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病例分析

一例过敏体质致抗菌药物频发过敏反应病例分析

闫虹

摘要: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给药方法及其他因素等。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临床医生要仔细询问既往史,全面了解、掌握药物的常见和少见不良反应,要随时观用药后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考虑到不良反应的可能,提高对ADR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时停药并积极做出应对,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特别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中每种药物都有致ADR的可能,鉴别时在停用全部药物,症状恢复正常后,要逐一试用,顺序是先试用最不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以构成新的方案,避免长期延误治疗。

关键词:

过敏体质;抗菌药物;过敏反应;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发作性喘息7年,加重20余日。1天前气促、喘息明显加重,不能活动,咳嗽剧烈,痰不多,无下肢浮肿,就诊于急诊室,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后,喘息略有减轻,为进一步明确诊治于2014年7月2日住院治疗,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差,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食物过敏史,对头孢哌酮过敏。入院查体:T:36.4℃;R:21次/分;P:82次/分; BP:120/70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弥漫性的呼气性哮鸣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及湿啰音。急诊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12.43×109/L,中性粒细胞比78.51%,血小板278×109/L,电解质示:血钾4.00mmol/L, 血钠141 mmol/L,血氯96 mmol/L。住院后初始药物治疗方案为:抗感染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Bid静脉滴注);抗炎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 QD静脉滴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g Tid 氧化雾化吸入);解痉平喘治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溶液(2.5mg Tid氧化雾化吸入),茶碱缓释片(0.1g Bid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mg QD晚饭后口服),酮替芬(1mg Bid晚饭后口服),多索茶碱(0.3g QD静脉滴注)。

2014年7月3日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3时,患者出现面部、颈部潮红,全身发痒、憋胀,可耐受,输注完后,潮红情况逐渐消退,全身发痒逐渐好转。2014年7月4日在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五分钟后,患者再次出现全身发热,尤其是面部潮红,全身发痒难耐,急停哌拉他唑巴坦,一小时后,患者全身发热发痒情况渐好转。考虑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过敏所致,遂换用氨曲南2g Bid 静脉滴注。2014年7月5日在输注氨曲南半瓶后,患者再次出现全身发热、发痒,皮肤发红,考虑是氨曲南过敏反应所致,遂停氨曲南,改用夫西地酸,0.5g Bid 静脉滴注。患者全身发热发痒情况在停用氨曲南后渐好转。2014年7月7日患者气促较前明显好转,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及散在的呼气性哮鸣音。患者输注手臂部出现散在的皮疹,并有出血点。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胸部彩超正常。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014年7月8日患者仍觉皮肤发痒,患者四肢散

在皮疹,且出血点增多,考虑与使用夫西地酸有关,结合患者肺部感染好转,遂停用抗菌药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014年7月10日患者偶有气促,无咳嗽、咳痰,精神、食欲好,皮肤散在皮疹渐好转。2014年7月12日患者皮肤散在皮疹消失,四肢出血点渐消退。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考虑患者目前病情稳定,予以出院。

2.讨论: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药物因素,如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附加剂的影响等;机体因素,如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给药方法及其他因素,如环境、生活、饮食习惯等。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评定方法要遵循五条原则:①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②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③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④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⑤是否可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等影响来解释。

由于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重度哮喘,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所以对于合并感染的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应更为积极,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应该足量、足疗程。必要时可联合应用抗生素。应选择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患者入院急查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增高,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遂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选择了可以覆盖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血嗜血杆菌等的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先后在皮试阴性的前提下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夫西地酸。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时出现全身发热,尤其是面部潮红,全身发痒难耐,考虑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不良反应所致。根据2010版临床用药须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常见的不良反应(≧1%)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皮疹,静脉炎,较少见的不良反应(﹤1%)有发热、眩晕、口腔念珠菌感染,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一过性的肝酶升高、白细胞减少等。患者两天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时,均在输注较短时间内出现全身发热、发痒的情况,停药后,症状缓解,符合不良反应的评定原则的前四条原则,遂很可能的认为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所致的全身发热、发痒,遂停用,改用氨曲南。氨曲南与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其他β内酰胺类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且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谱大致相同,但患者再次出现了全身发热、发痒,皮肤发红,考虑是氨曲南过敏不良所致。氨曲南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静脉炎,注射部位肿胀、疼痛或不适,恶心,呕吐,皮疹以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患者使用氨曲南出现全身发热、发痒,皮肤发红,停药后,症状缓解,符合不良反应的评定原则的前三条原则,遂认为可能是氨曲南所致的全身发热、发痒,遂停用氨曲南,改用夫西地酸,0.5g Bid 静脉滴注(夫西地酸主要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属,未能覆盖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G-菌,个人认为此处换用夫西地酸是不合理的)。夫西地酸静脉滴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疼痛、静脉炎等,偶见严重过敏反应、皮疹等。患者使用夫西地酸出现了输注手臂部出现散在的皮疹,并有出血点,考虑是夫西地酸不良反应所致,符合不良反应的评定原则的第一、三条原则,同时综合患者病情,患者病情好转,遂停用抗菌药物。

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频繁出现不良反应,一方面考虑是药物本身所致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屡次出现过敏反应,考虑可能是患者本身体质

导致的易过敏现象发生。此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下,更换了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过敏发生率低,且本身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的氨曲南,患者仍旧发生了过敏反应,故高度怀疑是患者自身的易过敏体质导致的抗菌药物过敏现象频繁发生。鉴于此,对于该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要慎重,要密切关注患者在输注抗菌药物后出现的各种不适,同时对于其他药物的选择也要慎重。

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临床医生要仔细询问既往史,全面了解、掌握药物的常见和少见不良反应,要随时观察输注药物后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考虑到不良反应的可能,提高对ADR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时停药并积极做出应对,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特别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中每种药物都有致ADR的可能,鉴别时在停用全部药物,症状恢复正常后,要逐一试用,顺序是先试用最不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以构成新的方案,避免长期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010版.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81,697,744.

2.卫办发2010 第81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

3.杨海,王帅.哌拉西林引起药物热1例[J].中国执业药师,2012(7) :38-39.

4.谢丽君,吴佳滨,刘强.夫西地酸钠致左下肢出血性坏死一例[J].中国医

药,2010( 6):582.

5.梁江萍,方丽华,洪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3(3):645-656.

一例泛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多黏菌素B应用的病例分析

一例泛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多黏菌素B应用的病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XDR-AB) 感染和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XDR-KP) 感染的高发病区,XDR-AB、XDR-KP所致重症肺炎尤为多见[1]。多黏菌素是一种非核糖体类抗生素,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起到快速杀菌作用。该药物曾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抗革兰阴性菌治疗,后因其抗菌谱窄,毒副作用明显而逐渐被替代[2]。目前,随着全球范围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不断增高,多黏菌素作为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再次被重视。《多黏菌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中国专家共识》均推荐以多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作为治疗选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重症肺炎的治疗提供治疗经验。 二、病例内容简介 患者,男,82岁,以“间断胸闷、气短4年,加重18天,心肺复苏术后7天”为代主诉入院 现病史:4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时夜间不能平卧,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长期口服"螺内酯、呋塞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孟鲁斯特纳片、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开同、尿毒清等治疗,上述症状间断发作。18天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加重,伴双下肢水肿,自行服用"呋塞米片”治疗, 效欠佳,急诊入我院心脏康复科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告病重,给予阿斯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抗动脉硬化,螺内酯和托拉塞米针利尿,新活素和多巴胺针纠正心衰,促红素纠正贫血,开同和尿毒清颗粒护肾,左氧氟沙星针联合哌拉西林舒他唑巴坦针抗感染,多索茶碱针平喘及护肾、烟酰胺针营养心肌,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困难,改善胃肠功能等治疗;人血蛋白蛋白针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运动康复治疗改善心肺功能等治疗。患者仍有间断低热,咳嗽、呼吸促,胸部CT提示左下肺感染较重,为进一步治疗于11.12入住呼吸内科予吸痰、吸氧、心电监护、告病重,结合既往用药史暂继续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及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多索茶碱注射液平喘,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化痰,并辅以机械深度排痰,留痰送检查找致病菌,短期复查感染指标,患者间断低热,于11.13日11时45分家属喂食时出现呛咳,伴口唇紫绀、氧和下降明显,入我科抢救治疗,紧急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出现爱抽搐,予冰帽脑保护、镇静、止抽;肺部感染予抗感染、营养支持、CRRT等综合治疗,现仍昏迷状态,需气管插管辅助支持通气等治疗,病情危重,需继续重症监护下治疗,现医保结算,再次办理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感染-二重感染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感染-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是指在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又发生另一种微生物感染。这通常是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所诱发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口咽、皮肤、肠道、呼吸道及泌尿道内存在大量的寄生菌,这些菌群在相互制约下处于平衡状态,一般不足为害。但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导致菌群改变,使得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新感染的细菌可能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其他能抑制该菌生长的无害菌为药物所抑制后转变为治病性菌。作为一名临床药师,我参与了一例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致二重感染的治疗,并对该病例进行了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XXX,男,101岁,ID号:1004***268.于2015.4.24因咳嗽、咳痰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憋喘,无发热,未予治疗。1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0℃,咳嗽加重,咳较多白粘痰,较黏稠,不易咳出,憋喘加重,可闻及痰鸣音,无畏寒、寒战,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腹胀,为求诊治,来我院急诊就诊,给予吸痰、

吸氧治疗后,憋喘稍缓解,今日以“肺部感染”收入呼吸内科治疗。 既往史:平素身体一般,既往有“冠心病”病史30余年, 具体治疗不详。“高血压”病史半年,最高血压190/100mmHg,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详。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者,3余年前曾因“腰部摔伤”后在我院行 手术治疗,具体诊断及手术方式不详,未遗留功能障碍。40 余年前曾行“左眼白内障手术”。吸烟5支/日×30年,已戒烟 30年,饮酒100g/日×10年,已戒酒10年。 查体:T36.7℃,P57次/分,R20次/分,BP133/69mmHg,身高170cm,体重45kg,双肺呼吸音低,双肺闻及少量干湿 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相关检查结果: 2015.4.25:真菌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 2015.4.27:真菌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敏感菌株 2015.5.12痰培养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病例分析

一例过敏体质致抗菌药物频发过敏反应病例分析 闫虹 摘要: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给药方法及其他因素等。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临床医生要仔细询问既往史,全面了解、掌握药物的常见和少见不良反应,要随时观用药后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考虑到不良反应的可能,提高对ADR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时停药并积极做出应对,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特别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中每种药物都有致ADR的可能,鉴别时在停用全部药物,症状恢复正常后,要逐一试用,顺序是先试用最不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以构成新的方案,避免长期延误治疗。 关键词: 过敏体质;抗菌药物;过敏反应;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发作性喘息7年,加重20余日。1天前气促、喘息明显加重,不能活动,咳嗽剧烈,痰不多,无下肢浮肿,就诊于急诊室,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后,喘息略有减轻,为进一步明确诊治于2014年7月2日住院治疗,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差,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食物过敏史,对头孢哌酮过敏。入院查体:T:36.4℃;R:21次/分;P:82次/分; BP:120/70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弥漫性的呼气性哮鸣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及湿啰音。急诊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12.43×109/L,中性粒细胞比78.51%,血小板278×109/L,电解质示:血钾4.00mmol/L, 血钠141 mmol/L,血氯96 mmol/L。住院后初始药物治疗方案为:抗感染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Bid静脉滴注);抗炎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 QD静脉滴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g Tid 氧化雾化吸入);解痉平喘治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溶液(2.5mg Tid氧化雾化吸入),茶碱缓释片(0.1g Bid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mg QD晚饭后口服),酮替芬(1mg Bid晚饭后口服),多索茶碱(0.3g QD静脉滴注)。 2014年7月3日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3时,患者出现面部、颈部潮红,全身发痒、憋胀,可耐受,输注完后,潮红情况逐渐消退,全身发痒逐渐好转。2014年7月4日在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五分钟后,患者再次出现全身发热,尤其是面部潮红,全身发痒难耐,急停哌拉他唑巴坦,一小时后,患者全身发热发痒情况渐好转。考虑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过敏所致,遂换用氨曲南2g Bid 静脉滴注。2014年7月5日在输注氨曲南半瓶后,患者再次出现全身发热、发痒,皮肤发红,考虑是氨曲南过敏反应所致,遂停氨曲南,改用夫西地酸,0.5g Bid 静脉滴注。患者全身发热发痒情况在停用氨曲南后渐好转。2014年7月7日患者气促较前明显好转,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及散在的呼气性哮鸣音。患者输注手臂部出现散在的皮疹,并有出血点。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胸部彩超正常。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014年7月8日患者仍觉皮肤发痒,患者四肢散

多重耐药感染案例研究报告

多重耐药感染案例研究报告 多重耐药感染案例研究报告 引言: 多重耐药感染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它指的是一些病原微生物对多种常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使得常见的抗生素无法有效地治疗感染疾病。本报告通过一起多重耐药感染案例的研究,探讨耐药菌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以期为未来的抗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一、病例介绍: 该感染案例发生在一家医院的外科病房,患者为一名57岁的 男性患者。患者由于需接受心脏手术,于2018年4月住院, 手术后并发了感染症状,入院时主诉高热和呼吸困难。经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发现患者感染来源于一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 二、耐药菌的形成原因探究: 1. 过度使用抗生素:长期以来,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导 致了大量细菌对常规药物产生耐药性,其中包括了克雷伯菌等严重耐药菌的产生。 2. 医院环境和交叉感染:病原菌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和交叉 感染是多重耐药问题的关键因素。医疗设施的不洁、手卫生不达标以及病患之间的密切接触,加剧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三、治疗过程与结果: 该患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在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下接受了长期的抗感染治疗。然而,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如肾功能损害、肝功能异常等。尽管经过了全力的救治努力,患者最终还是不幸离世。

四、预防控制策略: 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遵循抗生素的准确处方,并针对 不同的感染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以减少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 2.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环境清洁、医 护人员手卫生训练,并定期消毒医疗设施和病房,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推广预防措施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宣传册等途径,向公 众普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预防感染的知识,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 结论: 多重耐药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次病例研究再次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感染控制管理,以及推广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都是减少多重耐药感染的关键。同时,本次病例研究也进一步强调了抗生素的开发和研究的迫切性,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应对多重耐药问题的挑战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次病例研究采用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的相关数据。对于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进行了描述分析。同时,对于感染情况、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发症等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 在数据分析阶段,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对于连续数据,使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对于离散数据,使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此外,还采用了生存曲线和生存分析法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了评估。 六、研究结果与讨论

抗生素滥用临床案例

抗生素滥用临床案例 摘要:分析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一医院2014 年9月—2015年9月门诊西药含抗生素的处方1000份,了解和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共1000份,其中不合理使用处方260份(占26%),不合理处方存在着重复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大处方等多种情况。结论:门诊处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安全风险,还导致耐药性和药源性疾病发生,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故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尚需提高。 关键字:抗生素;滥用;临床案例 4讨论 4.1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它在给疾病治疗带来一定的作用外,也带来了不少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1损害人体器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它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损害人类身体。药物经口腔入胃、经肠道吸收入血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中,而只有到达病灶部位的药物才对病原菌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其它组织中的药物不但没有起到杀菌的作用,反而代谢产物要经肝肾排出体外,对肝肾等脏器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慢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在肝内代谢、对肝脏有害的抗生素,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此外,许多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从轻微皮疹、发热到造血系统抑制等,甚至也会损害神经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 4.1.2耐药性致病菌大量产生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致使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殖。由于抗菌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导致耐药菌越来越多。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案例分析

1氨苄青霉素:给药方案不当 病例】 患者,男,42岁,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处方给予0.9%生理盐水500mL氨苄青霉素 6.0g 静滴,每天1 次。 【用药分析】 氨苄青霉素半衰期短,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一天一次给药根本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耐药菌产生。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使其24小时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勺时间,或者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时间必须大于40%~50%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氨苄青霉素无抗菌后效应(PAE,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每次大剂量给药。当血药浓度达到MIC4~5倍时,再增大药物剂量,抗菌效力并不增加,反而增大其毒副作用。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剂量分3~4次给药。宜采用0.9%氨化钠100 mL,氨苄青霉素2.0g静滴,每天3次。 2喹诺酮:溶媒选择不当 病例】 患者,男,20岁,泌尿系感染。处方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L依诺沙星 0.2g 静滴,每天2次。 用药分析】 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具酸碱两性,为大分子物质,用生理盐水等含氯离子的强电解质溶液等稀释,因为与氯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宜合用。宜用5%或10%葡萄糖100mL稀释后溶解,缓慢滴注60分钟以上,滴完后继接其他含氯离子溶液。输液前顺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以免输液管内余液析出沉淀。 3配伍不当须提防 病例】 患者,女,46岁,肺部感染、荨麻疹。处方给予0.9%氯化钠100mL头抱曲松2.0g静滴,每天1次;10%葡萄糖100mL葡萄糖酸钙20mL静滴,每天1 次。 用药分析】 头抱曲松不能与含钙注射液配伍。头抱曲松钠不能与含钙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这是因为头抱曲松钠为阴离子,极易与阳离子钙形成不溶性沉淀,属化学配伍禁忌。且由于头抱曲松具有良好通透性,在肝、胆、脑、肾组织中浓度高,使头抱曲松钙沉积于上述重要器官引起结石、血栓栓塞形成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改用其它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1.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热 患者:女,77岁,因咳嗽、喘息加重4天伴发热入院。查体左肺湿罗音,胸CT右肺囊叶炎。诊断为肺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g,q12h抗感染3天,后第四天用药出现寒战体温升高,停用体温恢复正常,再用,体温复升高。 案例分析:该案例属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引起的药物热反应。头孢哌酮舒巴坦属于β-内酰胺类,此类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考虑到相似结构的抗菌药物会出现“交叉致热”现象,故建议停用头孢头孢哌酮舒巴坦,换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喹诺酮类不仅可覆盖CAP常见致病菌,且对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非典型致病菌有效,药师建议: (1)该病例可改换左氧氟沙星。 (2)如若是重症药物热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同时使用物理降温法。 (3)更换抗菌药物前最好行微生物培养或药敏试验。 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血小板减少 患者:男,78岁。因血肌酐升高2年,水肿、纳差、尿少1月入院,诊断为肾性贫血、肾性骨病、高血压3级、非胰岛素性糖尿病。进行血透后因“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予万古霉素、莫西沙星联用3天后仍发热,拔除导管,另行透析通路。之后将抗菌药物调整为哌拉西林舒巴坦输注,体温渐正常。后由于客观因素又改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g,ivgtt,q12h。用药第6天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既往

无血液病史,入院后检查血小板正常,排除骨髓异常所致血小板减少。 案例分析:该患者在输注哌拉西林舒巴坦时体温正常,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发现血小板计数下降的现象,停药回复正常。前后两组均有哌拉西林成分,故可推测是他唑巴坦引起的可逆性的血小板计数下降。 他唑巴坦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反应、中毒性表皮坏死、急性肝炎肝功能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伪膜性肠炎等。 药师建议使用该药时: (1)密切监测其血常规变化, (2)停用该药,可用注射用人白介素升血小板或口服升血小板药物对 症治疗。 3.克林霉素:神经肌肉阻滞 患者:男,59岁。腰椎感染入院后予克林霉素头孢曲松治疗。在使用克林霉素20天后有右手臂麻木伴肌肉颤抖的现象。 案例分析:克林霉素属于林可霉素类抗菌药。该类药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药师建议停用克林霉素,改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 4.氨曲南:红人综合症 患者:女,36岁。因急性喉炎给予生理盐水250ml 氨曲南1.0g,2次/天,20min后,患者面、 颈部潮红、上肢发痒、心慌出汗,给予10mg地塞米松,1h后并

内一科抗生素使用分析及整改措施

内一科抗生素使用分析及整改措施引言 内一科是诊治感染疾病的重要临床科室,而抗生素也是内一科治 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其使用情况的良好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对 内一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整改措施。 使用现状 内一科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分析,主要根据近期内一科抗生素使用 记录、用药指南和内一科医生的访谈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在近3个 月中,内一科使用抗生素的病例总数为150例,其中65例患者使用了 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以头孢类药物为例,仅在近30天内就使用 了总共450支头孢菌素,其中包括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等药物。另外,针对病情,内一科医生往往会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以达到 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这些使用中,内一科出现了一些使用不规范的情况。首先,一部分患者的使用剂量过大,超过了建议剂量的2倍以上。其次,医生在判断病情后,会提前停止使用一部分抗生素药物。这种行为会 造成抗生素耐药性的加剧。另外,病人的检验报告与用药情况之间缺 乏足够的反馈机制,医生们的治疗结果无法及时得到评估。

整改措施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内一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我们建议以下整改措施: 1. 实施规范的用药指南 内一科需要实施一份全面详细的抗生素用药指南,以说明内一科 医生需要按照什么标准使用抗生素药物,并对药物剂量、疗程、换药 等进行明确规范。同时,配合药剂师团队验证,确保医生在使用过程 中遵守指南。此外,需要对抗生素的使用审查标准进行进一步完善。 2. 加强药物监管 内一科需要建立起药品管理体系,在用药过程中加强对顶级抗生素、必需用药的比例监控。对于药物剂量过大、使用期限过于宽泛, 或者长期用药的患者,需要及时对病例进行跟踪,并给出治疗建议。 3.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内一科需要建立起一个信息反馈系统,使得医生和药剂师可以及 时获取反馈信息。系统中包括患者的病情、检查数据、验血结果等。 这样,医生和药剂师就可以更好地监视患者的病情,及时作出对患者 进行调整的建议和药品改变的决策。 结论 综上所述,内一科抗生素的使用量虽高,但存在着规范与监管不 足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内一科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抗生素管理

药理病例

(一).患者,男,5岁。20日前开始腹泻,为稀便带有粘液血性分泌物,体温39℃,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菌痢”。先后应用了多种抗菌药物: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加剧,持续高热,腹泻频繁,为粘液血性便。故转院。 体检: 体温38℃,脉搏129次/分,血压110/70mmHg。大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有少量真菌孢子。入院后第3日发现大便时解出灰白色膜状物,病理报告为坏死组织及纤维蛋白渗出物,符合伪膜性肠炎。粪便培养报告:有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生长。 请分析 (1)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后病情为何反而加重?为何引起伪膜性肠炎? 阿米卡星主要用于肠道革兰阴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氨苄西林(广谱青霉素)对革兰阴性菌有效,对铜绿假单胞菌及耐药金葡菌无效,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长期应用会引起二重感染,环丙沙星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患者因病情需要而接受抗生素治疗,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失调,使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伪膜性肠炎。 (2)本例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及用药监护措施? 1.立即停用原有抗生素 对疑诊患者也要及时试停抗生素。对原发病必须使用者,可选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避免使用解痉剂和止泻药,防止毒素滞留于肠内。 2.对重症患者 应加强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补充血浆、白蛋白,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使患者渡过危险期,为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3.病因治疗 应选用针对病因有效的药物如甲硝唑、万古霉素等。 4.恢复正常菌群 可选用含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药物口服,也可用灌肠来恢复患者肠道的正常菌群。 5.对药物治疗 反应不佳的多次反复的严重病例,必要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对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加强警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发生严重的伪膜性肠炎。 (3)二重感染如何预防? 对于真菌引起的二重感染可用抗真菌药治疗;对于葡萄球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必须停药并口服万古霉素。 (二).某病人因患急性肺炎而入院治疗。体温41℃,血压60/30mmHg,医生考虑用头孢哌酮和地塞米松治疗。 请问: 1.地塞米松应使用哪种给药方法?(包括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

外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外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外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对200例外科病例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率达100%,均采用联合用药,统计分析发现存在联合用药不合理,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长,超剂量用药及频繁换药等问题。结论:应加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标签: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较多的一大类药物。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外科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非常普遍,其使用的合理与否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院外科病例抗菌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合理性,对本院外科2011年3-10月出院病例200份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调查病例为我院2011年3-10月份外科病例200份,入选病例均为外科出院病例,随机抽取。入选病例中男性116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36.1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入选标准抽取2011年3-10月份病例200份,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科室、入院、出院时间、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名称、抗菌药物种类和名称、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等。所有调查资料经核对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 2、结果 2.1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所有被调查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非手术病例72例;手术病例128例。统计发现预防性用药38例,占19%;理联合用药不合理32例,占16% 。 2.2外科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最短4 d,最长17 d,平均用药时间8.4 d。非手术病例用药72例(36%);手术病例128例(64%)。其中术前用药≤2h的114例(89.06%),2h的14例(10.93%);术后3-7天停药的56(4 3.75%),>7天停药的72例(56.25%)。128例不同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停药时间例数见表(1)。 2.3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在所有病例中,单一用药0例,占0%;二联用药196例,占98%;三联用药4例,占2%;无四联及以上用药。二联用药中主要为甲硝唑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肥胖患者抗菌药调整

一例肥胖患者阑尾炎抗菌药物剂量调整的病例分析 专业:抗感染药物姓名:谢倩 肥胖症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常以体重指数(BMI)作为判断指标,BMI 大于28.0kg/m2即为肥胖[1]。肥胖人群由于其体内大量的脂肪组织堆积以及肥胖对药物代谢产生的影响,可能导致抗菌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发生变化[2]。本文对一例肥胖患者阑尾炎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情况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病史摘要: 刘某,男,34岁,职员,体重78kg,身高166cm,BMI28.3kg/m2,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5天”于2020年5月18日入院。患者于5月13日无明显诱因突发脐周疼痛,呈间歇性隐痛不适,无放射性疼痛,与体位、饮食无关,休息后无缓解,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疼痛患者尚能忍受,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并转为持续性疼痛,无缓解,患者不能忍受,于当地诊所就诊,予以止痛、抗感染(某种头孢菌素)、补液等治疗,后疼痛稍好转,但仍有右下腹疼痛不适症状,5月18日至我院急诊诊治,以“急性阑尾炎”收入普外二科。起病以来,患者睡眠、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T37.5℃,P71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64次/分,心律齐,心音可,无杂音。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专科情况: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局限性隆起,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无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痛,Murphy’s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无震水音,无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2020年5月18日急诊) 1.血常规:白细胞数 17.87X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88.1%;淋巴细胞比率 7.6%;中性粒细胞数 15.72X10^9/L; 2.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12.3U/L; 谷草转氨酶 1 3.8U/L; 3.肾功能:肌酐 70umol/L; 4.腹部CT:阑尾及其周围改变,阑尾炎并腔内粪石可能。 5.胸部CT:考虑双肺纤维化。 6.凝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正常。 入院诊断:(1)急性阑尾炎(2)局限性腹膜炎 诊疗经过: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报告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10个临床科室(普外科、骨一科、肝胆神经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骨二科、产科、创伤烧伤整 形科)共45例外科手术,其中I类切口手术28例,□类切口手 术17例,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如下: 一、预防用药整体情况 在点评的45例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9例,使用 率为% 表1.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及预防率情况 %的1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此次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不超过 30%)。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除非手术时间长(超过2小时)、范围大、有异物 (心脏起搏器、关节置换)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属于高危 人群(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等)。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一联使用抗菌药物14例,%二联使用

抗菌药物5例,占%没有抽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表2.围手术期预防联用抗菌药物情况 手术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合理有11例,占%用 药疗程合理有1例,占%用药疗程在2-5天有8例,占%用药疗程5-10天有9例,占%没有抽到用药时间超过10天病例。《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规定,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 中可给予第2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 况可延长至48小时。长时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但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耐药菌株,弓I起微生态絮乱,而且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在抽查的45例病历中,预防用药最短2天,最长10天,平均用药时间为天。我院2015年7月围手术期预防使用 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见表3。 表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 切口类型 无指征预 防用药品种选择 不合理 用药时机 不合理 使用疗程不 合理 药品用法用量 不话宜 I 例数11/10 比例(%/0 n /川例数/143100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报告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我院10个临床科室(普外科、骨一科、肝胆神经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骨二科、产科、创伤烧伤整形科)共45例外科手术,其中Ⅰ类切口手术28例,Ⅱ类切口手术17例,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如下: 一、预防用药整体情况 在点评的45例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9例,使用率为42.22%。 表1.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及预防率情况 切口类型例数合理例数合理率(%)预防用药例数预防使用率(%)I282692.8627.14 Ⅱ/Ⅲ170017100 7.14%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此次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不超过30%)。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Ⅰ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除非手术时间长(超过2小时)、范围大、有异物(心脏起搏器、关节置换)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属于高危人群(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等)。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一联使用抗菌药物14例,73.68%;二联使用抗菌药物5例,占26.32%;没有抽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的

情况。 表2. 围手术期预防联用抗菌药物情况 切口类型预防使用抗菌 药物例数 一联使用例数 一联使用率 (%) 二联使用例数二联使用率(%) I22100.0000.00 Ⅱ/Ⅲ171270.59529.41手术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合理有11例,占57.89%;用药疗程合理有1例,占5.26%;用药疗程在2-5天有8例,占42.11%;用药疗程5-10天有9例,占47.37%;没有抽到用药时间超过10天病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规定,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2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长时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但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耐药菌株,引起微生态絮乱,而且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在抽查的45例病历中,预防用药最短2天,最长10天,平均用药时间为5.47天。我院2015年7月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见表3。 表3.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 切口类型无指征预 防用药 品种选择 不合理 用药时机 不合理 使用疗程不 合理 药品用法用量 不适宜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08年5~12月出院病历2 403份,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41%,病原菌检测率5.28%,头孢唑肟使用频率最高为45.43%,联合用药均为两联,联合用药率为46.57%,更换抗菌药物占6.75%。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基本遵循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但有些联用方案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在抗菌药物的配伍和病原菌检测上还需提高。 【关键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for child inpatients and evaluate its rationality. Methods: Two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three pedatric medical record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to December 2008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done on the use of antibiotics. Results: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antibiotics was 76.41%, detection rat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as 5.28%,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ntibacterial was ceftizoxime counting for 45.43%. The combination rate of antibiotics was 46.57% and the replacement of antibacterials took 6.75%. Conclusions: The use of antibiotics basically follows “The Guiding Prinple of Clinical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the child med ication in our hospital, but some combinations of antibiotics should be discussed on their rationality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antibiotics and the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need improving. [Key words] Antibiotic; Drug combination; Rational use of drug 临床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已是医院十分突出的问题。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增加细菌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此,对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2008年5月~12月出院病历2 403份,其中男1 487例,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实例分析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实例分析 临床药学室 不合理用药的种类 不合理用药种类归纳起来包括: 不合理的配伍 不合理给药剂量 不合理的适应症 给药途径不当 载体使用不合理 用药指征控制不严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及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使感染性疾病死亡率逐渐升高,因此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目前医药系统的当务之急。现将在临床工作中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用药实例进行详细的用药分析。旨在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一给药方案不当 患者,男,51岁。病情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 ①0.9%NS 250ml+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利巴韦林0.5g iv qd ②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水溶性维生素1支+10%氯化钾10ml iv qd ③复方甘草合剂100ml sig:10ml tid po 分析:该处方多处存在可疑: ①该张处方超过了五种药品,这属于不规范处方; ②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半衰期短,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一天一次给药根本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耐药菌产生。此类抗菌药物无抗菌后效应(PAE),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每次大剂量给药,当血药浓度达到MIC4-5倍时,再增大药物剂量,抗菌效力并不增加,反而增大其毒副作用。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剂量分3-4次给药。 ③利巴韦林配制后的溶液浓度超量。其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用0.9%NS或5%GS稀释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后静脉缓慢滴注。该张处方配制后的浓度为每1ml含2mg. ④水溶性维生素溶媒选择不合理: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液稳定的PH值范围在4-6,浓度过高亦不稳定。电解质离子会加速其分解,本类药品一般适宜于5%或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溶解1支,而不是250ml溶液中溶解1支甚至2支。 ⑤使用抗生素起点过高。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合理。 5%GNS或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因PH或含有电解质都不适宜做水溶性维生素的溶媒(无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该处方中林格氏液、氯化钾均含有离子成份,加速水溶性维生素的分解。 建议:虽然头孢哌酮钠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在0.9%NS、5%GNS、10%GS 3种输液中的配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处方案例分析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处方案例分析抗菌药物是抗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过度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围术期不合理应用药物预防感染,选择抗菌药物种类不合理等等。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会导致患者产生更多的药物不良反应,促使患者的细菌耐药性加强,也导致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加,给患者带来更高的感染风险。因此,必须加强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从而改善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 一、抗菌药物概述 (一)定义与演化 早期,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等。后来,人们进一步完善了抗生素的定义,即: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抗生素也一度被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于是称为抗生素的名称就显得更加符合实际了。 抗肿瘤(antineoplastic)抗生素的出现,说明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除了起初所说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应当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细胞壁位于细胞浆膜之外,而人体细胞无细胞壁,这也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对人体细胞几乎没有毒性的原因。细菌细胞壁是维持细菌细胞外形完整的坚韧结构,它能适应多样的环境变化,并能与机体相互作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它构成网状巨大分子包围着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