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典型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典型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典型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培训--病例分析

1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病例的抗感染治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常引起肺部、泌尿系统及烫伤创伤表面等感染。目前,随着广谱抗菌药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对策,对减少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74岁,身高170cm,体重63kg,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活动后喘累30+年”入院。 现病史:30+年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以黄脓痰为主,伴活动后喘累,偶有痰中带血,于外院多次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自行吸氧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逐年加重,近半年一直卧床。2+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黄脓痰、喘累明显,入我科行胸部CT示“双肺支扩伴感染”,考虑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双肺支气管扩张”,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20天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3天前,患者因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喘累加重,咳黄色脓痰,量多,痰中带血丝,伴发热、虚汗、胸闷,自测体温37. 8℃,自行服用“银柴冲剂”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上述症状未见缓解,急诊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收入我科,急诊血气分析:pH 7.45,PCO2 38mmHg,PO2 55mmHg。

既往史:患者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无其它基础疾病及伴发疾病。否认其他病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 37.0℃,R30次/分,P 135次/分,BP 180/100mmHg,咽喉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廓正常、对称,右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减低,双闻及湿啰音,少量哮鸣音。余未见特殊。 入院诊断:1、Ⅰ型呼吸衰竭;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源性心脏病? 3、支气管扩张症4、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胸片显示“双肺间质纤维性改变伴支扩,并感染,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胸膜增厚粘连”,给予化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抗感染方面先予以莫西沙星(400mg qd)治疗,D14痰培养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半定量3+),药敏结果显示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介,其余全耐药,但未使用头孢哌酮做药敏,医师换成头孢哌酮舒巴坦(3g q8h),以上治疗30天后,患者咳嗽咳痰较前有所缓解,仍诉喘累,体温不高,哮鸣音较前明显减少,双下肢水肿缓解,复查两次痰培养仍为铜绿假单胞菌(半定量3+),药敏结果同上,患者主动坚持出院,予以签字出院。 二、临床药师分析 1、初始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的分析 该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入院,急性加重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加重、喘累加重,咳黄色脓痰,量多,痰中带血丝”,根据“COPD 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中急性期治疗原则[1],该患者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潜在的病原菌除要考虑最常见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患者病史长,还要考虑到耐药肺炎链球菌,金葡菌,肠杆菌科细菌,

临床药师培训工作资料

目录 一、新增临床药师培训专业指南 1.小儿用药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指南(试行) (1) 2.肠外肠内营养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指南(试行) (4) 3.抗凝治疗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指南(试行) (8) 4.县级医院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指南(试行) (11) 二、新增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登记手册 1.小儿用药专业登记手册 (16) 2.肠外肠内营养科专业登记手册 (36) 3.抗凝治疗专业登记手册 (56) 4.县级医院抗感染药物专业 (80) 三、教学要点与评估 (一)教学药历与病例分析 1.教学药历书写及检查要点 (101) 2.教学药历格式 (102) 3.教学药历质量缺陷评价表 (105) 4.病例分析质量缺陷评价表 (107) (二)病例讨论教学 1.临床药师培训病例讨论教学要点 (108) 2.病例讨论教学质量评估 (110) (三)文献阅读报告 1.临床药师培训文献阅读报告教学要点 (111) 2.培训文献阅读教学质量评估表 (113) (四)理论考核 1.培训理论考核设计要点 (114) 2.临床药师培训理论考试题型示例 (115) (五)案例考核 1.临床药师培训案例考核教学要点 (117) 2.案例考核考题设计质量缺陷评价表 (119) 3.案例考核教学活动组织评价表 (120) (六)学员考核 1.临床药师培训学员考核方案 (121) 2.附表 (1)学员沟通和接诊能力面试评分表 (124) (2)案例考核评分表 (125) (3)学员培养过程评分表 (126) (4)学员综合评分表 (127) (5)2011年度临床药师培训考核成绩统计表 (128)

小儿用药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指南(试行)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它的服务对象是体格和智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其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具有动态的特点。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对于药物的毒副作用较之成年人更为敏感。小儿疾病大多危重而多变,选择药物须慎重、确切,更要求剂量恰当,因此必须了解小儿药物治疗的特殊性,掌握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症和禁忌证,以及精确的剂量计算和适当的用药方法。为此,特制定本指南,以指导培训。小儿用药专科培训时间为期1年。 一、培训目标 学员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并接受考核,应掌握儿科临床药师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基本能力,掌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技能。 (一)了解儿内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二)学会阅读儿内科医疗文书(如病历、相关检验、检查报告等)。 (三)熟悉儿内科常见疾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学会制定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药物治疗监护计划,并进行临床药物监护工作。 (四)熟悉儿内科常用药品的药物治疗学,能够发现与解决常见的临床用药问题。 (五)学会教学药历的书写,具有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六)具有与患者、医师及护士交流沟通的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用药指导。 (七)具备今后可持续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一)培训时间:全脱产培训一年。全年实际工作(学习)日不得少于49周,1960小时,其中临床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760小时,理论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98小时。 (二)培训老师:一名主管以上临床药师和一名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儿内科临床医师组成培训小组,每个培训小组带1-2名受训者参与临床用药实践。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综合素质培训 1、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的相关内容。 2、通过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受训者应具有职业责任感、法律意识,能自觉规范自身职业行为,尊重患者,维护其合理用药权益。 (二)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 1、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病理特点。 2、了解儿内科常见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3、熟悉儿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 4、了解下列诊疗方法和技术在儿内科疾病的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 (3)影象学检查(胸片、MRI、CT、胸腹部B超) (4)脑电图(一般脑电图、24小时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 (5)肾穿刺及病理检查 (6)呼吸机、雾化装置的原理及使用 5、了解下列常见症状在儿内科疾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1)发热或高热 (2)咳嗽、咳痰、气喘 (3)腹痛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更改的病例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更改的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1T13:42:59.5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6期作者:杨金敏1 荆莉2 [导读] 结果:依靠临床药师的干预,更改治疗方案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病例分析,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1.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0032; 2.南京市第一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0006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对患者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依靠临床药师的干预,更改治疗方案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病例分析,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方案;病例分析;临床药师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初始抗感染治疗一般经验性用药。本病例患者为典型的CAP,初始抗感染治疗控制不佳,依靠临床医生的经验判断及临床药师的干预,更改治疗方案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对此病例的分析,为CAP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经验依据及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经验。 1 病史资料 患者,男,69岁,半月前出现咳嗽咳痰,黄白粘痰,初起痰中有血块,自服头孢三天(具体不详),症状好转不明显,至我院门诊就诊,予以头孢唑肟钠抗感染治疗5天,咯血好转,但咳嗽咳痰无明显改善,故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五年,最高150/95mmHg,自服“硝苯地平控释片、伊贝沙坦片”控制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尚可;有“慢性胃炎”病史,间断予护胃治疗;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自诉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6.2℃ P:80次/分R:18次/分BP:140/90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胸廓对称,两侧语颤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辅检:全胸片:右下肺感染,右侧胸膜局部增厚。入院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2、高血压病1级(高危),3、慢性胃炎。 2 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1)抗感染治疗:入院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2)降压治疗:伊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二天,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1.03 x109/L、中性粒细胞:78.70%;血沉:40mm/60min;内毒素定量测定:1.130 EU/ml。入院第3天,患者咳嗽咯痰略有好转,气喘改善。肺炎支原体抗体:<1:40、C-反应蛋白:31.9 mg/L;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入院第7天患者诉咳嗽次数逐渐增多,现咳嗽恢复到入院时情况,否认受凉诱因。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6.73 x109/L、中性粒细胞:74.20%;痰培养阴性;血培养:培养7日无细菌生长;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0.340 EU/ml;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C-反应蛋白:16 mg/L;血沉:20 mm/60min;胸部CT复查病灶示病灶较前吸收欠佳。更改抗感染治疗方案,停用美洛西林舒巴坦和阿奇霉素,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入院第10天患者咳嗽明显好转,痰量不多,无胸闷胸痛,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5.19 x109/L、中性粒细胞:55.30%;真菌涂片检查:未找到真菌,继续该治疗方案。经13天的治疗,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咳嗽明显好转,痰量不多,无胸闷胸痛。辅助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痰培养阴性。胸部CT复查病灶示病灶较前部分吸收,气管镜病理回报暂无特殊。患者症状好转,病情稳定,准予出院。 3 分析与讨论 患者为老年男性,机体抵抗力弱,反复咳嗽咳痰。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经验治疗可以使用:①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患内酯类,②呼吸喹诺酮类,③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用或联合大患内酯类静脉给药,④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该患者选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符合指南推荐。 患者使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后咳嗽咯痰较前好转,气喘改善。治疗七天左右咳嗽次数逐渐增多,恢复到入院时情况。患者入院第三天肺炎支原体抗体:1:40,第七天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有临床意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大。入院后阿奇霉素治疗7天,效果不佳,考虑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耐药的可能。另患者已经连续使用抗生素15天,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近3个月内使用过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肺炎链球菌为高危人群,因此,结合患者病情,考虑为耐药肺炎链球菌可能性亦大。所以本患者可能是非典型致病菌和耐药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肺炎链球菌高水平耐药或存在耐药高危险因素时应选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厄他培南、呼吸喹诺酮类或万古霉素。由于患者亦考虑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耐药的可能,故可选用呼吸喹诺酮类。邢颖等研究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得出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对症状控制、细菌的清除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1],故建议医生选用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不仅对阳性球菌、阴性杆菌有作用,而且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厌氧菌、非典型病原菌(支原体、军团菌等)以及结核杆菌均有良好的作用。莫西沙星因半衰期长,组织穿透性强,在肺、支气管粘膜中的浓度高,尤其对呼吸系统临床效果显著。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强,且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2]。令狐汝等研究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的Meta分析得出,与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比较,莫西沙星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细菌转阴率,且退热时间较短,所以莫西沙星较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能更有效治疗支原体肺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3]。李勉珊等研究莫西沙星治疗国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Meta 分析得出与对照组比较,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总有效率更高,比值比为1.94,95%可信区间为1.32~2.84(P<0.05)[4]。范红等研究呼吸喹诺酮类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治疗非ICU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得出结论非ICU住院CAP患者中,单用呼吸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用大环内酯类相比,其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安全性更好[5]。因此,抗感染治疗方案的更改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被临床医生采纳。 4 总结

院内感染病例讨论

院内感染病历讨论记录: 1月份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研究生汇报本月院内感染病历:本月院内感染病人1例,吴风伦住院号777158,患者因颈椎过伸性损伤并截瘫及齿状突骨折入院,后施行了颈椎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经过积极痰培养(培养菌为一般细菌)和针对敏感药物治疗,治愈出院。分析:以上两病人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为颈椎损伤手术的常见并发,尤其容易出现在上颈椎损伤的患者当中,对这类病人的严密监控治疗尤为重要。 讨论结果:1.重视院内感染:积极参加有关省市级卫生部门组织的有关院内感染的学习班并组织全科培训。护士长带头,总住院医师或医师,担任感染监控员,由感染办公室专职人员对他们每年进行1~2次的业务指导及培训。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院内感染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每年1~2次。对实习护士来科实习,要进行医院内感染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消毒、隔离、灭菌等。对护士重点培训隔离、消毒方面的有关问题。对卫生员培训有关病房卫生清扫、隔离消毒的基本知识、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2.加强对颈椎损伤病人术后的重点监护及病房的隔离消毒等措施。

一例ICU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一例ICU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17岁,体重49kg,2011年3月因双下肢乏力,在我院诊断为“脊索瘤”,予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双下肢乏力好转。6月前患者出现四肢活动障碍,行走困难,饮水呛咳,症状逐渐加重,于我院行头部MRI示“脊索瘤术后改变、肿瘤复发,右顶异常强化;静脉畸形可能性大。轻度脑积水,双侧乳头炎”,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7月8日收入院。入院诊断:脊索瘤(颅底);脑积水;双侧乳突炎。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2015年7月21日患者行颅底脊索瘤切除术后转入ICU病房进一步监护。给予呼吸机A/C 模式辅助通气,并积极给予补液、降颅内压、扩管、抗感染、抑酸、保肝等治疗。二.抗感染治疗经过 患者转入ICU第一天血象不高,但体温偏高,胸片示两肺纹理模糊,临床经验性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2g Q8h 静点抗感染治疗。转入ICU第2日至第8日,多次痰培养结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但患者血象、体温及PCT均不高,故考虑细菌定植。转入ICU第9日,患者血常规回报WBC 12.29×109/L,GR 72.94%,体温最高达38.2℃,体温、血象均升高,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考虑为肺部感染;患者为颅脑术后,不排除颅内感染可能,故结合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回报:MRSA并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其敏感,故将注射用头孢他啶调整为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0.5g Q6h 静点抗感染治疗。转入ICU第11日,患者血象仍偏高,体温最高达39.2℃,持续冰毯降温至体温37.6℃。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并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胸片结果为两肺渗出性改变,但较前略好转;根据上述指标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注射用美罗培南1g Q8h 静点抗感染治疗。入ICU第13日,患者血象持续升高,WBC达15.81×109/L,NE 83.7%,故在维持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剂量的基础上将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剂量从1g Q8h调整至2g Q8h静点。转入ICU第16日,患者血象正常,但体温偏高,继续目前抗感染治疗。入ICU第22天,患者血象、体温正常,胸片示两肺渗出性改变、较前好转,同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敏感。考虑患者感染情况有所好转,故行降阶梯治疗:将注射用美罗培南

临床药师培训总结

临床药师培训学习总结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及药学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何合理地使用药物,使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关注的问题。为加强药师素质适应医院药学的发展,***年**月医院批准我到***医院参加为期1年的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医院是卫生部第一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的培训已做到了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临床药学的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我在这一年的培训时间里,首先参加了1个月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系统学习了诊断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交流与沟通技巧等基础课程,然后进行了11个月的临床学习,主要在心内科,一年中有幸与1-5期临床药师带教培训的老师一起参加学习,并从这些充满朝气的优秀药学专业人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下面将学习经过总结如下: 一、遵纪守法,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明确思想,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勤奋学习,踏实工作,不迟到、早退。临床药师是为医师、护士服务,为临床、为医院服务,更是为所有用药者,包括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专业人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尽自己的能力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WHO 1957年在温哥华的一个咨询会上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将临床药师定位为:照护者、决策者、沟通者、领导者、管理者、终生学习者、教育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和积累,巩固原有的药学知识,与时俱进。通过阅读专业期刊,参加有关药物知识讲座,掌握国内外最新的药物信息和用药动态,从各方面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当然,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参加各类学习班或者研讨会,让自己开阔眼界。在这段进修时间里,我尽量抓住每个学习的机会,从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治用药策略到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从面对医生的各种新药推广会到国内外知名专家的专题讲座等,感觉都受益匪浅。不仅使自己增长了新的专业知识,还认识了一些新的临床药师朋友,一起分享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心得。 除了院外学习,院内也有很多相互促进的机会。在医院药剂科,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一下班之后都有一个药学知识讲座,药学部的领导带头主讲,自选主题并制作课件。每

一年制-临床药师培训计划

内蒙古包钢医院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计划 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室。抗感染药物作为一类特殊药品,正确合理应用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成为临床药师的最重要工作。为保证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学员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独立的运用系统的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合理用药为核心,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提供临床药学专业技术服务的培训目标。我们依据卫生部下发的有关临床药师相关制度及“卫生部临床药师专业培训指南—抗感染药物专业”培养指南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培训计划。 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小组由长期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1名中级职称的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和呼吸科、ICU、普通外科、烧伤科、神经外科、检验科的副高以上职称的6名带教老师组成,每次可招收学员2人,培训方式为集中上课、临床药师指导下参加临床药学实践与集中讨论三种方式相结合。 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集中培训时间为期一年。 一、培养目标 经过1年的培训,受培训药师在完成培训计划以后,应掌握抗感染药物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技能,具有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基本能力,掌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技能。 1.了解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学会阅读相关专科医疗文书(如病例、相关检查、检查报告等)。 3.熟悉常见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学会制定常见抗感染药物治疗监护计划,并进行临床药物监护工作。 4.熟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学,能够发现与解决常见的临床用药问题。 5.学会教学药历的书写,具有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6.具有与医师、护师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用药指导。 7.具备今后可持续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能力。 8.掌握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药学、药理学、临床应用、安全性等知识。

《临床药师通科培训大纲》最新

一、临床药师通科培训大纲 临床药师培训分为通科培训与专培训二个阶段进行。临床药师通科培训主要是为医疗机构药剂师提供药学服务基本技能的培训。为此,特制定本培训大纲,以指导参加培训的药剂师进行临床药师通科培训。临床药师通科培训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为6个月。 一、培训对象 具有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专毕业以上学历,取得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在医疗机构连续参加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满二年的医疗机构药师。 二、临床药师通科培训的目标 药师在完成通科培训后,应在审核处方、用药医嘱以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和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方面具备基本药学服务能力: 1、掌握常用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法与指标控制; 2、了解指定学习病种的临床基本诊疗过程与初步知识; 3、具有独立完成处方及医嘱用药审核的能力; 4、掌握指定学习病种常用药品的相关知识,并能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 5、掌握对特殊生理、病理人群开展基本药学服务的技能; 6、具有与医疗团队沟通技能,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能力,能够参与常见慢性病药物治疗管理。 三、培训方法 (一)培训应在省级以上卫生计生部门认定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行。 (二)培训周期为六个月,培训实际工作(学习)日累计不得少于25周,总学时980学时,其中临床实践时间880学时,理论学习时间100学时。 (三)培训老师:学员培训所有轮转科室均应配备有专职临床药师,分别与所在科室一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医师组成带教组,共同完成一组学员(2-3名)的培训带教,各轮转科室的带教组中至少应有一位已经取得临床药师培训师资资格的临床药师负责学员培训带教。

临床药师培训病例分析

1 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病例的抗感染治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常引起肺部、泌尿系统及烫伤创伤表面等感染。目前,随着广谱抗菌药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 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对策,对减少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74岁,身高170cm,体重63kg,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活动后喘累30+年”入院。 现病史:30+年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 以黄脓痰为主, 伴活动后喘累,偶有痰中带血,于外院多次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长期自行吸氧治疗, 病情仍反复发作, 逐年加重, 近半年一直卧床。2+月前, 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黄脓痰、喘累明显,入我科行胸部CT 示“双肺支扩伴感染”,考虑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双肺支气管扩张” , 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20 天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3 天前,患者因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喘累加重,咳黄色脓痰,量多,痰中带血丝,伴发热、虚汗、胸闷,自测体温37. 8C,自行服用“银柴冲剂” 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上述症状未见缓解,急诊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 收入我科,急诊血气分析: 55mmHg。 pH 7.45, PCO2 38mmHg, PO2 既往史:患者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无其它基础疾病及伴发疾病。否认其他病

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 37.0 C, R30 次/分,P 135 次/分,BP 180/100mmHg,咽喉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廓正常、对称,右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减低,双闻及湿啰音,少量哮鸣音。余未见特殊。 入院诊断:1、1型呼吸衰竭;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源性心脏病? 3、支气管扩张症4、原发性高血压3 级极高危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胸片显示“双肺间质纤维性改变伴支扩,并感染,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给予化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抗感染方面先予以莫西沙星(400mg qd)治疗,D14痰培养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半定量3+),药敏结果显示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介,其余全耐药,但未使用头孢哌酮做药敏,医师换成头孢哌酮舒巴坦(3g q8h), 以上治疗30 天后,患者咳嗽咳痰较前有所缓解,仍诉喘累,体温不高,哮鸣音较前明显减少, 双下肢水肿缓解,复查两次痰培养仍为铜绿假单胞菌(半定量3+) ,药敏结果同上,患者主动坚持出院,予以签字出院。 二、临床药师分析 1 、初始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的分析该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入院,急性加重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加重、喘累加重,咳黄色脓痰,量多,痰中带血丝” ,根据“ COPD 全球策略2011 修订版”中急性期治疗原则[1],该患者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潜在的病原菌除要考虑最常见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 等,患者病史长,还要考虑到耐药肺炎链球菌,金葡菌,肠杆菌科细菌, 以及支气管扩张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因此抗菌药物选择应兼顾上述细菌莫西沙星为四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对上述细菌均能有效覆盖,是理想的肺部感染抗菌药,但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弱于环丙沙星,而患者有较大的铜绿假单胞感染风险(支气管扩张病史、双肺广泛结构性病变、既往住院时间超过20 天、既往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故因考虑同时联用一种具抗假单胞菌活性的氨基糖苷类或B内酰胺类抗菌药。

2018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2018年1-6月份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一、目标性监测: 2018年全院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信息汇总表 1、全院留置导尿1007人次,留置导尿总日数为3255日,发生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1例,导尿相关人数感染率为0.10%,导尿千日感染率为0.3‰。 2、外科系统:1-6月份共计实施Ⅰ类手术545台次,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病例; 3、使用呼吸机53人,呼吸机辅助呼吸总日数为335日,发生呼吸机相关感染病例0例,呼吸机相关感染率为0%。 4、使用中心静脉置管8人,中心静脉置管总日数75日,未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病例,感染率为0。 二、医院感染病例分布表:

2018年1-6月全院院内感染情况汇总分析与反馈 总结与分析:

1、本年内全院发生医院感染36人次/37例次,共发生了5个部位的感染,上呼吸、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42%; 2、医院感染各部位发病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0.22%;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0.13%;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0.03%,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01%。 3、各部位医院感染分布比:上呼吸道感染占51.35%,下呼吸道感染占39.73%,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占8.1%,手术切口感染占2.7%。 三、2018年1-6月份出院人数 2018年1-6月份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分布表:

上呼吸道感染明显的季节性,3月份多发,切口感染仅6月份1例,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2018年第三季度各部位感染例数:

(一)上呼吸道感染19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53%,占出院人数的0.22%。分布在1月份5例、2月份2例、3月份8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6月份0例 (二)下呼吸道感染11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31%,占出院人数的0.13%。分布在1月份5例、2月份2例、3月份8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6月份0例 (三)胃肠道感染2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6%,占出院人数的0.02%。分布在2月份、3月份6月份各1例 (四)泌尿道感染3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8%,占出院人数的0.03%,分布在3月份1例、5月份2例 (五)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3%,占出院人数的0.01%。分布在6月份1例 四、感染原因分析: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

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分析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0岁,因尿黄1月,眼黄面黄伴皮肤瘙痒10余天入院。 患者缘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未发现眼黄及皮肤黄染,近10余天来发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伴皮肤瘙痒,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而入院。入院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伴黄疸。 二、入院检查 查体:T36.0℃ P66次/分 R 20次/分 BP 105/68mmHg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结膜无充血,巩膜中度黄染。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辅助检查:2011.10.31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示:1、胆系梗阻,考虑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所致。2、胆总管末端泥沙样结石。 3、胆囊胆汁淤积。 2011.11.1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总胆红素189.7 直接胆红素162.5 谷丙转氨酶59 谷草转氨酶55碱性磷酸酶334 2011.11.2 十二指肠乳头活检病理诊断:“十二指肠乳头”中分化管状腺癌。 肿瘤标志物检查:CEA 1.73 CA199 48.93 三、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先行护肝治疗,待黄疸好转后于2011.11.7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法),手术持续时间4.5小时,术后体温超过37℃,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升至12.1*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临床医生予以止血、护肝、抗感染、补液等支持治疗后,2011.11.10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常规白细胞降至正常。 使用抗菌药物:2011.11.7 NS250ml+头孢替安2g 静滴一次(术前半小时) 2011.11.8-2011.11.10 NS100ml+哌拉西林舒巴坦5g 静滴 q12h 2011.11.8-2011.11.10 5%GS 250ml+阿奇霉素0.5g 静滴 bid 四、讨论:本例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否合理?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手术最复杂手术之一,适合于治疗胰头部的恶性肿瘤及较大的良性肿瘤、壶腹周围的肿瘤、严重的胰头慢性局限性胰腺炎及胰外伤。切除范围包括胆总管、胆囊、十二指肠、胰头、部分胃及空肠。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吻合口多、引流管多、出血多,极易出现并发症【1】。本例患者手术包括探查、切除和消化道重建3个步骤,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吻合口多,引流管多,从而使手术感染的因素和机会增多,因此应正确使用预防抗菌药物。 2、根据手术切口分类及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属于II 类切口手术,即清洁-污染切口手术,应使用头孢二代抗菌药物预防。药物溶媒量100~150ml(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2】。 3、头孢替安为半合成的注射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对伤寒沙门菌、淋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杆菌、克雷白杆菌属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肠道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吲哚阳性的普通变形杆菌、雷特格变形杆菌、摩根变形杆菌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液、肾组织及胆汁中浓度较高。血清半衰期为0.6-1.1小时,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其次为胆汁排泄【3】。 本例患者术前30分钟使用头孢替安2g 溶于NS250ml中静滴。使用头孢替安能

最新参加临床药师进修的心得体会

临床药师进修的心得体会 一年前,带着医院的重托和自己的希望,我来到了卫生部指定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参加了我国首批临床药师培训,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顺利的完成了一年的进修任务。 一、对临床药师的认识 1.何为临床药师 所谓临床药师就是跟随临床医师查房、病例讨论、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在临床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专业药技人员。离开临床实践的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只能说是纸上谈兵。 2.临床药师心态要端正,定位要中肯 临床药学开展的初级阶段,因为药师初下临床,与医师、护士及患者交往,往往会存在自信心不足、定位不明确的现象,不能正确处理药、医、护三者之间的关系,而造成临床药师缺乏自信,甚至出现被医护有临床药师“不务正业、影响诊疗秩序”的印象。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定位,世界卫生组织1957年在温哥华的一个咨询会上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将临床药师定位为:照护者、决策者、沟通者、领导者、管理者、终生学习者、教育者。临床药师都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保持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主动和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在合理用药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 3.临床药师服务的对象是用药者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我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临床药师是为医师、护士服务,为临床、为医院服务的观念,我认为临床药师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用药者,包括患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医疗服务理念。 4.临床药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药物治疗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是参与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和干预,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疾病千变万化,药物成千上万,药物治疗方案,因患而异,因医而异,这就要求临床药师有自己的思维,不能盲从,要进行判断,敢于质疑,

年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2016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 2016年共监测住院病例6560例,发生医院感染人数27人,感染例次27例次,科室上报27例,漏报0,院内感染率0.4%,漏报率0。 1、2016年全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统计

2、2016年各科室院内感染情况汇总表 科室出院 人数 上报 感染 病例 数 感染分类漏 报 病 例 数 漏报 率 (%) 感染 率 (%)下 呼 吸 道 皮 肤 浅 表 切 口 深 部 切 口 上 呼 吸 道 泌 尿 系 软 组 织 外科2282 22 4 6 5 3 2 2 0 0 0.97 内科2112 4 2 2 0 0 0.19 妇产科841 1 1 0 0 0.12 综合科1325 0 0 0 0 合计6560 27 7 6 5 3 2 2 2 0 0 0.41 3、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手术部位感染8例,占感染病例的29.63%;呼吸道系统感染感染9例,占感染病例的33.33%;皮肤软组织感染8例,占感染病例的29.63%;泌尿道感染2例,占感染病例的7.4%。见下表: 2016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感染部位感染例数构成比(%) 下呼吸道感染7 25.92 皮肤感染 6 22.22 浅表手术切口感染 5 18.52 深部切口感染 3 11.11 上呼吸道感染 2 7.4 泌尿道感染 2 7.4

4、病原菌培养结果未做(医院未开展细菌检测) 二、资料分析 2016年全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数共27例,年龄最大者79,最小者11岁;住院时间最长37天,最短3天。大多数病人存在侵袭性操作,并且侵袭性操作次数越多,病人出现院内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 三、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各科室应针对科室感染情况,组织讨论,分析科室感染因素,制定科室感染控制制度。 2、严格落实重症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呼吸机相关肺炎控制措施,凡使用呼吸机和气管切口病人,均使用《呼吸及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执行及督查表》,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控感办实施监督管理。 3、凡感染病例应根据感染部位采集相应组织或分泌物送检,进行细菌培养,明确感染病原体,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4、手术科室应对手术病人开展《手术院内感染风险评估》,严格执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5、手术室开展《手术室医院感染评估》,做好手术室环境和无菌物品的准备工作,降低感染风险。

临床药师进修小结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及药学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何合理地使用药物,使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关注的问题。2018年9月,我非常幸运地获得医院批准到卫生部指定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参加临床药师培训,我也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现将艺年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简述学习经过 一年进修时间先后在药剂科的门诊药房、病区药房、骨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科室轮转。每日跟随医生查房,学习临床知识的同时巩固药学知识。对各病例的用药进行分析,给医生合理的用药建议及提醒医生不合理用药情况。 进修期间完成作业药历书写20份; 处方医嘱审核15000份; 呼吸系统疾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100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评价100例; 患者用药教育50人次以上;

编写用药教育材料2份; 病例分析报告10份; 文献阅读报告10份;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评价30份。最后通过临床问诊、病例分析、患者用药教育等考核通过后获批临床药师证书。 二、对临床药师的认识 所谓临床药师就是跟随临床医师查房、病例讨论、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在临床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专业药技人员。离开临床实践的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只能说是纸上谈兵。 我国药学服务工作起步较晚,现已逐步以“药品供应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这就是临床药师产生的原因。临床药师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用药者,包括患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医疗服务理念。 三、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

我院目前药学工作主要就是采购和供应药品,还未做到药学服务。开展的临床药学工作主要做了处方点评,药品排名等,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 1、药事管理相关制度不完善,开展工作未明确责任与工作流程; 2、未开展药学咨询服务,药学人员知识缺乏,导致患者咨询药物相关情况无法解答; 3、未对处方和医嘱不合理情况及抗菌药使用不规范情况进行整改,医生抗菌药物滥情情况较为严重; 4、未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临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未及时分析及上报。 四、有关我院今后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思路 1、进一步完善临床药学相关工作制度,拟定出工作规范,使临床药学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2、临床药师工作是非常需要得到院领导及各医护人员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开展,目前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是陌生的,可通过讲课宣教等方式让医护人员了解临床药师的工作也是为了更好的为临床、为患者服务。

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计划

内蒙古包钢医院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计划

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室。抗感染药物作为一类特殊药品,正确合理应用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成为临床药师的最重要工作。为保证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学员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独立的运用系统的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合理用药为核心,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提供临床药学专业技术服务的培训目标。我们依据卫生部下发的有关临床药师相关制度及“卫生部临床药师专业培训指南—抗感染药物专业”培养指南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培训计划。 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小组由长期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1名中级职称的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和呼吸科、ICU、普通外科、烧伤科、神经外科、检验科的副高以上职称的6名带教老师组成,每次可招收学员2人,培训方式为集中上课、临床药师指导下参加临床药学实践与集中讨论三种方式相结合。 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集中培训时间为期一年。 一、培养目标 经过1年的培训,受培训药师在完成培训计划以后,应掌握抗感染药物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技能,具有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基本能力,掌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技能。 1.了解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学会阅读相关专科医疗文书(如病例、相关检查、检查报告等)。 3.熟悉常见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学会制定常见抗感染药物治疗监护计划,并进行临床药物监护工作。 4.熟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学,能够发现与解决常见的临床用药问题。 5.学会教学药历的书写,具有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6.具有与医师、护师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用药指导。 7.具备今后可持续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能力。 8.掌握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药学、药理学、临床应用、安全性等知识。 9.熟悉常见感染病原菌特征,了解细菌耐药情况与常见耐药菌感染治疗策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主管医生于 24 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主管医生须即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随即送到感染科。 2.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卡后到病区调查、核对、登记,并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3.凡发现在同一病区三例以上的相同细菌感染的病例,科室质控员应立即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发生,对不及时报告的个人与科室予以一定处罚。 4.疑为医院感染病人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在转科后已留标本报告阳性,并确诊为院内感染者,由转出科室补填登记卡并注明转归。 5.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于 24 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6.医院感染管理科常规进行漏报调查,漏报与隐瞒不报,予以相应处罚。医院感染流行、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置原则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管理制度。 2.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

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订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报告主管院长,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1)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4.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