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结构和原理-发动机点火控制

发动机点火控制

汽油发动机采用微机控制点火控制点火系统能将点火提前将点火提前角控制在最佳值,使可燃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温度和压力达到最大值,从而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性,同时还能提高燃油经济型和减少有效气体的伤害。

发动机点火能量的高低取决于点火线圈通电时间的长短即点火导通角,点火导通角的大小与蓄电池的电压和转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电控发动机上可以实现对点火导通角有效的控制。

使发动机产生最大动力的有效方法增大点火提前角。但是点火提前角过大又会引起发动机爆震,发动机爆震一方面会导致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另一方面会导致发动机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损坏。消除爆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迟点火提前角。在电控发动机上采用爆震控制。

任务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任务目标

1.发动机的点火控制学习目标

1.了解发动机的点火控制一、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汽油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表适当的提前一些。通常把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和油耗最小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大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排放等。发动机工况不同需要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怠速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使怠速运转平稳,降低有效气体的排放量和减少燃油消耗量;部分负荷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提高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大负荷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增大输出转距,提高动力性能。

微机控制的点火提前角0由初始点火提前角0 i、基本点火提前角0 b和修正点火提前角0 c 三部分组成,即0 =0 i+0 b+0 c

1.初始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又称为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上止点BTDC°6 - BTDC12 °。

在下列情况时,由于发动机转速变化大,空气流量不稳定,点火提前角不能准确控制,因此采用固定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其实际点火提前角等于初始点火提前角。

1)发动机启动时;

2)发动机转速低于400r/min 时;

3)检查初始点火提前角时。

2.基本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是发动机最主要的点火提前角,是设计微机时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在编订微机程序时,综合考虑发动机油耗、转速、排放和爆震等因素,对发动机的各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处理后,既可获得与转速、负荷为变量的三维点火特征脉谱图。将三维点火特征脉谱图以数据的行驶存储在电脑存储器里。汽车行驶时,微机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发动机负荷(由空气流量和转速确定)信号,即可从电脑存储器中查询出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来控制点火。

三维点火特征脉谱图

3•修正点火提前角

为使实际点火提前角适应发动机的运转状况,以便得到良好的动力性、经济型和排放性能,必须根据相关因素(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开关信号等)适当增大或减少点火提前角,即对结果天角进行必要的修正。修正点火提前角的项目根据车型有多有少,主要有软件修的和怠速修正。

1)暖机修正

暖机修正是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触点闭合、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变化时,对点火提前角进行的修正。当冷却液水温低时,增大点火提前角,促使发动机尽快暖机,当冷却水温升高后,点火提前角应相应减小。

2)怠速修正

怠速修正是为了保证怠速运转而对点火提前角进行的修正。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由于负荷变化电脑会将怠速转速调整到设置的目标转速,发动机的实际转速低于规定的目标转速时,电脑将根据转速之差相应的减少点火提前角,使怠速运转平稳,防止发动机怠速熄火。

二、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电脑根据转速、负荷、水温、进气温度、开关信号等确定好点火提前角后,若要精确的控制点火器在正确的时刻点火,就需要知道发动机活塞、气门每一个时刻所在的位置。这个位置信息是由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结合提供的,以下以桑塔纳3000为例说明。桑塔纳3000在转速2000r/min 时,最佳点火提前角为上止点前BTDC30,这个位置是由电脑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结合计算出来的。

1.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桑塔纳300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装在凸轮轴正时皮带轮的内侧,为霍尔式,所以又称为霍尔传感器。信号齿在凸轮轴正时皮带轮上,为环形有一个缺口,此缺口对应一缸压缩上止点前88 °。

桑塔纳3000霍尔传感器

发动机转动后,霍尔传感器感应缺口信号,此信号经电脑内部整形后如图

4-7中的凸轮轴信号所示,此信号电压下降沿为一缸压缩上止点前88°。

2.曲轴位置传感器

桑塔纳3000曲轴位置传感器装为磁脉冲式,安装在缸体上。发动机的曲轴上装有1个60-2齿的信号触发轮。60个齿对应曲轴转角的360 °,因此,没1个齿对应曲轴转角的3°,每1个齿缺也对应曲轴转角的3°。为了使点火提前角更为精准,一般精确到1°。由此,电脑内部将从曲轴位置传感器得到的3°信号转化成1°信号,如图4-7中1°信号所示。

桑塔纳3000曲轴位置传感器

3•点火器及点火线圈

桑塔纳3000发动机点火系统采用无分电器双火花直接点火系统,点火顺序为1-3-4-2。发动机点火系统使用的点火器与点火线圈为一整体,如图4-4

所示,其内部包含了两个点火线圈、一个点火器。

桑塔纳3000点火线圈内部原理图

在跳火时高压电流分别通过两个相对应气缸火花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气缸,因混合气被压缩,电阻升高需要较强的火花能量才能击穿火花塞的空气隙,所以该气缸火花放电比较强烈。

¥

N2点氏线囲G40雷尔传感器C28曲轴位置传惑器J22Q发动机揑制器

桑塔纳3000点火电路图

4•点火时刻的确定

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同步工作,由于曲轴位置传感器缺2齿的因素,当电脑收到电压下降信号(此时为一缸压缩上止点88°)后,再运转7°开始收到曲轴位置信号,此时据一缸压缩上止点81°,此时电脑以此为

标准记为基准信号,此信号在电脑内部产生,电脑此后根据1°信号每隔180°记为1个基准信号。每一个基准信号对应相应气缸压缩上止点81°,如图4-7所示。电脑根据基准信号开始计数,电脑根据1°信号检测到曲轴转过51°

时,控制点火器点火电路图,此时点火提前角为30°。

点火提前角控制

任务二点火导通角控制

任务目标

1.发动机的点火导通角控制学习目标

1•了解发动机的点火导通角控制

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是和初级电路断开的瞬间初级电流成正比。通电时间短时,初级电流小,会使感应的次级电压偏低,容易造成失火;通电时间短时,初级电流大,对点火有利。但通电时间过长,会使点火线圈发热,甚至烧坏,还会使能耗增大,因此要控制一个最佳通电时间。蓄电池电压下降时,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初级电流能达到的值会变小,因此必须对通电时间修正。

点火导通角是指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功率三极管导通期间,发动机曲轴转动的角度。导通角控制的方法是:电脑首先根据电源电压高低,从欲先实验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导通时间脉谱图中查询导通时间,然后根据发动机的转速确定导通角的大小。设电源电压为14V时,导通时间为7.5ms。当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 时,7.5ms相当于曲轴转角为:(360° X 2000/60 000ms) X 7.5ms=90°点火导通角与电压成反比,与转速成正比,点火导通角的脉谱图。确定好点火导通角后,比如90°,若此时点火提前角为30°,电脑则会在气缸压缩上止点前120°使功率三极管导通,在气缸压缩上止点前30°使功率三极

管截止,此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使火花塞产生高压火花,点燃缸内混合气。

点火导通角控制

任务三点火爆震控制

任务目标

1.发动机的点火爆震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发动机的点火爆震控制

理论与实践证明,剧烈的震动会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严重恶化。而当发动机工作在保证的临界点或者有轻微爆震时,发动机的热效率最高,动力和经济性最好。因此,利用点火提前角闭环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点火提前角,从而使发动机工作在爆震的临界状态。发动机爆震信息由爆震传感器提供。

一、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汽车都采用了分共振型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3,圧軌丘黑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制成•压电效应是指:有些晶体的薄片儿受到压力和机械振动之后产生电荷现象。当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在晶体的两

个表面会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晶体所以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当发动机缸体产生振动时,传感器套底座及惯性配重随之震动,精这种振动作用在压电元件上,由压电效应可知,压电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就会输出与振动频率和振动强度有关的交变电压信旦

爆震传感器信号

二、爆震的控制过程

爆震传感器每台发动机一般装1-2只

发动机工作时,缸体振动频繁剧烈,为使检测得到的爆震信号准确无误,在检测爆震过程中,并非随时都在进行,而是在发出点火信号后的一定范围内进行,这是因为发动机产生振动的最大可能性是在点火后的一段时间。

爆震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各传感器信号,从存储器中查询出相应的点火提前角控制点火时刻,控制的结果由爆震传感器反馈到电脑,电脑再对点火提前角进行逐步修正,直至爆震消失。

任务四常见车型点火系统

任务目标

1.常见车型的点火控制

学习目标

1.常见车型的点火控制

目前,各种车型点火系统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一致,所不同的是凸轮轴信号和曲轴信号收集的方式和点火控制的方式。

传感器的从原理上一般有霍尔式、磁脉冲式和光电式。在安装位置上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般安装分电器上或凸轮轴上,也有车型安装在曲轴上,但这种传感器只能判别气缸到达压缩上止点,但不能判别是某一缸的压缩上止点。曲轴位置传感器可以按装在分电器上、凸轮轴上、或曲轴上。

电脑是通过点火器(点火控制器)对点火线圈的驱动的,点火器事实上是一个功率三极管,有的车型将点火器和点火线圈制成一体,也有的车型将点火器装在电脑内部,还有一些车点火器和点火线圈、电脑是分开的,这种方式目前很少使用。

不同车型高压电的分配方式也不相同,基本上可分为分电器式、分组点火式、独立点火式。分电器式不需要判缸信号,因为高压电由分火头和分电器盖分配,这种车型上的判缸信号在电脑控制燃油顺序喷射时使用。目前有分电器的点火装置已不常见,最为常见的为分组点火和独立点火。分组点火给活塞同时到达上止点的两个气缸同时点火。例如4缸发动机1、4缸由一组点火线圈同时点火,2、3缸由一组点火线圈同时点火;点火顺序为143625的六缸发动机,1、6缸由一组点火线圈同时点火,2、4缸由一组点火线圈同时点火,3、5缸由一组点火线圈同时点火。独立点火是每一个气缸由一组点火线圈进行点

h- ︱

vr

分组点火

独立点火

一、尼桑ECC鲂电器点火

尼桑ECCS(电子集中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分电器内安装的光电传感器。其使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

光电式传感器

光电效应原理是以红外线或可见光光束进行触发的。光源可用白炽灯,也可用发光二极管,由于发光二极管比白炽灯耐振动、耐高温,能在150C的环境温度下持续工作,而且工作寿命很长,所以现在绝大多数采用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光束一般还要用一只近似半球形的透镜聚焦,以便缩小光束宽度,增大光束强度,有利于光接收器接收、提高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可靠性。光接收器可以是光敏二极管,也可以是光敏三极管,它与光源相对,并相隔一定的距离,以便使光源发出的红外线光束聚焦后照射到光接收器上。

尼桑ECC(电子集中控制系统)系统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一个光电偶合

器,其结构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遮光盘等组成,如图4-14所示。传感器使用一个外侧开有360个小孔、内侧开有与气缸数相同透光孔的遮光盘,其中外侧产生1度信号,内侧产生180度信号。

光电式传感器信号

180 。信号有4个,其中一个信号较宽,为一缸压缩上止点信号,另三个信号较窄,为其余3个气缸压缩上止点信号。由于是分电器点火,点火控制不需要判缸,判缸信号为电脑控制燃油顺序喷射提供依据。

当电脑收到某一缸的180。信号后,根据1°信号确定基准信号,再结合电脑通过各传感器确定的点火导通角和提前角,计算出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导通和截止时曲轴的角度,在相应的曲轴位置通过点火器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导通和截止,使点火线圈次级线圈产生高压电,经分火头和分电器盖将高压电分配到对应的气缸火花塞,火花塞电极间产生高压火花,点燃缸内混合气。

二、丰田3S-FE发动机点火系统

1•点火线圈和点火器

丰田3S-FE发动机点火系统为独立式点火

丰田3S-FE发动机点火线圈点火器

2.凸轮轴传感器和曲轴传感器

其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为磁脉冲式,分别如第二章中图2-

9和2-11所示。丰田3S-FE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缸盖后部,信号盘上有4-1

个齿,运转过程中产生3个信号,电脑据此判断各缸压缩上止点。

丰田3S-FE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曲轴正时链条盖下端,为36-2-2-2齿,将曲轴分成6份,电脑据此信号转化成1°信号。其中所缺的6齿分3个缺口,其中两个缺口相连,另一个缺口在对面。丰田3S-FE发动机点火线圈、点火器为一体式,数量与气缸数相对应,直接安装在各缸的火花塞上,省去了高压线。点火器信号分别来自于电脑,工作时,电脑按顺序向四个点火器传输驱动信号,点火器控制各自的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点火线圈直接将高压电传给火花塞,火花塞跳火。

3.爆震传感器

丰田3S-FE发动机爆震传感器为压电式,安装在缸体的中上部。在20C时其阻值为120-280 Q,有爆震时,其电压为1V左右。

丰田3S-FE发动机爆震传感器

4.控制原理

丰田3S-FE发动机点火电路。发动机运转后,电脑根据凸轮轴传感器的缺1齿信号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3个缺2齿信号确定基准信号,再根据电脑由曲轴位置传感器转化的1°信号进行点火导通角和点火提前角控制,在正确的时刻通过IG1、IG2、IG3、IG4端子向点火器发送点火信号,点火成功后,点火器通过ICMB1 ICMB2 ICMB3 ICMB4向电脑反馈点火成功信号,若电脑收不到点火成功信号,记录点火信号的故障码。着车后,电脑根据爆震传感器进行爆震控制。

10

111

ICMBl ®-

IG1©-

34

凸舵號位置传感器

19

3

丰田3S-FE点火系统电路图

三、别克凯越发动机点火系统

1•点火线圈

别克凯越发动机点火系统为分组式点火。

别克凯越发动机点火线圈同时为两个火花塞点火,点火线圈是一个双线圈包,直接向每个火花塞提供电压。发动机控制模块命令点火线圈IC电路接

通,使电流在相应时刻或延迟流过初级线圈绕组。发动机控制模块命令点火线圈IC电路断开,阻止电流流过初级线圈绕组。由初级线圈绕组产生的磁场在经过二级线圈绕组时会产生磁场消失,产生一个高压电。二级线圈绕组电压从线圈输出端子出发,经过缸线并通过火花塞间隙到达发动机机体,完成点火。

2.凸轮轴传感器和曲轴传感器

其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为磁脉冲式。

别克凯越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缸盖上部,凸轮轴位置信号是数字开关/脉冲,在凸轮轴每个周期内输出一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不直接影响点火系统操作,发动机控制模块使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息,确定相对于曲轴位置的气门组的位置。通过监视凸轮轴位置和曲轴位置信号,发动机控制模块

3

ZL7

嚼蒂:传i 咚器

可以精确的控制喷油和点火正时。别克凯越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曲轴 皮带轮后方,曲轴位置传感器产生一个振幅和频率都变化的交流电压。频率由 曲轴转速决定。交流电输出由曲轴位置和蓄电池电压决定。曲轴位置传感器配 合固定在曲轴上的58齿变磁阻转轮工作。当每个变磁阻转轮轮齿转过曲轴位 置传感器时,导致磁场变化,曲轴每转一圈产生 58个开闭/脉冲。发动机控 制模块处理分析该脉冲,确定曲轴位置。发动机控制模块能同步点火正时,喷 油正时。基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入的火花爆震控制。综合 利用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 ,发动机控制模块能非常精 确的确定发动机的位置。曲轴位置传感器也用于检测缺火和转速表显示。

3. 爆震传感器

别克凯越发动机爆震传感器系统使用三线平面响应传感器。此传感器使用 压电晶体技术。基于发动机震动和噪声水平,产生一个振幅和频率连续变化的 交流电压信号。振幅和频率是由爆震传感器检测到的爆震水平确定的。爆震传 感器通过一个信号电路和一个低参考电路连接到发动机控制模块上。

4. 控制原理

别克凯越发动机点火电路。发动机运转后,电脑根据凸轮轴传感器的信号

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基准信号,发动机电脑控制电子点火正时( EST A 和电子点火正时(EST )B 使点火线圈导通,发动机电脑参考凸轮轴和曲轴位 置传感器的信号在正确的时刻向点火器发送点火信号,点火成功后,若电脑收 不到点火成功信号,

记录点火信号的故障码。 着车后,电脑根据爆震传感器进行爆震控制。

别克凯越点火系统电路图

凸伦轴越肓传感議 J A 恵

T1 F ES rp a E I

四、北京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点火系统

1. 点火线圈北京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点火系统为分组式点火。

北京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点火线圈同时为两个火花塞点火,点火线圈是一个双线圈包,直接向每个火花塞提供电压。发动机控制模块控制点火线圈电路接通,使电流在相应时刻或延迟流过初级线圈绕组。发动机控制模块控制点火线圈电路断开,阻止电流流过初级线圈绕组。由初级线圈绕组产生的磁场在经过二级线圈绕组时会产生磁场消失,产生一个高压电。使发动机完成一次点火。发动机电脑控制点火线圈同时向1、4 缸或2、3 缸点火。

2. 凸轮轴传感器和曲轴传感器其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为磁脉冲式。

北京现代伊兰特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盖上,此传感器有一个霍尔效应IC, 当有电流流动时,从而使IC 电压输出改变。发动机电脑利用这些信号来控制喷油和点火时间。一般来说,凸轮轴信号用于检测气缸上止点,曲轴信号用于检测活塞位置。

北京现代伊兰特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气缸体上,在发动机运行时通过这个传感器和信号轮构成的磁场产生交流电。信号轮360°曲轴角上包括58 个导槽和2 个缺齿。电脑就是根据这些信号来判断活塞的位置。

北京现代伊兰特点火系统电路图

3.爆震传感器

北京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爆震传感器是一个压电式传感器。此传感器安装在气缸体上并检测发动机爆震,发生爆震时,气缸体的震动被作为压力施加到压电元件上。此时,传感器把这个高于规定值的电压信号传输到电脑,电脑延迟点火时机,如果延迟点火时机后爆震消失,电脑提前点火时机,这个时机控制能提高发动机动力,转矩和燃油经济性。

4.控制原理

北京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点火电路。发动机运转后,电脑根据凸轮轴传感器的信号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基准信号,发动机电脑控制点火线圈导通,使电流在相应时刻或延迟流过初级线圈绕组。发动机控制模块控制点火线圈电路断开,此时,初级线圈产生的磁场在经过二级线圈时会产生磁场消失,产生高压电。发动机电脑参考凸轮轴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在正确的时刻向点火器发送点火信号,点火成功后,若电脑收不到点火成功信号,记录点火信号的故障码。

着车后,电脑根据爆震传感器进行爆震控制。

五、比亚迪F6发动机点火系统

1•点火线圈

比亚迪F6发动机备有内置功率晶体管的四个点火线圈,分别作用于各缸。中断点火线圈初级侧的电流将会在点火线圈的次级侧产生高压电。由此产生的高压电加到火花塞上而产生火花。发动机电脑使点火线圈内的两个功率晶

体管交替地接通与断开。由此导致点火线圈内的初级电流被交替的接通与断

开,从而以1-3-4-2的次序对各个气缸点火

比亚迪F6发动机点火线圈

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说明发动机控制继电器1号端子输送电源到凸轮轴位置传感器33号端子,凸轮轴位置传感器1号端子与电脑搭铁端子88号相连。从发动机电脑71 号端子输出5V电源电压到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输出端子2号。

HT

原理功能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1缸压缩冲程上止点位置并输入脉冲信号到电脑

MUi'

yj a Wi

Ti (蚤周腕』"rt

焉胡一hit?向 霁崔C

I t- W

t"叫

;H 祁#年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一节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通电时间及爆燃控制三个方面。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定义: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发出电火花,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对应于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对于现代汽车而言,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不仅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达到最佳值,还必须保证排放污染最小。 点火提前角过大(点火过早),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且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倾向增大。 点火提前角过小(点火过迟),则燃烧延长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热效率降低,但爆燃倾向减小,NOx排放量降低。 试验证明,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如图所示,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C曲线下阴影部分)。 2、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依据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必须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混合气浓度等很多因素而定。

(1)发动机转速如图所示,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因为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以秒计的燃烧过程所需时间缩短,但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为保证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的最佳位置,就必须适当提前点火(即增大点火提前角)。

与采用机械式离心提前器的传统点火系统相比,采用电控点火(ESA,electronic spark advance)系统时,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分电器点火系统已经被电控点火系统所取代。电控点火系统使用电子化的控制方式,能够提高汽车的性能、燃油效率和排放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 发动机控制模块(ECM) 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是电控点火系统中最核心的组件。它能够控制整个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监测发动机运转状态,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并控制点火时间和点火角度。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是电控点火系统中的大脑,其涉及的算法和控制逻辑决定了电控点火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性能优劣。 2. 发电机 发电机是产生电力的核心装置。它主要负责给整个电控点火系统供电,同时还能够充电电池。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应该满足整个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需求,发电机及其输出电路的电路设计非常重要。 3.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是电控点火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装置,其作用是将发电机产生的低电压电流转化为高电压电流来驱动点火塞产生火花,从而点燃混合气。点火线圈的质量和性能对整个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燃油效率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选用质量好且性能稳定可靠的点火线圈。 4. 点火塞 点火塞是电控点火系统中最常用的一个点火器件。它通过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在发动机燃烧室内产生爆炸推动活塞运动。点火塞的质量和性能也对整个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燃油效率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选用质量好且性能稳定可靠的点火塞。 5. 传感器 传感器是电控点火系统中监测发动机运转状态的重要装置。它主要收集发动机的相关数据传输给发动机控制模块(ECM),让ECM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一遍调整点火时间和点火角度,从而控制整个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燃油效率。 6. 点火信号线

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

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时刻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大。从火花出现到混合气大部分燃烧完毕而使汽缸压力上升到最大值,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不过千分之几秒,但发动机转速很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却达到了相当大的数值。若恰好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则可燃气体一面燃烧,活塞一面下移而使汽缸容积增大,这将导致燃烧压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也随之减小。若点火过早,则活塞还在向上止点移动过程中,气体压力已达到很大数值。这时气体压力作用的方向与活塞运动的方向相反,此时有效功减小,发动机功率也将减小。因此,应当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点火,使气体压力在活塞位置相当于曲轴转到上止点后10°~15°时达到最高值。点火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压缩行程结束活塞在上止点时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火提前角。通常把发动机发出功率最大和油耗率最小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最佳点火提前角除了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的经济性外,还必须保证排放污染最小。发动机工况不同,需要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怠速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使怠速运转平稳、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和减少燃油消耗量;部分负荷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有害气体排放量,提高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大负荷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增大输出扭矩、提高动力性能。在传统的点火系统中,无法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实验表明,只有采用电控点火系统时才能使实际点火提前角更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1.2前角的计算 在电控点火系统中,各种工况及运行条件下最理想的点火提前角首先存储记忆在ECU中,微机控制的点火提前角由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和修正点火提前角组成。 (1)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又称为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形式,并由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初始位置决定,一般为上止点前

电控发动机工作原理

电控发动机工作原理 电控发动机(Electronic Control Engine,简称ECM )是一种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它通过集成电脑和传感器来监控和调节发动机的运行。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一、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和执行器。传感器采集发动机的运行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发送到控制器。基于这些数据,控制器使用相应的算法决定正确的操作并发送命令给执行器。 在工作期间,发动机的旋转经常会产生许多不同的信号,例如空气质量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控制器将这些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进行下一步处理,以根据储存在EPROM中的数据进行决策。 中央处理器可通过反馈控制来自动调整引擎的转速、点火时间、燃油喷射量等参数,以确保发动机始终在理想状态下运行。它还可以实时监控各种质量控制参数以及性能测量数据,使发动机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始终稳定。通过集成控制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和执行技术,电控发动机可以实现发动机高精度控制、高效能的效率以及环境友好的排放。 二、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 中央处理器是电控发动机的心脏。它是一种高速、高度集成的芯片,具有很强的计算和输入/输出功能。中央处理器可以主动接收传感器的数据信息,并返回合适的响应信号。 2. 传感器 传感器是电控发动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被用来收集并传输发动机运行信息到中央处理器,向控制器提供准确的运行数据以支持发动机控制。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 (1)空气流量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是监测空气进入发动机的数量的传感器,常被安装在空气滤清器或节流阀的前侧。它能提供精确的空气密度和空气体积的数据。 (2)氧气传感器 氧气传感器用来测定排放氧气含量以及催化器效果,以避免过多废气排放。它在排放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发动机的节能和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 (3)水、油温度传感器 水、油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水和油系统中,以及其他密闭的系统中。它们的作用是测量温度,并向中央处理器发送数据以帮助发动机管理系统更好地控制冷却和润滑系统。 (4)扭矩转矩传感器

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结构和原理-发动机点火控制

发动机点火控制 汽油发动机采用微机控制点火控制点火系统能将点火提前将点火提前角控制在最佳值,使可燃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温度和压力达到最大值,从而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性,同时还能提高燃油经济型和减少有效气体的伤害。 发动机点火能量的高低取决于点火线圈通电时间的长短即点火导通角,点火导通角的大小与蓄电池的电压和转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电控发动机上可以实现对点火导通角有效的控制。 使发动机产生最大动力的有效方法增大点火提前角。但是点火提前角过大又会引起发动机爆震,发动机爆震一方面会导致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另一方面会导致发动机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损坏。消除爆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迟点火提前角。在电控发动机上采用爆震控制。 任务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任务目标 1.发动机的点火控制学习目标 1.了解发动机的点火控制一、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汽油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表适当的提前一些。通常把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和油耗最小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大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排放等。发动机工况不同需要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怠速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使怠速运转平稳,降低有效气体的排放量和减少燃油消耗量;部分负荷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提高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大负荷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增大输出转距,提高动力性能。 微机控制的点火提前角0由初始点火提前角0 i、基本点火提前角0 b和修正点火提前角0 c 三部分组成,即0 =0 i+0 b+0 c 1.初始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又称为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上止点BTDC°6 - BTDC12 °。 在下列情况时,由于发动机转速变化大,空气流量不稳定,点火提前角不能准确控制,因此采用固定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其实际点火提前角等于初始点火提前角。 1)发动机启动时; 2)发动机转速低于400r/min 时; 3)检查初始点火提前角时。 2.基本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是发动机最主要的点火提前角,是设计微机时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在编订微机程序时,综合考虑发动机油耗、转速、排放和爆震等因素,对发动机的各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处理后,既可获得与转速、负荷为变量的三维点火特征脉谱图。将三维点火特征脉谱图以数据的行驶存储在电脑存储器里。汽车行驶时,微机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发动机负荷(由空气流量和转速确定)信号,即可从电脑存储器中查询出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来控制点火。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原理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原理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控发动机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的主流。电控发动机的点火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火花能,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正常工作。本文将介绍电控发动机点火系原理。 一、点火系统的组成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点火线圈:将电能转化为高压电能,点燃混合气。 2.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线圈的开关,使其在适当的时候点火。 3.点火控制模块:控制点火开关的开关时间和点火顺序。 4.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转速、位置、温度等参数,向点火控制模块提供反馈信号。 二、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点火开关接通:当点火开关接通时,点火线圈开始工作,将低压电能转化为高压电能。

2.点火控制模块控制:点火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提供的反馈信号,控制点火开关的开关时间和点火顺序。 3.点火线圈工作:点火线圈接收点火控制模块的信号,将高压电能传递到火花塞上,点燃混合气。 4.火花塞点火:火花塞接收到高压电能后,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5.发动机工作:混合气燃烧后,产生能量,推动活塞运动,驱动发动机正常工作。 三、点火系统的故障排除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故障排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点火线圈故障:点火线圈损坏或接触不良,会导致点火不良或无法点火。 2.点火开关故障:点火开关损坏或接触不良,会导致点火不良或无法点火。 3.点火控制模块故障:点火控制模块损坏或接触不良,会导致点火不良或无法点火。 4.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损坏或接触不良,会导致点火控制模块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点火不良或无法点火。

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 1.汽油机点火系统的类型 汽油机点火系主要有:传统点火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两大类型。传统点火系统又可分为磁电机点火系统和蓄电池点火系统。 (1〕磁电机点火系统:电能是由磁电机本身提供的,其构造复杂,低速时点火性能差,一般只用于无蓄电池的机动车上。 (2〕蓄电池点火系统:又称有触点点火系统,其构造简单、工作可靠,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蓄电池点火系统的主要缺点: 1〕高速易断火,不适合高速发动机。 2〕断电器触点易烧蚀,工作可靠性差。 3〕点火能量低,点火可靠性差。 (3〕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系统中使用模拟计算机根据各传感器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展控制。 主要优点: 1〕在各种工况及环境条件下,均可自动获得最正确的点火提前角。 2〕在整个工作工程中,均可对点火线圈初级回路通电时间和电流进展控制。 3〕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的临界状态。

2.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可分为有分电器和无分电器式。 二、根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根本组成 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传感器、 ECU 、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组成。 电控点火系统的根本组成 电源:一般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组成,主要是给点火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 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各种运行参数,为 ECU 提供点火控制所需的信号。 ECU:是电控点火系统的中枢。 点火器:电控点火的执行元件 点火线圈:储存点火所需的能量,并将电源提供的低压电转变为足以在电极间产生击穿火花的 15 ~ 20KV 的高压电。 分电器:根据发动机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依次输送给各缸火花塞。 火花塞:利用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产生点火花,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 2.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时, ECU 根据接收到的各传感器信号,按存储器中存储的有关程序和数据,确定出最正确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并以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引言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对发动机的 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了发动机的高效、低排放运行。本文 将从组成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 二、组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传感器 传感器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的作用 是将各种参数转换为电信号,供电脑进行处理。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氧 气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空气流量计等。 2. 电脑 电脑是控制整个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接收来自各种传 感器的信号,并根据程序进行计算和处理,最终输出指令到执行机构。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汽车使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电脑。 3. 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负责根据来自电脑的指令,对发动机进行各种操作。常见的执行机构包括喷油嘴、点火线圈等。 4. 通讯总线 通讯总线用于将各个部件之间的信号进行传输和交换。它可以分为CAN总线、LIN总线等。 5. 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础。它包括蓄电池、发电机等。 三、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感器采集数据 当发动机运转时,各种传感器会不断采集发动机的数据,比如水温、

氧气含量、空气流量等。 2. 信号转换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会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通讯总线发送给电脑。 3. 数据处理 电脑接收到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后,会根据预设程序进行计算和处理,并输出指令到执行机构。 4. 执行操作 执行机构会根据来自电脑的指令,对发动机进行各种操作。比如喷油嘴会根据指令喷出适量燃油,点火线圈则会在合适时刻点火。 5. 监测反馈 整个过程中,电脑不断监测和反馈各种参数,并根据反馈信息对操作进行微调。比如当水温过高时,电脑会减少燃油喷射量,以降低发动机温度。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引言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发动机 的燃油喷射、点火时间等参数,实现对发动机的精准控制。本文将从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系统组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传感器:包括氧气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等,用于 采集发动机运行时的各种参数。 2. 控制单元:也称为ECU(Engine Control Unit),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计算 和判断,最终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3. 执行器:包括喷油嘴、点火线圈等,用于执行ECU输出的控制信号。 4. 电源:提供整个系统所需的电能。

三、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燃油喷射量控制 燃油喷射量是影响发动机燃烧效率和排放水平的重要参数。当ECU接收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后,根据预设的程序计算出最佳的燃油喷射量,并通过喷油嘴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燃油喷射量的精准控制。 2. 点火时间控制 点火时间是指点火线圈在发动机正时点前后产生高压电弧的时间点。它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油经济性。当ECU接收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后,根据预设的程序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间,并通过点火线圈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点火时间的精准控制。 3. 排放控制 汽车排放是环保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发动机电控系统通过精准地控制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时间等参数,使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更

少、更干净的废气。 四、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 传感器故障:由于传感器长期工作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受到污染或损坏。当传感器故障时,ECU将无法正确地采集和处理数据,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动力下降等问题。解决方法是更换故障传感器。 2. 控制单元故障:由于控制单元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容易受到电路老化或损坏。当控制单元故障时,ECU将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或失去控制等问题。解决方法是更换故障控制单元。 3. 执行器故障:由于执行器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容易受到磨损或损坏。当执行器故障时,ECU将无法正确地输出控制信号,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动力下降等问题。解决方法是更换故障执行器。 五、结论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精准地控制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时间等参数,实现对发动机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和燃油经济性,并减少了废气排放量。但由于其长期工

简述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简述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负责控制发动机的运行,保证发动机能够高效、稳定地工作。本文将从功能和组成两个方面来介绍发动机电控系统。 功能: 1. 点火控制:发动机电控系统通过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确保发动机在每个气缸的最佳点火时刻点火,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2. 燃油供给控制:根据发动机工况和驾驶员的需求,发动机电控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燃油的供给量,以满足发动机的动力需求,并同时保证燃油经济性和排放要求。 3. 怠速控制:发动机电控系统通过控制气门和燃油喷射量,使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保持稳定的转速,以确保供电系统和辅助设备正常工作。 4. 过热保护:发动机电控系统通过监测冷却液温度和油温等参数,当温度过高时会触发警告或保护措施,以防止发动机过热造成损坏。 5. 故障诊断:发动机电控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故障码诊断出具体故障原因,方便技师进行维修和故障排除。

组成: 1. 传感器:发动机电控系统依靠各种传感器来获取发动机运行的实时数据,如气流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电控单元,供其进行处理和判断。 2. 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程序和策略进行处理,控制点火和燃油喷射等操作。电控单元还具备自我学习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根据运行状况和环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3. 执行器:发动机电控系统通过执行器来实现控制命令的执行,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点火线圈、喷油嘴和节气门等。这些执行器受到电控单元的控制,按照指令进行工作,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4. 供电系统:发动机电控系统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以保证电控单元和执行器的正常工作。供电系统由电瓶、发电机和各种线束组成,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供给发动机电控系统使用。 总结: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和组成十分复杂,它通过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使发动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器和供电系统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满足燃油经济

简述电控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简述电控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点火的系统,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性能。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输入、信号处理、点火控制和点火输出四个步骤。 信号输入阶段是指将来自于发动机的各种传感器信号输入到电子控制单元中。这些传感器包括曲轴位置传感器、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等,用于测量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条件。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将作为输入数据,为电子控制单元提供判断和调整的依据。 接下来,信号处理阶段是指电子控制单元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它根据传感器信号的变化情况,实时计算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发动机转速、气缸压力等。在这个阶段,电子控制单元还会根据预设的点火曲线和燃油配比,计算出适当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 然后,点火控制阶段是指电子控制单元根据信号处理的结果,控制点火线圈的工作。点火线圈是电控点火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负责将低电压的电力信号转换为高电压的火花,以点燃气缸中的混合气体。电子控制单元会根据计算出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通过控制点火线圈的工作时间和电流,来控制火花的产生和能量的大小。

在点火输出阶段,点火线圈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转化为高压电信号,然后通过高压导线传输到火花塞上。当高压电信号通过火花塞间隙时,会产生一道强大的电弧,将点火能量释放到气缸中的混合气体中,引发燃烧过程。这样,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就得到了精确的控制和调整。 总结来说,电控点火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条件,经过电子控制单元的处理和分析,再通过点火线圈的控制和点火输出,实现对发动机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的精确控制。这种系统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性能,使汽车更加节能环保,并且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EP6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与原理

EP6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与原理 EP6发动机是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开发的一款先进的发动机,电 控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将对EP6发动机电控系统 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解析,帮助车主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款发动机。 一、电控系统结构 电控系统是EP6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部分: 1.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发动机控制单元是电控系统的大脑,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信号,控制发动机的运转状态。ECU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 入输出接口等部分,负责计算和控制发动机的各种参数。 2. 传感器 传感器是电控系统的感知器件,用于采集发动机运转状态的各种参数,包括转速、温度、氧气含量、气压等等。常见的传感器有氧气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进气量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 3. 节气门执行器 节气门执行器是发动机空气进入的关键环节,负责控制节气门

的开度。当ECU接收到传感器的信号后,就会通过节气门执 行器控制节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4. 点火模块 点火模块是发动机点火的重要设备,负责控制点火时机和火花的强度。在ECU的控制下,点火模块将电能转化为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推动发动机正常工作。 5. 输油系统 输油系统是发动机供油的重要环节,包括油泵、油嘴、油压传感器等部分。ECU根据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调节油泵的压力,控制油嘴的开启和关闭,确保发动机正常供油。 二、电控系统原理 EP6发动机的电控系统遵循以下原理: 1. 信号采集 电控系统首先需要采集各种传感器的信号,了解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传感器的数据将通过ECU进行处理,根据实时情况进 行调整。 2. 策略控制 ECU根据采集到的数据,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控制各种设备的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是引擎正常运转所必需的一个关键部件。它通过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从而使汽车发动机得以正常运转。本文将介绍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一、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点火和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点火是指在汽缸内的燃烧室内产生火花,使燃气混合物点燃,从而完成爆燃。点火的时机早晚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是指点火时机相对于活塞到达顶死中心而言提前一定角度,使燃烧完成时,缸内压力达到最大。 二、主要组成部分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1. 点火装置:包括点火线圈、高压导线和火花塞。点火线圈会将低压电能转换为高压电能,经过高压导线传递到火花塞上,产生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燃气混合物。 2. 点火控制单元:负责控制点火的时机和点火提前角。根据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机,并控制点火线圈的工作。 3. 燃料系统:包括燃料泵、燃油喷射器等组成部分。燃料系统负责将燃油供给至汽缸内,并控制燃烧室内燃气混合物的浓度。

三、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 火花塞故障:火花塞是点火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常见的问 题包括电极磨损、积碳过多等。这些问题会导致火花塞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引擎的运转。解决方法是定期更换火花塞,并注意保持发动 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2. 点火线圈故障:点火线圈负责将低压电能转换为高压电能,如果 出现故障,会导致电能无法正常传递到火花塞上。常见的故障包括线 圈绝缘损坏、线圈开路等。解决方法是定期检查点火线圈的工作状态,并及时更换损坏的线圈。 3. 点火控制单元故障:点火控制单元是点火系统的大脑,负责控制 点火的时机和点火提前角。如果点火控制单元出现故障,会导致点火 时机不准确,引擎运转不稳定。解决方法是及时检测和更换故障的点 火控制单元。 4. 燃料系统故障:燃料系统问题也会导致点火系统故障。例如,燃 料泵无法正常供给燃油、燃油喷射器堵塞等。解决方法是检查燃料系 统的工作状态,并清洁或更换故障组件。 在保养汽车时,我们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各个组 成部分,确保其正常工作。合理驾驶、避免恶劣路况和过度负荷驾驶,也有助于减少点火系统故障的发生。 总结:

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任务工单4 点火控制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任务工单四 点火控制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实训场地 学 时 日 期 技能操作 工作任务 本工作任务共有3项 项目1:独立点火线圈检测(丰田) 项目2:独立点火线圈检测(大众) 项目3:双点火线圈检测 请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所需要的场地和物品,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 准备工作 落实安全要求,检查及记录完成任务需要的场地、设备、工具及材料。 1.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实训车辆停在指定工位上,未经过老师批准不准起动,经老师批准起动,应先检查车轮的安全顶块是否放好,驻车制动是否拉好,变速杆是否放在P 位(A/T )或空档(M/T ),车前车后没有人在操作。 (2)发动机运行时不能把手伸入,防止造成意外事故。 (3)没有经过老师批准不允许随意连接或拔下电控元器件。 (4)点火开关接通时,不允许连接或拔下电控系统元器件的插接器。 (5)蓄电池的极性不能接反,否则将烧毁ECU 与电子元器件。 (6)禁止使用起动电源辅助起动发动机,防止损坏电控系统部件。 (7)禁止触碰任何带安全警示标志的部件。 (8)实训期间严禁嬉戏打闹。 2.场地检查 检查工作场地是否清洁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不正常,请汇报老师并及时处理。 3.车辆、台架、总成、部件检查(需要/正常打√ ;不需要/不正常打×) □整车(一汽大众迈腾整车/丰田卡罗拉,或其他同类车辆)□台架(装备各种点火类型的电控发动机) □总成(发动机电控系统总成)□部件(电控发动机的传感器、执行器) 4.设备及工具检查(需要/正常打√ ;不需要/不正常打×) 个人防护装备:□常规实训工装 □手套 □劳保鞋 □其他装备 车辆防护装备:□翼子板布 □前格栅布 □地板垫 □座椅套 □转向盘套 □灭火器 设备及拆装工具:□举升机 □发动机吊机 □变速器托架 □抽排气系统 □拆装工具 □燃油压力表 □故障诊断仪 □示波器 □数字万用表 □红外测温仪 □LED 试灯 □其他设备工具 5.其他材料检查(需要/正常打√ ;不需要/不正常打×) 材料:□抹布 □绝缘胶布 □发动机机油 □齿轮油 □冷却液 □其他材料 一 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