉及到去启发他们的方法。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①推力因素与学生对学业成就本身的追求有关,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如对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探究心向等),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拉力因素与学习的外在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对学习起引诱作用;压力因素与客观现实环境对学生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有关,对学生起强制作用。学习往往是在这三种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驱动的,而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拉力因素和压力因素必须通过推力因素而起作用。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后也得出了与现代教育学研究的学习动机方面遥相呼应的结论。 时至今日,新课改呼唤“快乐教育”。如何令孩子们学地快乐?我想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努力的大方向就应当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了,学习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学生只有常常保持“我要学”的心态,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地更远。 二、“不悱不发”之表述力 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必然经历:产生研究欲----研究----表述的过程。只有通过表述才能向人传达本人对该事物本质的理解,这也是对自我习得结果的一种证明。所以有时候表述甚至超过研究。试想,若学生能掌握或理解某概念,但若无法表述交流,那他的研究成果几乎只能化为零。可见表述对传达思想和进一步探

孔子教育思想之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之教育目的 这两天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思政教育的资料,偶然看了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一些议论,由此专门的研究了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发现孔子关于教育的目的的说法引起了我强烈的感想。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也曾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一种说法是,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

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这就是我看了孔子教育思想中有关其教育目的的一些想法。当然,这种说法在今日看来是有一些片面的,首先在今时今日学习的目的不在单一。在人们看来,学习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席立足之地,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出仕。

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 的土壤。亚思培更以孔子、释迦摩尼、苏格拉底等大哲所处的时代为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由此可见孔子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现在,让我们抛开五四以来反传统的情绪,重新检视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会惊讶,孔子的教育方法竟是如此的先进,绝非後世腐儒村夫子、老学究式的冥顽不灵,足令现代教育工作者自叹弗如。因此,我们要认识真正的「孔家店」,一 定要重新发现真正的孔子,认识他进步的启发式教学。 我们可以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分为两种,其一是孔子希望学生做到的,其二是孔子自己对学生做的。孔子希望学生怎麽做呢?首先,孔子的教学经验丰富,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里点出了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以及「学」是「思」的基础,先学而後思。 学习,是广博地吸取知识以为己用,知识是一种材料,然而知识累积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是死的,必须运用思考活化它。反过来说,思考不是天马行空地毫无依据,而是要根据既得的知识来做推理、分析、综合的工作。学识越广博,可供运用的材料便越多,因此博学是基础,思考是催化剂。 孔子的杰出弟子也懂得这个道理,并加以阐发。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子夏的这一句话,有两个意义:其一,学习的目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仁」者,主要是道德方面的,因为孔子那个时代,对他来说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也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学科。但我们大可将之引申至道德以外的学习上。其二,子夏能够结合孔子平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依照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是孔子期望学生能够做到的。 可以举孔子难得一见地对颜回的批评:「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颜回不是一个有助於我的人啊,我所说的话,他没有不欣然接受的。」)(《论语˙先进》)孔子对颜回的赞美,我们在论语中随处可见,比如:「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也,其 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位被孔子高度赞扬的学生,竟然也会被批评,而批评的理由竟是「我讲的话,他没有不欣然接受的」。可见,孔子多麽希望学生能够拥有批判性的思考,和不服从权威的精神,这样一方面可以「助我」、一方面师生之间可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相互裨益。不过孔子仍私下观察他的爱徒颜回,然後发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说到反驳孔子,子张应该考第一。子夏的门人问子张与朋友交往的问题,子张问他:「子夏怎麽说呢?」他回答:「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孔子的教育理念

-30 -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既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孔夫子不愧为圣人虽然他提倡“有教无类”但他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显然孔夫子对于教育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人的资质有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材施教。 对于孔门弟子孔子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鲁莽个性冲动孔子就告诉他凡事应多考虑曾参愚钝孔子就设法开导他等等。 在当时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从他开创私学的成功可见一般穿越千年放在当今– -31 - 教育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今的教育形势与当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古代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而如今现实点说学习是为了今后的人生作准备是为了在职场PK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与摩拳檫掌的莘莘学子竞技是为了演绎人生中的纯真岁月的特别风采。 话说回来当今的教育形势也是导致当今教育方法改变的原因。 如今很多学校都是提倡特– -32 - 长教育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这种做法与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无疑是对孔子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极好传承。 读《孔子》有感高二9班王永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影响没有谁能向他这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长久如此之远------他便是孔子。 读孔子书籍它不仅能使我们增长文化知识还使我们在人世间学会怎样做人。 孔子为 -- 33 - 人博古通今德行高尚他凭自己的德行和学识赢得了弟子的敬爱子贡曾赞誉他说他的才华是不可逾越的日、月说他不可企及就好象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颜渊也曾赞誉他说他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的确从孔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他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能贪求快不能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很有意义的警示。 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读孔子书籍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他说“天下无道上天将让孔子宣扬大道于天下”。 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 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动力“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许就是他一生的最好的概括。 读孔子有关的书籍让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每个人像孔子一样做诚信事当诚信人以礼待人实事求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34 - 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诚信乃立人之本高二九班邹庆锋子曰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了“庶、富、教” , 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第一个提出了“为政教民” , 第一个提出了“启发诱导” , 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他是我们教育的先师,他的教育思想无比精湛、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 并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东亚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倡导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今天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了解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经济方面,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壮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诸侯国之强大者,四出征讨,以图霸业。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二)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这时期,“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虽然礼崩乐坏,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文化教育仍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称作“官学”,广大平民被拒之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它大致有两类代表性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以朱熹为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99944807.html,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作者:王旻鹤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11期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认知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们开创了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先河。在新课程改革引领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比较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在孔子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即是今天我们所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这样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掌握新知识,老师应该先让这个学生自己经过缜密的思考,如果思考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并且心中愤懑时,这时候老师再去引导他,这样习得的知识才能牢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产婆术启发式教学理论。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教学中,苏格拉底从人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引发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正确的结论[1]。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像助产婆一样把婴 儿从母亲的肚子里顺利接生出来,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产婆术。 一、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相同点 1.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相似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时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各类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变 化。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了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苏格拉底正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生思想涌现的时代。因此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思想都产生于“旧的思想体系已动摇,新的思想体系未形成,人们迫切需要接受教育来适应社会变革……”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2]。 2.两者都采用了谈话问答法的教学方式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你对里面内容了解多少?下面由为从两方面讲述核心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体现做人的标准与准则。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1)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第九章)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章)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第九章) (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4章) (5)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第4章)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4章) (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第4章)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章) (10)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第十四章) 孔子的智育思想 孔子重视智育,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第一章)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二章)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章) (4)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第八章)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章)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第五章) (7)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第三章)注: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章) (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章) 1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第十六章) 关于孔子处事方针的基本内容 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1、《孔子与启发式教学》作者:靳乃铮中国教育史话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上有许多贡献,其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至今对我们还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在他之前,人们所掌握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强灌硬填的注人式。这种教法不管学生的情况如何,不择手段(甚至采取野蛮的体罚)强迫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文字的形象中都有反映。例如:教学的“教”字,在甲骨文里写作“× ××显然, 左边“×”表示学生, 右边的“×”代表教师, 垂直一竖, 是一条棒。所谓“教”,就是教师手持大棒迫使学生学习。这从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的记载中也可得到 印证,如“朴作教刑”。这就是说,未经加工的棍棒便是保证教学的工具。此类情况也并非中国特有,在古埃及的考古发现中,也有“男孩的耳朵长在背上, 打他,他才听”的记载。从孔子起,这种情况才开始有了转变, 这就是他所倡导的与注人式对立的启发式教学。孔子在他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好学、乐学,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于是他总结出了“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的著名论断。按朱熹的解释, 债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曰开共意,发曰答其词。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启发”一词,就是以此为源的。总起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颜观色, 调查研究, 当学生欲知而不知, 想说又说不出时, 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悱”,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必然是集中的,思维是锐敏的,想象是活跃的,老师略加点拨就可豁然开朗。如果告诉他这一角,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角,便不再往下教。这一思想的意义,就在于提出了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尊重学生自觉的新思想, 推动了教学工作的进步。这比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启发式谈话法”,不仅早了将近百年就其内容说也要丰富得多。孔子不仅描绘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而且还指出其中心问题是让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学习中要思考, 思考不能脱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此,他总结出“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的著名原则。把“学”与“思”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孔子也接触到了教学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系问题。他推崇“闻一知十”、“温故知新”、“告诸往而知来”、“举一反三”等。孔子在他一生的教学实践中, 还创造了一些实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方式和方法, 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发扬的。在教学方式上,孔子改变了那种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板着面孔说教的注人式教学,而广泛使用了启发式问答的方式。他不但经常向学生提出启发性 问题, 而且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教师。仅据《论语》中的记载, 就有他的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达一百多次,如“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特别值得学习的是,他在问答中讲民主。对于学生中超过了老师见解的回答,他就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他对子夏就说过:“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即启发我的是子夏啊!他对颜回的“闻一知十”的聪明, 公开承认自愧不如。他对于学生中凡能提出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的,也要给予“大哉问”、“善战问”的很高褒奖,鼓励学生深人思考, 发现问题。他所不满

孔子的教育理念范文

孔子的教育理念范文 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教无类。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教育。 不应按照贫富贵贱、门第高低来区分对待,应一律平等。 同时,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孔子办学是面向全社会的,属于开放办学。 在面对如何选择学生这一问题上,孔子采用“有教无类”的仁爱教育理念。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行束脩以上,无未尝无悔焉”。 (《论语*学而》)。 即“自己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 ___不教他的”。

也就是说,孔子选择弟子不分贫富,不论门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便教授与你。 同时无论你品德优劣与否,只要拜在我的门下,我便以“仁”、“爱’启发引导你。 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于他几十岁,有的如子路仅小于他九岁。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即对于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满足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认真教诲,使受教育者能顺利地接受知识。 在孔子看来,“学”与“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和老师,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正如他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即“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的怎么样呢?”这是孔子在进行自我反思。 作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 在学习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学到的知识今天都掌握了吗?第二,孔子拥有勤奋学习的意念。 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即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典籍,并且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学方面,孔子也是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地去教授学生知识。 三、全面教育。 即现在的“素质教育”。 孔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全方位的来塑造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让其单方面发展。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及运用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及其运用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孔子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者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他提倡启发式教学。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能近取譬,推己及人;(3)叩其两端,攻乎异端(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解决矛盾的答案)。现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包括三个基本要点:①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问题,并力求能准确表达;②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③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论语·述而》)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例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承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另外,孔子经常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之何妨?曾点在言自己的志向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嘉许。 可见孔子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并且他还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简称“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或观点。学生具备了这种思考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一以贯之”。由此可见孔子的教法之一斑。

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

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的实践有着深刻的启发。那你知道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吗?下面是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含义《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教育之道在于启发,启发的关键在于找准时机。不到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切不可草率告知;不到心知其意,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之时,切不可轻易言明;已透彻讲解了四角亭子中的一个角,还不能去推演其余三个角,对此,切不可跳过去讲新的内容。 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这一章的内容出发,提出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对其中始终想不通的问题,老师通过“启”而“开其意”;对其中似懂非懂的问题,学生无法找到精确的言语来表达意思,老师适时通过“发”而“达其辞”;而老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启发的时候,也不是把所有的道理都和盘托出,否则就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进一步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了,所以老师是只讲其一,不及其余,其他方面交给学生自己去领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概括起来,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启发式教育的根本思路与基本过程,而孔子是如何

将这样教育方法付诸实施和得以体现,也就是启发式教育的总体结构与具体操作则很少涉及,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实施启发式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全面把握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的内涵,需要考察孔子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及其教育思想的整体性与一贯性,需要从教育原则、教育模式、考核方法、教育特色等方面加以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才能真正把握这一教育法的精髓:启发式教育的原则是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以身垂范、学生感性体悟,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启发式教育的模式是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旨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启心灵,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节点的制约,实现新超越;启发式教育的考核方法重在能力评价而非识记测验,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启发式教育的特色是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情境学习,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锻炼,师生一起做到干中学与学中干有机结合。贯穿这四个方面的主线是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 由此,启发式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主体,以老师整体设计、适时启发为主导,按照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原则,采取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能力评价的考核方法,以社会情境学习为教学特色,一以贯之地实现完善人格、提高能力的教育教学基本目标的教育法。 孔子启发式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人们通常用这个论断来说明孔夫子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关于这段说论述,汉代郑玄注释:“孔

孔子论文·启发式教育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内容摘要: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的实践有着深刻的启发,在教学活动中对老师、学生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孔子启发式教学素质教育学生主体性教师适度启发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灌输式”或者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室在讲台上表演,学生在下面充当观众或听众,整个一个纯粹的“录音机”,这种截然分开的教与学,没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然而,真正要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上?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与当今素质教育原则相对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上取得很大的成果——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下面将小谈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从中得出若干对于素质教育实践的启发。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方法概述 《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人们通常用这个论断来说明孔夫子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关于这段说论述,汉代郑玄注释:“孔子与人言,必得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宋代著名学者朱熹也曾有过经典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难成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用今天的话说,“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努力思考,急于求得解决而仍搞不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就应当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这就叫做“启”。“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考虑成熟,但苦于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