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一节倍数与因数

研究内容:北师版教材第九册P2——P3

学情分析: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就教材来看知识的切入不再

是“整除”而是从乘法运算入手让学生感知因数和倍数这组相关概念。尤其是要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中叫“因数”的数与因倍关系中的“因数”的区别所在。前者为乘法运算中的一个数,后者则须与另一个数构建成一组关系。

研究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因数。探索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所有的倍数。

研讨要点:理解什么是因数,倍数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找倍数的基本方法。研讨的形式:独立探索,小组学习,集体研讨

研究流程:

一、前置学习:

(一)写一篇数学日记,内容中尽可能多地涵盖我们所认识过的数的的类型。教师也准备一篇备用。

可可托海镇-可可托海宾馆。可可托海宾馆是镇上唯一的宾馆了,接待领导的。不过条件挺差,但比起镇上的其它建筑好了很多。

花费:可可托海门票90/人*2;晚饭60;水果4.6 住宿120;司机住30

晚上很冷,用上羽绒睡袋了。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位于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河从镇中穿流而过。可可托海气候

寒冷,年平均气温只有-2.08摄氏度,实测寒极温度达到-51.5摄氏度,是仅次于漠河的全国第二冷极。

(二)看到这段方字,我们会发现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三)根据你的理解、查询相关资料,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研究流程

一、师生交流对数的分类

负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0 自然数有无限个

自然数相邻两自然数的差为1

正整数基本单位为1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了百了学生自读P2提出问题

师: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三)问题预设

生:因数和倍数是什么数?

它们属于哪一类数?

它们有什么特点?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小组讨论,研究问题

(一)1、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2、因数和倍数有什么特点?

3、因数和倍数关系?

(二)成果展示,解决问题

1、第一问

第一种:如果5×4=20,5和4都是20的因数,20分别是4和5的倍数。

第二种:如果a×b=c, a和b都是c的因数,c分别是a和b的倍数。

第三种:如果20÷4=5,5和4都是20的因数,20分别是4和5的倍数

(假设课堂没有这样的例子,可由教师提出)

2、第二问

生1:因数和倍数都要是整数

生2:因数和倍数都是自然数

生3:因数和倍数是非零的自然数(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3、第三问

因数,倍数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某种数

因数、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甲是乙的因数,乙就一定是甲的倍数。

四、独立探索,研究问题

(一)找因数倍数

1、用自己能想到的办法找出“24”的因数和倍数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3、在找因数,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二)生生互动交流

24的因数:1、2、3、4、6、8、12、24

24的倍数:24、48、72、96…….

我发现: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却有许多许多。

只要24能被一个数整除,则这个数就是24的因数。

五、提炼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发现它们是一对好兄弟,彼此相依不能单独存在。判断是否具有因倍关系,只要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整除关系就可以了。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它的倍数则无限多。

六、反馈练习:

(一)基础餐

1、同桌互写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从中找出具有因倍关系的数。(每人两组)

2、找出4、6的倍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数。

(二)

判断下面的式子中的数具有因倍关系吗?为?什么

1.5÷3=0.5

7÷2=3.5

80÷20=4

16÷7=2 (2)

(三)自选餐

第二节2、5倍数的特征

研究内容:北师版教材第九册P4——P5

学情分析:2和5的倍数特征明显,规律性强,易于被孩子发现。而发现之后

的准确表述可作为训练数学表达的切入点。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严谨精练的语言表达完全可以推动学生严密思考习惯的养成。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多有接触,至少是知道单数,双数的,而对奇、偶数的数学概念界定肯定是模糊或不知道的。因此,本节课需结合2的倍数特征让学生提炼归纳出奇偶数的概念。

研究目标:

在我们创设的探索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5倍数的特征,并能根据其特征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并能迅速地对数的奇偶性进行判断。

在探索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研究要点:发现并归纳出2、5的倍数特征,能据特征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研讨形式:小组学习,集体研讨

研究流程:

一、前置检测:

(一)请举例说出你认识的单数(),双数()

(二)你知道单数又叫做(),双数又叫做()。

(三)请试着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关于它们,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课堂探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

1、师:周末科技园组织了一个“小小社区”活动,同学们报名十分涌跃。由于,园区要控制入园的人数,赵老师只能选择部分孩子前往。为了公平起见,赵老师让每位学生在她自制的纸盒里抽取一个号,

抽到2的倍数的孩子就去。聪明的孩子你知道抽到哪些号的孩子能去吗?

2、解决问题,情境预设:

相信学生们能说出一些数甚至是全部,但很难准确描述出这些数的特征。

需要通过对数据表的观察,分析,归纳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来完善2的倍数特征。

3、小组讨论:

找出2的倍数,并观察发现这些2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用一句话概括出2倍数的特征。

4、根据2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迅速地填写出56之后的2倍数。

5、师:刚才大家提到了单数,双数,奇数,偶数。它们之间底有怎样的关系呢?生:单数——奇数

双数——偶数

师:能说说符合什么特征的数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吗?

凡是2的倍数都是偶数,非2的倍数就是奇数。

师:有什么问题吗?(0是2的倍数吗?)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

1、师;进入园区后,孩子们发现园区内的商品价格都

是5角的倍数,且最贵的东西步超过10元。你能猜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可能是多少吗?试着在表格里填出来。(单位:角)

2、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同桌交流验证发现这些数的共性和规律

3、总结5倍数的特征

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三、反馈检测

(一)基础餐

1、判断

个位是2、4、6、8的数都是偶数

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00以内5的倍数有20个。

2、5都是10的因数(约数),10能被2和5整除。

20只能被4和5整除。

2、P5第一题

3、P5第三题

(二)营养餐

你能找到2和5共有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试举例验证。

第三节 3的倍数的特征

研究内容:北师版第九册P6——P7

学情分析:学生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很容易受其思路的限制将3的倍

数的特征探讨点放在数据的个位特征上,使得思路受限。鉴于3倍数特征的独特性,怎样将学生思路引向合理的方向显得尤其重要。另外,有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3倍数的特征,如何将他们的思维引向纵深,不仅知其面,更重于结论背后的道理探讨,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真正的价值。

研究目标:

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在研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合理猜测,验证,归纳提

炼的能力。

了解9倍数的特征。

研究要点:探索发现3倍数的特征背后的成因,能依据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研究形式:小组研讨,集体互动

研究流程:

一、前置学习:

(一)自学课本P6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如有不会的请在课堂上提出来)

1、通过看书学习,你了解到了3的倍数有什么样的特征?

2、其特征跟什么相关,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3、你还有别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吗?

4、一位数中能被3整除的最大的数是()

5、10里有()个9,余下()

20里面有()个9,余下()

100里面有()个9,余下()

300里面有()个9,余下()

400里面有()个9,余下()

5000里面呢?

二、课堂探究

(一)学生提出前置学习中的问题

1、为什么各数位数字之和加起来是3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希望了解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判断方法

(二)教师抛砖引发思考

师在黑板上写下12,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

师出示一12根小棒,一捆加两根

师:12里由1个10和1个2组成,

步骤一:要了解它能否被3整除首先得搞清楚十里面有几个3?最多有3个(师从中分出3个3),就是9。

步骤二:大家可以发现9一定能被3整除。所以考虑这个数是否

能被3整除,可以先从某个数的整十部分分出若干个九。

引导学生试想,20里最多几个9,剩下几?

30里最多几个9,剩下几?

100呢?

200呢?

400呢?

5000呢?

步骤三:再分析剩下的数同其它部分合起来是否能被3整除。师再操作:10里分出1个9后,剩下的1和另两根合起来即是3,3能被3整除。因此,12能被3整除。

12÷3=4

1个9

余1 余2

1+2=3,3能被3整除

(三)分组研究分析:24,36,126,438能被3整除吗?为什么24÷3=8 126

2个9 11个9 2个9

余2 余4 余1 余2 余6

2+4=6,6能被3整除1+2+6=9 9能被3整除

(四)各组汇报对数据的分析情况

1、为什么能被3整除

2、在分析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每个数位余下的数正好是原数的各位数字)

3、你们得出了什结论。

4、你们还有新的判断方法吗?(如弃3法)

(五)概括提炼

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三、反馈检测

(一)基础餐

1、判断下面各数能否被3整除:207、981、733、139、450、111

2、在□中填几,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17□(指导思路:找出最小的数,然后依次加3)

4□2(要求一次说全)

□25□(不必说全,即问:只要保证什么就可以?)

(二)营养餐

找出下面的数是能被3整除,能被2整除,还是能被5整除?

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

58、115、207、80、108、45

(三)自选餐

1、比赛:利用给出6个数字:0,1,2,3,4,5,在30秒钟内,看谁能组出最多个能同时被

2、

3、5整除的三位数.

2、你知道具有什么特征的数一定是9的倍数吗?为什么?

第四节找因数

研究内容:北师版第九册P8——P9

学情分析:学生曾在第一节课倍数、因数的认识中初步感知了因数,并能找出

指定数据的部分因数,但由于没有细致探讨过找因数的方法故找因数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漏找,找错的现象。本节课就是力图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找齐找全,指定数据的因数。在探究过程中寻求找因数的最佳方法。研究目标: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到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的思考习惯。

在1——100中,能独立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研究要点:寻求找因数的最佳方法,培养思维的有序性。研究形式:动手操作,集体交流研究流程:一、前置学习

(一)你不会找因数吗?举例说明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二)制作12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二、课堂探究

(一)学生拼图比赛(4分钟)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思考可以拼出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

2、你认为你拼的长方形种类完整吗?你是如何确定的?

3、边拼边记录拼图的结果(二)小组交流情境预设:

A 、拼图种类不齐,有遗。漏。

B 、拼图种类重复。

C 、拼图完整

1×12=12

2×6=12 3×4=12

(三)游戏小结

师;看来一个简单的游戏中也蕴含着道理,要想取胜方法最重要,而讲求“序”又是在寻求多种结果的路径中的至胜法宝。数学一门讲究“顺序”的学科,它告诉我们人需要有序的思考,有序的生活。

(四)引导观察结果,有什么发现

1、1

2、2、6、

3、4同12有着怎样的关系?

(五)归纳提炼

从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你认为如何找因数才能使找对找齐因数?

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借鉴?

小结:找因数时我们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对一对地找,书写时可从两端向中间书写。

三、反馈检测

(一)基础餐P9 1、2、3

(二)营养餐P9 4、5

第五节找质数

研究内容:北师版第九册P10——P11

学情分析:“质数”“合数”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对数全新的界定。它与

理解奇偶数最大的差别在于,这是生活中很难涉猎的范畴,从判断的思维过程来讲也较奇偶数复杂。奇偶数只要判断是否是2的倍数即可。而质数的辨别过程:首先,列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其次,得辨别这些因数是否只有1和本身,最后,方可根据特征进行判断。其间,哪一步出错都会造成判断失误。就此而言,质数合数的教学较奇偶更难。另外,这两个概念的掌握与后续的质因数,最大因数,最小公倍数及其应用息息相关,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了。

研究目标:

1、借助对“找因数”的检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分类的活动中去

发现数的共性与差异,深入理解质数,合数的特征。

2、能运用其特征,准确决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研究要点:通过对数的分类,发现并掌握质数、合数的特征。

研究形式:独立研究,小组合作,集体分享

研究流程:

一、前置检测:

1、找出下表中各数的所有因数;

2、思考:如果将这些数分类,你想如何分,为什么?

二、课堂探究

(一)你对以上的数是如何的分类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1、按奇偶分;

2、按大小分;

3、按因数个数多少分

按因数个数分肯定有分歧,从分歧入手开始讨论,如何分比较合理?

(二)统一分类标准,引入“质数”“合数”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表中的数,有的有1个因数,有的有2个,有的有3个、4个……到底如何来分才易于我们把这些数更清晰的归类,更便于我们掌握呢?

分小组研究分类方法,并说出你们的理由。

情境预设:

第一种:1个因数的分一类,2个因数的分一类,3个因数的分一类……第二种: 因数个数为单数的,因数个数为双数的

第三种: 1个因数的,2个因数的,2个因数以上的。

(三)组际间互动交流

1、说说各种分类情况的优劣,之后进行取舍

2、观察列表,关于质数合数有什么新的发现,说说看?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除2外的质数都是奇数

最小的质数是2,没有最大的质数

最小的合数是4,没有最大的合数

合数不一定是偶数

奇数不一定是质数

奇数有可能是合数:9、15……

(四)归纳小结

在我们的数学中,采用了第三种分类方法。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只有一个因数的中只有“1”单列为一类;有两个因数(1和本身)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质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合数”

回看刚才的表格:说说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师:谁发现了今天我们认识的“质数”‘合数“和”1“正好组成了什么数?

质数

合数正整数(非零自然数)

1

三、反馈检测

(一)基础餐

1、下面说法正确吗?

2是偶数,所以它一定是合数;

质数一定是奇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9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

个位是1、3、5、7、9的数都是质数

质数(2除外)的个位一定是1、3、5、7、9

2、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22、29、35、47、87、91

3、用“筛法”筛出100以内的质数。

(二)自选餐

1、熟记20以内的质数

2、熟记100以内的质数

质数的个位是多1、3、5、7、9

个位是1、3、5、7、9的不一定是质数

第六节练习课

练习内容:北师版第九册P12——P13

练习目标:巩固对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认知,深化理解它们之间区别与关联。能运用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

练习要点:

理解因数倍数是一组相关联的数,互相依存

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是按不同的标准对整数进行的分类

练习流程:

一、课堂检测,发现问题

(一)填空

1、A 是一个正整数,它的最大因数是(),它的最小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2、在8、17、0、-32、90.7、38、2、9

12

11

这些数中,自然数有()整数有(),偶数有(),奇数有(),质数有(),合数有()3、最小的一位合数是(),它是质数()的平方。

4、与最小的合数()相邻的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5、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20以内是2、3倍数

的数有(),是3、5的倍数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能被3整除,还有因数5的最小两位数是()

6、有两个质数的和是24,可以是()+(),()+()或()+()。

7、两个质数的积是91,这两个质数的差是()8、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最小自然数(),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数()8、5()()0是个只有两个数字相同的四位数,它同时是2、3、5的倍数。这样的四位数最小是(),最大是()(二)判断

1、在自然数中最小质数是1,最小的合数是2

2、因为10×5=50,所以50是倍数,10是因数。

3、正整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1是所有质数的因数

5、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6、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7、三个相邻的自然数中至少有一个合数。8、三个相邻的自然数中至少有一个质数(三)简单应用

1、王叔叔向羽毛球厂定购了91个羽毛球,厂里的包装盒有2个一盒的,有3个一盒的,也有5个一盒的。他要选择哪种包装盒最经济?为什么?如果要使得每种包装盒都适宜,王叔叔至少要增订多少个羽毛球?

2、老师拿卷彩带,分别有24分米、20分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分给小朋友做手工,而没有剩余的,每个小朋友最多能分到多少分米?二、集体订正,学生互评三、提出问题,交流解决

1、既是2的倍数,又能被3整除,还有因数5的最小两位数是(30 )

我们知道,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一定是0,所以,这个两位数是个整十数,又要是3的倍数,十位至少是3。 2、有两个质数的和是24,可以是()+(),()+()或()+()。

3、两个质数的积是91,这两个质数的差是()

以上两题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考查大家对100以内质数的熟悉程度,如果能遵循有序思考的原则,就不难解决2+,3+、5+、7+、11+……

91除1和本身就只有一组因数;13和7

4、5()()0是一个四位数,它同时是2、3、5的倍数。这样的四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个位是0满足2、5,只需考虑3的倍数。最大百位填9,十位填1;最小思路一致。

5、应用问题第二题,只要是24和20的公因数就满足条件。

四、修正错误

五、整理错题

第七节数的奇偶性

研究内容:北师版第九册P14——P15

学情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奇偶性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十分有趣,对于孩子

来说很有吸引力。但在玩味问题的同时,学生更关注的是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容易忽视从生活中去提取其间所应用到的数学策略方法。因此,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回顾方法,提炼、总结方法,使这些方法能在广泛的生活空间中加以应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达成的目标。

研究目标:

鼓励学生用自创的方法(画图,列表)等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感悟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问题的准确与便捷。

借助对加法中奇偶变化规律的探索,提升学生推理能力。

研究要点:了解并能运用数的奇偶性来解决数学或生活问题

研究形式;小组合作

研究流程:

一、前置学习

(一)举例说明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偶)

二、课堂探究

(一)在前置作业中你有什么发现?与大家交流

两个偶数无论是加,减,乘结果都是偶数。

两个奇数相加、减结果为偶数

两个奇数相乘、除结果为奇数

一奇和一偶相加、减结果为奇数

一奇和一偶相乘,结果一为偶数

(二)反馈检测

基础餐:完成P15试一试

(三)出示P14上的生活问题,共同解决

情境预设:

1、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结论

生:南;生;北;生:不知道

2、分小组讨论,重在说理。(老师建议:可以用大家便于理解的图,表,式来表示船行的过程)

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到北,再从北回南,不断往返。

第十一次后,船在南还是在北?为什么?

第100次后,小船在北岸,对吗?

3、生生交流:

我们发现:奇数次时船在北岸,偶数次时船在南岸,由此推断11次是奇数次,所以船在北岸。

11次是奇数次,所以船在北岸。100次后则在南岸.

生;第一次南,第二次北,第三次南,第四次北……

(四)师引导小结:无论大家用什么形式来展现船行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一组是真正将行船次数做到了第十一次,更没有展示第100次,这是为什么呢?

生: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行船的结果只有两种,一南一北,在做几次后,行船的规律便呈现出来了,只要是奇数次便在北岸,而偶数次则回到南岸,因此我们便可以根据总次数的奇偶性推论结果,而不必一次次地去画了。

师:看来数的奇偶性还真有用处。

(五)反馈检测

基础餐P14试一试

三、反馈检测

第八节找最大公因数

研究内容:北师版第九册P45——P46分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没有困难。而对于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利用倍数关系、互质数关系确定最大公因数尚未接触过,这也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目标:

1、通过自学和反馈交流,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沟通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初步应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研讨要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用不同的方法:枚举、短除式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求解过程中认识并理解“互质”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两数是否具有互质关系。

研究形式:

自主尝试小组讨论集体研讨

前置作业:

自学书45页

(1)书上介绍了()和()两个数学概念。

(2)你认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与什么知识有关?(因数)

(3)你认为可以怎样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举例说明)

研究流程:

第一环节:自学反馈

1、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1)你是怎样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的,谁来说说?

(2)学生反馈:

18的因数有1,2,3,6,9,18。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18和24的公因数有1,2,3,6。

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6。

小结:18和24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第二环节:研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其他方法

一单元知识点(倍数与因数)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能运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4.熟练掌握并运用2 、3、5 的倍数的特征。 5.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6.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7.理解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并能正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 8.学会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9.利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知识点: 一、倍数、因数 (一)揭示自然数的概念 1.0和1,2,3,4,5……这些数都是自然数。 2.在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联系,让我们在非零自然数1,2,3,4,5,???中找一找。 (二)例1讲解,从中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假如a*b=c(a、b、c都是整数),那么我们称a和b 就是c的因数,称c为a和b的倍数。 4和9都是36的因数。 也可以说36是4和9的倍数。 强调倍数和因数不能单独存在! 易错题型: 1.因为18÷2=9,所以2是因数,18是倍数。(解析:不对,因为倍数和因数不能单独存在。) 2.36是0.4的倍数,0.4是36的因数。(解析:不对,因为0.4是小数,在说因数和倍数时只限于非0自然数。) (三)讲解议一议和例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1.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利用乘法算式,按因数从小到大(从1开始)的顺序一组一组的找,这时,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 2.找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数和非零自然数相乘(从1开始,

从小到大),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补充: 1.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的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1是任一非零自然数的因数,也是任一非零自然数的最小因数。 4.除1以外的任何非零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5.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或等于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或等于它本身。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这个数。 典题精讲: 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长和宽各可能是多少?(长和宽是整数厘米)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一节倍数与因数 研究内容:北师版教材第九册P2——P3 学情分析: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就教材来看知识的切入不再 是“整除”而是从乘法运算入手让学生感知因数和倍数这组相关概念。尤其是要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中叫“因数”的数与因倍关系中的“因数”的区别所在。前者为乘法运算中的一个数,后者则须与另一个数构建成一组关系。 研究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因数。探索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所有的倍数。 研讨要点:理解什么是因数,倍数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找倍数的基本方法。研讨的形式:独立探索,小组学习,集体研讨 研究流程: 一、前置学习: (一)写一篇数学日记,内容中尽可能多地涵盖我们所认识过的数的的类型。教师也准备一篇备用。

可可托海镇-可可托海宾馆。可可托海宾馆是镇上唯一的宾馆了,接待领导的。不过条件挺差,但比起镇上的其它建筑好了很多。 花费:可可托海门票90/人*2;晚饭60;水果4.6 住宿120;司机住30 晚上很冷,用上羽绒睡袋了。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位于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河从镇中穿流而过。可可托海气候 寒冷,年平均气温只有-2.08摄氏度,实测寒极温度达到-51.5摄氏度,是仅次于漠河的全国第二冷极。 (二)看到这段方字,我们会发现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三)根据你的理解、查询相关资料,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研究流程 一、师生交流对数的分类 负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0 自然数有无限个 自然数相邻两自然数的差为1 正整数基本单位为1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了百了学生自读P2提出问题 师: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三)问题预设 生:因数和倍数是什么数? 它们属于哪一类数? 它们有什么特点?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小组讨论,研究问题 (一)1、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2、因数和倍数有什么特点? 3、因数和倍数关系? (二)成果展示,解决问题 1、第一问 第一种:如果5×4=20,5和4都是20的因数,20分别是4和5的倍数。 第二种:如果a×b=c, a和b都是c的因数,c分别是a和b的倍数。 第三种:如果20÷4=5,5和4都是20的因数,20分别是4和5的倍数 (假设课堂没有这样的例子,可由教师提出) 2、第二问 生1:因数和倍数都要是整数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一单元(因数倍数)知识点

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知识点 一、因数、倍数(因数、倍数是在非0的自然数范围内讨论,也可以说是在正整数范围内讨论的) 1、概念:a×b=c,c÷a=b(a、b、c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那么我们称a和b就是c的因数,也可以说称c为a、b的倍数。如:3×5=15,3和5是15的因数,15是3和5的倍数。 2、特点: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是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二、2,3,5的倍数特征 1、各自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0,2,4,6,8;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3的倍数特征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2、组合特征:一个数既是A的倍数,又是B的倍数,就是A和B乘积的倍数。如: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就是3×7乘积21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或个位是0的数都是2和5的倍数。 三、偶数奇数 1、概念:2的倍数为偶数,不是2的倍数为奇数。(0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关系: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四、合数质数 1、概念: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和0四类。 3、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唯一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除了2以外的质数都是奇数。 4、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即分解质因数,如:24=2×2×2×3 质数×质数=合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 5、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20-50的质数有:23、29、31、37、41、43、47。(二三九,三一七,四一、四三和四七) 50-100的质数有:53、59、61、67、71、73、79、83、89、97(五三九,六一七,七一、七三和七九,八十三、八十九、最后一个九十七) 五、公因数公倍数 1、概念: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公因数,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叫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公倍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叫最小公倍数,没有最的。 2、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一定是互质数关系的有:两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两个任意质数。 3、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用短除法,列举法和分解法,特殊的有: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如:15和5,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15。 互质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如:3和7,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7=21。 如:1、有两根铁丝,一根长54米,一根长72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米? 2、把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铁板裁成相等的小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成多少块? 3、一筐橘子有若干个(个数在100之内),4个4个地数和6个6个地数都正好数完。这筐橘子最多有多少个?

2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点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 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的其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2、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四、单元教学难点 在探索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五、单元课时划分 13课时 第一课时数的世界

教学内容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初步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 2、学生经历探索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在教师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结合“水果店”情境图,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谈话引入。 2、出示水果店情境图。 (1)学生活动:找一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我能找到几个?全班进行交 1(2)教师提示:还有要补充的吗?(目的是让学生找出图中隐含的数字,比如0, 2等。 (3)学生活动:分一分。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单独活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全班再进行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结果。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为下面教学自然数和整数做准备。 (4)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揭示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什么样的数是整数?并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和巩固。 二、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1、解决: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5×4=20(元) 2、利用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1)说明含义。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需进一步使学生明确,20是4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关于倍数和因数这种

五年级上概念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所有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我们只在自然数(0 1、像0、1、 2、 3、 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 -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 4、倍数和因数: 举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 6、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②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③没有最大的倍数。 7、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的找较好。 8、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②最小的因数是1; ③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9、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10、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按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自然数可以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 11、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2、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 ①个位是0、2、4、6、8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①个位是0或5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14、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0以内的质数:2、3、5、7、11; 13,19,又17。 15、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16、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自然数可以分为三类。 17因数。 18、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如12=2×2×3 19、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0、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 21、互质的规律:(1) 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2)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 (3)1和任何数互质; (4)连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5)2和任何奇数互质。 22、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2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自然数 自然数

第一单元第1课《倍数、因数》大单元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单元目标: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自然数、奇数和偶数、质数(素数)和合数。 2. 知道2,3,5的倍数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 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4. 学生在认识自然数、整数、奇数和偶数、质数(素数)和合数、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初步形成数感,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并能进行初步的抽象思考。 5. 在因数与倍数的学习中,知道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感受事物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1.倍数、因数 第1课时倍数、因数 学习目标: 1.认识倍数、因数,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掌握一个数倍数、因数的特点。2.能根据因数、倍数的意义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3.了解相关数学的趣味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讲故事引入主题图,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孩子们听过韩信点兵的故事吗?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重大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出示第1页主题图)这就是韩信点兵图,从这幅图上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能列式解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9×4=36 36÷2=18

2.让学生根据所列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的3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教学新课 1.认识自然数,界定研究范围 (1)认识自然数 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刚才列式时所用的数都是些什么数?你还知道哪些数是整数? 待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像0、1、2、3、4、9、18、36……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 (2)认识非零自然数 你知道哪些数是非零自然数?引导学生说出除零以外的所有自然数。并板书:非零自然数 (3)界定研究范围 老师指出我们这个单元探讨的范围都是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今天我们就在这个范围内研究因数和倍数并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2.教学例1 (1)初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①出示例1的情境图老师问:36名士兵排成()排,每排()人,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生可能列出 9×4=36 36÷9=4 板书这两个算式 ②在9×4=36这个乘法算式中,9、4、36分别叫什么?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回答后老师指出:在这个算式中我们还可以说4是36的因数,9是36的因数,这个算式还反映了9的4倍是36,4的9倍是36,所以36是9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 ③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相乘,两个因数都是积的因数,而积是两个因数的倍数。 ④让学生联系乘法算式思考36÷9=4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指导学生说出非零自然数相除,商是非零自然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商和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理解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①议一议。老师出示9×4=36,2×2=4两个算式,让学生议一议4是因数还是倍数? 待学生交流后老师问: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五年级数学北师因数倍数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1、整数的意义 像……、-2、-1、0、1、2、3、4……这样的数都是整数。 2、整数的分类 正整数:1、2、3、4、5…… 整数 0 负整数:……-4、-3、-2、-1 3、自然数的定义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 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基本单位是1。 一、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如果自然数a 乘自然数b 等于c ,即a ×b=c ,我们就说a 和b 是c 的因数,c 是a 和b 的倍数。但要注意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是指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如果a 和b 是c 的因数,c 是a 和b 的倍数,我们有时也说a 和b 能整除c ,或者说c 能被a 和b 整除。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0是任何整数的倍数。 自然数

二、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3的倍数的特征 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偶数与奇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说自然数分为偶数和奇数两类。 偶数与奇数的性质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 四、质数和合数 1、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除2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偶数。

第一单元第1课《倍数、因数》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第1课《倍数、因数》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 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能够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3.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教学重点 1.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难点 1.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教学过程 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三年级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和小学四年级中的分数等知识;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什么是因数呢? 知识讲解 1.倍数:一个自然数能够被另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自然数就是另一个自然数的倍数。例如,6是3的倍数,因为6能够被3整除。 2.因数:一个自然数能够被另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自然数就是另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例如,3是6的因数,因为6能够被3整除。 样例演示 1.引导学生通过样例演示加深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 例如:求12的因数和倍数。 12的因数有1、2、3、4、6、12; 12的倍数有12、24、36、48…… 锻炼与巩固 1.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回答其他小组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拓展 1.针对优秀学生,开展拓展学习; 2.能够分析一些数学问题,并给出扩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 1.通过此次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还需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2.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多通过真实的生活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在拓展学习中,可以适当提高难度,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教学内容:数的世界 目标预设: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将课本第2页的情境图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揭示概念 (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按照它们的特征可以怎样分 类呢?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呢?引导学生揭示自然数、整数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数?把你想到的数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它们是哪一类数? 3.认识倍数与因数 再次引导观察情境图思考。从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 (2)以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引导思考:在乘法5×4=20中,5和4是什么数?20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发现:5和4是乘数,20是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乘数×乘数=积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3)你能根据乘法算式18÷6=3这个算式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吗? (4)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约数

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4.找倍数 观察第3页上的“找一找” (1)判断。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判断,然后全班交流。 (2)找7的倍数。 二、看书质疑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巡视并答疑。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四、游戏 同学们,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倍数,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几是几的倍数,或几是几的因数”。 五、作业 课本第3页第3题。 板书 数的世界(倍数与因数) 分一分 像0、1、2、3、……这样的数是自然数。5×4=20 像-3、-2、-1、0、1……这样的数是整数。 20是的倍数。 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4和5是20的因数。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 知道奇数与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倍数与因数的学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学会运用倍数与因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2.掌握因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3.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倍数和因数相关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倍数的定义和寻找方法; 2.因数的定义和寻找方法。 难点 1.利用倍数和因数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 通过课堂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数的读法和数的大小比较。 2. 引入 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并进行讲解。 教师: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玩过跳绳呢?跳绳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数数,比如数到2、4、6… 这些数字是不是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学生:它们都是偶数。 教师:对,它们都是偶数,而且它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能被2整除。那么,我们将这些数字都称为2的倍数。你们还能举出其他的倍数吗? 学生:4的倍数有4、8、12… 6的倍数有6、12、18… 教师:好,你们举得很棒!这些数都能被4或者6整除,所以我们可以称它 们为4的倍数或者6的倍数。这就是倍数的概念。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因 数呢? 3. 讲解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具体的例子,讲解因数的概念。 教师:请看这些数字:4、8、12。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因数吗? 学生:4的因数有1、2、4。8的因数有1、2、4、8。12的因数有1、2、3、4、6、12。 教师:非常好!你们找到了这些数字的所有因数。所谓因数,就是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所有数字。例如,4除以2等于2,所以我们说2是4的因数。12除以3 等于4,所以我们说3是12的因数。同学们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了。 教师:那么,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找出20的因数。 学生:20的因数有1、2、4、5、10、20。 4. 拓展 教师通过拓展讲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如果一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它的因数有哪些呢? 学生:这个数肯定能被4和8整除,所以它的因数有1、2、4、8。 教师:非常好!你们很聪明。事实上,一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那么它肯定是4和8的公倍数,并且它的因数就是4和8的公因数。同学们明白 了吗? 学生:明白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倍数因数概念

第一单元因数倍数 (1). 0、1、2、3、4、5、6……这些都是自然数。 (2). 整数a ÷整数b(b≠0)=整数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5). 1是所有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 (6). 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自然数,不包括0。 (7). 2、4、6、8、10……是2的倍数,它们是偶数(0也是偶数)。 (8). 1、3、5、7、9……不是2的倍数,它们是奇数。 (9).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10).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1). 一个数,如果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2). 像2、11、29…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3). 像4、9、12、15…除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1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5).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的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16).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17).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8).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互为互质数。 (20). 如果两个数互为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1).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2). 自然数1~20中, 奇数有:1、3、5、7、9、11、13、15、17、19。 偶数有:2、4、6、8、10、12、14、16、18、20。 质数有:2、3、5、7、11、13、17、19。 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9、15。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有:2。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有:1。 (23). 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4).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

倍数与因数知识归类

---------------------------------------------------------------最新资料推荐------------------------------------------------------ 倍数与因数知识归类 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第一节倍数、因数 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如果 c b a = ( a 、b、c 是非零自然数),那么 a 和 b 都是 c 的因数,c 是 a 和 b 的倍数。 2、因数和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既不能说谁是倍数,也不能说谁是因数,应说谁是谁的倍数或谁是谁的因数。 3、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列乘法版式找: 根据因数的意义,从自然数 1 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有序地写出两个自然数相乘得此数的所有乘法算式,算式中的每个因数就是该数的因数。 一般最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定出来。 (2)列除法算式找: 用此数除以非 0 的自然数,一般从自然数 1 开始除,能整除的,除数和商都是该数的因数。 4、表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2)集合法。 5、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 1 / 7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通常列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简便。 在给出的一些非 0 自然数中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一个非 0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6、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但在一定范围内一个数的倍数又是有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7、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列乘法算式找: 用这个数与非 0 自然数相乘,乘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2)列除法算式找: 看哪些数除以这个数商是整数而无余数,这些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8、一个数的倍数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和集合法。 9、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非 0 自然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0、知识巧记: 因数和倍数,单独不存在。 互相来依靠,永远不分离。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自然数包括零和正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整数包括负整数和自然数,没有最大的也没有最小的整数。 ※3、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没有最大的质数与合数。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 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这25个。 ※4、倍数和因数:举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两个非零自然数相乘的积叫这两个自然数的倍数,两个自然数是所得积的因数。(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5、找倍数:找一个数的倍数,就是用这个数同任意非零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它的倍数,一般从自然数1乘起。 ※6、一个数倍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②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③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7、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就是想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数,那两个数就是他的因数,一般一对一对的找,先找出一和它本身的那一对,再找完它们之间的因数。※8、一个数因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②一个数的最小的因数是1;③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9、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10、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按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自然数可以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 ※11、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12、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2、4、6、8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或5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特征: ①个位是0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14、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自然数可以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1。 ※15、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16、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相邻两个自然数之和为奇数。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 = 2 ( a + b )2、长方形面积=长×宽S = a b3、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 a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 = a 2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 = a h6、平行四边形底=面积÷高 a = S ÷h7、平行四边形高=面积÷底 h = S ÷ a8、三角形面积=底×高÷2 S = a h ÷29、三角形底=面积×2÷高 a = 2 S ÷ h10、三角形高=面积×2÷底 h = 2 S ÷ a11、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 ( a + b ) h ÷ 212、梯形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 = 2 S ÷( a + b )13、梯形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 a = 2 S ÷ h - b14、梯形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 b = 2 S ÷ h - a15、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进率 16、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它垂直的那组对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不相同的高,每组对边之间有无数条高。17、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三角形有三种不同的高而且只有三条高。 18、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高只有一种但有无数条。 19、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但周长不一定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周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于长方形。第三单元分数1、分数: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任何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都是分母分之一。 3、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4、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 5、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6、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7、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8、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9、当较大数是较小数倍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当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他们的乘积; 当两个数都是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他们的乘积。 10、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叫最简分数,或说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的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11、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1、像0、1、 2、 3、 4、 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 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倍数和因数:举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 相互依存的。(注意: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 判断题或填空题易出。如:4×5=20,4是因数,20是倍数,这是错误的。 4、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 5、一个数倍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②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③没有最大的倍数。 6、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的找较好。 7、一个数因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②最小的因数是1; ③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如:1的因数只有1个,就是1。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一个数最大的因数与最小的倍数是18,这个数是(18)。 8、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9、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如:2,4,6,8等等。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1,3,33,99等等。自然数按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自然数可以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 10、数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11、(翻杯子、渡船、开关灯……)经过偶数次变化,与开始状态相同;经过奇数次变化, 与开始状态相反。 1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3、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2、4、6、8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或5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15、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16、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自然数可以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1。 17、※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例:最小的质数(2),最小的合数(4),最小的奇数(1)。 1、3、5、7、19、29、49、65、51当中是质数的有(3,5,7,19,29)。 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2,3。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2。 两个质数的乘积是合数。 例题:下面几个判断题都是错误的。 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8、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质数:2、3、5、7、11、13、17、19 合数:4,6,8,10,12,14,15,16,18,20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倍数与因数知识点与练习题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在自然数〔0除外〕围研究倍数和因数.〕 学习的主要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 第一局部:知识点 1、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0、1、2、3、12、56、109 ……这样的数是整数. 像1、3、5、7、9、11……这样的数是奇数. 像2、4、6、8、10、12……这样的数是偶数. 小练: 1 3 5 9 12 13 34 25 45 46 34 37 31 110 奇数有〔〕偶数有〔〕 2、※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0以的质数和合数: 小练:1.两个素数的和是〔〕.两个合数的和是〔〕A 偶数 B 奇数C奇数或偶数 2.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以分为〔〕. A奇数和偶数B素数和合数C素数、合数、0和1 3. 1是〔〕.A素数B合数C奇数D偶数 3、倍数和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注意:倍和倍数的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倍〞可以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而倍数相对因数而言,只能适用于自然数. 举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小练:12的因数有〔〕 13的因数有〔〕 4、找因数和找倍数 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的找较好.一个数因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②最小的因数是1;③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一个数倍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②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③没有最大的倍数. 第二局部:趁热打铁 一、根底知识 1.根据35÷7=5,我们说〔〕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12×4=48,我们说〔〕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2.9是27的〔〕,又是3的〔〕. 3.一个数既是42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4.用10以三个不同的质数,组成一个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5.自然数a,它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6.要使四位数105□,能同时是2和3倍数,□里应填数字〔〕. 7.在435后面写出三个连续的偶数是〔〕,〔〕,〔〕. 〔二〕判断题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2.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3.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 5.两个偶数的差是质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