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知识点:原子考点易错提醒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知识点:原子考点易错提醒

为您整理“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知识点:原子考点易错提醒”,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知识点:原子考点易错提醒

1.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2.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3. 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4.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跟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即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均约等于1,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故: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典型例题】1.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解析:此题是有关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中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概念去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分析物质存在的状态。“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元素答案:A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笔记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构成 电子层 原子核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 原子核直径是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核 外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内高速运动。 4.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决定。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A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 原子 (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每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原子==蚂蚁(中心) — 体育场 原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

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核外电子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 这就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电子层序数越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 B、排布规律: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排第三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画出周期表中前三个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他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氦2个),这样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三、离子的形成 ●常见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Na Mg Al Si P ,S Cl A r K Ca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Mn Fe Zn Ag Ba I Hg Cu Sn Pb P t Au 锰铁锌银钡碘汞铜锡铅铂金 ●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做根。如:SO4 2- CO3 2- NO3-+ OH-】 NH 4 Al Al3+ O O2 -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基础知识归纳

45.【性质与变化的区别】:描述性质时常常要加上“能”“易”“会”“可以”等修饰语 46.【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微粒保持】: 例如:(1)水由水分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2)铜由铜原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铜原子保持;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保持 原子的构成基础知识归纳 47.【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b.汤姆森的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是可分的; C.卢瑟福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8.【卢瑟福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1)大多数a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 (2)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3)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 49.【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薛原子核. 学[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0.【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由于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1.【原子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4)原子的体积是由电子决定的 (5)原子的质量是由原子核决定的,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6)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5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均很小;(2)原子之间有间隔; (3)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4)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5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如铜、铁)非金属固体(如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 稀有气体(如氮气、氖气、氩气等) 54.【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C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小管^ 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实际质量(网) 计算式: =质子数+中子数 注意:①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 55.【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每一层上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电子层数)。

初三化学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以及例题解析

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记住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点

原子结构 原子的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 ?概念: 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的含义: 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 质子的质量为:1.6726×10-27kg 中子的质量为:1.6749×10-27kg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对原子构成的正确理解: (1)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构成(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含有1个质子,无中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了的种类。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 (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干中子数,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5)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6)在原子中,由于质子(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且电性相反,因而原

子中虽然存在带电的粒子,但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的排布: ①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②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通常用电子层来形象地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电子层数、离核远近、能量高低的关系如下所示: 电子层数1 2 3 4 5 6 7 离核远近近→远 能量高低低→高 ③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了解一些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对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有很重要的作川,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主要有: a.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n2(n为电子层数),如第一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可能为1,也可能为2,但最多为2。 b.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第一层,排满第一层后,再排第二层,依次类推。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8;当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2。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组成 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电性。 核电荷数==核外 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⑶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决定的。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2.相对原子质量 ⑴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为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在SI单位制中单位为“”(一般不写出)。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为克或千克。 ⑶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元素

1.元素。 元素是的总称。 (1)元素种类:100余种(由此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质量分数): (3)生物细胞中含量在前四位元素: 2.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N表示的意义有:和。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氧原子,而2H只能表示;3Fe表 示;若要表示5个镁原子可记为:,7个氯原子可记 为:。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联系: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化学变化只是研究分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余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4.原子的结构 ①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原子里含有带电微粒,但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它们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恰好完全中和。 ④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中子:一种氢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⑤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⑥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体积很小。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且分层排布。 ⑦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⑧一个质子的质量≈一个中子的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Ar)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某种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千克它的1/12为1.667 x10-27千克)。 2、相对原子质量看上去没有单位,其实是有单位的,它的国际基本单位是1。 3、相似算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可作为公式)

三、原子结构示意图 1、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且分层排布。1-20号元素每个电子层上 最多容纳的电子个数为2、8、8。 2、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时(只有 一个电子层时,电子数为2个),原子很 难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称为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都是属于8电子的稳定结构(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3、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的原子(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4、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三.离子(重点) 1.定义: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3.离子的形成如图 4.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①.离子所带的电荷标在元素符号(原子团符号)的右上方,且电荷数在前,电性在后。如果离子只带一个单位的电荷时,电荷数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 Na+、Mg2+、Al3+、NH 4+;阴离子:Cl-、SO 4 2-等。 ②.原子与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③.原子与离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而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中子不发生得失。

中考化学 原子的结构易错辨析(易错点+经典例题+错因会

初中化学易错辨析——原子的结构 易错点一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例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易错透视:对知识把握不准,不能确定原子的构成而错选A;没有想到有的氢原子没有中子而漏选B;原子、离子知识相混淆,认为核外电子数得失了,没有看清该题是关于原子的结构而错选C;认为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等于而漏选D。 解析: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只有质子,即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故A正确,B错误;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不正确。 答案:BD 易错点二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离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的整体上带电的粒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二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多学生对离子的形成不能很好地把握而使离子的学习成为难点。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因此原子和离子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原子和离子的比较见下表: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特征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不显电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相互关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注意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例2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 数⑧核外电子总数 ( ) A.①⑤ B.②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⑧ 易错透视:[解析] 原子在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只是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原子核没有变,决定元素种类的质子数没有变,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没有改变,所以①③⑤正确。由于原子发生了得失电子,因此,原子的电子总数发生了变化,粒子的电性由原来的电中性变为带负电或正电的离子,化学性质通过得失电子也变得稳定了。至于电子层数,如果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的话,不发生改变;如果原子失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话,则发生了改变(少了一个电子层),因此②④⑥⑦⑧是错误的。[答案] C 例3 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 B. Na得到一个电子 C. Na和Na+化学性质相同 D. Na比Na+稳定 易错透视:对钠离子的形成不明白而乱猜错选B;选C是认为都含有钠元素,其化学性质必然相同;认为原子比离子稳定而选D。 解析Na和Na+都其核内都含有11个质子,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故A正确;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变成变成Na+,很显然原子比离子的化学性质要稳定,故B、C、D错。 答案 A 巩固练习: 1.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2(2012广州)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复习易错辨析4:原子的结构

2019中考化学复习易错辨析4: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下面是中考化学易错辨析:原子的结构,供大家参考。 中考化学易错辨析:原子的结构 易错点一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例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易错透视:对知识把握不准,不能确定原子的构成而错选A;没有想到有的氢原子没有中子而漏选B;原子、离子知识相混淆,认为核外电子数得失了,没有看清该题是关于原子的结构而错选C;认为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等于而漏选D. 解析: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就没

有中子,只有质子,即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故A正确,B错误;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不正确。 答案:BD 易错点二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离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的整体上带电的粒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二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多学生对离子的形成不能很好地把握而使离子的学习成为难点。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因此原子和离子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原子和离子的比较见下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之原子的构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之原子的构成 化学是我们常考的科目之一,化学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之原子的构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元素结构 元素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质子数 (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中考必考知识点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带正原子质子(每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十 万 (不带电)★★几点说明核外电子(每个电 子带一个单位负 ★它们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着 高 ①虽然有不同种原子,但是构成原子的所有质子都是一样的,同理所有的中子是一样的,所有的电子也是一样的。 ②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相当,都约是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涉及到原子的质量时,可以忽略电子的质量。 ③对于任意一个原子而言,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每一个质子和每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原子中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中虽有带电的粒子,但整个原子不带电,呈电中性。 ④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不同种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在数值上等于核内质子数)肯定不同(不同种原子,质子数肯定不同)。 ⑤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⑥在数值上有关系式: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易错点:由于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而误认为原子带电;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误认为原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分子小。 ★★例题 1、利用课本P53表格3-1中相关数据,计算2个水分子中有个质子,个中子,个电子。 2、总结带正电荷的粒子、带负电荷的粒子、不带电荷的粒子分别有哪些?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含有很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就像分了层一样。这样的运动,我们称为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 2、现在发现的所有原子中,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电子层序数越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前18种元素原子的排布规律】 ①总是尽可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 2 个电子(n为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3、原子结构示意 ①熟悉课本P54图3-1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②会画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一个特点:核内质子数=各层电子数目之和,此例子中有17=2+8+7

关于原子的知识点总结

原子的知识点总结 导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呈电中性的中子构成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原子的知识点总结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原子的知识点总结 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通过上面对原子的构成知识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棒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