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上1.3《中国的人口》活动探究导学案

《中国的人口》活动探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出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我国的人口政策。

3.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学法指导】活动探究法

【自主学习】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居世界第()。

2.我国23个省份中人口最多的是(),人口最少的是()。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和,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地区人口多,地区人口少;

地区人口多,地区人口少;人口多,人口少;的地区人口多,的地区人口少;的地区人口多,地区人口少;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民族地区人口少。

2.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注意:黑河要和领土最北端漠河区分,不要混淆。

四、中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

【课堂展示1】

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A.豫、鲁、川B.京、津、沪

C.青、藏、宁D.苏、皖、湘

3.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A.新疆B.西藏C.甘肃D.青海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5.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山东B.青海C.云南D.福建

【合作探究】

1.课本P11活动,读图1-9,完成。

2.课本P12活动

3.课本P14活动

4.课本P15活动

规律总结

【课堂展示2】

1.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中国的人口教案03(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基本国策;通过读图,找出我国人口分布情况等。 技能培养: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通过讲述我国人口,使学生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初步树立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加强我国国情、国策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及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理由是计划生育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同时也为初三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基础。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上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认识的内容。) 2、难点: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或影响。(理由是根据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学生大多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法方法。 教学中运用读图分析法、启发诱导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我国在1995年抽样调查、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是多少,分布情况如何,过多的人口带来哪些问题或影响,该如何控制?(理由: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对我国人口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同时可对本课学习的内容有个粗略的认识。) 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课件]播放一组人口众多的照片和录像 片和录像给大家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师归纳小结。(能使学生感性认识我国人口众多)接着展示[课件]我国人口增长图师指出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并让学生计算一下,当时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启发学生从图中发现“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及引导学生分析研究840年—1949年百年多时间与1949年—2000年50多年时间人口增长情况,并讨论分析其原因。[课件]显示“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1999)”图[提问]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个,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个?(学生读图回答)(通过这些数据,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人口数量多的特点,各省数量相差大,为学习下一知识点作基础)接着师也联系一下本地实际(加强乡土教育)针对前面得出的结论,师分组让学生思考讨论: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影响。 关于人口密度教学:可以这样转入,我国人口众多,这么多的人口分布在哪里?从地图上怎么阅读?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状况用什么表示,怎样计算?为了理解人口密度启发学生计算江苏、山东、新疆、西藏四省的人口密度(作业本),并根据结果思考:我国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课件]显示“中国人口密度图”[读图提示]1.A、B两点的人口密度各在 什么范围? 2.我国哪些部分人口密度大,哪些部分人口密度小?3.我国人口界线是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4。在图中找出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和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自治区。师指导学生读图,归纳小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为突破重点奠定

1.3中国的人口 (共32张PPT)教案导学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1.3中国的人口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人口 单元 一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出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掌握中国的人口政策。 重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难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通过以上视频,你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是哪里吗? 学生观看视频并领略不同的城市风光。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 展示表格《世界人口居于前列的国家》 19.6% 16.7% 4.4%59.3% 中国印度美国 其他国家 自主学习: (1)中国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哪一个?你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大约有多少? (2)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从中感悟中国人口之多。 阅读表格及图形。 学生读图自主 完成问题(1)、(2)。 通过阅读数据,感受中国人口之多。 通过自主学习, 进一步认识我国人口之多。

合作探究: 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 活动: (1)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1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 (3)按照中国的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合作探究: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材料一: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44元,1956年人均国民收入为87元。 材料二:1949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为20.00‰,1956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为11.40‰。 阅读: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逐步下降 合作探究:学生合作探究 人口过多带来 问题,可从日 常的切实感受 来回答。 学生合作完成 第(1)题,自 主完成(2)、 (3)题。 学生合作探究 中国人口迅速 增长的原因。 学习生活中的地 理,锻炼学生的 观察能力与感悟 能力。 通过绘制人口增 长曲线图,感受 中国人口的增 长。 通过合作探究理 解中国人口迅速 增长的原因。

1.3中国的人口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主笔:审备: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我过的人口数量、分布,学会分析我过的人口增长趋势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学习重难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1根据规定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人口出生率不断(),使我国人口迅速()。 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同时表明,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自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 4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平原,盆地人口(),山地,高原人口();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汉族地区人口(),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5由于我国(),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的矛盾依然突出。 6实行(),控制人口(),提高人口(),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二。1.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A.一 B.二 C.三 D.四 2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山东省 B.河南省 C.广东省 D.四川省 4.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澳门特别行政区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待。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 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多中国人。 [新课学习] 〔板书〕一、人口基数大、数量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见下页),提出问题: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居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面积和人口比较表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学生活动)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回答: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我国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它们各分布在哪里?湖南省人口数有多少? 要求学生自己活动得出结论。 二、人口增长速度快 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2000年时就达到13亿。 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51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4倍,达到13亿。根据该曲线我国从1949到1964和1964到1974及1982到2000年每增加一亿人口各要多少年并简单地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3中国的人口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分布特征、人口政策 过程与方法: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情感与价值观:进行我国人口国情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一、课前探究: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前两框题,完成下列问题: 1、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数量居世界第。 2、读图1-8完成P11活动1、2、3 3、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提高和改善,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使我国人口迅速。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三、四框,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大致以为界线。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增长。导致人口与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实行,控制,提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具体要求是:。 二、预习交流:

三、互助提升: 1、完成教材P11活动1、 2、3 2、完成教材P13活动1-4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C、D、E三条曲线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增长幅度最小的是,造成其增长幅度小的原因是。 (2)A、B两条曲线下降幅度大的是,造成下降的原因是。 (3)对比我国与世界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提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人口方面应采取的政策是,具体要求是。 四、体验成功: 1、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 A、藏 B、港 C、台 D、澳 2、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新增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死亡率小 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 3、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西藏 B、广东、海南 C、山东、香港 D、河南、澳门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B、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很大的改善 C、社会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提高 D、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5、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

中国的人口 专题三标题中国的人口 课 型新授 课 教 案 序 号 05 教学环境和 教学资源 多媒体 专题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及其原因。 3.掌握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为界。 专题学生活动设计专题教材处理复习检查 课件展示上节课内容,利用空白省区轮廓图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谈话导入 【课件】展示人口拥挤的照片 【讲述】宽阔的沙滩上挤满密密麻麻游泳的人、学校学生太多以至 于集体会议需要露天站立进行、上下班时间段宽阔的马路变得拥挤 不堪、南京路步行街上本来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休闲购物,结果变成 人挤人的集市。这些情景大家肯定会经常遇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 成我国这种独特的人口现象呢?我国的人口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为 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出示) 讲授新课 【讲述】下面先请同学们统揽课文结合学案的内容,把自主学习部 分完成。 解释学案:首先请大家看着我们的学习目标。 1:从三个方面说出我国人口的突出特征: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

口分布。 2.说出我国的人口政策及这种政策带来的结果。(教师来回巡视) 请同学们作出前四个问题,做完了的同学可以组内讨论一下答案。【课件】自主学习 1、中国的人口数量有多少,占世界人口的什么比重?中国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省是哪些? 2、完成课本11页的活动,说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 3、在图1.9上画出黑河----腾冲线,说说此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形成这种差异? 4、应用课本13页活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江苏省和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 5、从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三方面总结我国的人口特点。请同学起来回答自主学习题 【小结1】 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我国的人口数是整个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的人口之和的两倍还多。中国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省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全世界超过5000亿的国家就被称为是人口大国,同时看一下人口超过5000亿的省就有9个。(板书:数量世界第一) 【小结2】(出示)人口增长曲线图的时候应该如何画?根据年份对应的人口是多少划出对应的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人口增长曲线。根据曲线很明显我国的人口增长较快,造成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改善,同时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导致人口的增长较快。(板书:人口增长较快) 【小结3】(出示)此线东西两侧差距很大,线以东人口稠密,线以西人口稀疏,原因:东部沿海气候适宜,降水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形多平原丘陵,农业发达,适于人类居住。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1.3中国的人口教学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1.3中国的人口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二】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难点: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自主学习·知识提炼 知识点一数量世界第一 我国总人口为亿,人口特点是人口,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数量世界第一:A、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省区分布:最多:省;最少:澳门。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A、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条件的改善。 〔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B、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 知识点二人口分布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市到云南省市。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地区人口密度小。 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带来问题:①生态失衡〔或环境恶化〕;②就业压力增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交通拥挤等〕;③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或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的发展等。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典例精讲 考点一人口分布人口问题 【例1】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西藏国土面积为122万平方千米,人口270万;江苏国土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人口7406万。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B.西藏自治区面积大,所以人口密度也大 C.江苏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所以人口多 D.平原地区人口多,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少 解析:此题考查了我国人口的分布和人口密度的计算,通过计算,我们很清楚的得出这样的结论,江苏省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西藏;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西藏位于西部内陆,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就人口密度来说,东部的人口密度大于西部,临海、沿河、沿湖的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相反,干旱荒漠、山地和高原,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答案:B 方法指导:人口密度是一个地方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人口/面积,单位是人/平方千米。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较稀疏。 【变试题1】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林家渡和李家坪两个村庄2007年度人口的调查, 2.

湘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湘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三节中国 的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明白得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阻碍。 2.培养学生阅读“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运算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阻碍。 难点: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阻碍。 ●教法与学法 采取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本节内容成效较好。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再补充一些“鲜活”的材料,教会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巩固在地图上,关心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适应。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都市交通视频、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的阻碍的课件、我国人口增长图和人口分布图 学生预备:家乡人口调查表 ●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电视画面──都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专门拥挤。由此引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学生所举典型例子:暑假出去旅行,到

了火车站发觉那儿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车内人满为患,碰上暑运高峰,只有感叹“行路难”了;去看病,碰上人流、车流拥堵不堪……) 一、数量世界第一 1.教师指导读图1-7 “2021年世界人口构成图”: 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2.补充资料:2021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 (1)202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4亿,居世界第一位。 (2)读“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统计图”: 【技巧点拨】歌诀经历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 河南河北鲁粤川,湖北湖南苏浙皖,十省人口不一样,个个超过5000万。 二、增长速度较快 教师出示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1.看《我国人口增长图》,专门是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形如何样?缘故是什么? (人口直线上升,增势迅猛) 三、分布疏密不均 1 结论:(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专门大的国家) 2.读图1-9“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提问: 说说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分界线是什么?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黑河-腾冲;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3.算一算,比一比: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导学案湘教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学习总览 1.了解中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状况,原因和分布;掌握中国的人口政策。 2.通过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提高分析问题和绘制曲线图的能力。 3.形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图文转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分析等多种方法。 ★★课时导学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人口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人口现状、人口政策和分布特点。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根据教材11页文字、图1-9“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及“活动”,完成下列填空。 1.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数量居世界第。 2.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最多的省是,人口最少的是,你所在省的人口大约是万人。 3.世界上人口超过8000万的国家有16个,而中国人口超过8000万的省就有个;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有24个,而中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个。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阅读教材12~13页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1.从教材2页“中国人口数据表”,计算出每隔10年增加的人口数量分别是:1950-1960增加了亿人;1960-1970增加了亿人;1970-1980增加了亿人;1980-1990增加了亿人;1990-2000增加了亿人;2000-2010增加了亿人。 得出结论:从1950年到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基本上呈上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学会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和“人口分布图”,通过读图学会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产生的问题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探究其形成原因。在涉及人口增长的环节时,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在人口分布的环节,要求学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此不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增长速度以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少中华儿女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人口。 二、探究学习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对比分析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的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

师总结:俄罗斯国土面积约是我国的1.8倍,而我国人口约是俄罗斯的9.6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约是加拿大的39倍,约是美国的4.3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上名幅其实的人口大国。 多媒体出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提出问题: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1.2%,印度占16.7%,美国占4.6%,印度尼西亚占3.5%,巴西占2.8%,俄罗斯占2.5,其他国家和地区占48.7%。 师总结: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得出我国人口的第一个特点: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多媒体展示“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提问: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哪些?超过8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哪些? 学生读图回答: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超过8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山东、河南、广东和四川。 师总结: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省有10个,超过8000万的省有4个,其中广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超过了1亿。(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对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有了更深的感悟。)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根据课本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学生绘制曲线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算一算:从1950年到2010的,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可以获得哪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人口》教学案

《中国的人口》教学案课题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说出我国人口的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过程与方法: 有效课堂,多媒体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重点我国的人口特点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的对策。 难点教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图。 教学过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 【导】:课前准备(预习)、导入——含预习目标(具体),导学练习 一、选择题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俄罗斯B.中国 C.印度 D.美国 2.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省、西藏自治区 B.广东省、海南省 C.山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D.河南省、澳门特别行政区 3.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A.16%B.21% C.25% D.30% 4.近年我国每年约增加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基数大 C.大量国外人口迁入 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 5.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以来 B.20世纪60年代以来 C.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 D.20世纪80年代以来 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 7.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 A.黑河到腾冲一线 B.漠河到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一线 8.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9.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 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B.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越少越好 D.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0.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学】:自主学习(自学)——学习目标、内容,效果反馈检测→自学疑难摘要(组内筛选): 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3.分布疏密不均 4.我国的人口政策 【议】:合作探究——探究目标、内容(具体、分工)、步骤→归纳展示升华——归纳、练习、评述(展示)→升华提高 二、综合题 读下方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学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能够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知识准备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人口第二位的是。 2.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 自学提示 1.人口数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山东人口居第位,人口最少的省区,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人口增长。 (2)原因:的提高和的改善,大幅度下降。 3.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人口分布特点:以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 (2)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 (3)城乡人口:人口〉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城镇人口将继续增加。 4.中国的人口政策 (1)内容:实行,控制人口,提高人口,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原因:由于我国人口基数,青少年的比重,人口总量持续,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共同释疑 1.试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方面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原因? 当堂检测 1.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 B.计划生育政策没有落实 C.人口增长失控 D.自然增长率太高 2.我国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B、东部地区中,小城市进行合作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3.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4.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图。回答5—6题。 5.与十年前相比,我国男女性别比例有所变化,目前全国女性人口大约为( ) A.13.39亿亿亿亿 6.人口普查显示,十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可见( ) A.我国劳动力短缺 B.就鼓励多生育 C.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缓 7.右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①的人口密度最小 B.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②的人口数量最多 C.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③的面积最大 D.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④的人口密度最小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如果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必将使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删减与重组,以便迎合初一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条件。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五大板块,力图环环相扣,意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设计时注重学法的指导,以便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体验过程与方法,并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考虑,初中二年级学生好动、好奇、乐于表现自己,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获得老师的表扬等等。抓住学生特点、针对教学现象,我采用电脑课件这种形象、生动、直观、简单、便捷的教学方式,同时采用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参与的研究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创造的天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教材分析:教材作为课堂学习的材料和工具,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中介,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中国的人口》一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中国行政区划内容的延伸,又为后面的民族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重点是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人口问题的对策。设计时按照学生认知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与整合,调整了教材内容的顺序,并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增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我国人口的数量、地理分布特点、人口政策,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识图、析图和绘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各类地理图表,使学生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办法,同时逐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方法。

1.3 中国的人口(第2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课题:1.3中国的人口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综合思维:通过阅读人口分布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综合思维:进行社会调查,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现行人口政策施行和调整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下图为中国夜间城市灯光图,你能从图中看出什么? 二、新课讲授: (一)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人口密度 意义:反应人口分布疏密程度 概念: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计算:某区域的人口总数(人)÷该区域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单位:人/千米2 描述:人口密度用大/小形容 2.人口密度比较

中国:150人/km2(2021年)世界:60人/km2(2020年)中国是世界的2.5倍 3.人口分界线 胡焕庸线:播放视频 活动: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中国的人口分布特征。 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 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南部人口密集:面积43%、人口94% 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57%、人口6% 4.活动:(1)读图1-9,完成下表,(人口参考11页数据)并比较东部沿海两个省与西部内陆两个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试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差异。

学生计算后分析: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2)读图,以黑河—腾冲线为界,说一说中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黑河——腾冲线以西地区人口密度多在10人/千米2以下,人口密度小。 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度多在100人/千米2以上,人口密度大。 (3)根据以上分析,归纳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要解释其原因。 教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开发早晚 学生读图: 西部人口稀疏原因:多山地、高原;降水少;自然环境差;交通网稀疏;经济水平低;开发历史晚。 东部人口稠密原因:多平原、丘陵;降水多,自然环境好;交通网密集;经济水平高;开发历史早。 5.阅读:中国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9.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3.8%,与2010年相比,全国城镇人口增加了2.4亿。在全国人口中,仍有约5.1亿人居住在农村。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 (二)中国的人口政策 1.中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什么会出现以下调整? 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1个小孩。200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人口》名师学案

《中国的人口》名师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数据和统计图,说明我国人口的总数和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并分析原因。 3、明确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学法指导 1、利用柱状统计图分析我国各省级单位的人口数量。 2、绘制线状统计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3、利用扇状统计图分析我国城镇和农村人口分布情况。 三、预习·导学 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总人口为,占世界人口的,是世界上人口的国家。 2、读1—9图,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人口最少的省区是,山东省人口数是,居全国各省区第位。 3、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4、读图1—10,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一线,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5、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是,,。 四、学习·研讨 【画一画】 根据P12表中提供的我国人口数据,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算一算】 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根据绘制的人口增长曲线图。 ●计算从1950年到2010年中国每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 ●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什么结论? ●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中国人口总数大概是人,2030

年呢? 2、人口密度= ,根据我国的人口资料,计算全国以及山东、江苏、新疆、西藏各省人口密度,完成P14表格。(结果保留整数)【合作探究】 1、在图1-10上描画黑河-腾冲线,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我国人口东部多西部少的原因。 位置地形 气候交通 经济 2、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会带来哪些问题? 3、人口数量要与相协调,与相适应。 五、练习提升 1、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C.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D.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2、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占世界的30% B.我国人口西北多、东南少 C.我国城镇人口少于农村人口 D.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我国东部许多大城市人口增长快,原因是() A.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 B.我国城市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的不顺利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D.城市人口的出生率很高 4、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最新版湘教版八上1.3中国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八上1.3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中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的特点。 2.根据中国的人口特点,分析中国人口政策制定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读图,通过图表和有关数据,分析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人口分布的规律。 2.结合中国人口现状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人口政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生育观,形成“少生优生好”、“男女都一样”等生育审美观。 重点难点 重点 1.中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 2.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中 难点 1.学会读“中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中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中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当年我打起腰鼓诉说心愿,淳朴的人们翘首企盼,心灵在播种着富强的梦幻,翻身的土地争奇斗艳…几辈人前仆后继探索明天,坎坷的道路汗浸血染,巨龙将要起飞的时刻,沉重的翅膀诉说艰难…”我们中华民族要腾飞,还存在什么沉重的问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段,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板书)13.7亿(2022年),世界最多 (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美国、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 世界上部分国家人口状况对比(2022年) 注:面积比=中国面积÷他国面积 人口比=中国人口÷他国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