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学案

第二节人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根据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3、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5、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学习重点】

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1、根据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学会看人口增长曲线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概括:阅读课本文字内容和图表完成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

2、根据图1.10,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特点?

3、结合课本11页内容,分析人口问题,讨论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做为一项基本国策?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讨论完成课本12页活动。

二、人口东多西少

学法提示: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

阅读课本课文内容和图1.13完成

1、在图中找到黑河、腾冲。

2、根据图中提示的数据,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结合自然和人文条件,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4、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所导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1、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2、讨论完成课本P14页活动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一、选择题

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A.13.40亿

B. 11.95亿

C.10.95亿

D.13.95亿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A.豫、鲁、川

B.京、津、沪

C.青、藏、宁

D.苏、皖、湘

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A.新疆

B.西藏

C.甘肃

D.青海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6、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山东

B.青海

C.云南

D.福建

二、综合应用

图中的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请回答:

1、此线的两端分别是哪两个地方?

①是黑龙江省的

②是云南省的。

2、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的,而人口却占全国的,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上地区多,地区少的特点。

拓展延伸

试分析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特点的原因?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名师精编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记住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记住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图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折线)图。 6.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理解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难点:分析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数量世界第一 1、自主学习:阅读导入方案二文字材料和课本P10页图1—8“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找出中国人口总数和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 (2)完成课本P11页“活动1、2、3”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任务二:增长速度较快。 (过渡)从1949年我国总人口5.4亿,到2010年总人口13.4亿,在短短6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净增8亿。可见我国人口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1、自主学习:阅读P11页“增行长速度较快”和补充材料“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增长图”解决以下问题: 补充材料—“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增长图” (1)完成P11页“活动1、2、3”?(在第一题中加入信息:2010年人口13.4亿)(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我国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其人口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人口越多,就越有利于一个地区的发展? 教师点拨:人口增长的原因除参照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外,还有人口的迁移也是导致人口增长的原因;人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生下来就需要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资料。人口越多,需要生产的产品、耗用的资源和占用的空间越多,在我们国家这个既定的范围内,每人平均占有的就越少。如果我们不注意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超过物质资料增长的速度,我们的生活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要降低,而且会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造成困难。 探究结论: 流动人口多,因为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以及许多大学毕业生,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生活在这里,这样自然导致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学案

第二节人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根据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3、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5、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学习重点】 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1、根据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学会看人口增长曲线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概括:阅读课本文字内容和图表完成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 2、根据图1.10,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特点? 3、结合课本11页内容,分析人口问题,讨论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做为一项基本国策?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讨论完成课本12页活动。 二、人口东多西少 学法提示: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 阅读课本课文内容和图1.13完成 1、在图中找到黑河、腾冲。 2、根据图中提示的数据,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结合自然和人文条件,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4、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所导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1、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2、讨论完成课本P14页活动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一、选择题 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A.13.40亿 B. 11.95亿 C.10.95亿 D.13.95亿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A.豫、鲁、川 B.京、津、沪 C.青、藏、宁 D.苏、皖、湘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人口》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和资料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运用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单分析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人口在数量上和分布上的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②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折线图,并结合历史和社会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等人口密度线图),并由此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请同学们看一个资料,这是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及其人口数量:中国(1,339,724,852)、印度(1,210,193,422)、美国(312,566,000)、印

尼(237,641,326)、巴西(190,755,799)、巴基斯坦(177,743,000)、尼日利亚(162,471,000)、俄罗斯(142,914,136)、孟加拉国(142,319,000)、日本(127,720,000)。 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显而易见中国位居第一位.另外再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世界面积大国标出来,看一看有哪几个?再计算一下中国人口数是他们的多少倍? 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八位,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的近9.4倍;面积第四大国美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4.3倍。而面积第二大国加拿大不在其列,我们的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40多倍。 承转过渡: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什么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21%,中国人手拉手站在一起,可以绕地球赤道50多圈,这些都说明我国人口在数量上具有基数大的特点。 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如下: 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601938035人 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723070269人 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12月27日:1031882511人 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10月30日:1160017381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四章 第二节人口

第二节人口(共2课时) 第1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知识与技能 1.记住我国人口数量,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 2.通过辩论我国人口多的利弊,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基础上,理解我国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谁?我国有多少人呢?人口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我国人口情况。 二、讲授新课 教师:结合大家查找的资料,说说最近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是多少。 学生: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活动:读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引导学生读图,观察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读图分析,交流各自的成果。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 承转: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由于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人口增长迅速。 教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基数大,是我国人口增长方面最主要的特点。 讨论:我国人口众多,这样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组织辩论会:人多到底好还是不好? 学生1:人多好。人多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学生2:人多能为我们提供广大的消费市场。 学生3:人多力量大。 学生4:人多不好。人多吃掉的粮食多,用掉的煤等矿产也多。 学生5:人多会造成交通阻塞、供水不足、住房紧张等问题。 学生6:…… 在激烈的争论中,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在一定时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而今,众多的人口却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并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交通阻塞、居住拥挤、就业困难等。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是如何应对的呢?

八上地理中国的人口公开课导学案加拓展训练加当堂达标(带答案很实用!)

八上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 2、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学习重点:人口增长、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学习难点: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学习活动 一、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教材数量世界第一,并结合图1--9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 1、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上人口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人口最少的省。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人口超过8000万的省。 (任务二)自读教材增长速度快,并结合图活动题知道我国人口的分布与增长:: 1、课本12页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呈_____线上升的趋势。 2、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______水平的提高和______条件的改善,人口______率大大下降,人口_______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任务三):1、读课本13页图1-10,思考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1、以黑龙江省的______市和云南省的_____县画一直线为界,______部人口多,_______部地区人口少。分析原因? 2、完成课本14页活动1 3、我国城镇人口增长_____。但是,从全国看,(课本14页图1-11)2011年城镇人口占_____%,_____(农村、城镇)人口比重大。 (任务四)自读教材我国的人口政策,并结合插图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减慢的趋势,为什么? 2、我国人口突出的特征,。 3、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试举例。 4、人口的增长要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5、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预习诊断: 1.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 黑河一腾冲一线 B. 冬季0℃等温线 C. 秦岭一准河一线 D.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 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D、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3)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相协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2《人口》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2《人口》教案

《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 2、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3、运用《中国人口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提问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 中心。 2、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疆域,真 正认识了祖国的幅员辽阔。在这片辽阔的国土 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

个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如果我国所有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二、人口东多西少 1.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有什么特点?以哪条线为界? (2)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 布的 东西差异,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明确:(1)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2)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原因: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

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课堂练习 1.我国政府把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 3.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______到______。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 2、人 口增长 3、人口国策 二、人口东多西少 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地理分界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 (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 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

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渡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2、人口的增长速渡过快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回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57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但到157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主要是因为解放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从70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教学案 新人教版

《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统计图表描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会运用地理语言描述从统计图表中判读出来的信息,提升统计图表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判读。 难点: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策略 本节知识基本上都要从统计图表中来获取,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着重体现在读图分析过程的设置上,包括提什么问题、问题出现的前后顺序、哪些问题适合独立分析、哪些问题适合小组讨论等等。结合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读图指导。 ■教学准备 教材补充:我国近年部分省人口密度数据及分析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政区图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设计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为主,绘图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口最多的国家 教师: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词形容它呢? 学生回答预设:多。 设计意图:简单直接了解我国人口特点。 讲授新课──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及国策 教师:其实我国人口“多”这个特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任何地理现象、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下面阅读教材中的曲线图,请同学们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特点?并尝试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回答预设:我国人口增长前期平稳,从1950年后突然增长加速,1980年后增长又趋于平稳。 设计意图:落实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并能结合自然、历史、人类活动需求等要素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

教师:1950年以前,社会发展缓慢,医疗卫生落后,死亡率相对较高,文明程度也低,这些原因使得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至1980年,也就是解放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政策平稳的因素,人口增长迅速(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1980年前后,中国提出一项重要国策──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所以呈现增长平稳趋势。 承转过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人口密度公式,知道人口密度是表示某地区人口疏密程度的重要依据,从而引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学生:学生温故知新,复习计算人口密度公式。 教师:为学生呈现我国部分省份人口密度数据,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学生:学生阅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数据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逐一分析问题,在图中找寻北京、郑州、乌鲁木齐、拉萨等人口疏密程度不同的城市,说出它们的人口密度,描述分布特征,通过问题设置,了解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特点及产生原因。采用逐渐深入的提问方式。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1.2 中国的人口(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我国人口政策基于() A.人口受教育程度低B.人口众多C.人口总数小D.人口分布不均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读图,完成下面2-4小题。

2.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的年份是() A.2010年B.2012年C.2013年D.2014年 3.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根本原因是() A.我国人口基数大B.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C.我国人口基数小D.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4.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因为() A.死亡率逐年降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提高 B.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C.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增长率降低 D.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图为1950年后我国两类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及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下列叙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人口总数不断减少B.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6.当前,我国提倡“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B.改变人口分布现状 C.缓减人口老龄化问题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7.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它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B.长江沿线C.0℃等温线D.黑河-腾冲线 新华社2015年10月30日报道,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据此,完成下列8-10小题。 8.目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B.总人口正在减少 C.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D.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 9.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下列几个时间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A.1949—1959年B.1960—1979年 C.1980—1999年D.2000—2019年 10.我国之所以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因为() A.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大 B.我国的人口基数依然庞大 C.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D.我国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所占的比例最高 1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下列人口宣传标语中,你认为不符合我国人口政策的是() A.优生优育,利国利民B.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女孩男孩都是祖国的花朵 12.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有()A.劳动力丰富B.养老负担加重C.国家创新能力加强D.国防力量增强 二、综合题。 13.读“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西安市八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 新人教版

众多的人口

《土地资源》习题 1、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场 D.未开发土地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比例合适 B.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但是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除耕地外,其他类型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首位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合理的方式是()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陡坡开垦为耕地,减少我国的粮食压力 D.在宜林山坡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4、对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平原辽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 B.南方地形复杂,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 D.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5、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破坏严重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认识南方地区的一部分,在加上台湾省特殊的位置特点及政治特征,更加突出了本节学习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和“外向型经济”三方面内容,主要介绍台湾的范围、位置;还有台湾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物产;以及讲述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学情分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利用假期“走出去”开展台湾修学游,八年级学生已经一定的读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旅游中观察、交流、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最好的地理课堂。这次修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索、去观察、去发现。不过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通过网络平台和展示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大胆提出设想,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愉悦课堂气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从地图、旅游修学活动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②通过“网络,游学”等实践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以分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教案

人口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2.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2022年)?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2022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我国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大约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 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我国人口的增长得出结论; 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讨论)人口如何增长才合适?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问题(学生可列举一些)。 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特点:基数大,增长快。 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了解我国人口密度为 143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三、人口分布不均 [看图]观察“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1)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找到黑河一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黑河一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了我国人口的分布。 四、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人口的分布特点。 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764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并观

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经典通用课件材料

第二节人口 一、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数据,阐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进步人口本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 难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成绩。 三、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人隐士海”,感知我国人口数量。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亿,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人口特点:人口基数,新增人口。 3.人口成绩:次要是由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成绩,如_________、_________、就业困难、环境净化严重、资源短缺等。 4.人口政策:实行。 知识点二:人口东多西少 1.2010年,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__________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_________倍多。 2.人口分布:以黑龙江省_____—云南省_____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_____,

东南部人口_____。 【合作探求】 探求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缘由有哪些? 探求二:有人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谈谈你的看法。 【互动交流】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城镇人口比严重、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说,正确的是() A.东北多、东北少 B.东北多、东北少 C.东南多、东南少 D.东南多、东南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次要数据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读图3“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回答3~4题。 3.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A.14亿 B.13.4亿 C.12.8亿 D.12亿 4.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A.快速上升 B.逐渐上升 C.逐渐降落 D.基本持平 5.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A.保持人口数量不变 B.合理人口分布 C.实行计划生育 D.减少人口数量 6.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材料,该数据材料反映了我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2人口

第二节人口 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和《中国人口的增长》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调查家乡人口情况,准备相关数据,分活动小组讨论。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同学们或许只是从平时这些小事中深感我国人口之多,但具体深入的情形并不是很清楚,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新课教学。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教师指导读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根据人口增长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1)我国人口基数大。2000年有亿,2022年达到亿。 (2)增长速度过快。由该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学生讨论: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1982年至2022年人口增长曲线明显变缓,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算一算,想一想 结合课本P12图和图,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 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呢?对你的成长有没有影响? 让学生从“国家”到“自身”真切地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坚决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将我国人口的自

峰峰矿区第三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人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根据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3.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5.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学习重点】 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1.根据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学会看人口增长曲线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概括: 阅读课本文字内容和图表完成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 2.根据图1.10,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特点? 3.结合课本11页内容,分析人口问题,讨论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做为一项基本国策?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讨论完成课本12页活动。 二、人口东多西少 学法提示: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 阅读课本课文内容和图1.13完成 1.在图中找到黑河、腾冲。 2.根据图中提示的数据,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结合自然和人文条件,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4.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所导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1.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2.讨论完成课本P14页活动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一、选择题 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亿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