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

第 1 页 共 1 页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核电荷数。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 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是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

4.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二、相对原子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A r )。

注意:相对原子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量的计算公式:

12

112r ⨯=原子的质量碳一个原子的质量A 电子的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A r ≈质子数+中子数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基础知识归纳》

45.【性质与变化的区别】:描述性质时常常要加上“能”“易”“会”“可以”等修饰语 46.【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微粒保持】: 例如:(1)水由水分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2)铜由铜原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铜原子保持;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保持 原子的构成基础知识归纳 47.【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b.汤姆森的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是可分的; C.卢瑟福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8.【卢瑟福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 (2)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 49.【原子的构成】: 50.【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由于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1.【原子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4)原子的体积是由电子决定的 (5)原子的质量是由原子核决定的,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6)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5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均很小;(2)原子之间有间隔; (3)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4)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5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如铜、铁)非金属固体(如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 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等) 54.【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C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式: 注意:①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重难点有效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记住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

(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要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 【要点诠释】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 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4.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比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2 原子的结构(讲学) 课标定位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 4.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梳理 核心知识归纳 1.原子的构成 (2) 在原子中 ,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核外电子的排布 : 按能量大小分层排布。 3.原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原子核 ;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 圆弧表示电子层 ;圆弧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4.离子的形成 : 原子得到电子 , 形成阴离子 ; 原子失去电子 , 形成阳离子。 5.相对原子质量 :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作为基准 ,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1) 原子 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表达式为 :A =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知识在线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 原子核很小 , 电子在核外较大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核内的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 因此原子核带正电 , 且带的正电荷数 ( 即核电荷数 ) 与核内质子数相等。核外的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 ,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 核外电子 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不同种类的原子 , 核内质子数不同 , 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拓展延伸 (1) 每个原子中只有一个原子核 ,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决定原子的种类 , 所以同一类原子 ,其核内质子数相同 , 不同种类的原子 , 其核内质子数不同。 (2) 在原子内部 ,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 ,但不一定与中子数相等 ,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 11, 中子数为 12。 考题再现 【考题示例】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 , 错误的是 ( ) A.构成原子核不可缺少的粒子是质子B.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 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答案】 B、 D 【解析】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只有质子 ,故 A 正确,B 错误;在同一原子中 ,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故 C正确,D错 误。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元素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元素 【本讲主要内容】 原子的构成、元素 1. 判断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2. 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根据粒子结构推断粒子种类。 3. 学会从宏观、微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及构成。 4. 用分子、原子、离子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或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一. 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组成 原子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个单位负电荷 11⎧⎨⎩⎧⎨⎪⎩⎪ 2. 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4. 原子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的。 二. 相对原子质量 1. 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的 1 12 (约为166 1027.⨯-kg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 2. 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A r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某种碳原子质量的 1 12 3.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在SI 单位制中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原子的质量是

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为克或千克。 三. 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纯净物的组成,它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进行分类的,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四. 离子 1. 原子结构示意图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 离子 4. 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试题答案及解析 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要根据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解答本题。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 构成的。因此一般来说,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三种,即质子、中子、电子,但氢原子特殊,氢原子 核内无中子,只有1个质子。所以应当理解为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中一定由质子,不 一定有中子。 2.(2008•揭阳)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 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要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以及相对 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判断。 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3,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52—63=89,故A正确,B、C不正确;铕元素的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52,而不是实际质量。故D也不正确。 点评: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改变,原子结构和核反应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当然会对中考有导 向作用。所以,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电性、电荷关系的 考查将会成为热点。 3.科学家测定: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比较,均约等于。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大或小),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答案】1 小原子核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做题时要从原子的结构入手。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 构成的。相对原子量的标准是碳-12原子的12分之1,碳-12中包含6个质子6个中子,而质子 与中子质量很接近,可以看做是相等的,二者的质量分别去和相对原子量标准比,当然都是约等 于1。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一个电子的质量大约是一个质子质量的1/1836,所以电子的质量可 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点评:熟练掌握原子的结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虽然这部分内容较简单,但也常作为考点出现。4.下图为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D.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1

初三化学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结构 一、 1. 原子的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 = 决定元素种类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5)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5)原子是 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 ,而原子 2.原子中的电子: 电子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 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3.离子: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1)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前,正负后,“1”不用写。 :如Fe 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 最小的微粒; 、 、 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多 数物质是由 构成的,还有些物质是由 或 直接构成的。如:水是由 构成的, 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氖气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4. 相对原子质量: 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 。它只是一个 计算公式: 二、元素 1.元素 (1)具有相同 数(即 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 ,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带 电荷,形成 离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带 电荷,形成 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既不容易 电子,也不容易 电子,是一种 结构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前四位的是 (3)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注意:(1)、元素是以核电荷数(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分类 (2)、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标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单核离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3)、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化合物和单质中 (4)、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 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 ②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 、He 、C 、Si *元素符号前有系数,只有 观意义。 如: 2H 表示 3.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 叫做一个周期。 周期数 == 电子层数。 族: 元素周期表每一个 叫做一个族 主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三、物质组成的表示 1、化学式及其意义: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 宏观 微观 注意:化学式前有数字只表示微观:几个某分子 例如:3H 2O (3)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A 、单质的书写和读法: ①金属单质和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读元素符号的名称。(I2除外) ②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读“某气”。 ③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上角码“2”;读“某气”。 B 、化合物的书写和读法: 化合物的书写: (1)氧化物:氧元素在右,其它元素在左。(2)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金属在左,非金属在右。(3)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正价在左,负价在右(NH3、CH4例外) 化合物的读法: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从后向前读为“某化某”。②由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几氧化几某”。 ③氢元素与原子团组成的物质读“某酸”。 ④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物质读“氢氧化某” ⑤金属元素和原子团(除OH-、NH 4+以外)组成的物质读“某酸某” ⑥Fe :+2、+3;Cu :+1、+2;高价读“铁或铜”低价时读“亚铁或亚铜” 2、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1)写法: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前,数字后,“1”要写 (2)意义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 +2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一、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一分子和原子 1、知识重点:原子、分子的概念以及异同 分子原子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相异点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分裂, 并重新组成新物质的分子原于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里不可再分 相似点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小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①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粒子,而这些更小的粒子没有再分,而是以新的方 式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物质),这种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叫做原子。 ②如:水→氢气——氧气;水分子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会分解成和 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 3、化学变化的实质 4、原子和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本质区别: 典型例题: [ 例题1] 学习了本课题后,你认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主要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而原子不是 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 例题2 ]如亦右图所示,在一密闭的容器内装有棕色的溴蒸气,当把活塞向内推时,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 例题3 ] 将分子性质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空格上: A、分子在不断运动1、一滴水中有1.67Х1021个水分子 B、分子之间有间隔2、花圃内芳香扑鼻 C、分子体积很小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AmL酒精与BmL水混合,体积小于(A+B)mL [ 例题4] ( 泰州市)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分子() 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C.二氧化碳D.空气 [ 例题5](厦门)纽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它是由26个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 B.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 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在人推动下进行的 D.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单质 知识要点二:原子的构成 1. 原子是,这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但它不是一 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它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 2.原子由居于原子的带电的原子核和核带负电的绕核作高速运动的构成。 3.原子核的组成: 4.原子不显电性。原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相等,相反,所以原子 不显电性。 知识要点三: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 2.公式: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分子、离子、物质的分类(总结

郭郭精品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二、元素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 四、离子 五、化学式与化合价 六、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原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 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没有单位。 二、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 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5)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有时表示一种物质:(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微观:表示一个原子例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He:表示氦元素;氦气;一个氦原子 C:表示碳元素;碳;一个碳原子 Al:表示铝元素;铝;一个铝原子 ★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符号前是几就表示几个原子

例如:3H:3个氢原子 4C:4个碳原子 nFe: n个铁原子 2Ar:2个氩原子 【 郭郭精品 (6)原子和元素的比较。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7)分子与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 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 上有3个电子。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 (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荷数为13,核外第个电子,第三电子层 四、离子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之原子的构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之原子的构成 化学是我们常考的科目之一,化学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之原子的构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元素结构 元素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质子数 (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中考必考知识点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有答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可以再分 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都以为原子是简单的、不能分割的实心球体。直到1897年,英国科学家 汤姆生 发现了电子,才第一次揭开了原子的神秘面纱,知道原子还是可以再分的。 理解辨析 1、原子能否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在其他条件下还能再分。 二、原子的构成 ⎧⎧⎨⎪⎨⎩⎪ ⎩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在核外相对很大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 理解辨析 1、原子核有什么特点? 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这就是电子运动的区域。原子核虽然小,但几乎集中了整个原子的质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体积小、相对质量较大。 三、原子中各粒子的电性 四、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

理解辨析 1、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吗? 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电子这三种粒子构成,但某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无中子。 五、原子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 1、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中子不带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相等。 例题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中子数 例题2、有关原子带电情况的解释正确的是(B) A.原子中质子带浮负电,电子带正电B.原子核带正电 C.电子不带电D.电子和中子电荷中和使得原子不带电 例题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质子、中子; (5)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原子核; (6)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7)不带电的粒子是中子; (8)质量与氢-1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质子、中子; (9)质量最小的的是电子; (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 练习题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2、在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必定含有的微粒是(B) A.质子和中子 B.质子 C.中子 D.质子和电子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与基础练习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和基础练习 第一章、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论: (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2) 第二章、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 总结: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 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4.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比较: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8 8 8 16 钠11 12 11 23 氯17 18 17 35.5 铁26 30 26 56 通过分析上表,得到以下结论: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5)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或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例题一、考查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但电性,因此原子电性。 【答案】正原子核负电子相等相反不显 【解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知识点总结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知识点总结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以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3)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电子数。)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化合物。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 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5)元素周期表 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7个周期,16个簇。 3、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离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核外电子的排布。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具有8个(He为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组成。 (2)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应用化合价推求物质化学式的根据是: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知识梳理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________和带负电的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中子不带电。 (3)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 (4)每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_________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所以同一类的原子中,其核内的________一定相同。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子核核外电子(2)正电荷负电荷(3)原子核上(4)核电荷数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________并不相同,因此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图2-5 图2-5是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圆圈表示________,圆圈里的数字表示________,弧线表示________。 答案:能量原子核核内质子数电子层 3.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________,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________,例如: ________、________等,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________,例如: 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离子阳离子H+Fe2+阴离子OH-Cl- 4.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对原子质量 疑难突破 怎样理解原子可分又不可分? 剖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将原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电子,并认识到电子是所有原子中共有的粒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原子就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所以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它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问题探究 问题如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教案

一、原子的构成 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 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 (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 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 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表1) 质子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3)请你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看下表) 区别:它们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那么,是否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呢?(看下表)

结论:有的原子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 (4)观察下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①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 ②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③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同 ④有的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有的不相等 (5)以碳原子为例,可知,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在碳原子中,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6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由于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带6个单位正电荷,而核外有6个电子,带6个单位负电荷,两者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即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想一想】氢原子、氧原子也不显电性吗?为什么? 二.相对原子质量 1.提问:原子的性质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笔记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构成 电子层 原子核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 原子核直径是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核 外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内高速运动。 4.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决定。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A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 原子 (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每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原子==蚂蚁(中心) — 体育场 原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

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核外电子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 这就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电子层序数越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 B、排布规律: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排第三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画出周期表中前三个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他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氦2个),这样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三、离子的形成 ●常见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Na Mg Al Si P ,S Cl A r K Ca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Mn Fe Zn Ag Ba I Hg Cu Sn Pb P t Au 锰铁锌银钡碘汞铜锡铅铂金 ●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做根。如:SO4 2- CO3 2- NO3-+ OH-】 NH 4 Al Al3+ O O2 -

原子的构成_百度文库

一、原子的构成 1.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2.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 质子带电荷 原子核 中子电荷 原子核带电,核外电子带电,它们所带的电荷,电性,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 核电荷数== 4. ①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②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一般的氢原子无 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种粒子构成的。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不能再分 B.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D.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6. 分析表4-1,了解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你有什么发现?

每个质子(中子)的质量都电子的质量(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7. 分析表4-2 (1)相对原子质量 ____ 质子数________ 中子数 (2)原子核内 ________ E有中子 (3)原子核内质子数 _____ 等于中子数 (4) ___________ 定原子种类 (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 8.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 —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9小结: (1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当质子数改变,其原子的种类 也随之改变,此变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称之为核变化;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0.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 子核外电子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