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发动机 第七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电控发动机第七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第七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一、引言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是内燃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对点火时机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本章将详细介绍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二、点火系统的作用

点火系统是将点火能量传递给汽油燃料,使其点燃并释放能量的装置。其主要作用如下:

1:提供初始能量:点火系统通过点火,提供了启动发动机所需的初始能量。

2:控制点火时机:点火系统通过控制点火时机,使燃烧能够在最佳时机进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3:防止爆震:点火系统通过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顺序,防止燃烧出现爆震现象,保护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安全。

三、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1: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低电压的电能转换成高电压的点火能量,用于点燃燃料。

2:火花塞:火花塞是点火系统的关键部件,负责将点火能量传递给燃料,点燃燃料进行燃烧。

3:点火开关:点火开关用于控制点火系统的开关,启动和关闭发动机。

4: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是点火系统的大脑,负责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的大小,根据传感器信号进行计算和控制。

5: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转速、冷却液温度、进气量等,向ECU提供相关的参数信号,以便ECU进行计算和控制。

四、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点火时机控制:ECU通过接收传感器信号,计算出当前的工作状态,然后根据预设的点火时机曲线,确定点火时机的控制信号。

2:点火能量控制:根据发动机工况和负荷情况,ECU计算出点火能量的大小,通过调节点火线圈的工作电压,控制点火能量的大小。

3:点火顺序控制:根据发动机的气缸序列,ECU确定点火顺序,依次点火各个气缸的燃烧室,保证正常的燃烧顺序。

4:点火故障检测:ECU通过监测点火线圈的工作情况和火花

塞的工作状态,检测点火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则进行故

障诊断和报警。

五、附件

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详见附表。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1: ECU:电子控制单元,是指用于控制和管理发动机系统运行

的电子装置。

2:点火线圈:一种主要用于输出高电压的变压器,将低电压

的电能转换成高电压的点火能量。

3:火花塞:一种点火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提供高能量的火

花点火燃料,引燃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

4:点火开关:用于控制点火系统的开关,启动和关闭发动机。

5: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工作状态的装置,如转速传

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电控发动机复习题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习题 一、填空题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用英文表示为EFI ,怠速控制系统用英文表示为ISC 。 2.目前,应用在发动机上的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电控点火系统和其他辅助控制系统。 3.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除喷油量控制外,还包括喷油正时控制、_断油控制和_燃油泵_控制。 4.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_点火提前角__。此外,该系统还具有_通电时间__控制和_爆燃__控制功能。 5.排放控制的项目主要包括废气再循环控制、活性炭罐电磁阀控制、氧传感器和_ 空燃比闭环控制、_二次空气喷射_控制等。 6.传感器的功用是_采集控制系统所需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路输送给ECU_。 7.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作为喷油正时控制和点火正时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8.爆燃传感器是作为点火正时控制的修正信号。 9.电子控制单元主要是根据__进气量_确定基本的喷油量。 10.执行元件受__ECU__控制,其作用是__ 具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___。 11.电控系统由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元件三大部分组成。

12.电控系统有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两种基本类型。 13.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技术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系统、怠速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警告提示、自诊断与报警系统、失效保护系统、应急备用系统。 14.__传感器_是采集并向ECU输送信息的装置。 15.__ECU_是发动机控制系统核心。 16.汽车电控系统的执行元件主要有喷油器、点火器、怠速控制阀、巡航控制电磁阀、_节气门控制电动机__元件。 17.STA信号主要作用是__用来判断发动机是否在起动状态__。 18.STA信号和起动机的电源连在一起,由__空档启动开关_控制。 19.动力转向开关信号表示__动力转向开关闭合将使发动机负荷增加的信息__的信息。 20.空挡起动开关信号的作用是_ ECU利用这个信号区别变速器是处于“P”或“N”,还是处于“L”、“2”、“D”或“R”状态__。 二、判断题 1.现代汽车广泛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它是将多种控制功能集中到一个控制单元上。(√) 2.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量控制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内容。(√) 3.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信号输入装置是各种传感器。(√)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组成 2.1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点火控制器点火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传感器是监测发动机工况信息的装置。主要有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飞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空挡起动开关、点火开关、空调开关、蓄电池等。 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分电器内,是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其作用有:检测发动机转速,因此又称为转速传感器;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故也称为上止点传感器,包括检测用于控制点火的各缸上止点信号、用于控制顺序喷油的第一缸上止点信号。 曲轴位置传感器和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都是用霍尔效应的信号来工作的。霍尔信号发生器是装在分电器里的,跟分火头是同轴的,由永久的磁铁和封装的霍尔芯片作为整体被固定在分电器盘上的。发动机气缸的数量是跟触发叶轮上缺口的数量一样的,当触发叶轮上面的叶片进入到霍尔元件和永久的磁铁间的时候,霍尔触发器的磁场就会被叶片旁路,这个时候霍尔电压为零,所以传感器没有信号输出;当触发叶轮上的缺口进入到霍尔元件和永久的磁铁间的时候,磁力线就会进入霍尔元件,这个时候,霍尔电压就会增高,传感器就会有电压信号输出来了。 空气流量计是电喷发动机的重要传感器之一。它将吸入的空气流量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作为决定喷油的基本信号之一,是测定吸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的传感器。

该流量计采用等温热线的方式,如图1所示。图中RH 、RK 、RA 、RB 组成惠斯顿电桥的四个臂,将热线RH (通常以铂丝制成)与温度补偿电阻RK (冷线)同置于所测量的通道中,使RH 与气流的温差维持在一个水平(通常是100ºC或150ºC)。当气流加大时,由于散热加快,RH 降温阻值变化,电桥失去平衡,这时集成电路会提高桥压使电桥恢复平衡,通常取RA 上的压降为测量信号。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在在没有空气流动的时候,电桥会处于平衡状态。控制电路输出某一加热电流至加热电阻RH。当有空气流动时,由于RH的热量被空气吸收而变冷,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时候的电桥就会失去平衡,如果保持热线电阻与空气的温差不变为一定值,就必须增加流过热线电阻的电流。 冷却水温度传感器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机体或汽缸盖上,与冷却液接触,用来检测发动机循环冷却液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电控单元以便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水温传感器常采用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热敏电阻制成,其结构及与电控单元的连接如图 所示。传感器的两根导线都和电控单元连接,其中一根为搭铁线。热敏电阻经常采用负温度系数电阻,水温越低,热敏电阻阻值越大,电控单元根据这一信号,增加喷油量,使可燃混 合气浓度增加

《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

《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工作要求。它要以汽车电气检修课程和汽车发动机械部分检修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电控发动机检修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任务引目活动,使学生能描述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及主要部件的作用、结构、类型,理解发动机电控各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工作过程;会检测和更换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部件,能利用检测设备排除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简单故障 职业目标 1.掌握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了解电控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能描述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作用,理解电控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4.能描述发运机电控各系统主要部件的作用、结构,理解电控各系统主要部件工作过程; 5.掌握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要求创设工作情景,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在实操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汽车发动机结构知识。

(二)评价方法 考试形式以平时考核为主,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考勤及上课表现等。建立平时上课考核项目,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质量已时间得出考核成绩。 (三)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电控发动机模块教室 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建议师生比在1:15~1:20. (四)教材编写 1.在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基础上,参照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吸收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贴近生产实际;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将创新理念贯彻到教学内容中,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2.以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形式设计教材,加强实训内容,选用典型案例。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材料内容。 3.教材编写应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突出创新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表达要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内容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知识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按照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教材,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制作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挂图、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提供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

电控发动机 第七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电控发动机第七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第七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⑴简介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是现代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负责控制点火时机、点火方式和点火能量,确保发动机顺畅运转。 本章将详细介绍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原理、组成部分和工作过程。 ⑵点火系统原理 ⒎⑴点火时机 点火时机是指点火开始的时间点,它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燃烧 效率和动力输出。本节将介绍点火时机的确定方法和优化策略。 ⒎⑵点火方式 点火方式指的是点火系统将电能转化为火花放电的方式。本节 将介绍传统的火花塞点火方式和直接点火方式的特点和优劣。 ⒎⑶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是指点火系统提供给火花塞的电能大小,它直接影响 到火花塞的工作状态和火焰传播速度。本节将介绍点火能量的控制 方法和优化方案。 ⑶点火系统组成

⒎⑴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起到将电源电压升高至点火所需电压的作用。本节将介绍传统的线圈式点火系统和现代的电子点火系统。 ⒎⑵火花塞 火花塞是点火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它负责产生电弧,引燃燃烧室中的混合气。本节将介绍火花塞的结构、材料和工作原理。 ⒎⑶点火控制单元(ECU) 点火控制单元是点火系统的智能控制模块,它负责监测发动机工况,并控制点火时机、点火方式和点火能量。本节将介绍点火控制单元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⑷点火系统工作过程 ⒎⑴点火系统的启动过程 点火系统在发动机启动时起到关键作用,本节将介绍点火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⒎⑵点火系统的运行过程 点火系统在发动机运行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本节将介绍点火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应对故障的措施。

⑸本章小结 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件列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点火时机:指点火开始的时间点。 ⒉火花塞:点火系统中的关键元件,负责产生电弧。

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

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时刻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大。从火花出现到混合气大部分燃烧完毕而使汽缸压力上升到最大值,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不过千分之几秒,但发动机转速很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却达到了相当大的数值。若恰好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则可燃气体一面燃烧,活塞一面下移而使汽缸容积增大,这将导致燃烧压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也随之减小。若点火过早,则活塞还在向上止点移动过程中,气体压力已达到很大数值。这时气体压力作用的方向与活塞运动的方向相反,此时有效功减小,发动机功率也将减小。因此,应当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点火,使气体压力在活塞位置相当于曲轴转到上止点后10°~15°时达到最高值。点火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压缩行程结束活塞在上止点时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火提前角。通常把发动机发出功率最大和油耗率最小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最佳点火提前角除了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的经济性外,还必须保证排放污染最小。发动机工况不同,需要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怠速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使怠速运转平稳、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和减少燃油消耗量;部分负荷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有害气体排放量,提高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大负荷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增大输出扭矩、提高动力性能。在传统的点火系统中,无法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实验表明,只有采用电控点火系统时才能使实际点火提前角更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1.2前角的计算 在电控点火系统中,各种工况及运行条件下最理想的点火提前角首先存储记忆在ECU中,微机控制的点火提前角由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和修正点火提前角组成。 (1)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又称为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形式,并由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初始位置决定,一般为上止点前

电控点火系统控制内容

电控点火系统控制内容 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点火系统,它利用电子设备来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本文将介绍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优势。 电控点火系统是由几个关键部件组成的,包括车载计算机(ECU)、触发模块、点火线圈和传感器。车载计算机是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收集和分析各种传感器数据,并根据实时的运行状态决定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的调整。触发模块负责产生点火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点火线圈,点火线圈则将高压电流转化为高压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载计算机实时监测和分析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包括转速、负荷、空气温度、冷却液温度、进气压力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系统可以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以提供最佳的性能和燃烧效率。系统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行驶条件进行调整,以实现更好的驾驶体验。 电控点火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点火时机的自适应调整、点火能量的调整、点火故障诊断和热度管控。点火时机的自适应调整是通过系统对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确保点火时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点火能量的调整是根据不同的驾驶需求和行驶条件,对点火能量进行自动调整,以提供更好的动力和燃烧效率。点火故障诊断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可以自动检测点火系统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代码和警告信息,以方便维修和排除故障。热度管控则是通过调整点火能量

和点火时机,以有效控制发动机的温度和排放,从而实现更好的环保性能。 电控点火系统相比传统的机械点火系统具有很多优势。首先,电控点火系统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点火控制,提供更好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其次,电控点火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需求和行驶条件进行自动调整,以提供最佳的驾驶体验。此外,电控点火系统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故障诊断能力,并且可以及时提供故障代码和警告信息,方便维修和排除故障。 总结起来,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点火技术,它通过电子设备的控制和调整,可以实现更好的燃烧效率和驾驶性能。电控点火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需求和行驶条件进行自动调整,提供最佳的驾驶体验和环保性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控点火系统将在未来继续发展和完善,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电控点火系统作为先进的点火技术,在汽车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提供更好的燃烧效率和驾驶性能,进一步减少排放和油耗,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电控点火系统的其他功能和优势。 首先,电控点火系统具有自适应调整点火时机的功能。传统的机械点火系统在点火时机调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固定在某一设定值上,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而电控点火系统则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实时运行状态,包括转速、负荷和车速等参数,确定最佳的点火时机。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案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

教 案 内 容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如点火提前角过大,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 倾向增大;过小(点火过迟),燃烧延伸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 度降低,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降低,爆燃倾向减小,NO x 排放降低。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1)发动机转速随着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采用ESA控制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发动机负荷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 (3)燃油辛烷值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反之应减小。 (4)其他因素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 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起动时的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一般为10°左右,与发动机工况无关。 起动后的点火提前角控制有: (1)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2)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修正系数 点火时间由进气歧管压力信号(或进气量信号)和发动机转速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和修正量决定。 4.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1)水温修正 1)暖机修正冷车起动后,冷却水温度过低,增大点火提前角。随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变化如图。 点火提前角的暖机修正曲线 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2)过热修正发动机处于正常的工况(IDL触点断开),当冷却水过高时,为避免爆震,推迟点火提前角。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IDL触点闭 合),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 一、填空题 1. 爆燃传感器有_______ 和________ 两种类型。 答案:电感式;压电式 2. 无分电器独立点火方式其特点是每缸有_________ 个点火线圈。 答案:1 3. 电感式爆燃传感器利用________ 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压电式爆燃传感器利 用________ 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 答案:电磁感应;压电效应 4. 水温修正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 修正。 答案:暖机修正;过热修正 5. 点火提前角的修正方法有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种方法。 答案:修正系数法;修正点火提前角法 6. 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答案:电源;传感器;ECU;点火器 7.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包括________ 、_______ 两种基本工况控制。 答案: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8. 电控点火系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由_________ 控制。 答案:ECU 9. 汽油机点火系统有________ 和 ________ 两大类。 答案:传统点火系统;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 10. 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分为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三种类型。 答案:独立点火;同时点火;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11. IGt为_______ 信号,IGf为_________ 信号。 答案:点火控制;点火确认 12. 点火提前角的主要修正项目有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等。 答案:水温修正;怠速稳定修正;空燃比反馈修正 13. 爆燃传感器向ECU 输入爆燃信号时,电控点火系统采用 _________ 模式。 答案:闭环控制 14. 消除爆燃的有效措施为_______ 。 答案:推迟点火 15. 同时点火方式的点火线圈数量是气缸数的_________ 。 答案:一半 16. DLI 系统即为_______ 。 答案:无分电器的电子点火系统 17. ______ 是爆燃控制系统的主要元件,其功能是__________ 。 答案:爆燃传感器;用来检测发动机有无爆燃发生及爆燃强度 18.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主ECU 根据发动机__________ 和 ______ 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答案:转速;负荷 19. 电感式爆燃传感器主要由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及外壳等组成。 答案:铁心;永久磁铁;线圈

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结构和原理-发动机点火控制

发动机点火控制 汽油发动机采用微机控制点火控制点火系统能将点火提前将点火提前角控制在最佳值,使可燃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温度和压力达到最大值,从而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性,同时还能提高燃油经济型和减少有效气体的伤害。 发动机点火能量的高低取决于点火线圈通电时间的长短即点火导通角,点火导通角的大小与蓄电池的电压和转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电控发动机上可以实现对点火导通角有效的控制。 使发动机产生最大动力的有效方法增大点火提前角。但是点火提前角过大又会引起发动机爆震,发动机爆震一方面会导致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另一方面会导致发动机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损坏。消除爆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迟点火提前角。在电控发动机上采用爆震控制。 任务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任务目标 1.发动机的点火控制学习目标 1.了解发动机的点火控制一、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汽油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表适当的提前一些。通常把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和油耗最小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大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排放等。发动机工况不同需要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怠速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使怠速运转平稳,降低有效气体的排放量和减少燃油消耗量;部分负荷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提高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大负荷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增大输出转距,提高动力性能。 微机控制的点火提前角0由初始点火提前角0 i、基本点火提前角0 b和修正点火提前角0 c 三部分组成,即0 =0 i+0 b+0 c 1.初始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又称为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上止点BTDC°6 - BTDC12 °。 在下列情况时,由于发动机转速变化大,空气流量不稳定,点火提前角不能准确控制,因此采用固定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其实际点火提前角等于初始点火提前角。 1)发动机启动时; 2)发动机转速低于400r/min 时; 3)检查初始点火提前角时。 2.基本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是发动机最主要的点火提前角,是设计微机时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在编订微机程序时,综合考虑发动机油耗、转速、排放和爆震等因素,对发动机的各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处理后,既可获得与转速、负荷为变量的三维点火特征脉谱图。将三维点火特征脉谱图以数据的行驶存储在电脑存储器里。汽车行驶时,微机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发动机负荷(由空气流量和转速确定)信号,即可从电脑存储器中查询出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来控制点火。

汽油机电控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汽油机电子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缺点《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电子控制优点《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类型《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油路特点《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燃油泵《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油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燃油压力调节器、阻尼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燃油喷嘴《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燃油喷嘴特性《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燃油喷嘴类型《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燃油油束《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燃油喷油相位《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电喷发动机燃油定量控制基本公式《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空气质量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空气质量传感器原理《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空气质量传感器原理《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节气门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真空度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阻流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超声波空气流量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空气流量传感器特性《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发动机相位、转速传感器1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发动机相位、转速传感器2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发动机喷油决策1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喷油决策2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喷油决策3 《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氧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氧传感器原理《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线性氧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发动机?闭环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之二

点火控制

第七章汽油机点火控制 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GM公司采用了集成电路(IC)点火装置,高能点火(HEI)系统,并在分电器内装上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线路,力图将点火系统做成一体,这种电路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耗电少、不需冷却、响应性好等特点。后期又采用数字式点火时刻控制系统,称为迈塞(MISAR)系统。该系统体积小,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和模/数(A/D)转换器等组成。系统可根据输入的冷却液温度、转速和负荷等信号,计算出最佳点火时刻。美国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首先创立了模拟计算机对发动机点火时刻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 传统的点火系统,其点火时刻的调整是依靠机械离心式调节装置和真空式调节装置完成的,由于机械的滞后、磨损及装置本身的局限性,故不能保证点火时刻在最佳值。而用ECU控制的点火系统,则可方便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用微机可考虑更多的对点火提前角影响的因素,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达到最佳点火时刻,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改善排放指标。ECU控制的点火系统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也是汽车电子化的必然趋势。 第一节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ECU控制的点火系统主要有ECU、传感器和点火执行器三大部分组成(图7-1),其功能如下: 1)ECU接受各种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输出信号(缸序信号和点火信号)并通过电能输出级传到点火执行器。 2)传感器在点火系中应用的传感器主要有空气流量计、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及爆震传感器等。 3)点火控制装置具有缸序判别、闭合角控制、恒流控制、安全信号等电路,其主要功能是接受ECU发生的缸别信号(IGd A、IGd B)和点火信号(IGt), 电控点火系可分为有分电器式和无分电器式两种型式。 1.有分电器式点火控制系统 ECU当IGt 信号变为低电平时,点火线圈一次侧被切断,二次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电,再由分电器送至相应缸火花塞点火。 为了产生稳定的二次侧电压和保证系统的可靠工作,在点火器中设有闭合角控制回路和点火确认信号(IG f)安全保护电路。 2.无分电器的点火控制系统

发动机电控复习提纲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填空题 汽油机电控: 一、 1.目前,应用在发动机上的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控燃油喷射系统、____________和其他辅助控制系统。 2.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除喷油量控制外,还包括喷油正时控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控制。 3.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该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___控制功能。 4.传感器的功用是采集控制系统所需的信息,并将其通过线路输送给。 5.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作为_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____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6.爆燃传感器是作为_____________控制的修正信号。 7.电子控制单元主要是根据__________确定基本的喷油量。 8.电控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9.电控系统有、两种基本类型。 答案: 1.电控点火系统 2.断油控制、燃油泵控制 3.点火提前角控制、通电时间控制、爆燃控制 4.转换成电信号、ECU 5.喷油正时;点火正时 6.点火正时 7.进气量 8.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元件 9.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二、 1.压电式爆燃传感器通常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 2.实际的点火提前角等于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之和。 3.爆燃传感器向ECU输入爆燃信号时,电控点火系统采用__________模式。 4.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________。 5.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种基本工况控制。 6.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及三个方面。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试题

第三章习题 一、填空题 1.点火提前角的修正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2.在传统的汽油机点火系中,断电器触点的开闭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的。 3.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接通时间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使发动机产生最大输出功率的点火提前角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6.电源一般是由蓄电池和________共同组成。 7._________________是爆燃控制系统的主要元件,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电感式爆燃传感器主要由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及外壳等组成。 9.电感式爆燃传感器利用________________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压电式爆燃传感器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 10.对应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_____________点火提前角。 11.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_____________。 12.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很多因素有关。 13.汽油发动机的负荷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14.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抗暴性较__________。点火提前角则应_________。 15.发动机起动时,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16.日本丰田车系TCCS系统中,实际的点火提前角等于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之和。 17.点火提前角的修正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8.点火提前角的主要修正项目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水温修正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正。 20.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反馈信号调整喷油量的多少来达到最佳空燃比控制的。 21.在传统的点火系中,由____________来控制断电器触点的开闭。 22.在现代电控点火系统中,用灵敏可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取代了传统点火系中的断电器和分电器凸轮。 23.随发动机转速提高和电源电压下降,初级电流通电时间需__________。 24.爆燃传感器一般安装在_________,其功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爆燃传感器向ECU输入爆燃信号时,电控点火系统采用__________模式。 26.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_______________信号判断发动机负荷大小。 27.蓄电池点火系统又称为____________点火系统。 28.蓄电池点火系统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火花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信号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1.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条件。 32.点火系一般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3.初级电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所有相关的电线和接头。 34.在点火系统中必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控制。 35.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________。 36.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种基本工况控制。 37.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及三个方面。

(完整版)汽车电控点火系统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种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上,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使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减少了空气污染,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大大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汽车的电子控制是从发动机开始的,而发动机的控制技术是从控制点火开始的,在各种工况下,可以通过ECU控制各个执行器从而获得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及稳定性均处于最佳。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可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和电流进行控制,不仅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而且可有效地减少电能消耗,防止点火线圈烧损。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的临界状态,以此获得最佳的燃烧过程。本文研究的是电控点火系统的发展历史,组成及工作原理,及丰田汽车的典型案例分析。 关键词:点火提前角爆燃控制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kinds of advanc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is widely applied to vehicles, advanced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makes the automobile power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 greatly improved, and reduces air pollution,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ntrol car is starting from the engine, and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engine ignition control is from the start, in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through the ECU control of each actuator so as to obtain the optimal ignition

电控发动机教案(全本)

课时计划 课题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2.能记住测量时表笔的连接形式 3.熟悉掌握表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数字式万用表的测量电阻、电压、二极 管和蜂鸣器连续性测试、电流仿真软件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数字式万用表的测量电阻、电压、二极 管和蜂鸣器连续性测试 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万用表各部分介绍 数字式万用表的组成:液晶显示器、功能按 键、选择开关、表笔插孔等组成(Hold表示 锁定) 二、万用表的使用 1.电流的测量 档位置于电流测量档,被测电流从红、黑表 笔两端接入。 方法:(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流大小,选择相应的档位。 (无法确定时从大档打到小档) (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串联 指针表看档位取刻度读数,数字表显 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太大,为1 时档位打得太小。前面有“一”说明电流实 际方向与测量表笔方向相反。 2.电压的测量 档位置于电压测量档,红黑表笔接在被测设 备两端。 方法:(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压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档 位(无法确定时从大档打到小档) 实操演示

巡回指导分组练习 (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并联 指针表看档位取刻度读数,数字表显 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太大,为1 时档位打得太小。前面有“一”说明电压实 际方向与测量表笔方向相反。 3.电阻的测量 档位置于电阻测量档,红黑表笔接到被测设 备(电阻)两端。 方法:(指针表测量电阻前必须调零,确保测 量数据的准确。) (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阻大小,选择相应的档 位。(无法确定时随便选一档位 进行初测) (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并联,设备 断点测量,测量受其它设备影响 时设备要脱离电路测量。 (4)指针表档位乘刻度读数,数字表 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 得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 4.蜂鸣档的使用 4.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万用表不使用时,必 须将档位放置在电压档的最高档;测量未知 电流或电压或电阻时,档位放置在最高位,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完整word版)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试题答案

电控发动机模块五考试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使发动机产生最大输出功率的点火提前角称为__最佳点火提前角_______________。 2.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__电源_______、__传感器________ 、_ ECU ______ 、__点火器______、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3.对应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____最佳_________点火提前角。 4.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_10度________。 5.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与__燃料性质_____、__转速____、_负荷_____、__燃烧室的形状____ 等很多因素有关。 6.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抗暴性较___差_______。点火提前角则应___减小______。 7.日本丰田车系中,实际的点火提前角等于_ 初始点火提前角__ 、_基本点火提前角________ 和__修正点火提前角_ _____之和。 8.点火提前角的主要修正项目有___水温修正____ 、__怠速稳定修正____、__空燃比反馈修正__、_爆震传感器_____。 9.水温修正可分为___暖机修正____、___过热修正_ 修正。 10.爆燃传感器一般安装在__气缸体上______。

11.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信号主要是___发动机转速信号_____和____起动开关信号___。 12.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__减小______。 13.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包括__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____ 、___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___两种基本工况控制。 14.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 通电时间、爆燃控制及三个方面。 15.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适当增 大。 16.爆燃传感器有电感式和压电式两种 类型。 17.一般采用发动机振动的方法来判断有无爆燃 及爆燃强度。 18.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 19.爆震和点火时刻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与汽油的辛烷 值有关。 20.发动机正常运转时,主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 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21.压电式非共振爆燃传感器中,当发生爆燃时,压电元件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送给ECU。 22.点火过晚会造成____发动机性能下降、排气管温度过热-。 23.IGT为___点火正时__________ 信号,IGF为___点火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